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作好饮食清洁 消灭蚊蝇臭虫 注意防暑降温
上海武汉加强夏季卫生工作
大面人民公社开展以防病为中心的夏季卫生保健活动
据解放日报消息:入夏以来,上海市许多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夏季卫生工作。自市爱卫会扩大会议部署了夏令卫生工作以后,许多部门和单位已加强了对夏季卫生工作的领导。首先注意了饮食、食品行业和集体食堂的卫生工作。徐汇、卢湾、静安、黄浦、普陀、闸北等区和市商业二局,先后抽调人员检查饮食和食品行业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几个环节上的卫生工作。闸北区检查了一百五十三户饮食店,发现食品验收、验发制度执行得比较好,但个人操作卫生工作做得比较差,因此,加强了对饮食店职工的教育,并督促商店积极改进。为了做好食堂卫生工作,静安区医疗单位作了妥善安排,在不影响医疗工作的前提下,派人下食堂作指导。同时,这个区还在大型工厂中建立了七个互助组,定期相互检查,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卫生工作。
加强卫生宣传,把卫生知识传授给群众,是动员群众自觉地做好夏季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国棉四厂结合业余教育,展开夏令卫生知识的教育。静安区郑家巷里弄委员会还在图书馆、民办小学、业余中学、托儿所、食堂、服务站、卫生站和菜场等处,根据不同对象和业务特点,进行宣传。如图书馆工作人员教育儿童不沾唾沫翻书;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把病人的衣服先消毒后再洗涤。
针对夏季蚊、蝇、臭虫大量繁殖的情况,许多单位在端午节和7月1日前后,进行了两次突击性的消灭蚊蝇和臭虫的大扫除。南市区居民把捕打、设毒蝇点和喷射药物三种方法合并起来运用,对消灭苍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黄浦、虹口、杨浦、吴淞、静安、闸北等区,也比较普遍地进行了灭臭虫的工作。
在夏季爱国卫生活动中,也有些单位的工作进行得还不够迅速。有的单位卫生工作还未作全面安排,有的单位的措施还没有落实,宣传工作也做得不够广泛深入。目前,这些单位正在积极改进,以便使夏季卫生活动更深入地开展起来。
新华社武汉5日电 武汉市正在开展以防暑降温和饮食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夏季卫生活动。
武汉市各工厂企业和食品行业,在夏季卫生工作中,注意作好防暑降温和食品卫生工作。据最近一次检查,许多有高温作业的工厂或车间,分别采取石棉板、水幕、砖砌空气层等防止辐射热的措施;有的工厂还挖掘设备潜力,增加机械通风设备,提高自然通风能力。饮食服务行业特别对在食品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职工进行了教育,严格防止食物霉烂变质。
与此同时,武汉市许多工厂、机关、学校和居民单位,结合环境卫生大扫除,对附近容易孳生蚊蝇的地方,进行清除垃圾和药物喷洒工作。
新华社成都6日电 成都市郊区大面人民公社开展以防病为中心的夏令卫生保健工作,社员身体健康,出勤率和劳动效率都有提高。
这个公社位于丘陵地区,社员们过去多饮用塘水、沟水、田水。因此,加强饮水净化工作,防止病从口入,就成为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公社的卫生人员到各生产队进行了调查,与社员一起实地勘察,分析水质,因地制宜地研究采用了各种提高饮水洁净程度的措施。譬如在饮用塘水、田水的地方,用卵石、炭渣等材料修建简易滤水池和渗水井;在饮用井水的地方,定期进行药物消毒;不少地方添置了砂滤缸。简易滤水池和渗水井大都以院落为单位修成。许多卫生人员都亲自动手,参加修建简易滤水池。现在社员们已普遍饮用经过滤水池、砂滤缸净化的水或井水。
公社还特别注意社员的劳逸结合,并加强田间劳动保护。在夏收夏种大忙期间,各生产队合理安排了社员劳动和休息时间,天气特别炎热时,就早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各队按社员体质强弱不同和女社员的生理特点,合理调工派活。同时,全社组织卫生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巡回医疗活动,把医药送到田间,作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按照群众的习惯,全社在端午节开展了清洁卫生大扫除活动,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积了大批肥料。
  (附图片)
南京糖果冷饮厂加强各个生产环节的卫生检查工作,以保证冷食品的质量。这个厂除加强职工的生产卫生教育外,还扩建了冷饮车间的清洁卫生室。上班前工人们都先到这里洗手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第4版()
专栏:

