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由分别取货到计划送货
——北京市运输组织工作中的一项改进
北京日报记者 李乐兰 九龙山汽车场通讯组
在短途运输工作中,除了有计划地运输大宗重要货物以外,如何对大量的零散货物也实行有计划的运输,这是一个既关系到节约运输力量,又关系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北京运输公司九龙山汽车场运输氧气的经验,值得重视。
过去,北京市许多用氧气的单位,都是派汽车或者三轮车、马车到北京氧气厂去取货,用车很多;现在,由运输部门派几辆汽车住到氧气厂,根据货源和用户的需要,每天拉着氧气瓶分别“送货上门”,或者送到一些用户的集中点,再由用户来取。实行这个办法以后,运输效率提高了许多倍,并且更好地保证了用户的需要。过去,北京市一般零散货物的运输方法,都是由买主派车去卖主那里取货,能不能也采取像运氧气这样有计划送货的办法呢?如果不能全改的话,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改呢?
“车水马龙”
如果用“车水马龙”这句话来形容过去氧气厂门前车辆之多,是不过分的。每天来这里运氧气的车辆,经常都有三百五十多辆三轮车、六十多辆马车、五十多辆汽车。这些车辆来自全市城区和郊区的两千多家用氧气的单位——工厂、医院、科学研究部门等。他们有的用自己的车辆,有的找运输部门的车辆托运。有些单位每天只用一瓶氧气,也得派一辆三轮车甚至一部汽车去运。阜外医院每天需要用四瓶到六瓶氧气,过去常年雇用三辆三轮车去运,有时为了赶时间,还需要出动医院的汽车或者摩托车。
每天到氧气厂运氧气的车辆这样多,厂门前整天排着长长的车队。排在后边的车,一般得等四、五个小时才能把氧气运走。用车这样多,人力和汽油浪费不少。每天来的司机、三轮车工人、装卸工人以及随车来办手续的人员,一般是几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因为运氧气花的时间长,有时候也不能及时保证工作需要。
车辆大减
去年11月29日早晨,在氧气厂上班以前,我们来到这个厂门前,想看看运输部门对部分氧气用户实行按计划送货上门或送货到“点”以后的情况。当时,在这里等候的车辆共有六部汽车、三十一辆三轮车和一辆马车。同以前每天早晨有几百辆车排队比较起来,车辆确实大大减少了。
这六部汽车是北京运输公司九龙山汽车场派到这里专门给用户运送氧气的。目前,他们已经在崇文门外、阜城门外、建国门外、海淀等五个地方设立了五个送货点。这五个“点”的周围各有数十家用户。汽车每天定时把氧气送到“点”上,用户按时来取就行了。除了送货到“点”以外,他们还对北京钢厂等七个比较大的用户送货到门。现在每天送货到“点”和送货到门的氧气,共占氧气厂每天氧气总销售量的35.7%。
我们随着送氧气的汽车到了阜城门外送货点。这个“点”的周围有六十多家用户。在汽车来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派车(有的是三轮车,有的是手推车)在这里等着。办完手续以后,他们就分别把氧气运走。因为运距大大缩短,有的原来固定用十几辆三轮车运氧气的工厂,现在有一辆三轮车就行了。我们同阜外医院、西城区修理局等单位的取氧气人员交谈了一下,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现在运氧气的办法好。他们认为这个办法有三大好处:第一、节省了运输力量;第二、降低了运输费用;第三、保证了需要。
改革的由来
氧气运输方法的这个改变,有它的发展过程。头几年,氧气厂的产量还比较少,全市用氧气的户数也远没有现在这样多,运输上的矛盾还不那么尖锐。大跃进以来,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日益增多,上述矛盾就突出起来。全市其他零散货物的运输,情形也类似。去年6月份,北京运输公司的调查组,在氧气厂和其他类似的发货点,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在氧气厂试点,把用户分别派车取货的办法,改成由氧气厂同汽车场协作,有计划地派车给用户送货。氧气厂很同意运输部门的意见。双方合作,首先调查了崇文门外一带氧气用户的分布情况,接着召开了用户座谈会。用户热情支持这个办法,于是在崇文门外设立了第一个送货点。据氧气厂厂长说,根据全市氧气用户的分布情况,分片设
“点”送货的办法是可以全面实行的。现在已经设立五个“点”,如果能再设十个“点”,就可以基本上解决问题。
很有前途
我们认为,由“取货制”改成“送货制”,这是北京市短途运输组织工作上的一项重要改进。运输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总的方面说是有计划的,一些大宗的重要物资,如煤、粮等,北京市早已实行了按国家计划组织运输的办法。过去,零散货物一般都实行用户派车取货的办法,车辆同货物往往不容易对起口来,因此使现场发生了某些紊乱现象。由用户派车取货的办法,可以这样表示:用户→运输→发货点;“送货制”的办法是:发货点→运输→用户。两者之间的基本区别,是头和尾换了个位置。事实证明,对运输来说,以发货点作头比以用户作头要好。因为只有生产出东西来,才有货可运。实行“送货制”的办法,正体现了这种“以产定运”的精神。这样做,由于运输部门可以比较及时、准确地掌握货源情况,就可以避免运输工作中的盲目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运输部门同生产部门以及其他的发货点挂起钩来,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全部用户的情况,实行运输排队,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实行“计划送货”,使运输工作更好地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氧气运输在零散货物的运输当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另外一些货物没有这样多的长期固定的用户。那末,“送货制”的办法,在零散货物的运输中是不是可以普遍推行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专门访问了北京运输公司、九龙山汽车场、宣武区的部分工厂、顺义县有关部门等一些负责同志。他们都认为,这种办法是很有前途的。第一,凡是产品比较多的中小企业,都可以考虑实行;用户越多,越应当实行。但是,由于中小型企业情况比较复杂,是不是可以全部实行,是不是照搬氧气场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在城乡物资交流方面,也可研究适当采用这种办法。去年秋季北京市大白菜的运输工作,就是在汽车场分别包县(区)、车队分别包公社、生产队的基础上,由公社、生产队根据自己每天砍菜的数量要车送菜,结果,比历年由商业部门要车到农村取菜,运输效率高很多,运输质量也有所提高。由郊区常年供应市区的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是不是也可以实行这种运输方法呢?我们觉得是可以考虑的。


