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忆赵世炎烈士
吴玉章
7月19日,是赵世炎烈士牺牲的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我没有一天忘记过烈士的英雄形象。
赵世炎同志,四川酉阳龙潭人。生于1901年,死于1927年。1919年五四运动,他开始参加政治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献出了他的生命。他参加政治生活的时间虽然这样短促,但从他生命里放射出来的光和热,却永远温暖着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者的心,永远照耀着革命人民前进的道路。
赵世炎烈士,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引路人。1917年,我在北京办了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法文专修馆)。他因受当时民族危机的刺激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急于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便来这个学校学习法文,准备出国留学。1920年5月,他和一些志士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这伙爱国青年,到法国后,迎着当时汹涌澎湃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潮流,迅速地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到1921年2月,他已是旅法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之一。党成立后,他是党中央驻巴黎的通讯员。1922年,他和周恩来等同志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名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亦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同年,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他是总支部领导人之一,并且是法国组的书记。1923年,他到莫斯科入东方大学,并与李大钊等同志出席过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4年秋,他回到国内,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和中共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在他出国期间,我也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1923年,我在成都和杨闇公等同志组织中国青年共产党。后因受军阀迫害离开四川,于1925年初来到北京。这时,原中国青年共产党成员中的童庸生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对我说明:中国共产党完全是按照布尔塞维克的建党原则组织起来的;并且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纲领;同时已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走向高涨。我听了非常兴奋,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认为中国青年共产党已无存在的必要,应写信回去将它解散。赵世炎同志知道了我的意见以后,十分满意,特来找我谈话,并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这位优秀的学生这时便成了我的引路人。
上海“五卅运动”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革命风暴。赵世炎和李大钊等同志领导着北方的广大群众进行着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和奉、直军阀的斗争,成为领导群众革命斗争的最活跃的人物。1926年3月18日,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奉系军阀攻打国民军,北京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抗议示威游行。赵世炎和李大钊、陈乔年等同志不仅领导了这次运动,而且亲自指挥和参加这次游行。游行队伍在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遭到卖国贼段祺瑞的残酷镇压,造成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从此,使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了反动军阀的凶残面目,觉悟到必须用武装斗争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从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到来。“三一八”后,赵世炎同志被调到上海工作,担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他到上海后,化名施英,在《向导》上写了许多指导工人斗争的文章,同时从事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成为上海工人最爱戴的一位领袖。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赵世炎同志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第三次起义时,他和周恩来同志担任总指挥,他们亲临前线,指挥着无比英勇的工人纠察队和成千上万的工人群众,打败了负隅[yú]顽抗的反革命武装,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工人运动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一二”后,蒋介石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7月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赵世炎同志被捕了。在被捕的时候,他利用空隙让夏之栩同志转告王若飞等同志及时迁移,避开敌人的搜捕。赵世炎同志在龙华监狱中受尽了各种酷刑,但一切折磨都不能使英雄屈服。最后,在7月19日晨,反革命把他推到枫林桥畔杀害。就在这样严重的时刻,赵世炎同志在刽[guì]子手的大刀面前,仍然昂首挺胸,高呼革命口号。
赵世炎烈士虽然与世长辞了,烈士的精神是不朽的!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上海的人民,尤其是工人们总爱到龙华凭吊。他们看着枫林桥畔如海的桃林,想起烈士英雄的事迹,无不肃然起敬。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第6版()
专栏:

附诗五首 一十月传来炮一声,中华儿女奋雄鹰。翱翔四海求真理,胼胝甘为劳动人。 二故都千载夜漫漫,红楼灯火照沙滩。“三一八”流多少血?血债必须用血还。 三上海工人志气豪,冲锋陷阵涌如潮。三次起义君前导,争得红旗沪上飘。 四雨暴风狂天地昏,娘娘报警未闻声。 〔注〕临危毫不改颜色,犹有从容计救人。
注:1927年7月2日下午,敌探到家坐待赵世炎同志。世炎同志的岳母夏娘娘机警地将窗口的花盆推到马路上摔碎,为世炎同志报警,因雨倾盆,天昏地暗,未发生作用。 五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如虹铄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第6版()
专栏:读书随笔

