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盛夏访“避暑山庄”
李正杰
正是夏日炎炎的时候,我们到风景秀丽的避暑山城——承德市作了几天的参观。承德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距北京有五百华里。市区处在重重高山包围的小盆地上,地势较高,拔海在一千米以上,因此夏季比较凉爽。据记载,清代以前,这里还没有多少居民,清初时,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自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清朝皇帝在这里建筑“避暑山庄”,随着人口也逐渐繁盛起来,成为“聚民至万家”的大镇,到乾隆中叶(十八世纪中),就已具有城市的规模了。
“避暑山庄”,又名离宫,是国内闻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山庄是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开始建筑的,1708年竣工。到乾隆时,从1751年到1790年,又继续修建,所以这个山庄,实际上前后经过八十多年的修建,才成了后来的规模。山庄建成后,清朝皇帝每年都到这里来避暑,3月来这里,9月回北京,由于一年有大半年住在此处,当时这里也就成了“第二个北京”。康熙曾把一些建筑,集成三十六景,乾隆大事扩建后,看到三十六景之外“佳胜尚多”,又得三十六景,共成七十二景,以供他们恣情糜乐。以劳动人民血汗建造的“避暑山庄”,在清朝复没后,历经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抢劫、破坏,解放初期,这里到处是断壁颓垣,成为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解放后,经过政府积极修建,目前已基本修复二十多处古代建筑,并且疏浚了湖泊,修建了桥梁、湖岸,绿化了山岭,使这里成为劳动人民休息、游览的胜地。
站在山庄外面高处,远远望去,这座占地面积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的山庄(相当北京颐和园的三倍),依山面水,林荫郁郁,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显得特别幽静。而长达一万零四百米的宫墙,依山环回,使得整个山庄在雄伟的气势中,透出了妩媚多姿之态。
山庄南部的“丽正门”,被称为乾隆三十六景的第一景。门前分列着的一对石狮子、东西的下马碑以及迎面的一座红照壁,还都完整。进了“丽正门”就是“午门”,门内悬挂着康熙写的“避暑山庄”匾额,墙上有乾隆所制诗的刻石。这组被称为“前宫”的宫殿体制建筑群,是封建皇帝避暑时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行宫的正殿为“澹泊敬诚殿”,一进殿门即闻到一股馥郁的香气,原来此殿是用楠木建成的,因此也叫“楠木殿”,殿内天花和隔扇板上雕刻的寿字、蝙蝠、卷草等,都是极为细致的精工之作。这里的宫殿建筑与别处不同,很少装饰上的加工,全用青灰色砖瓦修建,梁柱也只略施松漆,不加彩画,仅梁头椽头施以简单彩色,因此整个建筑具有淡雅、朴素的格调,与山庄的天然景色十分谐和。
绕过“前宫”,进入庄内,展现在眼前的山泉林壑,更加幽美动人。散布庄内的建筑又别具风格。如果说“前宫”具有四合对称的北方建筑特色的话,这里的建筑则又具有南方园林建筑的风味了。房屋参差交错,玲珑淡雅。山庄内地形变化是比较复杂的,有山岳,有平原,有湖沼,地势高下起伏,水陆分布,因此许多亭、台、楼、阁、寺、观、庵、庙(有的只剩遗址)等建筑,有高踞山坡的;有隐在深谷的;也有的掩映于青松绿柏之间,这些揉合了南北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幽美而又自然。此外,有些建筑还借林木花卉布成一个个的美景,如以松树、枫树、梨花、莲花等为主的
