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游记

访徐霞客故乡
侯仁之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到今天还活在我们的心里。远在三百多年以前,他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罗网,弃科举功名如敝屣[xǐ],毅然决然走出小书房,走向大自然,以毕生精力和无限艰苦卓绝的精神,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如果说他早年还只是寄情于山河的壮丽,到处描写,纵情歌唱;但是到了后来,很显然的他已经进入了探索自然奥秘、揭发自然规律的新境界。特别是在他一生最后的四年间,他还以五十开外的人,远走云贵,沿途进行了孜孜不息的考察。由于他勤苦的探索、锐敏的观察,终于揭示了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特征,因而成为世界上在这一方面进行大规模考察记述的第一人。而且他的记述,文字生动优美,除去其科学内容外,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徐霞客游记》。为了以上的原因,我怀着十二分的敬意访问了他的故乡。
(一)
徐霞客的故乡在江苏江阴县南暘[yáng]岐。在未去南暘岐之前,我们先到了江阴县城。
江阴县城以北不远,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由于南岸丘陵的约束,江面渐趋狭窄,但是江流一旦突破这一段较为狭窄的江面以后,就迅速地开阔起来,波涛浩渺,直注东海。因此江阴县城恰好扼制了江口以内最为狭窄的一块地方。城北和城东濒江诸山如君山、黄山、萧山、巫山,在历史上都是江防重地。解放战争中,百万雄师渡江南,江阴恰当沿江上下长达数百里战线的最东端,就是这个道理。
攀登城东黄山的时候,山上炮垒的遗址,依然可见。及至山顶,所见只是悬岩峭壁,陡立江岸。特别是黄山西端,岩岸嶙峋,突入江中,老百姓因为它的形状犹如鹅鼻,所以管它叫做鹅鼻山。当我们立足在形势陡峭的鹅鼻山顶俯瞰[kàn]江面的时候,在惊涛怒浪的澎湃声中不能不想到:像这等山峦险峻的地方,霞客少年时代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可惜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记述。现在我们所有的只是一篇残缺不全的《江源考》,在《江源考》的一开头,他把江阴境内大江形势,简洁扼要地交代了一笔,或许这就是他曾经亲自来到过江边的一个证明。
(二)
从江阴县城到南暘岐,除去一段公路外,还有八里水程。这时祝铨寿副县长同程前来。当我们快到南暘岐的时候,已近傍晚,因为怕天黑,又临时决定先去徐霞客的坟墓。墓在南暘岐西北四里,1958年大兴水利的时候,靠近墓地新开了一条河道,因此我们可以溯流而上,直到离墓地不远的地方,这才舍舟登陆,径奔墓地而来。在田野的小径上,我们匆匆前进。终于在一片夕阳斜照中,我们来到了霞客永远安息的地方。我停下匆忙的脚步,克制住激动的感情,从内心里向着这一位伟大的时代的先驱者表示了自己最深刻的哀悼!
很显然,坟墓是最近还经过培筑了的,虽然仅仅是一坯黄土,然而很丰满,也很整齐。和坟墓看来很不相称的是面东而立的一块小石碑,仔细量量,高只有八十厘米,宽仅一半,顶端横刻着“十七世”三个寸半见方的字,中间以较大的字体直书:“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字迹已经有些漫漶[huàn],或许是清初时候树立的。当我正在细心观看的时刻,临近村庄里已经有人走来。为我们准备了船只并且和我们一道前来的马镇公社党委书记陆懋硕同志,从来人中间向我们介绍了暘岐大队第十四生产队的队长陈才宝和副队长朱菊生。正是由于这个生产队的社员们经常的照顾,霞客的坟墓才得维护到这个样子。因此可以想像:尽管老乡们不很知道霞客一生的学术贡献,但是作为一个事母至孝而且又十分正直的普通人来说,他在周围老百姓的心里,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
