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名山颂

峨眉天下秀
康世泰
从成都市出发,坐汽车穿过川西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夹江等县,到四川盆地西部的边缘地带,遥望海拔三千一百三十七米的峨眉山,气势非常雄伟。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峨眉山的雄姿有“峨眉高出西极天”的诗句,远远看来,峨眉山峰高插云霄,确有“高出西极天”之感。出峨眉县南门,沿公路前进,山势渐渐逼近。一个高大的牌坊,横额上有郭沫若写的“天下名山”四个大字,这就是被称为“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
从山脚到金顶,据说有一百二十华里。这漫长的山路全是用青石砌成的石级梯子。山上的寺庙都是青砖绿瓦,非常整洁。峨眉山的寺庙的历史都很古老,早在公元二世纪(东汉时期),各教派就在这里创建寺院,唐宋以后山上的寺庙更有发展,到明清时代这里已被称为佛教“胜地”了。
峨眉山的寺庙经过历代建筑,寺庙的地势和建筑艺术各有特色。像拔海八百多米建于隋朝的伏虎寺,山形似卧虎,四周翠岗如屏,林木密茂,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在九百米以上的雷音寺,溪水吼声如雷,寺后有形似宝塔的塔峰山,每当月上山峰,塔上像点了一盏明灯。半山腰的大坪寺,建在一个小孤峰上,雪后天晴,环顾四周,白雪皑皑,寒光一片,耀人眼目,有“大坪霁雪”之称。峨眉山寺院建筑最宏伟,文物古迹较多的,要算山麓的报国寺,山腰的万年寺和主峰的金顶。
报国寺是公元十六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原名会宗堂、向宗堂、会宗坊。公元十七世纪(清顺治年间)才改称报国寺。寺中正殿有四重,一重比一重高,每重殿的结构都很宏伟自然。庄严的殿宇掩映于花楠翠柏之中。门窗、础石雕刻精致生动,楼台亭阁分布匀称。前殿有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塔高两丈,分十四级,上刻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和华严经的全部经文。第二三殿的院落里,鲜花满院,最后一层是七佛殿。这里的文物陈列室,存放着历年搜集的文物,还有峨眉山部分生物标本,如世界上稀有的珙桐花、胡子蛙等标本。解放时,报国寺殿宇倾斜,行将倒塌,1953年人民政府拨专款整修,还新建了不少圆亭,培植了许多花木。
万年寺是峨眉山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建于公元四世纪,叫普贤寺,唐朝叫白水寺,明朝改叫万年寺。原来的寺院有七座殿,后仅存新殿、砖殿和昆卢殿。1945年遭火烧,除砖殿损失较小外,其余建筑全部焚毁。解放后,曾拨专款整修砖殿,还新建了巍峨殿,把残存的许多铜铁佛像和法器移于寺内。现在殿中的三尊明代大铜佛和其它佛像,门前的大铜鼎,都是灾后遗物。砖殿是明代盛行的无梁殿,全用火砖拱成,屋顶像锅盖罩地,四壁成正方形,结构样式雄伟精致。这里最为壮观的是公元九百八十年所铸的青铜普贤座像,从头到足,高两丈七尺三寸。普贤的骑象塑造非常庞大,象脚各蹴一莲花座,是全国少有的大铜古物,据说是把铸好的铜件运到寺内焊接而成。巍峨前后殿内,有明代铜铸的阿弥陀佛站像、铜观音,还有铜万岩碑,碑上刻着飞龙十七条,碑座刻有二龙抢宝珠图。砖殿内还陈列着“贝叶经”。“贝叶”是一种树叶,上面刻着密密的经文,是极珍贵的文物。
金顶是峨眉山主峰上建筑最辉煌的寺院,寺名华藏寺。主峰上还有千佛顶、万佛顶、卧云庵等寺院。华藏寺开建于公元十六世纪,后来初建殿宇遇火焚毁,又在湖北铸造铜殿一座,高两丈五尺,深一丈五尺多,运到山顶。铜瓦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所以称为金顶。1890年华藏寺又被火烧,仅存两扇铜门和一座纪事铜碑。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添盖了铅皮屋顶,新建了殿前的走廊和殿后的睹光台。华藏寺前是一幢金碧辉煌的大佛殿,横书斗大四个金字:“秀冠全球”,外殿右边宽敞亮堂的大客堂里,挂着很多古今名人字画。最高一层殿是金顶的精华。殿中央有一尊金色大佛像,一边是一座十七世纪的纪事大铜碑,高七尺多,宽三尺多,碑上集有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的书法;另一边是一座铜塔,高二十一层,为明代所铸。殿后有几尊白玉佛像,高达数尺。
