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医生手记

小儿病毒感染的预防接种
——如何消灭天花和小儿麻痹症
诸福棠
有许多严重的小儿传染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其中有些病已经获得了良好的自动免疫方法,如果广大群众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很快地掌握预防常识,实行适当的预防接种,就能消灭这些疾病。
病毒这个名称对一般人来说是比较生疏的。大家知道,细菌是传染病的原因,但是还有比细菌微小得很多的微生物,散播在我们环境之中,这就是病毒。各种疾病的病毒大小不一,大型病毒经过着色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但大多数的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至数十万倍后才能看得很清楚。病毒与细菌的区别方法,目前主要用滤器,细菌比较大,通不过滤器,而病毒很小,可以通过滤器,进入滤过物中,所以又名滤过性病毒。牛痘、天花、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都是由于各种病毒所发生的疾病。现在可以用各种方法培养病毒,把病毒接种到某些实验动物的脑或其他部分,也可以将某些病毒接种到鸡蛋内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病毒就在该处繁殖,发生病变。更为便捷的是组织培养法,例如,先将产院所得的胎盘羊膜细胞或者流产胎儿的肾细胞放在实验室器皿中人工培养,使细胞在体外生长繁殖,然后把麻疹病毒接种到这种细胞上,利用它们作为病毒的培养基地。最近数年来主要是应用组织培养病毒的研究方法,使病毒学大有进展,对各种小儿病毒性疾患的自动免疫作出了贡献。
这里谈谈两种小儿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即自动免疫)。
天花是一种最古老的病毒性传染病,祖国医学对于这个病的预防方法有过伟大发明,那就是以天花病人的痘痂或痘浆,经过减弱毒力后,移植于小儿鼻孔或皮肤,形成病情较轻的天花。自从1796年真纳氏发明了牛痘以后,此法简单有效,成为全世界通行的天花预防方法。我国在解放后由于采取了普遍种痘以及其他预防天花的措施,不到六年绝大多数地区天花已经绝迹了。但是天花的绝迹不等于病原体已经绝种,目前国际交通频繁,国外尚有天花流行的地方,免不了有人无意中于潜伏期将病原毒携入我国,特别是在航空事业发达的今天,飞机乘客在极短时间即可把传染病带进都市。如果我们不加警惕,以为天花不再是重要的传染病了,麻痹大意地容许新出生的小儿六个月或一两年尚不种牛痘,或者容许成年人二十年、三十年也不重复接种牛痘,那么万一自国外输来天花病毒,遇到了滋长发育的基地,即可辗转相染,形成疫势。在人群缺乏免疫力的地方,万一流行起来,很可能疫情严重,引致不少死亡。而且因为天花已绝迹多年,一般医务人员缺乏临床实践,在初流行时难于认识,还可能贻[yí]误诊断,助长疫情的蔓延。因此,我们必须防患未然,决不能松懈常规的警备。
应该如何作常规的警备呢?新生儿在六个月中必须完成种牛痘的预防任务,如果一次种痘不成功,不发生反应,可能是由于痘苗失效,或者接种技术不合适,应当重复接种,直至发生反应才算放心,以后每隔数年应重复种痘,使免疫力得以长期保持下去。我国政府颁布的种痘办法为出生后六个月内种痘一次,六足岁,十二足岁,十八足岁各复种一次,说明了自出生达到成年时期至少种痘四次。如果经过一次成功的种痘后,一直不再复种,体内防御天花的抵抗力就会逐渐消失,在最初五年内即有部分儿童失去免疫力,经过十年之后失去效力的更多,因此,每过一个时期进行一次全民种痘才是保证安全的办法,否则万一天花侵入,成年人也可能发生严重病症,小儿得病更是不堪设想。
