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为革命而努力创作
刘开渠
一、为革命而创作
我很早就从事雕塑专业工作,但一直不知道在雕塑创作上,究竟怎样办才算好,走了许多弯路,经常感到茫然、苦闷。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大概是1944年间),我有机会读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因为自己思想的落后,未能很好地认识到毛主席著作的光辉和伟大的丰富内容,但看后仍然获得了未曾有过的启示。自己在创作上开始以工农生活为题材内容,但由于对劳动人民的生活不熟悉,同他们的思想感情有距离,又没有起码的工作条件,所以并没有做出满意的雕塑品;虽然如此,但心里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彷徨。解放以来,更多地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深入劳动人民生活和进行艺术实践,逐渐明白自己以前所以在雕塑艺术上苦闷,实因缘于立场、态度和创作目的不正确。至于艺术上的彷徨,不过是前一问题存在的必然结果。在短短十三年中,特别是在三面红旗的鼓舞下,雕塑家创作了许多好作品,更证明雕塑工作者只要思想感情有了变化,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而创作,创作就可以有崭新的发展。时代在不断的前进,人民的生活在不断的丰富多彩。我们雕塑工作者要继续改造和提高思想,永远和劳动人民共呼吸,雕塑创作要紧紧地为革命斗争服务。这样,我们的雕塑艺术不仅会顺利的发展,而且还会向最光辉的无产阶级艺术高峰迈进。
二、表现情绪、体现思想
毛主席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一经典指示,对于雕塑艺术创作,更有深刻的意义。由于雕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所以一件雕塑品必须尽可能做到“六更”,才能更好地打动观者的心灵,起到更多的教育作用。
在雕塑创作上,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把生动丰富的生活变为雕塑品的内容?在雕塑品上,怎样才达到“六更”呢?
我想首先是要全面的、细致的研究和选取题材,并决定从什么角度去表现才富有思想性的问题。
我们时代中的生活是各种各样的,但它总的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人的精神面貌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劳动为光荣的。我觉得不管选取什么样的题材和从题材的哪一个角度去创作,都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我们时代精神面貌的某一个方面,才能起鼓舞、教育人的作用。
雕塑艺术是能反映生活的,但不是生活中的任何题材,任何角度都能够表达,而要选取雕塑艺术所善于表明的题材和角度。题材内容的表现需要一定的情节,而情节又必须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才能让人理解到它所包含的是什么思想。雕塑形式是不长于说明过程的,即使勉强做了,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为了在雕塑品上能够把题材内容体现得鲜明、动人,我觉得需要把题材情节升华到情绪上来表现,也就是说需要从情节变化中,选定情绪最鲜明突出的时刻来表现。情绪是人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气质,对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是人人都有的,如喜乐、愉快、赞叹、满意、爱憎、忿怒、恐惧、悲哀等等;因此,引起某种情绪的条件虽是个别的,但这种情绪却能普遍的为人人所感到。雕塑创作从表现情绪达到体现思想,就能由一个有限的题材,达到无限的感人境界,让广大的不同的观众,获得种种的感受和联想。例如,在一个农民的胸像或立像上,不但不可能把与他有关的各种社会生活表现进去,就连农民的各样丰产事迹,也无法具体表现。但是如果能够集中地、强烈地把他的英勇气概,饱满精神表现出来,则不仅可以使我们感到他在农业战线上是个英雄模范,也会启发我们联想到农村的一片美景,联想到和他同时代的,一切事业上的劳动者的革命精神,联想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雕塑艺术的特长,是用具体的形象去感动人的。从感受上说,情绪是最容易吸引和打动人心的。只要雕塑品上能有鲜明、饱满的某种情绪,就会感动观者。观者从感到的某种情绪中,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含义。也正由于以表现情绪、体现思想为主,所以雕塑家就可以突破具体事务性现象的束缚,而就表达情绪的需要,对题材情节有所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