登上金顶,极目远眺,可一览数百里。华藏寺周围,杉林掩映,清溪潺潺,花草满山,好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金顶左侧新建了一排房子,门外有个很高的风向台,这就是金顶气象站。傍晚,登上睹光台,蓝天如洗,鸟瞰顶下,云涛滚滚,浩瀚无际,这时金顶好似飘飘荡荡,驾凌在浮云之上。滚滚的云海变幻无穷,有的像雪海、金山,有的像万顷白棉,一会儿又像奇形怪状的动物。春天无风时,云海像湖水一样平,吹起风来,云涛奔腾,又是一番景象。入夜,舍身岩前,莹光点点,忽明忽暗,忽升忽落,有时群起而扑来,有时落在岩边不见了。这是金顶上的“佛灯”。这是沼气或磷的作用。沼气或磷遇到夜风就到处飞扬,发出莹光。宋代释克勤的诗,就是描写这种景色:飞自峭岩东,飘来点点红;回翔分远近,掩映入空蒙。焰冷千年火,光摇半壁风;夜深人静后,挂满梵王宫。
早晨,在睹光台看日出。六时左右,云层里露出半个太阳,像熔化过的钢水那样红那样亮。太阳出来时,在云层上像火弹似的向上跳跃,很快就在天空挂稳。这时雾层逐渐自白变黄,由黄变红,最后在太阳的强光照射下慢慢消失,露出近处的山峰;这时,俯视舍身岩,像用刀劈的那样整整齐齐,足有百余丈深。南边可望到乐山县城,北面隐约可望到成都,西面可望到贡嘎山和点点雪山。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日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冻如蚁。”大概就是描写这里的风光。峨眉山背后,山脉绵亘,范成大的《峨眉山行纪》里说,“丙申复登岩眺望,岩后岷山万重。少北则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这两座瓦屋山,确也别有风光。在金顶眺望四周,真有“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之感。午后,可以看到舍身岩下的“佛光”。“佛光”其实就是虹。在山下看是一道一道的虹,从山顶向下看,就是五彩缤纷的光环,连人影也倒映在彩色的光环里。尽管几个人靠得很紧,各人也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影随人动,变幻无常。“云成五色观奇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桩奇异事,人人影在个中藏”这首诗,就是描写这个景色。“佛光”主要是太阳透过水蒸汽形成。太阳只有一个影子,所以人影倒映下去,也只能看到一个人的影子。据说这个景色是峨眉山独有的。科学家把“佛光”称为“峨眉宝光”。金顶上的风光,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感受这种秀丽的景色的。
峨眉山,你是那样挺拔秀美,你蕴藏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啊!看了你,将使人更深地热爱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那勤劳善良的人民。(附图片)
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地下水
龙振涛
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渗透,还有来自土壤中水蒸汽凝缩而成的凝结水,还有由地下深层岩浆析出的原生水,但所占数量极少。地下水可分为土壤水、潜水、层间承压水、泉水。
地下水与工业
工业生产用水量是巨大的,如造一吨纸浆需一千五百吨水,造一台汽车需三百吨水,而一个钢铁基地每天即需数百万吨水。这些工业地区往往不一定靠近河流,因此,必须靠地下水源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地下水对铁路给水更有重要意义,机车和沿途火车站,需大量用水。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大片沙漠地带,河流少,气候干燥,如新建的兰州—乌鲁木齐铁路要穿过一段无水的戈壁沙漠,水源更需要依靠地下水来解决。
地下水与农业
地下水是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农作物在天然降水不足和不及时,需进行灌溉,以适合作物生长的要求。用地下水灌溉,除使作物补充水分外,还可溶解土壤中矿物质,帮助作物吸收,既保产又促进增产。
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水。一棵白菜水分占本身重量98%,但这仅占其生长过程中消耗水量的0.1%;一棵玉米从发芽到成熟要消耗四百斤水。为保证作物生长,近年来,我国已广泛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农田。
地下水温度低,作为灌溉用水,在使用前宜先将水保存在水库中,使水温逐渐增高,然后再灌溉。
地下水的综合利用
地下水不仅对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各部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从中提取许多有用的矿物质。因此,地下水如金、银、铜、铁等矿石一样,它是一种宝贵的液体矿产。
