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合水水库献百宝
汽车离开兴宁县城北行,当穿过了宁江盆地、进入岗峦起伏的山区的时候,我们眼前便出现了一幅优美动人的景物画:苍翠的山岗环抱着一池湖水,湖面平静如镜,湖心小岛的花塔、亭台,远山近岭的果林,山坡上的羊群,湖畔一排排新建的房屋,历历在目。跨上那巨大的拦河坝,看到了气势磅礴的泄洪闸,听见了发电站、加工厂机器和河水的动人的合唱。这儿就是被兴宁人称为“宝库”的合水水库。
合水水库在宁江上游,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中型水库,它灌溉了宁江两岸十多万亩土地。然而,这个水库不仅仅是防洪灌溉而已,经过水库职工三年多的辛勤劳动,环库的三万亩山岭和水库的六千亩水面都被开发利用起来了,现在这里果树满山,鱼虾满库,牛羊成群,还有发电站和农副产品加工厂,它既是水库,又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大农场。
水库四周大种果树粮食
水库管理委员会主任黄绍明把我们带到“百果园”去参观。这是五个山岗,果树都从山脚种到山顶。那一簇簇一排排的是柑桔,那一行行一列列的是菠萝,那有宽大的桨形叶片的是香蕉,那结实累累的是木瓜,还有被称为岭南佳果的荔枝,以及龙眼、枇杷、柠檬、柚子、桃、梅、杏……。百果生产队的男女队员们正在紧张劳动。有人把山脚下电力抽水机站的电门打开,抽水机吼叫着,水库里的水被提引到山顶上来了,水经过一条条渠道,汨汨地流到果树跟前。
黄绍明告诉我们,“这里水果种植面积共达二千多亩,除了‘百果园’,还有‘柑桔山’、‘菠萝山’和‘香蕉园’。”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水库农场第一分场的柑桔园。这里原是一个荒山,建设水库的时候,人们在山岗上的泥坡上挖土筑坝,剩下的地土层浅薄、凹凸不平。当水库管理部门决定在这里种植果树的时候,水库的职工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从远处挑来一担一担好土,填平了坑洼,平整了土地,把果树栽种下去。去年,果树种植后的第三年,这一片柑园开始结出金黄的柑子;现在浓密的枝头上又已结实累累了。黄绍明说:去年全水库收获了四万多斤柑子,今年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营造经济林木也是合水水库农场的一项生产项目。我们看到,在没有种植果树的许多山岗坡地上,都栽种了油茶、油桐、剑麻、丁香罗勒(一种香料作物)、相思树和松杉等林木。他们还采取“果粮间种”的办法,在果树与果树之间种下了一垅垅的番薯,一畦畦的黄豆、花生和其他杂粮作物。我们在水库访问时,无论走到哪一个分场,都看见晒场上堆着刚收获的农作物如花生、黄豆、高粱等。
一个很好的水产养殖场
我们到达水库的第二天,便划着小艇,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环行水库一圈。
这个水库港湾交错,四周又长着许多青草,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水产养殖场。这几年,他们在水库里放养的?、鳙、鳊、鲮、鲤等各色鱼苗共三百多万尾。现在,水库里的鱼已经养肥育大了。我们到水库访问的那几天,正好是水库开闸放水,每天都看到捕鱼队的渔船在闸外撒网,捕起又肥又大的鱼。挂在滚水坝附近的两个布绘,不到一分钟,便有四五条鱼儿跃出水面,跳进绘里,自投罗网。捕鱼队的一个队员告诉我们:在泄洪闸外捕鱼,每天都可以捕到五六百斤。