  学府的知识宝库
  新华社记者 虞锡珪
在天津大学,哪儿也没有比绿荫环抱的图书馆更加幽静宜人。傍晚,一群群的大学生沿着湖畔,涌进了这座“知识宝库”,钻研新的功课,吸取新的营养。
图书馆里笼罩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分设在三层大楼上的各个阅览室和参考室,几乎是座无虚席,甚至连二楼的前厅都被学生们占领了。在阅览室的入口处,管理员们在亲切地接待着前来借书、看书的师生。在“专业参考书阅览处”,化工系讲师金鼎五正在帮助助教夏自芳寻找一本有关蒸馏塔设计的参考书,由于这些书籍按科分类,陈放得很有条理,金鼎五很快就找到了。这番情景,使人联想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配合教学,促进科学研究,给读者创造各种方便条件,他们曾付出了多少心血!
这座图书馆拥有十四个国家出版的七种文字的书籍共五万多种,总数达四十七万册;平均每天前来借阅书籍的达一千七百多人次。他们有的要求图书馆管理员推荐写论文的参考书,有的要找到进行毕业设计的最新材料……管理员们都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图书馆馆长助理雷程远,领我参观了“基本书库”。雷程远说,这里将是全馆藏书的集中地,为了让师生们阅读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正在将五万种书中的每一类型的书,都按目分科地陈列在这里,以便师生们随时查阅。接着,他介绍了另一件感人的事情,几年来,管理员们和装订工人们,还将从旧北洋大学接管过来的五万多册期刊进行了装订整理。这些期刊由于在解放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管,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已糜烂损坏;但经过他们多方找寻失散的残卷和进行修补裱糊,已经装配成套了。现在,他们对新来的书,都及时进行了分类编目,对各种期刊也作到按季或按年度装订成册,决不积压。
“基本书库”的左、右邻是各系专业期刊参考室。在化工系专业期刊参考室里,一位五年级的学生正在参考苏联《应用化学》杂志,设计自己的毕业论文。在他的一旁,化工系教授王任之,正在阅读一本外文杂志,准备写学术报告。管理员告诉我,为了适应师生们向尖端科学进军,他们千方百计收集有关的书刊,先后成立了七个专业参考室。
在二楼,记者参观了一间有趣的阅览室——显微阅读室。那里虽然没有陈放一本书或一份杂志,但在一个高柜子里,却保存着世界上最珍贵、最古老的科学资料,老管理员陶仲扬说,这些资料都是解放后添置的。他拿出一卷1832年出版的德文《来比锡化学年刊》创刊号的缩影胶卷对记者说,这就是“书”,接着,他把这部和电影胶片没有两样的“书”,放在类似照相放大机的显微阅读器里,按了一下电门,一幅稍微倾斜的小银幕上就映出了清晰的文字。
图书馆工作在师生们向科学知识进军中,可真起了不小的作用。精密仪器系学生刘鸿铨拿着一本俄文杂志,兴致勃勃地指着书上的平面图,告诉记者这本杂志怎样帮助他深刻地理解了课堂上所学的有关“电子学”的基本原理。谈起这件事,他又不得不感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
有一次,刘鸿铨从一本《苏联文摘》里,发现了一个刊物的缩写名字,从“文摘”的简单介绍来看,这个刊物可能有助于解决他正在进行科学研究中的某一个问题。但是,他查遍了期刊无觅处,便去找参考组组长蒋繁禟想办法。蒋繁禟根据经验,从缩写字头分析,认为这本期刊可能是英文的,于是就抱起厚厚的从1900年到1950年的《世界期刊目录》仔细地查找,然后又耐心地翻阅了期刊索引的单行本,终于找到了这个刊物的全名和它现在用的新名字,并立即跑到旧期刊存放处,取出这本刊物给了刘鸿铨。从此以后,刘鸿铨常找蒋繁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刘鸿铨想读一本日文杂志,但不会日文,蒋繁禟就把一位会日文的朋友请来作翻译,千方百计让刘鸿铨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这里的五十多名管理干部和工人,在为教学服务、为读者便利的思想指导下,一条心,一股劲,积极地工作着。
晚风吹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它和图书馆里人们翻展书页的声音,正好是隔窗相应,使人对这个读书胜地感到更加宁静而留连忘返。这一切,使老管理员陶仲扬深有感触。他在二十七年以前,就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图书馆工作。陶仲扬谈起解放以前的图书馆的情况时说,当年的北洋大学也是国内著名的工科学府,但是建校近五十年的藏书总数却只有解放后天津大学购书量的十分之一。那时候,教师们常因图书馆资料不全而摇头叹息。说到这里,陶仲扬顿了一顿激动地说,你瞧瞧现在我们这儿是什么样子,师生们的读书气氛和科学研究气氛这样高涨,国内外各种新的书刊源源而来,我们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人人兴奋愉快,干劲倍增。因为,我们从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工作作得越细,师生们向科学进军的步伐就越快,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也就越大。


