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固氮蓝藻是稻田的好肥源
贾醉公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充足与否,对农作物产量的高低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我国辽阔广大的耕地面积上,氮肥来源主要依靠人畜粪尿、厩肥、绿肥和部分的化学肥料,一般都感到氮肥不足。要继续提高作物产量,如何增加氮肥肥源,便成为当前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们都知道空气中含有极丰富的氮气(约占空气总量的五分之四),在一亩地面的上空就含有五千余吨。可惜这么大量的氮气,竟完全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一些能固定空中游离氮气的微生物,才或多或少地为土壤积累着氮素。可是它们的活动,只在旱地较为旺盛,对于通气不良的水田,其作用就微弱多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拥有几亿亩的种植面积,如何为它开辟新的氮肥肥源,显得更为重要。
固氮蓝藻适宜于水生,具有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的能力。如果将它培育在稻田中,既不与水稻争地,又可利用稻田水层中的养分使之生长。它所固定的氮素,可以为水稻增加氮肥。它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形成大量的含氮有机体,可以为稻田不断添加有机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利用稻田养殖固氮蓝藻,是一个很合理的设想。多少年来,人们就盼望这个设想能够早日实现。
我国农民在水稻耕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生产知识,已有运用固氮蓝藻来肥田或观测地力的经验。如四川部分地区,在休闲的冬水田中投放竹枝、树叶使蓝藻繁殖,由蓝藻繁殖的数量来预测来年能否丰收。又如湖南有些地区,根据冬水田的蓝藻生长的颜色和数量,来估计田的肥力和应该施什么肥。不过农民的这些宝贵经验,过去并没有加以总结提高。
在国外,早就有人注意利用固氮蓝藻来增加稻田肥源的问题,如印度的一些稻田,在长期不施肥料的情况下,水稻仍然生长良好,且能保持一定的产量水平。印度学者地易氏经过调查研究,已发现这些稻田的肥力靠自然生长的固氮蓝藻来维持,所以他极力主张在稻田里人工培育固氮蓝藻。近十余年来,日本的科学工作者对利用固氮蓝藻作为水稻肥料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他们的许多试验结果来看,在稻田中接种固氮蓝藻,水稻产量确有增加,如果连年接种,肥效可不断提高。根据日本十三个科学研究单位的试验结果统计,稻田接种固氮蓝藻使水稻第一年平均增产2.7%,第二年平均增产8.4%,第三年平均增产19.1%,第四年平均增产21.8%。因此,日本农业科学界大力提倡培育固氮蓝藻作为水稻肥料。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东北林业土壤研究所,对固氮蓝藻的培育与利用,也作过许多研究。他们分离出了一些固氮能力强的藻种,累积了很多室内培养的经验,还初步获得接种固氮蓝藻使水稻增产10%—15%的良好效果。接着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于最近两年内,在长沙地区迅速开展了对固氮蓝藻的进一步研究,并着重研究固氮蓝藻在稻田中的培育方法和利用技术,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与作用实质。在这些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充分证明固氮蓝藻确实是稻田的好肥源,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摸索出了一些在农村中发展固氮蓝藻的技术和办法。特综合阐述如下,以与国内农业科学界商讨研究,并供各地参考。
