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为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除四害”
  粟宗嵩
当前影响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是旱、涝、碱,引黄灌溉后,又新出来一个淤。从农田灌溉的角度来说,除此四害,是发展华北农业生产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一项基本建设。
华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自来就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基地。按1957年统计,冀、鲁、豫三省及北京市的总耕地面积、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业总人口都各约占到全国的24%,棉花的总播种面积则占到全国的46%左右,说明这里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来,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在长期反动封建统治下,水土受到严重破坏,生产水平仍低于全国的总平均。在丰收的1957年,粮食产量只占到全国的17%左右,棉花产量只占到全国的41%左右。
在华北平原建设现代化农业,要作许多工作,首先要除以上所说的四害。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南起新乡,北迄天津这一广大袋形地带,又是除四害的重点。
华北平原产生四害的地理条件
华北平原产生四害的地理条件,各方论述已多,这里只就气候、地形、黄河等三个主要因素,略抒己见。
我国处于季风地带,在偏北风和偏南风的相互交替下,年内干湿两季分明。华北平原地理位置偏北,南来的潮湿气流进入本地区比淮河以南地区晚些,在本地区停留的时间短些,致使本地区旱季长而雨季短,雨水集中于两三个月内,也没有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年总降水量也要少一半左右。年内雨水分配也因而不匀,春季(3—5月)约占全年的14.4%,夏季(6—8月)约占62.1%,秋季(9—11月)约占18.2%,冬季则只有5.3%。而华中则相应为27.2%、42.3%、20.9%及9.6%。又由于气候复杂多变,冷暖气流强弱程度不同,两种季风的交锋带
(也就是大范围降雨地带)进入华北平原每年迟早不同,夏季雨区的位置及其范围大小与停留时间均不同,所以常引起大面积的水旱灾害。
在地形上,在上述袋形地带内,自西南向东北逐渐缓慢倾斜,地上水退泄条件不好。黄河以悬河形式纵贯平原中南部,使袋形地带内的内水不能入黄出海。直接入海之路也为津杭运河所隔断。太行山突起于西,源出太行的海河水系各支流,山洪猛骤,且可数河同时并涨。在黄河多次迁徙改道、泥沙淤积影响下,还形成西南—东北走向、高洼相间的条状地带,小雨小涝(洼地受涝),大雨大涝(高地也受淹)。区内历史上原有不少泊、淀,在长期水土流失淤积及黄河泥沙淤积下,已残存无几,除东淀尚有一定滞洪能力外,余如宁晋泊、大陆泽等已不能担负防洪、除涝、抗旱之重任。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区内山洪内涝一概汇于天津的不利形势。
在上述地形条件下,黄河渗水和太行山区的地下水都汇集于袋形地带中的低洼地带,形成一条自西南向东北流归大海的地下河,坡缓流长,出流条件不够好,使得地下水位很浅。在微地形起伏和半干旱气候的影响下,洼下地段形成盐碱地或沼泽化,二坡地成为易碱地段;也使得这里的地下水盐的平衡状况极不稳定,地下水位易受地表水的补给而上升,形成涝一年,碱一年,旱年碱洼,涝年碱岗,涝碱相随,旱碱相成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大面积渠灌,引进大量渠灌水,如果灌溉技术掌握不好,渗水大量补给于地下水,就会灌溉水到哪里,盐碱化也跟到哪里。事实证明,即便在海河水系各支流的冲积扇上,渠灌不当,也有伴生次生盐碱化的可能。群众所积累的一整套农业技术,不能适应灌后骤然大幅度改变的地下水盐状况,如果无条件地推广高产作物,破坏当地农业制度,再加上田间管理粗放,就容易形成大片耕地次生盐碱化。
