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木材生产
本报评论员
增加木材生产的一个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伐区的森林资源。通常,在一般的伐区,经过采伐原木之后,还留下了30%左右的病腐木、枯立木、小径木、梢头、枝丫以及被砸坏、摔坏的木材。人们把这些称做“采伐剩余物”,并且历来都把这些采伐剩余物视为“废材”,任它散弃在伐区。其实,这些都不是废材,而是很有用途的材料,可以生产很多对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用的物件。
社会上对木材的需要本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需要大材大料,也需要小材小料。特别是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多半是小规格材。如,锄把、锹把、镐把、扁担、犁杖和车轮等生产用具,饭桌、面板、菜板、洗衣板等生活用品,都是用小规格材制造的。过去,由于小规格材供应得少,人们不得不大材小用,拿原木来制作这些农具和生活用品。显然,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大量生产小规格材,就能使木材产量大大增加,并且能够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把原木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据有关部门调查,黑龙江省、吉林省各林区的小规格材资源约占原木产量的15%,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小规格材资源约占原木产量的10%。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香草河林场试验,把造材抛弃的截头木和三厘米以上的枝丫全部利用起来,每公顷采伐迹地清理出各种小规格材五十五立方米,使每公顷木材产量比过去增加了14.5%。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林业局从1961年7月开始生产小规格材,到10月末就生产小农具和人民日常生活用品三百二十五万件。由此可见,各林区都能利用采伐剩余物生产小规格材,在现有伐区里是可以增产更多的木材的。
有人认为生产小规格材费事,不合算,投入同样的人力和物力,产量不如生产原木高,而且小规格材还不好运输。这是一种从局部出发算小账的办法。我们必须从合理利用资源和适应社会各方面需要来考虑木材生产的问题。原木是国家生产建设的一种重要物资,小规格材也是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大材、小材各有它的用途,如果小规格材供应得少,必然拿大材去小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在现有伐区里只生产原木不生产小规格材,不仅在品种上不能满足需要,也降低了伐区单位面积的出材量。因此,合算不合算,不能只从局部考虑,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只算小账,要算大账。林业企业和生产木材的人民公社、生产队,既要采伐原木,也要利用采伐剩余物,既要重视大规格材的生产,也要重视小规格材的生产。要把小规格材的生产也纳入计划,规定小规格材的产量指标,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小规格木材的生产计划的完成。
在木材生产过程中,合理采伐、合理造材、合理利用,防止和减少原木的损失浪费,也是增加木材生产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木的出材量以及它的品种、规格、质量,都决定于采伐和造材这一环节。尽可能降低伐根,可以增加原木产量。据有关部门调查,以平均胸高直径三十公分的立木为例,每株降低伐根五厘米,采伐二百五十万株即可增产木材一万立方米。把树伐倒后,在进行造材时,如果锯口下得合适,也可增加木材产量。造材后能不能把山上的全部原木都运出林区,也是关系木材产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吉林省各林区仅在1961年下半年,就在运材道旁拣回掉道材二十五万立方米。如果各林区在采伐、造材和运材的各个工序,都能认真贯彻执行合理采伐、合理造材、合理利用的要求,尽力减少原木在集运过程中的损失,就能增加木材产量。此外,大力提倡林区用枝丫做烧柴,节省大材、好材,也是增产木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北方林区一般每人每年平均烧掉大材、好材五立方米左右,一个林场如有一千名职工和家属,一年就要烧掉五千立方米木材。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各林区都应该采取措施,尽快改变拿原木当烧柴的不好的习惯,大力提倡烧枝丫,把大材、好材用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幼壮林(即次生林),也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木材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各地有大面积的天然幼壮林,经过十多年来的封山抚育,现在大部分已经成林了。但是,由于天然幼壮林的树种杂,大部是阔叶树,长得又不太整齐,有些人看不起它,没有很好地抚育管理和开发利用。其实,天然幼壮林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多半是生长在交通沿线和村庄附近,采运比较方便,可以就地取材供应需要。阔叶树的经济价值也并不低,如水曲柳、黄柀椤、胡桃楸、椴树等都是贵重树种;杨、桦、柞[zuò]等树木也有很多用途。特别重要的是,天然幼壮林里小径木多,适宜生产坑木和农具材。内蒙古自治区从1958年以来,通过天然幼壮林的抚育采伐,生产出七十多万立方米木材,其中主要是坑木和农具用材。我国的坑木需要量很大,原始森林里大部是大材,坑木资源不多,从天然幼壮林里多生产些坑木,是满足煤炭生产需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路。冬春之际,正是天然幼壮林抚育采伐的好季节,各地应抓紧时机积极抚育管理天然幼壮林,通过抚育采伐多生产坑木、农具材和其它民用小规格材。


