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河北大学物理系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基本技能技巧训练
新华社天津17日电 河北大学物理系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
这个系在学期初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进行了一次了解,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基本技能技巧掌握的还不够好。从本学期起,他们就把加强基本训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制订了加强基础课、习题课、工具课等各门课程基本训练的要求和具体措施。例如对电学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就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基本的电学仪器;学会使用电源和线路的联结与检查的技术;掌握变换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方法。由于要求明确,学生上实验课也就心中有数了。
这个系在基础课教学中,首先注意通过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力学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提问和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较准确、全面地掌握力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在每讲一条具体规律时,都要求学生了解规律的实践基础和起作用的范围,让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用语言、数学和画图等方式将所学的规律表达出来,并能够运用某一规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其次,他们还注意了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运算解题的能力。将学生的实验小组适当划小,增加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每作一项实验时,教师都明确提出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操作规程,仔细地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这个系三年级的光学实验课,在试验用普夫利希光度计测量不同物质对各种单色光的穿透和吸收的能力时,教师就采取了讲解、提问题和组织学生预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先从原理上了解这个仪器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实验的步骤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在对原理比较充分理解以后再作实验,培养学生自觉使用仪器、研究物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逐步地掌握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加强了个别指导。有的学生所作的实验达不到要求,教师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重新再作。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也很严格。每次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的数据与结果、心得体会以及回答教师留下的思考题等。在训练学生运算解题能力方面,在不使学生担负过重的条件下,适当增加了一些课下作业和习题课的时间,使学生有时间多作些练习。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每门课要作十几个题。在习题课中,教师讲解典型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讲解的推理方法和运算技巧。在给学生留作业时,选择多种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
这个系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并规定严格要求以后,学生对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已逐渐重视起来了。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使用仪器的技术,以及实验时观察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因此,教师们认为目前学生所作的实验,一般都比较准确,误差很小。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焊接和调整五灯外差式收音机。有些学生还总结出了作好实验的体会,互相交流经验。(附图片)
南天大学生物系在实验课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教师张之珍(左一)在指导学生绘图 新华社记者 陈锡珍摄


第4版()
专栏:

从民族地区的卫生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
云南中医学院整理民族医药遗产
据云南日报消息:云南中医学院部分师生在深入边疆民族地区进行防治疾病工作中,从当地的卫生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发掘、整理兄弟民族民间医药经验,鉴别分析新发现的中草药。
云南中医学院师生在深入边疆兄弟民族防治疾病中,发现民间流传的医疗方法和各种验方非常丰富,但由于过去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兄弟民族医药方面的宝贵遗产,经过加工整理、见于文字记述的很少。于是,他们在防治疾病的工作中,对民族民间医药遗产进行了发掘整理。他们在半年多的时间中,拜访了数百名哈尼族、傈僳族、傣族、彝族、苗族等民间医生,以及只懂一方一药的各族农民。他们调查研究的第一步,是从各县卫生院了解一些当地民间医生,与他们一起开座谈会,交流医学方面的经验。然后又通过一些当地医生、老农的介绍,登门拜访,虚心拜当地草药医生为师,向民间医生学习。师生们从多方面了解药物的效用,然后进行整理,把治疗主要疾病的单株药材,进一步研究组成方剂。
深入红河县三区石头寨乡的张学义小组,发现哈尼族大妈钱文英治疗妇科病的药方,便和她一起分析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改进。他们还发现当地民间用“硫磺针”治病,对感冒、胃痛、疟疾等均有疗效。这种疗法类似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上记载的焠刺法,但这种焠刺法的具体方法早已失传。现在他们已对硫磺针治病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整理研究。据初步统计,这次深入兄弟民族地区后,先后搜集验方、单方六百多方,其中内科三百八十六方,外科三十五方,儿科十三方,妇科二百五十四方,五官科九方,同时还发现了二百多种过去各家本草书上尚未记载的中草药。如野生“三七”、治疟疾的青鱼胆、治风湿的俐梁树皮,以及治疗癌症和其他各种疾病的药物。这些验方和药物经过试验,大部分都有较好的疗效。
经过这次下乡防治疾病工作,师生们不仅发掘整理了不少兄弟民族宝贵的医药经验,协助当地医务工作者保护了当地人民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不少师生改变了过去对民族民间医药经验的看法,懂得今后在民族地区开展防治疾病工作,必须从当地的卫生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发掘、整理当地各兄弟民族的医药经验,并加以充实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各族人民身体健康。(附图片)
苗 地插图