地下水在地下流动过程中,与岩石接触多,增加了水中矿物质含量,其中有些成分对生活饮用及工业用水有影响。如水中含钙镁盐多时,硬度大,不适于一般工业用水;水中的重金属盐、铅、铜、锌等化合物及硫化物、氢化物对人体有害;铁盐多时对染色工业有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含矿物质较多,水的酸度高,而南方地区地下水含铁质多。因此,在用水时,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水质分析和必要的处理。
地下水中,含有很多有用的化学元素,可作为工业原料。例如可从地下水中提取食盐、钾盐、碱、溴盐、碘盐、二氧化碳、硫化氢、苏打、硼、铵化物、氯及镭等矿物原料。此外,地下矿化水在医疗上有很大价值,碳酸泉和硫化氢泉已被广泛地用来医疗疾病。
地下热水
由于地下热的作用,在一定深度以下的地下水水温增高,地层越深水温越高,深度到达某种界限时,水变成蒸汽被迫上升,因此,一般在三千米以下即无地下水。现代的深井钻探技术可以达到三千五百至四千米,所以,利用这些地下热水已成为可能性。据调查,在苏联很多地区地下水的温度远远超过一百度,而压力竟达几十个大气压。在我国西藏亦可见到热水喷泉,一般是每隔一两小时从地里向高空喷射一次,喷出水温度多在摄氏七十度以上,并夹着浓厚的蒸汽,其状如同火山爆发,喷泉附近没有植物生长,四周形成黄褐色坚硬岩石。有些在河底下的喷泉,当喷射时水即沸腾,待平静后河面上漂浮着煮熟了的鱼类,当地人还常常利用喷泉沸水煮肉块。
对于地下储存的大量天然热水的利用问题,已在近代科学中开始探讨,这是一笔巨大财富,可作为工业上用之不竭的能源。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孙思邈和《千金方》
傅维康
孙思邈(581—682)是公元七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今年是他诞生一千三百八十周年。
在孙思邈一生的医学实践中,由于他善于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而在医学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在他从事医疗工作的长时期里,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医学著作,先后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上述二书通常总称为《千金方》),从我国有文献记录起到隋唐期间的有关医学资料,差不多都经他整理加工,汇总成集,真是广罗博采,内容丰富,可说是集唐以前的医学大成。他的这两部医学巨著,对后世的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单是自唐以后我国的医学著作多数引据这两部书;而且对国外医学亦有相当的贡献。如公元十世纪日本丹波康赖氏所撰的《医心方》就以孙思邈的医学著作为重要的参考;此外,公元十五世纪朝鲜金礼蒙等编纂的大型医学丛书《医方类聚》,亦从《千金方》中吸取了不少的内容。
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孙思邈对此极为重视。这可以从《备急千金要方》中看出,他在这部书的一开头就首先谈到要成为一个优良的医生所应具备的几个重要条件。比如他在该书的《大医习业》中说,要学习医学,首先必须钻研医学的经典著作,同时还要从多方面去“涉猎群书”,这样才能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医更有帮助。孙氏在《大医精诚》中指出疾病的复杂性,有些是内同而外异,有些是内异而外同,必须用心精致地进行诊查,决不可自高自大地把医疗工作看做十分简单的事。因此,他提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他还认为医生应该胆大心细,临诊镇静不乱,更不能草率从事,他教诫说:“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他的这些意见对于后世习医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对病家抱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这是尤其重要的,孙氏强调指出,对病人不能有怕脏怕臭的想法,若有疾危来求治的,不得因为他们贵贱贫富、长幼美丑……,都应该一视同仁的加以诊治,而且诊疗中不应该为着个人利益患得患失,而是应该“深心凄怆,勿避嶮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总之,孙思邈把医学看做极为崇高的工作,责任亦很重大,他在《备急千金要方》的自序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他的两部医学著作之所以冠以“千金”二字,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药物学方面,孙思邈亦有突出的贡献。