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访问记

三十年来说一书
——听评弹艺人秦纪文谈《孟丽君》
谷苇
在上海评弹老听众里,只要提起《孟丽君》或是《华丽缘》,没有一个不知道这是秦纪文的“拿手好书”。《孟丽君》、《华丽缘》都是《再生缘》的别名。特别是最近郭沫若同志连续发表了两篇谈《再生缘》与它的作者陈端生的文章以后,秦纪文的《孟丽君》更获得了许多文学研究者的关心。
大概在四十年之前,当秦纪文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的时候,他无意中读到了陈端生的弹词文学本《再生缘》。一遍读过,他就被这部书曲折的情节和可爱的主人公孟丽君迷住了。从此,他就与《再生缘》结下了不解之缘,内心里有一个欲望在冲动:把《再生缘》搬上书坛去说唱给千百万人听。他从小就喜爱听书,懂得分辨别人说书艺术的精、粗、美、恶。因为他有一个听了一辈子书的、做中医的父亲。做父亲的不仅带着儿子从小进书场,而且经常指导儿子如何去欣赏、鉴别评弹艺术。
秦纪文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自己学起评弹来了。这其间曾经得到过不少他父亲所熟悉、结交的评弹界前辈艺人的指点。直到二十岁上,才正式投拜在苏州光裕社善说《文武香球》的老艺人李伯泉门下为徒。但是在拜师之前,他已经凭着自己的摸索、自学,在书坛上说过两年书了。那时所说的,就是他根据陈端生的弹词文学本《再生缘》改编的《孟丽君》。
“万事起头难”。陈端生原著的《再生缘》弹词文学本,虽然写得好,但是不能搬上书坛去照本宣读。因为,作者文才虽好,毕竟不熟悉说书技巧,不了解听众的需要,缺乏艺术实践经验。因此,把《再生缘》从文学本化为口头说唱,其间就必须经历一段艰苦的再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细读原著,摸清了书情的来龙去脉,并且据此确定说唱本的故事梗概:如何起头?如何结尾?如何贯串?同时,根据评弹艺术说、噱、弹、唱的要求考虑如何说表?如何放噱头?如何配上琵琶、弦子的弹拨伴奏?如何写好唱片?运用唱腔?如何分回目?就这样常常为了一句唱词写不妥贴、一个噱头安排不当,苦思终夜。登台说书以后,更是随写随演,白天在书场说书,夜晚归来就编写,如是者三年不辍,评弹演出本《孟丽君》才稍有眉目。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为了写这部《孟丽君》,屁股都坐破了。
他拜了李伯泉为师以后,就从老师到上海来学书。这一对师徒从一开头就是“教学相长”的。当时他们住在上海老城隍庙一家茶楼春风得意楼的楼下,白天师徒二人拼档合作在春风得意楼、在福州路百年老书场汇泉楼、在老闸桥堍的玉茗楼等四处说书,还要到城里一家姓毛的官绅人家去说“长堂会”,生活是很苦的。但是,晚上师徒二人仍然在居处促膝谈艺,师傅把自己的《文武香球》教给徒弟,徒弟把自己粗编的《孟丽君》告诉师傅;以后,师傅就帮助徒弟充实、发展《孟丽君》。当时师徒二人常常研究到深夜三时,甚至达旦不寐。
与师傅拼档说了一年半书,秦纪文在老师的悉心帮助下,书艺大进。于是,他就告别师长,只身浪迹江湖,到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去卖艺了。这其间,他除了偶尔说说从师傅处学来的《文武香球》、据张恨水小说改编的新书《啼笑姻缘》之外,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说唱、研究、充实、提高《孟丽君》这一部书上。
就这样,解放以前他在沪宁、沪杭沿线的江苏昆山、苏州、常熟、常州、南京、浙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城镇连续说了二十年的《孟丽君》,屡次路经上海,同时上海一些书场老板也曾几次三番找他来上海说书,可是秦纪文这期间毕竟没有来上海说书。不是他不想在上海说书,而是不敢在上海说书。那时候,安分守己的艺人,不肯投靠流氓、地痞,拜他们做“老头子”,忍受他们的侮辱、敲榨,根本不能在这个码头上混。直到解放以后,秦纪文才重回上海说书。