把生活提高到情绪上来表现,但是绝不能够脱离生活。如果在作品上只见情绪,而看不到产生情绪的生活,那么观众就不知道产生情绪的是哪一类人,或者哪一个时代的生活。所以,雕塑创作中的情绪,必须让观者看到是从我们的时代生活中所产生的。也只有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才能生动、深刻地感动欣赏者,达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
三、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为工农兵服务的雕塑创作,必须首先有正确的题材内容。造型艺术,特别是雕塑艺术,内容是由形式表达出来的,形式和内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分割的。因此在雕塑品上要尽可能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我觉得在确定雕塑品要表现的题材内容后,就要很好地研究采用符合这个内容的体裁形式,如头像、胸像、单身像、群像、圆雕、浮雕等。体裁决定于题材内容的需要。如果体裁采用得恰当,不仅能充分表现内容,而且体裁形式本身也能增强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美,如果采用的体裁形式不够恰当,甚至不相称,比如用一个单像即可表现的题材内容,却用了群像,必须用浮雕方能表达的,却用了圆雕形式;这就使要表现的内容不能恰到好处地显露出来,也必然会使作品的艺术性受到损失。
体裁形式定了,就要考虑如何构图(在头像、胸像上称之为剪裁),构图是构思的具体表现,是作品艺术形式能否完美和动人的第一个关键。在雕塑创作上,究竟应该如何构图,这是既有规律,又无固定办法的。一个雕塑家,一件雕塑品必须有所创新,不能老按着一个样子去做。但由于雕塑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在构图上也有自己的规律。我觉得这个规律大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从内容出发,务求明确地表达内容。(二)构图应符合题材人物的气质。比如雕塑一个女像,不仅要表现她的思想情感,而且要符合于女性的气质。(三)构图要使作品(特别是圆雕)的各个角度都有情意完整、美好的画面。(四)构图要使作品在轮廓上有符合于题材内容的鲜明节奏。比如描写一群英勇的战士冲向敌人,我们若把他们组织成在一种汹涌前进的节奏形式内,就能更好地体现他们英勇的战斗精神,给观者以必胜的感觉。(五)由于雕塑是立体和有重量的硬质材料做成的,在雕塑品上容易产生一种动而不稳定,静而呆板的感觉。所以在构图上要均衡虚实相称,多样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六)构图要使雕塑品能和使用场所大小相配合。如不能调和,虽表现了内容,但在和周围环境结合之下,就会显得难看。(七)雕塑是利用金属、石头、木材等硬质材料所做的。材料本身有其独特的质感和色彩感,雕塑构图要利用这种材料的性质和性能,如花岗石的雕像,就应强调结实稳定感,不然,也会给人一种不快、不美的感觉。生动、美、舒适,在雕塑品上是很重要的。对欣赏者来说,雕塑品是从生动、有趣、美引导欣赏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思想性的。美、有趣、生动,不是雕塑品的目的,但是却是重要的手段。
在构图上虽说有许多规律要注意,但在具体运用时,每个雕塑家以至每件作品都应有所不同,而且最好做到各有其巧妙的创造,否则,也必将有碍于雕塑品的新鲜和独创性,自然也就影响到作品的思想性和说服力量。
产生题材情节的实际生活虽是千变万化的,但生活的某些日常规律及人在生活中的姿态动作上,尤其是在社会习惯相同的情况下生活的人们,彼此是有其相一致的地方的。那么以反映生活为基础的雕塑的构图,也难免有时小同大异,甚至大同小异。我觉得不应该为了构图的新奇,而脱离了生活。如其不然,就难免为构图而构图,以至陷入形式主义。
四、生动、新鲜的制作表现
为了能把革命的政治内容,通过有力量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来,一个雕塑家,一件雕塑品,除了需要在体裁、构图上反复考虑外,还应该在造型的制作表现上,力求其生动、鲜明和独创性。这样,即使在题材、构图上有不能避免的大同小异之处,作品仍能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北魏和唐代的不同、云冈和麦积山的异趣,就证明了雕塑造型上的制作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雕塑是立于空间的艺术,正像一座山,一个建筑一样,是以其在空间所呈现的形和体,表现题材内容的。既是要在空间起作用,雕塑品的造型,必须特别注意立体感和重量感,尽可能做到:面与面,体与体,形与形,局部与大体,从内向外,明暗调和,结结实实,上下左右一气呵成。根据要表现的题材内容角度,每个雕塑家、每件雕塑品在表现上应加强与此相称的造型处理。某些作家或作品可以是更严谨,另一些则更潇洒,其他可以结实有力或者丰富优美,还有些可以是明朗或光暗对比强烈。有些人把各样处理方法同时用在一件雕塑品上,我觉得不但不丰富多彩,而且也没有新鲜、独具的风格。这种东拼西凑,正同那种不精不炼,格调不高的雕塑品一样不好。在雕塑造型制作表现上,除了根据题材内容的要求外,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或者说是任何一件雕塑品都不能忽略的有四点:(一)适应室内或室外光线;(二)适应远观或近看;(三)尽可能与已有的中外古今雕塑品有所不同;(四)为提高新创作的质量,雕塑家可以在前人,尤其是本国的前代优良雕塑作品中,吸取一些可以吸取的东西。这样做,有利于观众在原有的欣赏习惯上,接受新作品。