(三)
在暮色苍茫中,我们才从墓地来到了南暘岐。南暘岐是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现属马镇公社湖庄大队的第七生产队。霞客故居原称“晴山堂”,早已倾圮[pǐ],所可纪念的是徐霞客曾经把有关其家世的一些诗文题赠,加以搜罗,为之刻石,这就是后世有拓[tà]本流传的《晴山堂帖》。其中很多是明代知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如宋濂、倪瓒、董其昌、米万钟、文震孟、黄道周等人的手笔。和霞客本人直接有关的石刻,是他自己请人为母亲所作《秋圃晨机图》的各种不同文体的题赞,例如张大复的“记”、李维桢的“引”以及夏树芳的“赋”,都提供了研究霞客生平的宝贵资料。可惜的是《秋圃晨机图》早已失传,现在只能通过这些题记文字,想见一般。图中描绘的是秋日清晨,霞客的母亲在篱豆架下纺纱织布的真实情况。这位母亲是个性情豁朗、心胸开阔的人,而且勤于操劳,所织的布,平整细密,拿到市上去卖,一般人都能识辨出来。她的爱好之一,就是每年要在庭院里架篱种豆。在这个豆棚下的绿荫里,她不但勤于纺织,而且还要课读长孙。长孙卯君,是霞客的长子,幼年丧母,赖祖母教养成人。米万钟的题诗中说:“豆花棚下鸣机杼[zhù],萱草堂中授简编”,就是写的这个情景。也正是在这个豆棚架下,霞客每次远游归来,总是要把旅途中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告诉给母亲。霞客所游,都是人迹难到的地方,登悬岩、临绝壁、涉深涧、攀洞崖,虽然历尽人间艰险,他却充满了内心的喜悦。这一切,他都在自己的游记里,以清新奇丽的文字,作了深刻动人的描述。一般人难于理解的是,霞客的母亲在这豆棚架下细心倾听了她自己心爱的儿子这些极尽人间艰险的长途跋涉之后,非但不加劝阻,反而流露出极大的快慰。她对儿子说:
“儿子,你翱翔在祖国广大的土地上,真是够辛苦了。我天天坐守在这绿荫丛里,眼看着豆荚一天比一天长大,遥望着白云在天边飘荡。秋天又到了,知道是你应该回来的时候了(母亲在世时,霞客出游,常是春去秋返)。现在我又从你知道了这些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的事,比起那些庸庸碌碌的男子汉来,也算没有什么愧色了,你说对不对呀?”
霞客听了这些话,自然是非常安慰、非常高兴的。但是,霞客的母亲对儿子的这般鼓励,却是掩藏着自己内心的深刻矛盾的。那时正当明之末叶,朝政败坏,不可收拾。霞客磊落英奇,受不了当时社会上污浊空气的窒息,反而求诸天地造化的神奇,以抒发自己热烈的情怀,涤荡胸中积郁的块垒。这一情况,在张大复所作《秋圃晨机图记》中,是明白可见的,他说:
“母心怜振之(霞客号)负绝特之才,不能俯仰自樊于时(不能任意受时代的束缚),其于天地之穷际,则何不至焉。乃稍稍具粻糗(稍备食粮),令振之周览名山大川,有以自广(阔大心胸、增广识见)。”
这篇记述也是霞客自己付之刻石的,如此情况,自然无容置疑。于此可见,在我国历史上有多少旷世英豪不是在伟大的母爱的启迪教育下、发育成长起来的呀!
以上种种,不必再多噜嗦。且说我们来到南暘岐,晴山堂旧迹虽不可见,故址上却兴建了一座小学,就叫做“霞客小学”。学校有青年教师数位,学生一百九十余人。最有意义的是在一排校舍中间特别辟治的一个房间,门额上几个大字写着:“霞客先生纪念堂”。正是在这间纪念堂的三面墙壁上,嵌满了现存的七十二块半晴山堂石刻,我借助于一盏油灯,略略浏览了一下这些保存了三百多年而依然完整的石刻,刻工很好,足见是一番苦心经营的结果。我不禁心里想道:这些石刻,哪一块没有经过霞客自己小心翼翼地摩挲过的呢?哪一块没有留下了霞客自己的手泽呢?现在能够目睹这些遗物是难免不令人感念万分的。
这时,霞客的后裔徐瑞芳老人也走了进来,我紧紧握着这位纯朴可亲的长者的手,却找不出适当的言语来表达我的心意。是的,霞客的嫡裔已经寥落无几人,但是在闪闪的灯光中我所看到的挤在这间纪念堂中、比肩而立、目光炯炯的小学生们,却感到了无限的喜悦,在霞客的故乡,这又是何等兴盛的气象啊!正如
“霞客小学”刘福厚校长所说的一样,这个学校的同学们,在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的道路上,是一定会按着先贤的榜样勇敢前进的!
