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遊记

船行骇浪中
——黄河纪行
 沈坩卿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诗人李白对蜀道艰险的描写。在山西陕西间的黄河里行船,当然不像“蜀道”那样“危”、那样“高”,但它的艰险似乎超过“蜀道”,这是另一种惊心动魄的旅程。
黄河山陕间这一区域,在地质构造上是一大面积的均衡抬升区,地壳不断地上升,河流相对地下切,把两岸的山岩切割成险峻的峡谷。经过千百万年水流的冲刷,陡崖下凹陷进去了,其上巨石临危,若坠复倚,真是峭壁雄流!
从碛[qì]口到龙门,黄河河面宽度约在五六百米到二三百米之间,最窄处则在百米左右。水面坡降很大,三百公里水路,水面落差就有三百米左右。比长江从重庆到海口二千五百公里间的水面落差还多一半。由于坡降陡,因而水流急。关于这里的水流情况,《尚书全解》有一段写照:“……河流驶于竹箭,惟其为高山所束,其势不得盘还,则其漂悍湍[tuān]激,复溺舟船,是乃万世之患也,岂人力之所能胜哉!”这段黄河滩险流急,数得上名的就不下十几处,而其中壶口瀑布和龙门急流尤著称于世。
壶口瀑布有十几米的水头,瀑布主流处根本不能接近。据说,一只猪从这里冲下去,全身猪毛都会被冲刷得精光。要是行船不小心顺流滑下,那就可想而知了。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对壶口有这样一段描述:“……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bèi]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只有亲临其境才能较深地领略这种境界。
至于龙门急流,在《三秦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不上者鱼,故曰曝鳃龙门。”俗云:“鲤鱼跳龙门”,“一登龙门,身价十倍”,指的大概就是这个地方。
黄河中的波浪是一种奇观:有的如钱塘怒潮,崩波万寻,翻浪如花,具万马奔腾之势。有的则大起大伏,大涨大落,波涛壮阔,汹涌澜翻。更值得一提的是罕见的沙浪: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在水面突然出现一股不平常的波浪,波浪伴随着咆哮之声,初时,浪低声微,少顷,浪头越滚越高,啸声也越来越大,滚滚滔滔,渹渹[hōng]然响若雷鸣,不数十秒钟,盛极而衰,旋即销声匿[nì]迹。老艄公说:“这是沙浪。”
对老艄公来说,浪固然不好惹,但更不易对付的还是碛。碛是浅滩急流中的巨石,水下巨石嶙嶙,石上急流滚滚,水激石间,形成急滩。老艄公说得好:“浪是软的,碛是硬的!”轻舟急湍,一不小心撞上石去,船儿立刻砸得粉碎。
在山陕间黄河里行船,老艄公的绝技之一,就是要会在浪里碛里钻空子。左边有浪右边走,右边有碛左边行,航线要想方设法躲开浪和碛。在我们这条船上有一位老艄公和六位船工。十四只眼睛一刻也不停地搜索着前方的浪或碛。有时左边有浪,右边有碛,真是左是狼,右是虎,无法超越,这时候就得当机立断,两害权其轻,下定决心,迎上前去和惊涛骇浪、急流险滩展开搏斗!这时,全船立刻总动员,老艄公是总司令。他目不转睛,根据瞬息万变的水情,凭着丰富的经验,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及时而果断地下达命令:“上棹[zhào]扳!”“下棹立!”“上下棹一起扳!”“好!”〔注〕等等,手中紧握着舵,随时应付危急的局面!这时,船工们唯老艄公之命是从,全力以赴,不敢怠慢,不敢稍违!顿时,黄河大合唱中的一种场面出现了:“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不怕那千丈波涛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这种绘声绘色的雄伟惊险的场面,没有亲身的体验是描绘不出来的!我们眼看黄色巨浪的噬[shì]人大嘴已挨近了小船,但在老艄公娴熟的指挥下,全体船工们的协力奋战下,小船却又巧妙地从嘴边溜了开去,化险为夷!但毕竟不能每次都这样顺利。有时,船工们或则由于长时间奋战气力不加,或则没有完全遵照老艄公的命令办事,少扳或多扳了半棹,扳轻或扳重了一些,大难就马上临头了!说时迟,那时快,巨浪冲击着船身,船身马上剧烈地倾侧摇晃,有时船底几乎见天,船上的人不抓住点固定的东西就休想站稳,点点黄色浪花不时扑进船舱。旅行者就免不了尝一尝落汤鸡的味道。这时就得付出加倍的精力和技巧,才能化大险为小险,化小险为无事!
在黄河山陕间行船,一忽儿在河东,一忽儿在河西,航线和省界就像麻花似地拧在一起难解难分。加之两岸风物相仿,不加仔细分辨,一时竟分不清自己在哪一省作客。两岸老乡大多住窑洞。一般窑高九尺,宽一丈二尺,长二丈四尺,有的直接从黄土中挖出来,有的顶拱还加石砌,就地取材,既省木材又省砖,住起来还冬暖夏凉,称得起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创造。窑门一般开在洞的左侧,进门靠右手往往是一个大炕,长宽各约为洞身的一半,炕的里侧接锅灶,做饭取暖一并解决。
我们结束了山陕间黄河之行后,又来到了下游举世闻名的三门峡水利工程处。在这里,人们已经建造起一座水上长城,把黄河拦腰截断。平湖清泉代替了滚滚滔滔的浊流,库区的急流险滩,已经从地面上消失,永远深埋库底了。我站在拦河大坝上,面临着清波涟漪的人工湖,回想着在山陕间黄河里行船的惊险场面,我的心像黄水似地翻腾着,引起进一步参加征服黄河的意愿,要在祖国的大地上继续不断地画更新更美的图画。
注:棹是船两侧的木桨,在艄公左手的叫上棹,右手的叫下棹。(附图片)
陈惠冠 插图