“万壑松风”、“青枫绿屿”、“梨花伴月”、“曲水荷香”等等,都是极佳的景色。山庄景色的幽美,乾隆自己曾经这样描述过:“自京师东北行,群峰回合,清流萦绕,至热河而形势融结,蔚然深秀,古称西北山川多雄奇,东南多幽曲,兹地实兼美焉。”
往东北行,进入沿湖区,湖水是引山水和热河泉水而成的。湖中有许多小岛,湖面为长堤及山丘割开,沿湖所建的“水沁榭”、“月色江声”、“烟雨楼”等各有特色的建筑,解放后经修建,已焕然一新。“水沁榭”是横跨上下湖石桥上的三个亭子,榭下有水闸八孔。站在亭中远望,东面莲叶青翠,西面银波荡漾,飞檐画栋倒映湖中,与四周山光相映衬,秀丽如画。穿过了“水沁榭”,继续沿湖漫游,越过了一些长堤、木桥之后,来到了一个湖水环绕的小岛,此岛的形状恰似一只如意,故名“如意洲”,湖中与四周浜湖之上,建筑很多,光此处集景就近二十处,其中有皇帝筵宴王公大臣的地方,有皇帝读书、看戏的地方等等。现在这里已被开辟为“如意洲花园”,新移植了许多名花异草,清风徐来,香气袭人。
往西北行,是著名的藏书楼“文津阁”。“文津阁”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五间藏书楼。解放时已破旧不堪,1955年重建以后,粉饰一新的高楼又恢复旧貌。院内假山环列,假山下用文石砌成的石洞,也极古雅优美。“文津阁”藏书楼,当初藏有《古今图书集成》和全部《四库全书》。当时这里的“文津阁”和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的“文溯阁”都贮藏《四库全书》,叫做内《四库》。另外有续抄《四库全书》三部,分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烧毁了圆明园,“文渊阁”存书化为灰烬,因此,清末就把“文津阁”这部《四库全书》运到北京。余下的《古今图书集成》也在旧中国时代被军阀、官僚大量盗窃,现在仅余一小部分,已移存在承德市图书馆。“文津阁”现在成为承德市干部疗养的所在了。
山庄内山区面积很大,约占五分之四,峰峦起伏,穿行在迂回曲折的“松云峡”、“梨树峪”等处,只见古松葱郁蔽日,更奇特的是一些靠山跨涧的建筑,在数十步之遥尚不见踪影,峰回路转一座整齐的房屋已近在咫尺了。有时行走之间,往往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仔细观察,找到幽曲小径以后,则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另一新天地。山庄各湖的主要水源——热河泉,泉眼冒着小白气泡,不断涌出泉水,形成一圈圈的皱波向四周散去。此泉所以叫热河是因为每当严冬,各湖面结冰三尺左右之时,唯独此泉附近数千平方米内永不结冰,早晨水面热气上升如同蒸笼;而到夏季则又水凉澈骨,故因此而得名。承德原名热河,缘由也在此,承德是后来皇帝的赐名,但是从当时修建山庄豪资动众之规模看来,人民从统治阶级那里所“承”的并不是什么“德”,而是痛苦和灾难。皇帝每一次到这里来,总要征发大批徭役,践踏大量禾稼。我们在此欣赏到如此大好景色,也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国劳动人民为留下这些美景与佳作,不知付出了多少血汗的劳动!
(附图片)
“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景色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摄