戒备
方铭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用夸张的笔墨描写诸葛亮智慧过人,这些自然不可全信。但是,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实实在在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像大家都知道的陇中决策、赤壁破曹、六出祁山,都是历史上实有的事。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群众公认他是智慧的化身。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最近读《诸葛亮集》,读到他的《戒备》一文,从这里得到一些启示,我觉得随时注意戒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戒备》是《将苑》中的一篇。《将苑》总论为将之道。可见,诸葛亮是把戒备看做是将帅必具的条件。文章首先指出:“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戒备的好处就是防患于未然。平日做好戒备的工作,不觉得什么,到了一有紧急情况,则备与不备的利害就立见了。所谓“失之毫厘,差若千里”。尤其是战争发生时,“复军杀将,势不踰息”——到了这间不容发的时候,戒备就是严重的考验。有患难,须要上下谋之,择贤任之;更重要的是在患难未生时,早作准备。
诸葛亮还用《左传》上“不备不虞,不可以师”,“豫备无虞,古之善政”,“蜂虿[chài]尚有毒,而况国乎?”三句话来证明他说的“无备,虽众不可恃也”的道理。查《左传》,确记有“莒以恃陋而溃,齐以狎敌而歼,虢[guó]以易晋而亡,鲁以果邾[zhū]而败,莫敖小罗而无次,吴子入巢而自轻”的故事。通俗演义《东周列国志》详细地描写了这些战役。诸葛亮本身也有“马谡[sù]失街亭”的教训。所以他深切地体会到“戒备”是国务之先。
诸葛亮提出戒备的主张并不是独特的发见。其实,在他之前的《孙子兵法》已经提出过“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的说法。这话的意思是说,用兵的法则,把希望放在敌人不会来的可能上是不可靠的,只有估计敌人有可能来、有可能不来而做了准备,等待敌人来,才是可靠的;只有估计敌人有可能进攻,有可能不进攻,而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有使敌人攻不垮的力量才是可靠的。
《戒备》一文的意义,在于启示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性,不要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惰心,松戒备。同时它还启示我们,考虑问题应当深远全面,对一切情况的发展,正反两面都要估计到。看到最好的可能,才能提高胜利信心;做了最坏的打算,才能在意外情况万一到来时,作从容的处理。
其实,这些道理还可以用来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和一切困难作斗争。“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有了戒备之心,什么样的困难也就吓不倒、难不住我们了!


第6版()
专栏:

千锤百炼
——石少华摄影艺术展览观后
陈勃
一个艺术家,要想使他的作品感动人、鼓舞人,作者自己必先严格地经受生活的和艺术的锤炼;这种锤炼越扎实,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最近参观了我国著名摄影家石少华的摄影艺术展览,使我更坚定了这种认识。
这是一次引人入胜的展出。作品题材的广泛性,主题思想的鲜明性和战斗性,以及艺术造型不一般的效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白洋淀》、《地道战》、《埋地雷》等这些激动人心的作品,似乎把观众又引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年代,使我们回到白洋淀的芦苇丛中、荷花淀里和地道的内外,我们的周围,一忽儿像出现战斗之前的暂时的宁静,一忽儿又好像响起一阵阵游击队员们的欢笑声;作品吸引着我们同这些战斗的人们一起生活、学习、练兵,一起出击和享受胜利的欢乐……。
这不能不说是出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付出艰巨的艺术劳动的结果。在抗日战争时期,石少华同志长期工作在冀中平原,生活在前线。作为一个革命的战士,成年累月和士兵、和农民在一起,不畏困难,不避艰险,出没在斗争的最前线。
在革命斗争生活的锤炼中,提高了作者的思想水平,也付予他的摄影作品以永不消逝的艺术的生命。
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只有生活的锤炼也还是不够的。要使自己的作品能激起人们的共鸣,还需要艺术的锤炼。这里举两个例子:
《地道战》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题材,但是怎样表现它?却使作者煞费苦心。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地道是黑黝黝[yǒu]的,里面摄影活动的余地不多,更困难的是,在艰苦的抗日战争的年代,摄影器材很简陋,电源和现代化的闪光设备根本没有,洞里也不便使用镁粉……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和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作者不是一下就成功的,在三四个年头中,他在洞中观察、了解,寻找角度,进行试验,衣服也不知磨破了几件,失败了再想办法。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看来《地道战》的构思和表现方法,的确不一般,它不是局限于地洞中,而是利用地道的出口处,巧妙地表现了平原游击队员出奇制胜,打击敌人的情景。
《埋地雷》也是如此。虽然摄影条件比在地洞里要有利得多,可是要在有限的画面中,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也是作者经过匠心的经营才获得成功的。一眼望去,读者就被一种战时的环境气氛所感染,画面的背景是主力部队执行任务开赴前线,近景则是民兵配合作战埋设地雷。这样的处理,不仅扩大了画面,引起人的联想,而且还能给人一种胜利的预感。这幅作品的用光也很生动,画面构图也很严谨。
建国以来,石少华同志的作品,不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大家所熟悉的《钢锭》就是成功的作品。作者利用钢锭和人体的对比,利用深浅色调的对比,利用斜射在厂房内的一缕缕的光束,表现了一个钢锭车间的宏伟热烈的气氛,表现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气魄和志愿。
石少华同志的作品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二十多年来,不论是在战争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岁月里,他随时都在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并积极的从事摄影创作活动。当同志们和他谈起创作的时候,他总是说,在摄影创作上不要依靠偶然性的成功,而要从千锤百炼中去掌握成功的必然规律!他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顽强不倦的劳动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6版()
专栏:新闻纪录片之窗

