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牡丹峰
吴德烈
牡丹峰,因为它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而得名。它的景色动人,是朝鲜劳动人民的游览胜地。
牡丹峰位于平壤市的西城,登上峰顶一望,碧波粼粼的大同江和横跨江上的玉流桥,美丽如画的陵罗岛,以及玉流桥旁新建的玉流馆和其它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尽收眼底。峰上耸立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其中有一千三百多年前高丽时代用石头修筑的旧城壁和具有民族风格的七星门、玄武门、东暗门等城门。峰顶上,有从古以来就受到朝鲜人民热爱的乙密台和最胜台。还有清幽雅致的浮碧楼、清流亭、五层石塔、八角石佛龛[kān]以及白云桥的石阶等,无不引人入胜。朝鲜古今诗人都赞美过牡丹峰的绝妙风景。高丽时代诗人金黄元,曾经在浮碧楼上吟咏过这样的绝句:“长城一面溶溶水,大野东头点点山”。
提起牡丹峰,人们就会想到多少反映朝鲜人民爱国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可歌可泣的史话和传说。乙密台,是壬辰战争时期朝鲜人民粉碎日本侵略者进攻的一座古堡。1592年,装备精良的两万日本大军,攻临大同江,企图一口吞下平壤城。这时候在乙密台防守的高彦伯部队只有几十人。这些充满了爱国热情的勇士们,同心协力,坚守到底。他们急中生智,在城堡周围的松树上挂了军服,伪装战士,以迷惑敌人。日本侵略军果然中计,他们看到守卫平壤城的兵力如此雄厚,锐气顿减,就停留在大同江对岸,不敢妄动。最后终于被朝鲜军队打败。
座落在大同江西岸,与牡丹峰上的建筑物遥遥相对的是关西八景之一的练光亭。练光亭留传着中朝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据历史记载,距今三百七十多年前,日寇曾经侵占平壤城。当时,我国明朝将领沈惟敬,利用敌将小西行长的恐惧心情,以机谋赢得了时间,使明朝援军赶到。明朝军队和朝鲜军队并肩作战,打败了日本侵略军,收复了平壤。练光亭是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进行谈判的地方。从此,它就成了象征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有历史意义的古迹。
牡丹峰的雄伟壮丽,正在于它是历史上一个屡御外侮的军事指挥部和古战场。在伟大抗美卫国战争期间,牡丹峰也经历了朝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岁月。浮碧楼等有名的古迹,在美帝国主义的兽性轰炸下,遭到了残酷的破坏。但是,英勇的朝鲜人民,在战后短短的几年里,不仅完全恢复和修缮了被战火破损的浮碧楼、解放纪念塔和国立中央历史博物馆,而且还在这里新建了规模宏大的牡丹峰剧院、青年公园、儿童公园、露天舞场、植物园以及牡丹峰体育场等。在战时修建的地下剧场,也妥善保存下来,供文艺爱好者和劳动人民使用。
1961年4月,在与牡丹峰对峙[zhì]的万寿台上,还建造了象征跨上了千里马的朝鲜人民的巨大千里马铜像。这匹千里马雄峙在平壤蔚蓝色的空中,为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增添了无限光彩。(附图片)
图为从牡丹峰上俯瞰大同江


第4版()
专栏:

古巴和甘蔗
洪键
甘蔗的传播
甘蔗原产于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最先传入印度和中国;阿拉伯水手在印度发现后,就被传到地中海沿岸一带。以后,发明了用蔗汁凝成糖的制糖方法。1420年葡萄牙人改进了这种制糖技术,并将甘蔗移至西非马得拉岛栽培。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后,甘蔗又传入美洲。1509年西班牙岛(现今海地岛)栽培甘蔗成功。1511年西班牙殖民者维拉斯格斯看见种植甘蔗能获巨利,就率领三百人乘船渡温德华海峡,在古巴岛东端的约巴拉阿登陆,并种植下首批蔗苗。从此,甘蔗才找到它生长最合适的土地。
古巴位于北纬20度线与北回归线之间,冬季从北美大陆来的冷气团虽可侵入它的西北部,但寒性已经削弱,因而没有霜冻之害。每年东北信风又能带来一千三百到一千六百毫米的降水。5月至10月间的雨季,是播种蔗苗的最好时期。其余各月属旱季,有利于割蔗和榨糖。古巴可耕地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三,大部分为质地疏松、持水和通气良好的土壤,下层有丰富的含磷等的矿质肥料。甘蔗约在5月下种,两周后出芽,到第二年4月就可收割。收割后不久新苗再从根上钻出,一根常出多茎,十四到十五个月后,再度成熟。一次播种往往可丰收十年,即使中等肥力的土壤也能连收六到八年。
“糖国”的苦难
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古巴后,就积极为发展甘蔗制糖业准备劳动力。他们强迫被杀戮[lù]后残存的印第安人在蔗田里从事无偿劳动。从1520年起,他们又将远隔重洋的非洲黑人贩入古巴。1847—1859年间又诱骗五万多华工来此。
十六世纪末叶,哈瓦那的门达累斯河畔建立了五家用水力推动原始榨蔗机的糖厂。以后,糖厂越来越多。蒸汽机在十八世纪发明后,古巴糖厂即予采用,使糖产量大增。从1800年至1870年,古巴的糖产量由四万吨增至七十二万八千吨,原始的制糖作坊渐被少数新厂吞并。这时候久已垂涎[xián]古巴的美帝国主义,看见1898年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领导人民起义,解放了大部分国土,就趁机向即将崩溃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宣战。以后它就借1903年的“互惠条约”,把古巴变成了自己的“供糖后院”。它原封不动地在古巴保留了大庄园制,大肆伐林垦地,增辟蔗田,修筑通往港口的“掠糖”铁路等。
美帝国主义的巧取豪夺,给古巴人民带来了贫困和苦难。单一化的蔗糖业经济,排挤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不但使古巴的粮食不能自给,而且沦为美国“剩余”农产品的倾销市场。古巴土地由于长期连作甘蔗,土中丧失的营养元素不易恢复,导致甘蔗的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例如1934—1958年间,每公顷由四百二十九公担降至三百一十点四公担。
美国以所谓“食糖法”垄断了古巴糖的出口,它从古巴贱价购进原糖,炼成精糖后,就换上美国商标以高价售出,以致名为世界食糖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古巴,反而要向美国购买糖果,仅此一项每年就要损失一亿多美元。美国糖业大王在古巴拥有三十六家最大糖厂和一万零五百公里的铁路(古巴铁路总长只不过一万五千公里),以及银行、商店、报社、旅馆、学校、码头、警卫等,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革命后的措施
1959年元旦的古巴革命,使古巴蔗糖业获得了新生。革命政府接管了长期吸取古巴民脂民膏的美国企业,废除了大庄园制,禁止外国人占有土地以及任何人兼营甘蔗种植园和糖厂,并新建了甘蔗生产合作社。这样,就将蔗糖生产纳入了国家计划。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革命政府通过一系列贸易和贷款协定,基本上保证了糖的销路。革命政府还通过提高蔗田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总产量,将停止生产的蔗田用来发展水稻、马铃薯、可可、咖啡、饲草,并试种小麦和棉花,以利于多种经营,减少农产品的进口,节约外汇。以蔗渣为原料的造纸厂、塑料厂和以废糖水为原料的制蜡厂也已建立起来。另外,还制订了发展蔗渣成煤的试验等化学工业的宏伟计划等。
1962年,古巴人民经过艰巨努力,克服了由于干旱和其它原因带来的困难,在榨糖季节中,生产了近五百万吨食糖。这将满足国内人民消费和出口的需要。古巴人民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斗争中,又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胜利。