第6版()
专栏:

养鱼小史
韦唐
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我国劳动人民便已开始注意保护河川中的天然产鱼卵及幼鱼,并加以饲养。《吴郡诸山录》载:“吴王鱼城在田间,当时养鱼于此”,这是说早于春秋时,我国便有大规模的养鱼事业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养鱼的书——越国范蠡的《养鱼经》,约著于公元前473年,离现今有二千年以上了。
古代将“兴渔盐之利”,当作富国方策之一。陶朱公(即范蠡)说过:“活生之法有五,水畜居一”。大概在周代,便在官府中专设有管理养鱼的“?人”。秦汉时候,养鱼业愈加兴盛。《三辅故事》载:汉昭帝时,原来由武帝修作习水战用的昆明池,已改作鱼池用,“于池中养鱼以给诸陵祠”。唐朝宫中也有养鱼池(见《开元天宝遗事》)。当时,其他一些地方官衙,一般也都设有鱼池和养鱼小沟。比如《玉壶冰》即曾载,汉时侍中习郁曾在岘山以南辟鱼池,效陶朱公以养鱼。《酉阳杂俎》则记,晋时钱塘江附近,也有官家养鱼,年收鱼以亿计。宋时许多城居人家,都有以池养鱼的习惯。《谈苑》载,当时四川眉州即常“有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以砖甃,四围皆屋”,大理学家程颐也著有《养鱼说》一篇,叙述他家里养鱼的情形。这一些都只是小规模的。大概宋明以后,我国淡水养鱼事业,便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当时江浙一带,号称曰“鱼国”,《避暑录话》载,是时“浙江土人率以陂塘养鱼”,可知当时养鱼之盛。但宋元以前,据记载看,鱼苗尚是由江上运来,明人《豫章漫抄》有云:“今人家池塘所蓄鱼,其种皆出九河(即九江、也即长江)”,便是指此。明清以后,因为感到入江取鱼苗太麻烦,才逐渐开始了池塘内产卵孵化的办法。
现在我国通行的四种淡水养鱼法:池塘养鱼、河沟养鱼、稻田养鱼、水库养鱼,在古代已有了。池塘养鱼最为普遍,无论江浙、闽广、以至河南、山西一带,皆有之,稻田养鱼在古代则只局限于江南水乡之区。河沟养鱼,似乎明时北京即有过,明人刘定之《御沟鱼赋》,便是颂当时御河中的养鱼。此外,在古代,对大湖殖鱼,也是很重视的,宋时的杭州西湖、南朝的南京玄武湖,都曾是养鱼的最好场所。
我国养鱼的鱼种,一般有鲤、鲢、草、青四种。大约唐以前,以鲤最多,陶朱公《养鱼经》中便大都记载的是鲤。唐以后,因避讳本姓(唐朝统治者姓李)的关系,改养鲢、鳙(花鲢)、鯶(草鱼)等。从此,养鱼也从单养过渡到混养阶段。明以后,养殖方法有更大的改进,从粗放饲养又进步到精养。我国古代养鱼,从选取鱼苗、放池水到放鱼饵、网鱼等一系列生产过程,都有丰富的经验。对鱼池的广度,一般要求是五、六亩地(陶朱公《养鱼经》即称:养鱼“以六亩地为池……”)。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农圃四书》叙述元明两代养鱼法式,一般必凿有二池,以备换水之用。这些规定,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我国养鱼事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受到很大摧残。据统计,解放前夕,食用鱼曾从年产二十万担锐减至年产十万担,鱼种也由每年五千万尾减到一千万尾。解放后,养鱼事业才又重新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建设事业,为养鱼事业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6版()
专栏:祝你健康

