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春麦产区进入收割大忙
黑龙江用多种办法缩短收割时间
青海选择时机安排顺序细收快收
据新华社讯 黑龙江省已有三十一个县先后开镰收割春小麦。今年雨季提前到来,大部分地区正根据当地的条件,采取多种办法,尽量缩短收割时间,以避免由于多雨而造成的小麦倒伏、烂秧等困难,争取把小麦收好。
黑龙江省今年的春小麦,在生长期间,不少地区遭到春旱。因此,一般长得比较差,加上雨季提前到来,倒伏很多,不少地区春麦因被雨水浸蚀发生了根腐病,这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也给收割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收好春小麦,全省在各行各业的支援下,一方面积极准备机械农具、马拉农具,一方面准备了充足的镰刀。采取能用机械收割就用机械,不能用机械收割,就用镰刀。国营赵光农场除了准备人、机、畜全力以赴进行收割外,还采取了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割和带秆收割相结合的措施。
在已经收割春小麦的地区的生产大队,正根据雨后割麦费工的情况,调整收割定额。
据新华社讯 青海省农业区的春小麦黄熟,各地进入收割忙季。
今年青海一度受旱,麦粒口松。夏秋之交又是雨季,常有山洪、冰雹为害。根据这些情况,大多数生产大队都注意因地制宜选择适当时机,收细、收快。许多大队为此开了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开镰地区大都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了干部、老农和社员代表到地头看地看庄稼,安排各个地块的收割顺序。受旱较重的生产大队还特别提出了轻割、轻捆、轻运、轻垒垛的要求,尽可能减少掉粒现象。麦收已全面展开的民和县,县级各单位抽调了三百五十多名干部支援收割。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多方挖掘劳动潜力
郭家大队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夏收夏种
本报南昌7日电 江西分宜县凤阳公社领导干部李松山,帮助郭家大队挖掘夏收夏种劳动潜力,合理调整劳力布局,使大集体、小集体和社员自留地的收种得到兼顾。
夏收夏种开始后,李松山到郭家大队检查工作,发现生产队一般对列入“三包”计划的作物收种抓得很紧,但对“三包”计划以外扩种的和社员自留地上的作物没有适当安排收种力量。据了解,各生产队在“三包”计划以外扩种的三十多亩早稻虽已黄熟,但没有及时组织力量收割;有些社员的自留地该收的没有收,该种的也没有种。李松山感到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他想,首先重视“三包”计划以内作物的收种是应该的,但如果不同时安排生产队在“三包”计划以外小集体扩种的和社员自留地上的作物收种,不仅使小集体和社员个人受到损失,而且会挫伤部分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影响集体生产。
李松山根据这一情况,邀集大队干部开会,研究情况和商量解决办法。原来,各生产队对夏收夏种的劳力安排,只是由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算了劳力数量和收种任务的细账以后确定的。据他们预计,全大队可以参加田间生产的整半劳力有5%需要负责一季晚稻和旱地作物的田间管理,其余95%的劳力即使全部参加收种,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六亩多地的收割和插秧,已很紧张。他们虽然也考虑到应该安排生产队“三包”以外扩种的和社员自留地上作物的收种力量,但一时想不出好办法。这时,李松山就一面向他们说明合理安排生产队“三包”以外扩种的和社员自留地的作物收种工作的重要意义,一面建议他们不要只算死账,应当把问题交给群众讨论,依靠群众克服困难。
大队干部立即分头深入到各生产队,帮助生产队干部召开了生产队社员大会,把困难摆出来,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社员们看到干部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都很兴奋,纷纷献计献策。许多挖掘劳动潜力的好建议归纳起来有:第一,从能抽的活路中抽出一部分劳力。看牛的社员有的还有潜力,经过和他们商量,有的人原来看一头牛的答应临时负责看管两头;有的原来看两头牛的答应临时负责看管三头,全大队由此共抽出二十人参加收种。第二,以弱换强。发动年纪较大的社员参加晒谷、收谷等轻便劳动,将原来晒谷、收谷的劳力替换出来,各个队自愿参加晒谷、收谷的老社员共有四十人。第三,组织放假的小学师生支援。全大队共可组织三十五名师生支援收种。第四,停办可停办的一些副业。这样,各个生产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大集体、小集体和社员个人之间的收种农活怎样安排?各个生产队接着又领导社员讨论了这个问题。社员们提出在不削弱大集体收种力量的前提下,生产队“三包”以外扩种的作物的收种,采取组织临时作业组的办法,突击收种;社员自留地作物的收种,除由社员利用休息时间收种外,每户可留一个妇女劳力早晨不出工,或有一个劳力每天提前收工进行收种。这样安排后,社员满意。
这个大队各生产队全面兼顾各个方面的收种工作后,效果很好。到7月底,各生产队“三包”计划以内的一千七百三十多亩早稻已收割了80%以上,三分之二的田栽插了晚稻,比原来预计的进度还快;各生产队“三包”以外扩种的早稻的收割和晚稻的栽种任务已全部结束;社员自留地上早稻也已全部收完,要栽晚稻的也已及时栽上。