藻 种 培 育
稻田中放养固氮蓝藻,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藻种。藻种的获得,仰赖于在室内和田间进行培育。从固氮蓝藻的一些生活特性和当前农村人民公社的设备条件来看,只有进行田间繁殖,才能大量生产藻种,以供大面积放养需要。室内培养仅能起些扩大种源的辅助作用,而且要在设备条件较好的地区才能进行。因此,我们认为,田间是养殖藻种的主要基地。兹将养殖藻种所需要掌握的生态条件归纳于下。
1、温度。固氮蓝藻是一种喜温性的藻类,当水温在15℃以下时,生长很缓慢;当水温在20℃以上时,生长较明显;当水温在25℃以上时,生长显著加快;到水温为30℃—32℃时,生长最快。
2、光照。固氮蓝藻喜爱散射的白光,不耐经久直射的阳光。在室内培养时,要选择窗口朝北、光照充足的房间;在田间养殖时,也要有稀疏的禾苗荫蔽。根据测定,光照强度以15000—20000照度之间为最适宜。
3、湿度。固氮蓝藻虽生长于水中,可是仍要求水面空间有较大的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最为适宜。在室内培养时,最好在容器上盖以玻璃;在田间养殖时,因有禾苗荫蔽与叶面蒸发所形成之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已很大,故湿度问题可以不必考虑。
4、培养液。由于固氮蓝藻本身的固氮作用,它在无氮培养液中可以很好地生长,但对磷、钾、钙、镁等元素的化合物则要求供应充足。根据试验,用草木灰提浸液来培养固氮蓝藻,效果很好,比国内外一些常用的无氮培养液都要优良。而草木灰取材容易,成本低廉,适合在农村中推广应用。在室内培养时,每隔三五天更换一次培养液,每次更换量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能显著地加速固氮蓝藻的生长。
5、接种。室内培养或田间繁殖时,接入藻种的好坏,是决定固氮蓝藻生长快慢与产量高低的重要关键。接种用的好藻体,悬浮水面,气泡甚旺,颜色鲜绿,正处在向四周扩展繁殖的“开花状”时期;而已停止生长的差藻体,则沉于水下,丧失气泡,颜色老暗,或变黄发褐,呈散碎状。根据我们试验,接种好藻体较接种差藻体,繁殖速度快五倍,产量提高近一倍半。
6、虫害。严重引起固氮蓝藻生长不良的一些主要害虫,有昆虫类的摇蚊幼虫和原生动物类的轮虫、草履虫、吊钟虫、变形虫等,它们吞食固氮蓝藻的细胞,引起藻体失绿、死亡和下沉。用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的福尔马林加入到培养液中,有消灭或减轻原生动物为害的作用;用百万分之五左右的可湿性六六六,杀除摇蚊幼虫的效果很好。不过虫害仍然是养殖固氮蓝藻时的大敌,各地养藻者多因虫害严重而遭致完全失败,因此急待作进一步的防治研究。
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及其以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极广,且气温较高,无霜期很长,水稻可一年两熟至三熟。因此固氮蓝藻在这些地区也最能发挥肥效和作用。根据我们的体会,这些地区适宜利用早稻田繁殖藻种,而后将藻种适时地向中稻田移植,再由中稻田逐步向一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移植,这样连续不断地放养,既解决了需要大量藻种的问题,又能使一个地区在几年内把固氮蓝藻迅速地发展起来。
作为藻种基地的稻田,需要经过较严格的选择,才能保证藻种生长纯良。选择的条件有如下几方面:①为水旱轮作田,在放养蓝藻以前,最好已经过一两年的连续旱作,因为这种田所固有的水生杂藻和害虫都很少。②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比较洁净,且无特殊之矿毒。③土壤肥沃,不是冷浸田或滂泥田。④不是过水丘,水的流动速率较小。
