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木本粮食
方志纯
江西位于我国中部,自然条件宜于农作物生长;境内河流密布,北部更有长江和鄱阳湖,水源充裕,历来是个产粮地区。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省粮食总产量最高曾达到一百一十亿斤左右,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摧残,人口大减,水利失修,山林破坏,粮食产量降到八十亿斤左右。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省粮食产量即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近三四年来,虽连年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产量仅略低于1957年。
天地宽广 条件优厚
江西总面积二亿五千二百八十万亩,其中山地一亿五千万亩,约占60%。现有耕地四千二百万亩,可垦荒地约一千五百万亩,约占20%;江河湖泊水面二千三百万亩,约占10%。按现有农业人口一千八百万计算,每人平均只有耕地二点三亩,加上可垦荒地,也只三亩多一点。因此,增产粮食的途径,除了对草本粮食作物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外,很重要的一着,是发动全省广大人民,利用现有的荒山荒地,大力栽培木本粮食作物。
“靠山吃山”,这句话在江西有重大意义。全省现有一亿五千万亩山地中,有林面积为七千万亩左右
(包括成材林、经济林、竹林、幼林、幼壮林等),无林荒山为八千多万亩。这样大面积的荒山,是发展木本粮食作物的宽广天地。我认为,山区发展木本粮食作物,是江西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一项带有战略性的措施。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技术,主要还是手工操作,肥料主要还靠农家肥,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水平很低;而发展木本粮食,省工省肥,旱涝一般为害较轻,可以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收成。粗略计算一下,如果全省栽种三千万亩木本粮食作物,十年以后,木本粮食的产量即可超过全省现有农田生产的粮食产量。这些木本粮食除了人食用,还可酿造、养猪。真可谓农牧为之兴旺!
江西省木本粮食作物的品种很多,主要的有板栗、锥栗、茅栗、橡子、柿子、枣子、木豆等不下四十多种。我国人民向来有食用木本粮食的习惯,每逢歉年,往往成为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
不占耕地 省工省肥
木本粮食生产与草本粮食(即稻、麦、高粱、豆类等)生产比较,具有许多优点:
1、木本粮食作物主要栽种在荒山荒地上,既不与农作物争地,又不受现有耕地面积多寡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全省的土地面积、特别是荒山秃岭。
2、木本粮食作物的栽种、采集时间可与农活错开,一般是冬、春季栽种,秋末、冬初采集。栽培、采集也很简便,大多可由妇幼等辅助劳力担任。
3、木本粮食作物适应性强,耐旱、耐土壤中的酸碱,几乎所有土地都可栽种。产量虽有大、小年之分,但一般比较稳定。这在我们目前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是十分可取的。它的盛果期长,一般的都在一百年左右,甚至长至二三百年的。一年种百年收,既有利今人,又造福后代,称得上是“百年之策”。
4、栽培、管理省工,产量高。木本粮食作物的栽培、管理既简便又省工,成树挂果以后,一般不需要像果树那样精细管理,每亩产量平均最低都在五百斤左右。
5、木本粮食作物浑身是“宝”,果实营养丰富,除了作粮食和饲料外,还可以当作鲜干果和副食品。栗、枣、柿等树的木质坚硬,是优良木材。
江西省荒山遍布各地,几乎每个县、每个公社、每个队都有。像萍乡人口稠密的地区(农业人口每人平均八分左右耕地),也有二三倍于耕地面积的山地有待开发。而且大部分地区的山地是红壤酸性土,缺少有机质,宜于种植木本粮食作物。种上木本粮食以后,由于落叶的腐蚀,还可以改变土质,使红壤土逐渐变成沃土。