第4版()
专栏:采风录

阿富汗的婚俗
秀峰
终身伴侣的选择
在阿富汗的家庭里,父亲或者祖父(称为“穆沙尔”或“斯品遮”——有灰胡子的可尊敬的老人)是一家之长,他们对于谁应当结婚以及同谁结婚和什么时候结婚,都有很大的发言权。结婚,与其说是个人的事情,不如说是整个家庭的一件庄严的事务。终身伴侣的选择是很复杂的,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假如有人爱上了一个姑娘,他不能直接向自己的父母表明心意,而要请他所信赖的朋友或亲戚代他去向父母谈。父母如果认为一切都合适的话,就要通过通常的途径,去和女方的保护人交涉。这种交涉是冗长的,可能要几年的时间。
婚礼
举行婚礼的时候,新郎由他的亲戚朋友陪同,排成队(称为“欧拉”)去新娘父母的家中庆贺婚礼。婚礼举行后,新郎要拉着新娘的手回到自己家中。在回家的路上,不仅要放炮,而且领头的乐队应尽可能响亮地奏乐和击鼓。像古代的亚利安人一样,新郎新娘一进到家中,新郎就要直接把新娘领到家炉(“那格海耳”)那里去,让新娘尝一尝特为喜期准备的甜美的菜肴。从此,新娘就成为丈夫家庭里真正的一员。
镜中相遇
在婚礼的仪式中,在喀布尔普遍流行的“艾那·玛萨夫”——镜中相遇是非常有趣的。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讲,第一次见到他的终身伴侣是在婚礼的仪式上。根据严格的风俗要求,新郎和新娘甚至在结婚的仪式上,彼此也不能正目相视或偷看一眼,而只能通过放在面前的镜子窥视对方的面容。这时候新婚夫妇坐在一个较高的台子上,男方家中的姑娘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在他们四周围成一个圆圈。新婚夫妇读一节圣可兰经后,新郎就给新娘一些糖果。新娘用两只染红了掌心的手,慢慢地接过这个赠予。然后,姑娘们就一面击打着“戴拉”(一种类似手鼓的圆形乐器),一面开始边唱边舞地、围着这对夫妇绕圈。
“召唤”
在阿富汗,恋爱婚姻是很少见的。一些部族中流行着一种意为“召唤”的“盖克瓦尔”的婚俗。一个倾心于对方而不能通过其它方式达到目的的人,一般是要采用这种风俗的。他走到他所属[zhǔ]意的人儿的住所门前,向空中鸣枪,用以表示对这个姑娘的爱慕。然后,他就通过部族的长者去找女方的父亲或保护人,恳求原谅他的无礼,并应允他对婚事的请求。对这种请求的拒绝,有时会导致部族间的争执。


第4版()
专栏:

用塑料修复珍贵艺术品
宁宁
布拉格的化学家拉图斯基、物理学家杜布拉瓦和画家基里·布拉捷日,由于集体研究成功了几种塑料而荣获科学奖金。这几种塑料可以用来“治愈”石雕或玻璃雕刻品的“病”,从而挽救一些行将湮没的古代名贵艺术品。
他们用硅[guī]等混合物制料使古代的石雕、壁画和镶嵌[qiàn]细工画等复原。布拉格著名的了望台就是经由他们三个人精巧的手,恢复了原有的光采。
他们还用合成树脂制料把古代的玻璃制品整旧如新。他们用这种方法挽救了著名的雷赫曼(1605年)杯。雷赫曼杯是罗道尔夫二世皇帝的宫廷装饰品,现在存放在布拉格艺术馆内。
在使古代建筑物的镶嵌细工画复原方面,他们的贡献尤其可贵。这里值得特别提到的,是他们对拉德斯晨的圣维大教堂中的镶嵌细工画“最后的审判”所作的细致的复原工作。
这幅在中欧硕果仅存的十四世纪的镶嵌细工画,制作在大教堂主要建筑物的墙壁上。六百年来,气候的不断变化使这幅杰出的作品遭到腐蚀。到了1954年,由于拼制镶嵌细工画的青石块经不起潮气的侵袭,整个画面变得模糊不清了,一部分画面已经残破,其余部分也蒙上了一层白霜,如果再经雨水冲击,就有整个消失的危险。国家为挽救这幅名画作了许多工作,但是一切努力都告失败。
拉图斯基三人的研究成功后,这幅画就得救了。他们用硅等混合物的制料修复了它,从而战胜了大自然带来的危害。
他们首先把画面固定起来,用水泥把残缺的部分填补上。接着,他们就一点一点地修补被水侵蚀的部分。他们用尼龙制的小巧的刷子轻轻地擦扫画面。为了使画面保持干燥,他们还在画面上喷了一层很薄很薄的硅化物制料的粉末。
下道工序是要恢复画面的美丽色彩,并使每根线条清晰。这是用甲烷混合制料来完成的。
最后,他们用一种特别的树脂把硅化物制料和甲烷混合制料合在一起,用来填充构成镶嵌细工画的那些无数的小石块之间的缝隙。这道工序完成后,圣维大教堂墙壁上著名的镶嵌细工画又光采焕发,恢复了原状。(附图片)
图为镶嵌细工画“最后的审判”的部分画面