提到小儿麻痹症,大家都公认为难治之症。这种病又称脊髓灰质炎或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由于一种极小的病毒侵入小儿的脊髓与脑部所致,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八万多倍才能看得见这种病原体。世界各地发现的病原毒可以归纳为三型,即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以Ⅰ型占绝大多数,Ⅱ型较少,Ⅲ型更少,在我国所得病毒株也以Ⅰ、Ⅱ两型为多,Ⅲ型很少。经过多年的研究,确知这种病主要是由饮食的途径侵入肠胃道,而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来源。患儿年龄绝大多数是在五岁以下。病毒侵入人身之后,约经五至十四天的潜伏期即发生症状,主要是发热、嗜睡和多汗,还可发生呕吐、腹泻及腹痛等消化系症状,或咳嗽、嗓子痛等呼吸道症状。往往经过几天的发热,忽然一个下肢麻痹,不能动作,或者上下各肢发生不对称的麻痹,同时患肢感觉疼痛。如果麻痹涉及呼吸肌或中枢神经,则在急性时期即有生命危险。如果遭受了严重的肢体瘫痪,往往长期不愈,贻害终身。
最近几年已能利用猴肾细胞培养小儿麻痹病毒,制备极有预防效果的减毒活疫苗。这种活疫苗只须口服几滴液体或几个小糖丸,在应用上非常便捷,极易推广,其效用可以减少发病,控制流行。通常应在流行季节(夏秋季)之前进行预防,连续口服两次或三次(每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一个月),简化手续时也可单服一次,如分二、三次服用,则将这种病的Ⅰ型、Ⅱ型、Ⅲ型病毒株所制成的疫苗分开口服,如仅单服一次则将三型同时混合。在理论上分服比较混合服用在免疫效果上较优。由于此种疫苗不引起全身或肠胃局部反应,除去患重病小儿之外,都可口服。这种活疫苗的突出优点是疫苗进入肠道后可以迅速繁殖,一方面促使全身血液中发生中和病原毒的特殊抗体,另一方面在小肠壁组织中发生了组织免疫,从而在消化道形成了坚强的防御阵线,使以后侵入的致病性小儿麻痹病毒找不到立足之地。同时,还能自粪便较长期地排出肠内繁殖的病毒(排毒时间平均为二十六至三十二天),使环境被这种减弱毒力的病毒所污染而对邻近的小儿扩大其免疫作用。最有预防价值的一点,是小儿麻痹减毒活疫苗已成为一种无害的病毒苗,如能广泛接种,广泛传播,即可在人群中占有广大地盘,而将致病性小儿麻痹病毒排斥于人群之外。经过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这种疫苗的安全性,它虽在肠道繁殖,但不能使其宿主发生中枢神经病变或者小儿麻痹症。


第5版()
专栏:

“龙”“兽”之间
——介绍“卞氏兽”化石
周明镇
最近数十年来,世界上自然历史研究方面,有三项最突出的重大发现,其中的两项是在我国发现的。这就是水杉和卞[biàn]氏兽。(注)
“兽”是哺乳类动物的统称,“龙”是一个泛指爬行类动物的通俗名词。所谓“龙兽之间”的问题就是哺乳类的起源问题。我们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得研究哺乳类的最早的祖先。但是,因为所有的哺乳类的早期的祖先和与它们接近的爬行类亲属,都已经绝灭了。我们今天只能从地层中去寻找它们的尸体遗留下来变成的化石,来进行研究。
卞氏兽是一种“龙兽之间”的古脊椎动物。它的化石是在我国云南禄丰县境内发现的。
顾名思义,卞氏兽应该是一种兽类了。事实上卞氏兽却是一种“龙”。在现生动物中,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界线,一般是很清楚的。蛇、蜥蜴、龟、和鳄类是爬行类。它们的身体外面有鳞片或甲板,基本上都是卵生的,体温不固定,所以被称为“冷血动物”。哺乳类身体外面有毛发,虽然在某些动物身上已经大大地退化了
(例如象、鲸和人类);在繁殖方式上几乎全是胎生的,能够用从母体分泌的乳汁哺育幼子;体温比较稳定。但是,这些特征,在零碎的化石上,几乎都是无法观察到的。我们通常发现的古代脊椎动物的化石,大都是一些牙齿和破碎的骨胳。
1938年,我国古生物学工作者卞美年氏,在云南禄丰找到了几个小的脊椎动物头骨和下颌[hé]骨化石,这是在距今约一亿七千万年的岩层里发现的。这些化石经我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研究后,证明是代表一种接近爬行类的新的原始的“兽类”。因为在那时候,这些动物,在脊椎动物分类上,被公认为近于兽类,代表哺乳类中最原始的一类。卞氏兽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使学者们改变了这种看法。