在参观了水库养鱼之后,我们来到设在水库附近的鱼苗繁殖场。这里,大小池塘一口连接一口,大池塘是培育亲鱼的,小池塘是亲鱼的产卵池。在露天孵化鱼苗,还会受到气候的影响。现在,他们又建设了一个鱼苗工厂,孵化鱼苗的全部过程都是在室内进行的,水的流速、流量,以至水的温度,全部由人工控制,需要什么时候孵化,便可以在什么时候孵化。
大量饲养牛羊猪鸭蜜蜂
我们在水库访问的日子里,曾经在山岭上遇见水库的羊群牛队,在果树林里看见一窝一窝的蜜蜂,在水库里看到觅食的鸭群,无论到哪一个分场,都可以看到成排成列的猪舍里的猪群。
在第五分场,山坡上,五座猪舍排列在一起,每一座都有二十多个圈,圈圈都养满了猪。第五分场党支部副书记钟粦先告诉我们:这是以繁育猪苗为主的畜牧场,今年上半年已经卖出了一百七十多头仔猪,场里现在还饲养着二百七十多头猪。我们走进猪舍,看见一窝窝的小猪拥挤在吃奶。那些怀孕的母猪却懒洋洋的躺在地上休息。
这几年来,水库农场利用“果粮间种”的办法,种植了不少杂粮作物,解决了牲畜的饲料问题,所以牛羊猪鸡发展很快。水库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干部把一张统计表给我们看:四年来,水库农场养牛八百九十二头,羊六百四十五只,猪九千七百九十七头,兔三百六十七只,鸡鸭七万多只,为市场提供了大批的肉食、蛋品和乳品。
水电机械代人忙
矗立在汹涌澎湃的泄洪闸旁边的建筑物,就是水库的发电站。水轮机发出的强大电力,通过高压电线,送到兴宁县城,供应全城工厂、机关、学校和居民用电。
离开发电站,我们来到水库综合加工厂跟前。两排厂房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的机器声,几乎使人忘却是在僻静的山村访问。这个综合加工厂,是去年8月建设起来的,设有碾米、榨油、磨面、制粉、酿酒、磨糠、蒸馏和动力八个车间。除酿酒、蒸馏两个车间外,其他车间的生产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绝大部分机器是由电力和水力带动的。在碾米车间,我们看到稻谷从脱壳到碾米,再到风净,全部是自动化的,一天能够碾米二万多斤。综合加工厂的副厂长罗启云告诉我们:这个加工厂除加工水库需要的大米和食油、饲料等以外,还有不少潜力,他们便承接了县商业部门和附近公社委托的碾米、磨面、制粉、酿酒、榨油等加工任务。建厂以来,全厂上缴的利润有三万五千多元。
合水水库的职工打开这个“宝库”,是经过一个摸索过程的。起初,他们只是从“以库养库”的思想出发,开荒种了一些杂粮,养了一些家畜。为了绿化,又种了一些果树。在实践过程中,水库的巨大生产潜力才逐步被他们认识,到1958年才跳出“以库养库”的圈子,确立了水库综合利用的思想,从此“宝库”才逐渐被开发利用起来了。
合水水库综合利用取得的成绩,对人很有启示。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水库该有多少啊,虽然条件彼此不同,蕴藏的生产潜力也不会一样,但人们如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发掘利用,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本报记者 李超基 杨文全(附图片)
合水水库 王志渊摄


