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漫谈话剧

需要更多好剧本
熊佛西
我是一个戏剧教育工作者。建国十二年来,深深地体会到话剧事业的飞跃发展。人民群众天天要看好戏、新戏,在剧本创作上,目前还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样在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常感到剧本教材不足。每当一个新剧本问世,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热情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我们期待剧作家写出多种多样题材的特别是反映毛泽东光辉时代的剧本。
剧作家写出好剧本的基础是生活。在毛主席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我们的剧作家都积极地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但是,有了丰富的生活,写作时还需要技巧。过去,我们有点避免谈技巧;实际上,写剧本并没有什么神秘,它的主要技巧就是掌握动作。话剧(drama)这个名词是从希腊文来的,原意是动作(亦即行动的意思),因此话剧不仅是说话的意思。自然,话剧是一定要说话的。剧场是个看的地方,不是听的地方。但这样来说也有片面性,因为观众有眼睛,一定要看;有耳朵,一定要听;有思想,一定要想。让观众看,不让他听,这也不合理。然而,观众到剧场里主要还是为了看。舞台上的对话,如果有一句没听清楚便会发生误会,而动作就容易看得准确了。对于一个剧作家来说,要掌握技巧首先还是要把握动作,怎样运用动作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最近,我看了一些话剧,其中《红缨歌》里抬棺游行一场戏,作家没让一个人说话,但是感情流露得非常好,给了我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因它完全依靠了动作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全家福》、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曹禺的《胆剑篇》等戏,如果把美丽的文字放在一边不谈,他们剧本里蕴藏的动作本身也都是一首好诗。青年剧作家学技巧就要学这些。外国剧作家,不管是莎士比亚、莫里哀,还是易卜生的名著,尽管取消它们的对话,本身也是一首动作诗。
我们的剧作家要好好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最基本的。但同时也应该学习戏剧理论。有人认为西洋戏剧里的“三一律”已经过时了,不值得学习,我个人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觉得有的剧作家还应该学一学“三一律”,因为一出戏中人物的动作要贯串一气,结构要严谨,不学好“三一律”是不行的。从戏剧史上看,自古以来所有成功的戏,尽管时间、地点的统一可以不遵守,但没有一个不遵守动作的统一。因为不遵守动作的统一,戏就会松散。所以西洋古典戏剧作家大都遵守“三一律”。今天我们有一些戏的场次、人物太多,都是由于剧本的结构松散。我国也有很多好的戏剧理论传统值得学习,比如李渔的戏剧理论,对我们的写作便很有帮助。此外,我们的剧作家、导演还应该很好地向姊妹艺术学习,这对于丰富我们的意境,提高想像,有很大的好处。
从一个戏剧教育工作者、一个观众的角度,热烈地希望新中国的话剧百花齐放;我们要有各种各样的喜剧、闹剧、悲剧、诗剧、默剧。话剧是一朵花,这朵花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拿牡丹来说,就有魏紫、姚黄、赵粉、曹红等各个不同的品种。我拿话剧比作戏剧中的牡丹,牡丹是花王,这是不是把话剧捧得太高了呢?不是的。我觉得话剧的战斗性最强,它应该以牡丹自居。但牡丹也要多种多样。我们的剧作家应该担负起时代号角的责任,写出更多更好的话剧,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6版()
专栏:

忆江南(二首)
韩北屏
绍兴鲁迅故家
曲巷蜿蜒留故迹,
重檐灰瓦白粉墙。
我走在绍兴的街头,
想像先生的少年模样;
当年他从药店里出来,
手提着成串的药包;
就在这青石板的路上,
仿佛听到有足音在回响。
应接不暇山阴道,
一弯河水一虹桥。
闰土哥从这河上来了,
又从这河上离去悄悄;
拱桥下荡漾着桨声,
乌篷船抢走了祥林嫂;
早已听不见声声呜咽,
悲哀化愤怒如海宁秋潮。
三味书屋梅花鹿,
百草园中何首乌。
缅想伟大天才的童年,
偎傍故家后园的绿树;
望私塾景色依然如故,
腊梅在风雪中挺立身躯;
腊梅不仅为先生所喜爱,
也象征先生战斗的风骨。
无限棉田无限雪,
满城酒瓮满城香。
我来访会稽山下的名城,
越王故垒,春色满山岗;
新老台门遗留古老的记忆,
长街上洒落灿烂的阳光;
今天的绍兴城里,
散发着跃进的芬芳。
茶山深处梅家坞
是房屋建在溪水的两旁,
还是溪水劈开了村庄?
梅家坞隐在茶山深处,
清清的流水淙淙作响。
茶树密布四周的山岗,
竹林中有丹桂飘香;
我来时正是秋凉时节,
嫩茶花笑迎着朝阳。
客厅中听一席生产史,
送茶的是采茶姑娘;
清溪水沏最嫩的龙井,
未沾唇已闻到清香。
我访问过另一国的茶园,
采茶者像幽灵游荡;
那种红茶里饱含苦泪,
所以喝它时要放白糖。
我们的茶山青又青,
老树也生出了新秧;
他们茶园里没有欢乐,
只有凄凉的悄悄低唱。
峰回路转,秀丽梅家坞,
靠西湖,贴近钱塘江,
莫道溪畔村庄小,
香茗一盏永难忘。