他很注重采药的时间和制作方法,并且一再加以强调。他说:“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他详细地谈到二百三十多种药物的采集时间,同时,他又举出六百八十种常用药,让人们平时多加采集,以备急要之用。在《千金翼方》中,他特分类载药八百多种,其中一部分是唐以前我国医药书籍中所少载的,还有一部分是吸收外来有用的新药。正是由于孙思邈在药物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药王”。
孙思邈所以能作出伟大的贡献,并不是偶然的。他从小就勤学苦练,博览群书,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二十岁时已经精通诸子百家的学说。他用毕生精力从事于医学研究,总不贪慕名利而以人民疾苦为重,走遍很多名山采集药物,与广大人民生活在一起,吸取劳动人民的经验。诊疗中他不仅极其重视医生的修养和品德,而且又能虚心地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地进行钻研。由于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隋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请他去做官,但他都坚辞不就,而情愿在民间行医治病。在封建社会里,这种不热中名利的品格,是很难能可贵的。(附图片)
启雄 插图


第6版()
专栏:

北运河
胡沙
出北京朝阳门往东行四十里到达通县,就可看到水势环曲的古运河的遗址。这条运河是横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的北端,从通县到天津这一截,称北运河。
这段运河在隋朝时为“永济渠的尾部”,“永济渠”是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开凿的四条大渠中的一条,工程浩大。“永济渠”是引河南郑州附近的黄河水入沁水,使沁水与卫河上游的丹水相连,沿卫河北行与白河相通至涿州(即通县,通县古时属涿州管)。中经河南之浚县、内黄,河北大名,山东之临清、武城、德县,河北之沧县、天津而至北京。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古代河北省的男女劳动人民在这项工程中进行了多么艰巨的劳动和表现了多么豪壮的英雄气概。
这条大运河,一千多年来,对祖国的统一,南北的交通和物资的交流及经济的发展均起过伟大的作用。北运河直到近几十年京津铁路和京津公路通车后,才代替了她的光辉的历史作用。
直到清末民初,这条并不很宽阔的北运河,仍然担负着繁重的水上运输的任务,人们形容她“万舟骈集”,热闹异常。
听运河岸边的老船夫讲:当时在北运河航行的官船有八百八十八帮半,五十支船算一帮,每船有二十六个船夫,有一个小官压船,专门往京都运送粮食。因此,人民称北运河为运粮河。此外,还有四十八帮南来船,也就是从南方来的民船,其中有四十帮富的,八帮穷的。此外,还有小凉船,船上搭凉棚。还有光棍船,船上不带家属。因为当时一般的大小船只都是以船为家,因此老婆孩子都生活在船上。这些大小船只,主要装载的是大米、小米、黑豆及其它南边的物品。到了通县东关外,船靠一条街。有三千脚夫日夜往岸上扛粮食。然后,再往北京运送。
从通县到天津,沿岸设有站口,也就是设浅之处,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还十八。就是说,每个站与站之间,相距大致十八里。有名的站口有歌为证:
安平、马头、河西务,杨村、蔡村紧相连,
过了浦口、汉口、桃花口,船就到了天津卫。
北运河从通县朝东偏南弯弯曲曲的行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所以北运河两岸是物产富饶的地区。此地出产的小米、棒子很有名,北运河又叫御河,因此这儿的小米名叫御河米。南边的人很喜爱吃这儿的小米,这些运粮船回南方的时候,常要带些这儿出产的小米和棒子。这种御河米在南方就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
运河两岸的土地,由于得到运河的灌溉,土质又好,有的土地一亩地能收五六百斤粮食。
北运河虽然在历史上起过伟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生活漠视及对运河管理不善,数百年来,也给运河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水患灾害。每次水来堤破时,两岸的房子多被淹没,人民只得在屋顶上生活,等水退去。自从1958年密云怀柔水库修筑后,才解除了数百年为患的水灾。


第6版()