世界上过去在南非和欧洲也找到过这一类的化石,可是标本的数目不多,而且都是一些零散的牙齿和残破的牙床骨。所以虽然远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就已找到了它们的化石,但是因为没有较好的材料,问题也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卞氏兽的化石比较多和完整,它们的发现使许多过去无法知道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在头骨上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牙齿和上、下颌骨关节部分的构造上。
爬行类的牙齿,构造比较简单。上、下颌骨,和同一颌骨的前后方的牙齿,基本上都是一个式样的。哺乳类的牙齿和爬行类的牙齿有很大的差别。牙齿的构造较复杂。不但上、下牙齿式样不同,并且同一颌骨上前后不同部位的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也不一样。前面的门齿和犬齿主要是用作获取食物或防御的工具,而颌骨后面的颊齿则起着切碎和磨嚼食物的作用。所以,爬行类只能吞噬食物,而哺乳类则在把食物吞进肚子里去以前,先在嘴里用牙齿进行切割、磨嚼等初步加工。在下颌骨和头骨的关节方式和构造上两者也有重大的差别。爬行类的下颌骨是由数块骨头组成的,在下颌骨的后上方有一块“关节骨”,通过它再和头骨下侧一块叫做“方骨”的小骨相接触。哺乳类的下颌骨是只有一块骨头组成。原先在爬行类中作为下颌和头骨关节的两块骨头——关节骨和方骨,已经从上、下颌的关节部退出去,转移到中耳里面,变成了中耳腔内传音装置的一部分。这个改变,在爬行类向哺乳类进化的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这样使哺乳类在听觉器官的传音和与颌骨相联系的咬嚼食物的装置上有了根本的改进。
卞氏兽的牙齿是哺乳动物式。上、下颌骨上面前后的牙齿已有了分工。但是,更重要的颌骨和头骨关节部的构造却是爬行类式的。加上其他一些骨胳上的特征表明卞氏兽是一半像“龙”,一半像“兽”。它是一种“龙兽之间”的动物,代表脊椎动物从爬行类发展到哺乳类的过渡类型。
卞氏兽和其他属于同一类的动物,过去认为都是哺乳类。由于卞氏兽的发现,和对后来新发现的一些材料的研究,现在几乎全世界的动物学家都认为应该把它们归入到爬行类中去。这样一来,哺乳类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时代被推近了,也就是说把哺乳类动物的进化历史缩短了将近五千万年。卞氏兽的发现所以引起古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广泛兴趣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类,并且,在动物分类上,我们人类也是一种哺乳类,所以,在最早的哺乳类中,也包括我们人类的远古的祖先。
〔注〕:另一重要发现是1938年在非洲东海岸外印度洋中发现的拉蒂曼鱼。它和我国的水杉一样是一种著名的活化石。
(附图片)
卞氏兽的头骨和下颚


第5版()
专栏:

可贵的山茶花
左海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借着周围的花叶把她托住。经过了二十天的时间,她还没有雕谢。这是多么强烈的生命力啊!当时我写了一首小诗,称颂这朵山茶花:
“红粉凝霜碧玉丛,
淡妆浅笑对东风。
此生愿伴春长在,
断骨留魂证苦衷。”
她的粉红色花瓣,又嫩又润,恍惚是脂粉凝成的;衬着绿油油的叶子,又厚又有光泽,好像是用碧玉雕成的;一株小树能开许多花朵,前后开花的时间,可以连续两三个月。她似乎在严寒的季节,就已经预示了春天的到来;而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时候,她更加不愿离去,即便枝折花落,她仍然不肯雕谢,始终要把她的生命献给美丽的春光。这样坚贞优美的性格,怎能不令人感动啊!
今年春节,我有机会在云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看到各色各样的山茶花。特别是在大理,不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遍栽山茶花,而且许多居民的庭院中也尽是山茶花。在这个古老的小县城里,春节前夕的街头,到处摆满了小摊,出售野生的山茶花。我当时看到这番情景,马上产生一个强烈的印象,觉得这个小巧玲珑的古城,把它叫做“茶花城”,一点也不过分。美丽的山茶花,使这里的山水人物,全都变得那么娇艳可爱了。仰望苍山,俯瞰洱海,听着五朵金花公社的歌声,看着金花银花姐妹们热情的笑脸,人们的生活更显得丰富而美满,如诗如画,永不雕谢,永远繁荣!
