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崔老大娘养猪
本报记者 武迎山 张连德
在一个绿柳环绕的农家庭院里,我们的注意力被一个看去平凡无奇的猪圈吸引住了。圈里养着四头猪:一头母猪,三头克郎,母猪长得足有一百二十斤重;那克郎猪,一头有五十来斤,两头约三十多斤。只要看一看这几头逗人喜爱的猪,就知道它们的主人必定是一个养猪的好手。
半个家业
猪的主人是北京市房山县交道公社刘平庄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崔坤老大爷的妻子——崔老大娘。她今年已是四十九岁的人了,但仍精神饱满,人勤手快。说起养猪,真是她的拿手本领,算起来已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了。老大娘打从二十一岁结婚起就养猪,到现在基本上没有断过。刚过门时,家里人口少,每年养两头肥猪,年终卖一头,杀一头,逢年过节,有油有肉。后来,孩子多了,就开始养母猪,一直养了二十来年,因为养得好,两年准下五窝小猪,每窝小猪七八头。每年留下两头克郎养肥猪,其余全部出卖。看来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崔老大娘说,庄稼户养猪,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靠猪来积肥养田。地里施肥多,庄稼就长得好。她家的二十多亩地,哪年也打五六千斤粮食,这在当地说来,产量是比较高的。除去开销和人畜食用,年年都有富余。解放以后,日子越过越好,1950年买了一辆大车,1951年又买了一头骡子。崔坤老大爷就是带着他的大车和骡子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三十年来,她家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与养猪有着密切的关系。粗略计算一下,从老大娘手里养出的肥猪不下六十头,小猪总有三四百头。难怪老大娘意味深长地说,猪给她家创了半个家业。
几笔账
1961年6月,当地政府号召社员家庭养猪,为了鼓励社员的养猪积极性,还制订了一套奖励办法,对出卖肥猪、小猪和肥料,都给以一定的奖励。崔老大娘一下就养了三头猪,其中有一头母猪。到年底,母猪下了八头小猪,自留了三头,出卖了五头;两个克郎猪都喂肥了,卖给国家过秤时,一头一百一十斤,另一头一百三十斤;此外还交给生产队四十方肥料。短短半年时间,崔老大娘家仅养猪一项,就创造了以上这么多财富。她家究竟得到些什么利益呢?请看下面这几笔账:
母猪下小猪一窝,得饲料奖励粮六十斤;出卖小猪五头,价款五十元;自留小猪三头。
卖肥猪两头,得现金一百元,饲料奖励粮六十斤;得肉票六十斤。
交生产队肥料四十方,得奖励粮一百二十斤,奖金四十元;另有一千个工分参加生产队的统一分配。
以上共得到粮食二百四十斤,足够一个大人多半年的口粮;现金一百九十元;小猪三头;工分一千个,约相当于一个男整劳力全年所得工分的三分之一,以之参加生产队的统一分配,即可分得一个整劳力全年分配量的三分之一。把这几项总起来看,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男整劳力参加集体劳动一年所得的全部。也就是说,崔老大娘家在1961年,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前提下,养了大半年的猪,就相当于平添了一个男整劳力参加集体生产。另外还吃了六十斤肉。
今年所养的三头克郎,年底可以养到一百多斤,计划卖给国家两头,自己吃一头。7月初,母猪就要下小猪,年底前可以再下一窝。两窝小猪可达十五六头,自留三头,其余全部出卖。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社员养猪的收益的确相当可观。但是,这对于集体生产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也来算算账:
1958年以前,刘平庄村全村一百五十多户,差不多每户都养猪,最多的时候,全村一年出卖过肥猪四百头左右;全村一千六百亩耕地,1958年的粮食产量曾达到六十万斤以上。
1961年,把集体猪场的一部分猪下放给户养,又认真执行了为鼓励社员养猪积极性而规定的一套奖励办法,全村养猪的头数迅速增加;由于积肥得奖兑现,社员都愿把肥料交售给集体,当年就扭转了缺肥的情况,每亩施肥约五千斤,加上按劳分配政策的认真贯彻,调动了社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当年的粮食产量就增加了。今年猪的头数又有增长,到5月初已由去年的一百三十头增加到二百头。地里的施肥量也有增加。据支部书记佟信同志估计,如果今年没有严重天灾,肯定要比去年打粮多。努努力,闹得好,加上改造一部分洼地,达到五十万斤粮食是有可能的。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产量的高低,同养猪头数的增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养猪方针的正确贯彻,又对养猪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饲料问题