五、个人风格和时代气息
雕塑品的艺术质量,是和作家的个人艺术风格分不开的。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作家对生活的态度、艺术修养及气质的不同。如某些作家特别喜欢优美、典雅,另一些作家欢喜刚强、豪放等等,这就使得他们的艺术从选题、定情、定式、定型、使料、以至用凿及塑法,都各有所不同,使这个作家和另一作家的作品,各具风貌。也正由于在雕塑品上不能描写很多故事情节,就更需要有新鲜独特的艺术风格来突出作品的内容,提高感人力量。在一个头像或独立的全身像上,如果没有这种新鲜独特的表现,那比之故事性强、场面大的其他艺术品来,就更容易觉得平庸乏味,当然也无法使内容生动感人了。但是在雕塑上,只有个人艺术风格,我觉得是不够的。雕塑家和其他人一样,是处在时代中的。每一个时代是不相同的。如果个人的艺术风格没有时代气息,就有可能使人觉得他的作品,不知道产生于何时。没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自然也就很容易脱离时代生活的本质。我们社会主义雕塑艺术不论表现哪一种内容,都要体现我们这一时代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也不是随便哪一种艺术风格,而是寻求更有利于表现上述内容的风格。我觉得雕塑艺术只有在这样的要求上,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时代和劳动人民服务。
六、借鉴和创新
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是从各个时代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前代人积累的经验,我们的雕塑艺术就要一切都从头开始,这样是不会一下子达到很高水平的。所以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尤其是祖国民族的传统,对每一个雕塑家是不可缺少的。但继承是为创新。就拿形式美来说,每一个民族,由于在历代的生活斗争和社会斗争中,人民发现和认识到那些东西是有益的和美的。又由于每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上的需要,人们不但能更好地掌握有益的东西,也逐渐对美的东西有了总结,以至把它组织成为各种美的程式,并将它再应用于新的需要上。每一个民族对美的程式的需要和使用各有其不同。这种美的程式一方面有他的继承性,也就是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在每一个时代,也有它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我们在雕塑艺术形式上如果只是继承过去,那么作品就不能充分表现我们的时代。我们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但在雕塑艺术上究竟如何继承呢?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第一,我们应该很好地分析古代作品,找出古代雕塑艺术中(不管是构图方面或制作表现方面的)哪些东西可以吸取的,以用来恰当地表现新的题材内容。这里所说的恰当,是指在我们的作品上应用了它,但又没有照搬原来的老样子,而是能够帮助我们表现新内容,能够提高我们作品的艺术质量。例如汉代雕塑的生动有力,北魏的清俊含蓄,唐代的丰润多姿,宋代的生气饱满,就有不少的东西可为我们借鉴继承。对古代雕塑艺术的分析工作是很细致的,而且是需要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才能做出评定。所以不能把对今天有用,或者是不是美的范围弄得很狭窄,匆忙地下判断。第二,对于雕塑家来说,停留在对古代作品的理论分析上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好好地临摹那些优秀的古代作品。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不通过临摹,是难于熔化成为自己心中手上的东西。中国古代雕塑家对室外雕塑品受光处理有很好的经验,如果我们不去亲自临摹一些优秀的古代石人、石马、石狮等,就不容易较快地取得室外雕塑的处理办法。在艺术格调、趣味高低方面,不通过临摹,有时更是不容易体会到。继承是为了能恰当、确切和充分地表现新的内容。在雕塑品上,应看出有所继承,但不能让人感觉有很多旧气氛。