第2版()
专栏:

刘集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以抓工具为主全面准备秋收
本报讯 据湖北日报消息:湖北南漳县刘集公社第一大队,发动群众分析今年秋收的新情况,以抓工具为主,周密组织秋收工作。
这个队的苞谷、高粱、豆子已在收割,中稻也即将开镰收割,社员们对如何搞好今年的秋收都很关心,他们说今年种得比较多,选用了不少新品种,因此,秋收特点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作物成熟期错开了,往年是三个月种,一个月收,太集中,今年从现在起要收割一个多月,农活不那么紧张,但劳动仍需很好地安排。二是作物改了行,工种杂,工具要改样,而且需要量大。三是今年早的要收,晚的要管,放弃一头就要造成损失。四是品种多样化,成熟不一致,因此操作比较分散,搞不好就会田里抛撒,屋里霉烂,家禽野兽糟蹋。据此,各生产队积极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细致摸底 准备工具
从这个队的工具摸底情况看:1、稻场不缺,但麦豆秸堆脚占的多,面积需要大;2、仓房虽然不缺,但装苞谷梭帘子缺的多,按十亩一床苞谷梭帘子需要六十一床,现在只有五床;3、铁器工具缺的少,篾货工具缺的多,全队需要镰刀、齿镰六百七十八把,现有五百八十七把,需要的筐子、背笼、篓子、柳簸、扫帚等一千二百多件,现在只有八百四十六件;4、集体缺的少,私人缺的多;5、河畈队工具缺的少,山冲队缺的多。他们一边摸底,一边行动,组织了六个木匠七个竹匠,采用公私兼顾,以修补自制为主,购买为辅,发动群众以“修、补、制、借、购”全面结合的办法,进行了添置。第七生产队缺工具九十八件,采用四个办法解决了工具不足的困难:1、技工制新,自己补旧,自愿结合,换工互助,全队由五个技工,包新置竹器四十六件外,社员自己补旧三十三件。2、以藤代篾,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困难。全队需要装苞谷梭的帘子十三床,没有高粱秆子,发动群众采用细木条子或条子代替。3、用工分向社员租用,共租用了工具十一件。此外还计划购买镰刀等工具二十三件,共解决一百零七件。这样既省工、省钱,又解决了资金、技术、原料不足的困难。全大队推广这个队的办法后,已解决了各种工具三百四十四件。
全面规划 收管兼顾
在分析今年活路多、工种杂,既要收又要管的秋收特点的基础上,按生产队分工领导,劳力站队,活路排类,根据生产队的不同情况,本着黄一块,割一块,熟一刁,收一刁,腾一块茬,犁一块畈,主粮杂粮一齐收,粮食与经济作物一齐收的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
一种是河畈队,水稻多,旱作物少,成熟期一致,活路集中,主活多,杂活少,收割时间短的有一、二两个队,在收割前必须做好四个工作:1、稻场腾净;2、田埂路边砍净,免得撒谷粒,同时积造秋播底肥;3、?田要提早放水晒田;4、防止倒伏。
第二种是山冲队,水稻少,旱作物多,活路杂,工种多,灾害大,收割的时间长。这些队既抓早田收割,又要抓晚秋后期管理,既要抓主粮又要抓杂粮,要作到黄到底收到底,一环套一环,瞻前顾后,合理安排劳力。
搞好劳动管理 建立秋收秩序
在作好劳力安排的基础上,大队还研究了搞好秋收劳动管理的三条具体办法:
一实行大队干部分工领导生产队,生产队干部分工领导作业组,层层负责到底。
二是根据不同活路划分劳动组织,充分发挥劳力的特长和劳动积极性,如收割水稻、高粱、粟谷、芝麻等采用小组集体承包,划块到人,个人计件的办法。这样作既发挥了劳力特长,又能保证活路质量。
三是搞好定额管理,调整工分定额,具体推行“六定”(人员、任务、时间、工分、质量、奖惩)责任制。
此外,还发动群众民主制定秋收纪律,保证精收细打。


第2版()
专栏:

彭城公社二大队加强领导提高收打质量
本报讯 四川阆中县彭城公社第二大队,建立秋粮收打责任制度,保证了打收质量。
为了切实做到精收细打,大队管理委员会,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劳力、农活,建立与健全了必要的生产责任制。各队都把劳力分成三套班子:一是选择有精收细打水稻经验的社员,专门负责收打水稻;二是由精干的妇女,组成旱粮收割小组收玉米高粱;三是把一些辅助劳力和儿童组成拣粮小组,同时,加强对已熟作物的管理,防止牲畜践踏。各个生产队选出十个热爱集体事业和爱护粮食的积极分子,组成精收细打检查验收小组,逐日逐田检查收割质量,并帮助保管员、记分员做好粮食过秤入仓和评工记分工作。
由于建立了必要的责任制度,有效地推动了精收细打工作。各打谷组除做到割谷子时轻割、轻提、轻放,打谷子时轻拿、重打、勤翻外,不少打谷桶还做到三面加挡席、安装接谷槽,防止了抛撒浪费。


