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北京地区小麦丰产的若干问题
中国作物学会筹备委员会和北京市作物学会8月初举办了1961年度北京地区小麦丰产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会议,探讨了小麦的高产规律及其有关问题,本文是根据讨论情况和有关资料整理的。
关于群体的合理动态结构、
指标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大家对高产田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群体的合理动态结构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根据北京地区的具体情况,争取高额丰产,以保持每亩二十至三十万个基本苗
(晚茬地可增加到三十五万),年前达到九十至一百一十万个总分蘖,年后最高总分蘖数控制在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万个之间,拔节前叶面积系数不超过四,最大叶面积系数控制在七以下,最后达到六十至六十五万穗,平均每穗结实不少于二十粒,千粒重维持在三十五克以上,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构成小麦产量的因素是穗数、粒数和粒重。北京地区争取穗数和粒重达到上述指标,比较有把握,而减少不孕小穗,增加平均每穗粒数,还需要作更大的努力。因此,如何在足够的穗数基础上,促进壮秆大穗,是争取高产的主要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掌握小麦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积极促进和适当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保持各个阶段的群体合理结构,协调个体和群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在管理原则上,应该抓住以下五个关键时期:
(一)播种到越冬阶段。保证苗全苗壮,分布均匀,发育整齐,促使分蘖健壮,根系发达,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二)返青阶段。促进弱苗,控制壮苗,巩固年前分蘖,控制春后分蘖,针对不同苗情,调整群体结构,达到蘖够、苗壮,奠定穗多的基础。
(三)起身到拔节阶段。保证营养良好,控制过多分蘖,防止茎叶徒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分蘖赶主茎,达到秆粗、蘖壮,奠定穗大的基础。
(四)孕穗到扬花阶段。攻秆攻穗,促进各部器官良好发育,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达到植株整齐,秆壮、穗大,保穗、增粒。
(五)灌浆阶段。掌握适当土壤水分,防止营养体过早衰亡,保根养株,达到粒多粒饱。
前期要促进营养体生育良好,但要控制壮而不旺,为后期的生殖生长和防止倒伏打好基础。后期要在大力促进生殖生长的基础上,注意防止营养体的过早衰亡,以保证营养物质向穗部正常运转,特别是孕穗到扬花阶段,是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必须大力促进。关于分蘖消长、成穗率与整齐度
分蘖是小麦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分蘖的多少和生育状况及成穗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着小麦植株在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好坏,特别是在高产条件下,分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会上交流的资料看,针对北京地区的具体情况,高产田的主要问题一般是分蘖多而成穗率相对较低,容易造成前期郁闭,后期倒伏,特别是春季分蘖成穗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控制不当,不但穗数不一定多,而且植株壮弱不齐,平均每穗粒数不易达到合理结构的指标。因此,分蘖不在于多,而是主要在保持总分蘖数不超过合理范围的基础上,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整齐度。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一系列试验证明,在肥水供给良好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基本苗相同的麦田,以穗数多的产量高,穗数相同的麦田,则以基本苗少的产量高。就是说,分蘖成穗率高的,产量就高。采取增加播种密度的办法来增加穗数,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削弱单株的生育而引起穗粒重减轻的后果,难以获得大幅度增产。因此谋求高产的途径应该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改善栽培条件和管理技术,保持群体的合理动态结构,通过提高分蘖成穗率而保证群体的最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穗数和穗粒重之间就能够保持协调的关系,而不会成为相互矛盾的因素。同时又指出,为了提高植株整齐度,分蘖成穗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并不是越多越好。