第4版()
专栏:

  丰富教师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吉林师大举办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
新华社长春5日电 吉林师范大学生物系根据教学需要,一年来经常举办各种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对于帮助青年教师增加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起了一定作用。
这些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都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如动物教研室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较多,他们对于指导学生进行野外实习还缺乏经验,因此在野外实习以前,系里就专门组织了有关哺乳动物和水生动物野外调查的几个专题报告会,不但帮助青年教师充实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使他们掌握了具体的工作方法,提高了野外实习指导工作的质量。这个系曾围绕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一些专题连续举行了六次报告会。在遗传学方面,曾针对当前遗传学界米丘林和摩尔根两大学派争论的焦点,举行了“遗传物质基础”的学术讨论会。青年教师都感到这些学术活动对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很有好处。
读书报告会的报告人和学术讨论会的中心发言人,多数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的。他们为了准备一次报告和发言,往往要查阅许多中外文献和资料,本校没有这些文献资料时他们就到校外去借阅。有位教师在准备“怎样增加开花数”一题时,曾参考了二十多种外文杂志。因此这些报告会和讨论会的举办对老教师钻研学问提高业务修养也起了促进作用。有些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则由青年教师担任报告人和主要发言人。老教师具体帮助他们进行报告和发言的准备工作,指导他们查文献、搜集和分析资料。这样,在准备过程中青老教师都得到了锻炼。


第4版()
专栏:

  根据特长因人制宜安排教学
  安徽大学注意发挥老教师作用
本报合肥6日电 安徽大学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专长,使他们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
安徽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其他有较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担任了各门基础课和重点课程的教学工作。如外语系各门基础课,差不多都由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主讲;物理系本学期许多重点课程也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的。由于有经验的教师亲自担任基础课和重点课的教学工作,所以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为了使教师集中精力专心搞好教学,安徽大学对教师的工作作了全面安排,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教学活动。如教师一般除政治学习及其他活动外,每周保证有四天半的时间从事教学业务活动;兼任教学行政工作的系主任、系助理等,保证每周有三天时间从事教学业务活动。为了减少有教课任务的系主任的其他工作,各系都配备了教学秘书或行政秘书,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备课、讲课。如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戚作钧教授在本系一二年级开出一门“无线电技术基础”课,物理系副主任粟瑶生副教授担任本系的“量子力学”课。
这个学校在安排老教师的工作时,还注意到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到因人制宜。如外语系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有的教师在教学法、教学组织方面有经验,就根据教学需要,调配他们专备有关课程;有的老教师过去作过几十年的翻译工作,就请他们担任翻译实践课。老教师还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同时学校积极提倡新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外语系已做到一个老教师带一个青年教师;无线电电子学系这学期每周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帮助青年教师进修;物理系开展“如何教好一堂课”和“如何辅导一堂课”的讨论,由有经验的教师介绍他们的经验。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教学等等,从而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很认真负责,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他们除了积极钻研和认真备课以外,还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和宿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具体指导学生读书和做作业。
  (附图片)
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副主任、染料教研室主任侯毓芬教授热心培养青年教师。图为她正在辅导青年教师进行实验分析 连通摄


第4版()
专栏:

热烈庆祝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四十周年
  北京地区铁路职工举行晚会
据新华社6日讯 北京地区铁路职工今天举行晚会,热烈庆祝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四十周年。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及商务参赞道尔吉等外交官员,应邀参加了晚会。
庆祝晚会上,中国铁路工会北京办事处委员会主席林锦庭首先讲话,他代表北京地区全体铁路职工向蒙古铁路职工和蒙古人民祝贺节日,祝贺蒙古人民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各方面的伟大成绩。林锦庭说,中蒙两国的铁路职工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亲密的兄弟,我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往来关系,特别是从集宁一二连—乌兰巴托铁路修建通车以后,更加强了中蒙两国铁路职工的友谊,现在中蒙两国铁路职工在这条友谊的路上,携手前进,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完成我们的共同任务而奋斗。
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三等秘书阿拉玛斯在热烈的掌声中用中国话讲话。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蒙古人民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和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的支援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并且向中国铁路工人介绍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他还谈到,蒙古人民将用自己英勇的劳动实现新的五年计划,把蒙古人民共和国从一个农牧业工业的国家变成为一个工业农牧业的国家。他接着说,蒙古人民已与伟大的中国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友谊。蒙古人民经常怀着愉快的心情注视着亿万勤劳的中国人民取得光辉的成就,并从中取得极大的鼓舞。今天在庆祝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四十周年之际,蒙古人民衷心希望自己的中国兄弟在久经战斗考验的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取得新的更进一步的成就。
出席今天晚会的,还有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司长谢云。晚会最后由北京铁路工人业余文工团演出了蒙古歌曲《色格?河之歌》、《友谊之歌》和其他文艺节目。


第4版()
专栏:

新疆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
  决心到农村担任教师工作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6日电 新疆师范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们,正满怀热情地准备到农村牧区去担任教师的工作。来自阿尔泰山一个贫农家庭的应届毕业生巴合提汉说:“解放前是巴依(财主)的儿子上学。今天国家培养我快到大学毕业,我希望回到阿尔泰去,把自己学的东西教给那里牧民的儿子。”
新疆师范学院这学期的三百一十八名应届毕业生中,83%是少数民族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成绩优良。各系应届毕业生大都已能阅读汉文参考书。生物化学系毕业班的全部主要课程都直接用汉语讲课,用汉语作习题,给广泛阅读汉文参考材料创造了条件。史地系还组织地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治沙、冰川综合利用,农牧区人民公社经济规划等工作,把学习和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化学系鉴于毕业生大都要到农村中学任教,这学期增开了实验化学课,教会学生制作农药、化肥。


第4版()
专栏:

应邀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日共代表团路过北京回国
新华社6日讯 应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邀请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日本共产党代表团团长、日共中央委员岩间正男,团员、日共中央文化部委员须藤五郎,今天路过北京回国。到机场送行的,有中共中央委员伍修权,中共中央机关负责工作人员张香山等。


第4版()
专栏:

阿里·阿明离京去上海
新华社6日讯 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首府巨港市市长穆罕默德·阿里·阿明偕夫人和儿子在北京访问三天后,今天乘飞机前往上海访问。
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和夫人曾在5日接见了阿里·阿明市长和他的夫人,并且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客人在北京先后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北京工人体育馆、民族文化宫、北京动物园和北京工艺美术工厂等处,并游览了长城、十三陵和颐和园。


第4版()
专栏:

  我国防体协代表团去苏联
新华社6日讯 应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邀请到苏联参观全苏国防体育运动大会和苏联航空节的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代表团,今晨乘飞机离北京前往莫斯科。
代表团团长是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主任李达上将,副团长是中国驻苏联武官潘振武少将(已在苏联),团员有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陆上运动部射击处处长钱锦福和航空运动部航空工程处处长李曾明。


第4版()
专栏:

我男女网球队去捷、波
新华社6日讯 中国男女网球队一行五人,今晨乘飞机离北京前往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是应邀参加7月10日到16日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网球赛的。
网球队中共有四名运动员,他们是男运动员朱振华、梅福基、彭志源和女运动员戚凤娣。
网球队以后还将参加7月17日到23日在波兰举行的索波特国际网球赛。


