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华尔街——拉丁美洲人民的最大剥削者
  美国加紧政治经济渗透和控制活动使得智利经济情况日益恶化
  美国垄断集团压低价格控制市场交易造成墨西哥矿业生产危机
布里佐拉说美国公司在巴西的扩张和渗透到了不能接受的程度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电 美国对智利的经济、政治生活的渗透和控制活动正在加紧,这些活动导致智利经济情况的日益恶化和这个国家对美国的依赖程度的加深。
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是美国当前对智利进行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的重要工具,今年6月底,“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一批所谓专家访问了智利,其目的是研究建立一个“国际财团”,来为智利政府的“十年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此间人士指出,建立这个财团将使智利经济遭受外国、特别是美国垄断集团的新的羁绊,因为美国将在这个财团中投入50%的基金。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对智利的经济诱骗活动已经逐步加强。3月间,以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古德温为首的美国使团到智利会谈三天后,答应在今后五年内提供智利四亿七千万美元的新贷款,1962年先提供其中的一亿二千万美元。4月,美国控制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三名高级职员到达智利,进一步商讨美国许诺的新的贷款的实现方式。
美国的这些贷款都是附有苛刻的经济、政治条件的。智利政府为了获得美国的贷款,曾经承担了“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所规定的政治义务,并且拟订了符合美国要求的“十年发展计划”。
智利公众反对政府接受美国的这种贷款和在经济、政治上屈从美国,因为他们亲身体验到,亚历山德里政府执政近四年来为取得美国贷款而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的所谓“稳定经济”政策,正是使得智利经济情况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执行了以冻结工资、压缩就业、货币贬值、削减国内信贷为主要内容的“稳定经济”计划,智利工农业生产日益萎缩。目前,它的民族工业企业的开工率只有50%;农业的衰退使它每年要付出一亿美元以上的外汇来进口食品。在这个只有二百万职工的国家中,失业人数已经达到二十万。1961年,智利的物价比1958年上涨了60%,人民购买力大大下降。
今年年初,智利政府承认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外汇危机。目前,智利所欠的外债已达十三亿美元。每年光是偿还外债和支付利息就得花出一亿五千多万美元。
预计1962年度的财政赤字将在三亿美元以上。
与此同时,在智利经营的美国垄断集团却掠夺了智利的大量财富。从1951年到1960年,从智利流往美国的各项利润竟高达十五亿五千四百万美元。目前,美国企业还在不断减少交给智利的赋税,据估计,他们向智利交纳的税比五年前减少12%。
在这种情况下,智利各民主党派已经强烈表示反对政府在经济上对美国加深依赖,它们指出,接受美国的新的贷款将使智利经济进一步符合外国的利益。
新华社讯 最近在哈瓦那出版的一期《拉丁美洲经济一览》周刊发表文章,指责美国垄断集团由于降低矿业原料价格和对墨西哥矿业生产的控制造成墨西哥的矿业危机。
文章指出,美国垄断集团的投机活动使墨西哥某些金属产品如铅、锌和铜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下跌,并且引起了墨西哥矿产出口的下降。文章说,1961年墨西哥矿产的出口总值比1960年下降了10.2%,即从二亿一千八百万美元降到一亿九千六百五十万美元。其中铜的出口下降了25.3%,水银出口下降14.2%,而锌的出口量虽然同前一年相等,但由于价格的下跌,它的出口值下降了10%。
出口的下降影响到墨西哥的矿业生产。文章指出,墨西哥1961年的矿产和金属的总产量比前一年下降。除了铁和锡等次要的矿业部门有少量增加以外,铜的产量下降了19.2%,石墨下降50%,水银下降9.4%,黄金下降12.9%,铅下降5.5%。
文章指出,造成墨西哥矿业危机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它仅仅依附于美国市场。墨西哥矿产的价格、出口和生产都是由控制墨西哥矿业生产的美国垄断集团决定的,墨西哥自己不能决定它的矿产品卖给什么市场。
文章在谈到外国资本对墨西哥矿业的控制时说,约有十五家外国公司在墨西哥经营,其中有十二家是美国公司。据1961年的统计数字,最大的三家美国公司——美国熔炼公司、美国五金公司和美国的安那康达铜公司就控制了墨西哥铅生产的64%,铜生产的73%,锌生产的76%,银生产的41%和黄金生产的20%。
文章强调指出,只有根据墨西哥宪法第二十七条把矿业收归国有才能真正解决墨西哥的矿业问题。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电 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州长布里佐拉15日晚在里约热内卢州皮特罗普利斯发表讲话时,再次谴责美国垄断集团对巴西和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控制和掠夺。他主张巴西实行各项根本改革以消灭美国垄断集团的剥削,并且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电 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州长布里佐拉在写给《巴西日报》的一封信里,要求立即检查巴西同所有国家,特别是同美国的经济关系。他说,“美国公司的扩张和统治势力的渗透活动已经达到越发令人不能接受的程度”。