秦纪文的《孟丽君》所以能够在书坛上连说数十年而不衰,决非偶然。他善于继承评弹艺术优秀遗产,学习、借鉴、汲取别家长处,然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首先从他老师李伯泉的《文武香球》中学习到许多有用的艺术经验。例如《孟丽君》中《武场》、《平番》、《夫妻相会》等数折的艺术处理,很有特色,就是他从《文武香球》中取其所长变化发展而来的。他向善说“大书”(评话)《张汶祥刺马》的前辈艺人朱少卿学习了“抓关子”的艺术手法,所以他的“落回”落得很能抓住听众,使听众听完这一档书以后,非来听“下回分解”不可。他又从善说《描金凤》、《三笑》的前辈评弹艺人钱幼卿学习了放噱头、起角色、说白的艺术,得益很多。从善说“大书”《隋唐》的吴均安学习了优美有力的武打的手面动作、清楚的咬字以及交代书路的方法,从擅唱《珍珠塔》以唱工老练、说表细腻见胜的魏钰卿处学习了“马调”唱腔。这些学习成果,都是他从经常不断的听别人说书过程中细心观摩、体会而来的。他深深感到:一个说书艺人,假如要求艺术上有所进展,非要长期虚心地去听别人的说唱表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不断充实、不断丰富。秦纪文从六七岁开始听别人说书,四十余年来,不管日常生活变化多大,他总是努力抽出时间去听他人说书,并且非常用心地去观察、发现、汲取别人的长处。
除了听“同道”说书而外,他还非常爱看京戏、昆曲、电影。他从京剧演员表演中学习了武生的“云手”、“亮相”,旦角的“水袖”,老生的“捋须”等表演程式,有机地结合书情充实到自己说《孟丽君》的表演中去。他学习了电影中的某些剪接处理手法,使自己所说的书,有时来一个“奇峰突起”,突破平铺直叙的老框框的束缚。他深爱读书,他爱读《古文观止》、《左传》、《列国演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每遇难懂的典故或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必至弄清本源才能安心,决不肯囫囵吞枣地“糊”过去。解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他深深感到一个评弹艺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因此,他努力地学习《毛泽东选集》,订阅了《支部生活》杂志。努力在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
秦纪文的《孟丽君》,很多人都知道有“三收三放”的过程。其实三十多年来,这部书不知收、放了多少次。这仅仅是个象征性的数字而已。但同样是一收一放,解放前与解放后就有着完全不同的动机和效果。解放前,评弹艺人为了使自己能在一个码头上多呆上十天半个月,多混几天饭吃,有时就故意把观众比较喜欢听的书拉长了说。秦纪文的《孟丽君》就曾经因为这个原故,故意在书中乱加“噱头”、乱加唱片,拖长到六十回、七十回,甚至七十五回,为的是可以在一个码头上“吃足二个半月饭”。直到听众有意见了,生意清了,才不得不紧收一些,去掉一些内容平淡的“弄堂书”,增加一些精彩的“关子书”。这样的放与收,对秦纪文来说,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和无限辛酸的。解放以后,秦纪文的《孟丽君》又经过几收几放,但每一次收、放,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如何使书说得更精炼、更有光彩。秦纪文说得好:过去收什么、放什么,自己也没标准,主要看生意好不好,是“艺术服从钞票”。如今收也好、放也好,就懂得有二条标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于此有利的就放,不利就收,是“艺术服从政治”。
秦纪文说了三十多年《孟丽君》,积累了不少评弹艺术经验,掌握了一套说书的艺术规律。他愿意将自己的经验,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演员,作为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基础。他认为认真向传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他说,《珍珠塔》这部书所以百十年来一直受到人民群众喜爱,有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唱词文字好,雅俗共赏,诗味很浓。他的《孟丽君》唱词就是向《珍珠塔》学习的。他主张说书艺术中必须要“放噱头”,因为说、噱、弹、唱是评弹艺术形式的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问题在于“放噱头”要结合书情、结合人物性格,“噱”得要含蓄、有味,不要“硬做”、庸俗。他主张说书人要注意口齿清楚,字字分清;讲究用语文雅通俗,粗话要少说。近几年来,他特别注意到书情结构的精炼,现在他把《孟丽君》原有的《比剑夺婚》等十五回无关紧要的开场书“一刀砍去”,而从《孟丽君乔装抗婚》说起,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秦纪文正在演出《孟丽君》(中篇),他决心采取边演出、边整理,演出多少、整理多少的方法,把这部他说了三十多年的《孟丽君》整理成一部好书。
(附图片)
评弹艺人秦纪文


