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各界人士就“东方二号”举行座谈
祝贺苏联征服宇宙空间新成就
新华社10日讯 各地的许多知名人士、职工和教师、学生,这几天继续举行座谈会,发表谈话或打电报给苏联的有关单位,祝贺苏联在征服宇宙空间方面的重大成就。
山西省政协举行的座谈会上,到会人士对苏联这一卓越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太原钢铁公司的职工们,在听到苏联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二号”上天的广播后个个欢欣鼓舞。第一炼钢厂三号平炉司炉冀志明说:“苏联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二号’上天是全世界人民的又一件大喜事,它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的创造精神才可以最有效地发挥出来”。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也组织科学家举行了座谈。
甘肃省政协邀请在兰州的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负责人、科学家、医生、艺术家于8日在风景优美的五泉山,举行游园会热烈庆贺苏联“东方二号”载人宇宙飞船胜利归来。在游园会上人们喜气洋洋,艺术工作者载歌载舞,为苏联人民这一新的成就而欢欣鼓舞。游园中间大家促膝座谈。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民主人士邓宝珊、吴鸿宾、金少英、蒋次升、李翰园等纷纷发言,他们对苏联人民这一伟大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认为这又一次地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论断:东风压倒西风,东风将继续压倒西风。同一天,甘肃省科协召开了科学技术界三十多人参加的座谈会。与会者都联系各自的专业阐述了“东方二号”的伟大成就和意义。
湖南省政协在9日举行了座谈会,省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人士三十多人参加了座谈,他们热烈赞扬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湖南省大专学校的师生也举行座谈,湖南大学数学力学系和物理系师生、中南矿冶学院的教授和教师都举行了座谈会。他们表示在祝贺苏联这一成就的同时,自己要加倍努力,学习苏联卓越的科学技术。
吉林省省长栗又文代表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和全省人民于8月9日打电报给苏联沿海边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皮留可夫,吉林省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富振声于8月9日致电苏联苏中友好协会沿海边区分会主席弗洛罗夫,热烈祝贺苏联征服宇宙空间的这一伟大成就。吉林省和长春市科学界也在8日下午举行了座谈会。
广西僮族自治区各民主党派、科学技术界及各界人士一百多人8日下午举行座谈会。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陆秀轩说,苏联成功地发射出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了苏联科学技术惊人的速度和光辉的成就。物理学家、广西大学副校长郑建宣(僮族)在发言中表示要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
苏联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上天的消息6日传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日报出了号外,正在这里进行1961年西北区乙级篮球联赛的各族运动员,也停止比赛片刻,和观众一起欢呼苏联这个伟大的成就。8日下午,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工商界、伊斯兰教协会的负责人和科学技术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到会的人同声祝贺苏联这一伟大创举。
上海科学技术界人士连日来分别召开座谈会和发表谈话。中国科学院所属生理、生物化学等四个研究所的生物学家于8日举行座谈会,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科说,季托夫少校这次在天上飞行了十七圈多,开始时脉搏跳动每分钟八十八次,以后每分钟跳动五十多次,完全正常,季托夫还在上面吃了饭,睡了觉,两次试验了卫星式飞船的手操纵系统,无论从季托夫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都证明人在失重的条件下完全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中国科学院徐家汇天文台研究员李珩在谈话中说,苏联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长时间遨游太空的实践证明,设想在大气层外建立一个天文台是完全可能的事。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工作者9日上午进行了座谈。他们在发言中认为,从苏联发射第二艘宇宙飞船的伟大成就来看,相信不久可以在飞船上建立天文台,人在上面可以摆脱大气层的影响,最有效地进行天文观测。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副主任戴文赛教授就苏联“东方二号”宇宙飞船成功飞行,特在报纸上撰文,庆贺苏联在宇宙航行事业上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第4版()
专栏:

克服地区分散语言隔阂设备简陋的困难
宁边小学坚持勤俭办校
为山区培养了九十多名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建设人才
本报昆明10日电 云南省昭通县宁边人民公社宁边完全小学,几年来在公社党委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大力的支持下,克服了高山地区分散、民族语言差异、设备简陋等困难,坚持艰苦办学,为山区各族人民培养了不少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村建设人材。
宁边公社地处海拔三千四百五十米的高寒山区,这里有四百九十九户回、苗、彝、汉族人民,分散居住在二十三个村寨里,村寨之间有的远到十五华里。解放前,由于受到封建势力的剥削压迫,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文化极为落后。1955年,这里办了十个初级合作社,没有一个识字的人来担任会计工作。当时,队长、组长记各种生产数字是用包谷籽计算。为了适应山区农、牧业发展的需要,1956年在这里办了一所初级小学。当时这里只有一个教师,物质条件很差,校舍和桌凳都没有。但社员们懂得山区办学的目的和意义,主动来帮助这所学校克服困难,他们说:“山区办起了学校,再不要到外乡请会计了。”1958年,领导上根据群众这种要求,又在村寨比较集中的韭菜坪办了一所完全小学,增派了有办学经验的教师。由于学生逐渐增多,校舍、桌凳和教师的办公地点等更不足,师生们仍在当地群众支持下,积极设法克服这些困难。桌凳不足,教师们就领导学生用木板、石头、木叉搭成课桌;教学用具缺乏,如没有黑板,就想办法将两块门板刨光滑,到山上找了红土来写,和用墨汁将门板染黑晒干后,用白粉笔来写,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高山气候严寒,地区又很分散,学生来校读书,常常要翻山越岭。路程远的要走十来华里山路,一般的也有二、三华里。为了搞好教学,使学生尽量不缺席迟到,教师们每周都抽出一定时间,深入村寨作家庭访问,说服家长让自己的子女早些出村。在遇到风雪雨天,他们还亲自到路口、箐沟边接送学生。冬天气候寒冷,室内温度很低,教师们就领导年龄大点的学生,到五里以外的亮风台背炭烧火取暖。校长李凡畅同志还经常和全体教师一道,在每周星期二、五晚上,冒着雨雪,爬山越岭,到居住分散的村庄作家庭访问、召集家长座谈等,反复向家长们讲解坚持送自己子女读书的重要意义,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就组织同村、同寨年龄大的学生给予帮助。采取这些办法后,学生们迟到缺席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教师们还根据民族学生的汉语程度,以及智力接受能力,因人施教,并积极学习当地民族语言。如李凡畅老师初来校时,负责教一年级十四个苗族小学生,当时只有四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基本懂汉语,其余十人不懂汉语,教学上感到很吃力。以后,他就利用空隙时间,虚心向学生家长学习常用苗语,并组织本民族年龄稍大,基本懂汉语的学生,课后以苗语和汉语结合进行辅导。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教学,全班十多个苗族学生都懂汉语了。
几年来,这个学校已为山区各族人民培养了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少年九十三人。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投入了农牧业生产,分别担任了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会计、记分员、卫生员、畜牧技术员等。如彝族小学毕业生安炳忠,自担任了宁边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会计后,工分账目坚持半月公布一次,一月一小结,做到日清月结,社员反映说:“有了这样一个好会计,随时公布工分账目,干起活来劲头也大了”。(附图片)
云南省宜良县圭山区,是撒尼族聚居的地方。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这里有了本民族的教师。这是圭山区石林公社五棵树小学的撒尼族女教师?家懿(左三),在给学生讲革命故事
杜天荣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太原市人委认真处理人民代表提案
基本做到专人承办案案处理件件作复
本报讯 今年以来,太原市人民委员会各部门,认真地处理了太原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提案和代表意见,并将许多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做了妥善的处理。从而改进了政府的工作,也更加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太原市第四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交由政府处理的二百六十件提案和二百九十条意见,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合理愿望和生产、生活方面的某些要求,认真对待来自群众中的这些问题,对推动和改进政府的工作,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都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很重视这一工作,基本上做到了专人承办,案案处理,件件作复。如公用事业管理局,处理白家庄矿区居民用水不足的问题,经过专人调查以后,做了妥善的处理。古交区群众组织打山害,没有猎枪和弹药,代表提案提出后,有关方面及时拨出三十支枪、三千发枪弹和一千公斤炸药,满足了群众打山害的需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发行后,有的人没有买到,影响学习,有关单位接受代表建议,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重点文章的单行本,满足了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切愿望。对于群众生活方面急需的如各种小商品等,政府通过各行业会议作了全面安排,计有锅、碗、杓、盆、厨刀、顶针等民用炊具和其他用品四百一十九种,四百六十多万件,一季度的铁锅生产超额144%完成计划。使群众的需要得到逐步满足。修理服务行业,经过组织技工归队,调整和增设网点,到5月底,已归队的修理笼、锅、鞋、表、自行车等各种工匠已达五百余人,服务网点也有所增加,价格有了统一规定。有的地方还实行了游街串巷服务上门,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提案意见有关各方面工作人员作风态度的问题,也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和严肃对待。
太原市人委各部门认真对待来自群众的问题,认真处理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意见,推动和改进了各项工作,解决了群众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发挥了政权为生产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某些限于客观条件暂时不易解决的问题,主管部门也作了详细解释,取得代表与群众的谅解。