第2版()
专栏:

千方百计节约木材
吴忠木器制造厂精心配料改进产品设计
福州木材综合加工厂制材车间合理下锯提高出材率
本报讯 宁夏吴忠市木器制造厂积极开展节约木材的评比竞赛,注意精确配料,改进产品设计,去年以来,节约了许多木材,增产木制农具和家具二千多件。
去年,这个厂曾经组织职工参观兄弟工厂,对比外厂产品和算细账,挖掘生产潜力,制定了节约木材的措施,并把节约木材列为季终月末评比奖励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厂职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了节约木材的竞赛,基本上改变了只愿用大材大料,不愿用小材小料的现象。
这个厂改进了配料工作,克服大材小用、优材劣用、截头过长等浪费木材的现象。去年3月,厂里抽调有经验的技工,成立了配料车间,并且在职工中推行了“量体裁衣”、“交叉划线”、“集中下料”等先进下料方法,原木进厂后,先由配料车间按照木质好坏分类,对每根原木都精确计量,然后合理下锯。
吴忠市木器制造厂还组织干部、工人和技术员成立了技术研究小组,改进木器家具的设计。他们试制出数量最大、用材最多的九种代表性产品的新式样,采用新旧实物对比的办法,举行了一次小型展览会,征求用户意见,并组织全厂职工座谈讨论,然后根据用户和职工的意见定型,进行成批生产。新式样的文件柜、单人床、椅子等,一般都具有轻巧、适用、美观的特点,受到顾主的好评。这个厂去年生产的文件柜、饭桌、写字台、椅子、凳子等八种产品,平均用料比过去减少了11%。
本报讯 福建省福州木材综合加工厂制材车间,重视木材的合理加工和综合利用,木材利用率不断提高。大方厚板利用率达到88%,薄板利用率达到72%,都超过了计划指标。1961年,他们为国家节约木材六千八百多立方米。
这个承担全厂木材加工主要任务的制材车间,经常教育工人认识节约木材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提高木材利用率作为增产节约的主要目标。
工人们首先注意合理下锯,提高出材率。如平直的木材,多数用来加工成出材率高的方板;弯折畸形的木材,按照弯折情况,加工成短的板料,同时,严格掌握成材的公差数,把正负公差由二毫米缩小在一毫米以内。工人们还积极改革生产工具,减少锯材时的损耗。
去年,他们还利用边料、板皮,生产了包装箱、包裹箱、锅盖、兎橱等十一万多件。(附图片)
左上:盛产木材的广西大苗山,常年都有成批的竹木沿着秀丽的贝江流放出去,支援国家建设
上:广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九美山伐木场的一角
汤庆森 赵黄岗摄(《广西日报》稿)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从采伐木材过程中挖增产潜力编辑同志:
不久以前,我们到林区去调查采伐情况,发现采伐过程中增产木材的潜力很大。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的皆伐迹地上,应伐未伐、伐根过高、伐倒而未造材利用和丢失在山上的木材,就有很多。平均采伐一公顷,就浪费十九点三立方米木材,约占当地两年来每公顷平均出材量的14%。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林业部制定的“国有林区试行主伐规程”中,规定机械作业,开始采伐的径级是八公分,非机械作业十二公分,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树,但实际上,在皆伐迹地留的这几棵幼树,因为森林环境变化,差不多都风倒、枯死了,反而造成木材的浪费。二、生产定额没有按树种和材种分别制定,有些工人便挑选采伐径级大和便于操作的采伐和造材,也会漏下一些应伐未伐的树。三、采伐径级小的木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企业不愿意生产。四、过大过小原木的运输问题没有解决。五、有的林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吊卯不及时,有些木材被雪埋没,为赶任务而忽视了操作规程等。
我国森林资源不多。为了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各地应该积极造林;同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避免采伐过程中的浪费,具有更现实的意义。上述问题,有些需要各林场注意,有的需要中央有关部门统一解决。
东北林学院 倪鹏伍