引黄灌溉中的泥沙也是一个大问题。泥沙必须有消纳之地,如不能输送入海,则不淤于库,即淤于河,不淤于河,必淤于渠。渠系的淤积会削减其输水能力,延长灌水时期,加大渠道的渗漏,恶化灌区水文地质状况,为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发展创造条件。至于增加清淤负担,降低灌溉效益,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水库一经淤积报废,调洪将失去凭借,灌溉水源失去调节,就会遗后世以无穷之患。防泥沙之难,甚于防盐碱,泥沙问题不解决,大规模引黄灌溉就很难实行。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气象上的旱涝将长期存在,土壤的盐碱化威胁也是经常性的,淤则牵连到治黄问题,同样是复杂的。不灌溉无以防旱,无灌溉不能治碱,不除涝不能灌溉,不防淤灌溉不能持久,这就是全部问题所在。在一定程度内打破地形条件的限制,稳定地下水盐均衡状况,改善改造水文地质条件,以适应气候上多旱、多涝的特点,是这里除四害的正确途径。除害与兴利结合,全面规划,分片治理,先易后难,是应取的步骤。
先用海河水,先治旱、涝、碱
本地区发展灌溉的最大障碍是地下水盐状况不稳定,土壤易于返盐。暂停引黄灌溉,先把海河水系的地上水和流域内地下水利用起来,发展灌溉,在平原洼涝地带大力除涝,既有利于当前农业生产,在区内地下水盐因而取得初步控制之后,再行引黄,也比较可靠。这里无严重的泥沙问题,事情好办些。这样作,也可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处理黄河泥沙问题。
在旱、涝、碱统一处理、分片防治的指导原则下,以海河水系每一支流流域为一独立单元,采取三水(雨水、地上水、地下水)并用、井渠并用、灌溉与除涝并举、自流灌溉与扬水灌溉并举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上蓄(上游蓄水)下排(下游除涝排水)中间灌(中游灌溉),渠灌由上(上部地区)而下
(下部地区),先小后大(灌区、轮灌区由小到大发展),先近后远(自水源近处向远处发展,自干渠近边向外边发展),除涝排水由下(下游)而上(上游),先干(骨干排河)后支(支河支沟),先通(通畅)后深(拓宽浚深);二坡地在除涝的基础上灌溉,洼涝地在排水(除涝与必要的地下水排水)的基础上先扬水灌溉,后自流灌溉。适宜于井灌地区不用渠灌。
以河北省滹沱河为例。滹沱河在岗南出峪,东流至献县汇于滏阳河,本河以南,滏阳河以西,槐河(滏阳河北岸小支)以北之间的平原,在地貌上自成一单元,在水系上自成一局,完全受滹沱河的控制。年降水自西而东渐减,多年平均,在石家庄市以西可达七百毫米,京广路沿线约五百至六百毫米,藁城以东则低于四百五十毫米。表层潜水自束鹿以东渐趋复杂,埋深渐浅,矿化度渐高;可供开发利用的深层富水层,京广路西埋深二十至二百米,藁城一带二百至四百米,东部衡水一带则达四百至八百米,出水量亦愈东愈少。解放前京广路西原有小面积渠灌,路东有井灌,解放后井灌得到很大发展,又兴修了石津渠及岗南、黄壁庄水库,灌溉中部及东部地区。目前情况是:京广路沿线两侧为粮棉高产区;石津渠灌区自束鹿、深县以东发生次生盐碱化,部分灌区停灌;东部衡水一带从来是旱、涝、碱交相为害的低产区,渠灌地区因盐碱化有所加重而完全停灌,停灌地区次生盐碱化程度已有所减轻。从这里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及当前农业生产的基础等方面综合考虑,除四害的布局应是:水库近边发展一部分自流渠灌和扬水灌,自此向东,依次发展井灌、井渠交叉灌、自流渠灌,以巩固高产。再东停灌地带,应以农业措施为主,恢复次生盐碱化土地的生产,创造条件后逐步发展自流渠灌,以提高生产。东部洼、涝、碱低产地带则先除涝,在除涝基础上,枯水季节可引用部分库水,发展一部分扬水灌溉,稳定生产。在排地下水后,根据条件转向自流渠灌。井渠交叉灌区是地上水与地下水相互补充的水源调节地带,根据逐年水源动态,或渠主井辅,或井主渠辅,东部地区灌溉发展后水源不足,可以引黄补给。
海河水系各支流内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条件虽不尽同,但基本上与滹沱河同类型。目前水源、灌溉等条件较好的除滹沱河外,尚有永定、潮白两河所属京津地区,以这些地区为试点,重点建设,取得经验,对整个海河流域内除四害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总的部署是积极发展井灌,巩固提高渠灌,洼涝地带大力除涝,在除涝和合理灌溉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盐碱。灌溉以各河地上水地下水为主,引黄水为辅。