专栏:卫生知识

咀嚼
咀嚼,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然而,这些物质绝大部分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把它们改造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单醣、氨基酸、脂肪酸等等。这个改造过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化。
咀嚼的目的是要把食物咬碎,使它们能和人体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混合在一起,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充分消化并吸收进人体。食物嚼得越碎,它们和消化液接触的面积就越大,也就会有更多的食物变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咀嚼食物时,嘴里还会分泌很多唾液,在舌头的搅拌下,唾液就和食物混合在一起。混合了唾液的食物,不但容易吞咽,而且由于唾液中含有能够消化淀粉的醣酶,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中就开始消化了。食物咀嚼得越碎,唾液就分泌得越旺盛;唾液分泌得越多,食物的消化就越完全。据研究,咀嚼米饭三十秒(咀嚼四十九次)时,嘴里分泌唾液的数量比咀嚼十秒(咀嚼十七次)时多一倍以上。
仔细咀嚼还具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人在咀嚼食物时,会由于反射作用促使人体内各种消化腺,像唾液腺、胃腺、胰腺等等分泌消化液,以加强这些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另外,咀嚼还对于胃的运动机能起着一定的影响。这一切都为食物被吞咽后的消化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6版()
专栏:植物园

食虫植物——猪茏草
吴应祥
猪茏草,原产于亚洲热带及澳洲,以马来亚半岛分布最多。目前,北京动物园栽培了数株猪茏草,常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兴趣。
猪茏草既能供人观赏,又会食虫。在它的叶子末端是美丽的叶茏。
叶茏像一个漂亮的小筒,上端有一个盖子。一旦遇有昆虫进入茏内,盖子即行闭合,等到昆虫被消化之后,重新张开。茏筒的外面有两条纵线,生长着许多有颜色的毛。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都因种类不同而有分别。一般叶茏最小的为三至四厘米,最大的长达四十厘米左右。
猪茏草茏口的蜜腺,能分泌蜜汁。茏筒上又有鲜艳的颜色。猪茏草就是利用它来引诱昆虫的。昆虫看见了花朵一样的茏子,又闻着香甜的蜜汁,就飞到茏筒上来。它们为了寻找蜜汁,走进筒内,被光滑的内壁滑倒在筒内,茏筒的内壁是两个半弧形状,加上有一层蜡质,使昆虫无法向外爬出。筒内下部又充满着液体,有胃酸一样的消化作用。昆虫掉入筒内,先被液体淹死,然后经消化液分解,营养料被植物吸收。
猪茏草捕虫和捕蝇草捕虫不同,前者是靠光滑的筒壁和筒内的液体,消极等待;后者是靠感觉灵敏的小刺毛,当昆虫到达叶面时,很快的将叶子合拢,把昆虫捕住而消化,是积极主动的。
猪茏草宜于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生长,如过于干燥,就不结茏。栽培材料多由疏松透水的蕨根、树叶、苔藓等混合而成。繁殖多用扦插或播种。(附图片)
猪茏草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西河大鼓的主要流派
王亚平 丁素 冯不异
西河大鼓约有一百三十年以上的历史,原来叫“河间大鼓”或“梅花调”,是在木板大鼓、弦子书的基础上,吸收地方民歌、小调和戏曲唱腔,经过历代艺人加工、创造发展起来的。它的起源,有人说出于河北武清河西务村;有人说起于河北河间县。由它的传统书目大半反映北方生活,艺人多数生长在冀中农村,活动地区在大清、子牙两河流域来看,可以肯定它是发源于冀中的,直到距今四、五十年前,才在天津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流布于北京、天津,冀鲁豫地区以及东北、西北各大城市,在一亿五千万人口的地区拥有广大听众,是北方的重要曲种之一。
西河大鼓最初说唱短段《闹天宫》、《下西厢》、《朱买臣休妻》、《小姑贤》等,和整本的历史故事,如《响马传》、《杨家将》、《呼家将》,也有如《黄风配》、《金环记》等民间故事。原来主要是在农村中流动赶庙会演出,后来进入城市,为了争取听众,一些历史故事的中篇串连成为长篇,也移植了评书的一些书目,形成了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短段为辅的情况。现在约有长、中篇书目九十余部,短段四百多个。