第2版()
专栏:

友谊农场提高雨天收割质量
本报哈尔滨7日电 黑龙江省国营友谊农场,在连日阴雨的不利情况下,集中人力、机械和畜力,采取以机械化收割为主,机械化、人力和畜力机械收割相结合的措施,加快了春小麦的收割进度,现在,每天的收割进度为一万七千七百多亩。
今年国营友谊农场共种植春小麦二十五万亩,是建场以来最多的一年。这里,从小麦开始收割时起,二十多天来,天天阴雨。为了把小麦全部收好,各分场普遍召开了职工代表会议和干部会议,总结了历年麦收经验,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阴雨中适时收好。第一、三、五、十等分场,根据时阴时晴的特点,在没雨、没露水时就用联合收割机和割麦机收割,白天有雨就在晚上收,有时还冒细雨收割。联合收割机收割下来的小麦,常因道路泥泞不能及时运回,加上小麦含水量大,晒麦场的工作加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田间设立了临时晒麦场,在田间晒麦。
在以机械收割为主的同时,还配合人力、畜力进行作业。第六、七、八、九、十分场除用畜力收割机和人工给联合收割机割出作业道路外,还用人力、畜力收割低洼地、交通不便的零星地、早熟品种和口松品种的地块的小麦。由于各分场采取了一系列的精收细打措施,从收割到入仓,损失率由过去几年的3%—5%,降低到1%左右。


第2版()
专栏:

麦收风光
宁夏永宁县养和公社养和大队第六生产队在夏收中,采取了小段包工生产责任制,保证了收割质量     新华社记者 王文玉摄
甘肃徽成县福镇人民公社骆家坝生产大队骆家坝生产队的社员正在及时打碾雨天抢收回来的小麦     新华社记者 傅振欣摄
黑龙江宁安县宁安镇公社共和生产大队用拖拉机牵引马拉摇臂收割机收割春麦     吴一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新庄子公社圈河大队
加强集体生产和家庭副业领导
本报锦州7日电 辽宁锦县新庄子公社圈河大队,正确处理集体生产和社员家庭副业生产的关系,使公私生产得到兼顾。
圈河大队是个土地肥沃、林木柴草茂密的地方,历来社员有经营家庭副业的习惯。为了正确处理集体生产和家庭副业生产的关系,兼顾两方面的利益,大队管理委员会一方面组织干部反复学习党的有关政策,使干部正确认识发展社员家庭副业生产,对丰富社会产品,满足群众生活上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和增加社员收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社员家庭副业发展以后,会不会妨碍集体生产的发展呢?经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由于大部分家庭都有一些辅助劳力,只要安排得当,并认真贯彻多劳多得的各项政策,开展家庭副业是不会影响集体生产的。在第二季度中,全大队男劳力每人平均作八十二个劳动日,超出基本劳动日十天;女劳力平均每人作七十四个劳动日,超过基本劳动日两天。现在全队二千二百多亩耕地,比去年提前半个月完成三铲两趟,禾苗长得很好。上半年全大队集体副业收入达到二万四千元,完成全年副业收入计划的一半以上。
在搞好集体生产的同时,大队还帮助生产队对社员家庭副业做了具体安排。民主确定:①生产队对作业组采取小段包工,让社员灵活安排集体生产和个人生产的时间。②坚持放假制度,以利社员从事副业生产。假日根据搞好集体生产的前提,可以挪前挪后。③辅助劳力在农闲时不出工或少出工,让他们饲养好家禽。
现在,这个大队的家庭副业,如家禽家畜的饲养、编织业等已迅速发展起来。


