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说服力与说服方式
——重读《触讋说赵太后》
臧克家
案头上摆着一部《古文观止》,不时地翻阅一下,其中许多文章,早在上小学之前就装在肚子里了。那时只能背诵,不大解其中味。今日再读,如良朋久别重逢,分外亲切,欣喜不已。
且说《触讋说赵太后》。
这是篇文笔委婉,步步引人入胜的佳作。文中两位主角,一男一女,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读着文章,不但如见其人,且如闻其声。
虽说是一篇散文,颇像一篇小小说。通过行动和对话,人物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来。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想法和情感表现。其中充满了戏剧性,一开头,正当矛盾的顶端,它一下子就把读者抓住了。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在这位爱子如命的老太后盛怒之下,老左师触讋来了。读者替他担心,同时也在想:大臣们全都是吃了没趣碰壁而回,看你如何插嘴?
妙就妙在这里:他慢慢地走过来,先为自己病足久不得见谢罪,然后,问老太后的起居饮食,絮絮叨叨,两位老年人谈起家常来了,并无一字提及长安君。老太后的面色和缓一点了。这位老左师请太后照顾一下自己的幼子,趁他“未填沟壑”之前,能找到一个职位。故事在进展,读者的兴致在增长,节节进逼,由给儿子找事,谈到各人对儿女的爱。这一下子入题了。紧接着用庄严的理由,堂皇的议论,一步紧一步,一层深一层地打动了这位顽强的老太后,使她心回意转,无话可说,只吐出一个“诺”字。这一大段说理,文字光芒四射,咄咄逼人,读它的人可以体会到当时说客和老太后心里的紧张情绪。
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到末后的大片议论,如清泉出山,淙淙自然流淌,一点也不勉强。前后一脉相承,有情有理。而且是情寓于理,理表于情,既不柔媚,也不生硬。用充分的理由、巧妙的方式,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韩非子说:“非说之难,有以说之之为难也”。说客,首先要弄清楚对方的思想情况,抓住要点,用自己的一套理论一击而破之,大功遂告成。同时方式也很重要。徒有理论不讲求方式,有时不但不能说服人,反而惹起反感,把事情弄糟。向赵太后“强谏”的那些大臣们,所持的理由,和触讋的可能出入不大,道理只有一个:为了救国家于危急,只有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去为质。由于方式的不同,得到的结果迥异。一个是惹得老太后大动肝火,“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另一个呢,是“恣君之所使之”。
这篇文章,不但文笔生动,人物写得好,今天读了还可以从中领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譬如说,我们向人提意见理由充足,有时因为不讲求方式,收到相反的效果。许多人懂得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并不是人人如此。在被提意见的一方,应该看意见中肯与否,不可以“方式”为盾牌;但在提意见者呢,为了达到目的,却应当讲求方式,以理服人,首先要有理;但方式好更能使人乐于接受,诚服而且心悦。
《触讋说赵太后》是一篇很动人的古文,时间已隔两千多年,如锋锐之剑,新脱颖而出,读之令人大快。


第8版()
专栏:

触讋说赵太后
战国策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讋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第8版()
专栏:在革命博物馆里


