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忧乐在心头
梁汝怀
自从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里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言,它一直就成为许多仁人志士自勉的座右铭,成为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者的襟怀。忧国忧民,处处事事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疾苦安乐为重,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的道德标准。封建统治者鼓吹忠君,而人民大众却自有衡量的准绳,那就是看他是不是忠于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合之则褒,不合则贬;决不含糊。范仲淹文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君”字在这儿并不全代表个人,也还象征着国家的政权。否则,后文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天下”,就无从寄托了。恐怕这也就是这两句名言千古不朽的原因。
这种容纳天下忧乐的壮阔襟怀,在旧时代里曾经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去追求和献身于人民的事业;在新时代,它就被赋予更崇高更深刻的含义,成为革命者的崇高理想。许多人为它沥血沙场,陷身囹圄[líng-yǔ];许多人为它奔走道路,仆仆风尘;许多人为它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许多人为它深谋远虑,寝餐俱废。古人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在今天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不仅在伟大的导师和领袖们身上,在许多革命先烈、革命前辈们身上,即使在更多人民的干部、人民的勤务员身上,我们都可以体会到这种熠熠[yì]的光辉。
就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即将举行的时候,在报纸上看到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苏乐文同志的事迹(3月21日人民日报一版),深深为他那以人民的忧乐为自己忧乐的崇高风格所感动。人们把他当作当家人,对某项工作有什么批评和建议,对某些方面或某些干部有什么要求和意见,都愿找他去谈谈。本来,菜市场下水道堵塞,某个地段马路不平,房子漏雨,孩子生病,都可以由有关的部门去解决,但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先同“苏代表”谈呢?难道他能够修下水道或者开药方吗?不,苏乐文同志并不会这些业务,但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耿耿忠心,他能分担人民的忧愁和欢乐,能全心全意地替他们去找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他修的是人民心灵上的通道,他开的是鼓动人民积极性的妙方。
对于一个全心全意为革命的人来说,什么是他的最大的忧愁呢?那就是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解决,在生产、工作、生活和情绪上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即使是小小的疙瘩吧,没有去及时解开,他的心就不能平静。什么是他的最大的快乐呢?那就是当这些问题和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心情舒畅了,大家一心一意,共奔前程,他也就得到最大的欣慰,最大的喜悦了。
刘少奇同志在《论党》里说到过:“凡对人民有利的事业,即是对党有利的事业,每个党员都必须尽力去作。凡对人民不利的事业,即是对党不利,每个党员都必须反对,必须避免。”共产党员、人民代表苏乐文同志,正是作为人民群众忠实代表的榜样。


第4版()
专栏:

剖蠔
伍天辉
每到这个剖蠔季节,海蠔登场,我们这个蠔乡呵,就热闹起来啦!家家户户,都有一块四四方方的矮脚蠔桌,每块蠔桌围上四、五个人,各据一方。剖蠔人大都是妇女,她们说着笑着,把一大堆的壳蠔堆放在桌面中央,像一座小山似的,人人拿着一把又尖又利的蠔刀,对准蠔目,哔啪一响,把蠔剖开了,便一尾一尾地剔出来,往钵里装,钵满了,就往桶里倒。
蠔季一到,蠔乡人人都忙起来了:男的出海去削蠔,女的在家剖蠔。有时出嫁到外乡的闺女走娘家,一进家门,包袱一放,啥话没说,拿起蠔刀就剖蠔了。她们一边剖蠔,一边谈。谈她们的家境,谈她们的遭遇,她们的痛苦……有时是紧锁双眉,有时是轻轻的叹息,暗暗的摇头……。这块小小的蠔桌曾堆积多少人的苦难,也有多少人的青春,在这小小的蠔桌旁消逝,衰老。
我的童年是在蠔桌旁度过的。记得四五岁时,每逢晚上剖蠔,奶奶、妈妈和大嫂们四角对坐,我便依偎在奶奶的身旁,看她们剖蠔。借着“火笼”的微热,我烘着冻得发痛的小手;但我看到奶奶那剖蠔的手,指头扎着破布,手背都冻得由紫变黑了。一家人吃的穿的,缴蠔税、纳蠔租,全靠在这里呵!看着看着,我有时就瞌睡起来,奶奶就开始讲她那好听的故事了……。讲着讲着,奶奶的嘴角,掠起一道很深的皱纹,她停下蠔刀,用“拨火棍”重新整理一下“火笼”,怕我冻坏了。有时,她也会唱几句小调子,唱出:“削蠔汉,真艰难,一辈受冻海中转;剖蠔女,好心酸,蠔壳刺入骨,苦处诉不完。……”
如今,咱蠔乡可变啦。我也已经是个大姑娘啦。去年社里培养一批新技术员,公社党委送我进了水产学校。每次放假回家,四方方的蠔桌我都要占一位。但是,还是争了好久,才把奶奶这个位置争过来的呢。我拿着又尖又利的蠔刀,对准蠔目,哔啪一响,蠔就剖开了。呵,多熟悉的乡音啊!可在这熟悉的乡音里,一切都变啦,蠔桌上悬挂着雪亮的电灯,那是潮来电站送来的电;扩音器传来《陈三五娘》优美的乐曲,那是公社广播站播送的呵!我们蠔乡有了发电站,有了广播站,男人们还用机帆船拖着舢舨出海去削蠔,公社还在沙尾开辟了一个几万亩大的人工养殖场。……
我们一边剖蠔一边攀谈,谈今年海蠔的丰收,谈新建的食品厂。嫂嫂还谈她再过几天就要升入业余高小班,还要举行入学考试呢。蠔桌旁是朗朗的欢笑,阵阵的歌声……。最后我还是要奶奶讲个故事,她说,她要讲的大家都讲了。不过,这是客套,稍停一会,她的故事依然又讲起来了。在明亮的电灯下,我看到她那霜白的头发却衬着一个润红的脸庞,一对神采奕奕的眼睛。她越来越康健了。她爱讲的还是过去常讲的“小天国”的故事,但我知道她讲的是我们蠔乡的新生活,再也不是什么遥远的梦想了。
〔注〕海蠔又称为海蛎或牡蛎,是一种海产品。


