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上的读者来信

姜志宏重返生产队
——河北日报上发表的几封读者来信
王家楼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的信:
让我们的“老队长”回到队里来
我们生产队为了增产粮食,大伙的劲头可高啦。无论男女老少,都抢着干活。
但是,我们大伙感到生产、财务、一切事务都靠生产队办,担子很重。说实在的,一个队里没有一个“里外全行,能文善武”的队长,实在够呛。拿我们队说:现在有三位队长,都是大伙挑的“拔尖”的人,论劳动,带头生产,支配活计,全够样儿。就是三人有个共同的缺点:都不大识字,指挥全面心路不多。这样对帮助大伙学习政策,料理整个“家务”,就有些困难。会计也是个新手:记工下账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也总免不了出点差错。虽说是大队干部经常帮助指导,可是,队长们总是费力不小。这样,连队长们在内,人人都有点担心,怕日子长了出点差错,影响生产和团结。想到这儿,大伙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老队长”姜志宏。
说他是“老队长”,并不是说他的年纪大。他今年才二十九岁。是说他当队长较早。在1955年到1956年初级社、高级社时期,大伙选他当了我们队的小队长。因为他从小生在农村,锻炼得有把子力气,农业活计样样精通。再加上他上过几年学,够个高小的文化程度,提笔写算也满能行。他说话做事还投人脾气,待人接物懂得老幼,跟谁都和得来。在劳动生产上,不光是他本人样样干在头里,是活挑重的干,就是在支配人们生产上也有心路,不管忙里闲里,家里外头,满打得开。在他领导下,那些年社员们心齐干劲也大。
1957年,姜志宏调到了社里当会计助手,当时人们就有心要求他回来。可是又想到工作需要,这个要求就作罢了。1958年成立公社,又把他调到信用部里当会计。1960年我们又要求公社调他回来,可是盼来盼去没音信。后来听说公社又把他调到银行储蓄所当会计去了。大伙只好说:“国家利益为重,算了吧!”
社员们这件心事总也难忘掉。今年我们看到周围村有不少原来调到公社或县里去的干部,为响应加强农业第一线的号召,回到了本村,继续领导群众发展生产,这又引起了我们盼望姜志宏回来的心思,可是,等到如今还无信息。前几天,我们全体社员开了个会,会上一致同意一面要求大队帮助我们请示公社批准姜志宏回来,继续担任队长,领导我们生产;一面给报社写了这封信,请代表像我们这种情况的生产队向领导上进一言,帮助我们很快解决这一问题,增强生产队的领导力量,全面搞好生产队的工作。
静海县城关公社王家楼 大队第一生产队全体社员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上的读者来信

公社党委的信:
接受社员的建议
河北日报发表王家楼第一生产队全体社员要求批准他们的老队长姜志宏返队领导生产的来信后,我们决定接受群众的这项合理建议。
姜志宏同志调到公社工作后,这个生产队的社员曾多次要求公社党委让他回队。当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对办好生产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没有批准他回去。王家楼第一生产队社员们的这封信,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充实基层领导工作的重要,因此决定让姜志宏同志重返生产队。
中共静海城关公社委员会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上的读者来信

姜志宏的信:
决心和大家一起挑起重担子
我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读了报上登载的家乡父老兄弟的信。乡亲们对我的爱戴,使我感到十分惭愧,我的工作能力有限,如果说过去我们生产队搞得还不错,这主要是全队干部和社员齐心努力的结果,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我离开生产队已经五年了。这五年,我时时刻刻怀念着我们的生产队。近二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队的生产搞得不好,我心里很着急。现在,乡亲们要求我回队,公社党委又批准了,这正合我的心意。我决心回队去和大家一起挑起办好生产队这副重担子,克服困难,发展生产。这两天,我一面忙着办理交接手续;一面想,回队以后,怎样同大家一起搞好生产。想来想去,打算回去以后这样办:(一)积极劳动,为社员做出榜样;(二)耐心地帮助队干部和社员学好党的政策,和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千方百计把生产队办好;(三)对社员要关心,办事要公道;(四)虚心学习其他队干部的长处,好好地练本领。  姜志宏