现在,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养猪方针贯彻执行了。但是,在几年自然灾害之后,粮食产量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把猪养得又多又好呢?譬如,饲料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听到我们提的问题,老大娘从泔水缸里舀出一瓢稠乎乎的煮熟了的野菜,菜叶已经成了黄褐色,还发出一种酸溜溜的味道。就是这,再加上一些刷锅水、剩饭汤、剩锅巴等,喂的时候再抓上三把皮皮瓣瓣等杂粮面,搅和匀,就是四头猪的一顿粮食了。一天差不多要七八十斤野菜;7、8月间,小猪长大了以后,一天所吃的野菜总得一百三四十斤。到了秋收以后,要放牧一个时期,田野里抛撒遗漏的残瓜废豆、残根剩叶,就成了猪的上等佳餐。只有到肥猪育肥、母猪产期和抚育初生小猪的时候,才适当地多给一些精料。喂猪的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呢?老大娘的办法叫做:“以猪养猪”,是靠奖励的粮食养猪。1961年下半年,她从卖肥猪、小猪和肥料中得到二百四十斤粮食。那时,还只有两头肥猪,一窝小猪。今年有三头肥猪,母猪要下两窝小猪。出卖三头肥猪得的奖励粮,两窝小猪以出卖后得的粮食,加上积肥六十方(已经交了)得的粮,全年共得六百多斤粮食。开始养猪,还没有奖励粮,猪饲料如何解决?崔老大娘的办法是:先将人的口粮皮皮壳壳用来喂猪,有了奖励粮,还是人吃面,猪吃皮和一部分粗面,只不过是喂的数量增加一些。老大娘说,因为粮食少,肥猪只能长个一百一二十斤重的“青菜膘”。她去年卖的两头肥猪,就是这样喂成的。粮食方便的时候,猪膘有四指厚。就是那时候,喂猪主要还是靠菜,也用不着多少粮食,一头肥猪一年有个百十斤粮食,一头母猪有个二百几十斤粮食就足够了。肥猪主要靠糠菜长架子,在育肥的最后两三个月才多喂一些粮食。
老大娘喂猪主要靠野菜。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全村每个人口多的户都来养四口猪,是不是会把野菜采光呢?老大娘说,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只要找,像苣荬[qǔ-mǎi]菜、苦荬菜、刺儿菜、野生的大燕麦、小燕麦等等,到处都有,而且好多野菜都是采一茬长一茬,从春天一直采到秋后。另外,粮食作物的茎叶枝蔓,剩瓜皮、烂菜帮也很多。她举了解放后这个村养猪最多那一年的情况为证。这一年出卖过四百头左右的肥猪,过年社员自己还杀了六七十头,加上存栏母猪和小克郎,全村养猪总有七八百头,各家养猪的办法也都同老大娘基本一样,那时候,这样多的猪,野菜还是遍地有,采不完,从来没发生过野菜不够的情况。
为了增加常识,我们曾亲眼看了几种老大娘所说的野菜;返回后又到图书馆查阅了有关野菜的几种书籍。明·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荒政》所载李濂《重刻〈救荒本草〉序》说,
“草木野菜,凡四百一十四种。……或遇荒岁,按图而求之,随地皆有,无艰得者。苟如法采食,可以活命。”这些“草木野菜”,既然人可以吃,当然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用来喂猪了。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畜养篇·养猪类”说:“江南水地,多湖泊,取萍藻及近水诸物,可以饲之。养猪凡占山皆用橡食,或食药苗,谓之山猪,其肉为上。”
至于老大娘提到的那几种野菜,清·吴其浚所著《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苣荬菜,北地极多,亦曰甜苣,……野蔬中佳品也。”“野苦荬,南北多有,……北地春时多采食之,小儿提篮以售。”刺儿菜,就是刺蓟菜。《农政全书》说:“刺蓟菜,本草名小蓟。……出冀州,生平泽中;今处处有之。”
看了这些记载,我们对老大娘的话深信不疑了。我们想,刘平庄现有猪二百头,同养猪最多的年份比还相差很多。农村的养猪潜力真大得很啊!
政策调动了养猪积极性
刘平庄村野菜到处都有,但是有的人养猪又多又好,有的人就养得少,养不好,甚至根本没有养。为什么有人养得很好呢?最主要的就在于相信党的政策,有了养猪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勤动手巧安排。崔老大娘家的劳力状况并不十分好,全家现有七口人:崔坤老大爷在生产队担任牲口使役员,三女儿秀珍去年小学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因病暂时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四女儿秀阁十一岁,正在上小学;二儿子尚华在交道公社中学念书,上午去,下午回;三儿子和平八岁,最小的四儿子大华才四岁;老大娘本人主要操持家务,喂猪做饭,还挤空参加生产队的集体生产。她们全家一天的养猪活动是怎样安排的呢?