旧气氛必然有损于我们的新内容。当然,继承和创新需要艰苦、反复的艺术实践,才能产生出应有的结果。在美术史上,从一个时代转到另一个时代,由旧风格到创造成新风格,不仅需要若干雕塑家的努力,而常常需要整个时代的作家去创造,和社会的支持才能完成。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们文学艺术的指路灯塔,对于美术来说,我觉得更是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创作天地。在雕塑实践中,我时时刻刻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主席的指示。但我的学习不够深、思想水平低,对于劳动人民生活认识浅,艺术能力弱,不仅体会得不深、不全面,可能还有许多错误。写出来请同志们指教、批评。


第5版()
专栏:

我的第一位的工作
吴强
毛主席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作家、艺术家的第一位的工作。他要革命的有出息的作家、艺术家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的源泉中去,与工农兵群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包含着要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艺术家向工农兵群众学习,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的深刻意义,也指出了文艺创作上的一条普遍真理,一条客观规律。
不熟悉的,不要去写,要写,写自己熟悉的,这是常识。古今中外的真正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艺术家,莫不是这样做的。曹雪芹、施耐庵是这样做的,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是这样做的,高尔基、法捷耶夫也是这样做的。正是由于他们对他们的写作对象了解、熟悉,才写出了他们那些卓越的感人动人的作品。如果曹雪芹对他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等人物不熟悉,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大观园里里外外的生活不熟悉,他能写出那么一部人物众多而又鲜明,内容复杂而又丰满的《红楼梦》来,是不可设想的。稍有创作实践的人,也都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到这一点:写自己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情,就写得顺当,也可以写得好些;若是写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事情,就一路疙疙瘩瘩,写不下去,甚至是苦恼得很。即使花了再大的工夫,把作品硬写出来,也必定是不像样子。我在部队里,生活得久些,对战士、干部和打仗的事,比较熟悉,写点关于反映战争生活的作品,就比较顺当,自如一点,写工人,写工厂生活,我的笔就很不听我使唤。我写过,真是好不容易才写出一两篇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人物特写来。因为我在工厂里只工作过、生活过一年光景,对工人,对工厂里的事情,还是如毛主席说的“简直生疏得很”。
不了解不熟悉的,而又要写,必得先去了解、熟悉。这是从事创作活动非有不可的准备工作。不做好这个准备工作,就没有劳动、创作的对象。不去了解,不去熟悉,那就只好搁笔,不干这一行。要干这一行,要想写出作品来,为工农兵服务,就要使自己对人对事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就要从“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到熟悉工农兵的面貌、心理,懂得工农兵的语言,“英雄”有用武之地。这个第一位的工作,是万万不能不做的。二十年前,毛主席说,要做好这个工作,“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对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这句话的意义,是关乎人生大事和创作前途的。二十年过去了,今天,把二十年来自己的经历回顾一番,检视一下自己的现状,就更加觉得它是多么深刻了。
