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作物良种的选用和繁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农业生产上一般所说的良种,包括优良品种和优良种子两个方面。农作物由于长期演化及人为选择的结果,形成大量品种;这些品种在形态上、生产性能上、品质上和适应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选用良种,能够增产,而选用优良的种子,即一个品种的具备高度生活力和纯净饱满的种子,更能充分保证优良品种发挥其优异性能。
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
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良种一般具有较大的生产性能和抗逆能力,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栽培条件和自然条件。稻、麦、棉等作物选用良种,一般可以增产10%—15%。
2、改进品质。通过选用良种,可以提高有效产品率及经济价值,如提高谷类作物出米出粉率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油料作物含油量,提高纤维作物纤维长度和质量等。我国通过两次更换棉花品种后,棉花纤维长度已由1950年的平均二十二毫米,提高到1957年的二十六点九毫米。
3、增强对病、虫及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利用品种的优良特性,是减免病、虫和自然灾害最简便易行的手段。例如,东北地区解放前春小麦经常遭受秆锈病为害,一般减产三成以上,自从1954年起不断推广抗锈耐锈品种甘肃96、合作号小麦等之后,基本上解除了秆锈病的威胁。在吸浆虫为害严重的晋南黄河两岸地区推广了南大2419、西农6028等小麦品种,由于这些品种麦穗内外颖扣合紧密,阻止了吸浆虫产卵或幼虫侵入,因而有效地消除了吸浆虫的为害。
4、改变生育期,扩大种植区域。利用早熟的品种,可使这种作物在原来不能种植这种作物的地区或季节,也能正常生长成熟。例如,我国在生育期短的黑龙江省成功地种植了早熟的水稻品种,喜温暖的棉花也因选用了早熟品种而扩展到辽宁省。
5、适应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收获对作物品种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如要求大豆结荚部位较高而整齐,棉株紧凑,棉桃集中,谷类作物茎秆粗壮不易倒伏,不易落粒等等。这些性状的获得,只有通过选育品种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
选用良种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有着巨大的作用,有些甚至不是其他措施所能替代的。
选用优良品种的原则
品种特性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而发挥一个品种的特点,则不能脱离栽培条件。因此,正确地选用优良品种,必须同时考虑自然条件与栽培条件两个方面。
1、品种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及其地区适应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长期演化产生的地方品种,即形成了对当地的条件具备高度适应性的特点。例如,生长在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品种,由于生育期间经历寒冷的冬季,继之以干旱的春季,所以在幼苗期表现为冬性很强,匍匐地面,耐寒耐旱力均强。而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小麦,则由于湿润多雨,冬季温和,由北往南逐渐形成春性加强,耐寒耐旱力减低,耐湿性加强,籽粒休眠期长,成熟期遇雨不致在穗上发芽等特性。因此,原产南方的品种在北方种植,常易招致寒害;而北方品种在南方种植,又常因不能满足其低温要求而不能正常拔节抽穗。水稻品种一般来说,对光照长短有灵敏的反应。例如,南方的晚稻必须在光照十二至十四小时以内才能完成光照阶段发育,如果南方晚稻品种在北方种植,就不能正常抽穗;如果它在南方作为早稻种植,就会延迟生育期。所以品种的适应性是有其一定的限度的。不同区域适应性的品种,在农学上名之为自然生态型。自然生态型间的品种,若引种不当,是会招致减产的。
品种的适应性虽然有一定的限度,但并不是说就不能引用外来品种了。实践证明,由于生产条件的不断提高,原来的本地品种会逐渐不能满足需要,而应用新育成的优良品种或外来品种,便能使生产提高一步。当然,选用新的品种,必须了解新品种的特性与其对推广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并要经过两年以上的区域适应试验,才能肯定这一品种是否能在这一地区适用。