第2版()
专栏:

河南镇平县张林公社赵营大队第四生产队,在收秋的同时,选留了“七叶造”玉米良种,为争取明年秋季丰收打下基础
周彦昌摄(河南《南阳日报》稿)


第2版()
专栏:

抓好秋膘 收打饲草 防治疫病 整修圈棚
白城专区妥善安排牲畜过冬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群众收打黄牛冬饲草
本报长春28日电 吉林白城专区许多人民公社抓紧时机,提前为牲畜安全过冬进行准备工作。
白城地区冬季时间较长,气候寒冷。保证牲畜安全过冬的一项主要措施,是抓好秋膘,使头头牲畜膘肥体壮,增强抗寒能力。为此,入秋以后,许多公社采取了延长放牧时间、夜间放牧等方法,促进牲畜增膘复壮。洮安县那金、万宝、岭下、瓦房等公社,将牧群赶到较远的水草丰美的牧场放牧,牲畜的膘情日渐上升。大安、乾安等县一些公社的生产队,在入秋前还对各种牲畜进行了一次检查,分类排队,将瘦弱牲畜包给责任心强、有经验的社员放养,并适当提高了放养瘦弱牲畜的劳动工分。
许多地方根据秋季雨水大,秋冬季牲畜疫病易于流行的规律,及早进行了疫病防治工作。入秋以来,全专区有许多兽医和大批畜疫防治员,开展各种疫病预防活动。通榆县组织了三千多名畜牧干部、兽医和防疫员,深入到生产队和畜牧群,给六万多头马作了炭疽病预防注射,给三万八千多头牛进行了牛肺疫预防注射。此外,还结合积肥工作,清圈消毒改善畜圈卫生条件。与此同时,许多生产队还派人整修畜圈和修建冬季产羔室,以改善牲畜防寒保暖条件,提高冬季牲畜的繁殖成活率。
保证牲畜安全过冬的另一项主要措施,是适时地收贮大量饲草。夏锄基本结束以后,各县就组织大批畜牧干部一面深入调查饲草生长情况,一面帮助生产队和牧场按着饲草需要量,落实采草任务。为了提高饲草的营养成分和减少不应有的损失,许多地方还采取随打、随晒、随拉的方法,及时归堆保存。
本报长春28日电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许多人民公社,积极组织社员收打洋草,为牲畜准备过冬饲草。
洋草是延边黄牛的主要饲草。夏末秋初是收打洋草的主要季节。今年打草时期一到,许多公社的生产队,就根据草源多少,打草难易,距离远近,以及饲草的需要量,合理安排了劳力,积极收打。许多生产队还发动群众民主制订了打草的劳动定额,因而今年打草工作比往年行动得快,群众劲头足。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目前已经收打八百多万斤洋草。各地商业部门,仅在8月份收购的洋草就有三百多万斤,接近去年全年收购量的一半。草源较少的延吉市、延吉县部分公社的生产队,还组织一部分人力到哈尔巴岭、大石头等草多的地方去打洋草。
自治州许多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驻军部队也抽出一部分人力动手打草,力争本单位所需的饲草自给自足或基本自给。


第2版()
专栏:

金塘大队分配稻草先留耕牛饲草
本报讯 湖南怀化县泸阳公社金塘大队在分配今年的稻草时,特别重视满足耕牛用草,并建立制度,切实把牛草收好、藏好、管好、用好。
金塘大队专门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稻草的分配和保管工作。许多社员代表提出,稻草的分配,既要留下集体所需的稻草,也要照顾社员家庭所需的稻草,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首先留足牛草。按照社员代表大会决议的精神,大队作出了稻草使用分配规划:全大队共可收稻草三十一万多斤、按水牛每头全年留草六千斤,黄牛五千斤,小牛三千斤计算,共需留牛草二十五万多斤。大家一致同意收草时先把这部分牛草留足,其余的再由各方面分配使用。
分给耕牛的稻草,规定由养牛员保管,专草专用。牛草要随收、随晒。晒干后要选择地势较高又干燥的地方堆放。养牛员对收藏的牛草要经常检查,防止发霉变质,严防火灾。养牛员要合理用草、爱惜稻草,在青草繁茂季节,要使牛多吃青草,把稻草节省下来,以备缺青草或青草少的时候使用。大家一致同意把牛草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作为养牛员评比的一个条件。
在作出以上规定后,养牛员都很高兴。他们决心把耕牛养得更好。