二十年前,我在新四军里工作。那时候,我是我,工农兵是工农兵,思想感情上既不曾“来一个变化”,对工农兵自然是不熟,不懂,简直生疏得很。但是,那时候,我却还在从事写作。我不熟悉兵,却要写兵,不熟悉打仗,却要写打仗。说实话,我在写那样的东西的时候,热情倒是不低。无奈热情不是创作的源泉,热情毕竟不能代替写作的对象。除去访问得到的一点第二手第三手的材料而外,什么内容、形象也没有。这也是实话。当时,一方面,我觉得还有兴头,一天竟能写上五七千字,一方面又确实感到自己的空虚,胆怯得很。写出来以后,究竟是个怎样的成品,完全是心中无数的。事实上,那是在瞎子摸鱼。后来,是由于战争生活的紧张,部队经常行军,打仗,迫着我不得不先干别的工作,到团里、营里、连里去,到农民里去,同时,我也因为碰了壁,多少感觉到没有一点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于是,我搁了笔,把愿望寄托于将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的头脑还是并不清醒,那样的感觉和愿望还是蒙蒙眬眬的。对于了解人熟悉人这个第一位的工作,还是不曾认识到,因而也就不曾有意识地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和行动中去。到1942年夏天,在整风学习中学习了《反对党八股》,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的文章里,特地提出鲁迅复“北斗杂志社”讨论怎样写文章的一封信,把鲁迅说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作了反复的讲解。对着鲁迅和毛主席说的话,加上在这年冬天,看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检查一下自己的写作活动和写过的一些东西,才算是开始有了觉悟。然而,认识、觉悟,并不等于实际行动,对我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虽然已经在部队里工作了、生活了四五个年头,天天跟士兵在一起,天天住在农民家里,天天身在战斗之中,但是,真正跟工农兵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也还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还是大半由于战斗频繁的客观形势所逼,时间久了,渐渐地习惯了,同他们共了患难,受了生活的感染,才在以后的几年,跟战士们、工农出身的干部们和接触到的农民群众,逐渐地融洽起来,同他们有了感情,有了共同的语言,在他们之中有了朋友,也就从而取得了进一步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条件,留心做起自己要做的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来。
了解工农兵熟悉工农兵的关键,是和要了解要熟悉的工农兵打成一片,同他们共心,是不嫌他们,爱他们。毛主席已说得很透。共心这一关通了,就关关通,路路通。他们就把你当成自己人,他们也不嫌你,也爱你,甚至比你对他的感情更深,更真切,更诚恳,也更坦率。他什么话都对你说,他会把心都交给你的。我在战斗里,不止一次是由于连队的干部和战士的爱护,在生命最危险的时候,得了救。1944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我和两个短枪队员,住在敌人正在清乡的南通西乡的一个相熟的只有一间小屋的人家,我正要离开那里到别处去,这家大嫂,眼见在不远的堤岸上,有一队日本兵走过来,连忙把我推进屋里,关了门,自己随手端了个小板凳,上了堤岸,很镇静地坐在路边上做着针线,为我们担任了前哨任务。日本兵走到她的跟前,看看只是她一个人,一间小屋的门闭着,便走了过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她用自己的生命掩护着我们的生命!我记得,她曾向我讲过她自己的一生,讲过她经历过的听到的许多生动的故事,让我了解她,熟悉她,让我从她那里,了解了、熟悉了许多社会情况。当然,同工农兵有了感情,共了心,只是了解人熟悉人的条件,并不等于已经了解了、熟悉了他们。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还是如毛主席说的,要做许多工作,作家、艺术家更需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我所体验到的,做这个工作,就是要多同他们接近,多同他们发生生活上、工作上的联系,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在彼此往还当中,默默地留心他们的言谈举动,简单的一次两次以至多次的调查访问,是不能够熟悉他们的面貌、心理、性格、品质的。在江苏的如东县,我认识一个顾大妈妈,在启东县我认识一个董家妈妈,我每次到那两个地方去,总是要去看看她们,同她们谈谈,而每次看到她们,她们总是滔滔不绝对我说起乡里的情形,说到她们的生活怎么样,以至说到她们的儿女和左邻右舍的这样那样。有时候,说起过去的事情,说起战争期中的英雄故事,她们的眼泪竟是止不住地滴落下来。她们感染着我,我也从而更了解、更熟悉了她们和其他的人其他的事情。举如我手里正在写的一个长篇小说里,有一个人物叫白桐本,他是一个已经牺牲了的英雄,他不曾死的时候,我只是见到过一两次,经过他的干娘顾大妈妈对我多次地谈到他,谈了他的一言一动,谈了他的爱好,谈了他的种种事迹,加上我从别人别处了解到的关于白桐本这个人的这样那样,我就了解了、熟悉了白桐本这个人了。