积极领导 确定林权
江西农民有栽培、管理、食用木本粮食作物的经验和习惯。目前的关键在于积极提倡,加强领导,给以支持。全省普遍办起了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农场,这是开发大面积的国有粮食林的基地。现在全省有二百六十三个垦殖场和十六个农场,经营山林二千五百万亩;运用这个山区的社会主义阵地,大种木本粮食作物,就可以对全省发展木本粮食作物起示范和指导作用。大茅山垦殖场试移和清理了一万亩橡子树,建立起大面积的粮食林,现在开始有了收获,这在附近群众中起了极为良好的示范作用。分给社员的自留地和自留山,可以提倡栽种木本粮食;公社、大队、生产队经营的荒山,也可以用来广植木本粮食作物,总之,要把个人、集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设想呢?最主要的是确定荒山和树林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办法。我认为:第一,现有国有的荒山和国有山林中大面积的木本粮食林,由国家或国营垦殖场组织专业队经营和采收;第二,非国有的荒山和非国有山林中的木本粮食林,分别由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营和采收;第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营不了的荒山,可以分给垦殖场、农场等单位以及有组织的城镇居民经营;第四,自留山由社员个人经营;第五,不论是荒山或现有的木本粮食树,都由栽培和经营的单位(或社员个人)使用和采收,山林的收获也归他所有。
(原载江西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返回山庄 垦复耕地
忻县专区组织农民上山安家立业增产粮食
达县专区今年准备大量种植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消息:开发山区、扩大耕地,这是山西忻[xīn]县专区争取今年农业增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近年来,忻县专区有许多居住在山庄窝铺的农民迁返原籍,一部分则迁移到附近平川。据十三个山地县的调查统计,1956年以来,先后迁下山来的山庄窝铺有六百三十二个、共三千四百七十户、一万二千三百七十八人,造成了山庄土地弃耕,山林资源无人采集。去年各地注意了恢复山庄垦复弃耕地的问题。一年来,已发动和组织一千三百七十八户农民,重返山庄,恢复了一百七十五个山庄窝铺,垦复耕地六万一千九百亩,不少大队还组织远征队上山垦荒,去年全专区仅此约增产粮食六百多万斤。
这种立竿见影的成效,引起了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极大重视。目前大多数山区人民公社在安排今年生产时,广泛地动员下山社员上山安家,同时积极组织远征队上山开荒。静乐县杜家沟、天池店、双路等十个公社,已有二百二十一户社员共六百二十九人,重新返回山庄安家立业。宁武县北台寺公社西马房、北家凹、北台寺等大队,不仅原来下山的十八户社员返山生产,还有六户原居川下的社员也自愿上山。这个县的二马营、李家庵等十二个大队,还组织一支一百一十二人的远征队伍,准备开春之后上山种地。岚[lán]县的机关、厂矿、学校、企业等单位也已做好动员组织工作,计划上山开荒。截至目前,静乐、岢岚、偏关、神池、五寨、保德、兴县、代县、繁峙、宁武、五台等十一个县,已计划在今年内恢复山庄窝铺一百七十八个,动员一千五百三十二户、五千二百九十六人,返回山区安家生产。保德、偏关、岚县、静乐、宁武五个县,还组织二千八百人远征开荒,扩大山区耕地。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消息:四川达县专区各地人民,今年准备大量种植木本油料作物。
去年年底,中共达县地委经过在通江、南江、巴中等县实地调查,决定今年发动群众大量种植油茶和核桃。在种植布局上,高寒大山地区则着重发展核桃,一般山区、丘陵区、沿河一带和公路两旁,主要发展油茶。
目前,许多地区的群众正在积极行动,抓紧当前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突击种植各种木本油料作物。
为了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各地都明确划分了经营范围。