至于其他作为一般放养并直接利用的稻田,则无需严格选择。可以广泛地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稻田中进行试养,以便从中找出既使固氮蓝藻生长良好又使肥效充分发挥的条件和规律。
田 间 养 殖
在大田养殖固氮蓝藻,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经过初步探索,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1、不论何季水稻(包括早稻、中稻、一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放养固氮蓝藻的适宜时期,都以第一次中耕后的两三日内较为适当,其原因很多,主要是第一次中耕后禾苗开始分蘖发芽,行株间的光照条件适合蓝藻的生长,加之中耕搅拌了土壤,使水层中的养料增多。在中耕时施用石灰,使水层中的钙质增加,酸碱度得到调整,这些均有利于蓝藻的繁殖。
2、大田放养固氮蓝藻时的接种量可以说愈多愈好,但因受种源不够的限制,接种量势必不能过大。一般每亩下鲜藻五斤左右。
3、接种时将藻种捞起,置于篾制容器中滤除余水,而后将藻块充分捻碎,再置于水桶中兑水搅拌,稀释后的藻种即可向田中泼洒,泼洒务求均匀分布,泼洒后高塞出水口,以防藻种随水流失。接种时要选择天气晴暖,无风或微风,田水宁静的日子。否则遇到大风大雨,可能造成失败而需要重新接种。
4、放养固氮蓝藻前后的田间管理:
①灭杂藻。如果田里的水生杂藻很多,应预先用硫酸铜杀除,每亩用量约一斤。放养蓝藻后,如杂藻仍旺盛繁殖,可继续用硫酸铜杀除,每亩用量在半斤以内。
②施肥。土壤肥沃和水稻施肥很多的田,不需为蓝藻单独施肥。如果土质瘠薄,水稻施肥又少,则需在蓝藻放养前适量施用磷、钾肥料。如过磷酸钙与硫酸钾等化肥,草木灰与火土灰等灰肥,猪粪尿等有机肥都行。其用量一般可与施作水稻追肥的用量相等或稍少一些。根据我们试验,追施磷、钾肥可使蓝藻的产量提高50%。
③耕作与排灌。固氮蓝藻在稻田中旺盛地生长起来后,中耕可以照常进行。放石灰也无妨碍。但需经常保持田水深一寸左右。时干时灌与落水晒田,对蓝藻的生长都很不利。从早稻收割到晚稻插秧的阶段中,稻田土壤干白,并不妨碍蓝藻复生。
利 用 与 肥 效
固氮蓝藻旺盛地进行光合、呼吸与固氮等作用,可使稻田水层与土壤中的氧、二氧化碳及可溶性氮素等得到提高。这样就直接有利于水稻根部的呼吸,促进根的发育,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水稻的氮素营养。因此,只要稻田里固氮蓝藻已经繁殖起来,水稻就开始了对它的利用。根据我们进行的水稻栽培试验,接种固氮蓝藻的水稻株高增长7.1%,茎叶鲜重增长5.7%,根鲜重增长33%。作早稻田间试验时,接种固氮蓝藻后,土壤和水层中的铵态氮都有明显的增加,各类好气性土壤微生物的总数量也成倍地增长。不仅这样,在早稻生长期间,我们还相继收获鲜藻三次,每亩共得一千零九十六斤。估计晚稻生长期间,继续收藻的数量每亩也不会在一千斤以下,因此全年的蓝藻总收获量每亩将在二千斤左右。十克鲜藻烘干后,平均有零点八六五克的干物,即其干重占湿重的8.65%。如果按每亩稻田年产鲜藻二千斤计算,则干藻总量达一百七十多斤。这些干藻中的含氮量共有十二斤左右(我们化验干藻的含氮量为6.85%),相当于六十斤硫酸铵所含的氮素。由此可见,稻田养殖固氮蓝藻,每年为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和氮素是极其丰富的。
还有一种更好的利用方法,就是把固氮蓝藻压青作为水稻追肥,如在第一次中耕后放下蓝藻,蓝藻在十天半月内旺盛地生长起来,即可结合第二次中耕踩入泥内,待蓝藻继续生长繁殖起来,还可结合第三次中耕压青,这样就能为水稻的前期生长,提供丰富的速效性养料。
总之,通过国内外的许多试验与观测,可以完全肯定,固氮蓝藻对水稻的肥效是很好的,对土壤肥力提高的作用也是很显著的。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对《略谈唐代版刻》一文的几点意见 (一)
人民日报本年7月18日所载群明同志的《略谈唐代版刻》一文,其中颇有一些问题需要商榷。关于文中所谈龙泉的《妙法莲华经》能不能“肯定是”刻本,特别是能不能“肯定是唐代刻本”,这些问题尚无定论,暂且不述。在这里,仅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意见。