“来一个变化”,我变化得很缓慢,很迟,至今还是变化得不彻底,我的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我的写作对象,大多是兵,是军队的干部,在写作过程中,有时候,我也还能够描绘他们,能够要他们由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支配他们的行动,要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说他们要说的话,有时候,譬如写到士兵在火线上的心理活动,就觉得没有多大把握。干部、士兵也是各种各样的,面貌、性格不同,我了解的、熟悉的,还是有限得很。作家要有两种自由,一种是不受外来的干涉、限制、束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种自由,我是有的,而且很充分。一种是对自己描写的对象熟悉,想写他什么,就写他什么,想怎样写他,就怎样写他,能够随心所欲,纵横自如。这种自由,我也有,但是很不充分。在创作过程中,就干涉着、限制着、束缚着自己的手和笔,使自己至今还有不小的苦恼。毛主席说,要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却是做得很少,很不到家的。写作这件事情,跟别的许多事情一样,有它本身的规律、轨道,离开规律,出了轨道,是到不了目的地的,是硬干、蛮干不得的。说到毛主席说的,要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能进入创作过程,那就更是不能不感到脸红耳热了。人和人,事和事是互相联系的,工人跟农民有联系,好多工人来自农村,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工人与知识分子也有联系,好些工程师就是知识分子;解放军的官兵和工人、农民分不开,好多解放军官兵,本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打仗的事与整个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敌人要在战场上相遇,战斗以后,还要审查、处理、教育俘虏官兵,有些俘虏兵,经过教育,还又成了战士。写工人,不能只了解、熟悉工人,写农民不能只了解、熟悉农民,写兵,要了解兵,熟悉兵,要了解、熟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得了解、熟悉其他的人以至敌人。这是多么复杂、艰巨的工作!不去首先做好这许多工作,对人,还有对事,没有丰富的知识,劳动对象怎能活现在自己的笔下?创作冲动从哪里来?怎能进入创作过程?自然,劳动对象有主有次,要事先了解、熟悉的,也有主有次,对一切阶级,一切人,一切群众都做到同样深透的了解、熟悉,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主要的对象必须有深透的了解、熟悉,对与主要对象有联系的而自己笔下又非写到不可的,有相当的了解、熟悉,则是必需的,缺少不了的。单从毛主席在二十年前说的这条了解人、熟悉人的普遍真理,客观规律来检视一下自己的创作活动,已经觉得这个第一位的工作,今后还是要认真地不懈地做,一生写作,就要一生做这个工作。从毛主席说的进入创作过程的要求来看,要认真地不懈地去做的工作,要下的工夫,就更多更大了。至于思想修养,艺术修养和种种知识修养,是同样缺少不了,必须下大工夫的。缺少这种种修养,光有劳动对象而没有劳动手段,也是不能够进入创作过程,也是不能够如毛主席所说“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的。
从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作艰苦的努力,下很多很大的工夫。而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还是我必须做的必须下工夫的第一位的工作。


第5版()
专栏: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张永枚
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些年青的文学工作者,多么幸福啊!
比一比吧!
西方的文学青年们,有的在苦恼,彷徨,有的在堕落,沉沦(虽然也有的在前进),他们自称是:“被搞垮的一代”。
被帝国主义者压迫的国家的文学青年们,没有自由,没有可靠的衣食,连自己想唱的歌也不能尽情的唱。有的人为了一部作品,甚至几句诗,而被罪恶的统治者送进了牢狱,送上了绞架。
比一比吧!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是幸福的!
不是么?还在我们开始接触到创作的时候,敬爱的党和毛泽东同志,就已经为我们指出了前进的坦途,光辉的目标。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去为工农兵服务。使我们的工作,与人类中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阶级结合到一起了,与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了。
光焰万丈的红日啊,照耀着我们!一个真正有志气的好青年,怎会迷路、摔跤呢!