第2版()
专栏:编后

到基层去
读了中共河北静海县城关公社党委接受群众意见,批准“老队长”姜志宏重返本队领导生产的信和另外两封信,颇有所感。
一个真正在群众中生了根的干部,无论他调到哪里、离开那里有多么长久,群众总是忘不了他;而他本人也总会时时刻刻地关怀着乡亲父老。用“水乳交融”这句话,形容我们党的优秀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是十分确切的。
把姜志宏这样的干部重新调到基层去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群众了解他拥护他,他自己又那么熟悉和关心原来工作过的地方,这是领导群众搞好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农村的生产队是农业生产的基点,让一个群众信任和爱戴的人去领导,效果必然是好的;而他自己在那里工作,也如同“如鱼得水”了。
这几年,根据党在各方面工作的需要,不少的干部从生产队调到公社,从农村调到城镇。今天,为了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许多干部,特别是那些熟悉农业生产、深受群众爱戴的干部,又需要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调上来,再下去,在人们思想上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姜志宏同志的想法,那就是基层需要他;充实基层,这是党的要求。因此,他心情舒畅地回去了。但是,也有些人有另外一些想法。他们考虑:下基层是否意味着“降职”?情面上是否有些过不去?这些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干部,特别是光荣的共产党员,应该是能上能下的人。我们唯一的出发点,那就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党的事业。
让更多适合基层工作的同志,回到基层去吧!让我们像姜志宏同志那样,怀抱着雄心大志回到基层去吧!地方报纸上的读者来信


第2版()
专栏:答读者问

关于高等学校招生的几个问题
编者按:最近一个时期,教育部办公厅收到一些来信,询问有关今年高等学校招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6月18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1962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的规定”中作了说明。现在,教育部办公厅就大家询问较多的几个问题,统一答复如下:
问:高等学校如何录取新生?是否每所学校只录取以报考本校为第一志愿的考生,而不录取以报考本校为第二、第三等志愿的考生?
答: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必须按照对新生的政治、学业和健康三方面的规定条件进行审查,然后择优录取。录取新生时,除了要对考生的政治和健康条件进行审查外,还要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和考生报考志愿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具体的做法,是把考生的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成几段(比如,以总平均成绩八十五分以上为第一段,八十至八十四分为第二段),先取分数最高一段的考生,然后再取下一段的考生,这样依次逐段审查,择优录取。在录取每一段的考生时,都要根据考生报考志愿的先后次序进行,即先由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的学校审查录取;当这所学校不录取时,再由考生报考的第二志愿学校审查录取,一直到最后的一个志愿。必须把上一个分数段的考生,经他们志愿报考的所有学校审查录取完毕以后,才能录取下一个分数段的考生。这样,就可以按照考生成绩的高低和他投考志愿的顺序,合理地录取学生。这样,就可以避免成绩较好的考生,不被录取,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反而被录取的不合理现象。
问:为什么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外国语专业的考生不能申请免试外国语?
答:外国语,是高等学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外文书籍、扩大知识领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生应该至少掌握一种外国语。这就要求新生在入学时,就应该掌握一定的外国语的基础知识。高等学校在招生时,应该把外国语作为一门必试科目。但是,考虑到有些地区的中学开设外国语的情况不平衡,因此,只规定今年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外国语专业的考生,不能申请免试外国语。报考其他学校的各类专业的考生,如果没有学过外国语,仍暂时准许免试,以后,再根据中学外国语的教学情况,逐步提高要求。经过批准免试的考生,外国语不计算成绩。
问:在职人员能否由原单位保送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在职人员如果考不上高等学校,能否回原单位工作?
答:在职人员要求到高等学校学习,必须按照招生规定,经所在工作单位批准,并持有介绍报考的函件,办理报名手续,参加统一招生考试。然后,由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决定是否录取。不能保送入学;也不能要求降低录取的标准接收入学。在高等学校录取以前,不要办离职手续。如果考不上高等学校,仍回原单位工作。


第2版()
专栏:

两代人
新华社记者 李玉秀
爹是创业手 儿是好样的
“这父子俩,爹是咱村的创业手,儿子又是一个好样的!”
在山西榆社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谈起张志全和他的儿子张聚生,几乎人人都是这样交口称赞!
其实,何止在大寨!在榆社,凡是知道他们父子去年在县农业先进生产者会议上双双受奖的人,也都称赞他们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张志全是大寨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路人,1944年他就带头组织变工队、互助组。全国解放以前,他是榆社县和太行区的劳动英雄,现在是大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将近二十年,这位贫农出身的人,一直保持着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的儿子张聚生,在四年以前还是一个中学的学生,而且从上小学的时候起,就离开了农村,在太原跟着他在机关工作的大哥一道生活。这样的两代人,是怎样子承父志专心务农的呢?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深夜劝老伴
夜深了,张志全老两口,还没有睡觉。张志全戴着一副老花镜在灯下埋头看书;他老伴儿就着灯光在缝什么。窑洞里一片宁静。
“你是打定主意要让咱孩子在家里做庄稼活吗?”老伴用温和的口气问张志全。张志全头也没抬,肯定地答应了一声。
这是1959年暮春时节的一个夜晚。这时候,张聚生因为得了头痛病,由太原十五中学回到家乡休养好几个月了。张聚生原本打算病好以后仍回太原继续上学的,但是,张志全却打算把儿子留在村里务农。白天,他把这想法告诉了老伴,老伴不同意。这天晚上,老伴又问他,意思是要劝张志全放弃让儿子务农的主意。
张志全不是随随便便打定这个主意的。这几年他就考虑队里的情况。全大队五十来户人家,许多年轻人都出外当干部、当工人、住学校去了。村里几乎没有一个青年人了。到地里看看,年岁最轻的也有三十五六岁。就眼前生产来说,多么需要劳动力啊,再看得远一些,更需要有新的一代来继承老年人的事业。现在,自己的儿子回来了,如果能把他留在农村,给群众、给青年人做个榜样,那多么好啊。他思前想后,经过反复考虑,才下了让儿子留在农村的决心。可是,老伴儿偏偏不理解他的心意,硬是不愿意让儿子务农,因此,这天晚上又提起这件事。她向张志全说:“咱孩子身体不好,下地做活受得了吗?再说,好容易熬成个中学生,俺可舍不得把他留在家里,跟上你滚土坷垃。”老伴的这些看法一提出来,张志全不能再沉默了。在灯下,他一五一十地给老伴儿讲起农业生产怎样个重要,劳动如何光荣的道理来。老伴儿听着听着,不耐烦地说:“又是光荣!你去光荣你的,俺反正不愿意叫孩子受苦。”
田头教子
张志全向老伴说明自己的打算以前,就经常领着聚生到地里去干活。和老伴讲罢这件事,带聚生下地更勤了。有一天,他带着聚生来到了“小农场”。这“小农场”是张志全在1949年互助组时期创办的,名字叫作“农场”,实际上只有几亩地,是互助组培育优良品种和试验各种耕作技术的试验地,十年来这个“小农场”为提高大寨村的耕作水平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父子俩在“小农场”里一边干活一边闲谈。父亲问儿子最近头还痛不痛。儿子说,比以前好多了。父亲又说:“我看这种病,多劳动劳动还有好处。要不,你就留在咱村里参加劳动吧,一来,村里也没有个年轻人;二来,对你的病,也有好处。”
对于这问题,张聚生是没有思想准备的。他怔了一下说:“是不是等初中毕业以后再说?”父亲察觉到儿子并不太乐意留在农村,就说:“你们念书的人,好说个前途。你说说,你念书的目的为啥?还不是要搞社会主义?办农业也是为社会主义。主要看你爱不爱农村,爱不爱干这事情。要是你爱农村,何必等到毕业?”
张聚生一听,他父亲是真打算让他留下来务农,心里头乱极了。从此,张聚生心事重重,但每天还是照样去地里劳动。一个炎热的上午,他跟第一生产队的社员们去锄谷子。不小心把腿劈破了,血往外直流。社员们马上围上来,问长问短。张长富老汉,二话没说,从自己的布衫上撕下块布条,给他包好了伤口。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有些老年人说:“孩子,快回家歇歇吧,你可是咱村里一颗‘夜明珠’。可不敢叫累坏了。”有的人说:“只要你真心实意看准咱这个穷山沟,以后日子还长着哩。”社员们这些出自内心的关怀,期望,张聚生深受感动。他决心留在农村了。
原来,聚生的母亲还想说服儿子和自己站在一边。不想儿子却向她说:“妈妈,你想想看,要是大家都不种庄稼,我哥哥嫂嫂在外边工作吃啥哩?农业生产顶重要……。”他母亲无可奈何地笑笑说:“你们都有理,就是娘没理。”
成长
张聚生下定决心务农以后,干活是不惜力气的。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1959年秋天,有一天社员们往一块高地上担茅粪,聚生也要求去了。这时,他还不习惯挑担子,走的又是小路,上坡刚爬了几步就摔倒了,撒了一身粪,粪桶也摔坏了。从这以后,他就锻炼挑担,从地里回来,总给家里担几担水,有时候,还帮助邻居们挑水。社员们看到这种情景,都称赞说:“聚生这孩子有能耐,一点没有学生架子。”大家都乐意帮助他。至于张志全,就更细心指点儿子了。他不厌其烦地给儿子介绍每一种作物品种生长的特点,适宜种哪一种土壤,上什么肥料,啥时候施肥,怎样管理……。他干什么活,也让儿子跟着干;儿子做错了,他就耐心给讲清道理。
经过一年的锻炼,张聚生学会了不少农活。张志全看他进步很快,从1960年起便把队里自己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小农场”,交给了张聚生经营,他只做些必要的技术指导。从前,张志全因为没有文化,对各种试验,只能记个大概,现在张聚生记得更详细。所以,社员们高兴地说:“青年们,比咱这老年人更聪明了。”
张聚生在父亲的教导和社员的帮助下,思想进步很快。去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于他妈妈,在一年多以前,思想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久前,张聚生和石沟村的高小毕业生、劳动模范胡粉英结婚以后,老妈妈更高兴了。她回忆起以往的想法,总是笑着说:“还是孩子他爹看事透,人家做得对。”