阿炳
中国革命博物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列室里,陈列着一个中央苏区江西农民家里一个普通的盐罐子,但罐子里的盐却不是我们现在吃的一般的盐,而是一种叫做“硝盐”的盐。这种盐放在菜里,多了苦得很,少了又不咸。价钱也不便宜,常常买一块钱的猪肉,需要用两块钱的盐,而且还不容易买得到。那时,我们有时候分到几毛钱伙食尾子,几个人就把钱凑合在一起买一点猪肉、鸡蛋之类来会一次餐,而公家已不供给私人吃用的盐了,不得不东家找,西家寻,而得到的答复总是:“冒,(没有),同志,吃淡的啊!”
中央苏区是盛产粮食的地方,但布匹、日用品,尤其是盐则要仰赖于白区(即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区)运进来。1933年敌人对中央苏区四次“围剿”失败之后,紧接着就来个五次“围剿”,这次敌人采用的战略是“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同时更加紧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而当时苏区在“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统治之下,完全抛弃了毛主席正确的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而错误地采取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与敌人进行堡垒战、消耗战,使苏区军民遭受到极端严重的困难。
在四次“围剿”之前,敌人同样的对苏区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但那时红军在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和在他亲自指挥下,经常打胜仗,消灭敌人,打到敌人的后方去,这不仅有大量的缴获,还可以从白区购买大批的日用必需品,从而,不但在军事上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在经济上也粉碎了敌人的封锁。敌人五次“围剿”时,完全不同了,苏区陷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虽然苏维埃政府与人民用各种办法,甚至冒着性命的危险,从白区购运进来一点东西,而数目终究是有限的,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大家只有极力节约,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克服困难。为了解决纸张的不足(苏区还能生产一部分纸张),一块小纸头都是密密麻麻的写,一个信封要用几十次,以至到再没有地方可下笔了,才忍心地把它烧了。缺少灯油,就到山上砍“松明”(即油脂柴)来照明,常常把脸都熏黑了。衣服破了,总是补了再补。最感困难的还是盐,苏区内部一点也不产盐,而每一个人天天顿顿都要吃它。除了尽量的减少消耗,群众想尽各种办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用陈旧墙土,制成了“硝盐”。
由于在中央苏区时大家都尝到了没有盐吃的苦头,红军开始长征时,每人都很注意保存一些盐,有的战士甚至用米袋子装满了盐背在身上。
长征到了川西北藏民地区,盐又发生问题了。川西北藏族地区也是不产盐,藏胞吃的“盐巴”(即用盐卤熬制成一大块的盐)都是从川中或青海来的,盐和茶一样成为珍贵的日用必需品。而当时藏民又受了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红军到处,藏民几乎跑光了,有银子也买不到盐。加上长征又是没有后方供应的,一切都是依靠自己携带。记得在黑水芦花的时候,因为没有粮食,以牛肉野菜当饭吃,但连一点子盐都没有,实在难以下咽。尤其缺盐时,浑身没有劲,走起路来特别费力,爬山时下气接不上上气。有一次我实在走不动了,眼看已掉下队了,但怎么用力,步伐仍然迈不开,这时恰好遇见了苏精诚同志,他把仅存的一小块盐巴化了水给我喝了,才逐渐恢复了精神、体力,赶上队去。(我永远纪念着这位亲密的战友,不幸他于抗日战争时在晋东南反扫荡中英勇牺牲了!)在过雪山、草地的时候,不少的红色战士们,由于饥、冷,默默地躺下去,停止了呼吸,缺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安息吧,战友们!
抗日战争时的陕甘宁边区是不缺盐的。在它的北面有一个县份“盐池”就是以盛产盐而得名的。
陕甘宁边区的布匹、日用品也是要从“国统”区(即国民党反动统治区)来的。国民党反动派从第一次反共高潮开始就不仅背信弃义地断绝对八路军新四军的供给,并进行军事的与经济的封锁,特别是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使边区的经济陷在困难之中。到了1941年10月底,眼看严寒就要到来了(陕北一般在11月上旬就下雪),而八路军留守兵团的战士们还穿不上棉衣。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克服困难,边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亲自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留守兵团的全体官兵与边区人民在一起从事各种农副业生产。留守兵团在盐池的驻军就以挖盐为主要的生产任务。
盐池的制盐方法与沿海的海盐、四川、云南的井盐都不同,是用人下到那庞大的盐池里,把泡在盐水下面的盐结晶体挖出晾晒成盐。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任何装备,战士们只有高高的卷起裤腿,光着足成天的泡在盐水里劳动。不几天,皮肤受着盐水的浸渍,有的两条腿都肿起来了,大部分还流出血来。但这些痛苦,对英雄的八路军战士们是不在意的,他们纷纷的表示决心,要以战斗的精神来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在胜利了的今天,每天三顿饭照例的要吃盐,但盐对我们已没有什么印象了,也从没再去注意过它。而当着我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看到那将近三十年前在江西“老表”们家里那个普普通通的盐罐子的时候,却不能不使我勾起许多往事。在那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吃盐也不是那末容易得来的啊!
(附图片)
〔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的盐罐〕


第8版()
专栏:

逛旧书店
林遐
朋友问我:“你的娱乐是什么?”我回答他:“逛旧书店。”碰到不懂得其中乐趣的朋友,往往笑了起来。笑我的娱乐太单调,太枯燥。
其实不然。逛旧书店的乐趣可大着呐。
选一个休息的日子,口袋里带上点钱,就可以到旧书店消磨上半天时间。在那些书林里徜徉,在那些书海里载浮,运气好,碰上了一本你好久就渴望着、梦寐以求然而又求不到的书,那心里的高兴呐,只有在一个闹市里突然遇见了阔别好久的老朋友那份心情,才可能比拟。
譬如,这一个时期你正在研究美学,很想看看朱光潜在解放前那几本谈美学的书。一本一本的都买齐了,但就是缺少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本,你托过到北京的朋友,也托过到上海的朋友,但就是找不到;而在一个上午,你在这旧书店的书架子上,忽然找到了,那高兴是很难形容的。
又譬如,你在书架上忽然发现了一套绒面精装的《海上述林》。《海上述林》这套书你可能不需要了,因为你自己的书架上已经有了《瞿秋白文集》。但是,当书店里的同志向你介绍,这正是鲁迅先生在瞿秋白同志牺牲后,抱着病,花了很大精力来编印的那一套时,你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取下来,看它那名贵而又精致的装帧,看它那大方而又认真的编排。当你看的时候,你心里总是热呼呼的,使人感动的,是两颗伟大的心的跳动,是秋白同志那短暂的一生为党为人民做出的大量的工作,是鲁迅先生那种阶级感情的深挚,那种忘我地、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当然,这本书的定价可能是相当贵的,你也许不一定买回去。但是,就在你抚摩它、翻阅它,而思想上又联想到以上那些事情时,不是已经得到了很大收益了吗?
又譬如,在书架子上,你总会碰到不少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旧书,有延安印的、有重庆印的、有桂林印的、有东北印的、有香港印的……。这些书,由于年月久了,纸张又多数不好,有的破损了,有的字迹不清了,但是,这里很多书是你需要的。如果你是治现代文学史的,你就可以找到这些时期文艺问题上的争论,还可以找到现在已年老,那时候还年青的诗人们的诗集,还可以找到……,总之,对你是非常有用处就是了。而如果,你是一个富于感情,喜欢回忆的人,你还会想起很多事情来。譬如说,正是这一本书,启发了你的思想,使你背叛了原来出身的剥削阶级,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千里迢迢,奔向革命的圣地,抗日的摇篮——延安。又譬如说,正是这本书,像一位严峻的老师,有益的朋友,曾经督促过你,鞭策过你,使你步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即使是在战火纷飞,转战千里,背包要减小到最大程度的时候,你仍旧把它背在背上。又譬如,正是这本书,它通过了层层封锁,道道检查,最后终于从解放了的天地,到达你手里的时候(你那时正在黑暗的蒋管区),你是多么的高兴。就在收到这本书的晚上,你把门帘关得严严地,然后从晚上一直读到天亮,从里面听取真理的声音。这时候,这些摆在书架子上的一本一本的旧书,就不单纯是一本书了,它简直是童话里的专门牵惹人回忆的小银铃当了。这回忆是多甜蜜啊!
又譬如,书架上本来是一本现在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书,但它一下子刺痛了你的心。原来,这是一本讲真理的书,这是一本讲辩证法唯物论的书,这是一本讲怎样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劳动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书。这样的一本书,在现在是“平平常常”了;可是,在过去,在那黑暗的年代,这样的一本书要得到手并且传布它里面的真理,那可真不容易呐。为了这样的一本书,有的人坐监牢,有的人受审问,有的人竟至因此丧失掉性命,抛掷了头颅。是他们的血使真理的树长得更青,使真理的花开得更繁盛。当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又复在这旧书店里看到同样一本书时,自然会肃然起敬,自然会百感交集,而最后,自然会形成一股鞭策自己前进的无言的力量。
就是这样,不断地翻,不断地看,不断地想,往往半天时间还不够,若不是到了吃饭的时间或者书店关门的时间,总是忘记了回家的。我就是这样买来买去,把自己眼前需要的书竟买了有几成了,它们就放在我书桌后面的一个书架上,一伸手就可以够到。因为这些书离着自己这么近,所以有时候在休息时,也会浸沉于在旧书店所产生的那些缅想里。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书,简直成了每一个深夜都陪伴着我一同工作,一同休息,一同倾谈,一同回忆的莫逆友人了。
所以我说逛旧书店是我的娱乐。


第8版()
专栏:

春潮(木刻) 黄永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