第4版()
专栏:

  秘共发表声明反对军事政变
  指出美帝及其仆从企图进行干涉为反动派效劳
  号召各政党和团体为反对外国干涉而共同斗争
新华社利马22日电 秘鲁共产党政治委员会就普拉多政府倒台和军事委员会通过政变上台发表声明,表示反对一切反动政变,同时也反对人民党同其他一些政党进行反动勾结的一切企图。
声明指出,普拉多集团、人民党上层集团和选举法庭是最近全国选举骗局的制造者。现在人民党上层又同奥德利亚的全国联盟实行肮脏的勾结。声明说,人民党和奥德利亚全国联盟在宪制假面具下的联盟,“是由帝国主义和寡头势力唆使的”,它遭到秘鲁最有觉悟的各阶层人民的反对。
声明指出,在大骗局下产生的新议会不能成为一个代表机构。声明说,“面对这种不正常的局势,正当的出路在于,为建立一个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代表机构参加的临时民主委员会。”
声明说,“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力量应该进行斗争和通过广泛的群众行动施加压力,争取把军事委员会改变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民委员会,这个民主的人民委员会应尊重民主自由,使国家不再屈从于美帝国主义。”
声明说,如果像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所说的那样求助于“争取进步联盟”所许给的反对“共产党渗入”的援助,就不可能实行任何进步纲领。声明说,“我们明确地重申,反共的借口是历届最反动的政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声明号召“各政党和人民团体在各个保卫民主、自由和民族主权的委员会中,为完全恢复被停止的宪法保证,争取广泛的大赦和反对外国干涉而共同斗争。”
声明指出,美帝国主义及其在拉丁美洲的一些仆从国家正在对秘鲁进行干涉,“这一干涉是为被人唾弃的人民党的头子效劳的”。


第4版()
专栏:

  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实行土改
  意大利二百万佃农罢工
据新华社21日讯 罗马消息:意大利全国各地的农民纷纷展开斗争,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和实行土地改革。
二百万佃农20日举行了二十四小时的罢工。
在意大利南部一些省份的全国农民协会分会向小农发出呼吁,号召他们在新的地租没有确定以前不要向地主交租。


第4版()
专栏:

  支持政府发行马里法郎
  马里首都人民举行示威
  反对帝国主义分子及奸商的破坏活动
新华社巴马科21日电 马里首都巴马科今天上午有几千人举行示威,支持政府发行马里法郎,并且反对帝国主义分子和某些奸商在拒绝把他们的钱兑换成马里货币的企图失败后袭击巴马科警察局的破坏活动。数以千计的市民在巴马科的主要街道和法国大使馆门前举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示威。他们挥舞着马里法郎和标语牌,并且高呼“马里法郎万岁”等口号。
马里法郎是从7月1日开始在马里全国流通的新货币,以代替法国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旧货币。马里总统凯塔在宣布这个货币改革的同时,曾打电报给法国政府,宣布马里退出由法国发起的“西非货币联盟”。
这个货币改革遭到帝国主义分子和某些奸商的反对。马里政府在20日出动武装部队,逮捕了一些从事破坏活动的奸商。


第4版()
专栏:

  新老殖民主义者加紧争夺加丹加
  美国阴谋独吞 英法比不肯退让
  威廉斯到西欧访问对英比施加压力但未获结果
  英法反对美国对冲伯集团采取军事行动的策划
新华社23日讯 华盛顿消息:负责非洲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斯在结束了对西欧五国的访问之后,在22日回到了华盛顿。
威廉斯最近在巴黎、波恩、伦敦、布鲁塞尔和罗马一共访问了十七天。他是在美国新殖民主义者同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等老殖民主义者之间在非洲的利害冲突,特别是对刚果矿产丰富的加丹加省的争夺剧烈起来的时候,前往西欧各国访问的。据《纽约时报》19日透露,威廉斯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要“说服”美国的盟国在刚果问题上同美国“结成联合阵线”,使冲伯集团“失去任何重要的支持”,以便美国控制下的阿杜拉政府兼并加丹加。这家报纸同一天发表的驻里斯本记者的通讯还说,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利夫兰是“主要负责谋求以武力使冲伯就范的政策的美国官员”,而“威廉斯在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终止加丹加的分裂的努力中”,则是“克利夫兰的亲密的盟友。”
威廉斯回到华盛顿后发表声明说,他访问西欧五国,是为了同这些国家“就非洲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交换意见。”他说,他此行结果使得美国政府同这五国政府“增进了对各自的观点的了解。”但是,他随后又对一个记者说,在加丹加问题上,“还没有任何最后解决办法”。
据英国报纸透露,威廉斯曾经对英国和比利时的政府施压力,要它们使加丹加联合矿业公司不再向冲伯集团纳税。但是,这两国的政府都不答应这样做。
英国《每日镜报》今天说:“英国政府已经拒绝支持联合国——和美国——采取有效行动。它宁愿给加丹加的分裂分子领袖冲伯以……保护”。
《纽约时报》驻里斯本记者还说:“英国政府极其反对(进攻冲伯集团)的这种主张。”
据报道,威廉斯在波恩同西德外交部长施罗德讨论了“美国同西德在开展援助政策方面更紧密地合作”的问题。
据新华社20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当局正采取各种手段加紧推行它独占矿产丰富的刚果加丹加省的计划。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怀特19日发表声明,露骨地对加丹加的冲伯集团施加压力。他威胁说,美国政府正在“同联合国和其他有关国家的政府进行磋商”,准备对冲伯集团采取“除了军事行动以外的一切可能措施”。声明指责冲伯集团有组织的反对“联合国军”。
在这前一天,《纽约时报》记者从里斯本发出的一则消息透露,美国正在同联合国高级人士策划对冲伯集团采取新的军事行动。
英法表示坚决反对“联合国军”计划再次在加丹加动武。据报道,英国外交大臣霍姆曾警告联合国当局说,“联合国军”在加丹加动武的政策将会是“灾难性的”。法国官方人士17日也在巴黎宣布,法国政府不赞成以军事手段解决加丹加问题。


第4版()
专栏:

  印度资产阶级报纸近来满纸火药气味
  大叫大嚷要用武力解决中印边界争端
  鼓吹印度军队继续非法侵占中国领土
新华社23日讯 新德里消息:印度资产阶级报纸最近发表了不少充满火药气味的社论和文章,叫嚷用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争端,并鼓吹印度军队继续非法侵占中国领土。
《印度斯坦旗报》在7月16日的社论中说,“潘查希拉只有在有武力做后盾的时候才有意义。”社论说,“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保卫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任何一个据点”,并且认为,“决心再加上军事实力,大半会产生预期的结果”。
社论还说,在中印边界的西段和其他地段,“由于采取了各种措施,印度的军事地位已经改善了”。社论说,如果印度真的在中印边境地区“给中国人一个冷不防,中国可能不得不走开”。
《印度快报》7月13日的社论认为中印边界争端已经“转移到双方军队实际的对抗”的阶段,并威胁说,如果中国方面“制造任何麻烦”,“就会发生流血冲突”。这家报纸还认为,夏季是中印边界西段地区的“非常短暂的作战季节”。
《印度时报》在7月13日提出印度方面“必须冒冲突的危险”继续派遣军队支援入侵的印军的主张。《印度时报》还在6月21日发表社论,鼓吹印度继续“加强边界防务,在凡是必要的地方,不管环境多么困难,都要建立军事哨所”。这家报纸还说,“中印边界争端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得到解决,它将拖延几年,甚至几十年。”
《印度斯坦旗报》7月14日发表社论表示热烈赞扬侵入中国新疆加勒万河谷地区的印度军队“守住前哨据点的决心”。这家报纸在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竟然主张印度政府“取消它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的承认”。文章说,“印度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对印度的领土完整具有潜在的危险”。
《论坛报》在6月4日的社论中也强调印度“必须建立更大的军事力量”来对付中国。
《甘露市场报》6月5日在一条从伦敦发来的消息中,引用今年上半年曾同印度国防部长梅农举行会谈“分析中印冲突的严重性”的保罗·约翰逊的话说,“当我最近访问德里时,我发现各方面日益增长的必要时诉诸武力的决心。克里希纳·梅农直率地对我说,如果外交失败的话,将使用军事手段。”


第4版()
专栏:

伊朗新内阁组成
  阿拉姆表示仍将执行亲美卖国政策
据新华社22日讯 德黑兰消息:以埃米尔·阿萨杜拉·阿拉姆为首的伊朗新内阁在21日组成。
在新内阁中,前届阿米尼内阁的一些主要大臣都留任原职。据报道,阿拉姆是国王的“亲密朋友”,一直担任专管王室产业的“巴列维(国王)基金会”的总管。他在1957年以前曾担任过伊朗内阁的内政、农业和劳工等大臣。目前他还是伊朗国民党和国家社会党的领袖。
阿拉姆22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的内阁将继续执行前届的“同西方密切合作”,履行中央条约组织和伊美双边军事协定的义务的卖国政策。


第4版()
专栏:

  驻欧美军总司令诺斯塔德辞职
  同时还辞去了北大西洋集团军队最高统帅职务
  巴黎《观察家》说诺斯塔德和肯尼迪间有分歧
新华社21日讯 华盛顿消息:白宫发言人20日宣布,肯尼迪已经接受诺斯塔德的辞呈,他辞去了驻欧洲美军总司令的职务,同时也辞去了北大西洋集团军队最高统帅的职务。
白宫随后又宣布:任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兰尼兹尔为驻欧洲美军总司令,并且任命总统特别军事顾问泰勒接替兰尼兹尔的职务。
至于北大西洋集团军队最高统帅一职的继任人选,这个军事集团的秘书长斯蒂克昨天说,集团的理事会还没有作出决定。
诺斯塔德将在11月初正式卸任,并且退出美国空军现役。
法新社引巴黎《观察家》的话说,他们早就预料到诺斯塔德要去职,因为“他的见解同美国总统肯尼迪、国务卿腊斯克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等人的见解有显著的分歧”,他“坚决支持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核打击力量的主意”。这家通讯社还说,如果兰尼兹尔担任北大西洋集团军队最高统帅,预料肯尼迪“将可以更直接地干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


第4版()
专栏:

  从英国漫画看西方在核武器问题上的矛盾
  麦克纳马拉的乐队 (原载英国《标准晚报》)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政府故作姿态
  何卓
同不久前在阿根廷发生的情况相似,秘鲁在大选后也发生了军事政变。华盛顿在上次阿根廷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拒绝加以评论;而这一次,却由白宫出面,发表了一篇郑重其事的声明,表示“极其关切”,而且还中断了同秘鲁的外交关系,停止了对秘鲁的“援助”。华盛顿对这件事如此大张挞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且先看看美国总统是怎样表示他对这件事的“关切”的。白宫的声明说:“他(美国总统)认为秘鲁军方采取的废除一个民主的立宪政府的行动同泛美体系所固有的、最近埃斯特角宪章所重申的共同目标是不相容的。……在埃斯特角通过的告美洲各国人民书宣布了‘通过实施人民自决原则来改进和加强民主制度’的目标。就秘鲁来说,这个伟大的事业遭到了一次严重的挫折。”
何等冠冕堂皇!但费解的是:为什么只是“就秘鲁来说”,而不也“就阿根廷来说”呢?
《纽约时报》对此提供了一个解释。该报的社论写道:“当今年3月阿根廷的军队夺取控制权、撤销3月18日的选举、逮捕弗朗迪西总统并囚之于一个小岛上的时候,美国政府同它相处下来了,因为立宪制度表面上得到了维持。秘鲁人抄袭了阿根廷人的作法,撤销了正当的选举,逮捕了总统并把他囚禁在一个岛上,但是,他们没有能以任何类似尊重立宪制度的做法来掩饰他们的行为。……要是美国对这种赤裸裸夺取权力的行为处之泰然——即使是保持缄默——的话,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将是严重的。”这里所指的影响,按《纽约时报》所说,就是会妨碍肯尼迪推行“争取进步联盟”的“代议制民主”的把戏。
有必要作一点说明:秘鲁的选举,即使按资产阶级的民主尺度来加以衡量,离“正当”两字也相去甚远。在秘鲁全国一千二百万人口中,85%被剥夺了选举权;其余的15%有选举权的选民中,又有四分之一因为备受限制而未参加投票。选举中的舞弊丑闻,更是层出不穷。除了这一点以外,《纽约时报》的解释倒是十分坦率的:如果秘鲁的政变集团多少注意到了不干得那么“赤裸裸”,而是用某种“表面上”的东西来“掩饰”一下,就可以免得肯尼迪政府摆出这样一大套外交姿态。《纽约时报》在急于表示它的遗憾时,大概没有想到它会无意中泄露了白宫声明的底:白宫之所以如此关切,并不是因为它对秘鲁的真正的民主事业有什么兴趣,而是因为秘鲁的政变集团太不照顾肯尼迪“争取进步联盟”的那块“代议制民主”的招牌了。
不过应该说,《纽约时报》还没有泄露全部的底。它涉及的还只是事情的一面。《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提到的,就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了。该报记者约翰逊写道:在秘鲁,是一个保守派的军队不希望让阿亚·德拉托雷执政。据约翰逊说,军方是反对进行一切社会改革的,而阿亚·德拉托雷则是一个“敢于公开反共”的所谓“温和的自由派”。约翰逊进一步指出:“秘鲁是这样的拉丁美洲国家之一,即保守派还没有醒悟到,如果他们不进行某些改革,由于广大人民觉醒而要求机会平等的权利,”他们可能就难以维持其统治而被人民所推翻。这可算是说到节骨眼上了。
由此可见,肯尼迪政府的故作姿态,冒充“代议制民主”的保护人,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秘鲁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反动统治,也就是美国垄断资本对拉丁美洲各国的统治。华盛顿在衡量秘鲁政变集团和阿亚·德拉托雷时,是用的这样一个尺度:后者有利于美国在秘鲁和拉丁美洲贩卖它的“争取进步联盟”。其实,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不管是“公开反共”的“自由派”也好,“没有醒悟”的“保守派”也好,或者是别的什么派也好,它是会一概搜罗、加以培植和豢养的。