第2版()
专栏:

民主评议灾情 合理调整三包
西蕉山大队灾后坚持“三包一奖”调动生产积极性
本报讯 山西广灵县蕉山公社西蕉山大队,民主评议灾情轻重,合理调整三包指标,调动了生产队和社员生产救灾的积极性。
7月4日,这个大队突然遭受了一场严重的雹灾。全大队八千多亩庄稼全部遭灾,其中有一半遭灾很重。
遭灾后如何坚持“三包一奖”?经过反复讨论,大家认为灾后产量、用工和投资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继续坚持“三包一奖”,就得根据灾情轻重,重新调整包产、包工、包投资的各项指标。根据大家决定,确定新的包产指标,以灾前指标为基础,逐块查实灾情,根据灾情轻重,逐块降低指标。如果改种补种,就在逐块降低包产指标的同时,再按地好地坏逐块增加改种补种的包产指标。同时,根据灾情轻重,逐块提高包工指标。为做好这一工作,大队管理委员会干部和各生产队队长都参加了这工作,还聘请了五个老农担任评议员。按照这个办法调整的结果是,全大队灾前的包产是九十二万六千多斤,逐块减免了灾情后成为三十万零四千多斤,逐块加上改种补种了的产量后,成为四十五万八千多斤。而包工指标,则按各生产队遭灾不同,该多补的多补,该少补的少补,取消了普遍多补五个半工的笼统规定。比如,同是一亩遭灾谷子,遭灾轻,不需要改种补种,从7月4日遭灾那天算起,到收打结束为止,有一点五个工就够了;如果全打光了,需要改种荞麦、糜子,就得六个多工;如果打毁一半,那就得补助三个多工。在投资指标上,各生产队因改种补种而多用了的投资,由大队全包下来。
调整了各项指标,坚持了“三包一奖”以后,西蕉山大队社员恢复生产的劲头就大了。原来生产救灾搞得较好的生产队,认识到超过调整以后的包产指标还能够得奖励,积极性就更高了;原来生产救灾搞得不好的生产队,看到平均分配没有希望,减了产还得赔偿,对生产也都认真起来。全大队六百九十九个男女全半劳力,由灾后只有一半出勤,提高到几乎全部出勤,锄谷子由以前每人每天一亩多提高到二亩半。


第2版()
专栏:浙江通讯

开发地下水源
寿锡标 袁绍棠
浙江桐庐县太平公社光明大队是个半山区,大部分稻田依靠礼源溪的水自流灌溉。今年6月中旬以来,烈日当空,滴雨不下,到了早稻开镰收割、晚稻插秧的时节,这里溪断流,田无水。大队干部汪叶根的心事是多么沉重呀!他朝暮苦思:根据现有水源最多只能插下一百二十多亩稻田,其余四百多亩怎么办?有一次大家闲谈时,他听人说1924年大旱时,这里照样插秧的事。“那时候是怎样插的呢?”他决定问一问队里的老年人。
汪叶根当晚就邀请了汪顺喜、汪永香、汪永浩等六位老农座谈,诚恳地向他们求谋问计。大家津津有味地谈起当年抗旱斗争的情景。六十八岁的汪永浩说:“我们这里是礼源溪的出口处,多的是地下水,只要人辛苦些,田是不会种不下的。”七十三岁长工出身的汪顺喜也说:“是呀,像蒋家泉潭当年能摆四部水车一起车水,灌溉八十亩大田,王家泉潭也能摆两部水车……,那时候我们依靠这些泉潭,不仅里畈田有水,而且还往外畈田送水哩!”老人们对本地的水源、田情了如指掌,一下子就指出了十八个地下出水处。
可是,老农所谈的这些泉潭,有的现在连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像王家泉潭早已变成了稻田,要不是他们指点,哪一个青年人会知道这件事呢?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开发地下水立即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五生产队队长汪关庆听说自己队里也有个上塔堰泉潭可挖,马上带领三个青年,两个妇女到老农指点的地点去挖。可是,挖呀挖的,挖了一天一夜却不见水,他带着懊丧的心情回来对汪叶根说:“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老人记错了地方吗?”第二天,汪叶根亲自带领队干部、社员,还请六位老农同去上塔堰泉潭。老农汪顺喜一看就说,昨天挖不到水,是方位挖偏了。社员们按照他指点处挖下去,果然只花半天时间,水就涌出来了。
老农民所说的十八处地下水,经过老农实地指点和社员们的辛勤挖掘,很快便开发了十六处,全大队五百多亩晚稻田,已全部有水灌溉了。社员们为了赶上插晚稻的季节,几十部水车不分昼夜地转动着,尽管老天还不下雨,可是光明大队原来龟裂的稻田里,已经是水波荡漾,新插的稻田一片青绿。


