1962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公民投票结束部分地区揭晓
已开票二百六十多万张其中99.6%赞成独立
阿尔及利亚权威人士宣布投票后国内秩序将完全由解放军维持
据新华社2日讯 阿尔及尔消息:阿尔及利亚全国人民1日喜气洋洋地参加了自决公民投票。从清晨起,各地区和村镇的穆斯林男女就成群结队地走向投票站。由于投票的人十分踊跃,投票时间延长了两小时,一直到晚间八时才结束。
投票正式结果尚未揭晓。但在许多投票区,有95%—100%的人都投了赞成独立的白色票。表示“不赞成”的桔黄色票被人们撕毁了,扔得投票站满地都是。
据报道,有资格参加这次投票的人共约六百万人(包括欧洲人在内),全国共设六千五百个投票站。截至2日晨,已开票二百六十二万二千四百零三张,其中有99.6%赞成阿尔及利亚独立,反对票只有0.4%。由于穆斯林积极参加了这次投票,投票率较戴高乐政府过去布置的几次“公民投票”都高。在1日晚七时,当在阿尔及尔和奥兰的好几个地区仍在进行投票时,在阿尔及利亚临时行政机构所在地罗歇努瓦的人们就估计,这次参加投票的总人数可能在80%以上。而在1961年1月戴高乐布置的“公民投票”时,投票人只有59.37%。
在内地穆斯林聚居地,几乎所有有资格投票的居民都参加了投票。如在三千人口的蒙特比洛镇,一千六百二十七名登记选民中,全部投了赞成票。
在阿尔及尔一地设有二百二十七个投票站,其中有一百七十一个在穆斯林居住区,五十六个在欧洲人区,登记选民总共四十六万多人,有效票三十万零七千多,赞成独立的占98.4%,达三十万零二千多票。在阿尔及尔以东六十公里的小镇梅内尔维尔,曾有一位一百一十四岁高龄的阿尔及利亚老人在这天下午亲自到投票站投票。他比法国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的一百三十二年只小十八岁。
据报道,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在这次投票中是另外一种情景。阿尔及尔大约只有25%的欧洲人投了票,在投票的人当中,多数赞成阿尔及利亚独立,但有20%是无效废票,其中有些人在票上写着反映他们的殖民主义情绪的语句。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1日电阿尔及利亚新闻社今天报道:阿尔及利亚权威人士宣布,在举行公民投票之后,作为外国军队的法军,在拥有主权的阿尔及利亚国家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维持秩序方面起任何作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除了单独在维持秩序方面起压倒一切的作用之外,还将负责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阿尔及利亚权威人士指出,一经宣布独立,所有的法军就必须无例外地回到自己的军营去,以便从(阿尔及利亚)国土上撤走并按照埃维昂协议所规定的办法和期限裁减人员。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是我们的”
——记阿尔及尔的投票日活动
新华社记者 陈迹
在阿尔及尔,今天(1日)一片节日景象,全体穆斯林居民都兴高采烈,迎接独立。
公民投票预定在上午八时开始,但在凌晨四时,穆斯林居住区的居民们就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妇女们穿着绿白两色的服装、抱着小孩、手执国旗,年轻人头戴绿白两色的帽子,热情地唱着国歌——“阿尔及利亚是我们的、阿尔及利亚是属于我们的”——走向各个投票站。
在阿尔及尔穆斯林居住区的街道上,所有的房子上和窗口都挂着阿尔及利亚国旗。在街道两旁的屋顶之间,也高高地悬挂着五彩缤纷的旗帜、鲜花以及带着花环的绣球,横贯街道,这一切,向人们显示了一幅朝气蓬勃和欢乐的气氛。在房屋的墙上,还张贴着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标语,标语上写着:“阿尔及利亚万岁,人民是实现解放的伟大缔造者;独立只是一个阶段;革命是我们的目的;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创造奇迹的统一万岁;统一使我们能够对殖民主义赢得胜利;统一将使我们能够建设一个人人都幸福的阿尔及利亚。”
在我访问过的好多家庭里,穆斯林妇女们正在绣巨幅的丝制阿尔及利亚国旗,她们说,“在午夜的时候,我们将把这些国旗挂起来,让它们在阿尔及尔的天空飘扬。”
八时开始投票。我在这里参观了十多个投票站。选民都对我说:他们已经把印有表示“赞成”的字样的白色票投入票箱。许多居民把印有表示不赞成的字样的橘黄色票撕得粉碎,扔在地上,到处都是。好几位战斗人员对我说:现在我们获得独立了。经过了七年的战斗之后,敌人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独立。但是这只是斗争的开始。我们还得克服好多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充沛的斗志来迎接新的战斗。
(新华社阿尔及尔1日电)


