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沟通传统的原料供应关系 保证名牌货生产需要
福州竹木手工业同原料产地挂钩
本报讯 据福建日报消息:福州市竹器、木器等行业,积极与原料产地联系,沟通传统的供销关系,开辟原料材料来源。目前从原料产地直接采购的原料已有麻竹三万多根,杂竹一千多担,竹篾四十多万条,以及各种硬杂木、红木、山羊木等特殊用材一千多立方米。
竹木行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品种很多,规格复杂。光是木器行业需要的各种不同规格的木料就有几十种之多。这些原料材料,除由国家商业部门供应一部分外,需要由手工业部门自行采购一部分。特别是手工业生产需要的某些特殊用材,如各种小杂竹、绵竹、麻竹、黄杨木、车桑木、红木、山羊木等。福州的许多手工业生产单位过去同原料产区有着传统的供销联系,直接到产地自购这类原料。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福州市竹木手工业根据国家供应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精神,在市的手工业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派出了四百多个供销人员,分赴主要的竹木原料产区,直接联系,沟通原有的供销关系。仓山竹器厂召开了“老东家”座谈会,请古田、长乐、闽侯等县原料产地的供销部门的干部来厂座谈,交流情况。古田县商业部门了解到竹器厂生产鱼篓需要一部分竹材,就供应该厂水篾六十万条,杂竹四千担,麻竹四千根,竹叶四百担。这个厂还在竹林资源丰富的南平上楼公社建立原料基地,目前已砍伐麻竹五千多根。台江乐器厂生产的“老天华”名牌胡琴,需要一种质地优良的红木,最近与闽侯地区建立了新的供销关系。现在该厂指派专人驻在产地,并已运回了大批红木原料,解决了名牌产品一部分的原料材料供应问题。福州算盘厂生产名牌算盘所需要的山羊木、柯木等原料,一向在本省尤溪县林区产地自行采购,从第二季度以来,他们加强了和产地的联系,派出干部深入产区,自行采伐调运,运回了生产算盘所需的特种用材。台江、鼓楼等生产木农具的工厂,也分别到闽侯、北岭等林区,与当地公社挂钩,自行采伐杂木和培植“天然弯形”的硬木,解决生产犁架的特殊需要。
福州市竹木行业在深入原料产地,组织原料供应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产销之间的联系,互相协作,互相支援。仓山竹器厂在与市郊盖山公社建立了固定的供销关系以后,供销社随即派出专人驻厂了解生产中所需要的原料材料情况。厂里也派人驻社了解市场和用户的需要。在夏收中,厂里了解市郊迫切需要谷席等,便立即组织工人赶制了一千多件谷席等夏收农具,供应农村。
福州市竹木行业深入产区,采购了大批原料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市竹木行业各厂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共生产了各种竹木农具、渔具八万多件,雨伞三万多把,漆筷五万多副,木拖鞋十万双,以及其他的竹木用具等,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供应了福安、霞浦、南平、将乐、闽侯等地。
(附图片)
浙江省温州竹器厂工人为满足群众饲养家禽的需要,制作出大批鸡笼 新华社记者 郑震孙摄


第2版()
专栏:

供应手工业工人制造农具的好材料
威远增产传统产品“苏钢”
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威远县工业部门增产刃口钢,供给手工业工人打制镰刀、锄头、刀、剪等小农具小五金商品。
威远县所生产的刃口钢,俗称“苏钢”,是当地的传统产品,历来畅销西南许多地区,现在由威远县农具厂负责生产。这种钢容易与土铁结合,加在镰刀、锄头和刀、剪的刃口上,能使刃口犀利不卷,经久耐用。最近,许多手工业生产单位纷纷要求扩大供应量。威远县工业部门已把“苏钢”生产纳入国家计划,从第二季度起,加强了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在保证固有质量的条件下,积极增加产量。他们增加投资,增添设备,添置了水泵、马达、柴油机、鼓风机、汽锤和冷却、成型机械,还安装了电力设备,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同时,组织生产“苏钢”的老工人归队;许多老工人努力钻研,提高产品质量,培养新生力量。当地的威远钢铁厂、沓水铁厂、观音滩铁厂,都抽调了一些技术好的冶炼工人,支援“苏钢”生产。县工业部门还对生产“苏钢”需要的生铁、焦炭等原材料,分别确定了供应单位和供应量。由于这些努力,“苏钢”的日产水平在短时期内已提高四倍左右。


