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日本文化界积极开展反美爱国斗争
各地大学教授表示反对池田政府使日本科学为美国服务
文化界人士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粉碎日美“安全条约”
据新华社20日讯 东京消息:来自日本各地的大约四十个大学的二百六十多名教授、讲师和助教昨天晚间在东京举行“保卫大学自治全国大会”,反对池田政府企图修改大学管理制度。
大会决定,在各大学组织维护大学自治协会,积极展开反抗运动。
大会通过的决议指出,池田政府修改大学管理制度的目的不仅是要剥夺大学的自治,而且还在于加强政府对学术活动的控制,使日本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为美国服务。
东京教育大学教授梅根悟揭露了池田政府修改大学管理制度计划的实质。他说,根据政府的计划,文部相能够对大学校长和教务长行使否决权,高等教育将进一步为垄断资本服务。日本共产党东京都委员会6月11日向所有教职员工会和学生组织发出呼吁书,呼吁它们为反对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而进行联合斗争。呼吁书说,政府企图教育青年男女使他们适应美国核战略,适应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需要。
据新华社讯 东京消息:东京文化界人士15日举行集会,纪念“六·一五”事件两周年,要求粉碎日美“安全条约”。
两年前的这一天,日本人民掀起反对国会通过新日美“安全条约”斗争高潮,但当时执政的岸信介政府为了强行通过这个军事同盟条约,发动大规模的血腥镇压,纵容法西斯分子打伤了许多文化界人士和学者。
大会主席千田是也在会上讲话时强调说,他们要通过话剧和文化活动支持社会党和共产党,争取这两党在即将举行的参议员选举中获胜,并为粉碎日美“安全条约”而奋斗到底。日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藏原惟人表示,日共愿同话剧、文化界人士团结起来,为反对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日本资产阶级的颓废文化而坚决斗争。
15日晚上,东京私立学校教职员工会联合会、东京地区大学教职员工会联合会和拥护民主学者研究者协会联合举行纪念大会。二百多名大学教授、副教授和助教参加了集会。许多老教授和青年教员在会上发言,表示他们愿继承“六·一五”的斗争精神,为粉碎“安全条约”而斗争。发言者还纷纷表示反对池田政府企图修改大学管理制度,反对美国财阀干涉日本学者的研究工作,要为维护学问、科学自由而斗争。日共中央派遣代表向大会致贺信,表示日共愿和大学教职员密切合作,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反动派奴化人民的政策而斗争。


第4版()
专栏:

各国公众抗议美国高空核试验
印度尼西亚报纸指责美国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据新华社20日讯 西方国家公众纷纷抗议美国硬要举行高空核武器试验。
七百多名美国科学家18日在纽约结束了为期三天的代表大会之后打电报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取消举行高空核试验的计划。
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焦德雷耳班克无线电天文台台长伯纳德·洛佛耳18日在伦敦发表电视演说,抗议美国决定进行高空核试验。他指出,举行高空核试验侵犯了人们用仪器观测天空的自由。
英国《工人日报》最近发表社论谴责美国说,美国人“似乎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不顾抗议”。社论号召世界舆论要求美国不再进行高空试验。
澳大利亚各界人民最近也一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高空核试验。墨尔本市先后举行了两次示威,一次在美国领事馆门前举行;另一次是妇女们在大街上举行的,并且散发了表示向美国抗议的传单。澳大利亚著名宗教界人士沃克最近也谴责了美国高空核试验。
在西德巴登—瓦登堡州乌尔姆市,数千人最近举行了群众大会和火炬游行,抗议美国的高空核试验。
在意大利的弗利和加弗拉诺市最近也举行了示威和游行。意大利全国铁路工人工会书记处打电报给美国驻意大利使馆提出抗议。马萨市的“奥利维特”工厂的工人通过决议谴责美国进行核武器试验。
希腊《黎明日报》谴责美国试验核武器是“要加紧核军备竞赛”。这家报纸在另一篇社论中指出,美国要进行高空核试验是要把核军备竞赛扩展到外层空间,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起码准则。
新华社雅加达19日电 雅加达报纸今天严厉谴责美国计划进行的高空核试验。
《消息报》发表社论说,这次试验和美国在太平洋进行的其他一系列核试验形成了对世界和平的直接威胁,并且损害人民的健康。
报纸指出,这证明美国是日内瓦裁军会议的真正阻挠者。
《独立报》发表社论说,看来美国正在竭尽全力准备发动核战争。社论要求印度尼西亚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尽一切努力,制止美国进行“充满战争野心的疯狂核试验。”