第5版()
专栏:

一张纪录表
——在和传染病斗争的进程上
田津人
现在,让我们画出一张表格。表格的横栏,是每个传染病的名称。表格的纵栏,是五个项目:一是病原,二是传染途径,三是病理变化,四是治疗方法,五是预防措施。然后,让我们把这一张表格填写起来。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几十年前还是空白的格子里面,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满意地填出我们的答案。
这是一张很简单的表格。但这正是一张斗争胜利的纪录,这里包括着迄今为止的人和传染病斗争成果的历史。
有两部古代医学著作,至今为人称颂。一部是我国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著的《伤寒论》,另一部是古希腊大医学家希波克拉提斯著的《流行症》。这两部记载疾病较为详细的著作可以证明:在疾病中间,最早引人特别注意的是传染病;在人和疾病斗争的历史中间,自古占首要地位的是人和传染病的斗争。
在很长久的时间之内,人们对于传染的因素,进行推测,但它总是一个谜。直到发现了病原微生物之后,这个谜才被揭开。
但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历史,不是完全按照我们列表那样的次序一项一项向前发展的,它走的是曲折迂回的道路。在发现病原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在人体造成的病理变化之前,人对于传染病的斗争,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就是说,在表格纵栏第一项完全还是空白的时候,人们已经能够在别的格子之内,填出了几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我们知道,疟疾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疟疾的病原是疟原虫,安氏蚊虫是它的传染媒介。这是十九世纪末的发现。但是远在这个发现的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奎宁治疗疟疾,得到满意的效果。作为一种特效药,至今奎宁在药物学上的地位仍未减色。
天花是一种对人危害极大的烈性传染病。至今,我们还没有特效的疗法来对付这个病毒传染的疾病。但是,早在十六世纪,中国就已经发明了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办法。到十八世纪末,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创始于英国。现在,对于很多传染病,我们都采用了接种“疫苗”的预防办法;但是,从效果上看,种痘预防天花仍占首屈一指的地位。种痘可以说是预防天花的唯一的最确实可靠的办法。
病原微生物学的发展,不仅使我们在传染病的病原问题上和预防问题上得出愈来愈多的答案,而在治疗问题上也得出了不少的答案。白喉,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都是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自从有了抗毒血清的疗法之后,这些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死亡率大大减少。
但是在治疗问题上给我们最多答案的还是近一二十年来医药学的发展。各种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的出现,使成千成万人的生命从传染病的侵袭中被挽救出来。
肺炎、伤寒、斑疹伤寒,这些传染病过去认为是必须经过一定病程的疾病,治疗上最好的效果也不过是帮助病人平安度过一定的时日,而不能使病人霍然就愈。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出现之后,这些病的自然进程才被打破,才能取得早期治愈的效果。
如果我们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就会看到,磺胺类药物的疗效比抗毒血清的疗效还高得多。而且不仅如此。对于接触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人,服用小量的磺胺类药物,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预防效果。
不过,尽管我们在和传染病的斗争中间,已经发明了很多新的武器,我们还不能忽视两个用来已久的武器。这两个武器就是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如果我们忽视这两个武器,仍然会给很多传染病大开方便之门。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效果,是说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重要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第5版()
专栏:古今谈