第2版()
专栏:

吉利公社根据山区特点扩种柿树
本报郑州17日电 河南省孟县吉利公社根据地区特点,鼓励社员积极扩种柿树,增加木本粮食作物。吉利公社大部都是丘岭地区,全社沙坡、岭坡较多,适宜于种柿树。一般年景,柿子收入占农业总收入20%以上。
为了调动生产队和广大社员栽培柿树的积极性,发挥生产潜力,扩种柿树,公社对今年栽种柿树采取了多种措施。为了帮助生产队和社员克服缺少树苗困难,公社还从社营苗圃移出三万多棵柿苗,以合理价格售给生产队和社员。由于责任划分具体,各生产队和社员栽培柿树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到目前止,全社已栽培柿树四万五千多棵、核桃树一万多棵,其中社员个人栽培一万多棵。


第2版()
专栏:

向书本学知识 向工人学经验
工程师石良玉认真钻研技术
在胜利矿煤炭生产中做出较好的贡献,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新华社抚顺电 记者史越峨报道:抚顺矿务局胜利矿年轻的采煤工程师石良玉,最近又被评选为抚顺矿务局1961年的先进生产者,这是他从1958年以来连续第四年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
有人说采煤凭力气,技术无所谓。石良玉却认为:“矿井下处处要技术,只凭力气,没有技术,就不能经济、合理、科学地增产煤炭”。八年来,他不倦地钻研科学技术,并把它用于生产,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他经常有选择地把老工人架的棚子和新工人架的棚子作上记号,进行对比观察。他发现老工人架的棚子刹帮好,弓形顶好,能抗压一两个月,有的新工人架的棚子,几天就压垮了。一样的木料,一样的人工,为什么效果相差这么大呢!通过分析煤和木头的不同性质,分压和直压的差别等,他肯定了老工人的支柱方法的优点,同时也看到这种方法用坑木较多。为了找出最好的支柱方法,他阅读了各种地质书籍,并且向老工程师请教,经过刻苦钻研,最后综合了工人的操作方法,大胆提出“大断面,套棚子”的先进巷道维护方法。这个方法在全矿推广后,使棚子的抗压时间普遍由过去的一个月提高到三四个月,大大节约了坑木,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去年,胜利矿全部进入残采阶段,石良玉带领一批人在井下反复进行地质测量,仔细校核了几十年来的地质资料,终于找到了七十九万吨被弃的残煤,充分回收了国家资源,保证了生产的衔接。
石良玉今年二十八岁,现在是胜利矿的生产技术科长。他1953年从煤矿中等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就到胜利矿担任见习技术员。那时,年轻的石良玉在复杂多变的煤井中,可真有些不知所措。石良玉想:“不会亲手采煤,根本谈不到指导采煤。”因此,他到矿不久就主动要求到井下当小工,给工人当助手。开始两三年里,他先后跟随采煤各个工种的工人学习操作技术。运坑木,递木料,架棚子,背泥,放炮,攉煤,不怕脏,不怕累,样样都干,件件都学。同时,他也努力将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技术知识运用到生产上去,和工人们商量,采取措施改进巷道布置、通风条件,支柱方法等。这样,他和工人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工人教他操作,他也教工人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并且经常替工人写决心书、竞赛条件,帮单身工人写家信。有时还挨家逐户地拜访工人家庭。生产技术科的老技师黄金福在采区担任维修班长时,曾经一斧一锯地教石良玉各种架棚子的本领,石良玉一字一句地教黄金福识字写字;黄金福向石良玉介绍自己多年积累的有关各种棚子抵抗压力的经验,石良玉从理论上分析研究这些经验。一年以后,石良玉学会了维修巷道的整套操作技术,黄金福学完了高小语文,不仅能写会看,而且掌握了采煤的初步理论知识。在石良玉领导的生产技术科内,五个工人出身的技师几乎都当过他的老师;对科内四个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石良玉也虚心地向他们学习系统的技术理论知识。
几年来,石良玉始终坚持天天下井,就是在科室担任领导工作时,一月也有二十天在井下。可是,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每天夜晚他总要用两个小时学习采煤理论。为了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采煤技术,他努力学习外文。最近几年他针对胜利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集中精力研究地质科学理论,先后自修完采煤地质构造、中国地质、矿体几何等书籍。长期刻苦钻研地质科学的结果,使他弄清了抚顺矿区著名的五号断层的地质构造,从而提出了经济安全的开采办法,保证了正常作业。
几年来,石良玉的政治觉悟也不断提高,195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2版()
专栏:

全国人大代表庄长恭先生逝世
新华社上海17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庄长恭先生,因病于15日晨三时四十分在上海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庄长恭先生治丧委员会已经组成,定于18日下午三时在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
庄长恭先生治丧委员会由郭沫若任主任,委员有丁西林、王仲良、刘述周、华罗庚、宋季文、李四光、竺可桢、柯庆施、徐冰、陈毅、聂荣臻等三十三人。


第2版()
专栏:

石首鱼科的“家谱”弄清楚了
朱元鼎教授等经过多年研究获得成果
据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水产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鱼类学家朱元鼎和他的两个青年助手罗云林和伍汉霖经过深入研究,把我国沿海人民爱吃的黄鱼、鮸鱼所属的石首鱼科的“家谱”弄清楚了。他们合写的《中国石首鱼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一文,最近被选入上海市1960年科学技术论文选集,不久即将出版。
大黄鱼、小黄鱼、鮸鱼等头内都有两颗特别发达的耳石,在鱼类分类学上同属于石首鱼科。给各种鱼分类、定名、拟“家谱”,是生物学的一项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弄清各种鱼的“姓氏”、“籍贯”以及它们的“家庭”状况等等,是鱼类分类学研究的一些主要项目。朱元鼎教授从事鱼类分类学研究已经三十多年。他在进行石首鱼分类研究的时候,以这种鱼类的两个内部器官——耳石和鳔[biào]的形态作为主要根据,并且结合外部形态比较研究,较之以往单纯依据鱼体各部比例、鳞片和鳍[qí]条的数目等等进行分类,更接近于自然分类的状况。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阅读了国内外有关石首鱼类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分析研究多年来在中国沿海所采集的大量石首鱼类标本,澄清了过去在这类鱼分类上的许多混乱状况。例如,根据过去文献记载,有两种石首鱼的外形几乎一样,只有嘴唇下面一根小胡须稍有差异,有的略长,有的略短。现在根据鳔的形态,发现二者很不相同,胡须略长的那种鱼的鳔呈圆筒形,胡须略短的那种鱼的鳔呈丁字形。因此,他们将短胡须的鱼从石首鱼属分出,归入同样是丁字形鳔的叫姑鱼属中,这就澄清了长期以来关于这两种鱼的混乱说法。他们通过这种研究,在论文中将中国沿海地区所产的三十七种石首鱼分为七个亚科、十三个属,其中包括过去未曾记载的四个新亚科、二个新属和四个新种,还叙述了各亚科和各属间的理想亲缘关系。
我国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据粗略统计,在全世界二万种海洋和淡水鱼类中,中国鱼类约占十分之一强。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外国学者研究中国鱼类,而我国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才开始有自己的鱼类学家。朱元鼎教授早在1930年前后,就将1758年以来外国学者研究中国鱼类的文献资料整理编辑成《中国鱼类索引》,以后又用数年时间写成《中国鲤科鱼类之鳞片、咽骨及其牙齿的比较研究》论文。解放以后,从1952年上海水产学院成立的时候起,他所领导的上海水产学院鱼类学研究室,已经搜集到全国淡水和海洋鱼类标本数万号、近一千种,成为国内相当完备的鱼类研究基地之一。


第2版()
专栏:

鱼病及其治疗
本报记者 蒋顺章
当你看到鱼群在水里穿梭似地来往驰游的时候,你曾经想到过它们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吗?或者在它们得病后,还有法子治疗吗?对于这些问题,我在访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时,找到了答案。
鱼的病多着哩!
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病研究室,陈列在橱柜里的大大小小的鱼病标本,就一一映入眼帘。透过明洁的玻璃瓶望去,可以看到许多平时不易见到的景象:有的鱼身上长有像一朵朵棉花似的东西;有的鱼体上布满了星星样的小白点;有的鱼遍体鳞甲脱落;有的鱼鳞甲翘得像松果;还有的鱼背上长了个很大的包;……。所有这些奇象,都是鱼患了各种疾病的结果。我默默地数了数,共有三十六种之多。助理研究员伍惠生告诉我:“这些鱼病标本,仅仅是一些常见的鱼病,鱼的病可多着哩!据我们几年来在各地的调查,现已作出鉴定的致病寄生物就有三百二十多种。不过,就是这些,对鱼的危害已经够大了。”
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为了防治鱼病,发展养鱼事业,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病研究人员,在辛勤地劳动着。鱼病研究室主任倪达书教授研究治疗小瓜虫病药物的经过,就是一个生动事例。
小瓜虫是纤毛虫纲原生动物,身体微小,用眼力勉强可以看到。这种虫经常大量地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里,以鳃细胞和粘液细胞为食料。它们的穿透能力很强,可以任意破坏鱼皮和鳃的组织,使鱼遍身受到很大刺激而死亡。对青、草、鲢、鳙[yōng]四大家鱼,小瓜虫的危害尤大。
倪达书教授原来是研究原生动物的。他从事鱼病的研究开始于1951年。到1956年他才着手进行小瓜虫病的研究。几个月中,他翻阅了许多国家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并且进行试验,都没有好的效果。但是他知道,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曲折的,科学的秘密总是可以揭开的,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他决心继续努力。他同助手们一起,认真地总结了试验失败的原因;然后又翻阅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研究小瓜虫寄生鱼体的习性。在研究中,他发现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时,它的外围还有一层粘液保护着。就是这层粘液阻碍着药物同它接触。他想:“如果能找到一种能穿透和腐蚀这种粘液的药物,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可是,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呢?他经常深思着。一天,他经过资料室门前时,突然想到“何不找个有关药物的资料呢?”这以后,他翻阅了许多药物书籍,其中有给人治病的药物;也有兽医用的药物。后来,他发现许多汞的化合物,有穿透和腐蚀皮肤的能力。他的助手何惠生在一次试验中,也发现升汞能穿透粘液杀死小瓜虫。他们的发现,使整个实验室又活跃了起来。
新的试验开始了。一次,二次,三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他们所试验的是毒性很大的无机汞化合物,这些药物对小瓜虫的杀伤力确实很大,但它对鱼的杀伤力也不小。于是,他们决定用毒性比无机汞小的有机亚汞的化合物来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效果是较好的。但是,还不能算是大功告成,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出一种效果最好、对鱼最安全的浓度来。为了寻找最理想的浓度,倪达书教授和助手们,从实验室到养鱼池,经过了数百次的试验,费去了两年的时间才最后获得成功。
特殊的治疗方法
药物找到后,怎样替这些不说话的“病员们”治疗呢?这确实是难题。既不能同治疗其他动物一样,去给生病的鱼一条条的打针,又没有办法给它们敷药,而且,鱼病往往是流行性的,一发就是一大批。即便能打针敷药,也是没法应付的。因此,给鱼治病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治疗方法。倪达书教授和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大夫”们,摸索这种方法的经过是非常艰辛而又有趣的。例如,他们碰到了一种由隐鞭虫引起的“鱼瘟”在流行,经过研究,决定用硫酸铜来治疗。但是怎么治疗呢?开始时他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药物撒在池里;一种是把病鱼捞到溶有药物的水缸里。这两种方法都有缺点。前一种的主要缺点是浓度不好控制,太浓了,对鱼不利;太淡了,不能杀死虫害。同时,养鱼池的形状多种多样,深浅也各不相同,多么不易掌握啊!后一种办法浓度好掌握,可是要把鱼捞起来,费工可真不少,特别是当患病的鱼很多的时候,就更麻烦了。
既然两种办法都不理想,怎么办呢?再研究!一天,几个“鱼大夫”看到一个渔民喂鱼食。他在喂食前先用水瓢泼了几下水,然后再投放食料,不一会儿,成群的鱼就自动游来吃食了。原来,这位渔民养鱼很有经验,他给鱼规定了“开饭”时间,到时,鱼听水响,就会游来吃食。这对他们的启发很大。经过多次研究,他们终于研究成功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规定鱼的“开饭”时间和地点,使鱼养成习惯。治疗时,就根据这习惯把药物装入小布袋里,挂在食场的三角架上,使之慢慢溶解在附近的水中。当鱼到“开饭”时自动游来,而治疗也就完成了;如药性太浓时,鱼还会自动游开。这种方法,渔民们不但容易掌握,疗效也显著,并且还可以预防鱼病。
我去访问倪达书教授时,他正在翻阅几本厚厚的书籍。原来,他正在研究鱼的消化系统和各种生理现象。他笑着说:“这对鱼病的治疗关系很大。鱼病研究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研究治疗方法,更重要是研究怎样预防鱼病。”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兴隆县车道峪公社火山子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开荒扩种,力争1962年获得增产 大 新摄(新华社稿)
四川米易县撒莲公社九大队二生产队,在安宁河边新安装了一架大筒车 新华社记者 陈 捷摄
广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门公社的社员在耙田 赵黄岗摄
(《广西日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