早晨,天蒙蒙亮,崔老大爷和尚华、秀阁爷几个就下地采野菜了,一个早上准采回三四筐头。早饭以后,老夫妇两个到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暂时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的秀珍代替老大娘操持家务,喂猪做饭;尚华、秀阁去上学,下学回来,尚华侍弄自留地,秀阁去挖野菜。老夫妇俩在集体劳动的休息时间,也给猪打菜,每次下地,总要带回一筐头野菜。在中午歇晌的工夫,就给猪准备好下一天的饲料。下午下地回来,崔坤老大爷还要推沟泥,垫猪圈。八岁的小和平管放猪,放的地方,在村南洼地,那里有野地梨、嫩苇根、苣荬菜等猪爱吃的东西。老大娘说,这就和人似的,吃饭以后,散散步,吃点水果,对猪有好处。
写到这里,不禁使我们想起清·杨屾[xīn]《豳[bīn]风广义》中的一段话:“养猪以食为本,若纯买麸糠饲之则无利。大凡水陆草叶根皮无毒者,猪皆食之。……且饲牧之人宜常采杂物以代麸糠;拾得一分,遂省一分食。稍有空闲之处,即可放牧;放得一日,即省一日之费。总要殷勤细心掌管,自然其利百倍矣!”崔老大娘的养猪方法,正体现了这种勤俭养猪的优良传统。
养猪经验谈
崔老大娘养了那么多的猪,只在解放前病死过一头,其余很少闹过毛病。最主要的一条,是喂猪要定时定量,持之以恒,一天喂四次就是四次,一次放三把精料就是三把,不多,也不少。老大娘说,有人养猪没有常性,一撑撑个饱,一饿饿个死,猪最容易闹病;赶到猪不像样了,着急了,就赶快喂,多加粮食。可不知,这样还是救不起来。还有,喂猪还要摸清猪的禀性,按不同的禀性采取不同的喂法。在一起喂几头猪,有的吃得快,有的吃得慢;有的脾气躁,有的就受气;这样就有的吃得多,有的吃不饱。对受气的、吃不饱的就得给以特别照顾。老大娘的四头猪中就有一头受气,她就在每次喂猪时,在一起喂完了以后,再特别单独喂它一些,也要它吃饱。此外还有许多注意事项,如冬天冷,要注意给猪铺些柴草;夏天热,又要勤饮水,多往圈里泼水等常识范围内的细节,就不用多说了。
应该特别一提的,是老大娘喂养母猪的经验。她对这一点特别有拿手,一头母猪,两年下五窝小猪,每窝多的十来头,少的七八头,母猪养的时间长,因此,在粮食不太充足的情况下,要注意少喂勤添,不要把它喂馋了。喂馋了的母猪,光想吃精料,不爱吃粗食了。不爱吃食,就不容易发情,小猪就要减少。在母猪孕期和产期,更要加意照料和护理。在孕期,要勤饮、勤喂,还要勤放。一些容易促成流产的事情,要特别注意避免;母猪产期的护养和小猪的抚育,都需要既细心又耐心地付出许多辛勤的劳动,稍有疏忽或失当,就会带来损失。如母猪在冬季下猪的时候,要在母猪旁边升上一点火,小猪要在屋子里养几天,无论白天黑夜还要抱出去喂奶,然后再抱进屋里来,以免初生小猪因抵抗力弱而被冻死。同村社员商起的母猪今春一窝下了十一头小猪,由于护理不善,就有七头冻死了。但在崔老大娘的手下,就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
几点意见
在刘平庄大队,社员群众高涨的养猪积极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社员金贵家的母猪,一窝产下十一头小猪,刚一断奶,就被养猪户抱走了。社员普遍要求多供应小猪。大家对现行养猪政策是满意的。据了解,这个大队的养猪户,在出卖小猪、肥猪等方面,都没有发生过违反政策的现象。人们说,政策合心思,劲头就大了,就像现在这样,猪就会越来越多。在与群众接触中,还听到一些有关养猪的意见,顺便写在这里,提供当地有关领导方面参考。
一、现在的集体养猪场,有专业饲养员,又留有一定的饲料粮,但所养的母猪,有一部分还不如社员户养得好。现在全大队共有三十五头母猪,集体猪场占了三分之二,是提供小猪的主要来源。因此,希望积极办好集体猪场,使现有的母猪能够大量繁殖小猪。这是社员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二、关于小猪奖励粮,去年的办法是,母猪一下小猪,就发给奖励粮。今年改为小猪出卖时才按出卖头数发给粮食。这个办法是可以的。但是,希望设法解决在小猪初生下时,能使母猪及时吃到粮食,奶水好,小猪就容易养,长得快,截奶早,母猪也就容易早发情。
三、不少社员对敲猪要经过公社批准的规定等感到不方便。
四、切实帮助没有养猪经验的户。社员商起家今年因经验不足冻死了七头小猪;社员韦克俭家的母猪,今春生了七头小猪,就死了四头;因病死猪的现象也有发生。这些说明了在发展养猪的道路上,还不是一帆风顺的。希望当地领导方面切实解决养猪中的具体问题,帮助社员克服困难,传播先进的养猪经验,尽量避免和减少损失。
(附图片)
上图:崔老大娘正在喂猪
左图:小和平带着弟弟大华,赶着四头猪,到村南洼地去放牧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第2版()
专栏:来信