在培育新的优良品种时,最常用的是人工杂交方法。通过杂交方法可以把两个以上亲本的优良特性溶合在后代的身上。其中一个亲本必须能基本适应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而新品种产生过程中也必须用类似生产中的环境加以培育,这样才能在后代中较易选拔出适应当地条件的具备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解放以来,我国在推广优良品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碧蚂一号小麦在华北平原地区,南大2419小麦在长江流域,岱字棉在黄河及长江流域,均表现良好。其他作物的新品种也都在不同地区表现良好的结果。这都是由于正确地掌握了品种对自然条件的适应。但有的地方也有过不问条件及品种特性任意调用别地良种以致失败的教训。
2、品种和栽培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关系。不同的品种要各有相适应的栽培措施,才能发挥其本身的特性。我国各地栽培制度复杂,经济条件不一,地力有肥有瘠。有的有灌溉条件,有的依靠天然降水。有的复种指数高,有的一年只种一茬。南方两熟地区,小麦有的与棉花接茬,有的与水稻接茬。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品种。这种品种类型在农学中名为栽培生态型。大凡肥力高、有灌溉条件的田地,应选用穗大粒多或花多实多、茎秆粗壮不易倒伏的品种。瘠薄干旱的土地,则应选择茎细叶小、生育期短的品种。复种指数高的地区必须考虑两茬收益,要选用早熟品种。而一年一作的田为了要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必须选用生育期较长的高产品种。如果不根据这些栽培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就不能增产,甚至反会减产。当然,不同品种适应力的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宽些,有的狭些,选用品种要因栽培条件制宜。
3、全面考虑,选用良种。一个品种所以优良,首先要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其次要能适应当时的栽培条件,在使用时还要采取合适的栽培措施,如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因此,选用良种,要全面考虑。在一个生产队里,要具体考虑到各个田块的肥力和灌溉水平,也要考虑到人力畜力所能达到的耕作管理水平。好田应有好田的品种,薄田有薄田的品种,有的早,有的晚,配合队里全盘生产规划,不仅能充分发挥不同品种的优点,而且可以减轻因自然灾害而遭到的损失,同时还可做到调节劳力,便于安排农活。这无疑对于增产稳产,是一项有力的保证。
种子工作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有了优良品种,还必须有质量好的种子,才能显示良种的优越性。目前繁育良种的工作还存在若干问题,现提出以供商讨。
1、种子混杂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种子混杂以后,植株生长参差[cēn-cī]不齐,大大影响良种的性能。目前在生产上存在着的种子混杂现象,是机械混杂和天然杂交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以前者为主。
机械混杂也就是人为的混杂,原因多半是种植、收获或脱粒时有所疏忽。这种混杂,只要采取措施,是容易解决的。良种保纯的主要措施是田间选种,选取整齐一致的株穗,然后单独脱粒晒晾贮藏,用选得的种子种在良种留种地里,管理得周密些,保证单打单收,这样繁殖两三年后,就可以达到全部更新了。
另一种混杂原因是田间两个以上品种的天然杂交,农民称为串种。杂交后的种子所产生的植株与原来品种发生差异,连续几年后种子内便参杂成为具有不同性状的群体。发生这种情形时应进行连续二、三年集团选种,并在留种田内繁殖。
上述选种工作最好在收割前进行田间株选或穗选,以便明确鉴定异同,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劳力不足时也可进行片选或场选,但效果就要差了。尤其是在混杂严重时,片选或场选是几乎无效的。
2、品种退化及其防止。退化的含义很广,有时将上述的种子混杂也包括在退化的范围内。这里所说的退化现象,是单指品种原来具有的优良性状逐渐变劣,生产力降低,并且是可遗传的。例如,作物抗逆性状的消退,种子的变小,油料作物含油量的降低,棉花纤维的变粗变短等,都属于退化的范围。这种退化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作物在生长和繁殖种子时,自然条件不适宜,又缺少人为的培育选择。作物品种具备的有些优良性状,原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发育形成而后根据人的需要选择出来的,对作物本身的生长繁殖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所以当作物连续生长在恶劣的条件下时,植物为了保证其本身世代的繁衍,常由于适应此种恶劣条件而发生退回原始性状的变异,优良性状逐渐消失,最后形成退化的种子。为了防止此种退化的产生,必须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制度,专辟留种地,并采用适合品种发育的栽培措施,使种子能正常发育成熟。有些作物的退化是因生长发育条件不适当而引起的,如马铃薯在高温条件下生长,种薯即出现严重退化现象。有的退化是由于技术措施不当而形成的,如甘薯胜利百号原是高产短蔓的品种,由于种夏薯时长期采用剪蔓栽培,有意无意地选取了长蔓的变异茎,品种就逐渐变为长蔓种,所结薯块变小,产量降低,表现出品种退化。有的常异交作物也可由于大量与劣种品种杂交,而导致退化,如长绒棉品种与短绒棉品种种植地点很近,即常引起长绒品种普遍退化,纤维变短。