群明同志说:在唐代,“民间刻日历的地区非常普遍,并且遭到唐太宗(627——649)的禁止,发布诏谕:‘诸道府不得私置日历板’。”根据《旧唐书》文宗本纪,下令禁止民间“私置历日板”的是唐文宗李昂,而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此事发生于唐太和九年十二月,即公元835年12月,距离唐太宗已二百年了。
群明同志说:“帝国主义分子伯希和从敦煌石室盗去的,有太和二年(828)和乾符四年(877)刻的两本日历,并有咸道九年(868)所刻的《金刚经》。”实则从敦煌偷盗唐刻日历和《金刚经》的是英国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而不是法国帝国主义分子伯希和。并且,唐刻日历是乾符四年及中和二年两种,中和在太和后约四十年。咸道九年应是咸通九年。
群明同志说:“这时期刻板技术成熟的工人多为官方占有”。显然这是指唐代。但是根据历史文献,我国官方刻书始于五代。明人虽有唐太宗刻《女则》之说,但无所本,难以相信。除此未闻有唐代官方刻书的说法。文中所说,是缺乏根据的。至于刻书工人“多为官方所占有”,就更无佐证了。刘国钧 (二)
群明同志的《略谈唐代版刻》一文,其中有一些错误。例如,文中认为“由于唐太宗崇仰佛教,所以官方所刻的佛经特多。”据我所知,唐太宗时“官方所刻的佛经”未见记载,“特多”就更说不上了。文中“命蔡邕写刻《石经》,立在鸣都门”的“鸣都门”应为“鸿都门”,等等。
林子青


第7版()
专栏:

沼泽——值得研究的土地
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系沼泽教研室
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沼泽和干燥的沙漠恰好相反,它常年保持着低温和丰富的水分,丛生着水草,积累着泥炭。关于沼泽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沼泽是地表过度湿润(有积水或无积水),其上长有湿生植被,并有泥炭积累的地段。根据这一概念,沼泽在地球上的分布很广,总面积约有三百五十万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苏联是世界上沼泽分布最多的国家,沼泽面积占世界沼泽总面积的70%左右。沼泽在我国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在气候冷湿的东北地区和干燥的西北地区,东部平原地区和西部高原地区都有大面积的或零星的沼泽地。由于我国幅员广大,自然条件相差悬殊,沼泽类型也极其复杂。有泥炭积累不厚的低位沼泽,也有泥炭积累增厚的中位和高位沼泽;既有水源补给丰富的平地沼泽,也有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原沼泽。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经过的松潘草地,就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
在生长旺盛的季节,沼泽中丛生着葱绿的水草,俨如连绵的稻麦田。在自然的状态下,沼泽地不仅不能进行农业生产,而且成了交通上的严重障碍。沼泽的发展,引起局部地区的气温降低,使树木生长不良,严重地妨碍了森林的更新。沼泽还可引起某些人类的疾病,如疟疾等。同时也常是牲畜的口蹄疫等疾病的策源地。因此,过去沼泽一直被认为是无用的土地。
另一方面,沼泽中蕴藏着极大的富源。首先,沼泽中积累了大量的泥炭,这是它的最大特点,也是一宗巨大的财富。不久以前,泥炭主要还是用作燃料和农业肥料。由于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泥炭已作为一种贵重的原料而广泛地应用。