在微薄的月光中,我们离开了徐霞客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兴奋、充满了希望。在今天,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我们新生的一代里,将会有多少具有像霞客那样精神的人,在探索自然奥秘、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哪!(附图片)
启 雄插图


第5版()
专栏:

谈谈机器翻译
姚兆炜
机器翻译也叫自动化翻译。具体地说,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翻译工作的。这门新兴学科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它的发展却非常迅速,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已逐渐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来了。
翻译工作是一项相当繁重的脑力劳动,而需要进行翻译介绍到我国来的各种书刊又这样多,如果翻译工作仍保持着像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zàng]法师翻译佛经时所采用的那种“手工业式”方法,尽管翻译人员不断增加,也总是赶不上实际需要。尤其像科学技术情报等方面的翻译,不仅要求准确,而且必须及时报道,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现代快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在技术上提供了翻译自动化的有力保证。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做一万次的加减法运算(有的甚至超过一万次)。如果像计算一个数学题目一样,把翻译工作也化为一套有序的思维过程,叫计算机去完成翻译任务,当然十分理想。那末,计算机怎样去做文字翻译工作呢?
人进行翻译工作,要记熟很多外语单词的意义(当然还要靠词典的帮助),同时必须事先学会外语的语法知识。在计算机进行翻译之前,人们需要为它准备好一本词典和一套语法规则。而这本词典和这套语法规则,必须先用一定方式把它们代换成数字,然后预先放在计算机里,叫机器把它们“记忆”好。为了使计算机“认”得文字,尤其像由字母组成词的俄语或英语,可以先给每个字母规定好一个数。例如对俄语字母,可以这样规定:
俄语字母  对应的数(注)
А     01
Б     02……
Я     33于是,每个俄语单词就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ДА在计算机中表示为0501。同样,语法规则也可以用一定的数来逐条代替。
“Я ЧИТАЮ КНИГУ.”这句俄语句子需要翻译为汉语时,可以把它们先代换成下面的数:
Я—33;
ЧИТАЮ—2510200132;
КНИГУ—1215100421。然后,把这些数送到计算机里去。计算机“看”到这个句子后,就开始在预先“记”好的词典里一个个的去寻找有没有和它所“看”到的词(其实是数)同样的数在词典里出现。这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减法来完成。因为只有当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相减的结果才会等于零。如果计算机所“看”到的数和词典中的某个数通过计算机的减法运算结果等于零,那末,所要找的词便查到了。词查到后,在找到的词那里会出现另一个数字,它表示和这个俄语词有相同意义的汉语译文。此外,还指出:这个词是名词还是动词或其他词类(也都由一定的数表示)。“Я”这个词,词典中除指出它的汉语译文所表示的数外,还直接指出它是“代名词、单数、第一格”(也由规定的数来表示)的语法特征。
但是,俄语动词由于不同人称有不同的词尾变化形式,如果词典中的每个词都采用词的原形来存放,那末,像“ЧИТАЮ”这个词表示的数在词典里就找不到和它相等的数来,这就要按照语法里的词尾变化规则把词进行改变,即把ЧИТАЮ的词尾-Ю(32)去掉,并添上词尾-ТЬ(2030),然后再去查词典。按照这种方法查到的词,在语法规则中就相应的会给这个词定出它是“动词、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的语法特征。同样,КНИГУ的词尾-У(21)也必须改变为-А
(01)后才能查到,这时所用到的语法规则会对它作出“名词、单数、第四格”的特征来。当全句中的每个词在词典里都找到后,计算机就进一步根据所“记”好的语法规则再来进行“思索”和“判断”,分析每个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如根据“Я”是“代名词、单数、第一格”的特征,而在句中又没有其他第一格的名词,按语法规则就确定它是句中的“主语”(当然这也是用一定的数来表示的)。又如
“ЧИТАЮ”是“动词、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的特征,且又和主语“Я”的人称一致,因此,它应该是句中的“谓语”。同样由“КНИГУ”的语法特征“名词、单数、第四格”,根据语法规则可以确定它是“宾语”等等。语法成分的确定是供下一步“译文组成”颠倒词的次序时需要,使得译文符合我们汉语的习惯形式(因为俄语中有好多是倒装句,它和我们汉语句子不完全一样)。在这个例子中不必进行词序的颠倒,因此,可以直接把在词典中所得到的每个汉语译文数字,通过特制的打字机把这些数转换成“我读书”三个字打印在纸上,并从机器里传送出来,翻译也就完成了。这些事先规定好的步骤,在计算机里是由所谓“程序”来控制进行的。
根据苏联1956年所进行的法俄机器翻译试验,把由八至十个法语单词组成的句子翻译为俄语,约需时二十秒钟左右。而那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平均每秒只能做二千次的加减法运算。如果计算速度更快些,所需要的翻译时间也就会更少。
那末,能否利用计算机来代替翻译工作者呢?不能。机器翻译的实现只是减轻了人类部分的脑力劳动,以便使人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更高级的创造性活动。计算机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去翻译各种文学著作,更不要说叫计算机去做诗了!