一般的退化现象常是多年在不良条件下逐渐积累发生的,发生后具有遗传力。如穗大粒多的品种,在肥水地表现此特性很明显,而在瘠薄地上则表现得差,如果再种在肥水地上,则又恢复其穗大粒多的特性。因此,在瘠薄地上表现穗小粒少时,还不能称之为已经发生退化,这只是环境条件没有满足其生长发育而已,并没有引起遗传性的变异。但若多年种植在瘠薄地上,则有可能影响其遗传性,而产生真正的退化。
在作物的抵抗病虫害能力上,又更复杂了,因为这牵涉到与另一种生物的关系。作物本身是可能通过环境产生变异的,但病菌为低等植物,同样有变异的可能性。因此,一种作物抗病力的消失,不一定就是作物本身抗性的退化。例如,冬小麦品种碧蚂一号初育成时,原是高度抵抗条锈病的,但推广几年后,在原推广区就变成高度感病的品种。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条锈病菌发生了变异,产生了新的“生理小种”的关系。这在病菌上是经常发生的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一方面了解病菌变异的情况,一方面选育抵抗新病菌的新良种。因此,选育良种必须是长期不可间断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有的地区在品种发生退化或混杂现象以后,常用异地换种的办法来补救。如果所换的品种的确是适应本地区而且繁育条件良好的,当然可以起一定的增产效果。不过如果在自己地区做好良种繁育工作,这种换种是不必要的,除非是有计划的调换良种,否则还是应用本地产生的良种更经济些。如果对所换品种的适应性了解不清楚,还可能有减产的危险。也有些作物在本地区不易产生良种,而必须引种,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3、要注意播种质量。良好的种子必须是发芽力高,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害。肉眼看起来要色泽鲜明,气味正常,纯净饱满,不霉不烂。一般谷类作物,收获后要经过风选,筛选,充分干燥,然后放在清洁凉爽干燥的仓库中,并在适当时期加以翻晒。有可能传带病害的种子,播种前还须用药剂拌种消毒。有的作物还可以进行水选、粒选,以保证质量。
4、做好良种繁育工作。要做好良种繁育工作,需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一般自花传粉作物如稻、麦、粟等已经大面积栽培的老品种,可以根据“四自一辅”(自选、自育、自留、自用,辅之以调济)的方针,依靠广大的公社和生产队建立留种地,以繁育自己所需要的种子。如果这些品种混杂得十分严重,最好由国家农场或有条件的公社建立良种繁育场,重新繁殖原种,以供应用。至于新育成的品种则应首先交给国家农场加速繁殖,然后示范推广。这样做,可以避免由于在繁育初期发生混杂现象而延缓了良种更换的进度。异花传粉作物如玉米,因为配制双交种需要繁殖自交系,设置隔离区等,技术比较复杂,不是一般生产队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好由国家农场专门负责繁育良种。像棉花这样的异花传粉作物,品种退化较快,而且需要统筹轧花,为了避免混杂,防止退化,也可以考虑由国家农场供应原始种。这样,人民公社和国家农场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就可以把良种繁育工作做好。
新陈代谢,是生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作物品种当然也经历着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迁、生产的发展、栽培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多样化,老的品种将不断地为新的品种所替代。旧的去,新的来,这是必然的趋势。有人以为选育出一个优良品种,只要做好良种繁育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品种的寿命是有限的,它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品种的不断更新是农业生产发展上的需要,也是品种事业的发展。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优良品种而停滞不前,而应该积极地不断改进提高。事实上,现有的很多良种已经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当然,品种更新也要实事求是,有试验根据,有科学分析,不能草率从事,更动频繁,以免造成混乱和损失。所以,在正确使用良种并大力搞好当前的良种繁育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第5版()
专栏:

和与同
赵宝煦
有些老话流传一二千年,到了今天崭新的社会里,仍然能够不失固有的光采。像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就是一例。
“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呢?
