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读者言论

重视农家作物品种
这些年来,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在培育和推广作物新的优良品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一些地方保留着一定种植面积的农家品种,这些品种也是值得重视的,应该因地制宜地繁殖和推广。
农民对当地的农家品种所以喜爱,是由于这些品种是经过他们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当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生产、生活上的需求,而选育出来的。张家口专区谷子农家品种,有适于风口地块种植的“气死风”;有适于山地种植、不怕鸟害的“气死雀”。天津低洼地区有抗涝的品种“海里站”。河北唐县地区有“抗旱谷”等等。
这几年,有的地方草率地淘汰了一些当地的农家作物品种,过分集中地推广某一个品种。这样,有些地区农作物品种单一化了,一些适合当地种植、受群众欢迎的农家品种减少了,这对生产是不利的。
过去,在小农经济时代,一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保存的作物品种从来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甚至更多一些。他们所以这样做,为的是在气候变化多端的环境里,利用不同的品种或群体,分期分地播种,以抗拒旱、涝、风、病、虫等自然灾害;同时,也可以运用品种调节劳力,以便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管理和收获。
1960年我到张家口专区怀安县郭磊[lěi]庄公社老龙湾大队调查时,当地群众曾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过去农民种谷子,总有三、四个小缸缸,每个小缸缸装一样谷种。春旱的时候,在沙土地晚播,就种“西城白”、“小红谷”;春墒好,在黑土地早播,就种贪长秸秆、生长期较长、耐肥的“黑夜来”。现在,不论种得早晚,好地坏地,都是一个品种,遍地都是“西城白”。这对于抗拒自然灾害和夺取高产稳收是不利的。
农民不满意品种单一化,农业科学研究机关也认为几个品种合理搭配对生产有利。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科学研究机关尽可能多地培育出一些新品种,是一个办法;有计划地调整和恢复一些适合当地栽培的农家品种,也是一个办法。有些农家品种群众已有多年种植经验,了解它的特性,适合当地种植,由群众来恢复和繁殖,可能会更快一些。
因地制宜地恢复和繁殖一些农家作物品种,是改变作物单一化,减轻灾害损失和争取高产稳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春耕播种阶段最好就重视起来。
河北张家口 李东辉


第2版()
专栏:读者言论

对城市种树的几点意见
近几年来,各大、中、小城市的人民,在市内和郊区种了很多的树。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有些地方由于对城市树木的管理不得法,因而不能得到种树的更大效益。
农村种的树,每年秋天都要剪枝一次。而一些城市种的树,有的根本不剪枝,有的虽说剪了枝,但不合乎规格。拿杨柳树来说,树干长到五六尺后即行放枝,枝丫很多,以致小的不能作椽[chuán],大的不能作檩[lǐn],门窗家具也不能做。再拿穿天杨来说,这个树种的特性,是向高里冲的。假如管好了,高可达五、六丈;但我在有的城市看到的穿天杨却是枝丫横生,不高也不直。也许有人会说,城市林木以美化为主,不能同农村作比较;或者说剪枝劳动力不足等等。这是不对的。
我国树林的覆盖面积比较小,分布又极不平衡。因此,我认为一些有条件的城市,都应该注意林木的种植和养护,既能美化城市,又能逐步增加城市用材供应。关于城市林木的种植和管理,我有几点意见:
第一,必须先解决用材林木与美化林木的结合问题,除个别场所外,我以为应该以培植用材林为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关部门对树种最好做出规定:单纯美化的树种,除个别场所允许种植外,一般场所尽量多种用材林木,特别提倡多种速生林木。
第二,规定出剪枝具体办法。比如:近郊区和市内公路两旁的树,可归农林局、园林局等有关单位管理;机关、学校、厂矿企业、民房宅旁的树,由本单位、本院主人管理。剪枝技术问题,应由园林局和农林局负责指导。
经济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若认为剪枝是小事,大的林木资源便培育不出来。希望有关单位能够注意这件事情。    
          李子直