这样美丽的山茶花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而以云南、四川为最。明代的王世懋,在他的著作《学圃杂疏》的“花疏”中写道:
“吾地山茶重宝珠。有一种花大而心繁者,以蜀茶称,然其色类殷红。尝闻人言,滇中绝胜。余官莆中,见士大夫家皆种蜀茶,花数千朵,色鲜红,作密瓣,其大如杯。云:种自林中丞蜀中得来,性特畏寒,又不喜盆栽。余得一株,长七八尺,舁归,植淡园中,作屋幕于隆冬,春时撤去。蕊多辄[zhé]摘却,仅留二三花,更大绝,为余兄所赏。后当过枝,广传其种,亦花中宝也。”
王世懋是江苏太仓人,为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弟弟。从他的这一节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间,江苏等地的山茶花,大概都由四川和云南移植过去的。王世懋在书中还介绍了黄山茶、白山茶、红白茶梅、杨妃山茶等许多品种。在他以后,到明代万历年间,王象晋写了一部《群芳谱》,其中对山茶花又作了详细的介绍:
“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叶似木樨,硬有棱,稍厚;中阔寸余,两头尖,长三寸许;面深绿,光滑;背浅绿,经冬不脱。以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二月。有鹤顶茶,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曰滇茶。玛瑙茶,红黄白粉为心,大红为盘,产自温州。宝珠茶,千叶攅簇,色深少态。杨妃茶,单叶,花开早,桃红色,焦萼。白宝珠,似宝珠而蕊白,九月开花,清香可爱。正宫粉、赛宫粉,皆粉红色。石榴茶,中有碎花。海榴茶,青蒂而小。菜榴茶、踯躅茶,类山踯躅。真珠茶、串珠茶,粉红色。又有云茶、磬口茶、茉莉茶、一捻红、照殿红。”
作者在这里介绍了许多种山茶花的名目和特点,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他说山茶又叫做曼陀罗,后来其他作者也这么说,这一点我却有另外的解释。曼陀罗显然是梵语的译音,并非我国原有的名称。而山茶花的原产地的确是我们中国,所以介绍她的本名只能用中国原有的名称,而不应该采用外来的名称。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早已肯定了山茶花的名称和基本特征。他说:“山茶,叶似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绯,十二月开。”到了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更把山茶花分为南北两大类,一类是以当时的中原,即所谓中州所产的为代表;另一类则是南山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云南四川等地的山茶花。估计自古迄今南北各地山茶花的种类,总在一百种上下。正如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的,“山茶之名,不可胜数”。这就好比菊花的名目一样,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她们的花色品种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介绍了山茶花的许多用途和医药价值。这就证明,她不但可供人们欣赏,而且是人们养生祛[qū]病的良友啊!
虽然,最珍贵的山茶花品种,目前还只能在南方温暖的地带有繁殖的条件,但是也可以断定,只要培植得法,她同样可以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土壤,而逐渐繁殖起来。而且只要条件适宜,山茶花的寿命可以延续很久。据明代隆庆年间冯时可写的《滇中茶花记》所说:“茶花最甲海内,……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看来在我国南北各地,如果经过植物学家和园艺技师的共同研究,完全有可能把昆明、大理等处最好的山茶花品种,普遍移植,决无问题。这比起在欧洲、美洲各国种植山茶花,条件要好得多了。人们都知道,法国人加梅尔,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曾将中国的山茶花移植到欧洲,后来又移植到美洲。难道我们要在国内其他地区移植还不比他们更容易吗?
但是,无论天南海北的人,每当欣赏山茶花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她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这是流传在云南白族人民中的一个神话故事。它告诉我们:古代有个魔王,嫉恨人间美满的生活,他用魔法把大地变成一片惨白的世界,不让有红花绿叶留在人间。但是,人们是爱惜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一位白族的少女,毅然决然地献出了不朽的青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重新染红了山茶花,用自己的胆汁重新染绿了花叶。从那以后,山茶花才更加娇艳地出现在大地上。
怪不得历来有无数的诗人,写了无数的诗篇,一致赞赏山茶花的高贵品质。
这里应该首先提到宋代苏东坡歌咏山茶花的一首七绝。他写道:
“山茶相对阿谁栽?
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
烂红如火雪中开。”
宋代另一个著名诗人范成大,也写了许多赞美山茶花的诗,其中有一首绝句是:
“折得瑶华付与谁?
人间铅粉弄妆迟。
直须远寄骖[cān]鸾客,
鬓脚飘飘可一枝!”
特别应该记住,爱国诗人陆放翁,因为看到花园里有
“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曾经写了两首绝句,大加赞扬:
“东园三日雨兼风,
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小茶偏耐久,
绿丛又放数枝红。”
“雪里开花到春晚,
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栏叹息无人会,
三十年前宴海云。”
在宋代的诗人中,就连曾子固素来被认为不会写诗的人,也都写过几首诗,尽情歌唱山茶花的秀艳和高尚的性格。曾子固的诗中有些句子也很动人。比如,他说:“为怜劲意似松柏,欲攀更惜长依依。”他把山茶花和松柏相比,可算得估价极高了。
后来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用他们的笔墨和丹青,尽情地描绘这美丽的山茶花。如今,我们生活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新时代,我们要让人民过着日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对于如此美丽而高贵的山茶花,怎么能不加倍地珍爱呢!
