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美帝国主义反革命“总战略”的透视
任谷平
近几个月来,美国总统肯尼迪、国务卿腊斯克以及其他一些政府官员,在他们的一连串演说、讲话和报告中,大肆宣扬“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战略”,即所谓“总战略”。
据美国报刊报道,这套“总战略”,是肯尼迪在他的“第一流智囊”、国务院的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等人的协助之下,经过数月之久的反复研究才最后制定出来的。这个
“总战略”包括美帝国主义在军事方面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包括它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对于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基本政策。它是肯尼迪政府上台一年多来推行对外扩张侵略政策的总结,是美帝国主义今后侵略活动的纲领。这值得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注意。
华盛顿的决策人声称,他们在全世界所追求的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由自由独立国家组成的和平的世界大家庭”。在他们的全盘计划中,这个大家庭不但包括“自由世界”北部的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
“不发达地区”,而且还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肯尼迪之流公然自封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说什么美国负有“建立和扩大”这个大家庭的“责任”。一句话,肯尼迪的总目标就是要把全世界都置于美国的统治和奴役之下,建立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这实际上是美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肯尼迪的“总战略”不过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一套战略方针和战略计划。
肯尼迪政府所以要在现在制定出它的“总战略”,并且公开拿出来大肆宣扬,并不是没有来由的。肯尼迪政府上台一年多来,疯狂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越来越暴露了它的反动面目,使越来越多的人们看清了它的冒险性和软弱性。肯尼迪政府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遇到种种无法解决的困难和矛盾。肯尼迪政府所执行的政策,不但遭到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甚至在美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引起不满和非难。不甘于受美国控制的西欧盟国,也纷纷指责肯尼迪政府的政策只是为了美国的自私利益,而“缺乏领导自由世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肯尼迪及其谋士们感到有必要拿出一套精心制作的“总战略”,并竭力吹嘘它是“赢得胜利的战略”。换言之,肯尼迪政府企图用这个“总战略”来解决美帝国主义过去不能、现在不能、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将来也不能解决的根本矛盾和严重困难。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斯·艾尔索普不久以前在《肯尼迪的总战略》一文中说,肯尼迪在走进白宫的时候,“并未预想到应付情势的理论”,而是“在面临这种情势的过程中,经过一连串危机,他发展出他的总战略。”他指出,肯尼迪的战略是“对一连串特殊情势反应下自然产生的”。肯尼迪及其谋士们自以为,经过古巴、刚果、老挝、南越等“一连串危机”,他们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取得了对付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他们自以为,在已经发生“变迁”的形势下,在积极准备摧毁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争的同时,可以推行腐蚀社会主义阵营的所谓“和平演变”政策。肯尼迪政府企图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挽救美国在帝国主义阵营中已经动摇的领导地位。总之,肯尼迪政府试图总结一年多来的经验教训,适应“变迁的情势”,制定出一套对美帝国主义更有利的战略方针和策略手段,以便实现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
× × ×
肯尼迪政府所谓的“总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呢?
首先,肯尼迪之流不能不承认,目前世界上有三种力量。同帝国主义力量进行斗争的,有社会主义阵营和民族解放运动这两支当代的强大力量;而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是美帝国主义企图实现奴役全世界计划的最根本的障碍。因此,他们毫不掩饰地表明,他们的“总战略”的根本目的是要对付社会主义阵营。肯尼迪、腊斯克和罗斯托在宣传他们的“总战略”的时候,再三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他们说:“白宫方面已无人幻想共产党会不再成为共产党”。“我们对共产党集团的领袖们当前的意图和他们奉行的目的并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帝国主义总是企图依靠武力来实现其侵略野心,来挽救它的没落和灭亡。在肯尼迪政府的“总战略”中,军事战略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们公开叫嚷,他们要准备打三种战争:既要准备进行全面的核战争,又要准备进行常规部队的“有限战争”,还要进行所谓“特种战争”,即“反游击战”。其中,核战争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特种战争”主要是针对民族解放运动,而“有限战争”既可以用来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又可以用来向社会主义国家挑衅。