为了防治自流渠灌区次生盐碱化,除掌握灌排工程的规格标准外,在灌溉上应着重抓好下列几个环节。
1、加强渠系防渗。土渠渗漏量一般占到总引水量的20%至25%以上,采取工程衬砌、改善田间渠系,改善用水管理方法以及沿渠植树造林种牧草等措施,控制和减少渠系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是防治沿渠次生盐碱化、节约水源、提高灌溉效益、降低工程成本、平衡水土资源的有效办法。
2、平整土地,提高灌水技术。一般情况下,灌水定额超过每亩四十至六十立米,就要形成田间灌水深层渗漏。大水漫灌下田间渗漏及跑水所损耗的水量更是大,常远远超过渠系渗漏。土地不平整,灌水技术不高,也会增加田间渠系的设备投资。应普遍推广沟畦灌技术,逐年提高平整土地的标准,以达到省水、防盐的要求。
3、加强灌溉用水管理。要逐步把灌溉用水管理建立在水文气象预报、墒情预测、土壤盐情预测、地下水盐动态预报、作物苗情预测等一整套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之上,提高计划用水的水平,严格掌握灌水时期和灌水量。
4、水、肥、劳(劳动力)、保(植物保护)密切配合。由旱作改水作,整套的农业技术都要有相应的调整改革。灌溉为精耕细作创造条件,反过来也要求更高水平的精耕细作。在灌溉条件下,需肥多,浇水、平地、筑畦、打埂、勤耕作等需劳动力也多。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给蝼蛄带来了大量繁殖的条件。据植物保护部门调查,山东菏泽专区盐碱化面积扩大后,因蝼蛄为害而缺苗的地增加到20%左右。灌溉地边易于杂草丛生,产生虫害。所以治虫除草,植物保护工作也要跟上来。水、肥、劳、保关系如失调,耕作自必粗放,灌溉后地力消耗快,肥分流失多,土壤势必恶化。灌溉增产效果一消失,易碱地区就会加速加重次生盐碱化。
5、加强灌溉技术的科学研究。二年三熟在本地区耕作制度中占主要地位,发展灌溉后就有条件改为一年两熟,扩大复种指数。但兴修灌溉的工程部分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而农业改制则是一个复杂过程,一般要在两三个轮作周期的试验研究后才能定下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事业,保当前原有农业的生产只是第一步,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建立灌溉农业的一整套制度才是其最后目标。所以在已灌区和即将灌溉的地区,都有必要及时开展灌溉农业的科学研究。
应该指出,井灌的复杂性不下于渠灌。现代化的井灌区是建立在井群联合运用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对此还缺乏经验。井群的布局,井位的选定,不仅决定于井灌区的地下水开采条件,更主要的是,既要适合于当前以生产队为基础、小面积分散种植、作物多种多样插花种植、半畜力半机械化耕作和基本上以单井灌溉为主的生产条件,也要考虑到生产发展后高度机械化耕作、机械化灌水和在大面积轮作条件下的井群灌溉要求。为了作好这项基本建设工作,要在现有文水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专业科学技术队伍,以海河各支流为单位(如滹沱河)或两三条河合为一单位(如永定河、潮白河),按开发先后,复勘补查地下水利资源,确定开采水量,作出井灌区的区划。同时对井群灌溉条件下的田间工程布局、规格及其技术原则,进行调查总结、研究提高,以指导井群安排和井灌技术。这是大规模开展井灌的基本准备工作,必须紧抓,不妨由粗到细,但不能不做。在上述资料还不够和当前物力、财力、人力均嫌不足的情况下,一般地说,可以采取深井与浅井相结合、土井与机井相结合的方式部署。大致自京广路沿线由西向东,逐步扩大井灌区范围。在上述范围内,土壤改良条件复杂,地形比较破碎,宜于小面积生产的可以浅井单井灌溉为主。反之,在可以大面积生产的地段,可以深井、联井为主。边打井,边鉴定,鉴定好一群,取得更好的经验,再打一群,并进一步修整补充原规划设计。因此,这项工作也要组织一支专业的科学技术队伍,负责地下水勘探、开采规划、井群设计、指导打井的工作。不要在没有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下,仅凭现有水井的一些调查,遍地开花,随地打井。这样会引起不良后果,造成浪费。