第4版()
专栏:

要求提高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
意大利一百万工人大罢工
法十五万煤气电力工人举行罢工
新华社20日讯 罗马消息:意大利全国私营五金和机器制造企业一百万工人19日举行二十四小时大罢工,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修订级别和实现工厂里的工会自由。
他们曾在13日为了同一目的举行了罢工。
国营企业的五金工人没有参加这次罢工,因为资方同意同工人谈判,而私营企业的雇主却拒绝谈判。
全国一万名印刷工人19日也举行了四十八小时罢工,因此意大利报纸19日和20日不得不停刊。
印刷工人要求增加工资35%,并履行关于缩短工作日的协议。
罢工工人得到新闻工作者的全力支持。
罗马大学的助教们也罢教,该校的考试因此被迫停止。
新华社巴黎19日电 法国国营煤气和电力工业部门的十五万职工今天举行十二小时的罢工,要求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时间和增加福利津贴。他们在明天还将同样举行十二小时的罢工。
这次罢工是由法国总工会、工人力量总工会和天主教工人联合会一起号召举行的。
由于罢工,巴黎的电力供应、远程和近郊铁路、地下铁道大部陷于停顿。
法国其他一些大城市也受到影响。
法国四十万铁路工人从今天午夜开始也将举行四十八小时的罢工。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的假帷幕落下来了
阿联“今日消息”周刊指出:事实表明,美国是帝国主义在非洲活动的实质力量和西欧剥削者的主要伙伴
新华社开罗20日电 阿联《今日消息》周刊发表社论,揭露美国肯尼迪政府对非洲采取的两面政策。
这家周刊在6月16日发表的这篇社论指出,美国在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内反对把南罗得西亚问题列入这次大会议程,在联合国关于殖民主义问题委员会内反对呼吁英国释放桑给巴尔民族主义领袖的决议,美国“和平队”到处策划阴谋和制造骚乱,美国制造的榴霰弹在安哥拉人民头上爆炸,这表明了美国对非洲的真正政策。
社论追述,肯尼迪在上台后,始则假惺惺地宣称美国“支持”正在斗争中的非洲人民,虚伪地举起“非洲人的非洲”的旗帜,继而组织所谓“和平队”渗入非洲,美国代表甚至在联合国里还假装“支持”安哥拉人民,“反对”它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和伙伴葡萄牙。
社论指出,现在,“欺骗了许多人的假帷幕落下来了,暴露出了美国是帝国主义在非洲活动的实质力量和西欧剥削非洲人民的主要伙伴”。
社论说,“这一切事实表明,美帝国主义正在迅速和大力地向非洲挺进,我们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和力量来对付它”。


第4版()
专栏:

穆希尔瓦表示乌隆迪独立后比殖民军应即撤走
联大亚非国家代表谴责英对南罗得西亚的统治
据新华社讯 纽约消息:乌隆迪政府总理安德烈·穆希尔瓦最近在联合国大会托管委员会会议上发言,坚决要求比利时军队在乌隆迪独立后立即撤走。
穆希尔瓦说,乌隆迪“希望在7月1日独立。它希望获得完全的、无条件的独立”。他说,“我们不能接受从属的地位。”“我们从来也不觉得有必要请求比利时军队来维持乌隆迪的秩序”。
穆希尔瓦强调说,“任何要想在独立后继续在我国领土上留驻外国军队的想法都是违反人民意愿的。因此,我们不能够接受让这些军队(在独立后)继续留驻三个月的主张。”
穆希尔瓦的这番话是针对比利时外交大臣斯巴克在前一天会上的发言。斯巴克在发言中硬说卢安达—乌隆迪的地方部队“还没有能力维持秩序”,因此“比利时军队在独立后应该继续在那里留驻三个月”。
据新华社19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18日开始讨论南罗得西亚局势问题。英国对南罗得西亚的殖民统治在会上受到谴责。
加纳、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几内亚、马里、尼泊尔、叙利亚和突尼斯等十九个亚非国家代表团在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南罗得西亚局势的提案。提案指出,南罗得西亚的绝大多数本地居民拒绝英国1961年强加给它的旨在使殖民主义政权长期化的“宪法”。英国当局并没有按照联合国大会的决议采取步骤把权力交还给南罗得西亚的人民。
提案发起人要求英国迅速召开有南罗得西亚所有政党代表充分参加的制宪会议,制定一个保障当地居民权利、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的宪法,来代替英国强加给南罗得西亚人民的所谓1961年“宪法”。提案还要求英国立即采取行动恢复南罗得西亚非欧洲居民的一切权利,废除歧视非洲人的法律,停止迫害非洲人的行动并且立即释放全部政治犯。