在一般的情况下,单株穗数在二至四个之间时,主茎穗与分蘖穗以及各个分蘖穗之间的差距比较小,穗部性状的差异一般在50%以内,植株比较整齐;而单株穗数过多时,则大小参差不齐,差异十分显著,主茎穗与最小分蘖穗的穗粒重相差可达一倍到几倍,对产量提高不利。在掌握分蘖生长规律和提高成穗率和整齐度的措施方面,北京农业大学认为,由于分蘖出现比主茎晚,而且各个分蘖出现的时间早晚很不一致,所以主茎在生长上总比分蘖占有优势。为了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整齐度,必须抓紧分蘖开始向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在控制中部叶片,获得良好通风透光结构的基础上,于拔节后施肥灌水,可以促使分蘖迅速赶上主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测定,小麦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主茎与分蘖保持着不同的生长速度和比例。拔节前和抽穗到灌浆初期,分蘖的干物重积累进度比主茎快;在这二个时期内,第一、二蘖的平均干物重增长率分别为11.7%及51.8%,而主茎仅分别为7.4%及36.3%;但在拔节到抽穗期间,由于分蘖处于强烈分化阶段,主茎的生长显然占有较大的优势,主茎的干物重增长率为56.3%,而第一、二分蘖平均仅为34.8%。因此认为,必须掌握小麦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分蘖赶主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认为在肥水充足,分蘖数多的麦田,应该在拔节前期,适当控制水分,加速分蘖的强弱分化,使小分蘖很快削弱下去,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结构,保证大分蘖的良好生长。而在孕穗到抽穗期间,分蘖从强弱分化进一步向成穗和消亡两极分化,这时需要采取促进措施,以巩固大分蘖健壮成穗。他们指出,有许多播种密度和前期管理相近的麦田,由于后期管理不同,结果主茎穗之间的性状差异不大,而主茎穗与分蘖穗及各个分蘖穗之间的性状差距明显加大,说明加强后期管理对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整齐度,增加平均每穗粒数有显著的作用。
关于叶片生长动态
小麦产量的高低最后决定于单位面积上光合生产率的高低,总干物重的积累及其在各个器官中的分配,而叶面积的消长动态,叶片分布的层次以及叶片的形状对光合生产率的高低,干物重的积累和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农业大学通过二年的研究,看出在小麦起身到拔节阶段是叶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又以中部叶片(即主茎的第七、八、九片叶子及大分蘖的第四、五、六片叶子)生长最快。这时水分养分主要流向中部叶片,同时,由于这时小麦植株的自然高度增长较慢,叶片丛生于基部,容易遮光郁闭,如果管理不当,往往发生中部叶片徒长,不但过多地夺取了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形成田间郁闭,引起基部节间过于伸长的主导因素。反过来看,中部叶片长成以后,又成为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的基地,如果发育得不好,又会影响其他器官的生长发育。所以这个时期要密切注意叶面积的增长、分布和生育情况,既要防止徒长,不使发生披叶下垂现象,又要保证发育正常,不能黄弱细瘦。他们认为,小麦起身到拔节阶段的叶面积系数以维持在二至四之间比较稳妥。拔节以后,由于节间已经伸长,叶片分布比较疏散,营养空间加大,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及时采取促进措施,有利于叶面积的继续增长,维持后期较大的营养面积,促进其他各部分器官的良好发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的试验和观察结果,同样指出了从小麦起身开始,是叶面积迅速增长的时期,但叶面积系数达到最高峰则在孕穗到挑旗阶段,这是北京地区叶片生长的一般规律。这个阶段如果叶面积增长过快过大,容易造成田间郁闭,净光合生产率降低,引起茎节不正常的伸长,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他们认为,叶面积系数在年前及返青阶段以达到一点五左右,拔节阶段以达到四左右,最大叶面积系数以不超过七为宜。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进一步指出,要控制叶面积的消长动态,保持平衡合理的发展,早期的措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在1961年的高肥水平田块上,由于苗期生长较旺,虽然在孕穗期以前,一直采取着控制的措施,但从4月1日到14日的叶面积系数仍由三点五增加到九点三,短短半个月内就增长了二倍之多,远远超过了合理结构的最高指标。另一块低肥水平的麦田,前期生长较弱,虽然在返青到拔节阶段进行了追肥灌水,但在同期内叶面积系数仅由二点一增加到二点五,而且始终没有达到合理结构的指标。因此认为要控制叶片的生长,除了在不同阶段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促进或控制外,必须掌握适当的基础条件,过或不足,都会影响群体结构的合理发展。