在不断说唱短段和由中篇发展到长篇大书的过程中,西河大鼓不但在文学上积累了篇幅浩大、题材丰富的底本,而且也广泛运用吸收了各种曲艺表现形式。比较起来,它比只唱不说的大鼓有说白铺叙之便,比只说不唱的评书增添了歌唱抒情之能,兼有弹奏的衬托;加之运用诗、赋、赞的灵活多变,于说、唱之间运用辅助性的表演,表情状物就更能深入表里,熨贴入微;每于悲壮激昂之际或指点谈顾问,时时插进入情入理的笑料,更能活泼书场空气,引起听众兴趣。这些因素的配合、联系,就使得西河大鼓兼备各曲种之长,成为综合的形式。
西河大鼓初创时,流行有“南有郝老凤,北有马三峰”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是说,到郝、马这一代西河大鼓的艺术已经初步形成。根据有的同志的初步调查,比马三峰早一辈的有孙池海(“弦子书”艺人),和马三峰同代的有马瑞林(艺名马大傻子),后起的名家又竞相斗巧,独出心裁,不断地创造、发展,乃形成了南口、北口以及朱(化麟)、李(德全)、赵(玉峰)、马(马增芬、马连登)等流派,和这些流派有关的不少著名艺人,如王振元(艺名老毛贲)、王再堂(艺名转眼王)、郑瑞田、路英贵、郝英吉等也在艺术上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西河大鼓兴起后的各流派以朱派影响最大。朱化麟艺名朱大官,是马三峰的弟子。他的嗓子音域宽,音质美,吐字清脆,唱腔自然,说白灵活,说唱家庭伦理故事,反映农村生活的书目最有特色,由于他长期在冀中一带上集赶庙会演唱,和群众十分熟悉,群众把他当一家人看待。朱大官很善于吸收群众意见,每到一村,必与农夫村妇坐在炕头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爱好,每晚演毕都派徒弟随着听众一起走,在路边田埂听听众的品评;他又有一定艺术修养,在腔调和演唱技巧上有很大的发展提高,大大丰富了西河大鼓的表现力。现在演员中宗法朱派的人很多,不失朱派神韵,而又有所改进发挥的,首推王书祥同志。他的行腔巧俏,音清字准,亦庄亦谐,潇洒自如。李成林同志擅长演唱整本的历史故事、反映农村生活的段子,也是朱派门中颇有造诣的演员。
比朱派时间较晚的则有赵(玉峰)派,是西河大鼓进入城市后,在发展了“袍带”(如《隋唐》)和“短打”(如《包公案》)书目,提高表演技巧方面卓有成就的代表。赵派除向刘宝全学习京韵大鼓演唱技巧外,也吸取“京音京白”来说唱,使“说”时语言干净,清朗易懂,“唱”时赶板垛字,干净好听。为了说好短打书,他向京剧演员学形体动作,然后再化到曲艺表演里。赵玉峰老先生在说唱上不求华丽,力求质朴,声音苍劲,饶有韵味,腔调变化出于内心。他的说唱和动作表情谐和地统一起来,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马增芬在解放后演唱了很多歌颂英雄、描写革命故事的短段,他的父亲马连登为他伴奏,父女在唱腔上根据新内容的需要锐意改革,独创新腔。在党和政府关心与鼓励下,在深入工农兵生活和为工农兵演唱的活动中,心胸眼界打开了,现实生活知识丰富了,也就易于把握新人物的思想、感情。她唱《丘少云》最后一句“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时,用老腔调不能表达这个结尾的感情,没有力量,父女二人多次苦思、探索、试唱后,终于一面采用西河大鼓的“双高”,一面吸收了京韵的腔,创出了意气昂扬的腔调,很好地歌颂了英雄人物的不朽形象。她不但唱好英雄人物,在抒情状物方面也作了广泛的尝试和发挥,《绿水红莲》是抒情气息很浓的段子,屡见巧腔;《一分钱一两米》运用了快板节奏、传统绕口令唱法创造出一个影响极大的小段儿。马增芬的唱腔富于女声的柔美,吐字清朗,喷口好,声音又甜又媚又脆;腔调自然,如行云流水,丰富优美,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西河大鼓的朱派、赵派、马派,正如其他流派一样,艺业并未停止,还在不懈地追求着、发展着。各流派都在继承着先辈艺人的优秀传统,根据自己的特点,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唱腔、表演,按着新创作的思想内容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发展着。
各地最近挖掘、整理出不少优秀传统曲目;唱腔上像多年未唱的“刀刀痛”、“大悲调”等,也被老艺人发掘出来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个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曲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经过千百艺人的努力,一定会有灿烂辉煌的前途。(附图片)
西河大鼓演员马增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