第4版()
专栏:

就西方“核打击力量”问题展开唇枪舌剑的争吵
法英坚持单干 不满美国独揽
新华社20日讯 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16日发表的必须由美国独揽西方“核打击力量”的演说,在法国和英国引起不满。
法国前总理德勃雷19日在巴黎英美记者协会发表演说,予以回击。德勃雷强烈地指责了麦克纳马拉关于在西方阵营中只应当建立一支“中央控制”(即美国控制)的核力量的主张。他说,法国决心要建立自己的核力量,任何情况都不能阻挠法国这样做。
德勃雷是在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到达巴黎访问这一天发表反击美国的演说的。他在发表演说前一天还同法国总统戴高乐举行了会谈。
德勃雷还说,他看不出有成立一支北大西洋集团核部队的可能性。他强调,法国将不向本国不能控制的北大西洋集团核武装部队作出财政贡献。
英国《卫报》18日的社论说,麦克纳马拉的演说“显然主要是针对英国和法国的”。这家报纸认为,英国和法国坚持建立本国的核力量的政策“受到美国部长的公开攻击,令人感到遗憾”。《卫报》说,西欧国家“希望有尽可能有力的发言权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把西方的核防务交给美国人,……欧洲的公众舆论大概不会容忍这种状态。”
《每日邮报》记者特里说,“(英国政府)大臣们坚定的看法是,不管美国怎么说,英国无意放弃威慑力量”。
《泰晤士报》19日说,麦克纳马拉的演说“在那些与英国国防政策有关的人中间受到冷淡对待”。


第4版()
专栏:

前往西欧“修漏补缺”
腊斯克出师不利
美联社报道他同戴高乐会谈各持己见
据新华社20日讯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19日到达巴黎,开始了他的被西方报刊广泛地称为“修漏补缺”的西欧之行。他预定在十天中访问五个西欧国家——法国、西德、意大利、英国和葡萄牙。腊斯克是在美国同它的西欧盟国围绕着军事、政治和经济问题展开一场新的激烈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的时刻来到西欧的。
腊斯克这次西欧之行的使命,一开头就不顺利。他的第一站是法国,从那里最近不断发出反对美国控制的声音。他在到达巴黎之后已经同法国总统戴高乐进行了会谈。据腊斯克对记者们说,他同戴高乐讨论了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16日关于美国的核政策的演说。麦克纳马拉这篇强调西方阵营中的“核打击力量”必须由美国独揽的讲话,被认为首先是针对法国而发的。
据美联社记者报道,腊斯克19日对戴高乐“重新肯定”了麦克纳马拉演说中表明的立场,而戴高乐则“以典型的固执陈述了他的要集中法国的力量和资源以建立一支纯粹是法国的核打击力量的理由”。
据报道,腊斯克同戴高乐还讨论了共同市场问题、阿尔及利亚问题和西柏林问题等。
腊斯克将在22日从巴黎前往西柏林。
合众国际社记者格里格17日写道:“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在这个星期作一次穿过欧洲的修补篱笆的旋转的时候,将碰到一大堆令他头痛的事和很少的令他高兴的事。”


第4版()
专栏:

硬弓
方成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签署新法律迫害美共
竟禁止美共吸收新党员建立新组织
新华社20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19日签署一项新法律,禁止美国共产党吸收新党员、建立新的党小组或改组党的组织。这是美国政府加紧迫害美国共产党的新措施。肯尼迪签署的这项新法律是对臭名远扬的“史密斯法”的补充。新法律把“史密斯法”中“从事组织”一词重下定义,使其包括“吸收新党员、建立新单位和改组或扩大现有的支部、训练班及其他单位”。
按“史密斯法”中的“党籍条款”规定:任何人“从事组织或帮助组织由一些人组成的社团、集团或集会,这些人宣传、提倡或鼓励以武力或暴力推翻或毁灭合众国的任何一级政府”就可以处以一万美元罚金或十年监禁,或者并科罚金和监禁。


第4版()
专栏:

我国和大副主席包尔汉
电贺争取没有炸弹的世界大会
新华社20日讯 争取没有炸弹的世界大会21日在加纳阿克拉召开,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汉致电大会表示祝贺。
包尔汉在电报中说,当前,各国人民正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任务。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争取实现裁军、禁止核武器,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蓬勃发展的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运动,正在有力地打击着战争侵略势力,成为保卫和平的一支巨大力量。我们深信,依靠和发展各种和平力量的联合努力,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将不断取得进展和胜利。
电报说,中国人民一贯支持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维护和平所作的努力,支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支持非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在非洲进行核试验、设立军事基地、使非洲成为无核武器区的正义立场。中国人民愿意同非洲和全世界人民一起,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电报最后祝大会为争取实现裁军、禁止核武器和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腊斯克的欧行使命
苹末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19日到了巴黎。他要在十天之内巡行六个西欧国家首都,执行一项并非轻而易举的任务,就是设法把北大西洋集团内部日益发展的离心倾向遏止下去。这种倾向已经发展到威胁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经济扩张利益的程度。尽管他在启程前发表的声明中,用了许多话来粉饰太平,腊斯克不能不承认,在所谓“大西洋大家庭中有动荡情况”,在他的西欧之行中将有“热烈的讨论”。
腊斯克和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加北大西洋公约集团雅典会议后回去不过一个多月,在这期间,腊斯克的主要助手鲍尔还去西欧各国首都间奔波过一番。现在国务卿又不得不亲自出马,说明这种“动荡”决非寻常。人们记得,在腊斯克和麦克纳马拉自雅典回去的时候,肯尼迪曾经宣扬了一番他们在表明“美国领导西方的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现在,差不多所有的实质性问题都得重头争吵。例如,就拿腊斯克自己提到的来算:“共同市场”问题、核战略问题、“欧洲防务集团”问题——归根结柢,就是美国是否能继续控制西欧的问题。
腊斯克在声明中特别提醒大家注意麦克纳马拉上周末发表的一篇“十分重要”的演说,也证明问题是在这里。美国新闻处为这篇经肯尼迪批准的演说,曾特别发出内部通报,要“美国和其他官员密切注意”。这篇演说的唯一的主旨,就是强调西欧必须受美国的节制。用演说的原话说是:“大西洋联盟必然要依靠美国的核力量”。麦克纳马拉宣告,美国的总战略要求“计划的统一、行政权力的集中、和指挥的集中……绝对不能有对抗的和相互冲突的战略”。他表示美国反对在美国之外再“多建立一支国家核力量”,并强调任何想“脱离我们的主要打击力量的情况下出动”的考虑是“不可容忍的”。他为西欧“盟国”规定的任务是“加强它们的非核力量”,作为美国战略核力量的“补充”。大家知道,西方内部关于核战略之争,实质上是美国和它的西欧“盟国”之间控制和反控制斗争的一个集中的反映。
腊斯克此行选择巴黎作为他的第一个落足点,并不是偶然的。所谓“戴高乐主义”,目前是美国在西欧首先得对付的问题。这个“主义”已成了西欧反控制趋向的象征。它的影响笼罩着上面列举的各方面的问题。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就采取了种种办法力图遏止这个“主义”的影响,从多方阻挠法国发展自己的核力量到公开施加外交压力。这一次麦克纳马拉的演说,可以说主要地是针对“戴高乐主义”而发的。在各种方法用尽之后,现在美国还采取了一种孤立“戴高乐主义”的策略,以“特殊关系”拉英国,用利害说服西德,甚至设法利用法国和西德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的矛盾,来达到其目的。实际上,这也是腊斯克西欧之行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但是腊斯克这次肩负的使命是很不轻易的。戴高乐在上星期的法国内地旅行中,又一次强调了“法国的作用”。他冲着大洋对岸宣布:法国在大西洋联盟中“应该有它自己的人格,因而应该有它的武器、它的政策、它的影响”。合众国际社巴黎消息引法国政府人士的谈话说,戴高乐的情绪是“不妥协的”,“不管肯尼迪反对也罢,麦克纳马拉提出警告也罢,谁也不能诱使他放弃建立一支独立的法国核力量的意图”。连英国人现在也从麦克纳马拉演说中觉察到了一种会使英国进一步丧失独立的暗含的危险。据英国《每日邮报》记者报道英国对这篇演说的反应时说,“(英国政府)大臣们坚定的看法是,不管美国怎么说,英国无意放弃威慑力量”。英国报纸已经对麦克纳马拉的美国单一控制方案提出了建立“联合的政治控制制度”的对案。
对腊斯克来说,棘[jí]手的不只是戴高乐的“不妥协”态度。他的困难还在于,在诸如核控制、西方领导权、“共同市场”和欧洲统一的体制等一系列基本争执点上,站在美国的对立方面的,并不只法国一个。“共同市场”六国新近决定对美国采取关税报复措施。阿登纳前两天放出成立法、意、西德政治联盟的试探气球。英吉利海峡两岸新排的“英法伙伴关系”合唱,这一切都是迹象,表明在西欧主要国家首都为腊斯克准备的欢迎宴席上,都摆着“硬壳果”。


