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舍得珍珠换玛瑙”
白彦花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细细一想,却包含许多道理。
我曾经看见两个人下象棋,一来一往,下了十来个回合,红的一方处于危险的局面,要挽救颓势,非舍掉一个车不可。这个棋手思索片刻,看清了形势,毫不犹豫地把车舍掉了,结果非但转危为安,而且不到七八个回合,就直捣黄龙,取得了这盘棋的胜利。看完这盘棋,我问这个棋手说:“车是主力呀,你就下得了这个决心?”他笑笑说:“下棋要从全局着眼,车是主力,不错,舍掉它确实有些可惜,但是,当它成为争取胜利的阻碍的时候,就得下狠心把它舍掉。下棋要多看几步呀!”我虽不太懂棋艺,但觉得这话说得很有理。
我又想起了几年前看一次篮球比赛的情形。比赛双方的球队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其中一方有一个小伙子,投篮准确,技术似乎特别高明,很引起观众的赞赏。但是,这个小伙子有个毛病,只求个人突出,不大讲配合,因而整个比赛的形势不大好,比分一直落后。这个队的队长和教练看清了形势,当机立断把这个小伙子换了下去。上场的另一个队员,技术虽不及那个小伙子高明,但是很注意互相配合,五个人打得得心应手,场上形势顿然改观。看来,在认清形势,判明情况之后,能否有决心舍得丢掉一些东西,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给了我一些启发,使我认识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有些东西在局部看来是大,要丢掉它,实在舍不得;而在整体看来是小,不丢掉它,就会妨害整体,其结果也会妨害了局部。所谓得失利害,都要从全局来考虑。所失者大,所得者小,对全局无益,当然不必下狠心把它丢开;而如果所失者小,所得者大,对全局大大有益,这就应该局部服从整体,舍得丢掉一些东西,而不能强调局部,违反整体的利益。我们的目光要放远一些。
我想起解放战争初期的情形。那时敌人比我们强大,解放区的许多城市都被敌人占领了,最后连延安也暂时撤出,当时自己对形势认识不清,有些着急。后来,才慢慢懂得我们的战略方针是: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要把城市作为包袱,要舍得丢,要把包袱让敌人背起来。……结果呢,敌人的有生力量被消灭了,这些城市仍然回到了人民的手里,仅仅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就是从全局着眼,舍得丢包袱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川有句俗话说:“舍得宝来宝掉宝,舍得珍珠换玛瑙”,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6版()
专栏:

小公鸡学吹喇叭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的童话
 黄衣青
一只小公鸡,想学吹喇叭。
他走去问啄木鸟:
“啄木鸟,请你告诉我,谁会教我吹好喇叭?”啄木鸟告诉他,在山的那一边,有只大公鸡,他顶会吹喇叭,他吹了第一遍,眼前就会出现一张美丽的图画;他吹了两遍,村子里的公鸡们就会跟他一起奏合唱曲;他吹了第三遍,小朋友们听了就会哼着快乐的歌上学去。”
小公鸡决定去找大公鸡。
第二天,天一亮小公鸡就起身,他带着乐谱,背起喇叭,走着;走着,他涉过大溪,走过独木桥,翻过一座小山,看见一间茅屋,找到了大公鸡,就对他说:
“大公鸡,大公鸡,我要学吹喇叭,请你教我好不好?”
大公鸡拍着翅膀摇摇头说:“小公鸡,你来得太迟了,我已经吹过第三遍了,你明天再来吧!”
小公鸡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小公鸡比太阳起得早,他带着乐谱,背起喇叭,走着,走着;他涉过大溪,走过独木桥,翻过一座小山,走进一间茅屋,见到了大公鸡,就对他说:
“大公鸡,大公鸡,今天你教我吹喇叭,好不好?”
大公鸡拍拍翅膀摇摇头说:“小公鸡,你来得太迟了,我已经吹过第二遍,你明天再来吧!
小公鸡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小公鸡比星星起得早,他带着乐谱,背起喇叭,走着,走着;他涉过大溪,走过独木桥,翻过一座小山,走进一间茅屋,见到了大公鸡,就对他说:
“大公鸡,大公鸡,今天你教我吹喇叭,好不好?”
大公鸡拍拍翅膀点点头说:
“好呵!好呵!你学习的决心很大,我一定好好地教你!”
大公鸡教他吹第一遍,太阳就拿起彩笔,画出美丽的河山湖泊,大海和平原,画出热闹的城市和广大的乡村。
大公鸡教他吹第二遍,整个村子的公鸡,就跟着奏起了合唱曲。
大公鸡教他吹第三遍,小朋友们听了哼起快乐的歌曲,上学去了。
小公鸡学好了回家去。
第二天,小公鸡一起来就忙拿起喇叭吹,他吹了第一遍,太阳已经放下画笔,因为他早已画好了;他吹了第二遍,村子里的公鸡们,没有一只跟他合奏的;他吹了第三遍,小朋友们走过去,谁也没有注意到他。
啄木鸟看见了,对他说:
“你学习的方法不对,没有十分仔细地听呀,到要用的时候就不灵了!”
小公鸡说:“你说得对,我要再去跟大公鸡好好学,我要仔细听,用功练,一定要学好了才回来!”
小公鸡又带了乐谱,背起喇叭,走着,走着;他又涉过大溪,走过独木桥,翻过一座小山,走进一间茅屋,见到了大公鸡,就对他说:
“大公鸡,大公鸡,你教的时候,我没有仔细地听,没有学好;我吹了喇叭,太阳已经放下画笔,村里的公鸡也不跟我合奏,小朋友们也不唱歌。”
大公鸡再一次仔细地教他:吹第一遍时,要跟太阳一样早起;当太阳刚拿起画笔,就马上伴着吹起来;吹第二遍时,声音要嘹亮,村里的公鸡们就会跟着合奏了;吹第三遍时调子要轻快,这才会引起小朋友们快乐地歌唱。
这次小公鸡仔细地听,牢牢地记住大公鸡的话,回去后练了又练,他喇叭吹得可好了,吹了第一遍,太阳刚拿起画笔,眼前就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彩色画;他吹起第二遍,村子里的公鸡们都奏起了合唱曲;他吹起了第三遍,小朋友们听见了,哼着快乐的歌曲,上学去了。
啄木鸟和别的许多鸟儿们,为了小公鸡学好了吹喇叭,都高兴地飞舞起来了。


第6版()
专栏:

公今寿及其战友们
——艺丛评点
马铁丁
在谈到1925—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蒋介石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向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毛主席写道: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论联合政府》)
历史在前进。然而,多少英雄豪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鲜血为革命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们那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惧,九九八十一难不回头的刚毅精神,永远令人崇敬与怀念。
我读《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朱道南著)一书,那些风流人物的英雄形象,再现于我的眼前。
这就是公今寿。什么时候斗争尖锐,他就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地方艰苦困难,就在什么地方留下他的足迹。在他身上生动地体现出忠于革命事业的勇和力。
扭打军官,为战友解围的是他(在济南),持枪赴援,营救被反动派袭击的同志是他
(在武汉);坚守阵地,以肩头当炮架的是他(在广州);包围敌据点,火攻庄门的是他
(在龙窝);转移敌人视线,掩护部队登上城头的还是他(在普宁)。
关于坚守阵地,以肩头当炮架一节,书中有一段描写:
“公今寿看着就要上来的敌
人,突然抱起迫击炮筒,架在自
己的肩头上,用不可违抗的口气
对我喊道:
‘快发炮!’
我被惊呆了。曾经听人讲过,用肩头做炮架,人要被震坏
的,甚至会震死。我打算上前阻
止,可是公今寿向我狠狠地瞪了
一眼,往脚下的石头上击了一
拳,双眉紧锁,又不断地拍打膝
盖,焦急而更严厉地喊道:
‘消灭敌人,保卫苏维埃,赶
快发炮!’
……我放一炮,看一下炮身下
的公今寿。他低着头,跪在地上,
前胸紧靠在一块山岩上,双手抱
着炮筒。每发一炮,他的身子向
上跳动一下。敌人被打退了,我
移开抱住炮筒的公今寿的双手,
搬掉烫手的炮筒,将他高大的身
躯抱起来。一看,他的鼻孔已被
震得出血,我和同志们连叫几声
‘老公’,他渐渐从昏迷中醒来。”
项羽奋臂举鼎,张飞吼声断桥,鲁智深倒拔垂杨,……所有这些,自然是出之于浪漫主义的手法,有的完全虚构,有的带有很大虚构的成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公今寿的性格中看到古来若干英雄人物的影子。
同是一个公今寿,同是一个勇与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的变化,先后那是有所不同的:
有着浓厚军阀习气的薛排长,怀疑公今寿偷别人的钢笔。公今寿愤然把自己的钢笔往地上掼去,咔啦一声,钢笔裂成了几段;
在长沙黄埔第三分校,因反动派余五一抢菜吃发生了争吵。公今寿猛然把一碗回锅肉向余五一的碗上一合。
掼钢笔、合回锅肉,是义愤的发泄;是给敌对者以难堪;是邪不压正的精神示威。同时,却也可以看出:他对斗争方法、斗争策略是不加考虑的。
在广东的公今寿,不同于在武汉、长沙的公今寿,更不同于在济南的公今寿。从火攻庄门,转移敌人注意、掩护战友登上城头的事例中显示出:他考虑问题更加周密了;战斗的方法更加机巧了。粗中有细,勇中有谋。
我们说,从公今寿身上看到忠于革命事业的勇与力,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化地把他写成是勇与力的符号,仿佛一举手、一掷足无不是勇与力的体现。不,作者笔下的公今寿,还以一个历史的本来面目,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是一本文学性的革命回忆录。这里所说的还以一个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教科书。它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细节的描写,合乎文学创作规律的剪裁来再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多样化的。就是这个公今寿,独独在男女关系上,还存在相当浓厚的封建意识,他不敢接近女同志,怕见女同志,一见之下就害羞。他的勇,在这里完全失掉作用。可是,偏偏有女同志追他,他偏偏在闹恋爱。这就在生活中带来了一系列的趣剧和风波。
围绕着公今寿的其他人物,例如谢拙民的沉着老练,刘辉的机智活泼,陈桂珠的落落大方,也都是写得成功的。又不论是谁,我们一方面从他们身上看到意气风发,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又共同的存在着若干时代的弱点,他们中不少人,或大或小地带有感伤主义的情绪。我们读一读广州起义前刘辉留下的那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悲伤,当革命开出鲜艳的花朵后,你们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小辉儿也用鲜血灌溉了这株鲜花。’”
革命事业当然免不了有牺牲,到非牺牲不可的时候,也是无所畏惧的。但是,从每个革命者来说,并非任何尖锐斗争的情况下,都只有牺牲这条路可走。我们既看到了她的献身精神,也看到了她思想中某种程度的脆弱性。这或许是当一个革命的知识分子还没有完全与群众结合、还没有完成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的思想改造的时候,在所难免的吧?
作者忠实地反映了这些,不但无损于这本书的教育作用,而且更加深刻地表现了时代的特征。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他希望通过这本书,以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对读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的希望没有落空,而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的。


第6版()
专栏:

山村幼儿园
陈炳熙
一垂柳作帘子,青竹当围墙。秋千架吊在绿荫里,布囡囡排在窗台上。木马比真马还听话,阿姨比妈妈还慈祥!孩子个个如花朵,杨花蒙蒙捉迷藏。
二孩子们有七彩蜡笔,能画桃花,能画牡丹……可是没有一个孩子,能画石竹开满山;它像剪碎的彩线,又像织好的丝锦;撂下蜡笔拿小铲,一丛一丛挪进幼儿园……
三青青的天空好像一湾水,尖尖的月牙好像黄金刀。爸爸到幼儿园来了,妈妈到幼儿园来了;姐姐给爷爷扛来板凳,哥哥没顾得撂下书包。空空的场地板凳已排满,阿姨叫我们在前面坐好。山路上又嚷还又笑:放映队马上就来到……


第6版()
专栏:

黄河颂(漆刻、全国美术展览会作品)姚天沐 李玉滋 王光宇 张怀信作


第6版()
专栏:

访问(木刻) 唐西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