除涝是一项流域性的工作,必须在流域内统一规划,全面安排,上下游步调一致,分阶段逐步提高。也要有专门机构,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承担起规划、设计、指导施工的全部责任。目前首先尽快打通被堵塞、被截断的天然河沟,恢复其天然排水能力。在局部地区尚无足够排水出路条件的,设置一定面积的临时滞洪区,不失为治标之策。季节性滞洪的泊淀,应当加以保留。目前除涝排河的除涝能力一般多为五年到十年一遇的雨涝,少数为十至二十年一遇的标准,按华北过去涝情和气候特征来看,这个标准不够高,也很难就肯定哪里该高,哪里该低,能高些总好些,问题在于财力、人力。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长期任务,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按照规划,年年加工,代代加工,组织科技队伍指导技术,不愁大功不就。
防泥沙要治标治本同时并举
引黄灌溉的泥沙淤积问题,其严重性决不在盐碱化之下。泥沙问题不解决,库渠灌溉不能持久,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灌溉。兹事体大,其解决不是轻而易举的。
目前,黄河下游泥沙问题在三门峡以上是水库的防淤问题;在三门峡以下是水库清水下泄,引起河槽的冲刷,河床处于重新造床的过程,因而不能稳定。这样就在农田灌溉上,使得渠首引水无保证,进渠泥沙不能有效控制,渠道淤积,清不胜清。由于来自河槽的泥沙质地差,也不合放淤要求,不宜大量放入农田。治沙是治黄的根本问题,从治河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不属本文范围,不在此论述。从农田灌溉上来说,我们认为应治标与治本并举,三门峡上下游分别对待。三门峡以上以水库防淤为中心任务,大力开展西北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正本清源的治本之计,这一点早为大家所公认。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不少成就,群众也有丰富的经验,各地都有全面治理、综合治理的典型,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可以指导生产的成果。目前问题在于如何把这项工作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容,依靠广大群众,国家帮助,长规划,短安排,采取农、林、水、牧综合措施,把治坡工作提高一步,与治沟配合好,由近河、近沟地带向内地逐步纵深开展推进。数十万平方公里内的水土保持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惟其如此,才更需及早着手。
黄河是世界上最不好治的一条河流,在西北水土保持达到一定要求之前和下游河槽在新造床运动中达到一定的稳定之前,引黄灌溉的泥沙问题是始终要存在的。那末,是否有治标之策呢?下面两个问题值得研究。
1.借水退沙,保证一定的灌溉条件。总结国内外引浑水灌溉比较成功的防沙经验,是借水退沙。其要点是:根据河流泥沙的特性,加大引水流量,在引水配水渠道中,保持一定的退水流量,不宜入田的泥沙,借退水退出渠系,可以入田的细淤沙,放入农田。这套办法,必须水源充裕,有水可退,要有允许退沙、能够输沙出海的河流。效果的好坏,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理水平;每年也仍有一定的清淤任务。黄河三门峡下泄之水,有无借水退沙、开展部分灌溉的条件,值得研究。
2.引清水灌溉。如上所述,水土保持和防沙,不是三、五、十年所能见大效的,借水退沙须高度技术,其研究解决也须假以时日。自三门峡下泄之水,在一定河段内仍是清水,在上述措施尚不足以适应当前灌溉之急的情况下,引清灌溉的可能性、合理性也是值得研究的。北京市引永定河清水的成功例子,值得参考。
泥沙问题在海河水系的一些支流中(如永定河、漳河)也存在,虽不如黄河为害之甚,但也不容忽视。在这里开展山区水土保持,保养水源,提高灌溉潜力,减轻下游洪涝,同样应该重视。