第2版()
专栏:

通过调查研究加强薄弱环节
侯马提高新灌区工程效益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消息:山西侯马市郊各公社根据“巩固、提高、配套、受益”的精神,狠抓新辟水灌地区的渠系配套、土地平整和灌溉管理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中共侯马市委最近调查了新辟水灌地区工作中的问题:第一,部分大队对于浇水的专业队伍没有固定下来,影响管水和用水。第二,末级渠道和建筑物不够健全。全灌区尚缺斗、农渠七百九十一条,中、小型建筑物一千多座,使一万六千亩号称
“水地”灌不上水。有些大队的土地没有很好平整,在六万多亩田面不够平整的水地中,高旱低淹的“花脸地”约有一万八千多亩。渠道不健全,田面不平整,库水浪费很大,影响扩大灌溉面积和及时浇水。第三,群众缺乏灌溉经验,不习惯采用沟浇和畦浇的方法,而是大水漫灌,大畦漫灌,对土壤结构破坏很大,形成水肥下渗流失,有些地方水位上升,土地开始盐碱化。第四,水地扩大以后,投工需要大大增加,加上复播面积和蔬菜面积的扩大,劳力和肥料更显得不足。此外,灌溉和其它作业配合的不适当,有的追肥浇水结合不好,有的浇水以后,不注意保墒,有的不能根据水地特点,相适应地改进耕作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去年入冬以来,郊区各公社通过群众性总结,抓住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用水、管水和修整工程的规划。据近三个月的统计,除碱化严重的“太子滩”修了长达七千米的一条排水沟,着手排碱外,仅浍[kuài]河灌区的七个公社五十七个大队,就出动了四万五千多人次,整修渠道七十九条,新开渠道十二条,修建渠道建筑物一百多座,平整土地四千多亩。


第2版()
专栏:

少跑空车 多运货物
汽车司机刘柏棠八年月月超额运货损坏极少
本报广州18日电 1月份一天深夜,广州运输局先进司机刘柏棠驾驶着一辆满载药材的汽车返回广州。当他跳下奔驶了两百多公里的货车时,他为自己又少跑了一趟空车,多运了一批货物而感到欣慰。
前天晚上,刘柏棠接受运送水泥到新丰江水电站的任务时,同时接受了运回木材的任务。但是到新丰江水电站卸完水泥以后,了解到当地已经没有需要运的木材。让车子空跑回去?不成。像往日一样,他立刻和当地的运输站联系,终于将这批急待运出的药材运到了广州。
刘柏棠驾驶的货车常年奔驶在广州—汕头、广州—湛江等几条长达数百公里的公路线上。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多为国家运送物资,每次出车前,他都先了解一下到达地点有什么货物可以运回,并且注意同沿途运输站联系,了解有没有需要运回广州的物资,尽量避免跑空车。去年一年,他驾驶的四吨半主车和八吨拖车的实载率达到94.32%。
刘柏棠不但力争多运货物,而且多年来坚持既管开车又管货物,保证货物完好。他除精心维护车辆,保证安全行驶外,还注意保管好和盖好车上的包布,使货物不受日晒雨淋。在装卸货物时,他总是帮助装卸工人把大件的重的货物放在下面,易碎物品装在上边。因此,八年来,刘柏棠不仅月月超额完成运输任务,而且经他载运的货物,从未发生过丢失事故,损坏的也极少。


