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林业部奖励林业先进单位先进生产者
表彰他们在造林护林抚育次生林幼林等方面的成就
鼓励他们进一步带头造林护林和发展林业生产
新华社8日讯 林业部最近给全国一百多个林业先进生产单位和十九个林业先进生产者颁发了奖状,表彰他们近几年来在造林、护林和抚育管理次生林和幼林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鼓励他们进一步带头造林、护林和发展林业生产。
受奖的先进单位主要是公社和生产大队,也有县、旗和林场。其中多年坚持沙荒造林或荒山造林,改变自然面貌成绩显著的公社和大队最多。如河北省漳河边的临漳县杜村集公社西冀庄大队、孙陶集公社段旺大队、唐河附近的唐县伏城公社勺堤大队、老磁河中游的正定县南楼公社南楼生产大队、内蒙古赤峰市当铺地公社当铺地大队、奈曼旗青龙山公社、甘肃省民勤县六坝公社等。这些公社或大队所在的地方,过去都有严重的风沙、洪水等灾害。解放后,当地农民年年坚持造林,特别是最近几年,这些社、队成立了林业专业组织,进一步有计划地造林、育林,新林已经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使当地的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有了发展。河北临漳县孙陶集公社段旺大队的耕地过去三面环沙,自从造了七百亩防沙林以后,粮食单位产量迅速提高,社员的烧柴、用材也都获得了解决。内蒙古赤峰市当铺地公社所在地过去是一个“沙漠搬家,房倒屋塌,地不打粮,生活无法”的白沙滩,现在白沙滩上林带纵横,荒滩变成了粮仓。甘肃省民勤县六坝公社位于腾格里沙漠的边上。过去流沙南侵,耕地被沙漠吞没八万多亩。现在公社的社办林场沿风沙线所造的防护林已经挡住了流沙,而且社办林场经营苗圃和果园,增加了收入和农业投资。
南方各省不少经营楠竹、油桐、油茶等经济林木有成绩的社队,这次也受到奖励。湖南湘乡县安乐公社九雁大队,现在经营着二千二百多亩油茶、四百三十多亩油桐。由于社员年年精心管理,产量提高很快,最近三年中每年都出售给国家八万多斤油茶籽和油桐籽。每年能生产一万多斤松脂的浙江临安县太阳公社景坑桥大队,今年又因生产的松脂数量多质量好而获奖。
护林防火,保护国家森林资源有突出成绩的县、旗和社、队受奖的也不少。其中如大兴安岭北部的内蒙古额尔古纳旗已经八年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秦岭深处的陕西凤县唐藏公社隘口大队、井冈山西部的湖南茶陵县江口公社春风大队都是十余年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的单位。武夷山区的福建省尤溪县不仅七年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最近三年还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作出显著成绩。
这次受奖的二十多个国营林场,都注意贯彻了“以林为主,林粮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方针,在生产上取得很大成绩,为国营林场树立了榜样。这些林场大都建立在沙荒地区和山沟里。如1959年才在河北易水河沙荒地带建立的国营易县解村林场,三年就造林一万一千多亩,成活率达90%以上。另外还利用林间隙地种粮食作物八百八十多亩,其他副业生产也经营得很好。辽宁省朝阳县西部大凌河滩上的杜管营子营林组,虽然只有一个干部十名工人,但是从1958年以来,他们没有用国家投资,营造了八千多亩幼林,抚育了三千多亩次生林。由于林场经营管理好而获得奖励的陕西省耀县国营柳林林场,几年来造林、育林、育苗、采伐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这次获奖的十九名林业先进生产者,大多是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模范。如甘肃平凉市国营太统林场的护林干部吕积仓,不怕严寒,不畏酷暑,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林区的巡查工作。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努格其公社六十八岁的蒙族社员哈达,在四年中与另外几个老年人一起造林六百多亩、封山育林五百多亩,由于他年年造林,护林、育林工作又作得好,他从1955年以来先后获得自治区、旗六次奖励。被当地人称为腾格里风沙战线上的好战士的甘肃六坝林场中共党支部书记王建山,经常同职工们一起同甘共苦,冒着风沙造林、护林。在他的领导下,这个林场已造林两千多亩。这次得到奖励的还有辽宁省建平县领导青年坚持青松岭山区建设的女青年迟月英,有广东省采松脂能手冯贤娣。冯贤娣去年全年采脂量达到一万一千三百三十斤,是广东省女工中第一个达到采脂万斤以上的能手。