第4版()
专栏:外论摘要

“大西洋联盟的链环有多强?”
编者按:6月4日的美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文章,在字里行间夹杂着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污蔑;在评论美国政策时,也远没有揭示出它的本质。但是,它提供了不少材料,说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力量消长变化,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已越来越困难了。腊斯克打着“加强北大西洋团结”的旗帜而开始的对西欧的访问,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他们到底为什么不能理解,应该让欧洲人管理欧洲的事。他们自己的那个辽阔的半球上的苦恼也就够多了,为什么不能认识:如果让我们欧洲人肩负我们自己挑得起的担子,就是对他们做了一件好事”。
说这话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这是上周他在爱丽舍宫私下对他的三个助手说的。“他们”一词,是戴高乐提到法国的老盟友美国时的称谓。戴高乐用他那不可摹仿而又惹人发怒的态度,宣布脱离西半球而独立。这样,他就道出了西方联盟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根深柢固的危机——欧洲大陆与戴高乐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之间日益扩大的分裂。
大西洋联盟的分裂,这并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但是与从前在个别问题(例如阿尔及利亚、萨尔、刚果问题)上的分裂不同,这一次是对联盟本身整个性质的争论:谁来领导这个联盟,领导的方向又如何?
愤怒的交锋
分裂首先表现于最近以来大西洋两岸腊斯克与阿登纳之间、戴高乐总统与肯尼迪总统之间以及美国政府与共同市场之间的言词交锋。这些交锋的后果,不但关系着华盛顿与欧洲之间的和睦,而且也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未来岌岌可危。
就在不久以前,大西洋共同体是由两个主要的链环联系起来的。一个是美国的经济优势,另一个是对苏联发动侵略所怀的恐惧。时间与变化使这两个链环都生了锈。欧洲已经不再感觉昔日对美国的那种依赖,而用军事的术语说,法国核打击的潜力与强大德国(西德)陆军的配合,有朝一日可能使欧洲大陆拥有最低限度的遏阻力量,以抗击俄国人的进攻,而这种进攻已经愈来愈显得不会发生。
欧洲共同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使欧洲成为第一流的经济力量。共同市场六国的钢的年产量是七千三百万吨,接近美国的九千七百万吨;六国的汽车年产量达三百六十万辆,冰箱和洗衣机的产量增加了十倍;共同市场的黄金美元储备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六十亿美元,约与美国的一百六十三亿美元相当,而共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为5%,是美国的一倍。如果英国和它的“七国伙伴”像一般预料的那样参加共同市场,新欧洲的集体力量就十分可观,它的黄金美元储备将为美国的两倍左右,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三千亿美元以上,它的每年的新投资将要远远地超过美国。
现在,欧洲人不再满意于接受美国人对欧洲人的命运的操纵。这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与大陆集团之间的危机的本质。
戴高乐与第三种力量