第6版()
专栏:游记

睦南关
阎吾 周长宗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们由凭祥乘汽车到睦南关去。一路上,一林林芭蕉,一丛丛青竹,一道道翠岗,一树树李花,好一派秀丽的南国风光。汽车沿着山谷,步步爬高。在翻过伏波岭后,睦南关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雄伟的睦南关,使我们这些第一次前来瞻仰它的人,不禁脱口喊出:啊,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
我们进了关口,穿过圆拱门,来到关口外,仰首看城楼,只见:三层花岗石色的城楼大厦,竖立在城上。城楼大厦顶上,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城楼平檐下边,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城关大门上镶的“睦南关”三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
庄严雄伟的睦南关,在这里欲与群山试比高。站在关前,西看金鸡山上,几十丈高的青石陡壁,遮住了西方半个天;东望左辅山下,那里是将北京和河内连结起来的中越大铁路。再看睦南关两边的城墙:一端沿着山脊攀上金鸡山腰,一端冲破林莽爬到左辅山顶,犹如睦南关张开的一对大翅膀,欲腾欲飞。
睦南关与西北方向的平而关、水口关,共称三关。它初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名为鸡陵关。后改称过界首关、大南关和镇夷关。清初,改为镇南关。在中越两国人民都成了自己国家的主人以后,195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睦南关。从此,睦南关就成了中越两国人民睦邻友好的象征。
我们沿着山坡公路,走不多远,就到了中越分界线上的界碑跟前。在界碑旁边山坡上,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一到三月艳阳天,火焰般的红花,像无数蜡烛插满树枝,一片艳红。中越两国的土地虽然在这里分界,可是两国的河山,仍然岭岭相接,水水相连,如同有着深厚友谊的中越两国人民,永远不能分开一样。
在绵长数千里的中越国境线上,自古以来,两国边境上的僮、苗等族人民,通婚嫁娶,结亲交友,往来非常密切。有许多地方,两国边民同吃一口井里的水,同在一个山上放牛,同在一块地方垦荒、狩猎。
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山那边的山林里,有一种野猪,蹧蹋庄稼最厉害,只要有两头野猪,一会工夫就能把一亩地的红薯翻腾个稀烂。打野猪,越南那边的苗族猎人最有办法。他们听说北山的红薯快丰收了,却发现了野猪,就前来帮助中国农民兄弟打野猪。越南苗族的猎手们持着猎枪,在各个山口内埋伏好,然后将经过训练的猎狗放到深谷密林去,将野猪赶出来。当野猪被赶到猎人跟前的时候,猎人大喝一声,野猪闻声一楞,就在这个当儿,猎人手中的枪响了,子弹正中野猪的要害。就这样,野猪被除掉了。当北山的边民向越南的苗族猎手表示感谢的时候,猎手说:“你们庄稼丰收,也等于我们的庄稼丰收!”