第2版()
专栏: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医生
巧缝动脉血管主要神经和肌腱
使大部被切断的手腕重新吻合
新华社上海27日电 一个左手腕大部分被切断的病人,经过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医生悉心救治,切断的部分已经重新吻合,血液循环正常,神经生长良好,这个病人不久前已经出院,他十分感谢医生们为他保住了这只手。
受伤者胡同兴是上海淮海制革厂工人,去年8月2日,他在离心机旁操作,左手腕不慎被铲刀割伤。手腕的两根动脉血管(桡[náo]动脉和尺动脉)、两根主要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两根骨头(桡骨和尺骨)全部被切断,腕部二十五根肌腱(俗称筋)已切断十五根,手和手臂只靠腕部背上一部分皮肤、肌肉和肌腱连着,伤势十分严重。
病人被送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后,外科医生立即作了检查。他们认为,按照通常办法,这只手只好作截肢手术处理。但是在医院院长、骨科专家李鸿儒教授指导下,他们经过慎重研究,还是决定尽力为病人保全这只手。杨东岳等三位医生首先为病人作了血管缝合手术。他们在切断的创口,找到了又滑又软、比火柴略粗一些的动脉血管,用管腔直径只有两毫米的塑料管将断了的血管衔接住,然后用细巧的月钩形手术针把它缝合起来。两根动脉血管接通后,病人左手的手掌、手指由灰白色逐渐泛红,皮肤温度上升。医生们又把切断的骨头对好了位置。手术后四十三天,经过特殊的爱克司光检查,证明手部血液循环良好。
为了使保存下来的左手能够活动和恢复感觉,还必须把切断的神经、肌腱也缝合起来。五个月以后,医生们就为病人作了第二次手术。杨东岳等几位医生先从一大把切断的肌腱、神经中,找出粗细、颜色跟肌腱很相似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把这两根已经缩短了的神经慢慢地拉引出来。细心地分别缝好。缝合肌腱之前,医生们想到如果把十五根在同一平面切断的肌腱都缝合起来,就很难避免由于肌腱相互粘连而失去控制手腕、手指活动的能力,于是他们在已经切断的联动手指的九根肌腱中,切除了四根次要的肌腱,把切下的部分移植到必须保存的但都已短了一截的五根肌腱上;控制手腕活动的另外六根肌腱,也作了修补处理。经过医生们七个半小时紧张的手术,胡同兴左手切断了的神经和肌腱才缝合完毕。
出院前,医生们又为胡同兴作了多次检查。用针刺他的手掌,胡同兴已能感觉到疼痛。他的左手肌肉有了弹性,手腕和手指已经能够活动。出院时,杨东岳医生告诉胡同兴,再过半年等到受伤的手部神经全部生长起来后,手部功能将会有更大的恢复。


第2版()
专栏:

“奇妙乐器”的医生
在北京有一些医生专门为保护演员们的嗓子而劳动着。他们被称为“奇妙乐器”的大夫。
不久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杨薇声带上长了一个小结,嗓子非常不舒服,无法发出轻柔清晰的声音,有时连音也咬不准。同仁医院副院长、著名的耳鼻喉科专家徐荫祥为她动了手术。徐大夫左手拿着一把带长柄的只有普通硬币大小的镜子——间接喉镜,伸进杨薇的咽喉,借着灯光反射,镜子里出现了喉头像。杨薇发出“依依”的喉音,从喉镜里便看见两条白色的声带在振动着。然后,徐大夫右手拿着的一把细长带弯的手术钳子,伸进杨薇的咽喉,熟练而准确地在声带上取下比芝麻还小的小结。一个多星期以后,杨薇又开始演出了。据徐荫祥大夫说:在作这种手术时,手重一点儿,多切掉一点儿,都会使演员的声音改变。
像杨薇患的这种喉病,是以演员等为职业的人容易害的病。这种职业病,还有声带水肿、发炎、肥厚、长息肉,以及声带肌疲劳等。北京同仁医院为此专门设立了职业性喉炎门诊部。著名的京剧演员张君秋、李少春、袁世海,评剧演员筱白玉霜、李忆兰等,都曾在这个门诊部治过病。
在北京的其他一些较大的医院,以及一些较大的剧院、乐团和音乐学院里,也都有大夫在从事嗓音治疗和研究工作。在中央乐团嗓音治疗室里,有普通治疗室应有的药械,还有一架钢琴,大夫们常听演员们和着钢琴演唱,以此来诊断他们嗓子有没有毛病。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新老队长之间
本报记者 李家寻 彭自襄
3月的一个艳阳天,在四川三台县老君公社去新升区的羊肠小道上,一个老汉袒胸赤臂地向前赶路。紧跟在他身后的那个小伙子,肩上闪溜溜地挑着行李担儿。他脸不红,气不喘,只顾和老汉攀谈着。有时,老汉忽然停住脚步,回转身来,说:“担子还是给我担吧!”青年总是笑嘻嘻地说:“三爷,你年岁大了,就空着手走吧!这点事帮得了。”二人赶到区里后,年青人把老汉安置在区招待所里,又忙着给他倒茶,舀洗脸水,端洗脚水……。
你道这一老一少是谁?原来,老的叫羊仲君,过去是农业合作社的主任,公社化后,一直担任老君公社幸福大队第五生产队的队长。那个青年叫羊衍朝,是第四生产队队长,去年春天才被选为干部的。这天,二人同去区里参加全区各公社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会议。这第四、第五两个生产队都同在一个山湾里,两个队长住得屋挨屋,老汉又是青年的远房伯伯。打从去年衍朝当生产队长起,仲君老汉就耐心帮助他,老汉时常对人说:“衍朝听话、肯钻,真是好样的。”一年来,新老队长之间相互关怀的美事传遍了全公社。这两个队的生产搞得好,先后都被公社评为红旗生产队。
决 心
去年2月初,羊衍朝刚被社员选为生产队长时,他很兴奋,在社员会上,一再表示:要依靠大家把生产队办好。不管天晴落雨,他都带头挑肥泥,担粪水,领导生产非常积极。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衍朝的工作也越来越感到吃力。一天,衍朝调派几个精壮劳力去给甘薯下种,抢季节育甘薯苗。但早饭过后好半晌,出工的社员仍是稀稀拉拉的。
“你们为啥还不出工?”羊衍朝跑到羊家大院子高声地向社员们质问着。
“没有柴烧,有米也煮不熟饭。”社员羊中友把话顶了回来。
“找柴不能误了出工呵!”
“你行,你来干嘛!”
几个社员似理非理,羊衍朝又急又气。心想:这才是“顶起臼窝跳加官——费力不讨好。晚上,他找到了第五队队长羊仲君老汉说:“君三爷,我能力弱,办不好事情,还是趁早不当队长好些。”
“遇到点困难就想低头缩肩膀,这哪像个年轻人。”听了衍朝的话,老汉就连鼓励带批评地说开了。“只要下决心,展劲干,哪样本事不是慢慢练出来的!”接着,老队长谈到几年前自己刚当干部时的情形:那时不会调工,农活老是安排不开。向社员传达上级什么指示,结结巴巴几句话就完了……。