第2版()
专栏:

名词解释
主伐规程
在成熟林内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所进行的采伐,称为主伐。林业部为了实现合理采伐而制定的有关采伐的规程制度,称为主伐规程。
采伐径级
按林木胸高直径(一般是林木高一点三米处的直径)大小划分的等级。
吊卯
林木伐倒造材以后,为了便于集材,把原木的小头移向集材道,并把小头垫起来,称为吊卯。


第2版()
专栏:

洋坪区加强领导活跃短途运输
山上驮畜运,马车大道行,汽车跑公路,船只航河中,各种运输工具分段接力运输,全区进出境物资基本没有积压
本报讯 湖北远安洋坪区短途运输比较活跃:山上驮畜运,马车大道行,汽车跑公路,船只航河中——各种运输工具分段接力运输物资。今年开年以来的十多天内,全区就运了山货土特产品、木材、粮食、棉花、食油、食盐、日用工业品等三十多万斤,进出境物资基本上没有积压。
洋坪区北跨漳河,南通远(安)当(阳)公路,沮河横贯全区,西北邻接南漳、保康两县,扼三地山区交通咽喉,是这里的物资集散中心。由于高山环抱,峰峦错综,物资运输不便,过去山材鲜果、农副产品,有的收购后积压过久霉烂变质,有的因收购不及,无人采摘,枯落损失。大跃进以来,当地党政领导部门加强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山区运输事业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去年经过认真贯彻党在交通运输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调整了组织机构,增强了运力。目前,全区除有两个区属专业运输队和装卸搬运组织外,社、队也经营了一些运输队(组)。
在加强短途运输工作中,这个区领导上首先注意抓政策,教育运输人员认真执行短途运输“面向农业,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则。他们经常向工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树立爱国家、爱整体、爱车队的思想。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确定了运输力资收益分配办法。生产队和生产大队之间也规定了合理的分配比例。
他们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了运输人员的生活福利。运输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马车工人开展了学挂掌,学兽医,学修理活动。区属运输队已有八人学会修理马车,大部分工人学会挂马掌和简易医疗知识,马掌哪里掉哪里挂,车子哪里坏哪里修,提高了运输效率。
他们还加强了运输管理工作。由洋坪区运输管理站负责统一运价、统一调度、统一货源,从全局着眼,按照物资分类排队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集运。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运量,各大队还建立了“三包六定”的责任制度,生产组织做到小而精,每个驮运队(组)三四人不等,以便驻站、装卸和解决饲料问题。各生产小组的人员采取强配弱、熟(手)配生(手)的办法来组织,以减少运输事故,保证装卸安全。道路养护工作,分段包给沿路公社和生产大队,保证了整修及时,畅通无阻。
洋坪区除了建立正规运输队伍以外,还组织广大群众利用挂锄空隙运夏粮,磨刀空隙运山货土特产,挂犁空隙运秋粮。一般社员都养成了“进出一担货”的习惯。出门带一担农副土特产,回村捎一挑生活日用品。
经过采取这些措施,活跃了短途运输,不仅扩大了城乡物资交流,也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经济生活。双路公社双路大队在去年八个月中搞短途运输,收入了一万三千七百七十五元,占他们农副业总收入的47.7%。