而我们的先辈们呢?他们有的人为了探索一条真正伟大的文艺之路,付出了多少劳动,经过了多少苦痛啊!有的人甚至是流着泪,滴着血……。也有的人恰在他刚刚看到自己应有的光荣的目标的时候,健康,才智却消逝了!他们是多么值得惋惜啊!……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党,我们的先辈,为我们创造了多好的时代,多好的社会,多好的生活啊,堕落、腐化,在这儿宣布了死刑,压迫、绞杀,在这儿已送进了坟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周围是火热的一片,是沸腾的斗争之海;是百花吐蕊,春光明媚的美景良辰,前所未有的奇迹,前所未有的崇高的人,崇高的情操,光辉灿烂!
一切有生命的新苗,怎能不生长茁壮?怎能不开花结果?真是“遍地皆诗写不赢”啊!真是“一切都要生长,谁也不能阻挡春天的来临”啊!
我们是幸福的!敬爱的党和毛泽东同志,多么关怀我们,扶持我们啊!说:未来是属于你们的!……而当旧社会的流毒,压抑青年们的创造的时候,党报向那些歪风进行了严肃的斗争。培养文学的新生力量,被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
作祖国的一个好儿子,
永远侍奉她以战斗的诗歌……
我们是幸福的。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光辉的照耀下,在我们这人民的文艺阵地上,是不会埋没任何一小星的创造,一小星才智的光的!怕只怕我们自己的不坚强,自己的不勤奋。
然而,我们的道路也并不是完全平坦的。一个学步的孩子,虽然有妈妈在身边看着,也难免摔跤,甚至摔伤了自己。
我永远也难以忘怀,那些个思想激剧斗争的夜:我在写作上遇到了障碍;盲目地追求提高,开始疏远火热的生活……这是多么大的障碍啊!我们的党组织,领导,同志们,及时地劝导我,提醒我,使我开始猛省。夜里,我反复地读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像在阳光下曝晒湿气,就像在明镜前洗涤污垢。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越更感受到他的亲切、严厉,越更感受到他的光和热,力量和伟大。哪一句话不打中我的心啊!我对着那袖珍本的火红色的封面(这是志愿军总部翻印的),重下决心:我要不断打扫身上的灰尘,找到我应有的基调;我可以信心百倍地说:敬爱的党:我决不辜负你那无微不至的教导!妈妈般的抚育。
我们多么幸福。敬爱的党不让毒菌侵入我们的机体,让我们健康地长大成人。我们多么幸福。你前进,鼓励你;你停步(或是倒退),她拉着你的手,再向前!
难忘的关怀,难忘的日月,你像春天的绿叶那么繁茂,碧空的明星那么亮呀!
1957年1月,敬爱领袖的十八首诗词发表了!一封谈论诗歌运动的信发表了!我们真是像过节一样地欢乐。读着,诵着,我看到了我们的昨天、今天,也看到了我们的明天。我看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诗的化身,找到了我们年青人诗的范本。“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多么周到、细致的指导!我的心翻起了波澜:是啊!我们的党和领袖不希望我们像“小脚女人”那样走路,我们应当插上思想的翅膀,飞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今朝的诗的“风流人物”呢?
我们的祖国怎能不成为诗之国?怎能不产生开一代诗风的《红旗歌谣》?我们的诗歌运动又怎能不蓬勃发展?我们年青的歌手们,又怎能不永远向上,逐步走向成熟啊?记住吧!一位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在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指导我们前进!
我们是幸福的。幸福,你是多么珍贵的字眼啊!但真正的幸福常常并不是那样容易理解的。想想吧!假若我们是生在另外一个社会,长在另外一个环境中呢?那微不足道的才智,是发光?还是暗淡、死亡?想想吧!多多地思索吧!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珍惜我们已经得到的一切,更加热爱我们的一切!决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因为我们是立志要做一个像敬爱领袖所教导的“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