第2版()
专栏:

既保护庄稼 又增加收入
甘岔大队开展捕打害兽活动
本报讯 云南元江县命利公社甘岔生产大队各生产队,根据山区兽害比较突出的特点,把打猎防兽,保护庄稼列为中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甘岔大队位于山区,山地作物占全部作物面积的35%。7月中旬以来,当山地作物陆续成熟、早熟作物开始收获的时候,背靠深山老林的各生产队的庄稼常常受到野猪、老熊、麂子、刺猪、猴子等野兽危害。各生产队针对这一情况,总结过去防兽经验,组织了有打腊经验的打猎能手,负责捕打,并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安地枪、下扣子等。在防兽打兽中,各生产队采取紧密联系、分片防守、联合行动的办法。
各队在打兽中根据当地习惯,打获物的头、蹄、肚杂归猎人。集体打猎使用的弹药钱由卖肉收入中开支。猎手因打猎受伤,在不能劳动期间评给70%的工分,医药费由卖兽肉的收入中开支。
由于这个大队把打兽保庄稼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抓起来,又规定了酬劳办法,打猎活动十分活跃。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雨后扩种秋菜
小屯大队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秋菜面积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最近下了透雨,城乡各族人民抓紧时机,突击种菜。到7月底,全区已播种秋菜八十多万亩。
自治区各地为给城乡人民尽可能多贮藏一些过冬蔬菜,今年扩大了秋菜播种面积,并事先对所需的劳力、畜力、肥料、工具、籽种等,及早做了准备。自治区各级农业、商业部门为解决秋菜籽不足的问题,除发动群众组织串换,节约用种,使现有菜籽使用得合理以外,还由河北、湖北、河南等省调入各种菜籽四万多斤。昭乌达盟林西县在菜籽基本备齐后,还为种秋菜添置了一批工具,准备了肥料,并修好六百多条大小渠道和三百多眼水井。许多生产队还成立了秋菜专业作业组,保证把秋菜种好管好。
内蒙古牧区,大兴安岭林区和许多工矿区也都发动群众大种秋菜。呼伦贝尔盟国营谢尔塔拉牧场等单位,最近已种各种秋菜达四千亩。
本报讯 北京市丰台区芦沟桥公社小屯生产大队,根据国家计划和城市人民需要,因地制宜的落实并扩大了秋菜播种面积。在落实的六千多亩秋菜中,大白菜面积占两千九百多亩,比去年略有增加。现在,社员们在种完大萝卜和早白菜以后,正在播种冬大白菜。
为了扩种大白菜,各生产队由干部、社员代表和技术员按组、按块排定茬口落实了面积。大屯生产队有耕地六百九十五亩,由于细致地安排了茬口,把早腾茬的地种大白菜、大萝卜等,晚腾茬的地栽秋莴笋、洋白菜和菜花等,使大白菜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三十九亩。梅市口生产队现在有八十亩茄子,占地多,割秧晚,和多种秋菜有矛盾;但是经过发动群众逐块检查,并决定把其中四十亩生长比较差的茄子提前割秧,赶种大白菜,把其余四十亩生长比较好的留着“恋秋”,到8、9月间收获后,再腾地栽洋白菜、莴笋和菜花。这样,既作到尽可能地扩大大白菜播种面积,又适当照顾了淡季供应,增加了秋菜的花色品种。经过这样具体安排,全大队最后落实的秋菜播种面积超过了原订计划,比去年扩大了五百多亩。
在秋菜播种面积落实后,大队重点调查了大屯和吴家村两个队的播种准备情况。根据跟生产队干部和老农商量,明确了在秋菜备耕工作中,要重点抓住腾地整地,多积底肥。许多生产队都根据这两项措施积极准备。从7月初起,各队就展开了群众性的积肥活动。
(附图片)
武汉市国营东西湖辛安渡农场第二生产队,为了保证蔬菜苗全苗壮,成立了育苗专业组在蔬菜苗圃提前育苗
新华社记者 张其军摄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访花县华侨农场
本报记者 岑荔丹
在遍野金浪的夏收时节,我来到了广州附近流溪河畔的国营花县华侨农场。这时已是傍晚了,成群结队的男女归侨,正扛着禾桶,挑着满担的稻谷从田里回来。农场背后蜿蜒起伏的群山还剩留着晚霞的余辉,但一排排新盖起来的住宅、工厂、托儿所、医疗所和饭堂,在绿树浓荫掩映下已经罩上了轻纱般的夜色。清凉的晚风,时而从附近的田园里送来阵阵花香和稻香;时而从一群蹲在溪边洗衣裳的活泼少女中间,传来笑语。
多么美妙的黄昏景色,多么幸福的田园生活啊!
但是,我真正领略农场的风光,还是第二天到四周农田参观的时候。
带领我参观的是农业中学一位年青教师。我们从马达不停轰响的锯木场、碾米厂和谷仓旁边绕过,就到了和总场在一起的第四生产队的“领地”。这边,是培育芭蕉、木瓜、咖啡、沙梨等幼树的苗圃,长满豆角、山芋、南瓜的菜地;那边,是一片翻腾着绿浪的稻田和香茅地。一群群高卷裤管的男归侨、穿着连衣裙的女归侨,正在稻田里忙着挥动镰刀收刈。田边路旁的荔枝树上,悬吊着繁星般的丹红果子;遍种在山坡上的菠萝,几乎每一棵的中心都长出了一个满身披着“绿甲”的果子。