《左传》上有一个故事提到这个问题:有一天齐景公指着他的嬖[bì]臣梁丘据对宰相晏婴说:“梁丘据与我相处得可真和谐!”晏婴不同意说:“他与您的关系是‘同’而不是‘和’。”齐景公问“和”与“同”的区别,晏婴就举出佳肴和音乐来作比喻说:“厨夫调和五味来烹制鱼肉,五味中或甜或咸,各不相同,但是把它们放到一起加水烹调,不同的味道互相补充,互相调济,就做成了美味,使人吃了很可口。音乐也如此,声音有高有低,有刚有柔,有快有慢,用来互相配合,谱成音乐,使人听了很悦耳。君臣的关系也应当这样。‘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才叫作‘和’,而梁丘据却不是这样,‘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和而不同,这话讲得很好。
只有人人都有这种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既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也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对各种意见都作认真的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才能真正求得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把各方面和各种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共同为我们的事业而努力工作。如果说,我们也要求“同”的话,那么我们要求的是这种有原则的“同”;而这个原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样的“同”,对于我们的事业是极端重要的;否则,我们的团结就会涣散,我们的力量就会削弱。但是,这样的“同”,只有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得到。
有人怕出现不同意见会引起争论,似乎争论会影响团结,破坏和谐。但是团结、和谐只能是矛盾的统一,而不能是机械的一致。和,可以解释作矛盾的统一。在理论上,矛盾的普遍意义容易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往往喜欢追求没有矛盾的机械一致,不懂得真正的团结、和谐都只能是矛盾的统一。美好的事物总是既矛盾,又统一。彩虹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有七个颜色;钻石所以璀璨耀目是因为它的许多晶面能从不同的角度反光。我们平常爱用“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来形容生动活泼的局面。正因为千岩面貌不相同,万壑位置有差异,所以才能竞秀,才能争流。否则,形状高低都一样时,就不过是单调的一山一水而已,哪里有什么生动活泼可言?统一是个好字眼,但矛盾既然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那么统一就只能是对立面斗争的结果。统一不但是矛盾斗争的结果,而且已经达到的统一中必然又孕育着新的矛盾;新的矛盾再经过斗争又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统一。如此反复不已,事物才会向前发展。没有矛盾就没有统一,也就没有发展;机械的一致否定了矛盾,也就否定了发展。先秦诸子若都唠叨着同一的见解,当时学术文化的高度发展又从何而来?千篇一律的文章使人厌读;单调呆板的声音只能催眠。所以如此,是因为机械的一致只能意味着死板僵化,象征着停滞不前。《国语·郑语》中有两句话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上,要求机械一致,事实上也不可能。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表现总是多方面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各见一面,自然难于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若要求机械的一致,众口一辞,其结果势必造成言不由衷,只是表面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对问题作出的结论或决定,必然主观片面,于实际工作有害而无利。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和而不同,实际上是人们认识真理、掌握真理的一个必要条件。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正确认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同一事物,各见其一端,每个人得到的认识,自然很难全面。但这些认识虽非全面,却又实有所见,有其片面的正确性。因此,只有把各种片面的认识摆到一起,加以综合归纳,才有可能得出比较全面的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在各种现象中有的反映本质,有的不反映本质。人们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的不同认识,自然也就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因此,也只有把各种不同的认识摆到一起,加以研究比较,才有可能去伪存真,作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人们要认识真理、掌握真理,取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而不是一个人开动脑筋就能解决问题。第二,群众有千百双眼睛看事物,各有所见。若是大家所见雷同,众口一声,那么千百万群众与一个人之间的区别又在何处呢?所以说,人们要认识真理、掌握真理,是要求“和”,而不要求“同”。“三个臭皮匠”所以能够“凑成一个诸葛亮”,是因为他们能“和而不同”,若是都“同而不和”,则三个皮匠只不过等于一个皮匠而已,哪里能够等于一个诸葛亮?