当然,真正在计算机上实现翻译决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简单。首先,一词多义现象就很难解决,在好多译文里究竟挑选哪一个为我们需要的意义,是随着不同的场合而各有不同。此外,词序问题也非常麻烦。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难题。因此,更需要我们对语言进行精密的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在机器上实现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语法规则。
目前,机器翻译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离彻底实现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语言研究的提高,不要多久机器翻译将会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应用(如翻译科学技术文献)。将来,我们除要求计算机能进行书面的“一对一”的翻译外,还要求能进行多种文字间的彼此互译,而且更进一步要求实现语音翻译。一架语音翻译机,当它“听”到某一国的话后,经过语音分析、语音代码的变换(即翻译过程)、语音组合后,最后它会“讲”出另一国的话来。
(注)在计算机中一般是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第5版()
专栏:

捕鱼史话
佘大奴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从事渔业生产了。据考证,五万多年前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知道采捕鱼、蚌。东南沿海不少地方都发现过原始社会人类所用的鱼钩、渔网坠和贝斧、贝针、贝圈等实物;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上,还制有鱼形花纹。可见当时人们不但以捞捕鱼贝为生,而且以贝壳为用具和装饰品,并进一步把鱼反映到艺术创作上来。
有关古代捕鱼生产的文字记载,散记于各种古书典籍。例如,《说文》中的“渔”字系用“?”或“?”;后人注解,“所以必从?者,捕者非一鱼也”。《史记》中有“兴渔盐之利,齐以富强”等记载。古时的齐国在现在的山东,而山东半岛的海岸线长而曲折,十分有利于发展渔业生产,说兴渔业之利,齐国就富强,可以说是完全合乎事实的。《周礼》等书记载,当时管理渔业的官——“?[yú]人”,竟达三百多人。可见那时渔业生产已具相当规模。
在人类开始懂得捕鱼的时候,只是在沿岸用手直接捞取,或用石片树枝,将鱼击毙而后取之。随着人们智慧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原来的生产场所和生产方法已感不足,于是,捕鱼工具也有了改进。起初是像《易经》中所说的,“结绳而为网罟[gǔ]”。进一步是生产要离开沿岸,要求有相应的工具——渔船。进而“刳[kū]木为舟,剡[yǎn] 木为楫[jí]”。后来又懂得利用风力,发明帆船,如《广志》上说船“背上有骨,高七八尺,无风则偃,有风则举,乘风而行”。这样,就有可能逐步开发深水区,使渔业大大地向前发展。
生产领域的扩大,势必要求生产工具多样化,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渔民用以捕鱼的,不但有网具,而且有了钓具、镖枪,不但捕营固定生活的贝类,较小的鱼,而且能捕较大型的水产动物。宋朝邵尧夫的《渔樵对问》对钓鱼工具曾作这样的描述:“渔者物六,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这与现代渔捞学对钓具(手钓)的描述已十分接近。现代的描述是:钓竿、钓线、浮子、沉子、钓钩、饵料,也是六部分。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逐渐掌握了鱼类的生活习性和洄游规律,帮助生产的发展。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取之”。石首鱼是黄花鱼,因其头骨中有耳石而得名,它们每年春季成群游向近岸产卵,形成我国最有名的春季渔汛。现在渔民在生产中,也常将耳朵贴于船舱底“听鱼叫”,借以判断鱼群的位置,进行捕捞。