第4版()
专栏:

国旗飘扬 万众歌舞
卢旺达和布隆迪欢庆独立
据新华社2日讯 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共和国和布隆迪王国1日分别宣告独立,从而结束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比利时殖民统治。
当天上午,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体育场上举行了万人集会,庆祝共和国的诞生。在人们欢呼“独立”和“自由”声中,广场上升起了红、黄、绿色的卢旺达共和国国旗,并鸣礼炮二十一响。
随后,穿着红、黄、绿三色服装的非洲人唱着爱国歌曲,举行了庆祝游行。这天,卢旺达人民还展开了歌舞和体育活动。
同天中午,在布隆迪首都乌松布拉也举行了有两万非洲人参加的庆祝独立仪式,升起了红、白、绿三色组成的布隆迪国旗。
在比利时殖民统治期间,这两个国家被称为卢安达—乌隆迪,现在恢复了非洲人自己的叫法——卢旺达和布隆迪。(附图片)
图为布隆迪首都乌松布拉庆祝独立的群众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中国非洲人民友协会长刘长胜
致电祝贺卢旺达和布隆迪独立
新华社2日讯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会长刘长胜1日分别打电报给卢旺达共和国总理格雷戈瓦·卡伊班达和布隆迪王国首相安德烈·穆希尔瓦,祝贺卢旺达共和国和布隆迪王国宣告独立,并祝中卢两国人民和中布两国人民的友谊日益发展。


第4版()
专栏:

英报评纽约股票暴跌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风暴正在逼近
新华社伦敦1日电 英国报纸继续评论纽约股票市场下跌和它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6月29日的《统计家》社论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气候在恶化,风暴正在来临的迹象再也不能忽视了。”
这家周刊解释说,美国股票下跌,立刻在北美和欧洲的国内经济中产生影响。“关于美国经济又一次‘挣脱困境’的谈论已经不再听到了,目前唯一的问题是今冬能否避免一次衰退,如果不能避免的话,是否至少可以把这次衰退局限在战后以来过去历次‘调整’的范围以内。”“在英国,充满在1962年经济调查、预算以及内阁大臣们发表的一大堆乐观谈话中的关于企业恢复的美梦,已经破灭。现在西欧出现了繁荣已在终结的确实迹象。”
《统计家》继续说:美国证券惨跌的反响也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上感觉出来。它说: “华尔街的事态发展将会加深美元所受到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加拿大元的危机“从美元的观点来看,来到的时机是不能再糟了”。
《统计家》认为,目前情况的特点有着二十年代末期和三十年代初期那种不祥的反响:证券价格的猛跌,直接受影响的国内经济部门的迟滞,交易疲惫和支付亏空,对进口限制的防范性措施。……
《经济学家》昨天发表一篇文章说:华尔街上个月发生了猛烈暴跌,这“对西方世界的经济前景是极其令人沮丧的一个月”。文章指出:随着时间一星期一星期地过去,“(同1929年)相类似的情况在咄咄[duó-duó]逼人地出现——比人们曾经预料的还要广泛。世界股票市场确凿无疑地表明它们的突然下跌并不是偶然一时的出了常轨,而且还没有稳定下来的述象。”
《经济学家》在谈到加拿大应付支付危机的紧急措施时说:这些措施将使美国和英国的支付困难尖锐化。文章说:“事实是,当着世界的购买力不是有余而是不足的时候,一些国家整理自己的内部的家务就很容易打乱别人家里的家务”,因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设法改善自己的贸易平衡和储备,“一个国家的收入就是另一个国家的支出”。
《卫报》驻美国记者阿里斯特尔·库克说:在华尔街敲起的钟声中,白宫的景况是一种焦虑和紧急自卫的状态。去年以宣布“新边疆”而就职的肯尼迪总统也跟着华尔街而大跌其价,肯尼迪的人望从3月份以来下降到了一个新的低点。