第4版()
专栏:

跋陈鹏年自书诗卷
陈垣
湖南省博物馆王同志寄来陈鹏年自书诗卷。按陈鹏年,湘潭人,是有清一代清官,善化唐鉴辑“学案小识”、平江李元度辑“先正事略”,叙鹏年学行治迹甚详,湘阴李桓辑“耆献类征”载鹏年传状凡十二篇,诸书著者皆湘人,湘人之于鹏年,宜倍熟悉。
鹏年为人刚直不阿,为治务抑豪强、伸民隐,有包龙图、海忠介之风,故亦有“陈青天”之目。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不睦,互相参讦[jié],鹏年以苏州知府署理江苏布政,站在张伯行一边,大为噶礼所忌,因劾[hé]罢之,并曲解其诗词,谓鹏年“得民无君必反”,欲置之死地。
鹏年善书能诗,有诗集传世,惟书法不多见,此卷作于辛卯初冬,辛卯为康熙五十年,即鹏年被劾第二次罢官之明年,故诗有“投闲经匝岁”之句,印章又自号“楚南田舍翁”,田用古文,舍用籀[zhòu]文,不易识。诗见“沧洲诗钞”卷五及补遗,字句稍有不同,大体无异。封建时代,清官难得,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不怕鬼的故事”,中有袁枚撰“陈鹏年吹气退缢鬼”一则,可见鹏年刚直之气在当时已传为神话,其遗墨至足珍贵,自当好好保存。


第4版()
专栏:

老教师
陈玮
腊冬的夜幕把人们诱入了梦乡,只有一扇小窗迎着冷风闪烁着光芒。透过这扇浮满水汽的小窗,我久久地凝望。
一个不惧困倦的老人,银白的稀发围在头顶,鼻梁上架着老花镜。他的精神是那么贯注,神色又那样安详。
一支磨秃的红笔在他手中不停地划动,这颤颤的手呵,曾经培育了多少个祖国的英雄!
忽然,他捏紧了笔,一声轻轻的叹息发自心底。难道又是哪一个粗枝大叶的孩子在作业本上留下了错迹,焦急,关怀和期望,汇成了密密的批语:“孩子呵,好稻才能长好米,好树才能结好李,我们的祖国哟!指望着你。”
怎么?他又笑了,微微地笑了。满意,深情,撑平了他脸上的皱纹。为什么呢?莫非是那全班出名的小调皮,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吗?你的一举一动,孕育着严肃和慈祥,孕育着美妙的希望。
时钟敲来了子夜,浸面的冷水变得混浊,那只熟练的笔呵,却更加灵活。
我懂得了,真正地懂得了。那支红钢笔,不是在打勾划叉,也不是在圈点写字,而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用心血在浇灌幼苗和鲜花。
月亮爬近西墙,我透过这扇浮满水汽的小窗,久久地凝望。望望那秃顶的白发,望望那红色的笔端……


第4版()
专栏:

伐木者
顾工
伐木者
你理解吗,
伐木者的心灵?
在他屋里坐一坐吧!
看看墙上的图景——
公社的新居;
新城的缩影;
白浪中的桅杆;
脚手架边的轻云……
这一张张图景,
描绘出伐木者的心灵,
他心里不只是一片绿叶,
是整个祖国的温馨。
*馨[xīn]
锯声和斧声
锯声和斧声,
山山呼应;
顺着溪流漂出木筏,
像飘出一封封祝福的信。
这信是寄给矿工的,
木柱将排队走进矿井;
这信是寄给社员的,
农具将络绎到田野耕耘;
这信是寄给居民的,
桌椅将跳进你的客厅;
这信是寄给旅客的,
枕木将把你引向仙境……
锯声和斧声山山呼应;
远处,更远处,
起重机响起隆隆共鸣……
树林
树林啊!
不要再隐居,
去轰轰烈烈的工地,
舒展粗壮的手臂。
树林啊!
不要再沉寂,
去挤到烟囱和烟囱中间,
昂起高大的身躯。
树林啊!
不要再窃语,
去沸沸腾腾的新城,
拥抱千千万万的男女!


第4版()
专栏:

访书见闻录
路工
宋陈淳的禁戏书
我在福建漳州图书馆翻阅清代光绪年间刊本《漳州府志》,看到卷三十八《民风》编,有南宋时陈淳的一篇《上傅寺丞论淫戏书》。(明何乔远的《闽书》卷一百五十三、乾隆年刊《龙溪县志》卷十,均刊此文。)陈淳,字安卿,号北溪,龙溪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他受朱熹的理学影响很大,朱熹曾对人说:“南来,吾道喜得一陈淳。”这位朱熹十分得意的门生,对当时农村、城镇里演戏,是很头痛的。他给漳州知府傅寺丞(傅伯成,字景初)的信中,主张禁止演戏。信里谈到了当时演戏情况:
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曰“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率唱,号曰“戏头”。逐家裒[póu]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观者。至市廛[chán]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今秋自七八月以来,乡下诸村,正当其时,此风在在滋炽,其名若曰“戏乐”。……这封信后面提到他怕演戏会造成封建社会秩序混乱,无法统治群众的八点理由。总之,他坚决反对演戏,把演员(优人)当作被“豢”养的猪。但是我们从这篇反面文章里,却可以证明我国戏曲发展历史中几个重要问题:一、戏曲是农村里产生的,是农民自己创造的娱乐活动。戏曲活动是和生产紧密联系的,文中说:“乞冬”,就是指农民在秋收后演戏,祈求明年丰收。二、戏曲活动都是在秋收后的生产空隙期间进行的。文中所谓“淫戏”,就是演主张爱情自主的故事,所谓“逐家裒敛钱物”,应该说是农民自愿出钱组织的娱乐活动。三、当时(1197年)的戏曲活动,已经从农村发展到城市里,而且有了固定的剧场——戏棚。当时演出不仅是两三个人扮演的杂剧,而且有“数十辈”“共相率唱”的“戏头”,即大戏班演大戏。四、当时福建的戏曲已经是广泛的群众娱乐活动,而且相沿成俗,每年秋收后都要演戏。可见福建的戏曲活动,开始甚早。一篇陈淳的反面文章,却证明了宋代南戏广泛发展的空前情况。


第4版()
专栏:大家谈

说话的艺术
刘彬荣
星期天,我骑着自行车上街想买点东西,到了一家百货商店门口,停下车子,正想落锁,抬头一看,只见商店门口用红纸写着几个大字:“此处禁止停放自行车”,后边还加了一个不算小的惊叹号。看看四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附近似乎没有一个存车处。只好推着车子继续往前走去。走过两家铺面,又是一个百货商店。店门口也用红纸写着几个大字,但比刚才所见,语句略为长些:“此处请不要停放自行车,以免影响交通;骑车的同志可把车子存放左侧胡同内存车处。”这一下可好了,我赶紧把车推进胡同内,存放好,返回来买了东西。
回到家以后,想想这两张通告,倒受到一点启发。街上人多,人行道也不很宽,停放自行车,确乎是妨碍交通的;两家百货商店都有鉴于此,不叫在门口停放自行车是对的。但是,虽然两个通告的意图都一样,但口气却大不相同。后者不但指出“此处”不应该停放自行车,还说明原因,并告诉存车的地方,这对于不熟悉商店附近环境(不知道存车处在哪里)的骑车的同志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帮助。由此我联系到我们在工作中,何尝不是同样应该讲究说话的艺术,也就是工作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对同志提意见的时候,光说人家哪件事做得不对,或者光指出不应该这么做,似乎还很不够,与此同时,还需要切实帮助他具体分析为什么,今后应该怎样做……这就不但使人家易于接受,同时也有了改正的参考意见。推而广之,教师教育学生、父母对待孩子,等等,也都莫不应该如此。所以,这也不仅是说话的艺术问题,也是人与人之间正确的态度问题。


第4版()
专栏:

春江渔歌(套色木刻) 竞时


第4版()
专栏:

剪纸(左:放青 右:植树去) 申沛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