第2版()
专栏:

改进运输组织工作 加强同货主的联系
无锡提高短途运输效率
新华社南京电 江苏省无锡市交通运输部门深入调查研究,调整运输布局,改进运输方法,使市内和市县之间的短途运输能力基本适应了运输任务的要求。从去年12月以来的两个月中,除了及时运输工农业生产物资、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五万八千多吨以外,还把积压在全市各地的一万吨物资运送到了各需要的单位。
无锡市交通运输部门去年下半年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物资运输起了两大变化:第一是由于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活跃,本市所辖范围内城乡交流的物资数量增加很多。第二是由于工厂企业积极恢复和发展供销渠道,互相调拨和与外地交流的物资数量也比过去增加,因此运输频繁。
全市交通运输部门首先根据城乡物资运输量增加,而且货物零星、分散、品种多的特点,积极改进运输方法。他们在定期客班轮船能够到达的地区,增设运输站埠,采取客轮附货的方法,将下乡的零星工业品和进城的零星农副产品,交给客轮搭运。对于客轮不能到达的地区,他们就利用农村人民公社的船只,开辟了十二条以运货为主的定期航班。交通运输部门还安排了一百多条共一千四百多吨位的船只,在市区和偏僻地区之间运输物资。
各工厂企业互相调拨的物资,许多是临时决定的,很难事先安排运输计划。市交通运输部门便采取上门组织货源,调整市区运输布局等方法,做好这些物资的运输工作。他们加强了运输单位和物资部门的联合办公工作。各运输单位都有专人与物资单位联系,了解物资交流动向,尽可能安排运输计划。运输部门还在火车站和运河码头固定一批木帆船,增添板车,便于及时把外来物资送到各单位。现在全市各物资单位到运输站的平均距离,已从过去的三公里左右缩短到一公里多,便利了各单位临时调拨物资。
采取上述一些措施以后,全市运输效率有了提高。市内船舶驳运每天周转次数增加,去年12月的运输量比11月提高22%,今年1月又有提高,基本消灭了码头、港口物资积压现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各运输单位收到了五百多封来自物资托运单位的表扬信。


第2版()
专栏:

龙溪专区开始育秧
新华社福州十四日电 “立春”过后,风和日暖,福建南部龙溪专区的人民公社已开始早稻浸种育秧,溶田整地。育秧季节较早的龙海县,第一批已经浸种十五万斤。
今年,龙溪专区各地农民很重视育好秧,育壮秧。龙海、诏安、云霄、漳浦等县许多公社生产队召开老农座谈会,研究今年气候特点,交流育秧技术经验,并建立有老农参加的育秧小组,专门负责育秧工作。龙海县颜厝[cuò]公社的老农们,针对今春气候特点,提出了一整套防止早稻烂秧的技术措施。目前,这个公社已选择好避风向阳的早稻秧田一千九百多亩,有一千二百多亩已经施下质量较好的基肥。长泰县岩溪公社还训练了三百多名育秧技术员,作为浸种育秧工作的骨干力量。


第2版()
专栏:

广西开荒播种木薯
据新华社南宁十四日电 高产作物木薯的播种季节已经到来、广西僮族自治区各人民公社正在筹措种苗,组织力量开荒播种。季节较早的百色、南宁、玉林等三个专区已种下二万八千多亩。
木薯高产、耐旱、病虫害少、用工少、种植技术也较简单,并不与粮谷及其他经济作物争地,当地群众也有种植习惯。自治区各地今年都计划大力发展木薯生产。许多农村、机关、厂矿、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早制订了今年木薯生产的种植计划,各级有关部门也指定专人领导这项生产。
根据计划,今年全自治区木薯种植面积将比去年增加很多。为此,各地正在积极筹措种苗。商业、粮食和交通部门,主动做好木薯种苗的收购、调剂、保管和运输工作。岑溪县去年木薯种的较多,通过商业部门等价交换地调给梧州市三万六千多斤种苗。
各地都组织力量突击开荒,尽量利用荒山野岭和屋边、路边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木薯。