第4版()
专栏:

哈瓦那的中文学习班
新华社记者 金明远
记者最近应邀访问了哈瓦那人民外国语学院的中文班。这个中文班是在今年4月开课的,共有学生十六名。
记者走进课堂时,学生们都站了起来,我们相互握手。学生们热情地用中国话向我们问候:“您好”。
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学生玛丽亚·埃莱纳·托雷斯走向黑板,并且用粉笔熟练地写了中国字。她对我们说,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中文翻译。
古巴公共工程部的一位干部阿方索·卡雷诺给我们看了他的练习本,在他的练习本上细心而且整齐地抄录着最近发表的毛泽东主席填的词——《采桑子》。卡雷诺说,教员已经给他们讲了毛主席的六曲词。他希望在掌握中文之后,到中国去学习革命的经验。
中文班的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头发已经灰白的对外贸易部职员奥瓦耳多·梅里诺每天结束他的工作后,就来到人民外国语学院学习,回家后,继续在家里复习功课和做练习。有两位前来古巴工业部参加工作的乌拉圭工程师也是这个学院的学生。在其他的一些学生中,有一位希望到中国去学习民用建筑工程,另外一位希望到中国去学习舞蹈,还有一人希望到中国去研究中医。
自从古巴总理卡斯特罗去年在一次讲话中鼓励人们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经验并号召学习俄文和中文以后,学习中文的兴趣有了普遍的提高。在哈瓦那,除了在这所夜大学里举办了中文班外,古巴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也组织了业余的中文学习班,有八十多名学生参加了学习。在奥连特省的省会圣地亚哥也开办了中文学习班。古巴的三所国立大学正在计划开设中文系。


第4版()
专栏:

更好地学习他国革命和建设经验
古巴干部工人力攻外语
新华社哈瓦那1日电 古巴政府干部和工人群众在业余努力学习外国语。
随着古巴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干部和工人普遍感到必须学习某种外国语,以便更好地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经验以及其它国家的有益经验。古巴革命政府正在努力为这些干部和工人解决教师和教室问题,以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
去年,革命政府教育部在哈瓦那建立了一所示范性的人民外国语学院。这所学院现在拥有两千名学生,其中有干部、工人、大学生和起义军军官。学生志愿报名入学,不收学费。在这所学院中教授俄语、汉语、英语、法语等十二种以上的外国语。
根据在这所学院取得的经验,革命政府教育部正在制定计划,以便在其它重要城市建立同一类型的外国语学校,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习外国语的要求。
同时,革命政府的许多部门还组织了外语班,工人和职员可以自由报名上课,部内的那些擅长外国语的人则在业余时间教课。革命政府还在增加外文书刊的进口。


第4版()
专栏:

旧恨兜上心头 愤怒难以遏止
英公众痛殴法西斯分子
据新华社伦敦1日电 三千名愤怒的英国人1日用臭蛋、西红柿、铜币和空罐头对付公然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集会的英国法西斯分子。
这次集会是最近成立的英国法西斯政党——“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组织的。会议目的是要“使英国摆脱犹太人的控制”和赞扬希特勒。
这个党的党徒戴着印有日晷[guǐ]仪的臂章和在衣襟上别着卐字徽章,并携带法西斯标语举行集会。他们的演讲人在主席台上歇斯底里地发表演说,并且在结束时高喊“希特勒万岁”。激怒的群众不断发出的申斥声和喊声,压过了演讲人的声音。当一个演讲人公然说“希特勒是正确的”并且赞扬第三帝国的时候,人群用铜币向他迎面打去。怒不可遏的人群两次冲破警察在主席台前形成的保护线,痛殴法西斯分子。当法西斯分子在警察保护下逃跑的时候,他们的汽车却被群众包围起来了。群众把一辆卡车的玻璃打碎,并且把一面法西斯党旗烧毁。