最引人注意的,是那片在万绿丛中娇红点点的玫瑰园了。这里种有“保加利亚玫瑰”、“香港玫瑰”和“萝岗玫瑰”。玫瑰花采摘后,可以用浸提法制成玫瑰酒,可以用来提炼玫瑰香精。并不是所有的玫瑰都能提炼香精,据说,玫瑰花一千个品种和七千个变种中,能够提炼玫瑰精的只有四个品种。“保加利亚玫瑰”是其中之一。这种玫瑰香味异常浓郁,但它一年里只在清明到谷雨和七八月间开花。此刻园里开放的都是“香港玫瑰”。那位年青教师带点惋惜的对我说:“你在花期到来就好了,那时这里简直就是花的海洋!”农场里虽然有专门的采花组,但花期里碰到雨天,还得组织数以百计的场员采摘,因为雨天里花开得特别快。在清明到谷雨这段花期,全场六百多亩玫瑰园,一天就采到二三千斤花朵。
花县华侨农场,是1955年国家为了安置归国华侨参加生产建设而创办的。起初只有三十六个青壮年归侨,他们先在离总场有十多公里的“黄竹湖”地方安营扎寨,由一个山头转到另一个山头去垦荒。在他们淌过汗水的地方,各种作物都陆续长起来了,到农场来的归侨也一年年增加了。光是去年,就来了一千二百多名。现在,全场已经有二千三百多人,分成六个生产队,拥有一万多亩耕地,开办了小型的香茅加工厂、砖瓦厂、酿酒厂和碾米厂。此外,还有养蜂队和畜牧场。
这些归国华侨,很多人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但是,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满腔热情,推动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各种生产技术,有不少还成了生产能手或是当上了生产队长、生产组长。去年才回国的印度尼西亚归侨陈作良和他的妻子,他们在国外开了将近三十年的小杂货店,从来没有挑过担摸过锄,现在,除了驶牛犁田还不熟悉外,其他如选种、播种、插秧、刈禾等农活,都学会了。陈作良和他的大儿子陈杰英,还当上了生产组的副组长。
第四生产队的指导员李洪亮,是第一批三十六个拓荒先锋中的一个。他幼年时因为家里无法过活,被迫跟人到南洋打工。1951年,他就抱着建设祖国的决心回到国内。从他到农场的那天起,无论是开荒、种植、挖河、修路、造屋,他一直都是走在前面。“黄竹湖”地方有个山塘,每逢山洪暴发,就有崩堤的危险,威胁着山下房舍、作物的安全,李洪亮时刻把这件关系集体安危的事情记在心里,每逢暴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跑去巡视。有一次,半夜里下了倾盆大雨,他从梦中醒来,叫了几个伙伴就摸黑往山上跑,冒着暴雨开沟排水,终于避免了山塘出险,保住了房舍和庄稼。由于他事事带头,关心集体,1957年出席了全国归侨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又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
在花县华侨农场,还有很多像李洪亮这样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一心一意建好农场的归侨,黄美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去年在祖国第一批接侨船上诞生的“黄海生”的父亲。在还未踏上祖国土地时,他就因为儿子出生时得到百般照顾而深深感动,因而在农场担任了汽车司机后,农场需要他干什么,不管任务多么艰巨,他也设法做好。去年一个秋夜,因为连天暴雨,第五生产队的房舍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农场党委连夜组织人力去抢救。黄美珍当时已经入睡了,人们叫醒他开车去把那里的老人孩子送到总场来,他顾不得加添衣服,穿着内衣就去执行任务。这时已是深夜,加上大雨不停,冷得他不住哆嗦。更糟糕的是公路也被洪水淹没了。冲过去吗?十分危险;不冲过去吗?这些老人孩子怎么办呢?“这点点困难都战胜不了,还说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哩!”这样一想,他的勇气来了,凭着多年驾驶汽车的熟练技巧,他看准水势较浅的地方,蹬开油门,一冲就过去了。这一晚,他驾着车先后来回三次,把那些老人、孩子送完后,东方已经发白了。
就是许许多多像李洪亮、黄美珍这样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归侨,推动着农场的生产在跃进,使原野荒山,逐步变成了鲜果满园、稻香遍野、禽畜满栏的美好地方。
在辛勤的劳动之余,农场的归侨们还有着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我在那里逗留的几天中,就有两个晚上看到农场电影队放映的电影,一次是《海上雄鹰》,一次是《柯山红日》。除了放电影,碰到喜庆和节日,场里还举行联欢晚会,由归侨们排演节目。在我离开农场的前一天晚上,农业中学的学生就在加紧排练节目,准备在夏收后的“庆丰收晚会”上表演。他们唱着:“流溪河畔风光好,农场年年换新衣,菠萝沙梨甜似蜜,玫瑰花开处处香”……