衍朝心里暗想:可是眼前的老队长羊仲君,不仅是传达上级指示,在领导群众生产上都很有一套办法哩!
不容衍朝继续想下去,老队长又谈起衍朝解放前一家人的痛苦遭遇:爹妈成年给地主干活,一背太阳一背雨,衍朝八九岁时就放牛割草。那时穷人没吃没穿,生命都由人摆布。”现在共产党领导,让我们当家作主,自己来办自己的事情,不下决心学会,不把生产队办好,行吗?”
老队长深沉的回忆,和那双充满期望的目光,深深地激励了衍朝。他感到又羞又愧,心想,老年人都那么展劲,自己还是个共青团员哩!衍朝向老队长表示了自己的决心说:君三爷,你相信我吧!”老队长看到衍朝那副充满稚气和信心的表情,也会心地笑了……。
启示
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一次,正是整拌大春地时,几个年轻力壮的社员却争着要去割青草。整地的社员,干活也显得有心无肠,质量不高,土块拌得比拳头还大,这是怎么一回事?衍朝为此很苦恼。这时,仲君老汉正去本队检查生产路过这里,看了看地里的土块,笑着对衍朝说:“活路做得这样粗糙,着不着急呵!”
“嗯,大家不展劲,我有什么办法!”衍朝回答说。
老队长说:“活路作得不好,不能光埋怨社员呀!”
衍朝不作声。
“你们队里,一个中等劳力割一天青草得多少工分?”老队长问道。
“能得六、七分。”衍朝回答说。
“一个全劳力拌一天土呢?”
“工分也差不多。”
“衍朝,不分轻重活路,报酬都是一样,你说合不合理?”衍朝经老队长这样几问,心里豁然开朗,“对啦!原来毛病就出在这里,自己没按政策办事,多劳不能多得,怎么能责怪社员呢?”
从此,不论办什么事情,羊衍朝都首先从政策考虑。是不是符合党的政策?管理工作上有没有什么毛病?他时常向人说,千条万条,按党的政策办事是第一条。
钻 研
老队长常常向衍朝说:当好一个生产队长,光懂得政策还不够,还得了解本队的人情、地理。因此,羊衍朝除钻研党的政策外,一有空就找社员和老农攀谈,向他们请教,他还按本队几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把几种土壤标本带回家里研究。在这方面老队长也帮了他不少忙。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呼呼的寒风扑打着窗户哗哗地响。屋内,羊衍朝正在一盏煤油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一本农业科学课本。当他读到农田的特性和改造土壤的一章,他多么兴奋呵!本队有二十多亩死黄泥地,天晴像把刀,落雨一团糟;几亩白沙地,不保水也不保肥。衍朝早就下决心要改造这片低产田,但总没有想到较好的办法。因此,他读到改良土壤一章时特别仔细。但是,读了几遍,还是不能理解。他决心去找老队长请教。刚打开门,迎面拂来一阵寒风使他打了一个寒噤。“这么晚了,外面那么黑,风又大,明天再去吧!”他的爱人劝道。衍朝那里肯听,拔步就往老队长家里跑去。当仲君老汉听出是衍朝在敲门时,便一骨碌翻身爬下床来,老伴担心他受凉,埋怨他睡觉都不安心。老汉却不以为然地说:“夜晚人静,正好商量事情。”边说边打开门,待衍朝提出问题后,二人便细心地琢磨起来。夜更深了,煤油灯下,这一老一少时而相互沉思,时而热烈争论……。
关 怀
老队长这样关心衍朝,衍朝对老队长也更体贴了。老队长不识字,年岁大了,记忆又差。每次从区、社开会回来,衍朝都要把笔记念给老队长听,帮助他记忆和理解。不仅这样,衍朝知道老队长家里人口多劳力弱,有时,忙了队里的生产,自留地就无力照顾。衍朝看在眼里,便经常用晚饭后的空隙,帮助老汉家担肥、灌水,使老队长自留地的庄稼也长得不比别家的坏。


