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中医辛勤教导 西医刻苦钻研
北京 江西西医学习中医班结业
新华社27日讯 卫生部委托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今天举行结业典礼。
这个学习班的学员共有六十四人,是从二十四个省、市的医学院校和医疗单位派来的,其中有教授、副教授、主治医生、讲师和住院医生等。
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郭子化今天也到会祝贺。郭子化勉励学员们今后结合具体工作,进一步深入地学习研究,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和发展我国医学科学作出贡献。
会上,有二十一名学员获得了卫生部的奖状。
学员们在两年半学习期间,以一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史、内经、伤寒、温病、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各家学说和医案选,以及内、外、针灸等各科中医中药课程;最后一年,又分别到中医医院和一些综合、专科性的医院中医科跟随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进行了临床实习,广泛地研究学习老中医的不同专长。
在中医教师的辛勤教导下,经过两年半的刻苦钻研,学员们现在一般都能够掌握中医理论、立法、处方、用药治病规律,并能够运用中医“四诊”、“八纲”和“辩证施治”的原则,处理一些常见疾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学习期间,学员们结合中医理论学习编写了伤寒、金匮方证会编,写出了内经、温病等学习心得和论文一百三十四篇,其中有一部分已由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他们还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结合中医治疗原则和理论,对中医的一些疗法进行了整理研究工作,写出科学研究论文和毕业论文五十九篇。
本报讯 江西中医学院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五十三名学员,经过两年多的系统学习和临床实习,已经结业。其中有十八名学习成绩优良的学员,获得了中央卫生部的奖励。
这个班的学员,是全省各地医疗机构选送的优秀高级西医师,绝大部分为大专院校毕业,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党团员占60%以上。两年多来,他们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医老师的辛勤教导下,在深入学习党的中医政策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贯彻“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针,学习了中医理论和各科临床知识,进行了一年的临床实习,大多数学员获得了优良的成绩。他们在中医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了《内科提纲》《伤寒百题解答》、《伤寒参考资料大纲》等,深得中医老师的赞许。经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他们不仅初步领会了中医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具备了对中医理论和各家学说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能根据中医的理论单独处理常见的疾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现代科学知识,结合辩证施治来分析病案,初步掌握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本领。
在两年多的学习中,学员们除学习了书本上已有的理论和临床知识,对中医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某些整理和探讨以外,还积极发掘和整理名老中医口传心授的临床经验。在河南实习的学员孙克勤等,发掘了当地老中医徐世林、郑颉云的临床经验,分别写成了《徐氏世传医锦》和《郑氏五十年临床经验简介》等。在上海实习的石集贤等学员,给上海市著名眼科中医姚河清整理了《中医对眼科的辩证论治经验》,并根据姚老先生近来诊治的两千人次眼科病案的分析,总结出了一百零四个有效验方的适应范围和使用方法。在南昌市实习的学员徐建等,编写了《洪都中医院医案选》,系统整理了南昌市著名儿科中医王士清老太太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


第4版()
专栏:

结合生产进行科学研究
湖南科学工作者开展防旱抗旱的技术上门活动
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科学技术工作者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开展防旱抗旱的技术上门活动。
7月上旬,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和省农业厅、水利电力厅联合在长沙市召开了防旱抗旱的科学技术座谈会,分别就本省干旱规律及干旱形成的因素、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开辟新的水源、发挥排灌机具在抗旱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选择耐旱抗热作物品种等问题作了专题讨论,交流了防旱抗旱的研究成果。
湖南省水文总站除加强水情、雨情的研究和预报外,还派出三个工作队到澧县、湘阴、衡山等地,同当地科学技术人员配合,进行干旱规律和水量供需的调查研究。省地质局派出一百二十多个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分别去邵东、常宁、零陵等地,同当地科学研究部门和群众一道,进行普查勘探,围堵溶洞,寻找暗河,开凿泉井,以开辟新的水源。省气象研究所以南县、宜章为重点,调查研究干旱情况,并对当地气象预报工作进行指导。
省科委、科协还组织水利电力、农业、林业、地质、机械工程等部门和长沙农具、水泵、木工等工厂的部分科学技术人员和技工,组成防旱抗旱科学技术考察队,到衡阳、邵阳、常德地区,同当地科学研究部门和科学技术人员紧密结合,以调查研究开发利用水源和灌溉技术措施为主,同时加强排灌机械和提水工具的配套检修工作。有关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员在总结群众防旱抗旱经验基础上,还编写了通俗的《防旱抗旱技术》小册子。