在反映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这一命题中,也可看出和而不同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这里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所谓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当然是既包括某些方面相同的意见,也包括着各方面不同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无限循环”,所以能“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就是因为每次循环都能不断增加新的认识、新的见解。若大家的看法总是千篇一律,前后雷同,那么,无限的循环只能是简单的反复而已,“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又从何而来?
关于集中群众智慧的问题,孔子与鲁哀公曾经有过一段对话。鲁哀公问孔子说:“俗话说‘不要众人的智慧作指导就会迷路’,而现在我凡事都与群臣商议,可是国家反倒越来越乱,这是什么原故呢?”孔子回答说:“贤明的君主有事和大臣们商量时,大臣们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各抒己见,反复争辩。而现在您的臣子们却不然,不管商议什么问题,都是季孙大夫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若是这样众口一辞,全鲁国都变成了一个人,您就是遇事和全国的人都商量遍了,国家也不能不乱。”(见《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篇》)这就是说,从领导的角度讲,不但应该“允许”别人和而不同,而且应该“要求”别人和而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作领导工作的同志表现不能倾听下面的不同意见时,往往是这些同志对当前的问题确实经过一定调查研究,或者具有一定经验,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形成某种见解,并且这种见解又曾得到相当多的人的赞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同志就很容易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有关这个问题的全部真理,因而对别人的意见就根本不听了。当然,经过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确实可以对某个问题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听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可以帮助我们考虑得更周到些。即便是自己考虑的主张办法,当真是美玉无瑕,那也不怕别人提出异议,因为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科学是真理,真理是批评不倒的。
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看到有些同志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倒不是考虑个人得失,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的看法究竟是否正确,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或者根本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来后,别人一表示异议,也就不再坚持。这种情况所以产生,也是由于不了解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深入的过程。认识的不断前进,正是由于不断集中各方面的一得之见。自己所见虽然不广,意见不见得全面,但是提了出来还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所谓“集思广益”。纵然自己所见是错误的,提了出来,也并非全无积极意义,正确的意见与错误的意见经过比较,可以更加深人们正确的认识。
和而不同,可以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正确,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提出的主张、办法更符合实际情况。而在各种意见经过互相比较,求得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的团结就会加强。大家同心同德地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奋斗,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些。