第2版()
专栏:

干部社员并肩劳动 民主确定生产大计
下养畜牧大队农牧业欣欣向荣
本报通辽7日电 内蒙古库伦旗哈尔稿公社下养畜牧大队,由于发扬民主生活,鼓舞了社员的劳动热情,使社员们干劲倍增,农牧业生产呈现出蓬蓬勃勃的繁荣景象。
下养畜牧大队北靠塔木沙漠,南临养畜牧河,农田肥沃,水草丰茂,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好地方。这个大队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关于人民公社的各项方针政策后,队干部带头参加劳动成为风气。全大队二十八名干部,到7月中旬有半数干部所做劳动日达到或接近社员上等劳动力的水平,其余的干部大都达到中等劳动力的水平。大队长满都拉被社员称赞为“铁汉子”。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哈尔其被社员称为“闲不住的人”。团结生产队队长阿木三那是一名出色的劳动能手,去年全队以他做的工分最多。今年他虽然生了痔疮不大方便,但仍坚持劳动,到7月20日,他做了一千二百多工分,接近上等劳动力的水平。由于干部同社员并肩劳动,同甘共苦,社员们情绪饱满,干劲倍增,都主动地把生产上的各种问题、意见和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干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民主风气。今年团结生产队播种糜子时进度很慢,每副犁杖每天播种二亩左右,只完成定额的一半。队长阿木三那在同社员一起劳动中发现部分社员对早种糜子有顾虑,怕种后下了雨土地板结影响出苗,希望雨后再种。队长阿木三那就和社员一起算了时间、劳动力,畜力和播种计划等九笔大账,说明了如果不及时播种糜子,就有违农时,无法完成播种计划。社员们接受了队长的意见,每天每副犁杖的播种量达到四亩,播种进度大大加快。
充分发挥社员当家作主的精神,是这个大队今年领导生产中的突出特点。社员代表大会在这个大队已形成制度,遇有生产上的重大问题,还及时召开有关人员的会议讨论。例如,今年7月这里的农田干旱严重,大队管委会就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如何抗旱保苗。会上少数代表认为抗旱不能解决大问题,还是等雨为好,大部分则不同意,认为我们有两个水库,有柴油机,有四百多劳力,多浇一亩是一亩。领导上采纳了这种意见,第二天一天就浇地三百多亩。
干部带头劳动和发扬民主生活,提高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今年全大队不仅扩种了二千多亩土地和增殖了三百四十多头牲畜,还在干旱的条件下利用几年来的水利建设播种了一百多亩水稻。7月上旬降雨后,社员干劲更高,正抓紧时机扩种晚田和铲趟早田。


第2版()
专栏:

促膝谈心   陈德曦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