第4版()
专栏:山西通讯

  在实际锻炼中成长
  ——记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高小毕业生刘登科
  本报记者 王孔诚
天很热。走到西水南村苜蓿地中间时,山西临猗牛杜公社党委副书记曹锦如,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对我说:“那个在车上装苜蓿的,就是你要找的刘登科。”我一瞧,只见一个腰粗膀宽,晒得红里透黑的青年人,正忙碌地工作着。由他的外表到干活的熟练程度,都看不出和一般社员有什么差别。曹锦如继续说:“他自从高小毕业回村参加农业生产以来,曾做出了不少成绩,被社员亲切地称为‘新社会里的状元’。”
这个“状元”是怎样题名“金榜”的?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装苜蓿的过程中,刘登科给我讲了不少的故事。
“万事开头难!”他感受颇深地说:“我参加农业生产前,还有一段艰苦的思想斗争呢!”。
1952年上半年,刘登科在高小上最后一学期。马上要毕业了,毕业后怎么办呢?刘登科认为自然是升学了。他想:解放了,翻身了,不能像爸爸一样没文化。所以,当爸爸问他这问题时,他就一口说“我要念书。”爸爸说:“念书倒也应该;可你看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作务庄稼缺个帮手。”开始,刘登科还想:“难道自己念书就是为了作农民吗?”后来他想起乡里党支部书记常说的“七十二行、庄稼为王”的道理,省悟到作农民也是光荣的。又问自己:“爸爸是老了,村里像爸爸那样的老农还多哪。假如这些人的子女都去升学了,那地还种不种?人民还吃饭不吃饭,国家建设还搞不搞?”这样,他一下子明白了一个大道理,便下定决心参加农业生产。
思想上的艰苦道路,刘登科就这样走过来了。参加生产后,却碰到了另一条艰苦的道路。农业生产看来平常,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一个构造简单的锄头,老农们使起来那么灵,自己用起来却很笨。而且锄不了几趟,就觉得腰酸腿疼。干别的活,也是一样。几天以后,刘登科开始意识到干庄稼活不光要靠体力,还有着很深的学问。咋样才能把这门学问学好?他觉得应该像在学校读书时那样,虚心学习,刻苦锻炼,当好徒弟。
老农刘四文,是有名的摇耧“把式”。刘登科便拜他为师。他初次摇耧时,用劲太大,不是籽撒得太稠,就是行子不直。刘四文从定眼、用劲、赶牲口、扶手等方面,给他指出了一大串缺点。刘登科一直用心听着,并照着刘四文指出的办法去做。刘四文看他学农活虚心,更喜爱他。他教刘登科学摇耧整整五年,终于把他培养成一个摇耧“把式”。去年播种小麦时,生产大队为了总结摇耧经验,举行了摇耧比赛。参加比赛的有六名摇耧“把式”。比赛结果,刘登科获得了第一。由于刘登科学习虚心,无论是种地、中耕,或者是赶车、铡草等大小农活,他现在都能提得起放得下。
刘登科学到了一些生产本领后,便想办法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用到生产中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55年,他和村里一伙青年人,在队长领导下,在一块三亩五分的土地里,进行小麦丰产试验。本村老农张万元,过去密植小麦获得过丰收。他们听说后,便总结了张万元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土质情况,采取了勤浇水、多施肥等措施。结果,这三亩多小麦的产量,超过了全队的平均产量。小麦收割后,刘登科又根据自己在书本中学到的倒茬复播耕作技术,在这块土地上种上了玉茭。过去,西水南村很少有复播的习惯。有些社员不相信会成功,说起风凉话。刘登科听到后,并没因此灰心。他和青年们一起,研究分析了过去这里没有复播习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肥料不足,地薄。于是,便采取增施肥田粉等措施加以克服。玉茭出天花时,他们运用了人工授粉技术;玉茭出了钻心虫,他们也及时防治。就这样,他们复播的玉茭,也获得了好收成。这件事,轰动了西水南村。领导上研究了他们的经验后,便在全队试验推广。第二年,全队的复播面积扩大了30%。
1959年,刘登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一年,他又被生产队选为副队长。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都有限,挑好这担子不容易。因此,在工作中他更加勤勉和虚心。今年开春,旱象露头。3月初,小麦刚起身,一部分老农就主张马上浇水。他们说去年冬旱,小麦缺墒。但另一部分老农,却主张不忙着浇。他们说天还凉,地又是垆土地,浇了容易板结,影响小麦拔节。对刚担任领导工作不久的刘登科来说,这确是个难题。他听了后自己拿不了主意,就去问正队长。正队长主张还是去问群众。于是,他们就召开了队委委员和老农联席会,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主张立刻浇水,并找到了防板结的办法。通过类似这样的事例,刘登科慢慢地学会了依靠群众的领导艺术,逐步成长起来。
刘登科兴奋地告诉我:“掐着指头算,在农村参加生产快十年了。将近十年中,和社员吃在一堆,干在一块,真是学了不少知识。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大人,能为大家作更多的事了。我一定继续和大伙在一块,亲手建设更美好的家乡!”
  (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