关于茎秆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过去,各单位在研究茎秆问题时,多半是从基部节间的长粗及与倒伏有关的性状出发,而很少注意到茎秆与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今年,许多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分析,提出了不少关于秆、穗相关的研究资料,并且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茎节的长度、粗度、单位重量以及各个节间的比例与穗部性状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凡是穗大粒多的茎秆都是既粗又长,而茎秆又细又小的大都穗小、粒少。北京农业大学于成熟期测定的结果,也看出无论是干重和糖、氮等物质的含量,及其分配在穗部的百分数与绝对重量,都以壮秆比细秆的要大得多。粗壮的茎秆由于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束数目和秆的腔径都显著加厚或加大,不但有支持大穗、防止倒伏的作用,而且在贮藏和运转营养物质方面,直接为穗分化和开花结实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根据资料分析,以下几点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一)茎秆的粗度和单位重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比茎秆的长度更为密切。
(二)基部第一、二节的长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很弱,并且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凡是结大穗的茎秆基部节间都很粗壮。基部节间的基础越好,底节积累越多,越有利于结成大穗。
(三)第三节以上各节的长度和粗度与结实小穗数、粒数成正相关,与不孕小穗数成负相关,并且有愈是上部的节间相关值也愈大的趋势。
壮秆是大穗的前提,利用茎秆与穗部发育上密切的相关关系,以茎秆的外部形态作为拔节到抽穗期间控制合理群体结构的标志,是便于掌握的。
关于穗分化及减少
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
许多单位对穗分化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看到在小麦开始返青后半个月左右,生长锥即开始伸长,小麦起身的时候,穗分化进入二棱期,开始拔节时,小穗分化基本结束,到顶部节间开始伸长时,已能明显看到小花退化的情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认为,保证二棱期及小穗、小花分化前期的肥水供应是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同时也指出,穗分化对光照条件的反应是很敏感的,特别在拔节到孕穗阶段保持较高的光合生产率,保证较多的营养物质向穗部运转非常重要。如果这时田间郁闭,光照不足,花粉母细胞就不能形成四分体,是小穗小花成为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根据三年试验资料,指出高产田小麦穗部发育不好,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较多,平均每穗结实率不够高的主要原因是受不合理的群体结构的影响,而且后期常常因倒伏而导致千粒重的降低。他们认为,在小穗分化前期(即拔节期以前),主要问题在于肥水条件的好坏,但在拔节期以后,叶面积不断增大,各部分器官迅速生长,如果管理不当,会引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导致生殖器官的退化而影响穗大粒多。要促进穗部性状的良好发育,必须在保证群体合理结构的前提下,起身阶段和拔节孕穗期及时采取加肥加水措施,统一肥水和光照之间的矛盾。北京农业大学观察到在第三节开始伸长以前,各部位小穗的分化进度相差不多,但从第四节开始伸长到抽穗前的一个阶段,是幼穗体积飞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幼穗经历了小穗和小花向结实和不孕两极分化的过程,各部位小穗和小花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因而认为这是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还通过对发育好坏不同的穗子进行了逐个小穗和逐个小花的检查,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
1、一个穗子的总小花数越多,则结实粒数也越多,但不论发育好坏的穗子,总有一定比率的不孕小花,也就是结实粒数必然少于实有小花数。
2、不孕小花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内外颖分化与雌雄蕊分化时期,其中又以内外颖分化时期退化的最多。
3、小花退化的部位由内向外,有严格的顺序性,与小花分化由外向内恰巧相反。
因此,必须在穗分化的过程中保证充足的肥水和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分化更多的小穗和小花,并尽可能发育健全。
关于根系生理活动