第4版()
专栏:

美墨两国总统发表联合公报
美国通讯社说对古巴问题双方未“改变立场”
美根据“争取进步联盟”计划贷墨两千万美元
新华社1日讯 墨西哥城消息:墨西哥总统马特奥斯和访问墨西哥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6月30日举行了三小时的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说,两国总统“表示尊重和维护不干涉原则——不管这种干涉可能来自本大陆国家还是大陆以外的国家——以及各国人民自决的原则”。
公报还说,两国总统“完全承认每一个主权国家在不受外界指挥或威压的情况下制订它自己的政策的责任”。
另一方面,公报又表示“反对同民主原则不相容的极权制度和活动”。
路透社在报道中引用观察家的分析说,在古巴问题上,
“墨西哥保持了它的坚持互不干涉原则的政策”,同时肯尼迪也把他在西半球推行反共和干涉古巴的政策的主张“列入了记录”。合众国际社着重指出,在对待古巴问题的态度上,双方“都没有改变立场”。
公报表明,双方还着重讨论了经济问题。
在为墨西哥长期以来极其不满的美国限制进口原料和压低价格的问题上,公报表示将加强努力以消除“对拉丁美洲出口的基本商品采取的歧视性和限制性的作法”,在这方面,双方特别讨论了与墨西哥出口有关的棉花、咖啡、糖和金属的问题。
关于美国向墨西哥梅希卡利山谷排泄大量盐水危害墨西哥农业的问题,公报中表示,美国将“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同墨西哥达成一项“解决办法”。在肯尼迪和马特奥斯会谈的同一天,随同肯尼迪访问的美国“争取进步联盟”计划负责人摩斯科索同墨西哥银行行长签订了美国根据这一计划给予墨西哥两千万美元贷款的协定。


第4版()
专栏:

“邻居”、“朋友”和“伙伴”
何卓
最近,肯尼迪以弗兰克林·罗斯福的后继人自居,仿效这个美国前总统二十年前的“贤明的惯例”,到墨西哥去作了一次“睦邻访问”。
尽管墨西哥人民以示威来迎接这位“贵邻”,他们并且焚烧了一个代表肯尼迪的稻草人,高呼“肯尼迪滚出去!”但这并没有妨碍肯尼迪发表预先准备好了的演说。他向墨西哥人民说:“地理使我们成为邻居,传统使我们成为朋友,经济使我们成为伙伴,需要使我们——在一个庞大的争取进步联盟中——成为盟友……”这些话,真是抑扬顿挫,委婉动听。 的确,美国和墨西哥两国有两千多英里的边界。但这决不像肯尼迪所说的是“和平的边界”;美国也绝非肯尼迪所自封的“好邻居”。科罗拉多河的河水之争,即是一例。美帝国主义者一直“以邻为壑”,使邻国遭殃。只此一端,就可以判断美帝国主义这个邻居的价值了。
同样地,美帝国主义者和墨西哥人民并没有共同的“传统”,因而他们也成不了“朋友”。墨西哥人民的传统,是革命的传统,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传统。而肯尼迪所代表的当代美帝国主义的传统,是鲜廉寡耻、巧取豪夺的传统。早在1846年,美国就派兵遣将,无理进攻墨西哥,侵占了墨西哥二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成为美国几个州的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内华达、犹地、新墨西哥等广大地区,以前都是属于墨西哥的。肯尼迪说:“我国国民中有三百多万人是墨西哥人的后裔。”不错,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因为美国强占了墨西哥的领土而成了美国人的。肯尼迪提起这一点,只能佐证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肯尼迪说,“经济使我们成为伙伴”。是何种关系的“伙伴”呢?且看这样一些事实:三家美国垄断公司,控制了墨西哥50%的金、61%的银、90%的铅、80%的铜、97%的锌和几乎百分之百的硫磺的生产。借用肯尼迪的话来说,“这只不过是统计数字”。的确,这不过是统计数字,但是,在“这些统计数字的后面”,决不是肯尼迪所说的:“希望”和“机会”。在美国方面,这些统计数字意味着亿万美元的利润;在墨西哥方面,它意味着民族工业遭到窒息,劳动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等等。
肯尼迪胡说什么“对没有摆脱贫困、愚昧和疾病的人说来,民族独立并没有什么意义,”而要致力于通过所谓“和平的革命”,在西半球实现“社会正义”的“大家庭”。为此,肯尼迪大力推销他的“争取进步联盟”。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墨西哥人民懂得肯尼迪的花言巧语意味着什么。这种历史的经验,墨西哥人民早已用一句非常生动的话把它概括起来:“墨西哥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附图片)
“好邻居” 柯明