第4版()
专栏:

武汉安排中小学暑假活动
师生将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新华社武汉16日电 武汉市中学从7月16日起放暑假,小学的暑假将从7月22日开始。
武汉市教育局、共青团武汉市委对今年中、小学暑假活动已经作了妥善安排,使师生们在暑期得到充分休息,过着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在暑假里,教师们一般只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备课,研究下学期教材,轮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补课。学生除参加二、三次返校日、做好必要的作业题、进行适当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以外,大部分时间是休息和参加一些小型的有意义的活动。
目前武汉市有关部门已为中、小学生安排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市儿童图书馆将请红军老战士给学生作报告。同时扩大了图书阅览室。图书馆的电视室专场为学生开放。新华、礄口、人民等六家电影院,在暑假里开辟学生电影优待场,为他们放映优秀影片。市体育馆游泳池还指派专职教练员,指导学生们学习游泳。


第4版()
专栏:

历史博物馆收到群众捐献文物一万多件
丰富了历史科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充实了博物馆的陈列内容
本报讯 中国历史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收到各地人民群众主动捐献的文物共计一万二千二百四十二件,其中有不少比较珍贵的文物资料,这些文物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捐献文物的有工人、农民、革命前辈、民主人士、机关干部、教授、学生和市民等一百多人。他们热情的把在家存放多年、流传数代的文物捐献给国家,甚至不辞劳苦的远道送来或寄来。
这些文物丰富了历史科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充实了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如沈阳化工研究院张少铭先生捐献的“召伯虎簋”和“鄀公敄人簋葢”,是西周和春秋时代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召伯虎簋”有一百零二个字长篇铭文,记载西周贵族召伯虎受周王赏赐土地的史实,是说明西周末期社会制度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天津乔六易先生捐献的新莽政权所铸的“六泉十布”钱,反映出王莽称帝以后政治经济制度的紊乱,说明了王莽改制对劳苦大众进行政治欺骗和经济剥削的情况。孙鼎先生捐献的“霸陵过氏?”是汉代用于冶铸的冶橐或排囊的风管,是已发现的我国冶铸鼓风设备方面最早的一件实物,与汉画像石中的冶铁图相印证,对我国冶铁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珍贵资料。此外,高名凯先生捐献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大政殿宝”玉玺,是表现后金建立政权的珍贵实物;西安高智怡先生捐献的“蒲松龄手书词稿”和关瑞梧、关桂梧先生捐献的“紫檀雕镶嵌广角云龙立柜”等,都陈列在明清馆内。
在捐献的文物中,还有反映农民起义和阶级斗争的文物。旧时代的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一向是采用镇压手段,一向是把保存农民起义文物的人,视如违法犯禁,同时这类文物都被统治阶级销毁了,因此能够流传下来的遗物非常稀少。今天,这些文物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有罗伯昭先生捐献的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时所铸的“应运元宝”和“应感通宝”钱;济南王献唐先生捐献的李自成政权所铸的“夔州防御使符”铜印;山西毕汉臣先生捐献的李自成起义军于崇祯十七年向北京挺进时,在山西宁武与明政府军作战时所用的“军刀”;上海戴葆庭先生捐献的太平天国钱币一套一百一十九件,也是极为难得的文物。
中国历史博物馆对捐献文物的各方人士,分致了谢函;中央文化部也根据情况,有的颁发了奖状或奖金,表扬他们热爱文化事业,化私为公的精神。 (杨文和)(附图片)
李自成起义军所用的军刀
西周召伯虎簋


第4版()
专栏:

全国人大代表贺贵严在京逝世
新华社17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贺贵严先生,因病于16日二十二时五十分在北京逝世。
贺贵严先生是湖南省宁乡县人,享年七十二岁。遗体已于17日下午举行火葬。
贺贵严先生治丧委员会由程潜、王昆仑等二十九人组成。定于20日上午九时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公祭后移灵至八宝山革命公墓。


第4版()
专栏:

蒙中友协代表团到达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负责人会见代表团,毛纺织厂职工集会欢迎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7日电 今天上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自治区副主席杨植霖、奎璧,会见了以蒙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团长、蒙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部长衔第一副主席奥特根巴雅尔为首的蒙中友协代表团全体成员。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蒙友协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副会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候补书记胡昭衡,中蒙友协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副会长、自治区副主席朋斯克、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第一司副司长谢云,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嘎儒布僧格,中蒙友协内蒙古自治区分会秘书长布赫等。
蒙中友好协会代表团是由北京乘火车在今天上午到达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陪同代表团同车到达的,有我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第一司副司长谢云。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7日电 内蒙古毛纺织厂五百多名各族男女职工今天举行集会,热烈欢迎由奥特根巴雅尔率领的蒙中友好协会代表团。
毛纺织厂党委书记张强在会上致欢迎词。他盛赞蒙古人民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四十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蒙中友协代表团团长奥特根巴雅尔也应邀在会上讲话。他说,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蒙古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一致的目标。蒙古人民把中国人民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也看作自己的成就,并为此感到骄傲。


第4版()
专栏:

朝鲜自行车队到北京
新华社17日讯 应邀来我国访问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男、女自行车队一行十人,16日由领队申夏泽率领到达北京。代表队中共有四名男运动员和四名女运动员。他们都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优秀自行车选手。


第4版()
专栏:

波兰公路工会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17日讯 应中国公路运输工会全国委员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波兰公路运输工会代表团一行三人,在团长、波兰公路运输工会主席米·格拉德率领下,结束了在我国的参观访问,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到机场送行的,有中国公路运输工会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封夫保、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邵乃奋等。


第4版()
专栏:

中蒙友协代表团访蒙归来
新华社17日讯 由张致祥率领的中蒙友好协会代表团,应蒙中友好协会邀请参加了蒙古人民革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后,今日乘火车回到北京。
前往车站欢迎的有中蒙友好协会副会长曹禺、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楚图南、丁西林、屈武、罗俊等。
蒙古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托依夫等也到车站欢迎。


第4版()
专栏:

重庆卫生部门采取多种措施
帮助老中医总结行医经验
据新华社重庆17日电 重庆市医药卫生部门积极帮助老中医总结、整理行医经验。
重庆市共有老中医四十多名,他们行医一般都有四十多年历史,其中有的临床经验相当丰富,有的对治疗某一方面的疾病有专长。去年,市有关部门,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党的中医政策,邀请他们座谈祖国医学遗产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时,还对他们总结、整理医学工作,作了安排。如适当地减轻老中医的门诊任务,他们可以半天工作,半天整理自己的经验;有的老中医因年老不能动手整理经验,市卫生部门就派有一定水平的青年医务人员给他们作助手,帮助他们进行整理总结。全市还通过经常性的座谈会、谈心会和一些小型学术活动,互相交流经验。老中医唐阳春对中医内科颇有研究,一年来,他已先后整理出《伤寒温病辨证揭要》、《运气真诠》、《实用草药方剂》等书。有名的骨科老中医师张乐天,虽然年迈体衰,但在青年医务人员王斌宪的协助下,也先后整理出《中医骨科学》以及一些炼膏丹丸散的经验。文仲宣、孟超凡、李巽芳老中医师除了积极整理临床经验外,还献出了自己保存了多年的《神农本草经》、《紫虚真人脉诀秘旨》等重要书籍和有名的吹喉散、眼药等秘方。


第4版()
专栏:

踏踏实实地前进
——微生物研究所对马铃薯退化问题的研究 本报记者 易槐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要把科学工作作得多快好省,只有踏踏实实地去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马铃薯退化问题的过程,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 * *
马铃薯在我国长城以南气温较高的平原地区,种植一年就要退化,第二年产量只能相当于第一年产量的三分之一。马铃薯为什么退化?能不能不退化?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苏联和英美的科学工作者曾经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钻研,有些学者认为病毒的感染率决定了马铃薯的退化;有些学者排斥病毒感染的看法,认为是高温环境引起了马铃薯的退化,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看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1953年开始研究马铃薯退化问题。研究工作在林传光教授指导下进行。开始参加这一工作的有田波(现在是研究组组长)、张秀华等同志,以后又逐渐增加到十人。经过七年多艰苦紧张的劳动,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现在,他们一面继续探索影响退化的因素;一面对已经肯定的影响退化的因素作进一步的研究。 从 实 际 出 发
在研究工作开始的一年多中,研究组的工作主要是:在马铃薯生长季节到各地从事有关马铃薯退化的各种材料的调查;非生长季节大量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一年多的时间,研究组的两三个同志曾经遍走张家口地区、天津、大名、山东、安徽、浙江、福建、黑龙江等地进行了许多调查。他们还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关于马铃薯退化问题研究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各家各派关于马铃薯退化问题的观点及其根据,又将各个学派的主张和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并从中找出研究的线索。这种广泛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的工作曾经使初做研究工作的青年同志感到苦恼,当时他们认为,像这样搜集、阅读资料,似乎算不得研究工作,作这样的工作收获不大进步不快。当时主持这一研究工作的林传光教授却说:科学工作要一步步来,积累资料,了解问题的历史材料和现状、理论和实际的状况,是研究工作的基础,没有这第一步,就很难有什么创造性的劳动。应当相信在我国特殊地理条件下所表现的多种现象和农民的丰富栽培经验,必然会提供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段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为大家所认识。
在阅读文献和实地调查中,他们果然发现重要线索,例如河北省张北县的种薯种在北京郊区,第二年产量只及第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90%以上的植株呈现病态。这很难用病毒的侵染来解释。同时,不仅在退化地区发现有病毒侵染,在不退化地区的薯块中同样也发现有病毒侵染。这一现象说明病毒的存在,并不一定就能引起退化。又如:退化地区的确是高温地区,在华北,可以以海拔和气温为标准划出退化地区的界线。但是,大名地区的气温比北京和天津高,而北京天津却一度要到大名县调种。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大名农民的某些特殊栽培方法阻止了马铃薯的退化?这些现象启发研究组的同志们注意研究病毒、环境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设想既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包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经验和创造,它为以后几年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正确的途径。这是保证研究工作能够争取时间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谨 严 准 确
要研究病毒、环境条件和寄主之间的关系,需要在严格的人工控制下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工作。研究组在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方面,一丝不苟,坚持高度准确和一致。
研究组的同志们认为,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上差之毫厘,研究的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方法和材料的准确和一致,是使结论准确无误的必要保证。
要证明退化不是由于单纯的高温或病毒引起的,要证明病毒、环境和寄主三者互相影响,需要用无病毒马铃薯进行实验,培育无病毒马铃薯是一件技术上相当困难的工作。在大田中生长的马铃薯总要受到病毒的侵染。在温室中培养,可以隔绝病毒的侵染,但是,温室中的生长条件不够正常,和自然环境相差太远。
做土壤温度和退化关系的实验,需要人工调节土壤环境。在温室中便于调节土壤环境,但是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条件和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温室环境和大田不同的条件,可能使某些现象不能充分显示出来,某些现象又表现得过分突出,这些变化究竟是哪些条件所引起的,则不易判别。用这样的实验方法所取得的资料不能做为研究工作的依据。
为了寻找一种准确的办法,他们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终于设计出一种“土壤条件调节床”。这种设备外观和温室相似。但是上部用防虫铜纱罩代替温室的玻璃,既可以隔离病毒的侵染(因为某些昆虫是许多马铃薯病毒传染的媒介),控制土壤的温度、水份和空气流通;又可以使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在和大田基本相同的环境里。