(附图片)
王传国 摄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海贝生辉
佘大奴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贝类,它们除一部分被开采供作食用之外,更多的是自生自灭,只剩下外壳被海浪、潮水带到岸边,散布在海滩上。
不同品种的贝类,其外壳的形状、颜色、大小、厚薄各异。有的大得像个簸箕,有的小得像颗米粒;有的杂色相间,花纹奇丽,有的洁白如霜,全无斑迹;有的保存本来的颜色、形体,有的被流水和细砂淘磨得光洁如洗;有的像粗陶,有的如细瓷;有的像上了釉彩,有的像刻有图案。
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从北到南,盛产各式各样贝壳。如辽东半岛南端的旅大,出产虎斑纹蛤片,喇叭状海螺,彩云般的蛎壳,珍珠似的扁螺。西沙群岛有形似圆锥、表有赤紫斜纹的马蹄螺;有外披红纹、里呈乳白的砗磲[chē-qú]贝;有大得像一颗椰子的椰子螺;有像一顶帽子的唐冠贝;有像一支喇叭的天狗螺;有像一把小伞的伞贝。还有美丽的锦身贝、凤凰贝、花瓣贝、初雪贝、蜘蛛贝、鹅掌贝、扇贝等。……据不完全的统计,光是西沙群岛出产的贝壳,就有二百五十种以上。
远在原始社会渔猎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贝类。那时候的人都是“近山者猎兽捉禽,临水者捕鱼捞贝”。我国辽东半岛等沿海地方所发现的“贝冢”,就是古人取贝为食,积壳成堆的遗迹。
古人除以贝肉为食之外,也以贝壳为工具、饰品,如在“贝冢”中发现有贝斧、贝针、贝圈等物。在北京附近的山顶洞人居住处曾发现有被磨出圆孔的贝壳,这说明远在五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贝壳了。
在原始商业中,曾采用贝壳作为交易的货币。《汉书·食货志》对贝壳货币的使用“价值”有详细的记载,说明古人曾按贝壳的大小尺寸分为“五品”。秦汉以后,虽“废贝行钱”,但许多表达交易、价值的文字如贾[gǔ]、贸、卖(賣)、买(買)、财、货等,其中还多保存一个“贝”字。
不久前在三门峡市李家窑村虢[guó]国首都上阳的墓地遗址发掘出一批器物,其中有一些木胎的漆器皿上,镶嵌有蚌壳磨制的圆珠。这说明距今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的“虢国人”就懂得利用贝壳作为艺术点缀品。宋人苏籀[zhòu]的《栾城先生遗言》有“公闻以螺钿[diàn]作茶器”的记载。明人曹昭撰的《格古要论》说:螺甸器,宋时皆于坚漆上嵌铜线,然后镶以螺甸,其花色细致可玩。这里所说的“螺钿”、“螺甸”,均系以螺壳施工磨制而成之物。在发明制造玻璃之前,人们就利用贝壳磨成薄片,嵌于门窗的小木框中,充作既能透光、又能挡风之物,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从一些古老建筑物中找到这种创造的遗物。
古时还有直接以贝壳作为器皿的,如《清异录》载:以螺为杯,薮穴极弯曲,则可以藏酒,有一螺能贮三盏许者,号为九曲螺杯。此外,从“海月团团入酒螺”,“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红螺杯小倾花露,紫玉池深贮麝煤”等诗句中,也可窥见人们利用贝壳作为生活用具的痕迹。
利用贝壳作为艺术点缀品和生活实用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最近在首都北海团城的展览会上,我们看到了利用各式各样的贝壳雕刻、磨制、粘缀、组合而成的挂屏、屏风等艺术欣赏品,以及烟具、文具、台灯、瓶插和鱼缸等实用工艺品,其中如用整个贝壳雕空的“云母拉花”,珠光闪灿,胜似玉璧;用大型海螺叠成的台灯、壁灯,形态自如,美观实用;用杂色小螺串成的手提包,工细花匀,别具一格;用贻贝壳等胶合而成的“梅瓶”,小巧玲珑,分外可爱。这些工艺品之所以惹人喜爱,除感谢大自然为我们造就如此丰富多采的贝壳之外,更应该钦佩艺人们独到的匠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