“脚踏实地人”
白夜
宋代的邵伯温,写了《邵氏闻见录》,中间有一段谈到司马光。
司马光曾问康节道,“某,何如人?”答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君实,是司马光的号。
看起来,康节对司马光的评语是中肯的,做人,就要做脚踏实地人。“二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后来宋朝有个宝谟阁学士刘甲,也常对人说,“吾无他长,惟脚踏实地。”他“昼所为,夜必书之,名曰自鉴”。这样看来,脚踏实地倒是一条很重要的长处吧!
人们都知道,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这可算是一件脚踏实地的事。全书二百九十四卷,记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大事,前后费时十九年才成书。李焘在《巽岩集》中说,当时有张新甫者,亲见洛阳有《资治通鉴》草稿盈两屋,在编书当中,司马光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花了大量的劳动,一事常用三四出处纂成。这完全是实功夫,掺不得半点飘浮。请问,要是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能做出这番事业来吗?付出了多少劳动,收回来多少果实。编书是这样,做什么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路,本来是一步一步走的。人们都有走路的经验吧!谁能离开了地而走起来呢?而且,这地还要是实地。我们还可以举出世界上一个作家费时最长写出的一部作品来,那就是歌德的《浮士德》,花费了六十年的功夫。六十年的路程,几乎是人的一生了。生活的教科书告诉人们,永远要脚踏实地,才能走得起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同大地接触,走我们的道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惠特曼,在《大路之歌》中唱道,我轻松愉快地走上大路,我健康,我自由,整个世界展开在我的面前,
“漫长的黄土道路可引到我想去的地方。”可是,正因为我们同脚下的大地经常接触,倒容易忽略了它,眼睛只看到远方,看到那些地平线上引人注目的东西。比如说泰山吧!有一千五百三十二米高,谁不心向往之?可是,脚下还要看到大地才成,才能一步一步走上泰山。革命和建设也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早就有一个形象化的比喻,“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所以,我们不能轻视经常的一点一滴的平凡的实际工作。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最伟大的事业,我们的未来的憧憬,是最美妙的远景。可是,要达到这些伟大的目标,还要依靠我们继续不断的努力。“海不辞水,所以成其大;山不辞土,所以成其高。”一步一步地走,要把每一步分割开来看,那不是最平凡的吗?可是,如果走了一千里以后,再回头看看,才知道那每一步的可贵了。
从今天的现实意义上来看,做脚踏实地的人,就是我们党所提倡的,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老实,就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有分析地去工作。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听到勉励的声音,“得脚踏实地去干呵!”脚踏实地,也是艰巨的努力,战斗的修养。“不具松柏性,难为冬夏青。”为了人民的事业,我们得好好做个“脚踏实地人”呵!