北京大学生物系在小麦根系的生理活动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看到在冬前主要是发生种子根,根系在冬季也不停止生长,冬前次生根的数量比较少,返青到拔节阶段则大量增加,孕穗期根量增加不多,主要是向深处延伸,抽穗到开花期,继续稍有伸长,进入灌浆阶段以后,根系就停止发展,并逐渐衰老死亡。根据伤流量的测定,看出从返青到开花的过程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灌浆期间,已看不到伤流的痕迹。从伤流液的成分来看,返青期硝酸态氮多于氨基酸,说明吸收大于合成,拔节期氨基酸多于硝酸态氮,说明合成已大于吸收。因此,他们认为,肥水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前期,特别是返青期比较重要,开花以后因根系已经衰老,丧失吸收能力,追肥灌水作用不大,灌水不当还会发生烂根,加速死亡。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室的测定结果,证明了小麦根系在拔节到孕穗期间的活力还是很强的。北京农业大学也指出根系吸收力最强的是根尖部分,而根系的死亡是由上而下逐渐进展的,并且到最后成熟时还有部分活的根系存在。后期根系活力减退与气温增高、蒸发加大、土壤干燥有关,如适时灌水,就可以保持根系较强的活力。
关于青黄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黄变化问题作了试验,认为小麦生育过程中的“三青二黄”是一个规律。二次转黄的时间,一次是在越冬前,一次是在拔节前。越冬前转黄有利于更多地积累营养物质,安全越冬;拔节前转黄有利于营养物质向穗部运转,促进大穗。从“三青二黄”和“一青到底”的不同处理中,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群体结构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青黄变化加速了分蘖向两极分化的速度。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室、植物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同志也指出,小麦在拔节前发黄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但越冬前不容易看出这种变化,特别是北方冬性较强的品种,大都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颜色越来越深,同时,也不认为“三青二黄”是获得高产必经的过程。青黄变化标志着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转的转折,是一个物质运转过程中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出现在新器官形成,迫切需要营养物质的时候,所以不应该过于强调对肥水的控制来促使黄的出现。
保持群体的合理动态结构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在小麦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有着严格的阶段性和顺序性,所以采取措施必须强调适时,由于各个器官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每一项措施又都可能牵动全局而发生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阶段,栽培管理的重点决不能是千篇一律的。
(诸德辉、曾道孝、王世之、丁寿康整理)


第7版()
专栏:

上海市针灸研究工作者
讨论经络的本质问题
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最近连续举行了五次学术讨论会,就针灸治病的原则,主要是“经络”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上海中医学院、上海第一、第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铁道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仁济医院、广慈医院、第一、第六人民医院等单位四十余人。
针灸为何能治病?根据中医理论,针灸治病在于疏通“经络”的“气血”,调整“经络”的“虚实”。“经络”好像是一个担任人体各部分联系任务的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针灸的作用就是通过这个联络网实现的。因此,探讨“经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阐明针灸的作用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讨论会上,对“经络”的本质的讨论可以归纳成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经络”本身是存在的,是人体内一个独特的系统。许多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针或灸某一条“经”上的穴位能治好远离施针或施灸处而与这条经有联系的内脏或其他部位的病变。另外,某一内脏发生病变也会反映到远离内脏的身体表面形成过敏点(又称压痛点,以手指按压该处会产生疼痛)。同时内脏或身体其他部位有了病,在耳廓的一定区域内也可找到压痛点。他们认为上述这些事实所揭示的规律还不能用现代已知的生理知识来解释,只有“经络”才能完善地加以概括。有些人还提出他们在临床上常常见到针刺后在身体表面出现符合于“经络”循行路线的行走感觉。在某些实验中也发现皮下有符合“经络”分布的“管状通道”。测定皮肤电阻、电位发现皮肤上高电位、低电阻点的分布也符合于“经络”的分布。他们把这些显示有“经络”样线路的现象,称之为“经络现象”。“经络现象”的出现是“经络”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明。