戴高乐是大陆对美国的领导地位发动革命的领袖。就是他企图把新欧洲组成为由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强大联盟。戴高乐自称为大西洋联盟的热烈支持者。但是他对最近的历史的看法与华盛顿的有所不同。戴高乐一方面力图建立法国的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另方面他认为新欧洲应该与俄国人和解。值得一提的是戴高乐祝贺加加林“给欧洲带来了荣誉”,而他称赞格仑中校是“伟大的美国人”之一。
戴高乐决不是孤零零独自一人抱有新欧洲的梦想。他至少受着少数法国人盲目的支持。戴高乐也可以指望国外的支持。意大利总理范范尼在都灵与戴高乐私下谈话时,听了戴高乐对他的见解进行了一番解释以后,肃然起敬地说,“总统先生,听你谈话,就像是读了一页圣经”。不过,最重要的支持来自德国(西德)总理阿登纳。长久以来,阿登纳一直避免在华盛顿与巴黎两种看法之间有所抉择。阿登纳似乎与戴高乐达成了默契:波恩支持戴高乐阻止“盎格鲁—撒克逊”加入共同市场,或至少是提出苛刻的条件,而巴黎则阻止柏林问题达成协议或至少是提出苛刻的条件。阿登纳曾在上月宣称,“我们不应该放弃经济上强大的西欧这个目标”,“未来的历史学家将看出以法国和西德的友谊为基础的这个组织,是我们时代最有建设意义的因素”。
大西洋的抉择
华盛顿官员们认为戴高乐以法国的伟大哄骗自己。这种伟大是与法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因此,华盛顿反对戴高乐为获得美国核武器而作的一切努力,同时也拒绝了戴高乐提出的有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大强国“领导地位”的建议。华盛顿相信大多数欧洲人和美国人一样,反对戴高乐建立欧洲第三种力量的企图。国务卿腊斯克说,“并不是戴高乐反对我们,而是他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其他十四个国家”。
与戴高乐针锋相对,美国对大西洋联盟未来的领导有自己的看法。美国人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一个名词——“大西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最后是一个有限的欧洲与美国一起结成一个更广泛的同盟,把英国、加拿大、或连大洋洲都包括进去。肯尼迪总统说:“大西洋的统一,代表着历史的真正的道路。我们的命运方向指向共同体……美国决心实现这个命运”。
问题在于“大西洋共同体”是什么?它到底要干什么?
目标:希望建成一个大西洋合众国,最终只有一个议会、一个军队、一个共同的国籍。最近的将来,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并不大。国会两院确曾于1960年通过决议,赞成美国加入“大西洋会议”,但是“大西洋会议”是非官方的。肯尼迪总统最近强调:“我并不建议加入共同市场或改变我们对政治主权的概念,既无此种必要,也没有好处”。肯尼迪的“共同体”大体相当于一定的“合作关系”的概念,美国作为一方与一个包括英国在内的统一欧洲的合作。没有英国,新欧洲必然会被法国人和西德人所控制……。如果英国在它与英联邦和美国的链环有了保障的条件下,参加了共同市场,那么通过英国人可以保存泛大西洋联盟的主要特点。正是由于对这种历史可能性的认识,肯尼迪总统才那么热烈地赞助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不幸,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问题取决于欧洲,尤其是取决于戴高乐。戴高乐提出的条件也许过高。法国—西德似乎肯定反对迅速推进肯尼迪总统的大西洋共同体目标。甚至于其他一些与戴高乐见解不同的人,也认为目前提出大西洋共同体只能使欧洲的统一问题陷入混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