在睦南关背后的一座山脚下,守关部队在几年前开了一个鱼塘。在这里,一湾碧水,映照着青山,成群的鱼儿游在水底。非洲鲫鱼是一种奇特的鱼:大鱼生了小鱼后,遇到别的鱼类前来袭击,大鱼就把口张开,将成群的小鱼吞进口中;“敌人”走了,再张开口让小鱼跑出来。它用这种方法保护自己的子女;直到它们长大后,才离开它们。这种鱼的繁殖能力特别强,隔三个月就生殖一次(不是下卵,而是胎生),一次能生几十条,甚至百多条。一条大鱼,一年当中就能当上“曾祖母”。1959年,运载胡主席送给广西龙津县的非洲鲫鱼的汽车从关上经过时,给守关部队留下了三百条,现在,这种鱼已繁殖得满塘都是了。
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一种从越南土地上移植过来的佛手瓜。这种瓜可以称为蔬菜瓜类中的“高产之王”,种上以后,可以连活三、四年,头一年,一棵就能收瓜五百斤到八百斤;以后每年能收一千斤。结出的瓜,绿皮,实心,像人握紧的拳头。我们吃了一次佛手瓜炒的菜,味道很鲜美。由于产量高,一般人家种上一棵,就够吃一年的了。去年守关部队种了两棵,今年他们每个班都种了一棵。
到睦南关的人,都要到金鸡山上看看炮台。我们沿着城墙北面的山径小道,向金鸡山走去。路旁,一丛丛的山芦苇,一束束的细青竹,长得密密层层。我们好容易爬上山腰,这时,几十丈高的青石陡壁横立在前面。仰脸往上看,这陡壁直上直下,没有一处可以攀登。我们本来以为没有路了,导游的人却一下将我们领到一条掩在林丛和荒草中的石阶小道上。我们就沿着这条小道,吃力地爬上了金鸡山。
站在金鸡山顶极目远眺,万山重叠,峰峦起伏。苍鹰在天上盘旋,燕子在山下飞舞。从金鸡山顶往下看睦南关,真是:四壁青山,山关雄壮。
金鸡山上的炮台,分南台、中台、北台。从金鸡山沿着国境线向西北望去,只见座座青山顶上,都有一座石崮,远看好像青山戴上了石帽。在每座石崮上边,都修了炮台,筑了营垒。这是清朝宿将苏元春和边疆爱国军民,在中法战争以后修建的。苏元春在操理广西边务十九年中,在边境上修下了炮台、营垒、城堡一百三十多座,安装要塞大炮二十四门,和其他各种火炮;并且修三关,设五十八卡,把守六十四隘,筑军路一千多里,将边防工事连成一个防御体系。他又在龙州、凭祥两地,修下了“大连城”、“小连城”,作为军事指挥中心。据当地的一些老人说,当年修炮台时,用几百人从山下拉一门大炮上山,一天只前进几尺远;安装一门大炮,就要九个多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现在,这些古老的大炮,有的已经送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和南宁人民公园,供人观赏。
夕阳西下,晚风从关外习习吹来。啊,睦南关,我们向你告别了。你有着英雄的过去和壮丽的今天,今天,你是中越人民亲密友好的象征!
(附图片)
睦南关西面的金鸡山
祖国的南大门——睦南关 阎吾摄