第4版()
专栏:

  “格拉玛号”的勇士们
  炳庵
1956年11月22日的一个晚上,墨西哥城的天气异常寒冷,菲德尔·卡斯特罗穿着深蓝色的旧大衣,围着厚厚的大围巾,匆匆忙忙地走进市中心帕丘科街的一座房子里。他的两个战友留在门外放哨,因为这里离巴蒂斯塔反动政府驻墨西哥的大使馆很近。这几天里,巴蒂斯塔的特务们勾结当地的警察,越来越紧张地在追踪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们。
这座房子是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为准备从墨西哥渡海回国开展武装斗争而建立的“训练营”之一。战友们看到卡斯特罗仓促地闯进屋子,都立刻围上来。卡斯特罗低声但是镇静地对大家宣布:“墨西哥朋友通知我,我们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离开墨西哥,否则,我们渡海的计划将全部被破坏。”
他说,一个名叫皮诺的人已经可耻地叛变革命,向墨西哥警察当局告密后跑到美国去了。有三个藏着准备渡海远征用的武器的“训练营”已被破获,战友佩德罗·米雷特等人遭到逮捕。墨西哥警察局将在七十二小时内搜查他们所有的“训练营”,并逮捕他们。
只剩下七十二小时的时间,如果不走,他们这几个月来辛辛苦苦的努力会成为泡影,他们将遭到逮捕或者被迫逃亡,如果将来再开始这个远征的计划不知道又要遇到多少困难;要走,准备工作却还没有完成。准备渡海用的“格拉玛号”游艇还没有完全修缮好;武器和人员的训练也还没有准备好;这几天海上风暴很大,正是禁航的时候,出海非常危险。
身材魁梧的卡斯特罗在屋子里急促地来回走动着。为了准备渡海远征,他几个月来没有好好地吃饭和睡觉了,这几天他又患了重感冒,脸色有些憔悴,身体十分疲惫。但是,在这重要的时刻,他显得更加镇静和沉着。最后他挥了一下手,坚决地对大家说:“如果我们出发,就能到达。如果我们到达,就能进去。如果我们进去,就能胜利。”
卡斯特罗充满坚定信心的话,使这些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的青年们受到鼓舞,他们商量了一会后决定:不管困难多大,必须争取在四十八小时内出发,提早实行他们渡海回国进行武装斗争的计划。于是,马上派人通知了各个“训练营”的战友们:24日夜里在维拉克鲁斯州的波萨里卡小镇集合,然后一起到图斯潘河口,乘“格拉玛号”渡海回古巴。他们指定专人加速检修“格拉玛号”游艇,在预定时间把游艇开到河口,并负责把藏在各个“训练营”的武器秘密运到那里。
流亡在国外的二十九岁的卡斯特罗和他的一些战友是在1956年7月到达墨西哥城的。在三年以前——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带领一批爱国青年攻打了奥连特省圣地亚哥的巴蒂斯塔反动政权的蒙卡达兵营,这次起义遭到失败;卡斯特罗和其他被捕的战友被判处了三年到十五年的徒刑。后来,巴蒂斯塔反动统治日益不稳,为了收买人心,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们是在1955年5月被释放的,以后他们一直流亡国外,继续进行推翻巴蒂斯塔反动统治的活动。他们到达墨西哥后,就同已在那里的一批古巴爱国青年紧张地准备渡海到古巴发动武装斗争的计划。他们在墨西哥城及其他一些地方建立了一批“训练营”,募款购买武器、弹药、粮食及药品,准备渡海工具和训练人员。这些工作是在非常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时常受到警察的盯梢、威胁和逮捕,卡斯特罗本人也曾经被捕,关在波西托监牢里。他们的生活极端困难。卡斯特罗曾经好几次把自己的蓝大衣拿到当铺里去抵押。一位朋友看到他身上穿得很单薄,几次给他钱把大衣赎回来。