第5版()
专栏:小知识

遗尿是怎么回事
曲祖贻
“遗尿”俗话叫尿床,医学上叫“夜间遗尿症”。常见于三至十五岁的男孩。明显的症状是:睡眠中不自觉地排尿。
为什么会引起遗尿呢?主要的原因在于膀胱的管理上发生了问题。“内经”里说:膀胱不约而为遗尿;隋代的“诸病源候论”里也提到:膀胱受寒不能约制而为遗尿。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是由于膀胱脊髓神经支配的兴奋性发生变化引起的,即使不多的尿量,也可以引起排尿反射。也有人认为,大脑皮层兴奋性减低,大脑皮层对于来自膀胱的刺激的警卫机能减弱或消失时,可以引起遗尿。此外,当过度熟睡,有偶然因素的吸引或声音等刺激,使管理排尿的警卫机能放松时,也可能出现遗尿。比如孩子熟睡时,由于室内自来水漏水的音响不断刺激,很容易造成不遂意排尿。
当然,造成遗尿的因素还很多,如饮食不加节制,多喝汤水,大量喝粥,发育不良,精神受了创伤,缺少午休,睡眠不足,或孩子白天玩得过火、熟睡不醒等,都容易促成夜间遗尿。
治疗遗尿的方法,临床上有采取直接作用于膀胱部位的感应电或直流电疗法,也有采取紫外线照射疗法。为了加强神经系统的管理机能,有采取柔软体操、运动、水疗,以及简单的精神疗法等方法。此外,中医常用针灸疗法、指针疗法等治疗遗尿症。同时还必须调节孩子们的饮食,睡前少给他们喝汤水,夜间按时叫醒孩子小便,使他们养成一种正常的排尿习惯。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洗涤剂之话
张余善
凡是具有清除污垢性能的物质,就叫做洗涤剂。
水是人们最早使用,而且使用最广泛的洗涤剂。
然而,就洗涤效能来说,它并不理想。因为,水只能洗除那些沾着力极小,并能在水中溶解的污垢,对于那些具有强固沾着力的污垢,则不能发生任何作用。因此,人们必须寻找效能更高的洗涤剂。
人们最早是从某些植物中和动物的胆汁及胰腺中发现了洗涤剂。我国最常见的含天然洗涤剂的植物是皂荚树。那是高达十多尺的落叶乔木,春天开花后,结成长条状的皂荚,其中含有大量的皂素。人们把皂荚捣碎,用水浸泡,这种皂素溶液的去污性能完全可以和肥皂媲美,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优于肥皂。用它洗涤彩色的织品,能保持织品的光泽和新鲜感。
我国含皂素植物,除了皂荚以外,还有油茶籽、野生的肥皂草、木槿、无患子等等,都含有多量的皂素。
此外牲畜的胆汁和胰脏中,含有分解脂肪和营养机体的酶,也可以消除油脂污垢和蛋白质污垢。人们用猪胰脏和土碱做成的猪胰子球,不但有去污除垢的功能,而且有滋润保护皮肤的作用。
草木灰也是人们普遍使用肥皂以前的另一种洗涤剂。古代人们把草木灰泡在水里,就用这种“灰汤水”洗衣服,也能够溶解污垢。
当然,人们使用最广泛的洗涤剂是肥皂。肥皂比起“灰汤水”来,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去掉各种不同类型的污垢。
据希腊物理学家的记载,公元二世纪,就已经利用动物脂肪、草木灰浸渍液和石灰制造肥皂了。以家庭手工业形式生产肥皂是在九世纪的西班牙和法国开始的。那时的肥皂是以橄榄油为油脂原料,产量少,价格高,只有富有的人才能享用。到了十九世纪,法国化学家肯定了所有的油脂都可以做肥皂,这就扩大了制皂原料的品种。加上烧碱工业、制皂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改进,使肥皂生产成本降低,质量提高,这就促使了肥皂工业的发展。
我国的肥皂工业肇端于十九世纪末叶。解放以前企业不多,产量有限。解放以后,在全国各地扩建和新建了现代化的肥皂工厂,产量逐年增长。
可是肥皂的产量不可能漫无限制地增长。因为,肥皂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油脂的资源,而油脂又是人们重要副食品之一。在战争时期或在农业歉收的情况下,油脂来源受到影响,肥皂产量就要降低。
为了摆脱农业原料的束缚,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就试图用非农业原料生产洗涤剂,这就是合成洗涤剂的开端。
合成洗涤剂的工业性生产,是1925年从德国开始的。而其迅速发展则是近二十年来的事。迄今为止,世界上合成洗涤剂品种约在百种以上。工业发达的国家,合成洗涤剂的产量已占洗涤剂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显著地取代了肥皂的地位。
由于合成洗涤剂具有许多肥皂所不及的去污性能,而在生产上又可以完全不依赖农业原料(油脂),因此,大力发展这一工业,已成为我国当前国民经济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大跃进以来,我国已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合成洗涤剂工业,对节约油脂和满足市场需要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5版()
专栏:

葬花诗和白头吟
燕明
多年来养成习惯,喜欢读一些杂七杂八的书。
有一次,读了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有一条:
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善?[chōu]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chèn],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后孙翌[yì]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由是稍为时人所称。
读完了,对这四句诗印象很深,随手在书上眉批,此《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诗所出。前几天和一位老同志闲谈,他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的曲子还可以,诗却不很当行。可是葬花诗却很特出。记得以前看过什么书,好像是有所本的。我说,我也有同样的看法,而且确切记得是在什么书上的,还作过眉批。回来一查就查出来了,并且把刘希夷原诗抄寄给他。信中说,林黛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是出自刘希夷的《白头吟》的。到晚上再翻阅《红楼梦》,才发见葬花诗中并没有这两句,是记错了。但是,也说明一个问题,在我多年来的印象中,是把《白头吟》和葬花诗密切联系起来的,认为这两首诗有血肉关系。这个看法对不对,自己也没有把握。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见全唐诗卷八十二,全诗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和《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埋香冢[zhǒng]飞燕泣残红”,黛玉的葬花诗中: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和末一段: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虽然文字不同,但遣词造意,却是有一脉相通之处的。当然,过去诗人咏落花的很多,词意相同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全篇情调如此近似,却不能不造成我上边所说的错觉。
刘希夷的事迹,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记载较详:
希夷字延芝,颍川人。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时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tuò]不拘常检(中段大体和《大唐新语》相同)。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有集十卷,及诗集四卷,今传。
可见刘希夷还为这两句诗送了命。上元二年是公元六七五年,由此知刘希夷的存年当在公元六五一年至六八○年间。
《大唐新语》这一段记载,也被引用于《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