第2版()
专栏:

抗旱保苗 加紧除草 追施肥料
安徽加强晚秋作物管理
广东部分地区及时除治稻田虫害
据新华社合肥讯 安徽省受旱地区许多人民公社以抗旱保苗和除草、追肥为中心,加强晚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立秋以来,安徽大部分地区都陆续下了小雨或中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和。但皖中和沿江部分丘陵地区的旱情仍然相当严重。受旱地区的许多人民公社都广泛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大力抗旱保苗,加强晚秋管理。旱情较重的肥西县罗祝公社跨湖大队,经过召开社员代表会和生产队社员大会,发动社员充分讨论,社员们提出了许多抗旱保苗的建议。有关的生产队并本着谁受益谁出工的原则,出动了五百多名男女社员,用七天时间,挖了一条水渠,使六百三十多亩受旱的晚稻和几百亩旱粮得到了灌溉。各生产队还利用渠水抢栽抢种了五百余亩晚秋作物。
许多地方还千方百计发挥现有排灌工程的作用,尽量扩大灌溉面积。寿县安丰塘灌溉工程管理部门,最近与全灌区各公社水利人员共同研究后,解决了上、中、下游各灌区的管水和用水等问题,使灌溉面积由一万二千亩,扩大到三万四千亩。自流灌溉面积也由四十五万亩扩大到五十四万亩。
部分受旱较轻和旱情基本解除地区的人民公社,也趁雨后时机,加紧除草、追肥和锄地保墒。宿县城关公社城西大队各生产队,最近组织干部、老农分别深入到田坂地旁,逐丘逐块检查晚稻的生长情况后,分别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报广州28日电 广东一些发生虫害的公社,积极发动群众消灭虫害,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
广东的佛山、肇庆、汕头、湛江等专区,近来阵雨多,气温高,不少稻田发现三化螟为害,此外还有部分地区出现稻包虫,剃枝虫等。据佛山区的南海、顺德等五个县的统计,受虫害的面积有一百零四万亩。
为了保证禾苗正常生长,各地发现虫害之后,立即开展除虫保苗斗争。虫害比较严重的南海县各个大队都有虫害情报站,及时发现立即扑灭。电白县的坡心、潭莲等五个公社,连日来共出动二万多人突击扑灭虫害,七千多亩受虫害的晚稻,经过喷杀捕捉,基本消灭了虫害。目前,全省大部分发生虫害的稻田都喷射过一至两次农药或人工捕捉过。虫害面积较大的佛山区已除虫八十六万亩,占受害面积的82%。
在开展除虫斗争中,有关专区、县的干部都加强了领导,许多公社大队的干部都深入田间,领导除虫保苗斗争。有些大队生产队还加强了除虫责任制。(附图片)
上海市松江县城东公社联民生产大队的女社员喜收中稻
新华社记者 唐允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