另一种见解认为,现代生物学已经反复证实机体各部分功能所以保持协调,机体与环境所以保持平衡,都是通过神经的调节与体液的调节实现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先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然后有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官,影响该器官的功能活动。体液调节是指来自内分泌腺或任何组织细胞的激素或代谢产物等一切化学物质,凭借血液循环或其他途径传递到体内各处,影响各相应器官的活动,使彼此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由于人类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机制已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神经系统管辖,所以神经的调节和体液的调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神经反射为主的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担负起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和平衡的任务。会上不少人主张“经络”理论所提出的一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综合调节的机制来理解。如针刺促进小肠的运动,针刺使周围血液中白血球计数增加,针刺摧乳,针刺调整血压,针刺治疗阑尾炎等作用基本上是通过以神经反射为主的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实现的。实验也证明,压痛点的形成与神经系统有关系。总的说来,身体表面各部分相互间的联系,与内脏相互间的联系具体的途径可以通过轴突反射,通过交感神经的营养作用,通过脊髓节段性的联系,通过特定的生理机能联系——特定的反射弧,通过因病理条件而改变了的特定反射——病理反射等引起近距离同节段或跨越几个节段的联系;更可以通过特殊的投射系统与非特殊的投射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特别可能是影响了皮层的边缘系统,引起更远距离或全身性的作用;如果有体液的因素参与,则影响更将广泛和持久。他们认为有些现象,如测定皮肤电阻、电位发现的“经络”样线路,以及用某些实验找到的皮下“管状通道”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针刺后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循“经”行走的感觉,他们认为可以用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的过程来解释。
持第一种见解的人有许多也承认“神经体液”与“经络”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认为尚不能以此来说明全部的事实。持第二种见解的人则认为“经络”是祖国医学里用来概括体内各部分各种相互联系现象的一个总的名称,而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则是人体各部分各机能之所以保持紧密联系的已知的物质基础。
在讨论“经络”本质的过程中,也涉及到“穴位特异性”,压痛点与穴位的关系,针刺后感觉的循“经”行走,和“经络测定”等问题,会上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上海市针灸研究所)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沈阳医学院
对经络本质的探讨
沈阳医学院自1951年以来,继针灸疗效观察及疗效机制研究之后,对经络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见解。
一、神经学说神经学说是人体解剖教研组主任刘耀曦教授等所主张的。
根据《灵枢本脏篇》和《难经》中的记载,在秦、汉时代,我国医家们就已对经络本质形成了一定的看法。他们认为,古人对某些经络的描述很多是指动、静脉。这些动、静脉无非是被稠密的神经纤维所包绕的庞大神经领域。由此观点出发,他们利用层次解剖和断面解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根据实验的结果,他们认为:在针刺人体大部分穴位时,都可以刺中具有丰富神经支配的肌肉、腱、血管甚而是纯神经干或神经末梢,这些也就正是经络的形态学基础。而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有可能是通过神经而实现的了。
在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性研究中,他们又看到:针刺手三阳经的孔穴时,可对有完整神经支配的生了炎症的兔耳显示抗炎效果;相反地,当切断家兔的部分脊髓后根时,由于体躯和血管传入纤维已被切断,结果针刺的抗炎效果消失。他们认为,这些实验的结果支持了神经学说。
二、中枢机能相关说