第4版()
专栏:

上海中医学院举办近代中医学术报告会
各家流派畅谈独特治疗经验
不同见解的阐述对青年医师有很大启发
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中医学院最近举办“近代中医学术流派报告会”,有计划地邀请中医师分别介绍近代上海中医各家各派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并进行讨论研究。
近百年来,上海中医界出现了不少医学名家,他们在学术和临床经验上各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像著名中医儿科徐小圃,善用温药,用中药“附子”尤为擅长。被当时群众称呼为“张聋?”的张骧云,治疗伤寒有独到的经验。中医内科丁甘仁,在外感病方面,主张伤寒与温病两派融会贯通,在慢性病方面,注意脾胃的运化,使药力得以敷布。恽铁樵、范文虎都属伤寒学派,各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治疗经验。中医内科曹沧洲、王仲奇善治慢性病,是中医调理的专家。在其它各科中还有不少名家流派。他们继承古人的经验,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自成一家。其中有些医师遗留有著作和医案,但有许多已经散佚亟待整理;更有些医师的经验当时没有纪录,主要传授在他的后裔、门生之中。上海中医学院为了使这些宝贵的经验不致失传,并加以整理提高,从6月份起已经举办三次学术流派报告会,由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徐仲才讲“徐小圃中医儿科经验简介”、上海中医学院教务长章巨膺讲“恽铁樵医学流派简介”、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副处长张镜人讲“张家伤寒临症心得”。以后还要继续举行这样的报告会。
为了完整、准确地介绍各家的学术见解,不少主讲的中医师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作好充分的准备。像徐仲才、夏理彬等中医师为了把他们父亲徐小圃、夏应堂的治疗经验全面地介绍出来,除自己回忆外,还邀请师兄弟帮助回忆,收集资料。张镜人为了介绍他的曾叔祖父张骧云等的临床经验,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整理祖先遗留下来的医案手稿,并同张家叔伯兄弟中的中医师一起商讨。黄文东已经写好了介绍他的老师丁甘仁临床经验的提纲,为了更完整地把丁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曾同好几位在上海的丁氏同门进行讨论研究。
各家流派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就不同的见解展开了学术争鸣。在治疗热病方法上,恽铁樵和张骧云都主张透表,是一致的,但是在用药上两家却不相同。恽氏常用发汗力量很强的麻黄、桂枝辛温之药;张氏推重“葱豉汤”,认为这些药微辛微温,发汗缓和,透表而不伤阴,又无凉遏之弊。在病症分析上,两家也各不相同。以上不同见解,在章巨膺和张镜人的学术报告中分别作了论述,进行争鸣。
上海中医学院各个中西医教研组以及附属医院、门诊部的中西医师,听了报告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听了这些学术报告得益不浅,特别是一些青年医师,更感到启发很大。医师们在讨论中,对报告的某些论点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质疑。


第4版()
专栏:

首都文艺界举行音乐会庆祝古巴革命节
皮诺·桑托斯大使等外宾应邀出席
新华社27日讯 首都文艺界一千多人今晚在民族宫礼堂举行音乐晚会,热烈庆祝古巴7月26日革命节。
在音乐晚会上,著名歌唱家刘淑芳、魏启贤和中央乐团、中央广播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的歌唱家、演奏家们,表演了古巴、巴西、智利、委内瑞拉、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的歌曲、器乐曲,以及中国作曲家马思聪作曲的“中国拉丁美洲友谊之歌”、时乐蒙作曲的“唱给古巴”、蒋菁等作曲的合唱交响随想曲“寄古巴”等中国歌曲。每一个节目都受到全场听众的热烈欢迎。
这个音乐晚会是由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会长楚图南,副会长冀朝鼎、周而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副主席马思聪和音乐家孙慎、王元方、赵沨等出席了音乐晚会。
古巴驻中国大使奥斯卡·皮诺·桑托斯和夫人,以及在北京的古巴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外宾、留学生,也都应邀出席了音乐会。在音乐会结束时,奥斯卡·皮诺·桑托斯大使和夫人上台把一篮鲜花送给歌唱家和演奏家们,感谢他们的精采演出。


