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哪有闲情话年月
曹靖华
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固然似乎可惜,但其实,也不过小事情而已。 ——鲁迅
日期,通常也含糊地称作年月吧,这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眼,有的被人牢记,有的被人忽视,有的也被人全不理会。
比方说吧,鲁迅先生印造的《引玉集》,出版后,从画到文字,都曾细看过。后来,不论在《集外集拾遗》的单本中,也不论在初版和二版的《鲁迅全集》中,都屡次遇到《〈引玉集〉后记》这篇文章。可是从来却不曾留意过其中的一个日期。近来又偶读鲁迅先生著作,翻到这里,忽然发现有五个列宁格勒美术家小传,排在一起,每个小传末尾,都记着一个相同的日期:“七,三○,一九三三”。我不由得想道:怪哉!为什么这五个小传都是同年同月同日写的呢?可是,一个小小的镜头,立刻就浮上心来,马上把我的惊讶消除了。
在这几个小传前边所能找到的,也仅只鲁迅先生的这样几句说明:
“因为我极愿意知道作者的经历,由靖华兄致意,住在列宁格勒的五个都写来了。我们常看见文学家的自传,而艺术家,并且专为我们而写的自传是极少的,所以我全都抄录在这里,借此保存一点史料。”
这一点眉目,可惜语焉不详。因为那一个小镜头,无论在当时的通信中,也无论在稍后的面谈中,都不曾向先生提及过。其原因,就如先生所说,那“不过小事情而已”,让它“随风而逝”吧,哪有闲情聊这些呢!
可是这一个日期,现在又映入眼帘,当年那一个小镜头,又历历如在目前。这虽不过是一件“小事情”,然也不失为当年鲁迅先生身处“危邦”,在荆天棘地中,在白色恐怖的刀光血影里,本着“给起义了的奴隶偷运军火”,以及“普洛米修斯偷天火给人类”的精神,向中国人民介绍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的一段佳话也。
在未叙述这小镜头之前,必须先说明一件事,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当年往苏联寄宣纸?为什么他那样一再突破万难,亲赴纸店选购宣纸,亲手包扎,亲送邮局投送,而邮务员呢,当时看见包皮上写有苏联二字,就像要吃他们似的,明知是纸,也故意刁难,将包皮撕成碎片之后,重令鲁迅先生携回再包,而鲁迅先生忍着这些东西的“欺凌”,本着一贯的韧性的战斗精神,用尽方法,甚至乘美国革命女作家史沫特莱赴苏联之便,托她带纸呢?
那是1931年前半年的事了。当时鲁迅先生正准备印《铁流》。从苏联一种期刊《版画》中,知道苏联木刻家毕斯凯来夫有四幅《铁流》插画,想印在译本里。这是鲁迅先生介绍东西时,极可贵的一贯的“求全”精神,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蜜蜂酿蜜似的,必须广采百花,才能酿出好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他一知道这四幅画,就必得之而后快。这种采蜜精神,正流露着他生平在每一细微工作中,对中国读者的挚爱。而反动统治者,当年正是“用秕谷养青年”,用愚民政策把人民制造成聋子和哑叭。鲁迅先生却要把被敌人“堵塞”了的“运输精神粮食的航路”,奋力打通,把精神粮食运进来。他本着这样精神,就写信托我查访这四幅版画。为了将来复制效果好,免得走样,还应尽一切可能,得到木刻家的原版手拓木刻。只有这才是最逼真而且是最珍贵的东西。这除了向木刻家本人搜求以外,是难得到的了。
我得信后,几乎踏破铁鞋,遍访两年,没找到木刻家。最后,我想他既然给《铁流》插画,《铁流》作者可能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给绥拉菲摩维支同志写信打听,他果然把木刻家的住址开来了。我怀着探宝得宝的心情,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按址专访来了。果然找到了。这样,不但久觅未得的四幅《铁流》插画的手拓木刻,摆在我面前,而且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到我面前了。他的夫人也笑容满面地帮忙布置着。这一堆光彩闪耀的珠宝,令人多么眼花缭乱呵!每幅画的正面下角,都有作者的亲笔签名。我无意中一翻那画的背面,都有用铅笔似显非显地标的数字。那一定是价目了。可是数字之大,却又令人难以置信。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原拓珍贵,标价也就可惊吧?我正玩味那数字的时候,作者注意到了:
“别看那后面,那是对外国资本家的。”
他说着,就用手往墙上挂的约一尺见方的几幅套色木刻指了一下,继续说:
“你瞧,那就是给美国一家出版公司刻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插画,尚未刻完呢。我们反对资本主义,可是他们的机器,以及可以买机器的外汇,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欢迎。那对社会主义建设大有用处呀。”
他哈哈一阵笑声之后,好像生怕我要打断他的话一样,又抢着说:
“同志,你们却相反。鲁迅,我们知道,是苏联的可靠朋友。你们的目的、用意,我全明白。那比任何金钱都珍贵。你看什么好,选出来,拿去得了。”
这种同志式的革命盛情,可贵、可感,而且也出乎意外。可是,话虽如此,怎能一见面就来“共”美术家的“产”呢。为了共同目的,纵不讲“一芥不取”,但也应“礼尚往来”呵。不管怎样,还是委婉地问付酬办法吧。
作者还没等我说完,就决然答道:
“什么都不用付。这些画通过你们的努力,那结果,就是给我的最高报酬。如果你们觉得不过意,而且又有可能的话,那么,送我一点中国宣纸,那就比什么都珍贵了。”
我把那些作品细细一看,果真是中国纸。这更使我喜出望外了。这样,不但“求仁得仁”,各偿所愿,在我不致空手取画,于心不安,而最重要的,给我启示了替鲁迅先生搜集版画的新门径——用木刻家渴求而不得的纸,换鲁迅先生渴求而不得的画。我立即应声答道:
“好极了!不管如何困难,一定尽力弄好纸来”。
他不待我说下去,就又抢着说:“印版画,中国宣纸第一,世界无比。它湿润、柔和、敦厚、吃墨,光而不滑、实而不死,手拓木刻,它是理想的纸……”
这算是宣纸的故事,也是后来鲁迅先生所说的抛宣纸之砖,引木刻之玉的“引玉”的开端吧。
1933年夏,我正要离开列宁格勒回国的时候,忽然又得到鲁迅先生寄的一包宣纸。这可真没有可能再像已往似的,从从容容地赴莫斯科,向木刻家一一登门拜访,搜集版画了。只有就近速战速决。我马上去到苏联对外文化协会列宁格勒分会,向负责同志说明原委,约定日期、时间。地点就在对外文协的会客室。至于约哪几位木刻家,全由对方考虑,并请他分别通知。
我带着那好像骆驼穿针眼似地,越过千关万卡,满浸着鲁迅先生汗迹和希望的宣纸,准时到了约定的地点。被约的五位美术家:德·密德罗辛、谢·莫察罗夫、尔·希仁斯基、尼·亚历克舍夫、谢·波查日斯基等,都带着作品,准时到了。这些都是不曾谋面的美术家,虽然久闻其名,并且见过他们的作品。
首先,对外文协负责同志对双方作了介绍。我接着代达了鲁迅先生向美术家的致意,重述了相会的意图。虽然这些话在对外文协的通知中,已经说明了的。
接着就是选画。像我这戴着木头眼镜的人,怎么来识别好坏呢?不过鲁迅先生的意图是知道的。那就是:最好是文学名著的插画,尤其是中国已有译本的名著插画,尺寸不要过大,便于不缩小即可复制。同时,当然注重作品内容及表达手法。但具有特色的作品,也不在此限。我把鲁迅先生的希望,简扼地说明之后,主要还是请美术家们自我推荐和互相推荐。
“同志们,鲁迅不但要介绍你们的杰作,而且还要把你们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下。可惜现有的苏联工具书,以及有关资料里,都几乎没有苏联美术家。这对我们是个大缺憾。因此,一定要请诸位各写一篇传略。这本该昨天由对外文协同志一并通知大家,写好带来。可是事先疏忽了,事后又来不及。所以烦同志们勉为其难,当场来一小篇吧。这是不情之情呵……”
美术家们的一种同志般的激动的心情,在这共同的目的下,万难抑止地露在脸上,都连忙握起自己的特种武器——笔——,仿佛对准着资本主义当年对社会主义设的包围圈,要轰开一个缺口似的,脸上都流着汗,紧张地、凝神地写起来……
对外文协的会客室,顿时成了考场,五个应考人的卷末,记上了一个同样的日期:“七,三○,一九三三”。
苏联美术家的作品,冲出了封锁线,在鲁迅先生印造的《引玉集》里传开了。该集出版时,鲁迅先生在《后记》的结尾,用历史的火焰般的笔,胜利而庄严地宣告道:
“目前的中国,真是荆天棘地,所见的只是狐虎的跋扈和雉兔的偷生,在文艺上,仅存的是冷淡和破坏。而且,丑角也在荒凉中趁势登场,对于木刻的介绍,已有富家赘婿和他的帮闲们的讥笑了。但历史的巨轮,是决不因帮闲们的不满而停运的;我已经确切地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第8版()
专栏:

名匠传艺
贺青
据说在广东潮安县,有个铸造铜锣的老人,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你要他铸造能发什么音的铜锣,结果就是什么音,竟无一差误。据说有一次,某戏班派人送去一面失声的铜锣,请老师傅修理。老人试敲了敲,发出敲打烂白铁一样的声音,很难听。他答应修理。来人问几天取货,老人推过一张凳子,要他坐下,说是只要喝杯茶,便可以将铜锣带回去。只见这位老师傅把铜锣放在铁砧上,举起铁锤,在几个不同的部位打了那么七八下,然后用木棒试敲一敲,铜锣立即嘡嘡地唱起来,恢复了原音。戏班里的人满怀感激地接过铜锣,问老人要收多少工钱。大概是觉得老人要的价钱高了一点,他顺口说了一句:“敲了几锤子,就要收这么些工钱?”老人二话没说,拿过铜锣,又是几锤,那面锣就像听从魔术师的使唤一样,又哑然失声了。
这个故事,也许有一些渲染的成分。但是,它使我惊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一双巧手,并且产生了一种虔诚的钦佩。可惜,听说这位老人已经死去了,而且按照“传儿媳不传闺女”的老规矩,他那“铜锣王”的诀窍,只传给他的儿子;而天下的事也真巧,他的儿子又刚好是个哑吧。
俗语说:“手艺好学,一诀难得”。要是这位老人能够多收几个徒弟,把自己的独特技艺传授下来,对社会不正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吗?当然,他的绝技已传给儿子,今后只要多给以关心、帮助,他儿子虽然口不能言,还是有可能通过别的办法,使这门技艺得以流传的。不过,我又想到,制铜锣仅是五花八门的手工业和服务行业之一,此外还有许许多多行业,如缝衣、理发、饮食、钉秤、补伞、补鞋、补锅、抢刀、磨剪、油漆、雕刻、洗染……等等,它们的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试以理发为例,据说我国人民早在西周和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注意剪发和梳洗头发,汉代已出现以理发为业的工匠,而到宋朝更有专门的理发行业了。可见理发的出现和进步,也是人类文化不断进步的一个表现。张小泉的剪刀,苏州的檀香扇,广绣,顾绣,等等,所以一直流传,闻名国内外,经久不衰,也是这个道理。在这些行业中,也就必然会有这种那种名匠,有这种那种难能可贵的绝技。如何把这些老师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新人,传宗接代,使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这份丰富的财产传之永久,的确是个迫切的课题。要是有人认为可以不讲继承,什么事情都从头来,那是幼稚的想法。没有巴颜喀拉山的涓涓细流,没有云贵高原等地的千万条大河小溪,何来浩浩荡荡的长江?列宁说得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恢复名牌货,不少年青的“高徒”已培养出来,这是大快人心的事。潮安的老铜锣匠只将技艺传给儿子,说明他思想上还囿于落后的“框框”之中。这个框框,是私有制社会里手艺人生活没有保障,和“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风气的产物。新社会的阳光雨露,必将使之逐渐冰化雪消。当然,老铜锣匠已经死去了,但是对于他的儿子,这条还是有效的。