第2版()
专栏:读报有感

买酱油的钱和买醋的钱要分清楚
舟子
“买酱油的钱不打醋”。这是天津编织厂的会计刘炳均坚守财政制度的一条经验(详见4月23日人民日报二版)。
我十分赞同刘炳均的主张和行动。我觉得有一些问题还可以从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明确起来。
譬如说,为什么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假使计划开支中有一项醋的开支,暂时把买酱油的钱拿去买醋是不是可以呢?我的看法是:预算计划是财政开支的重要依据,当酱油和醋同时列入预算计划的时候,如果这两项费用在数量上是完全相等的,那末,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先后缓急,经过一定的批准手续,采取两项专款相互通用的措施,看来也不是不可以的。不过,人们通常所说的买酱油的钱不打醋,并不是说的两项数量相同的专款相互通用,而是针对着只有酱油的预算没有醋的预算,或者酱油预算数字大,醋的预算数字小的情况而言的。预算计划上既有多少有无之分,要把专用的款项移作别的用场,其结果,势必买了醋就买不成酱油,或者多买了醋就少买了酱油。财政制度上的专款专用,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譬如说,硬性规定买酱油的钱不打醋是不是有点机械呢?可否从生产观点出发作为考虑问题的准则呢?如果挪用酱油的费用,确实对生产有利的话,是不是可以呢?我的看法是:要看什么样的生产观点,怎样理解生产观点?正确地理解生产观点,应该是同国家观点一致的。国家财政制度的各项规定,恰恰就是生产观点的具体化的反映。严格执行国家财政制度,不仅对整个生产事业有利,对具体企业也有利。从具体单位的生产出发来看生产观点问题,它毕竟是局部的,是局限在一个企业小范围以内的。何况决心挪用专款的人总会找出许多理由为自己辩解,说什么福利设施太少呀!备用设备不够呀!等等。事实上,有些事情的举办对具体企业似乎是有利的,对国家却未必有利。从国家观点整体利益全盘考虑,就会真正看到怎样有利于生产,怎样不利于生产。以“生产观点”作借口,达到挪用专款的目的,这是不能允许的。
有人说,什么钱买酱油,什么钱买醋,按制度当然好办;但是,如果企业的领导人员作出了挪用专款决定,当会计的如何既服从领导又遵守制度呢?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服从领导和遵守制度是不会存在矛盾的。国家的制度法令,大家都要遵守,谁也不能例外,作为领导人员尤应成为遵守制度的模范。至于个别领导人员在这方面不能作楷模,作为一个财政哨兵的会计,应当坚守自己的岗位,向领导人员提意见,在遵守制度的原则下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盲目迁就是不行的,违犯制度更是不行的。
在企业中严格执行财政制度,是否允许企业还有点灵活性呢?我的看法是:在制度范围以内的事情,企业可以有权灵活处理,超越制度的范围,必须征得掌管财政的有关部门同意,财政工作是不能处处强调灵活性的。
以上一些看法未必十分正确,愿经验丰富的同志发表更深刻的意见。


第2版()
专栏:

齐河县切实加强困难队领导
一批县社干部回本乡工作
据《大众日报》报道 山东齐河县从县直机关和公社抽调一百一十名有农村工作经验、与群众联系好和家在困难队的干部,回到本乡,加强基层工作。
这个县有20%的生产大队,在生产和生活上困难较大,今年的春耕进度也很迟缓。其原因除连年受灾、物质基础较差以外,主要是由于领导力量弱,党的政策贯彻不深不透,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今春,中共齐河县委第一书记刘传经同志曾带领工作组,分别到刘桥、孙耿、大吴等几个困难队较多的公社,就帮助困难队改变面貌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经与困难队的干部群众座谈讨论,一致要求把家在本队现在县社工作、有工作经验、和社员联系好的老干部派回来工作,并且比较长期的固定下来。大家认为,把这些老干部派回本队工作的好处是:他们都是从农村干部中提拔出来的,在群众中也有威信;熟悉地理人情,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
县委经过反复讨论,决定满足这些队干部和社员的要求,从县直机关抽调出四十四名干部,从公社抽调出六十六名干部,于3月中旬回本乡工作。临行前,县委还组织他们学习了有关政策和工作方法。


第2版()
专栏:编后

到基层去!
齐河县从县、社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回到本乡工作,做得很对。生产队、生产大队是组织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支援农业、大办农业,首先要从人力物力上支援和充实基层生产单位,并加强这些单位的领导力量。
这些干部来自农村,有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同群众的关系比较密切,熟悉当地地理人情,干部和群众互相知心。他们对各方面情况都熟悉,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好工作。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下放干部也不一定要求每人都回到本村、本队。只要有农村工作经验、又能联系群众,能回本村固然好,不回本村下放到其他村其他队,仍然能起应有的作用。
根深叶茂。深入基层,加强生产队的领导力量,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措施。深入生产队,扎根在基层,脚踏实地了解情况,并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对于长期做机关工作和领导工作的同志来说,实在是一个充实和提高的好机会。