第2版()
专栏:

甘肃“立春”后下了雨雪
新华社兰州14日电 十二、十三两日,甘肃许多地区下了今年“立春”以后的第一场雨雪。这场雨雪对冬小麦返青和春耕生产有好处。
据甘肃省气象局13日上午八时统计,武威和临夏等地雪量较大。武威除镜铁山区降雪较少外,其它地区都在十毫米以上,乌鞘岭地区降雪达三十一毫米。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地区也降雪三十毫米。定西、张掖和甘南的大部地区雪量有五毫米到十毫米。天水南部下了小雨。
现在,兰州以西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天气逐渐转晴,其它地区还有微雪和小雪。


第2版()
专栏:内蒙古通讯

万树冰花满山春
新华社记者 林田
如果说,在夏天和秋天,大兴安岭是一座百花百果园;那末,在隆冬和初春,它就是一个千山冰雪、万树银花的世界。
这里的天气冷得出奇,从新年以前到春节,常常是零下三、四十度。岭西北的阴坡,有时达到零下五十多度。不少日子,整个上午冷雾弥漫,太阳成了个缺少暖意的黄盘。
可是,正是这样的日子,却被大兴安岭的林业职工们称作“黄金季节”。因为这是丰盛的日子,繁忙的日子,是一年中收获大树最好的时节。
让我们到山场上去看看冬季里收获大树的情景吧!
“顺——山!”“迎——山!”这是伐木工人在“叫山”,通知伙伴们大树要倒的方向。每声“叫山”过后,就有棵大树哗啦啦地碰着邻树的枝丫倒下来,嗵地一声,震得地动山摇,荡起一阵雪粉。
透过密林空隙,在看清伐木工人之前,就先看到了一团团白雾似的热气。这热气,好像是从他们全身冒出来的。可是他们的帽耳上,眉毛上,甚至在棉袄的脊背处,都结了冰霜。他们穿着高统大毡靴,绑着帆布护膝和坐垫,有的端着突突叫的油锯或手工弯把锯,跪坐在雪窝里锯大树,截树段,有的拾起大板斧“砍楂”和打枝丫。只见在哈气和汗气形成的白雾中,锯屑喷流,木片飞舞。
在这些人们当中,你如果遇见腰粗背阔的青年伐木工人王发,和有着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张秉坡,他们会告诉你许多有关伐木的奥秘和故事。伐木,既要有胆量、有魄力,又要心细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伐木工凭着一把锯子、一把斧头和两个大铁楔[xiē]子,要大树向哪面倒就哪面倒。可是要先打好安全道,看好树倒方向。下锯要尽量低,三十厘米直径的树,伐根不超过八厘米,截件子还要合理造材,为国家充分利用和节省每一分木头。他们还会谈到冬天伐树的好处,天越冷,树越脆,枝丫好打,锯树不粘锯。而伐木工人是不怕冷的,干活的时候,总是满身汗。只有在收工回来的路上,要特别当心,如果冻白了鼻子尖,千万别烤,要先抓把雪搓一搓……
采伐工转移了阵地,集材工人们就利用冰雪大施威风,他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把一根根大木头抬到冰沟或雪滑道上,或是装在爬犁(雪橇)上,用力一推,大喊一声:“下去喽!”大木头便骨碌碌自动滑到山下去了。工人们不断发出孩子般的欢笑。你听听他们赞美这快乐的劳动的诗歌吧!
沿着“晶石”铺成的道路,爬犁自动驶向山脚下;
轰隆隆一路唱着歌;得驾驾像奔驰的骏马;
冲破了清晨的浓雾,震落了枝头的“梨花”;