第6版()
专栏:

柏林寺和龙藏经版
朱家濂
北京城东北角的柏林寺,是五百年来一个相当著名的庙宇。根据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重修柏林寺的碑文记载,它是在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创建的。及至明代重修,前后用了二十一年之久。到了清代,曾在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和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把这个寺又重修过两次,并在它的西边还增建了一座行宫。正殿的匾额“万古柏林”四字是康熙题的。其余禅堂、经阁的匾额、对联也多为雍正、乾隆先后所题,在乾隆二十二年重修的时候,乾隆亲自写了碑文。这些碑、匾现在都还存在。
由于这个庙宇规模宏阔,从乾隆年间就作为一个大藏版库,保存着十八世纪初叶所雕造的全部龙藏经版。
佛教经典称“藏”始于唐代。“藏”字本意是“蕴集包含”,所谓“大藏”就是把一切经典汇集储存在一起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说,即是一部佛学大丛书。北宋开宝四年
(公元971年),宋朝政府在成都雕造大藏五千余卷,这是最初刊刻的全藏,简称为开宝藏。到南宋的嘉熙,官私刻藏共有六次,其中在平江府(即今苏州)碛砂延圣院雕造的经版简称为碛砂藏,直到元代方才刻完。当时北方的辽朝和金朝也都曾刻过大藏。辽藏亦称契丹藏,金藏也称赵城藏。这些大藏不但原刻的版片,早已毁于历代的兵火,就是印刷的纸本仅存断篇残帙保留到现在的,也成为希世之珍了。元代除了完成碛砂藏以外,还在浙江雕造两次。明朝政府洪武年间在南京刻的称为南藏,永乐年间在北京刻的称为北藏。私人刻藏,改梵筴(即经折)的形式为书本形式的称为方册大藏。这样的大藏,前有武林藏,后有径山藏,径山藏又称嘉兴藏。
龙藏就是清代政府所刻的大藏,也称为清藏。它是以北藏为基础而又有所增益的。自宋以下,元、明、清三朝的高僧大师,以及对佛学有研究的人士所留下的有名著述,也都包括进去。这部大藏的刊刻,可以说是给佛教经典传入我国以后,一千七百多年的译著阐述结了一笔总账,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很大。它不但是研究佛学的宝库,而且也是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翻译等等学术领域的宝库。不少经典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先生过去重印过百喻经,曾以东方的伊索寓言相比拟。很多史料为史书所不载,有时在高僧著述中可以找到答案。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就是研究印度与中亚各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至于禅宗的各家语录,更是研究宋元以来哲学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必要参考书。
这部大藏的雕版,就印刷的角度上来看,也是集中了无数优秀工匠的经意杰作。全部雕版字体工整秀润,如出一手。佛像、韦驮、龙牌等版,以白描笔法雕造了庄严而又生动的画面,也代表了当时版画艺术的高度造诣。在选材方面也非常严格,全部经版都选择最好的梨木,使得经版寿命能够延长,至今版片很少断裂。可以称得起是一部完整而又代表一个时代木刻风格的典范。
这部大藏的刊刻,一共进行了六年,自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起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止才全部完成。仍然按照过去大藏以千字文编号的方法,自天字号起至机字号止,共用七百二十四字,每字为一函,每函十卷,综计七千二百四十卷,计经版七万九千零三十六块,后来撤出钱谦益注《大佛顶首楞严经丛钞》等六种,实存七千一百六十七卷,版七万八千二百三十块,经版都是两面刻字,每面包括五个半叶,每半叶五行,每行十七字。刻成以后,印刷的部数很少,在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只印了一百部,分发全国各地寺庙。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又补刷了三部。以后,只是由各地寺庙自己备款请印,三百年来流传的印本不过二百部,因而这部经版至今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
经版刻成之初,原存放故宫武英殿内,不久,因为印刷的关系,移到柏林寺辟设专库保藏。这部经版一直到现在仍然完整无缺地按照准备继续付印的原状保存下来。回溯开宝以来,十几部大藏经版都已毁灭无遗,因此仅存的这部龙藏经版就显得更加珍贵。
这部大藏经版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受到亚洲各个信仰佛教国家的重视。一千多年以来,尤其是和我们文字相通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曾多次从我国取得各种大藏的印本,郑重地加以保藏或翻刻。在宋代,朝鲜根据开宝藏和辽藏曾重雕过两次,称为“高丽藏”。日本在明末清初翻刻径山藏,称为“黄檗版”。这些事实说明,这部从开宝藏一脉相传下来的龙藏经版,在世界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现在,这部经版和它的保藏库已经由政府交给北京图书馆——我国的国家图书馆负责保管,我们相信,它将永远作为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的重要文献保存下去,而且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附图片)
柏林寺经版库内的排架情况


第6版()
专栏:你知道吗?

昆虫的耳朵
耳朵一定要长在头上吗?不。许多昆虫的耳朵的位置都是非常特别的。蝗虫的一对耳朵长在它的后足上。它们利用这一对耳朵就可以听到彼此的召唤。蟋蟀的耳朵则长在它们的前足上。苍蝇和蚊子利用天线式的触角来接收声音。它们的触角上覆盖着大量极敏感的绒毛。这些绒毛甚至在极微弱的声音下都会发生激烈振动。这些触角末端都带有神经丛,神经丛可以把收到声音的讯号传到脑子里。


第6版()
专栏:你知道吗?

百年不雕的树叶
在南非的沙漠中长着一种带有百年不雕的叶子的植物。
这种植物名叫百岁兰。它是一种显花植物,长有芜菁形的根。百岁兰只有两片长达一米、宽达半米、皮革似的大叶子。这两片叶子从长出后就再不雕落换长新叶,而一直可以生存一百多年。
(文译)