第4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斯坎德培
李楠
我们离开地拉那,沿着向北部去的公路走不远,就看见一座位于右边山岭上的城市,这便是阿尔巴尼亚有名的古城克鲁雅。
山城完全淹没在一片古老的橄榄林中,每座房屋前后,都有数株橄榄树。据说,当斯坎德培定都克鲁雅的时候,他曾规定每个成年人必须种橄榄树三株。的确,克鲁雅的橄榄树枝粗干老,大概总有很长的历史了。
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团结了阿尔巴尼亚的人民,抗击席卷巴尔干的强大的土耳其。他战斗达二十五年之久。他一生的事迹代表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爱国精神、不竭的生命力量、敢于斗争的勇气和灵活的战术。
克鲁雅的一块小平地上树立着斯坎德培的一座塑像。这位英雄骑在马上,拔出了剑,炯炯的双目凝视着前方。克鲁雅城的最高处是斯坎德培的古城堡,城濠高峻。堡中陈列的古物扼要地说明了这个英雄人物的一生事迹。
斯坎德培在1404年生于克鲁雅,原名格奥尔基·卡斯特利奥基,是伊凡·卡斯特利奥基的儿子。年幼时,他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去作为人质。土耳其苏丹看见他勇敢机智,就特别器重他。但是,斯坎德培对土耳其侵略者的极端憎恨和对祖国乡土的无限热爱,是不会被苏丹的任何阴谋诡计消除的。
1443年斯坎德培乘机瞒过了苏丹,逃回祖国。回国之后,他就团结人民起来反抗土耳其人。斯坎德培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清澈的智慧,使成千成万的阿尔巴尼亚人聚集在他的旗帜下。1444年在列希举行的会议上,各地的王公都同意斯坎德培担任统帅。从此,斯坎德培就率领着几万阿尔巴尼亚军队同十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进行了许多次残酷的战争。结果他总是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阿尔巴尼亚的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都描述了斯坎德培在同苏丹莫拉特第二和穆罕默德第二进行的战斗中,依靠人民、英勇机智、出奇制胜的故事。苏丹军队曾四次围攻克鲁雅。第一次是莫拉特第二率领十万军队进犯克鲁雅,围攻了四个半月,结果大败而回,损失了一万多人。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苏丹穆罕默德第二亲自率领军队进犯,人数在十五万人以上,而斯坎德培的军队只有一两万人。但结果仍然是苏丹的军队丢枪弃甲,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苏丹意识到自己无法和斯坎德培敌对,就在第四次进犯时,委任了一个曾和斯坎德培认识的阿尔巴尼亚将军担任指挥。这是一次残酷的战斗,但胜利者还是斯坎德培,而苏丹所委任的将军却丧身在克鲁雅城边的深谷里。
斯坎德培利用了阿尔巴尼亚的多山的地形,和敌人周旋,等待机会,歼灭敌人。他总是让他手下的将军带领较少的部队守着克鲁雅,而自己却率领着主要的兵力在外围作战。他最擅长把敌人引到深谷里面,然后从高处进行攻击。
阿尔巴尼亚流传着许多关于斯坎德培善于用“计”消灭敌人的故事。有一次,斯坎德培被一大队土耳其军队的突袭围住了。为了突围出来,斯坎德培把四周农村的羊群聚集在一起,在羊角上扎上草束,然后点燃草,把羊群向敌人那里赶去。斯坎德培率领着士兵跟在羊群后面,向敌人的侧面冲去。敌人看见前面有这么多的火光,认为斯坎德培的军队比他们估计的要多得多,于是就放弃包围,惊慌地逃走了。
由于斯坎德培进行的是正义的和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参加。阿尔巴尼亚的妇女也没有站在这场战斗之外。有一首民歌就是赞美斯坎德培的妇女战士的:“啊,在山崖重叠的地方,你的妇女,正在作战;你的妇女在旷野里,同万恶的敌人激战。”
克鲁雅附近有一个地方名叫“女儿谷”,相传有九十名妇女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从悬岩上跳进谷里,没有一个人投降土耳其的军队。
土耳其苏丹在斯坎德培去世后的十年里,都不敢进犯阿尔巴尼亚。斯坎德培被埋葬在列希城。后来土耳其人把他的遗体从坟墓中掘了出来,烧成灰烬,用骨灰做成护身符佩带。土耳其侵略者妄想消灭人民对斯坎德培的记忆,消灭克鲁雅城所代表的敢于对强大敌人进行斗争的传统,因此,把克鲁雅改了名字。
但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对斯坎德培的纪念却一直是鲜明的。在阿尔巴尼亚,各地都可以找到以斯坎德培的名字命名的遗迹。人民用歌曲和传说来颂扬这位光荣的战士。阿尔巴尼亚人民永远记得斯坎德培对他们说过的一句话:“不是我给你们带来了自由,而是我在你们心里找到了自由。”人民爱自由的心是永生的,它一天比一天更有力。