第8版()
专栏:艺术短简

艺术短简
李健吾
欧也妮·葛朗台——精确性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长篇杰作之一。读到这部小说,就连仇视作者的批评权威圣·佩韦,也不得不称赞。还在没有成书的时候,巴尔扎克写信给韩斯卡夫人,肯定它的造诣,就说:“我很满意”,还指出它“和我到目前为止写的东西没有丝毫相似之处”。他没有明说那些不似之处,我们无从揣测,只能就书论书了。
我们的印象首先是什么呢?
是精确性。
作者十分重视年月与季节的变化。葛朗台在1791年低价买进国家拍卖的教会产业,1806年继承了三笔遗产。这一年他五十七岁,太太三十六岁,独养女儿十岁。故事开始的那一年是1819年。这在11月中旬,那一天是欧也妮二十三岁的整生日。父女闹翻的那一天是1820年1月1日。葛朗台太太死在1822年10月。一晃五年过去了,我们来到1827年,葛朗台正好七十八岁(一般版本错作八十二岁)。他在这一年死掉,侄儿在同年6月回国,决计抛弃欧也妮。她无奈嫁给当地的法官,三十三岁上又作了寡妇。年月好像里程碑,记录故事进行用去的时间。
这是一种现实主义手法,福楼拜把它继承了下来。
其次就是人物的风貌、面相以及服饰。葛朗台说话有时候结巴,有时候又不结巴。这你会记得的,你记得他是一个小麻子脸吗?我不奇怪你忘记这一点,如果你忘记鼻头上那颗肉瘤子,却就遗憾了。这颗小肉瘤子,到了紧要关头,就是感情的标志。他的身体永远让你想起他四十岁之前是一个箍桶匠。我把葛朗台当作一个例子来看,还没有说起他的服饰。
再次,你当然想到那个小县份的街道、店铺、房屋,尤其是葛朗台住的那所房子。
再次,还有葛朗台一家人的生活环境。吃什么、烧什么,按时由佃户和租户供应。他买进一座林子,雇一个管林子的吗?那他就算不得精明了。他揩油,托邻居的管林子给照管。
再次,当然就是银钱的数字。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不会像巴尔扎克这样,把老吝啬鬼的家底细账全给抖出来的。可是抖出来了,老头子受人尊敬,女儿有人追逐,分外显出金钱社会的现实力量。
最后,你记得作者临到形容“葛朗台先生的公馆”,说他必须在这里插叙一下葛朗台的身世。他讲了许久,忽然收住笔,在详细描绘房屋和大厅之前,总括一句道:“葛朗台先生的公馆这种说法,现在你们该明白它的分量了吧?”他在结构上也决不放松,好像绣花,一针一线都不放过。他对他所创造的小县份的社会和吝啬鬼的家庭如此熟悉,最后一百页,只用十天就写成了。
为什么他要形象在细节上达到这样惊人的精确程度呢?
他要取得信服的效果。在浪漫主义流派的虚夸手法风行一时的年月(1833年),他独辟蹊径,为小说艺术放下一块坚牢的现实主义基石。他要读者相信真是这样子。
(附图片)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老葛朗台死前。 (1852年版插图)


第8版()
专栏:

夏天(童话诗)
圣野
悄悄的,悄悄的
我像一个活泼泼的
爱爬竿子的绿孩子
伸着小腿儿到处爬
爬呵,爬呵
给树添上绿叶
爬呵,爬呵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爬呵,爬呵
给墙绕上绿藤
爬呵,爬呵
给小山坡穿上绿衣……
人们都爱
这么夸奖我:
这一个绿孩子
真勤劳!
我们看她不见
摸她不着
可是,我们确实知道
她来了!
——她给我们带来了
多么凉爽的绿颜色!
那个常常
在洒满绿荫的窗口
看书的学生
给我取个名
说我的名字
就叫夏天


第8版()
专栏:

三个好朋友(剪纸) 林曦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