正是为了执行这种全面的军事战略,肯尼迪在他提出的1962年“国情咨文”中强调,美国必须“武装起来”,必须更迅速地达到“更高的长期的作战准备的水平”。肯尼迪政府以空前的规模疯狂扩军备战,在1962—1963年度预算中,直接军费高达五百二十七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庞大的军事预算,比它在进行侵朝战争时期最高的年度军事预算还要大。
肯尼迪政府更毫不隐讳地宣布,美国“必须永远维持强大的核攻击力优势”,准备“在某些情况下”发动世界核大战。肯尼迪公开表示,他已摒弃了艾森豪威尔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战略方针,而准备在“必要时”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就是说,美国当局准备发动所谓“先发制人”的核战争。美国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太平洋地区疯狂地进行大气层核试验、高空核爆炸,把备战活动扩大到外层空间,进行使用核武器突然袭击的试验。从这里可以看出,肯尼迪政府正加紧准备全面
的核战争。
自然,肯尼迪政府也十分清楚,美国早已丧失了核武器的绝对优势。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6月16日承认,“目前核力量势均力敌——我们相信这种情况在今后几年里将保持下去。”这就是为什么肯尼迪政府在它的“总战略”里强调积极准备“有限战争”,加强非核力量,准备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边缘,如西柏林、南越、南朝鲜这些地区,同社会主义国家或者新独立的国家进行非核武器的局部战争。为此,肯尼迪政府在准备全面核战争的同时,大力扩充常规部队和常规武器,在过去一年中,武装部队增加了三十万人。
为了争取时间,取得核武器方面的优势,肯尼迪也热中于搞所谓“冷和平”。他们说什么要同社会主义国家“打交道”、
“保持接触”,提出什么两大阵营之间有条件地使世界和平“保持二十年”。这一方面是为了阻止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以便于它放手扑灭这些革命运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付各国人民要求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压力,麻痹社会主义国家和全世界人民的警惕性。
肯尼迪政府按照它的“总战略”,一边疯狂地扩军备战,用武力来威胁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加紧进行颠覆、渗透活动,企图“促进在共产党大家庭中进行长期建设性的演变的机会”,把“共产党国家”拉入“自由世界的大家庭”。
肯尼迪和他的谋士们,对于他们的阴险的渗透计划抱有很大的幻想。他们三番五次搬出南斯拉夫为例,吹嘘他们利用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者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们大大夸奖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称之为“民族共产主义”。他们认为,过去美国对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集团的援助,是对“民族独立和人类自由长期的健全的投资”。美帝国主义一向把摆脱了帝国主义奴役锁链和一切社会压迫的社会主义国家,叫做丧失了“自由”的“被奴役国家”,千方百计地企图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资本主义复辟。而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者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自己的反列宁主义的修正主义纲领同1957年莫斯科宣言相对抗,依靠美帝国主义
“援助”过活,使南斯拉夫脱离了社会主义阵营,走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这在美帝国主义看来,是他们实行“和平演变”政策的一个成功的典型。因此,阴险、狡猾的肯尼迪政府,妄想公然充分利用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来实现它瓦解和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梦想。
第二,肯尼迪政府把扑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维持和巩固它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和侵略基地,作为它的“总战略”的中心任务。
肯尼迪及其谋士们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同社会主义阵营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突,造成了战后世界上的种种“危机”;而“除了柏林等一两个例外情况以外,过去十年的危机都是在世界上的新独立或者新发展的地区发生的”。肯尼迪之流大声疾呼:“我们必须预料今后十年内这些地区将会不断发生骚乱”;“我们必须随时预料发生危机,而且需要高度的技巧、勇气和洞察力来处理这种危机,以使其不损害——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促进——自由世界的利益”。