泥炭是贵重的工业燃料,也是日常生活燃料。在我国还没有大量发展化学肥料的时候,开采泥炭作为农业肥料,十分重要。一般高位沼泽的泥炭,因持水量大,具有吸收氨的能力,因而可以作为褥草,其质量优于藁秆和其他种褥草,所制成的厩肥,较藁秆厩肥为佳。低位沼泽的泥炭,则由于富有氮及灰分元素,酸度呈中性反应,是良好的肥料,有时可以直接施用。在泥炭施用得当的土地上,可以增加土壤的缓冲性和大量的有机物质,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再施以矿质肥料,就更为有效。
高位沼泽泥炭在医疗上是良好的防腐剂,也是制药、制软床、软垫的原料。分解弱的泥炭是动物和鸟类的好铺垫物,这是因为这种泥炭有巨大的吸水和吸气的能力,而且传热性很小。颗粒达五毫米,含水量为30%—40%的泥炭粉末是由分解度不超过15%的高位泥炭构成的,这种粉末可用来包装和保存葡萄、梨、苹果、番茄,等等。泥炭能防止水果和蔬菜的发热与受冻,防止真菌与细菌的活动。
沼泽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其上生长有特殊的沼泽植物,这也是一项巨大的财富。其中芦苇是轻工业,特别是造纸工业的原料。在辽河口附近,芦苇沼泽就有十万余公顷,仅次于罗马尼亚而居世界第二位。另外,小叶章、苔草等在沼泽的分布相当广泛。沼泽植物对发展畜牧业或作为工业原料,大有利用前途。
沼泽的研究,除在工业和农业上的重大意义外,对其他建设事业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例如铁路的选线,必须周密地考虑沼泽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路基通过沼泽便会逐年下降,需要经常维修。
在低洼地上具有稳定水情的湖泊状沼泽地,若能加以清理,蓄积排水地区的多余水分,建成池塘网,既可灌溉防洪,又可发展养殖事业。
沼泽的利用和改造是多方面的,应当根据沼泽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沼泽发育的不同阶段,加以具体分析和研究。东北地区沼泽地面积约有五百八十三万公顷,其中以黑龙江省最多,约占该省面积的10%。沼泽的发育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土壤多为腐殖质泥炭潜育土、草甸潜育土、泥炭质潜育土等,肥力很高,如经排水疏干后,即可成为良好的耕地。同时沼泽地常占据着平坦的河滩地、平原和高原,水源丰富,对于发展高产作物水稻也特别有利。目前有些地方由于沼泽的自然发展,排挤了耕地面积,如长白山地区,宽广的谷地多为沼泽,耕地被挤到贫瘠的山坡上。
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造、利用沼泽方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1、挖沟渠。某些沼泽地分布在河滩地上,沼泽水的补给来源是坡积洪水、一部分河水和地下水。为了排水疏干,必须阻拦坡积径流。即沿地形等高线方向挖截水沟,使水沿渠泄入河流,同时配合纵向排水沟与横向沟渠相通,既能排除地表积水,又能降低地下水位。
2、加砂土。沼泽土水分多,透气不良,加砂土对沼泽土的改良有良好的作用。
3、火烧沼地。沼泽地有机残体分解差,而泥炭中氮的含量多,磷、钾含量较少,且常成非可给态,不易被作物吸收。开垦沼泽时用火烧的办法,不但能提高地温,而且可增加灰分元素的有效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可吸收性。
4、根据不同沼泽植被,采取不同改造措施。
①杂类草苔草沼泽、小叶章沼泽或柳丛沼泽,一般割草后,经过翻地,便可耕作。因为这些植物是富营养类型,标志土壤肥力高,沼泽化程度浅,因此经过简单处理,即可耕种。为了提高土壤肥力,撂荒一年更好。
②苔草沼泽,水分多,泥炭厚,必须经过排水撂荒以及火烧沼泽地等措施,加速泥炭分解,始能利用。
5、沼泽地开发后,第一年以种水稻、水稗或豆科植物为宜。水稻、水稗是湿生植物,适于开垦初期沼泽地积水较多的环境。豆科植物喜氮,而低位沼泽中氮的含量高,可以直接利用。
6、利用泥炭作肥料。根据吉林的经验,施用泥炭肥料比不施泥炭的土地,每公顷可增产三—十六点五公担粮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