第2版()
专栏:

上下游人民共同商量互相帮助
淮安县修好管好水利工程
本报南京18日电 地处淮河下游、深受水旱灾害的江苏淮安人民,通力协作修好管好水利工程。
淮安县是苏北的新水网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和京杭大运河的枢纽地带。在1952年以前,这里也曾年年修水利,疏浚河道,加固圩堤[wéi-dī],可是年年仍然发生旱涝洪灾,上下游之间不断发生矛盾。1952年开始,淮安人民同里下河地区的人民一起,建成了洪泽湖水库和苏北灌溉总渠,兴修了白马湖隔堤,初步免除旱、涝、洪灾的威胁;1958年开始,全县开挖了两万多条干、支、斗渠道,建造了两万多座进水、退水涵闸,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河网,90%的农田实现了排灌自流化。
淮安县人民在多年治水工程中,深切地认识到上下游人民通力协作是办好水利的重要条件。在当前修建、管理水利工程中,公社与公社、大队与大队、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都坚持上下游兼顾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共同商量,互相帮助。例如,处于上下游的头闸灌区和涧河灌区,上游的头闸灌区需要用涧河灌区的排涝河排涝,下游的涧河灌区也需要从头闸灌区的一支渠引水灌溉,现在这两个灌区在计划疏浚和拓宽河道时,头闸灌区的干部、社员主动根据涧河灌区的需要,确定一支渠的口宽、底高,涧河灌区的干部、社员也按照头闸灌区的最大排水量的需要,把排水渠挖得又宽、又深。又如,去年夏天久旱不雨,三堡灌区的来水不够用,林集、南闸公社的干部、社员主动从一支渠匀出了一点八流量的水,帮助三堡公社解决了夏种缺水的困难。现在,林集、南闸公社在新河灌区开挖一段河道时,三堡灌区的三堡公社就积极抽调二百五十名社员,帮助这两个公社开河,开河的报酬采用评工记分的办法,由林集、南闸两个公社的各生产队年终分配时付给。
淮安县人民对流域性的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和黄河故道的管理工作,也表现了集体主义精神。沿这三条大河的石塘、平桥等十六个人民公社和三个国营农场的护堤组,不分白天黑夜,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维护堤身。淮城公社城东大队第三生产队管水员邵清君,负责管理一段支渠和十多条斗、毛渠,入冬以后,结合管理麦苗和拾野粪,每天总要到每条河堤上去两趟,发现有塌塘、雨淋沟,就随时挖泥填平。