第6版()
专栏:

跋颜真卿书“裴将军诗”
王昆仑
从未学颜却慕颜,每一览之胸怀宽;尤爱裴将军诗篇,雄姿劲笔超庸凡。高山盘盘叠巨岩,急流直泻百丈悬。谁支大厦钢柱坚?谁横一臂万吨担?守如猛虎磅礴踞雄关,出如闪电忽回环,一划飞掷破长天。对此何似观书翰?心随笔锋驰骤千军万马前,剑戟交错多森严,震耳如闻金鼓喧,惊心骇目口难言。忽忆董老有言“学书当学颜”之不可刊。颜公颜公何渊源,岂有奥秘难述宣?身经困阨任钜艰,抗敌拒奸义节完。意写人世战斗酣,气压当代扫柔纤,法追秦汉魏晋间,体得真草篆隶兼,成诗铸字抒肺肝,艺如其人足双传。唐初治世太宗尊王北效南,虞欧褚李挺拔亦秀娟。天宝祸乱人民悲苦士夫激昂势变迁,李杜鸣诗道子作画张旭狂草公孙舞剑振聋眩,真卿振臂大笔重如山,至此无复工媚妍。我亦挥毫落纸游丝旋,枉自咨嗟腕力孱。君不见方今康郭沈谢诸老造诣罕,复有长松千尺竹万竿。北京韩卫国七岁笔势端,上海徐永皓十一学颜三月神廓然,雨后新笋生参参。崛起追先贤,出蓝应胜蓝。岂真古之人之不可攀?我见古人伟迹佳作得钻研,古人不见我生盛代天地翻,风云浩荡众美纷陈呈奇观。今之视昔何须惭?往者十之百之来者当万千!
琉璃厂庆云堂集碑帖以待爱好者之访求,而青少年跻跻盈门,诚属可喜。二月末与刘子章同志等偕往,买得颜书忠义堂帖,尤爱其裴将军诗,具有性格鲜明的壮美,足以表现古代抱气节持正义之士大夫的壮烈精神。南唐李后主讥之为“扠手并脚之田舍汉”。以善作沉哀柔痛亡国绝唱之君,看不惯雄姿赳赳慷慨捐躯之臣,亦不足为怪,至于现在我们对古代书法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自可各异其欣赏。而青少年欲纠正歪斜纷乱之弊,初步学颜,作为“基本功”“拳架子”,更未尝不可。因抒个人爱好之情,成七古长篇,求教于子章同志及专家。
一九六二,三,十六


第6版()
专栏:

宛婴日记
毕克官
奶奶、爸爸、妈妈都很爱我,常常和我一起玩。像开大汽车、盖大楼、坐火车……都使我玩得很开心。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却使我真不高兴,也使我真不明白。
今天早晨,奶奶给我在火炉盖上烤白薯干,烤得焦黄的、酥脆的,真好吃。我想,奶油糖烤了一定也很好,我就把爸爸给我的奶油糖交给奶奶烤。奶奶却说奶油糖烤不得,我真不明白,白薯干可以烤了吃,为什么奶油糖就不能烤了吃呢?准是奶奶不愿意给我烤。我偏要烤!
每逢星期天,爸爸都让我到大桌子上和他们一起吃饭。这真使我开心。他们都用筷子吃菜,奶奶却唯独叫我用小汤匙。我看见用筷子吃饭真有趣,一夹一夹地,什么都能夹到嘴里去,连那个用手指头都很不容易拿起来的小豆子,爸爸和妈妈也能牢牢地夹起来。吃午饭的时候,我自己拿了一双筷子想试试看,但却被奶奶一下子夺了下来。爸爸妈妈也站在奶奶一边反对我。他们三人还同时挺大声地朝我说了些什么——这时候,我只一心想要筷子,哪里还听进他们的话?又哪里能听懂他们的话呢?
吃完饭,我看见地上有许多鱼刺,我拿起扫帚想扫扫地,我非常认真地扫,但奶奶却跑过来把扫帚夺了去,还大声地呵斥我。大家都常常扫地,为什么不让我扫?张家爷爷每天早晨都扫大门口;李家大姐姐每天早晨都扫院子;奶奶、爸爸、妈妈每天都扫好几次地,尤其每当奶奶扫地时我闹着要她抱我的时候,她总对我说:
“等奶奶把地扫干净了,好让婴婴跑大汽车。”可是,我要扫扫地,她为什么却拦着我呢?
下午,看见桌上放着爸爸的一本大书,我翻了一下。嘿!书里有一匹大马!我多么高兴啊!妈妈好些天没有带我到外面看大马了。我多想把这个发现和愉快告诉别人,我就赶紧拿书给妈妈看去。妈妈平常很爱和我玩,昨天还和我一起看她的大书来着,今天她看见大马一定会和我一样地高兴极了。可是妈妈今天不知道怎么的,只顾写她的字,不爱理我了;我又找奶奶看,奶奶也只说了一句什么,只管做她的饭;我只好抱起大书,送给里屋的爸爸看,爸爸也只管画他的画,不答理我。后来,也许是被我说得不耐烦了,爸爸索性伸过来两只大手,抓住我的肩膀转了个个儿,嘴巴里还说:“去!去!去!找妈妈去!”
我真不明白,怎么像这样使人高兴的事,他们却都一点兴趣没有!他们所关心的和高兴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不过,说他们什么也不关心是不对的,跟我有关系的事情,爸爸妈妈有时却意外的热心。譬如说,昨天我画完了好几个红的、黄的大马,画得腻了,想玩别的去,但爸爸这时候却拿来一张大纸,偏叫我再画一个绿色的大马。我可一点兴致没有;但爸爸说,如果我不画,他就不喜欢我了,我只好勉强地画了几笔。
真是奇怪,我想做的事,他们不让我做;我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却不感兴趣;我不感兴趣的事,他们却偏偏要我做。怎么奶奶、爸爸、妈妈都这么不了解我呢!我也实在不了解他们啊!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一个钉子一个眼
黎少岑
任是风吹浪打,任是载重的车辆飞驰,长江大桥总是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偌大一座大桥,有许多很重的钢梁,靠什么把它架得如此牢实。原来就靠那一个个小小的铆钉。整个桥上据说有一百七十多万颗铆钉,每个铆钉都担负一定重量,少它不得。
钢梁上得多少铆钉才恰到好处,在设计上要费些心思,多了不必要,少了又吃不住压力。但设计好了,钻下了眼位,准备了铆钉,还得一个个地把它铆好。哪怕它数目这样的多,看起来麻麻一片,也一个马虎不得。虽说眼孔和铆钉都规定了一定的标准,事情也未算完,也不是简单地一个套一个便行。钉子比标准小,比标准大,或者铆得个歪头斜颈,也是不行的。尽管万事俱备,只差一项铆工,仍不可等闲视之,多少个铆钉,就需要有多少次结结实实的活路,必须把工作这样一个个地做到了家,才能以四年来不坏一颗铆钉,保证了大桥的质量良好。
铆好少数钉子是比较容易认真办事的,多了,就不免感到厌烦,看得平常,掉以轻心;何况要这样干它百多万次。难就难在这里,可贵也贵在这里。
“一个钉子一个眼”,千万个钉子就千万个眼,拿铆好千万个钉子的耐心来对待每一个钉子,那每一个钉和眼才能若合符节,丝丝入扣。不嫌千万颗钉子多,也不把一个钉子看得小;一个认真,千万个也认真。铆铆钉能铆得好,拿这精神去干别的事也一定能干得好。


第6版()
专栏:新书架

《二叶亭四迷小说集》
二叶亭四迷(1864—1909)是日本明治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位先驱者。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选集。
《二叶亭四迷小说集》包括作者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三部长篇《浮云》、《面影》和《平凡》。在这三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日本近代社会中为天皇专制主义所排挤出去的知识分子——“多余的人”的形象。《浮云》中的主人公内海文三的性格具有日本近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许多特征。他胸无大志,过的是典型的小市民生活,只因他对他所生活的社会怀有一定的不满,不甘随波逐流,就落魄下来。《面影》中的主人公小野哲也是一个理想幻灭了的人物,他一心想和自己所爱的人结合,终于还是在封建残余的重压下,潦倒一生。《平凡》的主人公也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作者通过他对明治社会的教育、文化制度和政界作风加以嘲笑、抨击。这三部作品都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知识分子对天皇专制主义政权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不满,同时揭露了骑在日本人民头上的官僚的丑恶嘴脸,对卖身投靠反动统治阶级的奴才给以无情的鞭挞,为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 (洁若)


第6版()
专栏:

雨后草原(水彩画) 张阶平


第6版()
专栏:

照着办 苗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