商业行政领导上也要为顾客着想
给顾客种种方便,营业员在服务方式和态度上,固然要不断研究改进,但是,商业行政领导方面在规定供应制度和办法的时候,也应该更多地为顾客着想。这里,我举一个例子:
济南市供应居民生活用煤,原来是送货上门的。后来改为顾客自己到煤店搬运,有时甚至要到炭场去搬运。我们机关就常有人在工作时间请假去拉煤,对工作影响很大。引火用的木柴,过去是劈碎了才卖。而现在,买十几二十斤木柴,也不过三两块木头,顾客买回来还得自己再劈,很不方便。
当然,商业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是有困难的,如人力不足或运输工具一时不够等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由顾客临时搬运一下,也是可以的。如果长期不想办法解决,那就不对了。
我们欢迎营业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同时也要求商业行政领导方面多为顾客着想。
济南市 广木


第2版()
专栏:来信

柜台“新兵”要多练“基本功”
我站柜台已经有四十八个年头了。怎样做才能让顾客满意,受顾客好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学会站柜台的“基本功”。就拿抓药、称秤、包扎、算账来说吧,几百种药品盛在几百个药匣子里,必须熟记位置,看处方、称秤、算账要快要准。接待顾客也有很多学问。拿我们卖药的来说,对农民,必须详细问清啥病,帮助他对症选药,告诉清楚用法;对有卫生知识的顾客,就应当多介绍药的品种、性能;对老人或者小朋友,要优先接待;对特殊情况更得特殊照顾。
近几年来,商业战线上增加了很多柜台“新兵”。这些柜台“新兵”有党的教育,有老营业员的帮助,加上年轻有文化,这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单凭客观条件好还不行,还得加上个人主观努力,练好“基本功”。
河北省迁西县洒河桥供销社医药门市部经理 潘屏周


第2版()
专栏:来信

重视培养营业员的业务特长
要提高营业员的售货技术,必须培养营业员的业务特长。
我认识一位营业员,他对经营蔬菜有丰富经验,他所在小组,蔬菜损耗一般总比别组少。可是近几年,他工作调动很多,卖过布,也卖过百货、食品,还当过采购员和管理人员。但是,从我所在单位的情况来看,近一两年营业事故比过去增长2%,在三十多名卖青菜的营业员中仅有五名是老营业员,其它都是新调来的,这些同志对菜的一般知识都不懂。4月份,商店组织了一批老营业员归队,一般小组损耗率即由计划4%降为3%至1%左右。
近几年来,商业部门增加了一些“新兵”,老营业员有的转业了,有的提拔当了干部,有些单位对营业员专业培养也不够,因而影响工作效率。建议在不影响其它工作情况下,有关方面尽量组织一批老营业员归队,充分发挥他们的业务特长;对新营业员,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专业特长。
沈阳市铁西兴华商店 沈衍花