第2版()
专栏:短评

眼睛向下
眼睛向下,这是几年来慈溪县和许多地方增产棉花的一条重要经验。
慈溪县是浙江棉花集中产区,全县平均每人只有一亩一分耕地,既要种棉,又要种粮,粮棉争地矛盾相当突出。当初有些农民和干部说:“要我们多种棉花,就得多供应粮食”,“要多吃粮食,就得少种棉花”。怎么办?眼睛向上,光要国家多供应粮食吗?慈溪县委没有这种依赖思想;他们眼睛向下,依靠群众,挖掘潜力,解决了这个矛盾。五年来,不但棉花连年稳定高产,而且减少了国家统销粮食的数量。明年,棉田的面积又将比今年扩大一万亩。
慈溪县的经验说明,首先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加以分析,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中共慈溪县委听到“要我们多种棉花,就得多供应粮食”的说法,发现这里面有如何对待全局和局部关系的认识问题。于是他们就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解释棉花集中产区的农民,首先要考虑国家的需要和国家的计划,说明增产棉花的重要意义。这一着最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挂帅。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经济工作的保证,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年年如此,永远如此。任何时候,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稍一放松,经济工作就一定会走到歧路上去。植棉问题何尝例外。近年来,有些地方的个别干部,跟着少数一时不明大义的群众跑,只图局部的利益,忘了全局的利益,只是伸手向国家要粮食,要这要那,放松了对群众的思想教育,结果是,棉田缩小了,棉花减产了,既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又损害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当然,政治挂帅一定要和物质鼓励相结合。有关奖励植棉和保障棉区生产队的合理利益等各项政策,必须坚决执行。忽视这一方面也是不对的。
眼睛向下,办法就多,路子就宽。慈溪县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后,群众和干部的觉悟水平就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解决棉粮争地矛盾的办法也多了。他们采取提高复种指数,开荒扩种,见缝插针等办法,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增产粮食,减轻国家粮食供应的负担。眼睛向下,就是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也要年年如此,永远如此。任何时候,只要一离开这条路线,也会走到歧路上去。当然,眼睛向下,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的力量,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家提供必要的援助。国家的援助,化肥、农药、机械、工具、良种等生产资料的供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国家的财政和物质究竟是有限的。因此,主要的办法是眼睛向下,挖掘人民公社内部潜力,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农村中现有人力物力的作用;同时,把人民公社的自力更生和国家的必要支援正确地结合起来,达到增产棉花的目的。


第2版()
专栏:

根据棉花集中产区特点教育群众挖掘潜力
慈溪树立全局观点棉花连年高产
明年棉田面积将比今年扩大,并已落实到生产队,力争明年棉花继续增产
本报杭州电 浙江省棉花集中产区的慈溪县,1958年以来连续五年获得棉花稳定高产。今年虽然遭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棉花仍然获得较好收成。现在全县正掀起冬季生产高潮,为明年增产打下基础。
慈溪县气候温和,适于棉花生长。1958年以来,这个县坚持服从国家规定的植棉计划,平均每年种棉四十七万三千亩,占耕地面积的73%。五年中,全县棉田平均每年亩产皮棉九十六点八斤,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平均亩产量六十八斤半增长41.3%。
今年9月上旬,慈溪县遭遇到三次台风和三百八十多毫米暴雨的袭击,棉田受淹面积达二十万零五千亩。全县广大群众进行了拦堰排涝、护理棉花、追施肥料等抗灾斗争。公社化以来兴修的水利设施,在这次抗灾斗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大大减轻了涝灾损失。今年全县四十七万亩棉花亩产皮棉可达八十五斤左右,至11月中旬止,全县收购皮棉三千四百万斤左右。
公社化以后五年间,全县共为国家提供商品皮棉二亿二千万斤,商品率达到98%以上。粮食方面,超产粮、奖售粮和自留地的粮食逐年增加。大部分生产队有储备粮,20%以上的社员修建了房屋。
慈溪县棉花连年稳定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县领导部门的指导思想明确,根据棉花集中产区的特点,坚决贯彻以棉为主、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这个县平均每人只有一亩一分耕地,棉粮争地的矛盾相当突出。当初有部分干部和社员说:“要我们多种棉花,就得多供应粮食。”有的说:“要多吃粮食,就得少种棉花。”这实质是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全局和局部关系的问题。中共慈溪县委认为棉花集中产区首先要考虑国家需要和国家的整体计划。慈溪县是一个老棉区,群众有多年植棉经验,多种棉花,是完全应该和可能的。几年来,县委就以这一观点,经常教育干部和群众,使之树立全局观点,坚决服从国家规定的植棉计划。但是,怎样才能切实完成国家的计划呢?县委在领导搞好棉花生产的前提下,依照当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生产习惯和生活需要等条件,主动安排粮食生产,使棉农生活有切实可靠的保障。他们采取了提高复种指数、开荒扩种、见缝插针等办法发挥土地潜力增产粮食,有效地减少了国家统销粮的数量。例如今年春季中共泗门区委总结了棉农传统的开垦海涂、开荒扩种杂粮的经验,发动群众开垦海滩三千多亩,约占这个区粮食作物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这个区棉花和粮食生产两方面都安排得很好,三年来这个区的棉花产量都占全县第一位。今年全区七万五千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一百零五斤。这个县在加强思想教育,贯彻正确的生产方针的同时,还注意认真贯彻有关棉花的经济政策,如价格政策,奖励政策等等,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几年来对慈溪棉区供应了大批粮食、化肥和农药等,对于保证慈溪的棉花生产,也起了很大作用。今年1月到10月国家供应慈溪氮肥一千四百多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
全力争取明年棉花的增产,是慈溪县当前的工作中心。在生产方面,明年的棉田面积将由四十七万亩扩大到四十八万亩。扩大的棉田面积已落实到生产队。现在,全县的绿肥、蚕豆、大小麦和油菜全部适时种植下去,各种作物生长良好,为明年夏粮丰产,多积棉花底肥创造了有利条件。许多生产队正在精选棉种,一般每亩留种二十五斤至三十斤左右。防治越冬病虫害的工作也正在进行。
预见到每年霉雨、伏旱、秋涝和台风对棉花生长的危害,各级领导部门也在思想和物质上作好抗灾准备。除了今年冬季发动群众巩固现有水利工程外,还有二百多处工程,正在动工。针对一般台风及暴雨多在立秋以后到来的特点,全县狠抓春花的适时早播,争取明年春花早发,及早为棉花的适时早播、早发作好准备。
加强低产地区的领导,也是这个县争取明年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全县棉花产量低于平均水平的低产地区约占20%—30%。生产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耕作制度的合理与否、耕作水平的高低、栽培技术的好坏以及领导力量的强弱等等。领导部门针对不同的原因,将加强具体领导,并给予切实的支援。


第2版()
专栏:文教动态

为农村出版通俗读物
湖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注音百家姓》、《新编绘图农民杂字》、《珠算入门》、《怎样写毛笔字》、《1963年新历书》等七本通俗读物,受到农村干部和社员的热烈欢迎。这批读物上市不久就销售完了。目前许多农村读者还在要求继续供给这些书籍。
这些读物不但通俗易懂,内容也比较丰富。《新编绘图农民杂字》是根据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农事活动、农村日常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等内容编写的,书中四言押韵,阅读方便,便于记忆,涉及的方面广泛,是民办学校和农村冬学较好的补充读物和课本。《1963年新历书》不仅根据社员意见增添了春联和生属对照的内容,还增添了许多有关农业生产、气象、卫生等科学知识。
这个出版社编辑人员在编辑这些读物时,曾经到农村熟悉农业生产知识,搜集各种资料,征求社员的意见。在编写《新编绘图农民杂字》时,他们向老农学习了各种农业知识和农谚,并且多方面收集到流行在农村中的新旧杂字二千多个。有时,他们在根据调查的资料编写好提纲后,还到农村中向社员和干部征求意见,然后进行补充和修正。