第2版()
专栏:河北通讯

工人爱戴的工程师
史红才 高祥柱 杜惠生
井陉四矿的工人们常常这样赞扬四矿的副矿长兼工程师、共产党员温质廉:“温工程师啊,别看他是个知识分子,可穿着工人的衣服,吃着工人吃的饭,干着工人干的活,想着工人关心的事。”
向工人学习活知识
1953年,温质廉在东北工学院采煤系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井陉煤矿担任井下采煤技术员。他抱着满腔热情投入了工作。一次,看见有个掘进队的进度慢,他为了加快进度,费了好大的劲,在一本书上找到了一种爆破方法,高高兴兴地到井下来和工人一起作试验。轰轰几声炮响过后,他想,这回一定会崩得满洞是煤了。但是到工作面一看,只崩下了一点点。一开始就碰了个钉子,他心里很不好受。这时,领导同志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关切地对他说:你应该多到工人中去,向他们学习活知识,把你所掌握的技术理论同他们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他立即去找工人王拉狗、乔祥瑞一同商量,这两位老工人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结合当时煤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次打眼、分次放炮的建议。实行以后,节约了火药、雷管,班进度也由一点六米提高到二点二米。这件事使温质廉认识到群众确实有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自己只有很好的向工人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群众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此,他在工作中就注意遇事同工人商量,真心实意地向工人学习。采四层煤时,本来应该留伪顶,但是因经常发生冒顶事故,有人主张去掉伪顶再采,结果没有能避免事故,还影响了正规循环。到底是什么道理呢?温质廉到井下去向工人请教。工人们说:“冒顶事故多并不是因为有伪顶,主要原因是现场管理不好,循环慢,采煤不能赶在伪顶下落以前。”温质廉听了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加强现场管理着手。征得矿领导同志的同意以后,他穿起工作服,戴上柳条帽,到井下和工人一起干开了。经过几天努力,加强了现场管理,避免了冒顶事故,达到了一日一循环,工作效率提高了两倍。
不能把煤白白丢掉
去年年底,矿上夺煤竞赛正在热烈进行。哪知四一八掘进队工作面突然透了水,工人们穿着防水的蛤蟆衣在半人深的水里操作,行动不方便。四一八掘进队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三四个采掘队的采掘衔接问题,工程重要。怎么解决呢?当时有两种主张。一种是战胜洪水坚决干下去;另一种是停止掘进,怕继续干下去会遇到更大的积水。是停下来呢,还是继续干?温质廉翻来复去地考虑着,一时不能作出决定,就把这个情况向矿的领导同志汇报。领导同志对他说:一个人决定不了的事,同大伙商量商量,就好拿主意了。于是,他一面翻阅地质资料,到现场勘测,一面去访问工人。一天,他拿着图纸到退休的老工人王茂林家里去了:“王师傅,有事来求你啦。”说着摊开图纸,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和酝酿着的意见,详细对王师傅说了一遍,请王师傅帮助出主意。王师傅听完以后,思路回到了四十年前。原来这条巷道是军阀段琪瑞办矿时,由王师傅和伙伴们一手做成的,他对里面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他想了一会儿,说:“对,是那么回事,照你的意见办就行。”后来温质廉又访问了老班长李元子,直到彻底弄清情况以后,才作出了继续前进的决定。可是,在水大、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加快进度呢?他天天下井和工人一起在水里干,多次在现场开会研究解决办法,终于同机电工人张金科、乔汉义等想出改进水泵吸水笼头的措施,加大了吸水量,顺利抽出了工作面上的积水,掘进进度很快提高了。
井陉四矿地质构造复杂,特别是四层煤,煤层薄,断层多,分布不正常,过去被定为不可开采煤层。去年11月份,在采五层煤时发现四层煤分布正常,接着又开马路试探,证明四层煤并不是不可开采的。温质廉想:煤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绝不能白白丢掉。但是,五层煤已经采过,下边空了,四层煤是不是还可以采呢?为了得到答案,他除实地观察、翻阅地质资料外,又去向采区干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请教。工人们说:“有的人不同意采,主要是怕不安全。其实四层煤和五层煤之间的岩石有三十多米厚,不会不安全。”大部分人都同意开采。这时,他才把这个问题系统地向党委作了汇报。矿党委专门开会讨论,最后作出了采四层煤的决定。怎么开采呢?按原计划,工程量大,用的时间长。他又去找工人一块商量,改进了开采办法,只花几天功夫就见到了煤。
防止了一次事故
温质廉就这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长期以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产中只要遇到一个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吃饭、睡觉、走路心里都要惦记着,不到问题彻底解决总放不下心来。有一次,在四一三组的工作面上发现迎头煤空有水珠,这是前方有水的征兆。他就抱起钻来和工人一起探水。一连探了几个眼都没有见到水。下班的汽笛响了,他上井以后仍然放不下心。前方有水,是关系着安全生产的大问题啊。当天夜里他又下了井,终于发现前方有一千立方米左右的积水。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原载《河北日报》本报有删改)
(附图片)
启 雄插图