第2版()
专栏:

杨凤有李金瑞打破两项举重全国纪录
新华社长春1日电 黑龙江省著名举重运动健将杨凤有,5月30日晚在长春参加一次举重比赛时,以一百三十六点五公斤的成绩第二次打破了他本人保持的轻重量级推举一百三十点五公斤的全国纪录。
在这次比赛中,辽宁省举重运动健将李金瑞在轻量级比赛中,也以一百二十点五公斤的成绩第一次打破了解放军选手张幸缓保持的推举一百二十公斤的全国纪录。至此,我国的全部二十八项举重全国纪录在今年上半年已经被打破了十一项。
杨凤有5月29日在长春参加东北区举重比赛时,就曾以一百三十一公斤的成绩第一次打破了轻重量级推举的全国纪录,可是当时的成绩并没能超过河北选手赵庆奎今年3月31日在天津创造的一百三十六公斤的全国新成绩。然而,第二天他参加另一次举重比赛时,就创造一百三十六点五公斤的全国最高成绩。
二十四岁的消防队员杨凤有目前还保持着中量级推举的全国纪录,成绩是一百三十公斤。


第2版()
专栏:

猪俣浩三夫妇回国
据新华社广州1日电 日本社会党国会议员、社会党前监察委员会委员长猪俣浩三和夫人,结束了在我国各地的参观访问,今天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回国。


第2版()
专栏:

西藏地区手工业品花色品种不断增加
新疆喀什市大量生产当地民族手工业品
新华社拉萨1日电 西藏地区手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花色品种近年来不断增加,质量也有提高,手工业生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手工业比较集中的日喀则县城关区,1960年常年生产的仅有铁、木、纺织等十三个行业,现在已增加到二十五个行业。过去一年中,全县的手工业产品增加了四十种,不少产品做得更结实美观。拉萨市的手工业工人两年来增加了五百多人,产品已增加到八百多种。
各地传统的产品,如江孜的地毯,日喀则的氆氇、木碗,墨竹工卡的陶器,贡噶县姐得秀乡的花围裙,拉萨的桑巴鞋
(一种绣花的女藏鞋)和靴带,近年来都逐渐恢复或者有了发展。现在,江孜的织毯工人比民主改革前增加了三分之一,年产量增加一半,花色品种也比过去增加。日喀则的氆氇产量比民主改革前增加了一倍。墨竹工卡县塔巴乡陶器产品的年产量比民主改革前增加了四五倍,产品种类由七八种增加到四十二种。
西藏地区藏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过去大约有80%是手工业生产的。民主改革后,手工业者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组织了互助组,在生产工具、原料、资金等方面,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去年仅日喀则、昌都、林芝三地,国家供应给手工业者的各种工具就有二万七千六百多件。日喀则专区去年供应给手工业生产用的羊毛有十万斤、皮张二万张。去年国家对手工业比较集中的拉萨、日喀则、江孜三地的手工业者还发放了贷款四万多元,帮助他们添置工具和原料。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手工业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合作,生产当地民族喜爱的手工业品。
喀什市是新疆著名手工业品产区。今年喀什市手工业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合作,安排了生产所需的原料材料。
由于许多原材料得到解决,不少传统的手工业品如菜刀、小花帽、具有民族形式的陶瓷日用品的产量都有增长。今年全市超额完成了第一季度手工业产品计划,已供应了各族人民十二万多件地毯、小花帽、小五金制品、陶瓷制品等;4月份手工业产品又比3月份上升一点七倍,品种比去年同期增加一百四十一种。喀什小五金厂生产的长形切菜刀是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切肉、切菜和做面食用的传统刀具,去年因钢材不足和质量不好,这种刀具曾一度停产。今年喀什市手工业领导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帮助这个厂解决了生产这种刀具用的钢材,还调去一些老工人,专门生产这种长形刀。这个厂在今年头四个月中已生产这种刀一千四百多把。供高寒山区用的塔吉克锅,锅下面有三个腿架,可以支撑起来做饭,深受牧民喜爱,喀什市商业局就帮助生产单位利用一部分废锅、废铁,生产这类铁锅。各个生产日用陶瓷器的厂、社,今年也增加了十多种新产品。维吾尔族农民喜用的吃饭大瓷碗,过去全靠外地运来,今年喀什陶瓷厂生产了这种大瓷碗三万五千多个,供应维吾尔族需要。
在生产当地民族喜爱的手工业产品中,有关部门特别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如原来喀什市乐器厂生产的热瓦甫、弹不尔、都他等琴柄上都雕大花,现在改成雕小花,在琴柄上还镶上骨头,骨头上雕了梅花、蛇花、菊花、三角花等。过去这些琴头里只放有几颗小石子,声音不够好,现在琴头里面改装铁丝,音色比以前好。今年这个厂还增加了乌孜别克族的热瓦甫、哈萨克族的东不拉及维吾尔族喜用的打琴和安知热克琴等六种新产品。
(附图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的友好被服厂,正在生产适合当地各族人民需要的夏令服装。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人民都爱穿花领、花袖的衬衣。这是女工正在衬衣上刺绣图案
新华社记者 徐邦摄