第2版()
专栏:文教动态

送书上门
辽宁省凤城县是一个山区,85%的人口住在深山里,农民进一次城很不容易。为了给农村读者服务得更好,凤城县新华书店除了继续发挥图书销售网点的作用,还从全店十一名工作人员中抽出三个人,专门负责对农村的图书流动供应工作。他们经常骑着自行车或者徒步,串村访户,把大批书籍送到山区的读者手中。每个图书供应员随身还带着一个小册子,上面记着农村读者的意见和要求。他们发现很多社员家里养了兔,又常常听到妇女们谈论兔子生病的事情,便把有关“养兔法”之类的书籍送去。有一次,副经理宫泮石等人,在通远堡公社的一个生产队里,听到一群青年社员在谈着关于《红岩》的不完整的故事,他想:一定有许多农村青年迫切希望看到这本书。书店马上设法搜集了四百多册《红岩》送到农村青年手中。
书店营业员每次背书下乡的同时,还附带收购一些旧书。几个月来,他们为读者串换了大批书籍,扩大了各种书籍的阅读范围。
凤城县新华书店还经常派出业务人员到各个公社供销社的书刊部进行业务知识的辅导工作,有些供销社的图书营业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已经成为熟练的图书推销员,也能够根据不同读者的要求,把书送上门。


第2版()
专栏:文教动态

地质工作者一个理想的大实验室
北京地质学院在“中国猿人”的故乡周口店,建立了长期的教学实习基地之后,今年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名学生,先后到周口店进行了地形测量、区域地质、岩石矿物的野外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实习。不少教研室的青年教师,还在这个基地进行了一次野外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
周口店一带的山川,从外貌到内部构造都相当复杂。这里有华北地区代表性地层,又有不同种类的岩石。其中有不少岩石清楚地留下了反映地壳内力、外力作用的痕迹。有的地方经过开采,大山的内部被剥露出来,许多复杂的地质现象历历在目。因此,它是地质工作者一个理想的大实验室。
北京地质学院从1952年开始在这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以来,对这里的地质构造、岩浆侵入体、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地层古生物、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取得不少成果。去年,部分师生在这里进行区域地质测量生产实习中,还为国家编制了十几种图件和地质报告书,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今年,他们又把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实习指导书,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打下了基础。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任命名单
新华社8日讯 国务院12月1日召开的第一百二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任命吴融峰为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郭石为西安冶金学院院长。


第2版()
专栏:

深入调查研究 适应农民需要 改变产品品种
重庆各棉纺织厂增产结实棉布
内蒙古毛纺织厂生产的毛纺织品陆续供应城乡市场
据新华社重庆8日电 最近由重庆市各棉纺织厂运往西南各省农村的纺织品中,农民喜爱的华达呢、哔叽、劳动布、灯芯绒等结实耐用的布匹越来越多。
这些结实耐用的纺织品是这个市纺织工业部门派人下乡调查以后,根据农民需要增加生产的。去年年底,上述品种的布匹还只占重庆纺织工业全部棉布产量的16%,到今年第四季度已经达到41%多。
重庆市的棉纺织厂过去主要生产平纹布。纺织工业领导部门和各厂认真研究农民的意见和要求以后,积极采取措施改变产品品种,增加了多种结实耐用的棉布的生产。这些布大多是将棉纱合股成线以后再织。由生产平纹布到生产这种织物,要增加撚线设备,布机也需改革。生产农村妇女特别喜爱的灯芯绒,还要有特殊的设备。一年多来,重庆市纺织工业领导部门先后拨出资金、设备,在六一零纺织染厂、裕华纺织厂、重庆染织厂等工厂里,安装了撚线机和其它必要的设备,并拨给各厂四翼套盘,改造原有的织布机。此外,还专门在大明纺织厂安装了一套生产灯芯绒用的专用设备。现在这些设备大部分已经陆续投入生产,使结实耐用的棉布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8日电 入冬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城乡市场上,陆续有二十多种本地新生产的高级毛纺织品上市。上市的高级毛纺织品中,有多种颜色的精纺哔叽,有适于做男式服装的各色薄花呢,以及多种女衣呢。这些高级毛纺织品都是由今年7月1日开始生产的内蒙古毛纺织厂的精纺车间生产的。
内蒙古毛纺织厂的精纺车间到现在已经生产出哔叽、华达呢、花呢、薄花呢、单面花呢等二十四万多米。
由于精纺车间的建成投入生产,这座位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毛纺织厂,现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全能毛纺织工厂。


第2版()
专栏:

这首民歌应当重新改唱
——记交城山上公社成立前后的变迁
本报记者 杨义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浇文水;
叫了一声爹来叫了一声娘,不该把女儿嫁到山上;
交城山上没有好茶饭,吃的尽是莜麦面还有山药蛋;
灰毛驴驴上来灰毛驴驴下,一辈子也没有坐过好车马。
这首民歌,晋中一带许多人爱唱,歌剧《刘胡兰》中曾选用过这首歌,使得它驰名全国了。
歌词三言五语,却道出了交城山区人民在旧社会里的苦衷,描绘了交城山区往日贫困年代的景象。
交城县处于山西中部黄河与汾河之间,有关帝、北云、桥儿、马安等山,都是吕梁山的主干和巨支,海拔近二千八百米的关帝山是吕梁山的主峰。作家马烽、西戎的名著《吕梁英雄传》,许多章回就是反映交城山区人民的英勇斗争的历史。记者来到交城,听县委的同志们说,他们不断收到在外地工作的干部和战士来信,询问交城山上如今是个什么样子?记者在这里历时半月,仅就所见所闻,叙叙交城山上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的变迁。
坐汽车上来坐汽车下
交城山上的交通,在过去可真是这里人民的一块心病。大山深处只有些羊肠小道,不通车辆,步行也很艰难,主要靠毛驴,可是驮脚价昂,而且载重有限。交城山区本来是个出产丰富的宝山,有大片森林,盛产药材,可是运不下山去。
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的人想着开辟一条“阳关大道”。可是历代统治者谁管这些“闲事”呢?群众自己搞吧,工程太大,花不起钱,也出不起工。解放后,国家虽然曾多次投资修路,可是这里地广人稀,承担不了这项建设工程。1958年,国家为了开发林区资源,投资一百多万元,调用了邻近四个县的民工,逢山辟山,遇水搭桥,施工六个月,就在这山峰重叠沟壑交错的深山里修成了交(城)横(尖)公路。自后年年增修,到今年为止,全县已修成了四条全长三百五十华里的山区公路,不仅八个山区公社四通八达,而且交横公路还接上了离山县公路。有了公路以后,除了利用卡车运输木材,交通部门还组织一些车辆承担民用物资的运输任务,还定期通行班车。
记者顺着交横公路、关帝山林区访问,干部们说,过去林区的木材,靠驴驮,靠洪水流放,一年顶多运出三百立方米,自从通了汽车以后,四年来平均每年运出一万六千多立方米。横尖公社党委书记姚金劳同志领着记者上山观看了各式各样的野生药材,他兴奋地介绍说:这里出产六百多种药材,过去运输不便,很少有人去采集,通了汽车,采集量立即增加了几十倍。横尖公社供销社的工作人员郭金花说,修成了公路,通了汽车,供销社近几年收购金额比1957年扩大了五倍,供应物资增添了四倍多。中秋节前两天,记者参观了这个供销社的门市部,这里不仅有充足的秋收用具、日用百货,而且还供应过节食用的月饼、水果。一条僻静的深沟里——神隐沟,有位张妞儿老大娘,今年五十多岁了,好多年来肚子里一直有病,走不了山路,也骑不了驴,多少年想进城治病办不到,今年4月间病又发作,人们帮助她搭上汽车,送到交城医院,很快痊愈归来。半辈没有下过山的人们,交通便利后,山上山下亲戚来往也勤快了。人们说,现在是坐汽车上来,坐汽车下;骑毛驴上山下川,那倒是稀罕的事了。
浇了交城又浇文水
交城山大,水也多。从交横发源的文峪河到出山口,常年不下四、五个流量。上游全部在交城山里盘旋,由于地势高,浇地很少,河水出山口却是文水县的土地。因此,在旧社会里有了“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的说法。
交城人民并不甘心交城水浇不上交城土地这种局面。远在明朝末年,交城有些村庄的农民,打算从山里东社一带,穿山开口截引文峪河水。这个工程需要凿开三座大山,工程浩大而艰巨。这本来就是一件力不胜任的事,特别是文水受益地区的老财们知道这件事之后,千方百计阻挠,使这件事很快流产了。解放后,交城县靠山村庄,还请了名师高匠,想穿山开渠,重新打开一条引用文峪河水的路。这个理想也只是在人民公社化之后才算有了眉目。1957年,经过交城和文水两县领导部门商议,订出了治水和用水的原则,扩建甘泉渠(这是元朝时由交城县开栅村和文水县广兴村合修的一条古老的小渠道)的工程开始了。经过几年施工,已将原来一条五尺宽、七里长的旧甘泉渠,变成了一丈宽、四十里长的新甘泉渠,水流量由过去半个流量增加到三、四个流量。水利受益面积扩大了,交城由一个受益村扩大到十二个村,原来浇地不过一千二百亩,现在扩大到二万多亩。水量充沛以后,又修了一道支渠,在浇交城土地的同时,文水也利用这条渠水扩大了一万二千亩水浇地。