第2版()
专栏:简讯

防暑降温
天津市许多工厂积极进行防暑降温工作。天津食品一厂各个车间安置的四十二台大小排风扇,现在已经全部开动。高温车间屋顶墙上新开了天窗、壁窗。工厂还为职工准备了自制的清凉饮料。天津纺织机械厂最近给全厂二百多名高温作业工人检查了身体。


第2版()
专栏:简讯

节约木材增产木器
长沙市八个木器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改进生产节约木材,增产日用木器供应市场。例如,长沙市文化用品生产合作社,过去生产油印机木箱,剩下来的许多边材废料不能利用,就当作烧柴卖掉。今年他们改进了利用下料办法,从1月到5月,利用边材废料生产的木镜框、黄板尺、三角板、乒乓球拍等小商品,等于用三十多立方米好料生产的产品。


第2版()
专栏:简讯

多条线路进货
广西天峨县更新供销合作社改变进货办法,由一条线路变为多条线路进货。以往,这个供销社只从县城一条线路进货,运输时间长,运费用得多,货物容易损耗。现在,除国家计划分配的商品,仍由县商业部门进货,不属国家计划分配的商品,则同邻近的凤山、河池、田阳等县的商业部门建立购销关系,由这些地区进货。这样做,使商品运输费由过去每百斤平均八元多下降为二元多。


第2版()
专栏:

古画青春
古代的名画书法所以能世代相传,珍藏至今,或者陈列在博物馆里供观众欣赏,这里面有着裱画艺人的一份功劳。
在苏州,有一个古松轩裱画社。他们既裱新画,又裱古画,特别是裱古画有一种“巧夺天工”的特殊技艺。拿到这里来裱的古代名画书法,在收件时不是绢芯破碎、布满折痕,就是支离残缺、面目全非。可是到交件的时候,它们却又变成同“原裱”一般完整精美了。
洛神重显红颜
以裱古画著名的老艺人谢根宝,在裱画工场里裱制一幅明代名画家仇十洲的人物画“洛神”。这幅画由于辗转易主,收藏不善,画面满是黄斑、霉点、破洞,简直不可拾掇;最可惜的是那年轻美貌的洛神的脸也变得墨黑了,乍看起来,活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的白骨骷髅。
去掉画面上的黄斑、霉点,这对裱画艺人来说,还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去黄斑,只要用开水冲洗画面,连续四、五次,每次两三分钟;去霉点,只要在霉点上涂上适量的灰锰氧和草酸,黄斑和霉点就会从画面上消失。但是,要使洛神的“墨黑脸”还原为“粉红脸”,却要复杂得多。谢根宝老师傅说:“这就要让高粱酒来显神通了。”只见他拿起一根普通的棉纱线,把洛神的黑脸全部围在里面,线圈外浇上一层薄薄的清水,线圈内倒满六十度的高粱酒,划上一根火柴点着,酒立刻在画面上燃烧起来。说来也真是怪事,没多大会儿工夫,洛神的脸便完全泛白了。这时,谢师傅把火吹熄,拿掉线圈,用吸水纸把画面上的残水残酒吸干,于是憔悴的洛神摇身一变又成为美丽的少女。
谢师傅笑了笑说:用酒烧已经是几年前的老办法了,它很难掌握,一不留神就弄巧成拙,把画烧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现在艺人们经过共同研究,已经试验成功用化学品“双氧水”来代替,既不会损伤画面,效果又比酒好。
古纸古画久别重逢
重裱古画时,需要“配纸”“配绢”。一幅旧画展开来,艺人们不仅要凭眼力来断定原画的色泽,还要断定原画所用纸、绢的朝代,是唐、宋,还是明、清?是北宋,还是南宋?断定之后,再寻找同一时代、同一品类、同一色泽的古纸古绢来修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得用别的纸、绢来“乱真”。旧纸、旧绢以及补色所用的旧墨,全仗艺人常年收集,世代积累,即使是纸片、绢角也视同珍宝,平时尚不足为奇,一旦需要便可随手拈来。
谢根宝老师傅现在还保存着很多古纸和古绢,有唐代的,有宋代的,明、清以后的就更多了。他对古纸爱护至极,有的摊平夹在册页里,有的卷起藏在木箱里,并且经常检查,如果发现受潮发霉或被虫蛀,便拿出来晾干,或加一些防腐剂。同时,他每个星期天几乎都要跑一趟古玩商店,看看有没有古纸、古绢可以购买,一旦买着,便收藏起来。他拣出一幅刚刚补上古纸的古画“卢金品茗图”说:“这补上去的古纸,就是宋代生产的棉料纸,纸张的纤维、纹路、粗细、色泽,都和原画完全一样,行家也很难辨别。”
纸既然是补上去的,为什么纸与纸的接缝处就没有一点痕迹?谢师傅从桌上拿过一把形若马蹄似的刀子,说:“这叫马蹄刀,是专门用来‘刮毛’,使补上去的纸的纤维纹路,和原画纸张的纤维纹路完全对起口来。”说完,他又拿出另一幅已经补好但尚未“刮毛”的画来表演。只见他左手捺住画面,右手拿着马蹄刀,在接缝处轻轻地刮呀刮的,“刮毛”以后,又拿一块表面十分光滑的卵石,把刮毛的地方磨滑。没有多久,画面上手指那么大一块纸补钉,就被磨得十分平服了,任你细心观察,也不容易找出痕迹来。
为画中仕女接好裙带
修复重裱一幅古画,要经过二十多道细致复杂的工序,其中“全色”一项更具功夫。“全色”又包括接笔、补色两个部分,就是用今人的笔墨把古画上残缺之处补好。接笔时,要符合古人的笔法,原画是用“秃笔”的,就不能用“尖毫”;原画是用“中锋”的,就不能用“偏锋”。总之,要不失“古”的本色。
谢根宝老师傅说,解放前,裱画艺人被人轻视,无钱上学,文化水平低,所以没有一个会“接笔”,这项工作都是邀请画家来完成的。近几年来,领导上挑选了一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来学艺,艺徒们不但基本上掌握了裱古画的特殊技艺,还学会了老艺人所不会的“接笔”。
说到这里,谢根宝老师傅介绍了他的得意门生范广畴。这位二十来岁的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接笔”,替唐伯虎的一幅人物画中的仕女接好那飘然若动的裙带。谢师傅介绍说,范广畴为了替唐伯虎画的仕女接好裙带,不失原画文雅潇洒的风格,研究了不少唐伯虎的画,从中捉摸画意,学习用笔。一会儿,范广畴已经把那条裙带接好了,用笔补色都比较成功,补处从左、右、上三面看,都与原画色泽光度一样,就是从下往上看尚有不足之处。谢根宝慨叹地说:“我裱古画几十年,就是不能‘接笔’,只能算是半个艺人,我的徒弟范广畴才称得上是一个艺人!”
新华社记者 季裕庆


第2版()
专栏:

我乒乓球队访问非洲归来
新华社22日讯 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黄中率领的中国男、女乒乓球队在非洲访问了近两个月以后,在21日回到北京。
包括著名选手容国团、陈协中、朱人龙、胡克明、刘美英、胡淑芬等人在内的中国乒乓球队,从4月下旬开始先后访问了几内亚、马里、加纳、阿联和苏丹,并曾在这些国家进行了多次表演和比赛。


第2版()
专栏:

全国青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
讨论各地青联传达和贯彻全国青联四届一次
会议精神的情况和加强全国青联的经常工作问题
新华社22日讯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于2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各地青联传达和贯彻全国青联四届一次会议精神的情况,以及进一步加强全国青联的经常工作问题。
全国青联四届一次会议以后,已有北京、上海、湖北、陕西、宁夏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和几十个省辖市的青联组织召开了会议进行传达和讨论。各地的会议都受到了党委的重视,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活跃了民主生活,反映了各方面青年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了青联和各方面青年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发挥青联的作用,加强全国青联的经常工作,会议确定常务委员会今后要定期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青联工作和各方面青年的情况和意见;根据需要举行一些报告会、座谈会和联欢会,加强和各地青联以及全国青联委员的联系;对各方面青年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一些调查研究。
会议还听取了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王照华的访日报告。代表团在日本进行了二十一天的访问,受到日本青年的热烈欢迎。通过这次代表团的访问并和日本各方面青年进行广泛的接触,中国青年具体生动地了解了日本青年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的斗争情况,增进了中日两国青年在共同斗争中的战斗友谊。


第2版()
专栏:体育

重叙友谊切磋球技
——中日乒乓球队首次友谊赛散记
阔别一年多的中日两国乒乓球健儿,21日晚上在首都一万五千多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又一次展示了高超的球技。松崎的全面技术,庄则栋闪电般的攻势,木村的凌厉抽杀,张燮林魔术般的防守……,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客队以三比二获胜的女子团体赛中,日本队的松崎表演最为出色。这位前女子单打世界冠军一人得了两分,为日本女子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比赛中,松崎施展了抽扣、推挡、搓削、上旋球等多样的技术。而她的“武器库”中去年还不锐利的反手起板,今天竟成了她有力的得分“武器”。她的反手攻球不但具有一定的力量,而且经常变换路线,使人难以捉摸。而丰富的经验,也帮助她几次在劣势下扭转局面。首遇韩玉珍,第一局就曾以二比九处于不利地位;决战王健,比分开始也一度落后,但她沉着应战,稳中有狠,攻势反而更盛,最后都以二比零击败了对手。
紧接着进行的男子团体赛,是以五比一结束战斗的,中国男子队赢得了胜利。在全部六盘比赛中,盘盘都具特色。这首先是由于双方出场的阵容所引起的。
客队出场的是木村、三木和削球能手松原;主队是庄则栋、李富荣和削球名将张燮林。乍一看来,这个阵容令人有些奇怪,为什么两个主攻的乒乓劲旅都各派一名削球手上阵呢?其实,仔细研究也容易了解。因为,这都是双方最强的阵容。中国队的三名选手是去年的世界男子单打前三名;而日本队的三名选手是去年全日男子单打的前三名。
由于这些各有特长的选手的出场,整个比赛出现了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有攻有守、精采纷呈的场面。
男子团体赛是以庄则栋和三木之间的快速对攻开始的。去年看过三木比赛的人们,这次就发现他进攻的速度显然加快了。然而,在整盘比赛中,庄则栋的速度仍然占着优势。他用闪电般有力的正反手扣杀,以二比零击败了对手。在第四盘对松原的一场攻守战中,松原的防线也没能挡住庄则栋快速锐利的攻势。
在另一场木村对李富荣的对攻战中,早就为我国观众所熟悉的木村,再一次表演了拿手的上旋球和刁钻的球路。这位左手持拍的攻球名将,又增加了发球的新花样,在比赛中力争主动,终于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以二比一力克攻势猛烈的李富荣,为日本男子队赢得了一分。
最富于戏剧性的,是张燮林对日本守将松原和对击败了李富荣的木村的两场比赛。
张燮林对松原,是唯一的双方以守为主的一场持久战。两人在比赛中有守有攻,都是刚柔兼施,但看来张燮林在这方面更老练一些,最后以二比一获胜。而在第六盘张燮林同木村交战时,却出现了另一种情景。直握球拍的张燮林以稳健的削球建立起一道难破的防线。他忽左忽右地把木村猛杀过来的急球稳稳地送回对方球台,而且回过的球又是那样飘忽不定,尽管木村用各种办法同张燮林周旋,但他总不能适应张燮林的削球,以致在回球时屡屡落网或出界。木村最后竟以十一比二十一和七比二十一的悬殊比分失利。
两国男、女乒乓球队进行的三个多小时的激战,使观众大饱眼福。当比赛结束的时候,观众再一次热烈鼓掌感谢双方运动员的精采表演。在持续不断的掌声中,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到场上接见了两队全体人员,并同他们在一起合影。
本报记者(附图片)
张燮林“海底捞月”稳稳削回木村的凶猛扣杀
李士民摄(北京晚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