第4版()
专栏:

文化知识农业技术和政治水平有了提高
莆田农中毕业生走上生产岗位
本报福州27日电 福建省莆田县各农业中学一千五百多个应届毕业生,已陆续返回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或担任生产队会计、记工员、总务等工作。
莆田县各农业中学在1958年创办。这些毕业生经过三年来的学习、劳动,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技术和政治水平。他们学习了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及作物栽培常识,各科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涵江、城厢等农业中学的学生学习数学后,曾经协助公社、大队进行水库渠道测量和计算工作。这批毕业生在学习期间,结合校内农场实习和农忙回队劳动,从生产实践中,熟悉了当地水稻、番薯、甘蔗、黄麻、小麦、黄豆六种主要作物的种植、管理、收割等基本技术。盛产甘蔗的东峤地区,农业中学学生,学会了甘蔗温床育苗、压蔓繁殖、分类嫁接等多种技术。
经过三年的学习,这届毕业生在政治上也有较大的提高。城厢农业中学二百零四个应届毕业生中,入团的占33%。囊山农业中学毕业生入团的占25%。
这个学期以来,莆田县许多农业中学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采取农忙分散回生产队劳动,农闲集中在校学习的办法,作到学生、家长、干部都比较满意。同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的安排上,从实际出发,增设了簿记、珠算,把党的有关农村人民公社各项政策,列为政治课教学内容,尽可能作到学用一致。
很多公社党委十分关心应届毕业生。涵江公社根据各生产队对会计、总务人才的需要,特别挑选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两个多月的会计、簿记、珠算的专门训练。农业中学毕业生回队生产受到了当地生产大队、生产队的欢迎。


第4版()
专栏:

越人民军足球队同北京部队队友谊赛
陈毅副总理和刘志坚中将和双方队员合影留念
据新华社27日讯 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后路过我国的越南人民军足球队,今晚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同北京部队足球队举行友谊比赛,结果主队以三比二获胜。
上半场北京部队队领先。下半场踢得很精采,顽强反攻的客队全线出动,多次威胁主队球门。到十七分钟时,在北京部队队球门前的混战中,由右边锋阮青前攻入第一球。
但是,过了八分钟,北京部队队前锋在一次巧妙的配合下又攻入一球,场上记录成为三比一。这个球是右内锋常玉山由底线传中,左边锋丁甲禄看准来球从左方猛力用头顶入对方球门的。
越南人民军足球队左边锋阮文乌今晚在场上十分活跃,在下半场第三十六分钟时,他利用快速的冲刺带球闪过主队后卫踢入了第二个球,使比分成为三比二。
这场友谊比赛结束以后,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等走到球场上同双方队员一一握手,并在一起合影。
(附图片)
陈毅副总理和双方队员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李远烋摄


第4版()
专栏:

八一农学院五百多应届毕业生作好准备
奔赴天山南北参加祖国建设
新华社乌鲁木齐27日电 新疆八一农学院应届毕业生正满怀信心地准备分赴天山南北的农牧业战线工作。
八一农学院建院九年以来,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已培养出四千五百多名农业技术干部,分布在自治区各地。他们作风踏实,吃苦耐劳,受到所在单位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今年,这个学院应届毕业生的质量比过去又有提高。在五百零八名应届毕业生中,四、五年制的本科学生占75%以上,比过去历年的比例都高。他们既重视在课堂里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又多次接触生产实际。如农业机械系的本届毕业生,在五年中进行过一年多的现场学习和生产实习。他们在伊犁河畔,在玛纳斯河流域,在吐鲁番盆地以及乌鲁木齐附近的拖拉机厂、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中,当过技术工人,作过农机设计,参加过两个完整的生产季节的活动。本学期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个垦区进行毕业实习。他们结合毕业设计作出的洋芋苗栽机,一次可以完成拉苗、分苗、栽种、培土等工作。畜牧兽医系的应届毕业生也在天山南北十多个农场和人民公社中进行过实习和学习,能够独立进行畜牧技术指导和畜病防治工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农场实习期间,他们承担了这个场兽医站的全部医疗任务。到南疆焉耆地区实习的学生,帮助当地农场、公社止住了家禽传染病的蔓延,受到职工和社员的热烈称赞。水利系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全部是结合水利工程进行的。
这批应届毕业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参加政治运动和实际生产斗争,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许多人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党员、团员占全部应届毕业生的一半以上。农学系六十七名应届毕业生中,有三十六名曾被评为“五好”学生、青年突击手和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附图片)
不久前,回到北京市房山县城关公社参加农业生产的中学生张敬(右一),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工员。这是他正在田间记工 王力加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中蒙友协召开扩大理事会
张致祥在会上作访蒙报告
新华社27日讯 中蒙友好协会今天下午召开扩大理事会,中蒙友好协会会长张致祥在会上作了关于中蒙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蒙古的报告。
张致祥在报告中介绍了乌兰巴托人民庆祝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四十周年的盛况;蒙古人民四十年来在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蒙古人民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热情劳动的情况。
他说,通过这次访问,再一次感受到蒙古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兄弟友谊。他表示相信,随着中蒙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蒙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会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第4版()
专栏:

曾涌泉卢绪章楚图南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前往芬兰使馆吊唁瓦尔万尼大使逝世
新华社27日讯 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卢绪章、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楚图南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今天上午前往芬兰驻中国大使馆,对芬兰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瓦尔万尼最近在丹麦病逝表示吊唁。


第4版()
专栏:

将军的儿子
新华社记者 李健羽 佟希文
小战士力争“五好”
王东保将军的儿子王小雷入伍刚满一年,就在老红军连队“钢八连”里,成了“五好”战士了。
那是数九寒天,清脆的起床号音,唤起了“钢八连老虎班”的战士。大家下床穿鞋子,不约而同的都“哎”了一声。明明昨天在雪地里练兵把棉鞋踩湿了,怎么现在穿上竟这样干爽暖和呢?准是有人烤过了,可是没人认这笔账。后来,有一次班长半夜起来解手时,亲眼看到下岗回来的王小雷,在火炉上给大家烘烤着鞋垫,这才揭穿了这个秘密。不久,班里又出了一件事:战士王根生的家里有急用,但他一时没有钱寄回去,忽然弟弟来了信,说是寄回的钱收到了。这封信可真把王根生闹朦了。他把这事跟班里的同志们一说,这回王小雷一下子就成了“嫌疑分子”。一点不错,代王根生寄钱的,正是偷着给大家烤鞋的王小雷。原来,他了解到王根生这个情况以后,就不声不响的把自己储蓄起来的一个月津贴费寄出去了。发生了这两件事,战士们都议论说:“王小雷真不愧是老红军的儿子,咱可不能光把他当小孩子看呀!”
王小雷年纪虽小,在革命部队里的历史可不短。他出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苏北战场,过了几个月,妈妈就抱着他走上北上的征途,以后他就在部队里长大,跟随父母走遍了半个中国。他由于革命部队和革命的父母的实际影响,从小就把“当个战士”作为自己的理想。初中毕业了,他在志愿表上填着:“解放军”。
严父母教子有方
十五岁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几十年严峻的战斗生活考验的王东保将军,他常用切身经历的斗争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女。小雷的妈妈林浩——这位在抗战初期就走出校门,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女战士,更懂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他们教育孩子从小要与群众为伍,热爱劳动,以艰苦为荣。小雷清楚地记得,从小学四年级起,妈妈就给他一个针线包,要他自己补衣服,还要他自己洗衣服。假日里,妈妈领着他们兄弟姐妹一起拆洗被褥。爸爸教他种菜种花,一边干活,一边讲红军长征和八路军在南泥湾垦荒生产的故事。其实,他们一心为革命的模范行为,就是对子女最深刻不过的活教材。爸爸身为一军之长,却常常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妈妈是地方上的一位负责干部,也常常穿了旧衣服下乡,跟农民同甘共苦。小雷在汕头读小学时,就成了工人子弟的知心朋友。他也很注意朴素,舍不得穿用爸爸给买的新鞋,长年上学打赤脚,平日还爱穿带补绽的布衣服。父母亲那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品德,也很快在小雷的身上表现出来了。还是小雷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好多日子他早晨比往常起床早,吃过饭就匆匆地走开,晚上回来也迟。细心的妈妈知道学校的作息时间并没改变,一问小雷,才知道是和小雷同班的一个小朋友脚坏了,行动不方便。这个小朋友怕耽误功课很焦心,小雷就和另一个同学商量,每天背他去上学,放学时再背他回家。
在学校里,王小雷是优秀学生,品行和门门功课都是五分。父母亲给他订了一条严格的纪律:不许在同学面前说自己是将军的儿子,还要他牢牢记住:“父母的功劳,不等于是子女的功劳;一个人不应该享受的东西,决不要享受。”王小雷入伍时,父母亲交给两件“传家宝”:一部毛泽东选集和一个针线包。王东保将军在儿子登上火车以前,斩钉截铁地嘱咐小雷说:“记住,你是祖国的、党的孩子,当个战士,就要永远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虚心学习,团结同志!”别的,在我们这位老红军看来,就不必多说了,因为他儿子早就知道革命部队是一个大洪炉,可以把人锻炼成纯钢的。当时,他还不知道,他的孩子所到的连队,正是同他一起从井冈山打出来的红军连队。
老战士关怀备至
“钢八连”的官兵,以无限的喜悦接受了老红军战士的儿子——王小雷。起初,“钢八连”的指导员唐日云,看着小雷冒着刺骨的寒风,在白皑皑的雪野里,和老同志一样学习射击,小脸冻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似的,又心疼又爱。他常常想照顾一下这个全连最小的战士,可是终于没有这样作,他想:刚出窠的雏燕,还是让他在风雨里成长吧!
小雷一到这个充满着阶级友爱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战斗集体,他那颗追求上进的心,便长起丰满的翅膀。比如他自己要学习的东西那么多,时间那么少,他还抽闲到伙房,一边帮助炊事员烧火,一边在通红的火光下给炊事员读《星火燎原》哩!比如射击预习,哪一次他都最先来最后走。“忆苦思甜”运动中,他被评为“五好”;第一训练期结束,他被评为“五好”;支援农业,他又被评为“五好”。指导员唐日云说:“讲年纪,咱们小雷在全连最小;讲进步,咱们小雷在全连可是走在前头的。”
小雷的进步不是偶然的,革命的父母的教诲是一方面,红军连队的熏陶又是一个方面。刚来部队那当儿,他连打背包都是班长把着手教的,班长还不声不响地帮他垫枕头,补衣裳,副班长病在床上还给他补鞋子。这种出于“钢八连”固有的传统作风和深厚的阶级感情,深深感动了他。“钢八连”的老战士、现任团长裴飞正中校,时常把小雷叫到身边,给他讲“钢八连”的传统故事。团长很爱小雷爽朗而又坚强的性格,但他在正事上却一点也不放松,甚至比对一般战士还要严格。
王小雷逐步成长
王小雷在“钢八连”,时刻没有忘记爸爸在他入伍前夕的叮咛:“千万不能特殊,不能骄傲。”他处处检点自己,不时找班长征求意见,还说:“屋子不打扫会蒙上灰尘,人的思想不打扫也要出毛病。”班长笑着说:“只有一条,就是你要很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小雷就是这样,什么活累、脏,他抢着干什么,像修猪圈、掏厕所总是少不了他。他对人说:“伟大出于平凡,像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机会哪能天天有呢!”
王小雷正在成长为真正的人民战士。
(附图片)
王小雷(左)在向班长学习单兵进攻中的战术动作
 高林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