第4版()
专栏:

对外文委和文化部举行音乐会
招待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
新华社10日讯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文化部今晚联合举行音乐会,招待各国驻中国的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他们的夫人。
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对外文委和文化部的负责人张奚若、罗俊、齐燕铭、徐光霄,以及首都著名音乐家吕骥、马思聪等,同客人们一起欣赏了音乐家林克昌、林克汗、林克明和林克定四兄弟演奏的中外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中国的民间歌曲。


第4版()
专栏:

金子明设宴欢迎英国两位学者
新华社10日讯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秘书长金子明今晚设宴欢迎英国政治学讲师莫里斯·胡卡姆和夫人、历史学者希尔达·胡卡姆。
出席作陪的有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侯外庐、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讲师李云等。


第4版()
专栏:

朝鲜工会休养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10日讯 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前来我国休养的朝鲜工会休养代表团,结束了在我国的休养和参观访问后,一行五人在团长、朝鲜清津市工会副主席韩元燮率领下,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北京回国。


第4版()
专栏:

首都各界人士向梅兰芳遗体告别
国内外来电吊唁卓越艺术家逝世
新华社10日讯 今天早晨,在停放梅兰芳同志灵柩的首都剧场前厅里,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这位卓越的戏曲艺术家告别。
在首都剧场的大厦正面,悬挂着白纱。灵堂大厅里,鲜花和天竹草环绕着梅兰芳同志的灵柩和遗像。梅兰芳同志的遗体上复盖着绣衾和白绸。透过灵柩上的玻璃,可以看到梅兰芳同志安详的遗容。
梅兰芳同志的家属、在京的他的弟子张君秋、丁至云、沈曼华、杨荣环、沈小梅、谢虹雯、李毓芳、杜近芳、杨秋玲、李玉芙、李国粹等,和北京许多戏曲单位的青年演员轮流守灵。
来到这里瞻仰遗容的北京文艺界和各界人士、梅兰芳同志的生前友好和许多国际友人络绎不绝地进入灵堂,在哀乐声中,从梅兰芳同志的灵前徐步走过,静默致哀。
梅兰芳同志的灵柩是今天凌晨从北京阜外医院移到灵堂来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梅兰芳同志的家属和生前友好曾在医院亲视含殓。
到上午十时三十分举行公祭时为止,有两千多人瞻仰了梅兰芳同志的遗容。
新华社10日讯 梅兰芳同志治丧委员会截至今天为止,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二百八十多件唁电。
国内各方面的二百三十多件唁电,来自各地文化艺术团体、机关、工厂、学校、各界人士以及梅兰芳同志的生前友好和他的弟子,其中有各界知名人士李维汉、陈叔通、徐冰、金仲华、萧三、费彝民,以及各剧种的著名演员周信芳、尚小云、袁雪芬、马师曾、红线女、白驹荣、张德成、常香玉、陈伯华、严凤英、王少舫、童芷苓、李玉茹。海外华侨方面,东京华侨总会也拍来了唁电。
国外的唁电共四十多件,来自苏联、越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蒙古、缅甸、英国、希腊等国的有关团体、单位、外交官员和知名人士。
国外来电吊唁的有关团体和人士中,有苏中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安德烈耶夫,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波波娃,苏联全俄戏剧家协会主席雅布洛奇金娜,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协会,越南民主共和国戏剧家协会,日中友好协会,日本恢复日中邦交国民会议,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本演剧协会,文学座、俳优座、葡萄会,日中贸易促进会,朝日新闻社等单位以及日本各界著名人士片山哲、石桥湛山、大野幸一、中岛健藏、铃木一雄、市川猿之助、村山知义、千田是也、岸辉子、久保田万太郎、花柳德兵卫、木下顺二、山本安英、杉村春子等。这些唁电对梅兰芳的逝世表示哀悼并且赞扬梅兰芳杰出的艺术成就和他在促进各国人民友好、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梅兰芳同志小传
梅兰芳同志,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祖父和父亲都是京剧著名演员。梅兰芳同志八岁学艺,十一岁开始登台演出。
梅兰芳同志是中国人民热爱的当代卓越的戏曲艺术家,他在艺术上刻苦钻研,精心创造,继承和发展了京剧旦角行当的传统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梅兰芳同志的戏曲表演艺术的成就,在京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的表演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梅兰芳同志富于正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罢歌歇舞,蓄须明志,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从1949年起,梅兰芳同志积极地参加了革命的政治活动和文艺工作。解放十一年来,梅兰芳同志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勤勤恳恳地工作,不遗余力。经常在全国各地为工农兵群众演出,热情地参加国内外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戏剧事业、国内外文化交流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梅兰芳同志在1952年,曾赴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3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朝鲜慰问演出,1956年率领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去日本访问演出,1957年参加了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梅兰芳同志在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经过不断的斗争实践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觉悟日益提高,终于成为共产主义者,1959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梅兰芳同志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欢呼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民进中央常委举行座谈
新华社10日讯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会昨晚举行座谈会,热烈祝贺苏联胜利地发射第二艘宇宙飞船上天并成功地返回地面。
民进中央副主席王绍鏊主持座谈会。他指出,“东方二号”胜利上天和安全着陆,再一次显示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表现了苏联各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达到了世界新的最高水平,把美国更远地抛在后面,证明了东风进一步压倒西风。
民进中央常务委员、老教育家吴研因和政法学院副教务长雷洁琼等人说,苏联“东方二号”所取得的成就不但对于社会主义各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而且对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也是巨大的鼓舞,大大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斗争的胜利信心。
民进中央常委委员顾颉刚、严景耀、梁纯夫、冯宾符等也都在座谈会上发了言。


第4版()
专栏:

热爱教育工作的人
——记杭州大学教师徐兆华收集资料认真备课
本报记者 孙祖年 钱立传
“每当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学生们总是专心一致地听讲和认真地记着笔记,有时他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和举例比较透彻时,不少学生总是习惯地在默默地点头,表示理解和称赞老师讲得好。徐老师课堂讲授所以好,是因为他讲课的内容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材料丰富,画图演示准确而又通俗易懂”。这是杭州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组助教夏式均和一年级学生戎宣德、叶国青、汪六贤对主讲教师徐兆华一致的评语。
徐兆华教师的讲课,所以能够获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讲稿是在长年累月中辛勤地积累资料,不断充实起来的。当我们访问他时,在他家的书房里,徐兆华教师搬出了一大包有关无机化学方面的资料袋。这些资料袋都是按照教学内容的章节来分类的。其中有小卡片,摘录有关无机化学某一问题基本理论阐述的主要内容、作者姓名,书籍或杂志的名称、期数、页数;另一种活页纸摘录的内容就更为丰富,这里面有某一作者对无机化学某一问题的深刻论述和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记载着从报刊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有关无机化学研究新发展、新成就和新的论点。资料卡片和活页纸上,同时用中文、俄文、英文三种文字记载,字迹清楚,分类有条有理,摘录的资料既扼要又突出,很吸引人。面对着这些资料,他谦虚地对我们说,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的经验还很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向书本学习,向其他教师学习。不过,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靠一本教科书是不够的,也不可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讲稿。但如何透彻理解教科书,不断丰富讲稿内容,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通过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实际上,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调查研究的过程。这种调查研究,就像一所房子多开了几个窗户,眼界看得远了广了,其结果,教师的知识水平会得到不断的丰富,这对充实讲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当然会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我感到资料是教学工作中最宝贵的东西。
徐兆华教师对于收集资料在教学上的作用,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过去,他也阅读过不少无机化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因为觉得太费时间,从未做过资料性的摘记工作。但一到备课时,往往碰到某个问题理解不透彻,而这个问题在某种书籍和杂志的某篇文章中曾经看到过,但是那种书籍和杂志就想不起来,临时寻找,浪费了很多时间。从此,徐兆华教师就注意了收集资料的工作。从1952年开始到现在,收集资料的工作从未间断过。凡是有关出版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研究新的发展和新的成就的中文、俄文、英文等书籍和杂志,他总是仔细阅读,记下别人的独到见解,写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根据教学章节具体分类保存。对国内各兄弟院校有关无机化学的讲义,他也要精心阅读,并对照自己写的讲义仔细研究,把其中讲得精彩的部分摘记到资料卡片上。同时,他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听其他教师讲课和参加学生讨论,把对自己有启发的问题,也当作宝贵的资料记下来。除收集现成的资料外,他还把教学中自己没有解决、或者是学生们提出自己还不甚了解的问题记下来,根据这些问题,留意寻找资料,及时加以解决。在他的教学方法的资料袋中,有教学方法指导性的文件,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自己有关教学优缺点的记录。