疟疾
健君
疟疾,是在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了的一种病。公元前,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了关于疟疾的记载,公元三世纪我国医书《金匮要略》中,已提到使用“蜀漆”(即“常山”)治疟。在欧洲,公元前希腊名医希波格拉底司氏能区别疟疾与其他热症,十七世纪开始使用“金鸡钠皮”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十九世纪末叶,显微镜出世,疟疾的病原——疟原虫被发现,人们对疟原虫的生活史逐渐明了,这才进行了关于疟疾的治疗学及流行病学的种种研究。至此,人类逐渐较全面地掌握了疟疾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疟疾这种病,具有定型发热、贫血、脾脏肿大等特征。症状是:先发冷,浑身打颤。一小时后,发烧高达华氏103—106度,脸上通红,同时头痛,呕吐。高热持续五六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但是,隔一两天,又重新发作。
疟疾是因为疟原虫寄生在人的血液里引起的。疟原虫进入红血球里发育,分裂,越变越多,最后把红血球涨破。红血球涨破的时候,也就是疟疾发作的开始。新出来的疟原虫,接着又钻进其他的红血球里再发育、再分裂。人发冷,是由于大量疟原虫和色素在血液中游离所引起的。当疟原虫再侵入红血球的时候,人就要发热。
疟疾几次发作以后,大量的红血球被破坏,病人就要贫血,脸发黄,浑身无力,同时脾脏肿大。若是成年人,会身体虚弱,劳动能力降低;若是小儿,会发育停止或发育缓慢;若是孕妇,容易引起流产。
疟疾发作的时间,因进入人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疟原虫有三种:一种是“间日疟原虫”,它在红血球里每隔四十八小时分裂一次,因此病人每隔一天发作一次;一种是“三日疟原虫”它每隔七十二小时分裂一次,因此病人每隔两天发作一次;还有一种是“恶性疟原虫”,它繁殖快,分裂无定时,因此病人显现不规则的发热。一个病人,可能被一种疟原虫重复感染,或者被两种疟原虫混合感染,这样发作的时间就不固定,症状也有了较复杂的变化。在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感染时,因恶性疟原虫繁殖快,故先发恶性疟疾,后出现间日疟的症状。
恶性疟较间日疟、三日疟严重得多。若是脑型,病人由嗜眠到昏迷不醒,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自古相传的“瘴气”,1935年经医学科学家实地调查,证实就是恶性疟疾。
人体里的疟原虫是由蚊子传来的。蚊子咬人时,它体内的疟原虫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中,进行“无性生殖”。其中一部分疟原虫在红血球里只长大而不分裂。最后变成雌体和雄体。遇到蚊子咬人吸血时,疟原虫就随着血液进到蚊子身体里,雌雄交配进行“有性生殖”。疟原虫就是以这两种生殖方式完成它的生活周期的。在蚊子体内发育繁殖的大量疟原虫,在蚊子咬人的时候,就又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使人发病了。
疟疾是由蚊子传染的。蚊子的种类很多,能传染疟疾的只有“按蚊”,又称“疟蚊”。这种蚊子,翅膀上多有灰白斑点,落在墙壁上,身体向上翘着,与墙壁约成四十五度角。按蚊多生长在稻田、池塘、溪沟的清水里,也到积存雨水的缸、盆、罐里产卵。成蚊白天停在阴暗的地方,晚上喜到住屋内或住屋附近活动。我国南方因温度较高,雨水较多,适于蚊子的生长,因此蚊子比北方多,疟疾流行也较普遍。
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很多。西药有奎宁、阿涤平、白乐君、扑疟母星、圜氯胍等;中药有常山、鸭胆子等;针灸也有疗效。哪种疟疾服用哪种药,以及服用多久,要听医生的话,不能随便乱用。
现在正是疟疾容易发生和流行的季节,凡过去有过这种病的地方,应加强预防和治疗工作。


第6版()
专栏:

盆景
周瘦鹃
盆景在我国大约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唐代大诗人大画家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可以算得上是盆景的开端。同时大文学家韩愈有盆池诗:“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地名)钓鱼时。”“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诗中所咏及的,分明是一盆荷花,在那时也作为盆景的。宋代赵希鹄作“洞天清录”,中有“怪石辨”一则,说的是将奇石配景作为清供。大诗人苏轼曾有双石诗:“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甘肃山名)这个倒像与现代的山水盆景,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到元代时,有高僧韫上人,善于制作盆景,巧立名目,称之为“些子景”就是小景致的意思。
盆景的名称起于明代,屠隆(赤水)作《考槃余事》,有云: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针毛短簇,结对双本者,似入松林深处,令人六月忘暑。如闽中石梅,乃天生奇质,从石本发枝,且自露其根。如水竹,亦产闽中,高五六寸许,极则盈尺,细叶萧疏可人;盆植数竿,便生渭川之想;此三友者,盆景之高品也。这和我们现在所作的松竹梅盆景,一般无二,不过我们不一定用天目松和闽中的石梅、水竹罢了。清代康熙年间,西湖花隐翁陈淏子,作《花镜》一书,中有“种盆取景法”一节,也就是说的盆景,略云:“近日吴下出一种,访云林山树画意,用长大白石盆,或紫沙宜兴盆,将最小柏、桧或枫、榆、六月雪,或虎刺、黄杨、梅桩等,择取十余株,细视其体态参差高下,倚山靠石而栽之,或用昆山白石,或用广东英石,随意叠成山林佳景,置数盆于高轩书室之前,诚雅人清供也。”这说明那时苏州一带,已有高手仿照倪云林画意制作盆景了。
盆景的历史虽很悠久,然而过去只是供官僚地主富商巨贾以及所谓士大夫阶级,作为附庸风雅的点缀品,单单供少数人观赏,并没有多大意义。直到解放以后,才面向广大群众,作为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工具。人们在各种生产战线上劳动了一天之后,借此调剂精神,怡情悦性。现在,全国各地的业余盆景爱好者,队伍已一天天的扩大起来,而他们的作品也已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为将来盆景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盆景可分作二类,一类是简单化的盆景;一类是复杂化的盆景。所谓复杂化,就是把一二株或多株的树木,仿照绘画的手法来布局。盆子宜浅不宜深,以长方形或椭圆形的宜兴陶盆为宜,倘能控制水分,那么瓷质或石质的浅盆也可应用。盆面上除了以树木作为主体外,再配以大小高低不等的石块和各种陶质的屋宇人物等等,构成一个生动的画面。树木必须选取小叶的榆、雀梅、米叶冬青、瓜子黄杨等,较为合适。布置一株二株,当易着手,如果是多株而要作为树林的,那么树干必须有直有斜,还必须分出高低远近、疏密,使它们参差不齐;树下铺以细青苔,并在石隙种一些细叶菖蒲和小草;而配置的东西,也必须与树干树叶作比例,不宜太小。如能面面顾到,得心应手,那就成为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好盆景。清代词人李符,曾有小重山咏盆景云:“红架方瓷花镂边。绿松刚半尺,数株攒。劚云根取石如拳。沈泥上,点缀郭熙山。移近小阑干。剪苔铺翠晕,护霜寒,莲筒喷雨算飞泉。添香霭,借与玉炉烟。”“点缀郭熙山”,也就是制作复杂化盆景的最高准则。
简单化盆景中盆树的整姿,各地有各地的传统风格,至今仍可看到。例如苏州常熟等地有屏风式、顺风式、六台三托式等,扬州有花篮式,单疙瘩双疙瘩式、单如意双如意式等,安徽、四川等地有蚓曲式、蛇游式等,南通、如皋等地有滚龙式、三曲式、前俯后仰式等,五花八门,光怪陆离。这些形式,有些加工过度,未免矫揉造作,自然界中,决不会有这样不自然的树木的。因此,建议各地除了保存一部分已成定型无法改造的老树盆景外,凡是可以改造的,不妨加以改造,而新的作品,就应该以接近自然为新的风格。盆树的加工,虽有必要,也只可占比重十成中的四成,这四成中还须以修剪占二成半,扎缚占一成半,而六成是听其自然,那么人力物力,也可节省不少。现在全国工农业生产战线上都在提倡技术革新,我们做盆景的,也该打破成规革新一下了。
(附图片)
复杂化的盆景——松阴小憩