第5版()
专栏:

谈木本粮食问题
林杰
我国木本粮食(栗、枣、柿等)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诗经》中就已经有“树之榛栗”、“八月剥枣”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在当时人烟稠密的华北、西北地区,木本粮食有了大面积的分布。《战国策》中记载,苏秦游说到燕国,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农政全书》中也叙述过:“今三晋泽沁之间多柿,细民干之,以当粮也,中州齐鲁亦然。”这说明当时华北一带不仅是栗、枣、柿之乡,而且它们还被人们作为粮食的补充。古书中也有“燕秦千树栗,……安邑千树枣,其人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木本粮食在人们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黄河中下游都有木本粮食的集中产区。板栗集中分布在河北的燕山、山东的泰山和河南、湖北、安徽交界的大别山。枣除山区以外,多集中分布在冀、鲁、豫古黄河道的沙荒和黄河、汾河等河谷盐碱地区。柿子主要分布在纵贯河北、河南、山西的太行山区。栗、枣、柿在集中产区一般每人每年平均可有一百斤至二百斤,除留下一部分同粮食混吃外,大部分出售给国家,以增加经济收入。沙枣主要分布在西北沙漠和戈壁的边缘以及内陆河流的沿岸,不仅改变了沙荒面貌,还形成了畜牧业的饲料基地。白果多分布在华东沿海一带,现在许多千年以上的老树还在正常结果。被称作
“酒精之源”的木薯和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木豆,都是南方亚热带地区发展很快的早熟种。至于目前尚处于野生状态的栎[lì]类(包括栲、橡子),则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至新疆,东到沿海的广大山区几乎都有分布。尽管木本粮食种类不一,产区不同,但绝大部分都生长在山区和沙区,不和粮食争地,抗水旱灾害能力强。因此,群众称它们是灾年的“度荒树”,丰年的“摇钱树”。
木本粮食一般都具有耐瘠薄、耐水旱、耐盐碱和保水土、防风沙的性能。因此,它在贫瘠而易于水土流失的荒山和干旱多风的沙荒都能生长。板栗、柿、沙枣都是深根性树种,主根一般都能和地下水接触,可从土壤深处吸收养分和水分。在黄土高原,有的地方地下水位虽深达十多米,而柿树却生长很好。板栗和沙枣都有根瘤菌可以补充养分,因而适应性更强。板栗在岩石裸露的石缝中也可正常生长。沙枣在被称为“世界风库”、年降雨量只有四十点九毫米的甘肃安西沙荒地区生长和结实都很正常。枣树除有较强的适应性以外,还有永久性和脱落性两种树枝,花叶密生在脱落性枝上,专营同化与结果,果实成熟后,脱落性枝即行脱落,不再耗用水肥。枣树根部虽在3月即开始萌动,而出叶开花却迟到5月,缩短了消耗水肥的时间。所以《齐民要术》中说:“其阜劳之地,不任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木本粮食多生长在坡地,水害对它不发生影响,即使生长在平地,由于根深蒂固,抗灾力也强。栽种在平地的枣、柿树,虽在水里浸泡许多天,但产量基本上不受影响。山东乐陵县王志英生产大队,去年农作物因旱涝灾害减产10%,而枣产量却增加10%。此外,它对酸碱土壤适应性能也很强。河北渤海沿岸地区的碱性土和浙江兰溪的酸性土上,枣的生长都很好。柿子不仅耐酸碱,由于它多是用耐石灰质的软枣嫁接繁殖的,可以在其他树木难于生长的石灰质山地生长。板栗、枣、柿和栎类等还能适应山区高寒。它们在少有晚霜为害的5、6月开花,又在早霜到来之前的8、9月成熟,可以避免冻害。
木本粮食还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栗、栎类多是连片生长在山坡上,可以蓄水保土;柿树多种在田边地埂,有利于巩固堤堰;枣和沙枣都有很大的防风固沙效果,因此黄河故道上的枣树多作为防风林,成行种植。枣树长起后,过去不能耕种的沙荒,逐渐都可以间种粮食作物,扩大耕地面积。因此,群众都习惯在一些粮食产量过低,或者不能种植农作物的地区种植木本粮食,给间种农作物创造条件。
木本粮食可以一次种植,多年收获,盛产期可以延续到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多从地下吸收水分、养分,对地面上水肥要求不严,一般不灌水施肥也可生长;收获只采运果实,不运植株。这些都大大节省了劳力。
栗、枣、柿等适于嫁接繁殖,嫁接的品种一般都具有结果早、树势旺、品质好、适应范围广的特点。供枣、柿嫁接的酸枣、软枣遍及华北各山区,适于嫁接板栗的茅栗多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山区。只要把产区有经验的果农加以组织,广泛开展嫁接活动,繁殖起来会很快的。同时许多树种的萌生力都很强,枣每年一株一般可分根生苗几株到十多株,可以大量分根繁殖,栎类只要有萌生或落种条件,封山以后即可很快成林。当然,在没有这些资源条件的地区,国家和集体都应适当培育一些树苗,以供应群众需要。