为了更多地捕鱼,必须十分重视保护鱼的资源。《国语》中有“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和“鱼禁鲲鲕(即不准捕小鱼)”之说;《孟子》中有“数罟不入洿[wū]池(即不用密眼网捕鱼)”的记载;程正叔也说:“鱼不盈尺不中杀,不市鬻[yù],人不得食”。更有趣的是《淮南子》中记述的一个故事:有人看见一个在晚上捕鱼的人,把鱼捕起来之后又放回去,感到很奇怪,就问道:“子所为渔者,欲得也,今得而释之,何也?”捕鱼者回答说:季子(人名)不准人捕小鱼,而现在“所得者小鱼,是以释之”。《吕氏春秋》更明显的指出:“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些,都说明保护水产资源的问题,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


第5版()
专栏:小知识

热塑料录像
能否使电影胶片拍摄后不经过复杂的洗印加工就放映?为了解决这项尖端技术问题,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更新的录像方法——热塑料录像。这种方法既能立即还原影像,又能永久贮藏资料。
热塑料录像用的胶片和现在的电影胶片不同。它的片基上涂的是一层透明的导电物质;在导电物质上还有一层易熔的热塑料。拍摄这种胶片的摄影机和电视接收机相似,机内也有一个电子枪。所不同的,这里是用热塑料胶片代替萤光屏。拍摄时,先将影像变成电信号。这电信号控制着电子枪的电子射线的强度。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射线不断在热塑料胶片上扫描。由于电视信号不断变化,电子射线的强度也不断变化。热塑料胶片通过摄影机,就在上面留下强弱不同的电荷,在继接通过射频加热器时,它的导电层就产生涡流而灼热,热塑料层就熔化,片上就出现凹凸不平的影像。热塑料胶片离开加热器,热塑料层也随之凝固。这样一来,由电子描绘的影像就定影了,但它是肉眼看不见的。放映这种影片的放映机和现在的放映机差不多,只需在放映镜头之间加上特制的装置。
采用这种胶片摄制电影,不但能大大缩短制片时间,节省拍摄影片的费用,而且能在拍摄后当场放映,鉴定质量。如果不合适,可以把画面抹掉,重新拍摄。
·广昌·


第5版()
专栏:动物园

掏鹦鹉
丁耀华
鹦鹉俗名鹦?,是我国人民早已熟悉的名鸟之一。因为它有模仿人言的本领,所以也颇惹人喜爱。
鹦鹉能仿人言,主要在于它的舌尖较圆,与人舌略相似,因而经过调教训练,可以学会一些音节简单的人言,但它只能学会声音,根本不懂意思,难怪在动物园里,鹦鹉总是不分时间、地点、对象,重复着“老乡、来啦、再见……”等几句话,有时也许你刚到它面前,它便在喊“再见”了!
鹦鹉的种类多达六百余种。它们绝大部分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多分布于海南岛、广东、广西、云南等气候温和的地方。在四川西北部的金川地区,小金、丹巴等几县境内,还有一种较为耐寒的鹦鹉。这种鹦鹉在动物学上名“四川鹦鹉”,又叫大绯胸鹦鹉,当地俗名金川鹦鹉。
鹦鹉性野难驯,在野外飞翔甚高,因而要捉到它很不容易,特别是成年的鹦鹉很难捕到。所以,一般都在它繁殖的季节中,在鹦鹉巢里掏取小鹦鹉。鹦鹉在高山绝岩的高大乔木上。每年六七月间,山上的梨子、核桃都已挂果,地下的玉米即将成熟。这时,便可经常见到成群的鹦鹉飞来啄食果实,毁坏庄稼。也是在这个季节,它们开始繁殖后代。它们选择高二三十米,粗达数人合抱的大树顶端腐朽的枝干上啄洞做巢,产卵抱仔,每次产卵一到三个,经过一段孵化,便孵出了毛绒绒的小鹦鹉来。这时,猎人上树掏鹦鹉的时机便到了。
猎人要爬上地势险恶鹦鹉所栖息的大树上,不只需要勇敢,而且要有充沛的精力。因此,上树掏鹦鹉的人大都是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掏鹦鹉还要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为了弄清鹦鹉做巢的具体地点,猎人们天不亮便上山入林,静坐树下观察。到凌晨老鹦鹉由巢内飞出,他们先攀缘在附近的树梢上了望,机警的老鹦鹉如果发现在它做巢的树下有人或有其他敌害时,便会抛家弃子,不再归巢给小鸟喂食。因此,猎人必须十分隐蔽,不能点火吸烟或谈话。这样,在树下静静观察,便可看清鹦鹉栖息在哪棵树上,再根据它衔进巢内的食物来判断小鹦鹉的数量和大小,然后用刀在树上作个记号,改日带上工具,几个人一起上树去掏。
四川鹦鹉体型玲珑,姿态矫健,羽色鲜艳而富有光泽,全身羽毛以翠绿为主,胸部绛色,头部蓝灰色,喉部黑色,从嘴基到两眼圈又有一条黑色斑纹,尾长,是暗蓝色。成年的雄鸟上嘴壳是珊瑚红色,雌鸟则为黑色。但雏鸟不论雌雄,嘴壳都是红色,一个多月的幼鸟不论雌雄,嘴壳又都变为黑色,但到一岁之后,雄鸟嘴壳才又变红,雌鸟则永为黑色,形成了它们雌雄之间的特征。
鹦鹉的饲养简单,只要有一根长不过两尺的弓形铁(或铜)架,便可作它终身栖息的地方,不论吃、耍、睡,都在这个架上站着,如果在鸟类中比赛站功,它定可以夺取冠军。
鹦鹉嗜食核桃、花生、谷子、玉米等,对农林的损害很大,所以产地群众很恨它,经常设法捕打。可是,到了动物园,它便成了逗人喜爱的展品了。
(附图片)
蒋绍仲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