第6版()
专栏:小常识

向大海要能量
文小知
人类主要栖居和活动的陆地,只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九点二,而其余百分之七十点八的地球表面都为海洋所覆盖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大海索取更多的为人类所需要的东西,已经愈来愈迫切地提到人们面前。向大海要能量,就是这方面的一项新的工作。
提到海洋,人们定会想到那一望无际、波浪滔天的情景。偌大的海面,到处翻腾着高达数米的波浪,这就是巨大的能量。早在数百年前,人类就想出了一些简单的利用海浪能量的办法。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地利用海浪能量已经逐渐变成现实。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浪撞击海岸所产生的压力,通过压电效应的原理,转变成电能。最近,苏联的工程师们又设计了一种可以直接把海浪能量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办法是在海面上漂浮一条很长的软管,由于海浪的作用,软管就不断地旋转起来,从而带动装置在软管里面的发电机。专家们计算,这种装置所获得的电能,成本要比目前热电站所发出的电能便宜一半以上。
海洋中还蕴藏着一种比波浪能量更大得多的动能,这就是由于天体的相互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量。据统计,地球上潮汐现象所携带的总能量大约有8×1012瓩,这个能量相当于地球上全部河流水力资源总和的十万倍左右。开发潮汐能量已经开始成为现实。现在世界上建成的小型潮汐电站或潮汐动力站至少有数十个。
我国有着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而且海岸曲折,港口众多,潮汐能量资源是异常丰富的。著名的钱塘海潮就是修建潮汐电站的一个很好的地点。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在钱塘江口修建一座潮汐电站,那么每年就可以获得大约一百五十至二百亿度电能。这是多么巨大的动力呀。


第6版()
专栏:气象台

热在三伏
齐祥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什么叫三伏呢?三伏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按照农历,今年7月16日是初伏(夏至以后二十五天),7月26日是中伏,8月5日是末伏。到8月15日就出伏了。三伏天这一段时间,正在小暑以后到处暑以前,是全年中最热的时候。“热在三伏”,在全国各地都适用。现在我们看看几个城市一年中最热的五天,在长春是7月25日到29日,平均温度是24.1度;北京是7月15日到19日,平均温度26.9度;武汉是7月30日到8月3日,平均温度29.9度;广州是7月10日到14日,平均温度28.9度;兰州是7月25日到29日,平均温度23.5度。差不多都在三伏天里。只有广州,今年要比初伏早几天。
三伏天为什么最热呢?这要从四季冷暖变化谈起。四季冷暖的不同,首先是由于太阳直射、斜射的变化引起的。当太阳直射的时候,同样多的太阳光,照射的面积小,热量集中,地面上就热。太阳斜射的时候,照射的面积大,热量分散,地面上就冷。此外,昼夜的长短,对冷暖变化也有影响。我们知道,地面白天从太阳光吸收热量,夜间又把白天积蓄的热量放散出去。如果白天长,夜间短,地面白天收入的热量就要比夜间支出的多,天气就热。相反,白天短,夜间长,收入的热量就要比支出的少,天气就变冷。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四季太阳直射、斜射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我们知道,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时候,是倾斜着的。地球转动到不同位置上的时候,太阳直射地球上的位置就不一样。当它在春分的位置上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各地昼夜相等。春分以后,太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向北移动,北半球开始变得昼长夜短。到夏至的时候,太阳直射北纬二十三度半的地方,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以后,太阳直射的位置又向南移动,到秋分时,太阳光又直射赤道,各地昼夜恢复相等。秋分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继续向南移动,这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斜射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到冬至的时候,太阳光直射南纬二十三度半,对于北半球斜射得最厉害。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冬至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又向北移,到春分时又直射赤道。这样就形成了四季的变化。由于夏天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光又是直射的,所以天气热。冬天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光又是斜射的,所以天气冷。
可是,虽然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得最厉害,而且昼最长,夜最短,但它却不是最热的时候。前面说过,最热的时候是夏至以后将近一月的三伏天。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地面的冷热,不仅仅由地面某一天收入和支出热量的多少决定的,而是逐渐积蓄起来的。夏至以后,虽然太阳光开始偏斜一些,而且白天减短,夜间加长,但是在一段时间里,白天仍然比夜间长,太阳高度仍旧相当高,所以地面收入的热量还是比支出的多。在这段时期里,过去积存起来的热量没有消耗,每天还能积存起一点来,所以天气继续增热。直到夏至后一个月的样子,也就是入伏以后,热量积蓄到最多,天气也就最热。这就是“热在三伏”的缘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