作为帝国主义的主要堡垒和殖民制度的主要支柱的美帝国主义,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看作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危机”,这是不难理解的。肯尼迪之流懂得,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对于帝国主义集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有三分之二人口住在这些地区,这里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这些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从根本上震撼着帝国主义的战略后方。殖民地半殖民地从来就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它的生命线。这些地区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帝国主义榨取巨大利润的源泉,也是帝国主义赖以维持其庞大的战争机器和发动战争的重要条件。美国的战略原料的绝大部分是从这些地区攫取的,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也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这些地区。此外,这些地区又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广大舞台。因此,肯尼迪之流深知,这些地区的被压迫民族都得到彻底解放,那么美帝国主义就要陷于绝境,无法生存;反之,如果局势的发展能如肯尼迪之流所期望的那样,能把这些地区置于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控制之下,那就不但可以延长美帝国主义的寿命,而且可以直接威胁社会主义阵营,把社会主义阵营包围起来,并且取得发动世界战争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正因为这样,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们,公开敌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肯尼迪宣称,在美国所要建立的“自由大家庭”中,每个国家都可以“自己选择它们自己的前途”。可是,他马上就来了一个但书:“威胁其他国家的自由”者不在此例。在肯尼迪看来,古巴人民自己选择的革命,刚果和老挝人民选择的合法政府,南朝鲜、南越人民进行的爱国正义斗争,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威胁了美国的“自由”,都是不能容许的!他们把一切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加上一个罪名,叫做“颠覆活动”和“共产主义扩张”,作为他们可以任意进行干涉和镇压的“理由”。
肯尼迪总结了他上台一年多来镇压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古巴的教训。美国垄断资本的喉舌之一斯·艾尔索普讲到这个教训的时候说,“有一件事实非常明显,美国虽拥有大量核武器,但在古巴情势中便没有用武之地”。他又说,“一如古巴的情形,肯尼迪的顾问,无一人建议在老挝及越南丛林地带使用核武器以对付老挝叛军及越南共产党。”斯·艾尔索普说,肯尼迪一再发现:“所有这些经验,都冷酷地归纳出相同的结论。西方之几乎完全依赖核武器,在最后将是致命伤,西方必须有其他方法,把它的武力以有限度手段用于有限度目的。”为此,在美国的“总战略”中,他们强调要保有在进行核大战之外的“选择”能力,叫嚷有效地利用“有限战争”和“特种战争”来保卫所谓“自由边疆”。
大家知道,肯尼迪政府目前正把越南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作为它进行“特种战争”的试验场。它还企图把美国在这个地区杀人放火取得的“经验”运用到亚洲的其他地方和非洲、拉丁美洲去。为了今后在世界各地进一步运用这种“战略”,肯尼迪公开号召美国军人要学习游击战。6月6日,他在对西点军校毕业生的讲话中大叫大嚷说,如何对付游击战争,是“今后十年”美国“将会面临的挑战”,美国军事学院的毕业生要具有进行“特种战争”的能力,今后十年要求美国军官指挥的特种部队,“无论在数目上或重要性上都在不断增加”。
肯尼迪政府从失败的经验中也看到,要扑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侵略和控制这一广大地区,单靠军事力量是达不到目的的。肯尼迪之流鼓吹西方国家要同不发达国家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以“代替旧殖民主义联系”。肯尼迪的
“总战略”规定,要加紧利用“经济援助”、“争取进步联盟”、
“和平队”等等工具,“帮助”不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革命计划”。
肯尼迪政府所以要采取这种政策,是因为它看到民族解放运动势不可当,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老牌殖民国家的阵地一块块塌下来,于是它就想打起“反对殖民主义”的幌子,乘虚而入,推行美国的新殖民主义。另一方面,它又看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以及新独立国家,存在着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情况,它们在争取和维护独立的过程中,需要外援。美帝国主义就企图利用这些国家前进中的这种困难,收买当地的上层分子,通过所谓“援助”,使它们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越陷越深,从而达到继续控制和奴役它们的目的。总之,就是要用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来代替旧殖民主义。
这是肯尼迪“总战略”的第二个内容。
第三,为了消灭民族解放运动,瓦解和破坏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肯尼迪政府不能仅仅依靠美国本身的力量,因此它力图动员整个帝国主义阵营,要它们都“团结”在美国的“领导”之下。肯尼迪、腊斯克、罗斯托等人一再呼吁,西方世界为了共同利益,要建立所谓“互相依靠的新的伙伴关系”,把力量和资源动员起来,“担当世界范围的任务”。
近些年以来,特别是肯尼迪政府上台以后的一年半中间,由于美国与其盟国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它们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和日本,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优势地位正在下降。从经济上看,北大西洋集团实际上已分裂成为三个集团,这就是:美国,以法国、西德为核心的共同市场,以英国为首的小自由贸易区。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力量:
人口:美国为一亿八千五百万人,共同市场六国为一亿七千万人,小自由贸易区为八千九百万人;
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美国为43.3%,共同市场为20%,小自由贸易区为13%;
钢产量:美国约为一亿吨,共同市场为七千三百万吨,小自由贸易区为三千二百万吨;
出口贸易额:美国为二百零八亿美元,共同市场为二百九十七亿美元,小自由贸易区为一百八十二亿美元;
黄金储备:美国为一百六十三亿美元,共同市场为一百六十二亿美元,小自由贸易区为八十亿美元。
从上面五项统计数字中,除工业生产比重外,在其他四个方面,西欧两个经济集团加在一起,都已经超过美国。不仅如此,美国由于国际支付的逆差,黄金大量外流,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美元危机。目前,在西欧和其他外国手里需用黄金支付的美国票据,高达二百四十亿美元,而美国现有黄金储备额不过一百六十三亿美元,差额达七十七亿美元。这就更加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地位。
美国的政府官员和宣传机器最近经常谈到帝国主义阵营内部这种“不愉快”的情况。罗斯托不久前颇多感慨地写道:西欧和日本“显然正在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它们愿意在世界舞台上起较大作用,而且他们也拥有这样做的力量”。连肯尼迪也惊呼,西欧经济的发展,是关系美国兴衰的一个严重的挑战。最近,西欧国家对美国的这种挑战,越来越露骨了。戴高乐公开鼓吹建立一个同美国对抗的“在经济上、也在政治上、军事上团结的欧洲”。他声称“法国并不是由任何其他国家拖着走的”。阿登纳也一再强调以法国和西德为核心的统一的欧洲,
“必须要成为美国的有价值的伙伴”。麦克米伦今年4月间在美国发表演说,要美国人不要小看英国,说英国仍“能够像我们祖先一样自豪和有效地在世界上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不能不使美国当局十分担忧。美国评论家李普曼说,“在北大西洋联盟内部发生了麻烦,这涉及极关重要的东西方力量对比的中心。”
帝国主义国家这种经济力量的变化,自然不能不在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中强烈地反映出来。这一变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美国和法国的矛盾上。法国同西德合伙,进一步策划建立六国的“政治联盟”。戴高乐和阿登纳商定今年召开共同市场六国首脑会议,讨论欧洲的“政治统一”,建立一个同美国、英国分庭抗礼的政治集团。法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公开同美国对抗,如在西柏林和对德和约问题上坚持独特的立场,拒绝参加十八国裁军会议,反对谈判停止核试验问题,等等。西欧各国和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向美国展开的反控制斗争越来越猛烈。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动摇。
因此,消除这种“麻烦”,调整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加强对盟国的全面控制,就成为肯尼迪政府“总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肯尼迪政府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在军事上,美国要牢牢地掌握这个军事集团中的决策权力。肯尼迪之流强调要西方阵营各国加强常规部队,而由美国垄断核武器,并且保持最后“选择”权。他们的评论家李普曼向它的盟国宣示:如果希望“美国一成不变地承担保卫欧洲的义务,而在同时把在什么时候保卫欧洲和用什么来保卫欧洲以及怎样处理同外界的关系的问题交给欧洲大陆上比较有经验的老手”,那不过是一个
“白日梦”。因为美国不能而且也决不会放弃它在联盟内、在和平和战争问题上的“主动和最后责任”。这实际上是对英、法、西德等国提出分享领导权和建立自己的核打击力量的要求的一个最不客气的答复。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最近的讲演中,更公然要求英法放弃核武器,完全依靠美国核力量的保护,而西欧国家只为美国提供常规部队,充当炮灰。
在经济上,肯尼迪政府又要求美国的盟国开放市场,并分担“援助不发达国家”的责任。肯尼迪之流认为,这是一举数得的妙计:首先,可以利用西欧国家、日本和加拿大等的经济力量纳入它所操纵的“援助”计划,既能减轻自己的重担,又能对其盟国在争夺不发达国家的市场的竞争中加以掣肘。其次,可以把盟国的“精力”引向不发达地区,从而缓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在贸易上的尖锐矛盾。用腊斯克的话来说,这叫做“使贸易不成为我们发生分歧和不和的源泉,而成为使我们政策发生更密切的关系的凝固力”。再次,可以宣传“旧的殖民秩序差不多已经消除殆尽”,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和旧的宗主国之间已建立起“一种平等国家伙伴的关系”,借此缓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 × ×
从以上的剖视中可以看到,肯尼迪“总战略”的基本战略方针,简言之就是:以美国控制下的西方阵营为战略基础,在
“保卫自由边疆”、“防止共产党的颠覆活动”的掩护下,加紧准备全面的核战争,在一旦美国认为力量对比对帝国主义有利并且有机可乘的时候,就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同时,它以核威慑力量和“有限战争”来威胁社会主义国家,企图阻止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以便于它用“特种战争”和其他方法来扑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这是美帝国主义向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全面进攻的一个反革命计划,是美帝国主义企图独霸世界的一个极端狂妄的纲领。
但是,肯尼迪之流果真是“时来运转”,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套反革命的“总战略”吗?