第2版()
专栏:

郴州竹藤器合作社发挥老工匠专长
竹藤器花色品种增加
据新华社长沙3日电 湖南省郴州市竹藤器生产合作社,依靠老工人恢复传统产品和发展新产品生产。
这个生产合作社有长期从事竹藤器手工生产的老工人一百零七名。他们各有专长。今年夏初,社里在安排增产夏令产品时,召开了几次老工人座谈会,发动他们为扩大产品花色品种献计献策。老工人纷纷提出他们过去做过的花色品种。经过讨论,选择了当今的十五个品种、四十多个花色投入生产。这个社以前只生产一种样子的竹凉板床,老工人廖泉把他过去做过的安枕头的凉板床、篾片凉板床、竹丝凉板床等几种样子提供出来,制成产品上市出售,很受群众欢迎。
这个生产合作社的领导干部还带领老工人利用工余时间,访问消费者,同消费者一道研究,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比如竹椅,原来只安排生产了一种大椅子。向用户一征求意见,发现消费者对竹椅有不同要求。机关干部告诉他们,办公桌比一般桌子高,椅子要适当高一点;茶楼酒店服务员告诉他们,所用的都是二尺二高的桌子,椅子太高不合适;托儿所保育员希望他们生产小孩既能睡又能坐的搭篮。老工人们经过访问,根据各种用途,综合设计了大、中、小三号椅子,把搭篮改成睡坐两用的,同时,增加了椅子两边安扶手的,沙发式的,坐睡两用的,雕花板的等花色,生产出的产品拿到市场出售后,获得好评。
郴州市竹藤器生产合作社还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老工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师徒之间的尊师爱徒活动。同时加强青年工人和老工人之间的团结教育,促使青年工人发愤学艺,老工人耐心传授技术。


第2版()
专栏:

“幸福金桥”给各族农牧民带来幸福
青海高原大部公社有了公路
新华社西宁电 一条条被藏族人民称为“幸福金桥”的公路,已在青海高原上交织成网。现在,这个省的六个自治州、四十多个县的大部分人民公社和较大的矿山、林场、农场、牧场都有公路可通。这些变化,是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发生的。
昴欠县是青海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离省会西宁有一千多公里。现在由西宁坐汽车只要四五天就可以到达。解放初期,政府派去的第一批工作队,从西宁到那里整整走了两个多月。
随着公路的修建,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新的商店、医院和邮电等机构,人们不用跑很远的路,就可以买到日用品。解放前,昴欠县的牧民要买一个吃糌粑用的龙碗,得花一只绵羊的代价。现在,他们劳动一天所得的工分就可买几个龙碗。
1958年以来,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青海省公路运输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有很大增长。全省设立了四座汽车配件工厂,制造缸套、连杆轴承、活塞、活塞环等汽车配件。这四座工厂基本上可以担负起全省汽车的中修、大修任务。解放前,这个省的汽车全部要到外省大修。


第2版()
专栏:

青海省交通厅运输局汽车一队的司机、共产党员路新权热心照顾旅客,关心他们的安全。这是他正在帮助旅客把孩子抱到车上。
新华社记者 高基、班智远摄


第2版()
专栏:

帮助职工缩短上下班时间
上海经过细致的工作,一年来使七万多住家离工厂过远的职工调换了工作或宿舍,增加了休息、学习和料理 家务的时间。
本报上海3日电 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采取调动工作地点和调换宿舍的办法,帮助工厂中部分住家离工厂较远的职工,缩短上下班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学习和料理家务。
上海因为面积较广,有些厂的职工家在沪东,厂在沪西;有些厂的职工又家在沪西,厂在沪东。这些职工每天上下班要穿过整个市区,有些人来回都要换几部车子,路上时间花得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解放前职工就业不容易,只要有工作可做,就顾不得路途远近。同时因为城市住房拥挤,也不可能把住家搬到工厂附近。解放后,随着工厂企业裁并改组,新建扩建了一些工厂,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些路远职工。
去年6月间,在中共上海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组成了帮助职工调换工作地点和宿舍的专门机构,并在一部分工厂中试点,然后逐步展开了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七万多人(他们大都是住家离工厂十五华里左右、每天路上要花两个多小时的路远职工)通过调换工作或宿舍,缩短了走路时间。最近,有关部门总结检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根据市委指示,决定在全市工厂企业中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尽可能帮助更多的路远职工缩短路程。
在这项工作中,有关部门遵循着有利生产,便利生活的原则,因而工厂生产一般都没有受到影响。有些调换工作做得较好的工厂,职工们积极性提高,生产反而更好。
许多工厂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做法各有不同。调动工作地点的职工,只要在调动以后,原来所在的工厂生产影响不大,就让职工调到住家附近的工厂去工作。有些工厂劳动力较少,而且要调的职工又是一些重要工种的熟练工人,则由工厂之间协商对调。在调换房屋方面,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对调、循环调、拨屋交换等方法。在工厂之间,也采取成批整幢宿舍交换的办法,使更多的职工缩短走路时间。如分设在吴淞、杨浦、闸北等三个区的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上海手表厂、懋昌医疗器械厂,原来各厂的集体宿舍离工厂都比较远,循环调换之后,几个厂的集体宿舍就都靠在工厂附近,七百多个职工生活上得到了方便。在市郊新工业区工厂中工作的路远职工,一面采取调换工作或宿舍的办法,一面采取建造新工房、改善交通等办法来逐步解决路远问题。
在这项工作中,许多工厂发动职工群众一起动手。一方面革新技术,改进劳动组织,保证路远职工调出以后,生产不受影响;另一方面组织路近职工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中打听,帮助本厂路远职工更快地找到适当的调换对象。
已经调动工作和调换房屋的职工们,现在因为上下班路途时间缩短,休息、学习文化技术和料理日常家务的时间比过去多了,生产时精神饱满,干劲更足。原来家在沪东、厂在沪西的国棉十三厂挡车工过阿凤,家里有七个孩子,过去每天路上要花两个多小时,家务事情常常忙不过来,人也很疲劳。现在她调到住家附近的国棉十五厂工作以后,每天上下班不到一个小时,家务安排得很好,生产时思想很集中,干劲很足。杨浦区许多工厂的路远职工调换工作或宿舍后,学习经常了,进步很快。


第2版()
专栏:简讯

丰满电厂准备汛期高负荷发电
吉林省汛期将到。吉林丰满发电厂本着预防为主的精神,在汛期到来之前,总结了历年汛期发电的经验,研究了今年水库、水位特点,开展了以保证安全发电为中心的群众性安全大检查,全面检修了发电、配电、变电、送电等设备。他们还进一步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以确保汛期高峰负荷发电的安全。


第2版()
专栏:简讯

黄河上游一座小型水电站发电
黄河上游新建的曲沟水电站开始发电。发电的机组容量为一千二百五十瓩,除供应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共和县恰卜恰地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以外,还可以利用电力提水灌溉附近人民公社和农场的部分耕地。
黄河上游河床低,两岸陡峭,建设电站有许多困难。建设中,有关单位采取许多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对各项建筑物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第2版()
专栏:简讯

辽源市组织家庭妇女参加打绳做鞋
吉林省辽源市商业部门协同辽源市妇女联合会等单位,组织城市家庭妇女参加打绳、做鞋等手工业生产。有些制鞋工厂和手工业社也直接组织家庭妇女加工一部分半成品。目前全市已经组织起八个五十人以上的纳鞋底、打麻绳、纺线、做鞋等家庭手工业生产小组,还有一千多名家庭妇女分散地参加制鞋等生产。