蒋介石的丑恶嘴脸
 陆风
古今中外,一切反动派总是害怕人民把它的血腥罪行载入史册、公之于世的。法西斯的鼻祖、飞扬跋扈的大独裁者——希特勒,在柏林被苏军攻克之日,最害怕人民把它关在笼子里“展览”。人民公敌蒋介石,当然也不会允许人们把它的兽行用电影记录下来。但是,尽管如此,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摄制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一片,还是记录和暴露了他无法掩藏的丑恶嘴脸。
你看,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那种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气焰。那时候,他满以为一下子就可以把革命淹没在血泊里而稳坐江山。
再看,蒋介石在日寇侵略、民族危亡的关头,悄悄地躲到峨嵋山上坐山观战之时,又是多么得意忘形、悠然自得。他认为借日寇之手削弱革命的力量,纵然赔上半壁河山,也是一宗最便宜的买卖。在他说来,不消灭共产党他是死不瞑目的。
蒋介石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对日寇是拱手揖让,对美帝更是俯首贴耳,摇尾乞怜。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引狼入室,把我国的主权,从陆上到海上,从天上到地下,从政治到经济,从物质到文化完全奉送给美帝国主义。他以为有了美帝国主义这一后台老板,便可推山倒海、为所欲为。于是,他悍然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妄想在三个月内就扑灭革命的火焰。
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与反动派的愿望相反。蒋家王朝八百万兵马全军覆灭。蒋介石从少壮之年到须发斑白,在和中国共产党长期较量中,早已把老本输得精光,最后只得像丧家之犬夹着尾巴逃到台湾。
然而,蒋介石却永不接受教训,死不悔改。你看他,现在竟然不顾命在旦夕,势单力薄人心向背,居然又狂狺[yín]乱吠,蠢蠢欲动了。
中国人民早就认清了蒋介石的丑恶嘴脸。从张牙舞爪、得意忘形到丧家之犬、摇尾乞怜,前后算来,总共才不过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旧恨新仇,血泪交流,中国人民都牢牢地记在心头。如果蒋介石胆敢以卵击石、前来窜犯,它必定逃不脱人民的铁掌,逃不脱历史的裁判!


第6版()
专栏:新书架

“鲁迅诗歌注”
周振甫同志注释的“鲁迅诗歌注”,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个注释本汇编了鲁迅先生的旧体诗、新诗、民歌体诗作共六十题七十七首,包括了鲁迅先生的全部诗作。注释者对鲁迅先生写诗的时代背景、历史事实、生活处境和思想状态作了简明的剖析,对每首诗歌的思想意义、写作意图、字句含义、典故出处等作了扼要的注释;同时,对各诗所体现的深邃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造诣作了分析探讨。篇末附有“鲁迅的诗论”一文。
“鲁迅诗歌注”的注释者注意参考了别人注释中正确的部分。文字比较通俗,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哲 杭)


第6版()
专栏:

晨(油 画) 洪瑞生


第6版()
专栏:

埋地雷(1943年)
石少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