第4版()
专栏:博物志

岩洞禽王
关贯勋
南美洲北部的圭亚那,有一种样子很美丽、习性很有趣的鸟,名为“岩洞禽王”。它是一种地栖性的鸟,活跃于茂密森林中和小河的上游地方。它的体长虽然有三百多毫米,但比起双足来,还是显得短小些;头顶有一个高大而侧扁的半圆形羽冠,冠羽紧密地连接着,向后盖至枕部,往前则平复在嘴上,像一把没有柄的葵扇;肩上及其附近长有很多的发状羽。雄鸟的颜色介于橙黄色和橙红色之间,雌鸟则为橄榄褐色。两性的翅膀都是褐色的,上面有白色横斑。这种艳丽的羽色,衬托在它们居住的几乎不见天日的环境里,显得格外夺目。
岩洞禽王在繁殖期是十分有趣的。它们在求配偶的时候常常要集中于适当的场所,先举行一个仪式。这种仪式可以叫做婚前舞蹈会:一群雄鸟趾高气扬地活跃在雌鸟面前,每只雄鸟都要作一次节目表演,它不断跳跃着,把头向两侧晃来晃去,张着翅膀用各种办法来炫耀自己的羽色。当一只雄鸟已经疲倦而从叫声中引退的时候,另外一只又接着上来表演。
岩洞禽王选择营巢的地方是在有河川相通、两旁岩石多而高的峡谷内,这些地方不仅潮湿,而且有茂密的树林遮荫,很难透过光线。因此,除了水声潺潺[chán]之外,四周是一片寂静。它们的巢就是附着于岩洞内的混有粘稠唾液的一堆坭,内壁有一些枝条,枝条上面垫有青苔。这种别具一格的与其他鸟类几乎完全断绝接触的栖居情况,就像故事里叙述的山寨王居住在与人远隔的山岭上一样。了解了这点,就能知道这种鸟为什么叫作“岩洞禽王”。
我国的戴胜和这种鸟很相像。戴胜喜欢在地上活动,虽然它们多半在树洞内繁殖,有的在地洞内作巢。戴胜也有一个竖起的头冠,但是冠羽离散,戴冠的范围也仅限于头顶,没有平盖在嘴上,比起“岩洞禽王”来逊色一些;它的羽色也没有岩洞禽王那么艳丽。


第4版()
专栏:

演说记
韩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