记者在甘泉渠上下游观看了许多地方,两侧秋庄稼一派丰收景象。社员们说,今年是扩大用水后的第三个丰产年。今年春播时天气十分干旱,由于及时浇水,上下游大队都保证了及时下种。这条渠道不但浇了平川地,连地势较高的洪相公社广兴、洪相、安定三个大队的五百多亩高垣旱地也浇上了水。这些地因此由一年收一季变成了收两季。开栅、广兴大队的干部社员们说:过去大家争着用水,现在水量充足,宿怨解开了,上下游的人民新的友谊一年比一年加深了。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变化呀!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就使“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成为过去的往事。
再不说交城山上没有好茶饭
“交城山上没有好茶饭……”,长期以来这个民歌听惯了,因此一提到交城就会联想到莜麦和山药蛋(即马铃薯)。现在,山区人民的生活怎样了呢?
记者在许多山村访问作客,社员们少不得招待一顿莜麦面和山药蛋,可是这是又细又白的莜麦面和又大又沙的山药蛋,谁吃了都会叫好。这件事使我纳闷了,明明是好茶饭,为什么会受到了坏茶饭的贬责?!
原来是这样的,交城山上气候变化很大,海拔高的地区几乎没有夏季,无霜期短。因此只能种些莜麦、山药蛋、糜黍、豆子,而莜麦、山药蛋是主食。按说莜麦顺口耐饥;山药蛋个大味重,一向也是受到外地人夸奖的。可是这里的人们,从早到晚,从小到老,莜麦和山药蛋不离口,粮种单调,确也使人吃腻了;过去山区少盐没醋,好东西也吃不出好味道。
我们访问的东社公社沙沟村,这个村子人民生活的变化,在这一带是有代表性的。中秋时节,那一道沟一道山上的庄稼长得十分好看。大面积的玉米金黄一片,绿油油的谷穗沉甸甸的,山药蛋已刨出大半,麦地里准备开犁;果木树多种多样,枣儿在打,梨桃在收摘,葡萄和核桃都已收完了。人人都说,今年庄稼是丰收年,果品又多又好又全。大队为了让社员们过好节,每人分了过节白面、羊肉、葡萄、梨、桃、槟果。除供销社供应的月饼外,大部分社员家里还做了小孩喜欢吃的面人人、面兔兔。早晨是羊汤饭,中午煮饺子,白天老老少少去看交城县秧歌剧团的表演。七十一岁老人阎学聚回忆过去的情景对记者说:沙沟村过去以种莜麦、山药蛋为主,还搭配种些大麦。1958年,我们这里开始试种玉米获得成功,随着兴修水利工程,豆类、小杂粮品种增多了。这样一来,粮种多了,可以调济搭配,每日三顿莜麦面、山药蛋的日子过去了。
谁说不能乘坐好车马
在过去的交城山上,根本没有车,也很少有马。身居深山的人,终生不下平川,许多人根本没看见过大骡马和车子。现在呢,生产队普遍喂了骡马,有些靠近公路的村庄,有了马车。
我们爬了三十多里山地,来到了一座山顶,一望无际的青草,没有缰绳的马匹,东蹦西跳处处可见。这就是交城山历史上著名的“四十里跑马营”,如今横尖公社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育马场。
一位放牧员热情地接待我们。他说:这里是一个理想的牧场,四十里大的草地平坦无阻,山豌豆、山黑豆、山谷子、千头草都是上等饲草,山顶有好几处水泉,山湾里流水不断。这里,四面都是大山,不怕马匹走失,成马是不怕豹子的,因此一群一群自由自在地让它们活动。
这个育马场四年多来,共繁殖了一百一十四匹大牲畜,除支援了各大队和附近公社外,现在还有一百二十八头母畜、种畜和幼畜。马场随着公社诞生而诞生,随着公社成长而壮大起来。这个马场为了迅速帮助困难的生产队增添耕畜,还实行了代生产队饲养孕马培育马驹的办法。现在全公社生产队普遍有了马。有些生产队遇上农忙季节,马场就抽调一些马去支援。
记者来到中庄公社的时候,正逢这里的传统庙会,赶会看戏的人从附近山沟云集而来,其中有许多老小,是乘坐马车来的。谁能再说一辈子也没坐过好车马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