其实,就连他们自己在鼓吹这一套“总战略”的时候,也不免流露出重重疑虑。肯尼迪说:“在我们这一生中也许都不会达到这个目标”。李普曼承认,“我们现在可以期望世界的事态几乎将按照我们喜欢的方式发展,事情不会是这样发展的。”罗斯托说,“今后十年会遭到失败和挫折”。
的确,世界的潮流,当然不可能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挣扎所改向。
因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只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一天不消灭,任何武力镇压、政治欺骗和经济援助,都不能够阻挡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殖民主义革命斗争的发展和胜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浪潮正在越来越高涨。
因为帝国主义集团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美国企图进一步控制它的盟国的如意算盘,必将促使这种矛盾的白热化,帝国主义阵营加速着四分五裂,日益没落。这是由于存在着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防力量日益壮大。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政策早已破产,它是吓不倒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的。美帝国主义的破坏阴谋,也决不能得逞。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强意志是不可动摇的,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是牢不可破的。
肯尼迪政府加紧准备三种战争:全面核战争、“有限战争”和“特种战争”,担任世界宪兵的角色,要保卫“自由边疆”,要“封闭易受攻击地区”,要镇压任何地方发生的革命斗争,这就必然更进一步把自己置于同全世界人民为敌的极端孤立的地位。这种“战略”,在军事上必然要造成战线长、后方远、力量分散、顾此失彼的弱点;在经济上,既要加速发展核武器,又要扩充常规军备,又必然要加重军费负担,加剧美国已经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毫无疑问,尽管肯尼迪的这套“总战略”总结了一年多以来失败的教训,为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拟定了一套更狡狯、更阴险也更加富有冒险性的方针,但是,美帝国主义终究无法克服它本身的弱点,它终究无法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它终究无法抗拒历史的潮流。
面对着肯尼迪政府的反革命的“总战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必须提高警惕,同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能麻痹大意,等闲视之。只要全世界人民加强团结,坚决地展开斗争,就一定能够打败美帝国主义反革命的“总战略”,保卫各国人民的独立、自由,赢得世界的持久和平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第4版()
专栏:

  “回升”未到顶 下降又开始
  新的经济危机阴影笼罩美国
  肯尼迪想用“减税”和增加开支的办法“刺激”企业活动
经济界人士认为增加开支反将加剧美元危机和国际支付困难
据新华社20日讯 纽约消息:一次新的经济危机的阴影又在威胁着还没有从上次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的美国。
美国官方公布的工业生产指数表明,十六个月来美国经济“回升”的步调已经越来越慢,到了几近停滞的地步。6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为一一七点八(以1957年为一○○),比去年2月份(上次危机达到最低点时)的一○二,上升了十五点八。但是这个数字中有十三点是在到去年12月底为止的十个月里上升的,而今年上半年六个月里不过上升了二点八。
在去年肯尼迪上台后的最初几个月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曾经以二点到三点的速度增长。而今年4、5、6三个月的工业生产指数只分别增加零点九、零点六和零点三。7月9日的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指出,在它认为二十四种说明美国企业发展趋势的指标中,有十七种趋于下降。
钢铁生产从今年3月底开始就节节下降,到7月中旬为止已经降到十八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钢铁工业开工率还不到设备能力的50%。由于订货减少,美联社估计,钢厂开工率还将进一步降到45%以下。
在发放长期低利抵押贷款的人为“刺激”下,美国住房建筑在今年上半年颇见兴隆,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厂房、公用房屋和学校房屋的建筑却不曾达到今年初预定的目标。住房建筑在6月份也开始出现疲软现象,新动工的住房建筑工程比5月份减少了不下11%;新签订的建筑合同数目也少于5月份。
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量在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有较明显的增长,但是从4月份起也出现下降趋势。6月份的汽车产量比5月份减少了8%。4、5、6月份的汽车销售量也逐月减少。
电视机、家具、家用器具及其他耐用消费品的产量在6月份也都低于5月份。耐用品制造商接获的新订货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下降。机器和设备制造商的订货也呈现下降趋势。