第2版()
专栏:文化走廊

优秀影片评奖结果揭晓
“大众电影”杂志举办的、以“百花奖”命名的读者影片评奖结果揭晓了。“红色娘子军”获得了最佳电影故事片奖。
获得其他各项最佳奖的名单是:“革命家庭”的编剧夏衍和水华获最佳电影编剧奖,“红色娘子军”的导演谢晋获最佳电影导演奖,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琼花的祝希娟获最佳电影女演员奖,在“红旗谱”中扮演朱老忠的崔嵬获最佳电影男演员奖,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南霸天的陈强获最佳电影配角奖,“红旗谱”的摄影吴印咸获最佳电影摄影奖,“洪湖赤卫队”的作曲者张敬安和欧阳谦叔获最佳电影音乐奖,“马兰花”的美工丁辰获最佳电影美工奖,“两种命运的决战”获最佳长纪录片奖,“亚洲风暴”获最佳短纪录片奖,“征服世界最高峰”获最佳纪录片摄影奖,“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获最佳科教片奖,“小蝌蚪找妈妈”获最佳美术片奖,“杨门女将”获最佳戏曲片奖。
这次全国性的群众影片评奖活动,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评奖的对象是一九六○—一九六一两年中出品的各种影片。自从去年底“大众电影”杂志决定举办读者影片评奖活动以来,三个月内共收到各地电影观众的选票十一万七千九百三十九张,根据评奖内容和读者选票的多寡,最后评选出了各项最佳奖。


第2版()
专栏:文化走廊

青海少数民族演员不断成长
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的少数民族演员不断成长。目前全团有藏、回、蒙古、土等少数民族的编导、音乐、舞蹈、戏剧、美工等人员六十多名。由他们组成的演出队,这几年曾多次深入农村牧区演出“草原上的风暴”“烽火之夜”“走向集体”“草原哨兵”等藏语话剧和许多歌舞节目,受到了农牧民的热烈欢迎。
这些少数民族演员,绝大多数出身于贫苦的农牧民家庭,原来文化水平较低;但是他们经过刻苦学习和锻炼,进步很快。


第2版()
专栏:文化走廊

扬州展出古代独木舟
一只古代的独木舟,最近在扬州市博物馆内展出。它长四丈二尺,宽二尺五寸,是用一根整楠木刳[kū]制的。两头尖尖,船身瘦长,像现代的舢板,但要比舢板长得多,大得多。
一九六零年春天,在扬州施家桥的一个水利工地上,出土了两艘古代木船,其中一艘大船已经残破,另一只小的独木舟保存较好,就是现在展出的这一只。它们都是用楠木制成。出土时,独木舟位在大船的旁侧,看来是那艘大船停泊时用来与码头之间联系的舢板。


第2版()
专栏:文化走廊

辽宁出版通俗农业技术读物
一些介绍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和农民生产经验的通俗技术读物,陆续在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柞蚕等各个方面。
这些书的开本小,便于随身携带,随时查阅,因此很多农村技术员称之为“自带资料室”。这些书籍都是经过认真编写、反复校订的。“耕畜的饲养管理”一书的作者和出版社的人员一起,曾将书的初稿逐字逐句地念给一些农民听,然后根据农民的意见作了补充修改。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为扩种绿肥准备种籽(图片)
江西石城县横江公社罗云大队第十生产队,积极着手为今冬扩种绿肥准备种籽。达是社员们在绿肥留种田清沟除草和追施草木灰,促进绿肥茎秆粗壮,籽粒饱满  新华社记者 周肇栋摄


第2版()
专栏:

溯南洞庭湖滨的岳阳县鹿角公社寿桥大队平桥生产队社员,到洞庭湖收打湖草,为春田准备肥料。这是社员们在湖边起运打回的湖草
新华社记者 朱云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