第2版()
专栏:贵州通讯

七十二拐的养路人
新华社记者 鲁兴伦 贺永丰
当你坐着汽车行驶在一条平滑的公路上,感到旅行的愉快的时候,你是否想到公路的平整完好,是凝结着许多养路工人的辛勤劳动呢?
最近,我们访问川黔公路上的七十二拐后,更加体会到养路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和艰苦生活。
七十二拐盘旋在拔海一千七百多米的娄山山脉主峰凉风垭上,长九公里。担负这段公路养护工作的工人只有七八个人,他们都是来自附近农村的农民,有的在这儿养路七八年,有的已经超过二十年了。
凉风垭是贵州的高山之一。这儿不单山势艰险,气候也非常恶劣。春秋时节,山上经常白雾茫茫,霪雨霏霏;到了夏天,又时常因大雨引起山洪暴发,冲毁路面。在这样的条件下,养护这段公路,保证车辆畅通,困难自然是很多的。可是,坚守在这儿的养路工人们,却用他们的毅力和智慧,把困难一个一个地克服了。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晚上,天空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霎时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直泻而下的山水,一时吞没了公路,山脚一段线路已被洪水冲塌的泥石阻断。这时候,队长张计祥考虑到:这条公路是川黔两省物资交流的动脉,如果不及时修复,岂不要影响运输,影响生产吗?没等雨停,他便带领全体养路工人直奔塌方地点。挖的挖,运的运,整整干了一个通宵。当东方发白,早到的邮车安全通过后,他们才收拾工具,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胜利的微笑。
我们在这儿访问的时候,正是寒风凛冽[lǐn-liè]的冬天。冬季一到,养路工人们出工比平时更早,收工更晚。因为他们不但要在这段时间保修路面,加固桥涵,还要筛沙碎石,供通过的汽车防滑使用。在这儿工作了十六年的老工人陈洪明说,凉风垭每年都有四五个月的冰冻期。隆冬季节,山上雪大冰厚,又冷又滑。要保证车辆畅行无阻,就得抓紧时间,事先把防滑的一切用品准备好。由于他们每年按期做好准备,大雪季节又亲自上路为车辆铺沙垫石,细心地护送着每一辆汽车,所以这段险路从解放以来就没有断过运输,没有发生过事故。
七十二拐左不靠城,右不靠镇。养路工人们使用的工具要从几十里外的桐梓[zǐ]县城买来;大家吃的油盐、穿的布匹和用的牙膏、牙刷等,也要由城里捎来。参加看戏,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很不方便。但是他们从不计较这一切,有了时间就学文化。原来他们几个人中,除一个人能少许识字以外,其余的人都目不识丁;由于他们每天坚持两小时学习,现在绝大部分人都能看报、写信了。青年工人胡世相,现在已经达到了初中的文化水平。
为了把公路养护得更好,他们还抽出时间改进养路工具。从1958年以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创制和仿制的工具有拌和器、铺碴器、筛沙机等十多种,使养路工效显著提高。过去他们每人每天只能养路四十平方米,现在已经提高到一百五十平方米以上。养路工效提高后,他们便抽出一部分劳动力来加宽路面,改善弯度和坡度。现在这段线路上的急弯陡坡,差不多都经过他们改善过了。今天的七十二拐,已远非昔日可比了。


第2版()
专栏:

在教学为主原则下参加生产活动
新疆建设兵团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师提高讲课质量
本报乌鲁木齐18日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教师,在教学为主的原则下,经常深入实际,参加有关的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科学研究。
这个系是在两年前成立的。系里的新教师多,教材也比较缺乏。老教师所开的课,也多是新课,对教材不够熟悉。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断充实教材内容,系领导采取了各种办法。办法之一,就是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参加有关生产活动,增加实际知识。两年来,这个系的教师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材料,85%都充实到教材中去,其余部分也正在整理。如微生物传染病,是一门新开课程。为了编写切合当地实际的教材,系里便抽出三个教师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边生产,边进行牲畜寄生虫的调查研究。他们从生产和科学研究部门搜集了大量资料,掌握了十五种寄生虫的生活特性和发生、传播规律,写出近万字的材料,提出了防治这个病的初步方案。微生物传染病教研组的教师们,对这些材料分析研究后,已订出四个题目,准备作进一步的研究。
这个系针对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在开展生产活动中,密切同有关单位协作,争取专家的指导。最近一年来的活动,90%是和自治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八一农学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办公室等单位协作进行的。自己单独参加的生产活动,事先也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做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启发报告,向有关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请教。同时,系的领导上还帮助青年教师作出切合实际的活动计划,使参加生产者胸中有数,目的明确。生产活动结束后,还邀请校内专家帮助整理资料、鉴定和分析,把资料尽快用于教学。青年教师在老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提高得都很快。上学期新开课的七个青年教师,由于备课充分,教材熟练,都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1960年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吕维斌,刚开《养羊学》这门课时,虽然掌握了一些实际材料,但由于理解得不深,许多章节讲的比较枯燥生硬,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去年秋天,他在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老教师的指导下,到紫泥泉种羊场,参加了三个月的生产和调查研究工作,并借北京农业大学汤逸人教授访问紫泥泉羊场的机会,请他作了指导。他回校后,便充实和修改了自己的讲稿,讲课有所改进,受到学生好评。


第2版()
专栏:

怎样管水和用水
宁夏水利电力局邀请老淌水员座谈经验
本报讯 据宁夏日报消息:最近,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局邀请了川区部分县、市的十几名老淌水员,座谈管水、用水的问题,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
有灌有排 适时适量
老淌水员普遍认为,管水用水的第一步是要处理好灌和排的关系。很多地方重灌不重排,往往造成大水漫灌和串灌,结果提高地下水位,加深土壤盐渍化,影响增产。银川市芦花公社盈北一队淌水员张进孝举出来一个例子:1956年在平伏桥挖了一条七华里长的排水沟,改良了雷家滩滩边地的土质,1957年种了四百零七亩稻子,平均单产四百二十斤;这条沟在1959年没有清挖,排水不畅,庄稼减了产。大家认为,排灌系统一定要配套,干沟必须配有支、毛沟,做到有灌有排。其次,水稻种植布局合理不合理和能不能用好水和管好水也有很大关系。如果高田种稻或者插花种稻,四周的旱田就会受浸,好田就会被浸成坏田。平罗县前进公社前进大队,原来都是旱田、高田,后来有的队在高田里种了稻子,支毛渠清挖不彻底,渠水细、水长流,渗漏严重,再加上排水沟不利,地下水位升高三米多,浸坏了附近的好田。另外,土地平整得好坏和能不能用好水也有关系。如果土地高低不平,淌水时低处适量,高处就受旱;高处淌适量,低处就要受淹。有时为了把高田也淌上水,往往低田就淌水过多,造成土地盐碱化。大家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提出来一个总的意见是淌水贵在于适时适量,有灌有排。
健全组织 建立制度
用好水、管好水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建立管水和用水组织,健全制度,把责任落实到组到人。石嘴山市庙台公社省嵬大队第十一生产队老淌水员郭占元说:“我们那里的水利局同渠道管理所,都和社、队一起建立了灌溉管理指挥所;公社和大队建立了灌溉管理委员会;各生产队都固定专人,成立了淌水小组。管水的组织要和用水的单位配合好,什么时候放水和放多大水量,都事先通知生产队,让生产队早做淌水准备;生产队也可以根据本队庄稼的需水情况,同大队、公社、支渠长或渠道管理所联系用水时间和水量。这样,灌溉指挥所订的配水计划就更能切合实际,免得渠道里的水细、水长流而浸坏附近的土地;也免得庄稼不需要水时放水,把庄稼淹坏,或庄稼正需要水时水量又不足。生产队建立淌水小组后,还要固定专人负责。把淌水任务、质量要求和工分都包给淌水员,奖罚严明,这样淌水员的责任心就加强了。”贺兰县立岗公社金星八队淌水员彭玉堂也说:“过去我们队虽然建立了淌水组,但因为没有固定专人负责,结果常发生淹滩漫路的现象;去年我们队建立了淌水责任制,给小麦淌头水时,我一人包淌二百四十亩麦田,连天连夜地操心,只用五天时间就把全部小麦头水淌上了,淌得也比较好。”
因时、因地、因作物淌水
老淌水员们都说,给庄稼淌水和给人喝水一样,要注意适时、适量。银川市芦花公社盈北一队淌水员张进孝说:“淌水先要摸透土地的脾气:漏沙地或带沙性的高地,不及时多淌点水,庄稼就会旱坏;黄胶泥地淌多了水渗不下去,庄稼就会被淹死。前些年我们在沙性地上种了一块糜子,长到一巴掌高时,我看这块糜子长得很好就没淌,结果别的糜子淌过水以后长得很好,这块没淌水的糜子却旱死了很多。淌水还要注意气温高低和天气的变化,前几年我们队在麦田里拉了三十多亩豆子,按经验割了麦子后,要淌点水杀杀土地的火气,但我们淌水时没注意天气变化,刚淌完水就下了大雨,结果把三十多亩豆子都泡死了。另外,每种庄稼都有它的‘脾气’,要按庄稼的需要淌水。麦子淌水时要猛灌,不能细水长流,要不就会把进水口的地浸坏,把庄稼淹死,有的地方还可能淌不上水受旱。水稻就不能只是用大水猛灌,而要注意勤添勤换。”
淌水也要有全局观点,兼顾邻地和邻队的利益。大家都谈到:淌水不仅要把本队的田淌好,还要替左邻右舍着想。过去有的队淌水时光顾自己抢时间、抢水,大水漫灌,不但把自己队的好地和庄稼浸坏,还影响了别的队淌水;有时有些队在自己的田边上浪稻子,乱淌水,结果把邻队的好地给浸坏了,这些现象必须避免。


第2版()
专栏:

新疆霍城县积极提高河水利用率,增加农田灌溉用水。从去年10月开始,全县兴建五条干砌卵石干渠。这是霍城县幸福公社第二大队第一生产队的社员正在用卵石砌干渠 新华社记者 徐 邦摄


第2版()
专栏:

新疆天山山脉中的云顶山,是南北疆的交通要道。山上终年积雪,天气变化很快。住在山上的养路工终年与风雪搏斗,保证公路畅通
新华社记者 闵福全摄


第2版()
专栏:

青海省境内海拔五千米左右的大坂山,是宁张公路(西宁至张掖)的必经之地。这里一到冬天,落雪不化,滴水成冰。养路工人经常冒着凛冽的寒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保证冬季运输畅通无阻。这是养路工人在向汽车司机介绍路面情况
王兆明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