第4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罗马尼亚和达荷美决定建交
布加勒斯特消息: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和达荷美共和国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项决定是在六月三十日报纸公布的罗马尼亚—达荷美联合公报中宣布的。
以副总统苏鲁·朱冈·阿皮蒂为首的达荷美共和国友好使团已离开这里。
国际记协要求释放桑给巴尔爱国者
布拉格消息: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六月二十九日打电报给桑给巴尔进步工会联合会,强烈抗议英国殖民当局迫害桑给巴尔民族主义党总书记、“桑给巴尔新闻”总编辑阿卜杜勒·拉赫曼·穆罕默德和其他十四位桑给巴尔爱国者,并谴责这种严重侵犯新闻自由的行径。
印度财政部长德赛出国求援
新德里消息:据印度新闻处报道,印度财政部长德赛二日离孟买到国外访问。
印度新闻处早些时候曾报道,为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寻求外援是德赛出国访问期间将同有关国家会谈的主要项目之一。
德赛要访问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西德和意大利等。
日本十胜火山爆发
东京消息: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十胜火山六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爆发。它在爆发时喷出大量火焰、烟雾、石块和火山灰。在爆发时,有四人死亡,一人失踪,十一人受伤。大量火山灰使附近几千公顷面积上的庄稼受到损害。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使附近村庄居民感到头晕和恶心。


第4版()
专栏:

以邻为壑
梅希卡利山谷
梅希卡利山谷是墨西哥西北部的一个富饶地区。当地居民把它从沙漠中开发成为墨西哥最发达的农业区之一,盛产棉花。但是从1961年年底以来,由于美国威尔顿—莫浩克山谷的农业者把大量盐水排入科罗拉多河而面临着重新变成不能生产、不宜居住的不毛之地的危险。
一支由一百一十二个美国农业者组成的开发队,从1961年起就着手冲洗威尔顿—莫浩克地区的三万公顷盐渍[zì]地,企图在五年内把这些荒地改成良田。大量盐水流入希拉河,又从希拉河灌入科罗拉多河。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的土地上,而受害的却是墨西哥的梅希卡利山谷十六万公顷耕地。目前,这些耕地必须靠科罗拉多河的河水灌溉,这条河流经墨西哥部分的盐渍化,意味着当地三十万居民生活的主要靠山——梅希卡利山谷的毁灭。难道在今天一个美国人的代价,等于二千六百七十八个墨西哥人吗?
野蛮的法律
众所周知,1846年美国在夺取得克萨斯州之后发动了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从墨西哥抢走了一半以上的领土。这种掠夺行为,后来通过1848年2月2日签订的瓜得罗普—伊达尔哥条约取得“合法”。条约规定上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三个州并入美国版图。这样,整个科罗拉多河流域都落到美国人的手里,而美国只保证维持科罗拉多河和北布拉瓦河上的航行。
1898年,下加利福尼亚州水利协会取得美、墨两国政府的许可,准备在美国的土地上开筑一道水渠,引导科罗拉多河河水。帝国山谷(位于美国)和梅希卡利山谷都能期望得到这一水渠的灌溉。在1902年,这一特许权落到加利福尼亚开发公司手里,这个公司在1902—1904年期间完成了这个工程的建筑,并定名为阿拉马水渠。
1925—1938年间,美国没有同墨西哥政府作任何磋商,就修建起布尔德、帕克、帝国和拉库那等水库来储蓄和控制科罗拉多河的河水。从那时起,美国人已不再考虑有义务给墨西哥提供科罗拉多河的河水。按他们的意见,在布拉瓦河上建“大象”水库和1906年关于分配这条河的河水的协定,是根据“来自美国领土上的水属美国人所有”的“原则”的。
另一方面,鉴于灌溉帝国山谷的阿拉马水渠大部分河水流到墨西哥土地上,美国又建筑了一道“全美洲”水渠,确切地说是“全美国”,因为这道水渠的水只流在美国的土地上。
1924—1928年间,墨西哥着手在布拉瓦河的支流上建筑水渠。这些水渠的建成,使布拉瓦河下流的山谷、得克萨斯州的农田得到灌溉。由于这样,墨西哥让出布拉瓦河的水灌溉了美国的农田,才有可能要求使用科罗拉多河河水的权利。1933年国际边界和水利委员会开始关于这一问题的谈判,十一年之后达成了一项协议。
一九四四年协定
阿拉马水渠建成后,这条水渠每秒钟的流量是二百八十四立方米。按国际法规定,属于墨西哥的应是一百二十四立方米(每年三十九亿一千万立方米)。但是美国通过1944年协定,只承认他的南方邻国每年有获得十八亿五千万立方米水的权利,也就是说墨西哥只得到了按法律应该得到的一半还少。
科罗拉多河河水的年平均流量是二百二十亿立方米。这就是说,留给美国的河水是二百亿立方米或全部的91.6%。
原来如此还是人为的?
去年,一群美国农业者(全部一百一十二人)其中一些人在美国政界很有影响(甚至美国内政部长斯图尔特·尤德耳的亲戚也在内),决定冲洗威尔顿—莫浩克山谷的盐渍地。盐水流入希拉河,如前面所说,又从希拉河流入靠近墨西哥边境的科罗拉多河。结果从去年下半年起,科罗拉多河河水的含盐量不断增加。这些盐份的40%—50%,是对农业危害最大的钠。
起初,美国人还把含盐量增加的这件事通知给梅希卡利山谷的农民。当该地农民注意到这一情况和它的后果之后,就制止这种做法,但是美国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令人惊愕地声称:1944年协定没有规定美国提供什么水!
事实和后果
把梅希卡利荒芜的山谷改变成可耕地的巨大工程,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把三十八万公顷土地从沙漠中开垦出来的决定因素,是当地居民的努力。可是,边界以北的地方大量水利工程的建立,大大减少了科罗拉多河的水量,可耕地面积缩小到十六万公顷。这就是说,二十二万公顷土地又逐渐被沙漠吞没了。梅希卡利山谷的棉花生产,占墨西哥全国总产量的16%以上。同时,还值得提到的是,拥有三十五万公顷土地、也受到盐水严重危害的索诺尔州的科罗拉多河圣路易斯山谷,也是墨西哥另一个大的产棉区。总计,受害地区达墨西哥产棉区的三分之一。
在梅希卡利山谷居住的三十万人中,90%从事农业劳动。由于盐水的直接影响,估计已荒芜的土地有二万七千公顷。四万公顷小麦、八千公顷紫花苜蓿和四千多公顷种植其他产品的土地受到严重的伤害;另外,有五千六百公顷接近毁灭。每二十四小时,在马莱洛水库沉淀五千八百吨盐,这就妨碍进行播种棉花的准备工作,农民们向美国提出了强硬的抗议。
面对墨西哥的抗议,美国当局说,墨西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设法得到一些“争取进步联盟”的美国贷款。美国人总是这样能够取巧!难道墨西哥人真是需要在国内制造危机来作为获取美国施舍的借口吗?
(姚春涛摘译自古巴《拉丁美洲经济情况》周刊第47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