生理教研组副主任魏保会讲师和郑谦讲师主张经络本质的中枢机能相关学说。他们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认为:经络线乃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特殊机能排列在人体局部的投射。它是人体的全部调节系统,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导,以神经、神经体液调节为基础的经穴——中枢——器官间的相关动力系统。这就是说,经络就其机能看来,主要是神经,但与“神经学说”不同,他们强调不应该把经络只看做是分布在体表局部的一些联络线,而应看做是一种与中枢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些机能线。
他们曾以针刺经穴时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为例,进一步阐明这一论点。他们认为,感传现象就是神经中枢(可能是大脑皮层)中在机能上排列在一起的特殊的皮层点发生兴奋的结果。因为人体任何一点受刺激,都可以在中枢发生一个兴奋点;如果一个线状的部位受刺激,在中枢就会产生兴奋组。他们设想,在中枢存在着一些机能上相互联系的细胞组,只要其中的一点兴奋,就会波及这个细胞组内的其他神经细胞。这就是针刺一个穴位能引起一条感传线的原因。
至于感传线能否是因为在体表局部存在一种能传导兴奋的线而引起的?据一般的生理学知识看来,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刺激皮肤的一点,引起的也只是一点受刺激的感觉,但是这一点的兴奋却是沿着整条神经一直传向中枢的。例如,刺激脚上的某一点时,那么兴奋将沿着整个坐骨神经向上传,即兴奋要波及整个下肢,但是接受针刺的人却从来也不觉得是整个大腿受了刺激。可见,针刺一个孔穴所引起的条状感传线,他们认为只能用兴奋在中枢内的扩散来解释,而很难用肢体表层存在着一条感传兴奋的线状组织来说明。
至于内脏有病,针刺远隔穴位怎么会显示卓效呢?这一点他们仍用中枢机能相关的看法来解释。他们认为:这是针刺经穴时在中枢所产生的兴奋点和某些内脏调整中枢间,可发生一定联系或者可能是相重叠的结果。
三、类传导学说
病理教研组副主任毕涉讲师和生理教研组李善民等同志,从实验病理学角度主张经络本质的类传导学说。他们把经络看做是既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切,而又是一个独立的类传导系统。
因为,许多的临床及实验室的观察表明:无论针刺任何一个孔穴,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体液性活动,但正如针灸的临床实践所指出的那样,不同神经有其不同的影响领域。可见,神经—体液性活动,还不能完满地解释经络现象本质的全部问题。从这一课题出发,他们开始从实验医学角度,对经络现象进行了纯客观的病理生理学探讨。
他们首先在动物身上获得了以下几种与经络有关的现象。
关于经络吸收现象:实验是以某种物质从兔耳炎症灶被吸收的速率和淋巴管管腔的状况为指标进行的。发现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时,可以改善炎灶的血液循环状态,表现为某种物质吸收加速,显示了经络的特异效应。
关于经络吸收干扰现象:当针刺胃经的表里经——脾经上的合穴阴陵泉时,出现与针刺足三里时相同的效应,这称为经络吸收感应现象。若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先后或同时针刺足三里和丘墟时,则吸收现象遭到显著低降,这称为经络吸收抑制现象。但是,若改变针刺程度,即给足三里以弱刺激,而给丘墟以强刺激时,则可以解除上述抑制现象,这叫经络吸收脱抑制现象。
由上述种种资料可以看出:不仅不同孔穴具有不同的影响领域,而且在孔穴间或经络间也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为解决实现上述这些现象的空间联系究竟是什么,除神经反射径路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他们在切断了支配针刺孔穴区域的神经支配以后,观察到经络吸收现象几乎完全消失。若只保留部分的神经支配,如只保留躯体神经或植物神经传入纤维时,则吸收现象尚有部分残留。这说明经络吸收现象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然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却初步发现:这种经络吸收现象有被某种非麻醉剂封闭的可能。他们把这种初步观察到的现象称为经络吸收封闭现象。也就正是这一值得人们注意的发现,把他们引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而提出了所谓经络系统的类传导学说。
至于这种物质的封闭作用是不是由于注射本身的机械刺激而引起的经络吸收现象受到抑制所致,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是否亦有同样的封闭作用等等,都有待进一步实验来证实。
根据上述实验资料,他们提出,经络吸收现象的实现是以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为其前提。但是经某种物质封闭后尽管神经系统是完整的,而经络吸收现象却有削弱的倾向。因此,他们初步设想:经络可能是分布在体表的严整而规律的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体系。它受神经系统所调节,但绝不等于古典解剖学所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的体现者。它似乎具有特异的生理、理化特性,并且可被某种物质所阻断。因此,就其本质说来,经络很可能是进化较古老的、分化较为低级的传导系统。对于这些,他们正准备做进一步的研究。(沈阳医学院经络本质专题研究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