常言说,“水能载舟,亦能复舟”。水,用之得宜则为利,用之不当则为害,在华北平原的地理条件下,尤应慎重。黄河与太行山之间的广大袋形地带,在除四害问题上是利害相共的,统一治理则利,各自为政则害。在当前条件下,在灌溉防旱上,以自己的水源为主则利,以引黄水为主则害。沿京广路一带,以井带渠,优先建立粮棉基地,可使高产更高产;洼涝地带以除涝排水为治碱、灌溉开路,稳定生产,可变低产为高产。分围合击,利易兴,害亦较易除。这样做既是稳步的前进,也可取得高速的发展。在恢复渠灌、发展井灌、除涝治碱、水土保持等工作中,有必要在现有各级主管机构之下,组织一支科学研究队伍和一支专业技术队伍,以共同指导生产,这样见效会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第5版()
专栏:

  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防治
  熊毅
  一
华北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带,全年雨量既少,蒸发量很大,又大部集中在夏季。夏季炎热多雨,虽可引起土壤盐分下压,但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土壤又容易返盐。华北平原地区的气候干旱是引起土壤积累盐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气候干旱并不是形成盐土的唯一原因,干旱地区内排水通畅的高地并不形成盐土,只有排水困难而含盐地下水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土壤才会盐化。一般低平地区的排水条件都比较差,盐随水由高地流至低地,抬高地下水位和增加地下水中的盐分,经过强烈的蒸发,盐分就会向地表积累。滨海地带地形平坦,排水更为不畅,不仅常受海潮的影响,还承留较高地区流来的咸水,盐分积累更多。所以,排水不畅也是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因素。华北平原的气候干旱和排水不畅,是在平原形成之时就有的。由此推论,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发生,应早在人类历史以前,以后不过是变化万端而已。
华北平原中的盐碱土,有新老之分,老盐碱地很多;还有很多土壤表层不显盐化,而底层土壤含有盐分。最近在山东曾研究一个盐土深钻标本,深达一百八十多米,全剖面中都含有盐分,自五十米以下,土壤盐分更为增高,钠盐也较多。这些都可以说明盐土是长期以来就有的。
群众治理盐碱地的经验,主要是压盐、赶盐、堵盐、躲盐和耐盐。压盐的主要办法是围埝平种(也就是土埂畦田)以蓄淡压盐,靠雨水把盐压下去,以免除或减少盐分为害作物。在有自然排水条件下用水赶盐是有效的,但在排水不畅地区赶盐,把盐赶到周围土地,是不好的。堵盐是设法让盐不上来,或只上来一部分,或不使盐升到耕作层。如多施有机肥料、压青、适时耕作、翻耕晒垡、取土垫砂等。这样做可切断毛管,减少盐分上升地表,都有堵盐的作用。至于适时耕种则有躲盐作用,选种耐盐作物和培育耐盐品种则有耐盐的作用。群众的这些经验,对治理盐碱地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彻底,稍一不慎,盐便要返上来。过去土地是带病生产的,所以产量不高。在农民精耕细作、严格保养下,把盐压在下面,所以土壤还能生产;一旦保养不慎,耕作粗放,则又抬高地下水位,形成盐碱化。
抬高地下水位和耕作粗放都可以引起次生盐碱化的发生,但这两个原因之中究竟以哪一个为主?从华北平原来说,次生盐碱化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位抬高,耕作粗放只是起了“帮凶”作用。地下水位高,使土壤发生沼泽化,是容易理解的。地下水位抬高为什么会引起土壤返盐?这是因为地下水位抬高到临界深度(引起土壤开始返盐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之上,底土和地下水中的盐分就会随着水分运行,沿毛管而上升地表,造成土壤盐碱化。如果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地下水不能上升到地表,盐分也上不来,就不会引起土壤返盐。