第6版()
专栏:小常识

鼾声由何而来?
睡觉打鼾,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鼾睡”被用来做为熟睡的形容词,其实,打鼾绝大多数是一种病理现象。
打鼾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当鼻腔通路部分受阻时,气流通过道路比较狭窄,气流较正常速度加快,就会打动鼻腔内的物体,使其发声。例如,鼻中隔有偏斜、鼻充血(如伤风时)或鼻腔内分泌物较多时,都可能产生这种情况。有时,鼻内生长着一种小赘肉,叫鼻息肉,也可以产生鼾声。但是,由这种情况引起的鼾声,毕竟是较为微弱的,声调也可能较尖,因为通过鼻腔的气流无论如何不会太多。
当鼻腔中的阻塞严重时,由于人对氧气的需要,非张嘴呼吸不可。口腔的口径较之鼻腔大得多,一次吸入的空气量相当大,因此,大气流自由进出口腔,常常把口腔“天花板”的后半部(解剖学上叫软颚和悬雍垂,俗名叫小舌头)吹动,产生鼾吼。这种鼻腔阻塞,有鼻息肉、鼻内异物,鼻过敏症。在儿童最常见的是扁桃体肥大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有大声打鼾的情况,务必请五官科的医生检查一下,有无这些病症。只要去掉有病的扁桃体,打鼾的现象就能消失。
·上工·


第6版()
专栏:动物园


倪白
夏天是蛇极其活跃的季节。
蛇,是一种分布相当广泛的动物。除了特殊寒冷的两极地区,和某些与大陆隔绝的海岛如新西兰、冰岛等地外,几乎世界各个角落都有蛇,特别以热带地区为最多。我国地区辽阔,南北各地都有蛇的分布,常见的有青蛇、火赤练、蚺蛇、蝮蛇、白花蛇等等。
一提到蛇,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对它没有好感。主要是蛇要咬人,而有一些毒蛇咬人后,常能致人于死命。比如眼镜蛇、蝮蛇等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关于蝮蛇记载得十分详细,他引陶弘景的话说:“蝮蛇,黄黑色如土,白斑黄颔尖口,毒最烈……不即疗,多死。”直到现在,在医疗事业不发达的国家,毒蛇的危害仍旧相当剧烈。
可是,在蛇类中,有毒的蛇只占少数,全世界两千五百种左右的蛇中,毒蛇只占十分之一左右。而且,一般说毒蛇并不会主动追袭咬人,绝大多数的毒蛇见了人反而害怕逃走。因此,在丛林或草丛中行走时,采用“打草惊蛇”的办法,对于避免毒蛇的危害,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
蛇喜欢吃老鼠,因而它被人们用来作为捕杀鼠类的工具。在巴西、委内瑞拉以及非洲等一些地区,人们普遍地在谷仓和家中养着一种捕鼠蛇,作为保护粮食的“警卫员”。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一个地区有一年遭了大水,田里的蛇全被淹死,于是田鼠就横行无忌起来,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后来有些老农特地从外地去买了蛇来,让它们捕捉田鼠,作物收成才显著提高。
蛇的经济价值很高。蛇肉可吃,蛇皮可做皮带和手袋,蛇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蛇头、蛇眼、蛇胆、蛇蜕、蛇膏、蛇毒,都可用作医药原料。而且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蛇头、烧灰,主久疟及小肠痈,入丸散用”;蛇骨主治“久疟劳疟”;蛇蜕治身痒、疥癣、瘑疮”等等。在现代医学中,凡是皮肤科、小儿科、内外科、妇产科和神经科等,常以蛇身上的东西治病。蛇胆可治疗小儿抽风,蛇眼治疗小儿夜哭,用蛇毒作止痛药,可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的疾病。毒蛇的毒涎很毒,其作用非常复杂,有麻痹神经中枢的神经毒,麻痹心脏的心脏毒,还有凝血、出血、溶血等成分,但蛇毒经过反复的消毒处理后,就可作为相当好的药品,对神经痛、风湿痛等病都有止痛作用。蛇毒对于精神病、癫癇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由于蛇在医学上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因而人工繁殖蛇的工作,已引起人们很大的注意。苏联乌兹别克科学院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毒蛇养殖场,养殖了大量的眼镜蛇、蝰蛇和别的毒蛇,专门从这些毒蛇身上收集蛇毒。


第6版()
专栏:

西湖小景
(木刻)赵宗藻
保淑山边
湖上轻舟
断桥小学
之江帆影
雨中白堤
六和塔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