尽管经济上很困难,但是由于古巴人民和墨西哥人民的帮助,远征的准备工作成功地进行着。古巴人民不断秘密派人送来募集的款项,并且告诉他们国内的情况。墨西哥朋友帮助他们建立“训练营”,收藏武器,购买他们需要的东西,掩护他们。其他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同情者在知道他们远征的计划以后,也尽力帮助他们。祖国和拉丁美洲人民同这些热血沸腾的青年们在一起。
24日夜里,这八十二个爱国青年按预定时间来到了宽阔的图斯潘河口。河口外面就是茫茫的墨西哥海湾。风在呼啸,海在咆哮。气象台当天通知:一切渔船禁止出海。这时小小的白色游艇“格拉玛号”已经靠在岸边,马达轰轰地响着,仿佛在催促这些勇士赶快走上征途。祖国,苦难的祖国,在召唤他们。
卡斯特罗命令战友们拿起秘密运来的武器上船。他们一个个同送他们到岸边的墨西哥朋友拥抱告别,把袋子里剩下的全部墨西哥币交给他们,请他们交给“训练营”的房东。
八十二个人加上弹药、粮食和其它东西,把这只游艇挤得满满的。卡斯特罗看了看夜光表,对舵手说:“时候已经到了。”话语刚落,“格拉玛号”便发出更大的响声徐徐开动了。在舱里,不知谁第一个哼起了一位参加袭击蒙卡达兵营的人被捕后在监牢里写的雄壮的《7月26日颂歌》,接着大家都唱起来了。
有人问:“现在几点钟了?”
“十二点四十五分。”
另一个声音:“今天几号了?”
“11月24日。”
立刻有一个声音纠正说:“不,是25日,已经过午夜十二点钟了。”
不一会,“格拉玛号”完全被吞没在黑暗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只有船头上的一点微弱的红色的灯光,在风浪中颤抖着,它像是一颗火种,将在古巴土地上燃起革命的熊熊大火。
1956年12月2日清晨,在同大海搏斗了七天七夜之后,他们终于看见多少天来渴望着的祖国的土地。他们兴奋地拖着疲惫的身体爬到船舷上去,注视着越来越近的苍绿的富饶的土地。这些天来,绝大多数人因为不习惯大海风浪的颠簸,呕吐得吃不进干粮,淡水也带得不足,只好节省着喝。现在,到底回到日夜想望的祖国的怀抱了。海岸边是浅滩,船只不能靠岸,卡斯特罗命令大家背起所有的武器、弹药和粮食涉水登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布满荆棘的沼泽地带。他们上岸以后,才知道这里是奥连特省南海岸的尼克罗区的红滩。
他们一上岸就被敌人发现,并且遭到敌人空军和陆军的连续轰炸、阻击和追击。十五天后,他们在马埃斯特腊山区的加拉加斯山的树林中集合时,这支原来有八十二人的队伍只剩下十二个人了,并且处境非常艰难。但是,爱国的热情在这些年青的胸膛里炽烈地燃烧着,使他们什么困难也不怕。卡斯特罗站起来用坚决果断的语气向大家说,“就从这里一支真正的起义军诞生了,胜利是肯定的。”
一个月以后,这支小部队由于六个农民的参加,变成十八个人了。在1月16日夜里,他们以神速的动作袭击了拉普拉塔的一个小军营,全部消灭敌人,缴获很多武器弹药,而自己没有一个伤亡。起义军初捷的枪声迅速震动了全岛,给了古巴人民新的希望。斗争还仅仅是开始。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义军同古巴人民一起,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武装斗争,终于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推翻了得到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统治。(新华社哈瓦那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