明确地下水与盐碱化的关系后,还要进一步分析抬高地下水位的主要原因,是吃水过多,还是因为排水不畅?这两个原因是有联系的,但排水不畅所引起的恶果,更为严重。华北平原的自然排水条件本来就不甚通畅,如不设法疏通排水总出路,就是挖了排水沟也是排不出去;如果排水河道和排水沟被淤塞,把排水河道堵起来发电、航运、磨面、养鱼,或者是把排水河道和排水沟改为输水渠道,灌排共用,就会更增加排水的困难。更严重的是兴修河道、渠道、铁路和公路,横断排水河的出路,而缺乏必要的交叉工程,以及乱挖边界沟、边界埝,这样就不仅会打乱原有排水系统,还会破坏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自然流势,更增加排水的困难,使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普遍发展。平原蓄水、渠道长期输水和插花种植水稻等不合理的蓄水和灌溉,都会大量补给附近土地的地下水,特别是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进行大水漫灌,更加速地下水位的增高,引起土壤迅速返盐。总的来说,只灌不排,抬高地下水位,就是灌区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的原因。产生了这些现象,并不是说盐碱土不能改良,也不是说灌溉事业不能发展,而是说掌握水盐运动规律十分重要。
  二
防治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主要应当设法降低地下水位和减少地面蒸发。不管是降低地下水位或者是减少蒸发,都是属于土壤水分管理问题。灌溉冲洗和蓄淡压盐,主要是把盐分淋洗下去,改变土壤中水盐运动的方向。耕作和施用有机肥料,主要是切断土壤毛管,减少地面蒸发,阻止盐分上升。但仅仅这些措施还不能把盐排出去,盐分还留在土里。所以还需要有排水条件;只有进行冲洗排水,才能迅速而彻底地洗去土壤中的盐分。
华北平原的基本情况是“抗旱要灌溉,要灌必有排,除涝要排水,治碱更要排;不排不能灌,不灌也要排”。所以说排水是治理旱涝盐的根本办法。没有排水条件,进行灌溉和改良盐碱地都很难成功。排水条件和排水措施在意义上有所不同,排水条件包括自然排水和人工排水,而排水措施仅指人工排水措施。如果自然排水条件好,可以不必挖或少挖排水沟。有些人说在无排水条件下洗盐是成功的,这样说法是不确切的,在无排水条件下,不要说冲洗,就是灌溉也可以逐渐抬高地下水位,引起土壤盐碱化。
明确认识了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道理,就会了解排水的重要,就会有决心挖排水沟,也就会爱护和管好排水沟。但是认识排水的重要性并不是简单的事,不少人认为水来得不易,不愿意排走;加上挖排水沟又费工又占地,因此不肯挖。产生这些思想的根源,主要是没有认识水盐运动的规律和排水在改良盐碱地中的作用。我就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怀疑火车一定要在铁轨上开,修筑铁路要费很多工,又要花很多钢铁。既然开火车一定要有铁路,那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灌溉为什么不用排水沟?开火车没有铁路会出乱子,那么在干旱或半干旱的平原地区灌溉不挖排水沟会不会出乱子?我们应当从理论上从实际上来认识这个问题。不应该挖排水沟而挖,是劳民伤财;应当挖而不挖,则为害更大。只有思想弄通了,才有决心挖,有了决心,才能挖好,挖好后才能多加爱护和管理。否则,好容易挖好排水沟,为了别的目的,而把排水沟堵起来,失掉挖排水沟的本意。挖排水沟的目的,是要使排水通畅,假如排水沟不合规格,没有出路,不配套,被淤塞,不够深或不够密等,虽有排水沟也不起作用。这样还会引起一些人的错觉,认为挖了排水沟也不能解决土壤盐碱化问题。所以挖排水沟还要讲究质量。
排水不只是退地表水,还要排地下水,把土体的盐分洗掉,只有把地下水排到临界深度以下,才能避免土壤返盐。地下水临界深度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值,不仅受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质地状况、盐碱化程度、地下水矿化度和栽培作物种类的影响,土壤耕作制度不同,临界深度也有差异。对临界深度有了这样的认识,便可以正确安排排水,灵活运用各种改良措施。