第2版()
专栏:简讯

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向农村运送化肥
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积极向各地农村运送化肥。到七月二十五日,已把七月份计划外运的硫铵固体化肥全部送上了农业第一线,还运了氨水化肥八百五十吨给本市各县和郊区人民公社。
在运送化肥时,公司经运处的许多干部和工人并肩装运化肥。七月二十四日一天,装卸三队的一个班装完了二十多个火车皮的硫铵,共六百六十三吨。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走路时间缩短以后
本报记者 周永康
张师傅的决心
老木工张寿桃最近每天上班,比过去来得早了。有些人还没有来,他已经在车间里东摸摸,西看看,把大家要用的材料、工具都给准备好,让别人一上班就能干活。
张寿桃是上海第二机床厂木工间的生产小组长,一个有着十七年工龄的老工人,平时工作一直比较认真。但是为什么今天他以更大的热情对待工作呢?这和他最近搬了家这件事情有关系。
这个老工人原来住的地方,到工厂没有直接的车子好乘,每天要走很多路,一来一往至少要两个小时。一路上还要经过两条铁路线,一条苏州河,不巧碰上火车拦路,摆渡误时,两个小时有时还不够。他的爱人就在第二机床厂对面一家毛纺厂工作,所以夫妇俩都感到十分不便。老张每天上班总是急急忙忙,几年来虽然不曾迟到过,但他赶到工厂,也已快上班了。等他安排好组里工作,大家再找材料,寻工具,一部分生产时间就花在准备工作上了。他是小组长,有时已经回家,厂里还打电话来,要他去商量一些急事,他又得老远赶回。他爱人家务事情很多,离厂远了,也感到时间不够用。
工厂的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张寿桃这种情形。两个月前,就给他在工厂附近找到了一间房屋。4月初,老张全家搬进了新居。从此,夫妇俩上班只要十分钟,就可以从家门口走到厂门口。
张寿桃在旧社会里住过连人都站不直的矮阁楼,有几年因为实在找不到房子,只好叫爱人回乡,自己在车间里找个地方过夜。今天,他看到连他上下班路上时间长一点这样的事情,党也如此关心,夫妇俩商量了一下,决心用搞好生产来回答党的关怀。搬家以后,张寿桃不但上班来得早,下了班也不像过去路远时那样急于回去了。有一天下了班,他看看时间还早,就在车间四周走走,看见有两扇旧木门放在露天,就把它们搬了进来。过几天,仓库里刚好要做两扇大门,他就把那两扇旧门改一改,用了上去。
她读初中二了
孙秋珍原来在上海达丰第一棉纺织厂工作。这个工厂在沪西,而孙秋珍的家却住在沪东,每天路上足足要走三个多小时。逢到夜班,半夜下班后,公共汽车因为夜间乘客较少,隔二十分钟才有一辆,往来就更不方便。
休息时间稍为少一些,孙秋珍觉得还不算什么。她担心的是路上时间太长,影响自己的文化学习,不能给党做更多的工作。这几年来,她虽然一直想好好学习,就因为路太远,对学习的影响不小。后来,孩子一个个多了,家务事情一多,又占掉了不少学习时间。这几年她老是留级,在职工文化学校里一连读了好几年的初中一年级。
去年6月间,达丰厂开展了帮助路远职工缩短路上时间的工作。第一批调工作的职工中,孙秋珍得到了照顾,调到了离家只有二十分钟路程的上海绒布厂。
路上时间短了,学习时间就多得多了。在她的练习本上,过去难得出现的八十几分、九十几分,现在经常出现了。去年,她升到了初中二年级。
大家的事情大家帮
汤永华原来是上海自行车厂的车工,最近调到离他家很近的上海喷具厂去工作了。去了两个多星期后的一天上午,他忽然又回到了自行车厂的金工车间,许多人以为他在喷具厂工作发生了困难,回来找同志们帮助解决。大家一问,原来他在喷具厂,又物色到两个住在自行车厂附近的工人,所以特地赶来报信,希望自行车厂能有两个住在喷具厂附近的工人,和他们对调。
汤永华这样的热心是有原因的。他知道要解决职工的路远问题,光靠领导同志派人四出打听,还是比较困难的。自行车厂的干部们前些时候就采取工厂之间挂钩,行业之间对调,甚至翻电话簿,为本厂路远职工找调换对象,仍然有一定的限制。汤永华想到自己对工人的情况很熟悉,有些和他一起住在喷具厂附近的自行车厂工人,还没有得到调换工作或宿舍的机会,所以他自己调到喷具厂以后,就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的关心别人的路远问题了。
喷具厂有两个工人可以调来自行车厂工作,自行车厂调哪两个工人给对方呢?金工车间有好几个人都可以调,轧头小组长李永德就是其中的一个。可是干部们开会的时候,李永德说,轧头组最近调了好几个组长,轧头又是一个重要零件,生产上熟手较少,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宁可眼前路远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生产,还是让别人先调,自己以后有机会再调。
大家为了保证生产需要,最后领导同志决定从油漆车间抽两个路远职工和喷具厂对调。一个姓蒋的冲工和喷具厂的一个冲工,刚好同工种,对调问题不大。可是自行车厂另一个要调走的工人王胜萍是电工,而对方调来的却是一个车工。王胜萍又是油漆车间三个电工之一,日夜三班,一人顶一班,要调确有困难。工厂领导同志研究了这个问题,决定想办法来克服这个困难。其实,早在几个月以前,车间里就已经在为王胜萍的调动工作创造条件了。他们从别的部门调来了一个年青工人,培养他当电工,问题是现在他还不能独立工作。既然王胜萍现在就要调,他们就一方面让这个新电工更快地掌握技术,另一方面请电工较多的机械动力科,对原来王胜萍的一班多加照顾。在领导上这样妥善安排下,王胜萍也调到喷具厂去工作了。汤永华这一次回厂,使双方四个职工的路远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