第2版()
专栏:

边城亚东在前进
新华社记者 赵家烈
最近,记者访问了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亚东,看到这个风景优美的著名边城到处呈现着生气蓬勃的景象。
5月去亚东,路过喜马拉雅山脊拔海四千五百米的世界高城帕里时,这里有时还飘着春雪。而从此南行四十多公里,到了喜马拉雅山南麓深谷里的亚东时,却是别有一番天地:高耸的雪峰直插蓝天,翠色的云彩和红松覆盖着山坡,河谷里花红柳绿,流水淙淙。沿着卓姆河盘旋而下的公路上,汽车和骡马大车络绎不绝。路旁青青的麦田里,藏族农民们正在松土、除草和追肥。
亚东峡谷从十八世纪起逐渐形成为西藏的对外通商孔道。可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极为繁重的乌拉差役。居民们几乎全靠背运货物、打柴卖草和做手工零活为生,附近一带的耕地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家更少,粮食主要靠外地运来。1959年以后,这里实行了民主改革,人民开始当家作主,他们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决心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三年来,这里的播种面积由原来不足一万克(一克比一市亩略小)发展到一万四千多克,并连续获得了三年丰收,单位面积产量也较前提高了很多,加上手工业和副业生产的收入,亚东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改善。
亚东人民生活的改善,还可以从当地人民近几年来消费的各种物资上看出来。这个县国营商业部门的盐、茶、布、糖等几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销售量,每年都有大量增加。亚东的中心集镇下司马的二百六十多户居民中,过去大部分缺吃少穿,现在人们普遍穿着整齐,吃上了酥油?粑,喝上了甜茶。有八家过去露宿街头、靠行乞和打零工为生的贫苦居民,在实行民主改革后组织了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三年来开荒种地和搞副业生产,现在不仅户户有吃有穿,而且都养了奶牛,每天还能喝上鲜奶甜茶。
亚东人民在谈起他们生活的变化时,对党和政府总是怀着感激的心情。人民政府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帮助亚东人民发展生产,从1952年起,年年都无息发放了贷款和种子,并且对贫苦居民进行救济。在平叛后的三年中,人民政府发放了贷粮十八万多斤,贷款一万多元,无偿发放和贷放了步犁、锄、锹、镰刀等农具近千件。
这里的上亚东地区,过去耕地极少。这里有一块叫林马塘的荒地,一直被领主占为草场,为了长草和不让居民开荒,特又拦河筑坝提高水位,引附近的河水来淹这块草地,使林马塘成了水草滩。民主改革后,这块荒地回到了人民手里,当地居民第一年就在这里开了一丘田试种庄稼。当年秋后,中共亚东县委派干部来了解水情,测量水道,接着政府又领导群众挖深河床,经过两冬两春的努力,终于使水位下降一米多,还在荒滩上修了一条排水沟,把水草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开垦出来的土地相当于上亚东区原有耕地的一半,使全区每人增加了一克多耕地。1961年的粮食获得了好收成,从此林马塘被当地人们称为上亚东的“小粮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