对实验材料,研究组也同样坚持必须准确、一致。只是为了取得足够使用的无病毒侵染的种薯,他们就做了四年左右的辛勤的工作。除了前面谈到的设计“土壤条件调节床”以外,他们认为必须用同一个“祖先”所繁殖下来的“后代”做实验,以保持材料的一致。这样就需要先用一个种子繁殖出几个薯块,然后再用这几个薯块作种薯繁殖出几十块种薯。如果他们不是这样严格要求,一开始就用几个种子培养,那么只需要一个生长季节,就可以繁殖出几十块无病毒种薯,大大缩短了培育无病毒种薯的时间。但是,几个种子繁殖下来的种薯由于它们本身条件不同,可能给分析实验工作带来困难。为了保证实验材料的更加一致,他们都是把许多均一的块茎切成几块,分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他们把几块无病毒薯块继续和病毒隔绝,分放在几种不同的温度中培养,在一定范围内不论高温、低温结果全不退化。这就证明仅只高温而没有病毒侵染,并不能引起退化。他们同时把一部分带有病毒的种薯,分别放在不同温度中培育,结果,生长在高温中的发生退化现象,生长在低温中的就不退化。这证明仅只病毒而没有一定的温度条件,同样不能引起退化。从此看出了病毒的侵染只是提供了退化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的实现,取决于环境条件对马铃薯耐病性的影响。这样的实验虽然花了几年的时间,直到1958年才完成,但是,这是完全值得的。在以后继续进行的实验中,证明这些资料是准确的,根据它们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在以后的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没有因为前一段材料的不准确或结论的不符合客观实际而发生过困难。研究组在这方面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乍一看来似乎使工作的进度慢了,实际上,这种作法不但保证了工作的质量,而且保证了工作的速度。可以设想,在这些方面如果稍一马虎,实验工作就有可能需要返工重做;或者是根据不准确的方法和材料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困难,既浪费了时间,还可能导致最后结论的错误。 尊 重 事 实
在进行某一项研究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在北京自然条件下在花盆中栽培的马铃薯所结的种薯,种在退化地区的大田中,仍然可以维持原来的产量而不退化。这些薯块既感染了病毒,花盆中的土壤温度又比大田为高,土壤温度高必定降低马铃薯对病毒的耐病性的说法,显然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研究组抓紧这个现象进行研究,并且坚持了四年之久。
一开始,研究组对这一现象也曾有一个假设,他们想盆栽马铃薯所以不退化,可能因为花盆土壤中含有大田中所缺少的营养,希望能够找到这种营养成份,在大田中增加这种营养,就可以防止退化。但是,在进行实验中,他们却不受这个设想的限制,不只是去寻求资料来证实这个设想,而是同时从通气、微生物、温度等几个不同角度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营养、通气、微生物几个因素都被否定了,最后发现昼夜温差较大是花盆土壤不同于大田的重要条件。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在昼夜差异特别大的西藏某些地区马铃薯并不退化。加上对全国其他种植地区温度情况的研究,可以初步确定昼夜温差的大小是马铃薯退化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他们并不就此最后肯定这个看法,而是继续对这个论断进行反复验证。他们在北京马铃薯退化地区用人工扩大土壤温差,在西藏不退化地区人工缩小土壤温差,进一步观察温差对退化的影响,初步结果是北京地区加大了土壤温差所种出来的马铃薯不再退化,西藏地区缩小了土壤温差所种出来的马铃薯呈现退化现象。为了保证实验材料的一致,他们曾把许多已经退化的种薯分别切成两块,一半种在北京,一半种在西藏。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种在北京的继续退化,种在西藏的则逐渐恢复健康。他们最近的试验说明,在盆栽不退化的现象中,还有其他因素起作用,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完全揭露这一现象的本质。
这种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验,反复验证的作风,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的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事实来验证对客观规律的假设是科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但是,有些事实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些事实又掺杂着有其他条件或因素。因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在验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能带有主观性。只去选择能够证实自己观点的材料,这样的验证只会把研究工作引入歧途。像马铃薯研究组这样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验,在提出了论点之后,继续从反面、正面进行验证,才能真正让客观实际来验证主观判断,才能避免验证中的偶然性。这是真正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也是使研究工作的结论准确无误的保证。欲 速 则 不 达
有一个短时期,微生物研究所领导方面和研究组的同志也曾产生了一种急躁求快的情绪。他们离开原来研究的基础,设想找出一种更简便的办法,来防止退化。这个设想本身的根据并不充分,为了“快”,实验方法没有经过检验;实验材料又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结果,实验没有成功,而且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没有什么帮助。违反了科学工作本身的要求去求“快”,只是徒然占用了一些人力和时间,影响了研究工作的进度。科学工作要求系统、要求精确、要求实事求是,就只能踏踏实实地按照这个要求办事,而不能违背这个要求去求快。马铃薯退化问题的研究工作者严格地按照科学工作的要求办事,这就是最可靠的也是最快的作法。反之,就“欲速则不达”,不但不快而且会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