许多木本粮食不仅果实可食,树叶也可作饲料,花可养蜂,而且材质也好,综合利用价值很大。据试验分析,栗、枣、柿等可食部分干制品的单位重量的发热量,一般接近面粉和大米,脂肪和醣的含量与面粉、大米相差无几。而且枣、栗、柿等更富有谷类所缺少的抗坏血酸和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干制后更耐贮藏。古来常用它们作备荒粮贮存,史书中曾有“秦饥,应侯请发五苑之枣栗”的记载。直到现在产区群众还不仅用它代替部分主食,而且习惯于把它作成枣糠、柿糠,多年贮存以备灾荒。
野生的橡仁,一般含淀粉43%—60%,单宁10%左右,除去单宁后可供人吃,更适于作猪的精饲料。《本草纲目》中说橡子
“其仁如老莲肉,山人俭岁采以为饭,或捣浸取粉食;丰年可以肥猪。”《新唐书》说杜甫“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据在全国各橡子产区的了解,群众都有利用橡子养猪的经验。据用橡子养猪的初步试验材料说明,一百斤橡仁约可相当于八十斤玉米的肥育效果。
沙枣是西北沙漠、戈壁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木本粮食。据分析,沙枣果实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都较高,营养价值很好。沙枣果实除可供人食外,也是很好的精饲料。
野生的栎类树木,多分布在人少或无人的偏远山区,没有进行过人工经营,任其自生自长。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资源不清,结实规律不明;另一方面是采收劳力不足,运输条件较差。当前要组织力量摸清资源和产量,并作好采收准备工作。还要有计划地把有经营前途的野生林木资源逐步进行人工经营,并对结实规律、采收贮存方法和加工利用方法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徐光启家庭成分的研究
不久前,不少报刊都发表了纪念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诞生四百周年的文章。从这些文章来看,关于徐光启出身的家庭成分,大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例如,袁翰青在《晚明杰出的一位科学工作组织者、宣传者兼实践者》(本报1962年4月24日)一文中,认为徐光启出身于小商人的家庭。但是,王有三在《我国伟大科学家徐光启的一生》(文汇报1962年4月22日)一文中,李珩在《我国科学事业的先驱者》
(解放日报1962年4月24日)一文中,都认为徐光启出身于农民的家庭。最近,袁翰青又发表了《徐光启出身的家庭成分问题》(文汇报1962年5月31日)一文,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袁翰青认为,考证徐光启家庭成分的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是明王室于1632年颁发给徐光启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徐本人及其妻钱氏的四封所谓《诰命》,徐父七十岁祝寿的两篇寿文,以及徐光启自撰的《先祖事略》、《先祖妣事略》、《先考事略》和《先妣事略》四篇文章。按照这些材料,徐光启的祖父“是一个经营买卖而有相当规模的商人”。徐光启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曾经直接经营过商业。后来,由于“不肯屑瑟计会”,他把祖遗的铺号委托给别人经理。他还“兼为小土地所有者”。但是,“商号的利润似乎还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最后,袁翰青说,“从徐光启的祖父和父亲两代的情况来看,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大概是商业利润”。徐光启决不是出身于农民的家庭,而是出身于“商人兼小土地所有者的家庭”。袁翰青还说,他“在《人民日报》上所写纪念文用了‘小商人家庭’字样,那是……不够确切”的。当然,徐光启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对于一个几百年前的科学家来说,他的家庭成分“决不能成为褒贬其学术成就的任何依据”。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有关王船山著作的编辑出版情况
王船山(1619—1692)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思想家,今年是他逝世二百七十周年,中华书局正在编辑出版有关著作。
王船山遗著除已出版的外,即将出版的有《周易外传》、《老子衍·庄子通》、《尚书引义》和《王船山诗文集》(新编),正在编辑中的有《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和《宋论》。
最近,嵇文甫将他几十年来研究王船山的论文,编成《王船山学术论丛》一书(正在排印中)。他的另一部新作《王船山史论选评》,已在最近出版。这部书选取了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书中的28篇文章,每篇都有评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