明确排水的目的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排水的要求。排涝和排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对排水只考虑地面水,没有考虑地下水和排盐;如果不能排地下水和排盐,在盐碱土和有盐碱化威胁的地区就很难顺利发展灌溉。根据不同的目的,排水要求大体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排涝,主要是排地面水,排水河道要浅要宽,使汛期涝水能很快地排出去。第二级是排盐,也是排地下水,排水沟要深,要把地下水位排到临界深度以下。第三级是灌溉冲洗时的排水,不仅要排涝和排盐,还要阻止灌溉用水抬高地下水位,排水沟既要深又要密,还要田间工程配套。
以上排水要求,一级比一级高,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目前华北平原的排水条件是排涝尚有问题,排盐更为困难。但治理盐碱必先除涝,所以当前的排水原则是先排涝,后排盐,尽快满足第一级排水要求。在排涝过程中,只能解决部分次生盐碱土,不可能治理老盐碱地。要改良老盐碱地,必须具备第二级排水要求。如需进行灌溉冲洗,则必须具备第三级排水要求。目前有很多地区,连涝水都难保证排出,一级排水要求都达不到,怎样能进行灌溉?当今之计,最好暂停灌溉,从速搞好排水工程的配套,达到三级排水要求的标准,再继续灌水。否则,排水都很困难,仍继续灌溉,势必涝盐加重,困难更多。
上面所讲的排水要求是指旱地而言,水田自有不同。盐碱地种植水稻,有利用的意义,也有改良的意义。水稻是一种耐盐作物,一般农作物不能生长的重盐碱地,仍可种植水稻。在水源方便而排水较为困难的地区,种植水稻可以减低对排水的要求。在水稻生长季节,田面保持一定水层,又有淋盐压盐的作用。由于田面积水,土壤水分的损耗主要是通过水面蒸发,不致使盐分累积在土壤根层,也没有控制地下水临界深度的问题。所以说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和土壤含盐较重的内陆低洼地区和滨海平原,种植水稻应当是利用和改良盐碱化的一个好途径。但是有些人只看到利用的一面,把种水稻当作目的,作为农作制度的改变,而没有注意到这是边利用边改良的办法,种植水稻有改良盐碱土的作用,也要有相应的排水措施。不充分理解种稻改良盐碱土的意义,在水源并不充足的平原地区,插花种植水稻,又无截渗排水沟,不仅种稻本身难以得益,原来的盐碱地得不到改善,还会使周围土地发生次生盐碱化。对这些现象,不加分析,认为种稻只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也是不正确的。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加以管理,排水种稻以改良盐碱土是可以成功的,也有很多这样的实例。盐碱地种稻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种一段时期的水稻,借泡田淋洗盐分,以后改为旱作;一种是水旱轮作;另一种是水稻连作。由于种植水稻的方式不同,排水要求也不一样。总的说来,盐碱水稻田的排水要求比一般盐碱旱地要低一些。连作水稻的盐碱地,它的排水要求在上述旱地排水要求一级到二级之间;如果实行水旱轮作,排水要求更要高一些,在二级和三级排水要求之间;如果是先种水稻以后改旱作,那么,在种水稻时的排水要求在一至二级之间,改为旱作后,排水要求是第三级。盐碱水稻田的排水要求虽比一般旱地低一些,但不是不需要排水,否则水稻田中的盐分日益增多,适于水稻生长的淡水层也很难建立,再则水稻收获后的土地耕翻和水稻生育期间的落干都迫切要求土壤迅速排干。看来,在盐碱水田中的排水,主要在于排泄迅速,排水沟不一定要挖得很深。
农业技术措施也很重要。在盐碱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如不考虑盐碱土所需要的特殊耕作管理,很难提高农作物产量。虽然农业技术措施不能代替冲洗排水,不能彻底洗去盐分,但它在改良盐碱地中的作用,特别是群众改良和利用盐碱土的既有经验,决不能忽视。