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开始新的教学阶段时,就钻研这些资料,制定新学年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改进的措施。徐兆华教师向我们介绍收集资料的办法后,总结似地说,“收集资料要经常,要靠平时多留意,看到好的材料就要随时记下来。常言道:动笔免思,资料工作就是这样,多动一下笔做下资料卡片,会节省以后很多的时间。但是,光收集不行,还要定期把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经过分析研究,去芜存菁,去旧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
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徐兆华教师把这个体会比喻为:学生要喝一杯水,教师就必须准备十杯水。这十杯水就要靠资料的收集。有了丰富的资料,基础理论课的讲授就能够更透彻阐述清楚。比如“催化作用”,这是化学研究发展的方向,怎样在无机化学课中把催化理论讲清楚,是有一定的困难,完全照教科书讲,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徐兆华教师就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找出了苏联罗京斯基著的《催化剂基本原理》,尼科拉耶夫著的“催化作用和化学工业”,进行仔细阅读,结合讲稿作了认真研究,丰富了这一课的内容,学生们听了很满意。
徐兆华教师今年五十二岁了,二十五岁开始教学,解放后来到杭州大学化学系任教。他经常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在大学化学系读书的情景:那时的化学课只是记叙性讲,道理讲得很少,学生学了以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每当回忆起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常常这样想,无机化学是化学课中的基础的基础。我作为一个无机化学的主讲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一定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附图片)
启雄 插图


第4版()
专栏:

学会积累资料
柏生
积累资料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像蜜蜂采集花粉一样。我国古话说:“泰山不辞杯土,所以成其高,大海不捐细流,所以成其大”,正是说明这个不断积累的道理。
《热爱教育工作的人》一文,用事实说明积累资料工作的重要。要做好教学工作和要做好科学研究工作一样,必须学会做好资料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各种有益于教学的资料,只要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就会积累许多宝贵的知识。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如果依照“照本宣科”的观点看来,一个教师只要将书中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够了,有什么必要另外积累资料呢?但是,做为一个好的教师,决不能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一堂课的内容,往往要在堂下准备大量的材料,比上一堂课要花费几倍的时间,这正如徐兆华教师所说的,学生要喝一杯水,教师就必须准备十杯水。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定要注意收集和积累资料。
积累资料是个经常性的工作,决不是靠一时突击就可以做好的。对教师来说,积累知识,收集教学资料的工作更应该坚持经常进行。只有长年累月的努力,持久不懈地做下去,这样每天所花的时间不多,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一定可以得到丰富的资料。对教师来说,不仅要注意积累资料,还要善于科学地整理和运用这些资料,认真地细致地把收集到的教学资料加以科学的整理,经过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再用于教学,教给学生时,才不会是什么生吞活剥的东西,而是经过教师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一个教师由于平时注意收集和研究,真正熟悉了教学资料,他运用在教学上时,就可以得心应手,对教学工作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