资本投资和存货补进也呈现严重呆滞。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今年第一季度企业的设备投资额只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肯尼迪政府在今年初曾指望今年企业的设备投资会比去年增加15%。在第二季度,耐用品制造、钢铁、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又有所削减。据6月30日一期《商业周刊》报道,今年头二十六周里签订的厂房建筑合同比去年同期少20%。
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在6月份增加了七十四万四千人,使总数上升到四百四十六万三千人,失业比率也回升到5.5%。6月2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长期失业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零售贸易额从4月份起也连续下降。6月份的零售贸易总额比5月份下降了2%,耐用商品的销售额甚至下降了5%。申请消费者赊销贷款的人也不如前几个月踊跃。5月份贷出的消费者信贷总额低于4月份。
美国经济的这种发展在国内引起广泛不安。美国资产阶级著名政论家李普曼7月17日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发表的文章中说,美国经济的“回升看来已经到头。看来到今年冬初就会出现衰退”。目前“已经处于衰退的边缘”。
肯尼迪政府正千方百计力图延缓危机的到来。最近美国政府先后宣布降低购买股票付现的最低限额和修改设备折旧的条例,并扬言准备从明年元旦起实行“减税”,企图以此来“鼓励”投资和购买活动。尽管1962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高达六十三亿美元,国债总额到今年6月30日也达到了二千九百八十二亿美元的惊人高峰,但是官方还表示要进一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来“刺激”企业活动。
肯尼迪政府这种挖肉补疮的作法引起了不少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怀疑。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引前艾森豪威尔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索尼尔的看法,认为在1962财政年度的头十个月里,预算开支比上一预算年度的同期增加了不下六十一亿美元,却并未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多大作用。即使再增加一些开支,作用也不会很大。而相反地却将危及美元的国际地位,导致美元危机。
合众国际社18日在发自华盛顿的一篇评论中写道,“美国经济的困难处境的核心仍然是老问题:用来刺激经济的措施可能对支付平衡产生不良影响,反过来也是一样。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提出一个能既保证改变这一头而又能避免另一头的建议。”(附图片)
  朽木难雕 钦哲


第4版()
专栏:

  多米尼加学生举行反美示威
  波多黎各人民示威反对美国文化侵略
据新华社哈瓦那电 圣多明各消息:多米尼加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14日爆发反美示威。
这天下午,由一大批中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在这个城市的大街上举行示威,他们高举着红旗,向美国新闻处的办事处和警察局投掷石块,并且高呼:“美国佬滚出去!”“打倒投降主义的国务会议!”示威者用石块抵抗警察部队的攻击。
新华社讯 圣胡安消息:波多黎各首都附近的维加巴哈城的人民最近举行了反对美国文化侵略的示威。
示威者表示反对在波多黎各用英文作为教学手段,他们高举着巨幅标语,在美国议员亚当·克莱顿·鲍威尔的住所前面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所谓“援助”的借口下实行文化侵略。示威者举着的标语上还写着:“鲍威尔,滚回去!”“保卫我们的语言也就是保卫祖国”。
这个美国议员鲍威尔最近在美国国会中发言说,除非在波多黎各用英文来作为教学手段,否则美国就不应该在教育方面向波多黎各提供援助。


第4版()
专栏:

  美国黑人记者威廉·约蒂遭到迫害
“罪名”是他曾访问中国和古巴
新华社21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20日讯:佛罗里达州避暑胜地迈阿密的法院将在8月7日开庭审讯一桩奇怪的案件。被告是美国最大的黑人报纸——巴尔的摩《美国非洲人报》的记者威廉·约蒂,他的罪名是“非法”进入自己的祖国——美国。如果他被法庭认为“有罪”,就有可能判处五年徒刑并罚款五千美元。
威廉·约蒂是美国司法当局根据臭名远扬的华尔特—麦卡伦移民法关于无护照出入美国构成犯罪行为的规定而传讯的第一个人。
约蒂受到美国当局迫害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早在1957年,他就曾经因为不顾官方的禁令以记者身份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回国后被国务院吊销了护照。古巴革命胜利后,约蒂又多次访问了古巴。去年10月10日,他在第四次访问古巴后回到了美国。当时并没有受到移民局的任何阻拦。但是在六个月之后,约蒂竟被司法当局控告违犯了华尔特—麦卡伦移民法。
约蒂对记者说,我被传讯,实际上是因为我报道了古巴革命的大量成就,包括种族隔离现象的迅速消灭。
约蒂的案子在美国广大公众,特别是黑人中,引起了愤慨。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菲利浦·伦道夫等人都为约蒂申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