土壤盐碱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摸清情况,分析利弊,还要有资料,有档案,好像病人要有病历一样。要针对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利用改良分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了因地制宜的规划,还要考虑因时制宜,因作物制宜。作物种类不同,耐盐度不等,耕作管理和灌排措施就不应当一样。旱地和水田不同,棉花地和小麦地也不一样。特别是盐碱水田不能采用盐碱旱地的经验,应该有一套盐碱水田的灌排和耕作管理制度。
综合治理盐碱地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办法,也是指导盐碱地利用改良的一个思想方法。只要是对盐碱地改良有利的办法都可以采用,但决不是把所有的措施都一齐用上,要权衡轻重,分别主次,要符合改良盐碱地的目的。如果采取不合理的综合利用,反而会因小失大,造成严重的损失。明确这一点,就会根据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不致因措施众多,无法挑选,而举棋不定。
治理盐碱土的另一重要问题,是进行统一规划。土壤盐碱化常常牵涉到全部流域。假如没有一个统一规划,会引起上下游不必要的水利纠纷。治理盐碱化的规划可按情况、目的和要求分为若干改良分区,各分区之下又可再具体细分,各区的治理措施,都应符合统一规划的要求。
当前华北平原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仍然严重存在。在进行治理之前,首先要分清新老盐碱地,摸清盐碱化的原因和情况。新盐碱地好改良,老盐碱地较难改良。新盐碱地中又因盐碱化的原因和条件不同,改良也有难有易。华北平原的新盐碱地,也就是次生盐碱地,可以粗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吃水过多使土壤发生盐碱化,多分布在二坡地,并且这些土地过去都是好地,盐碱化程度比较轻,来得快去得也快。暂时停止吃水或控制用水,地下水位就会逐渐降落,只要清理自然排水出路,不一定挖排水沟,就会很快地改过来,伏雨以后,更可以大变样。但是这种地区如要继续进行灌溉,则应有成套的排水设备。第二种类型是由于河道淤塞或受阻水工程的阻碍,排水条件恶化,再加上吃水过多而发生的次生盐碱化。这种土壤多分布在低平地区,特别是有阻水工程的地区。这种类型的土壤虽暂停吃水,病情也难彻底好转,必须废除或改建阻水工程,疏通河道,才会有好转。第三种类型是低洼盐碱地,这些地区本来就排水不畅,就有盐碱和内涝的问题,这几年来,由于在无排水条件下进行灌溉,大量水分及盐分由高地向低洼地汇集,因此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更为严重。暂停灌溉后,各地地下水普遍下降,伏雨后盐分被淋洗下压,水和盐都向低处汇集。这些低洼盐碱地在停灌或拆除阻水工程后,情况也难好转,可能还要加重;只有在排水条件具备之后,田间排水系统适当配套,经过冲洗才能逐渐得到改良。
华北平原地区的降雨量不多,分配又不均匀,常有旱象,急需发展灌溉。在目前排水条件尚未完善和配套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暂停灌溉,以制止次生盐碱化的发展,只是一时之计,而不是治理盐碱土的根本办法。因此,为了发展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从速改善排水条件,继续发展灌溉,极为必要。但要在短期内全部平原地区都解决排水问题,也非易事。今冬明春,应针对具体情况迅速改建和拆除有碍排水的一切工程措施,疏浚河道,修整自然排水沟,首先满足排涝的急迫要求。在盐碱土地区可进行围埂和平整土地,以便来年借伏雨以淋洗土壤中的盐分,地下水位较高和盐碱较重地区可在修筑田埂时,配合挖些排水沟。此外,应根据各地群众已有的经验,恢复和建立适宜的农业布局和耕作制度,特别要加强防止返盐的土壤管理。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使排水配套,以便早日发展灌溉。这样,明年土壤盐碱化的改善,会有明显的效果,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华北平原土壤的盐碱化是严重的,但只要明确认识盐碱化的发生原因,采取正确的治理措施,会很快治好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是可以克服的,盐碱土是可以改良的,灌溉事业是可以顺利发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