让这些金子似的木头,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厦。
冬天,也是运材最繁忙的季节。不管天多冷,雪多大,从各个山楞场到铁路沿线各站贮木场,森林小火车和挂拖车的大汽车日夜不停地奔驰吼叫。一些夏秋不能通行的沼泽地里,这时候也出现了一条条简易公路和冰道。有些林业局,一年里采伐的木材大部分靠从冰道上运出来。这些冰道,像公路一样宽大,长几公里到一二十公里。你看!一部部大型拖拉机,牵引着一串串满载木材的大爬犁,从冰道上开过来了。那刚才驶过的爬犁列车上的拖拉机手,也许恰巧是“冰运能手”马更朴。这个二十七岁的小伙子,开拖拉机已经开了几年。他和他的徒弟朝鲜族青年崔正龙驾驶的拖拉机,在冰道运输中,是保持了三年优胜的红旗车。他们熟练地掌握了在坡度很大的冰道上驾驶拖拉机爬犁列车的特殊技能。今年冰运期间,他们包车组担负运输一万一千立方米木材的任务。从去年11月下旬开运到今年1月3日,他们已经运了六千多立方米。
爬犁列车驶过以后,一群头戴大狐皮帽的妇女忙起来了。她们有的把冰道上的爬犁沟扫净,有的拉着带喷口的大水箱把冰沟重浇一遍,让它经常保持镜子一般光亮。这些妇女,就是冰道养路工。她们大部分是职工家属。春天和夏天,她们参加栽树种菜,秋天采树种,到了冬天,她们也战斗在冰天雪地里。
大兴安岭的冬天,夜特别长,昼特别短。早晨六点钟,天还黑蒙蒙的,工人们就吃过早饭,走出热烘烘的工棚,来到了飘雪的山林里。在根河林业局下央格气林场跃进工段,到天大明的时候,七条木轨道上已经装好了许多爬犁。天气虽然在零下三十多度,王金贵小组抬木头个个抬得满头大汗。这时候,党支部书记王德权带着两裤腿子雪走过来了。他刚刚在山场上转了一圈,一边呼呼喘热气,一边老远就打招呼:“谁累了?我来换换!”说着就把老羊皮袄一脱,过来从一个工人手里接过了肩杠。小伙子们一见他来到就都乐了,说:“来得正好!有几个大件子正等你来抬呢!”这话是真的,大兴安岭落叶松特别重,五分儿(零点五立方米)的件子,就有四百多公斤重,六人一班抬,有一个弱点的人也玩不转。因此,哪个组一遇到特大号的件子,就说:等王德权同志来了再抬吧!这位支部书记个头儿并不怎么高大,样子也不威武,说话和笑的时候,倒有点像个老婆婆。可是装车上楞,全段以至全林场第一。他不仅大肩小肩都能抬,而且能打一口好“号子”。你听!他打着号子带领这班工人干起来了:“弟兄们——哪!”“嗬——咿!”
“那抬起来——呀!”“嗬咿!”“那加把劲儿——呀!”“嗬咿!”……
王德权十七岁就到了大兴安岭,今年三十七岁。他饱尝过旧社会林业工人的酸辛,深刻理解今天林业工人的幸福和光荣责任。每天天不明,他就披衣坐在床上,捻亮了马提灯学习文化。工人上山了,他常跟了去。哪个工人病了,他急着请医生,自己动手给病号擀面条。哪个工人想家了,他去谈心,安慰。段里原来有三个出名的“蘑菇匠”(好无故旷工的人),经他教育帮助,都成了积极分子了。工人们说:“我们支部书记的心老在森林里。”是啊,正是由于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把党的意志带到群众当中,点燃起大兴安岭十万林业职工的热情,像一团团热火,使得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热气腾腾,春意满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