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游记

重访“天一阁”
群明
浙江宁波“天一阁”,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自明代嘉靖年间(约1561年左右),兵部右侍郎范钦创建以来,已经有四百年了。
宁波解放不久,我曾经访问了“天一阁”。当时我想像中的“天一阁”和眼前出现的“天一阁”差别太大了……。记得,当时我走近“天一阁”大门,是一片荒草萋萋,“人迹罕至”的地方。我敲开了紧闭的大门,走到藏书楼前,看到有名的“九狮一象”假山,已经倒塌下来,闻到“天一池”中污水发出来的一股臭气。在藏书楼下,翻开了1937年所编书目,使我触目惊心,所藏书不是残缺,就是虫蛀、水渍、腐败。所剩藏书两千一百五十四部,残缺的占一千零五十五部,虫蛀水渍腐败的有二百四十七部,我借阅了明抄本《北曲联珠》,但是书已被水渍,不能揭开,又借阅《事物纪原》,书中蠹虫爬到我手上,书已千孔百洞。……当我出来时,抬头见到靠藏书楼东边炊烟绕着熏黑了的藏书楼房角飞升,心中想着:“天一阁”为什么会败落成这样不堪设想呢?……但是,事隔十年,我又访问了“天一阁”,这一次也出乎想像之外。当我走进了一座新修的石亭、石象、石马罗列的花园,还以为“天一阁”还没有到,沿着一条两旁鲜花盛开的小道,我看见了新建的圆形大门。走进去,是朱漆闪光的“千晋斋”,里面陈列着汉朝至清代各个时期的一千多块砖头,因为晋砖特多,所以叫“千晋斋”。旁边另一室摆着三十多块唐、宋、元、明石碑,其中唐朝褚遂良书写的神龙本《兰亭》,十分名贵。从这个院里往后走,就到了藏书楼院内,“九狮一象”的假山,已经修复,神气活现,“天一池”中金鱼正在戏逐争食。……藏书楼下玻璃长橱陈列着解放后宁波出土的文物,有重修“天峰塔”时搁楼上发现的六朝、隋、唐的塑像,壁上挂满明、清两代的名画,登上楼,明代王原相所书《宝书楼》匾额仍按原样挂在堂上,大书橱十只,也按原样陈列。但是橱内书籍,近年来经多方面搜集,已将原缺中一百五十本书,重新入橱。橱内蠹虫已经除净。我翻开原来虫蛀、水渍的书,现在已经整旧如新。走到藏书楼后面一座修竹茂盛的“尊经阁”,这里藏着解放以后搜集的十万多册古籍,有很多借书的人正在借阅。
在“天一阁”工作的同志又带我走进一座花坛、花盆布满的院子里,这里有供读者阅读书籍的三间房子,我们就进房坐下来,谈着“天一阁”四百年来的历史。原来范钦一生精力搜集的书,藏在阁内,因为怕子孙毁坏,所以有各种禁牌。但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接连发下谕旨,并指明“天一阁”是著名的藏书楼。当时范氏子孙范懋柱,为了讨好皇帝,忘了祖宗禁约,乾隆三十八年浙江巡抚三宝从范懋柱手中送京的书有六百三十八部。这些书按谕旨说抄录以后,“概令给还本家珍守”,但是《四库全书》修成后,范氏的书并未发还。接着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军队占据宁波,侵入“天一阁”,用武力抢去珍本《明一统志》和有关研究我国疆域、风俗的地理书数十种。太平军进入宁波时,帝国主义分子——传教士,乘乱勾结游民,偷盗了大量珍本书籍,数字无法统计。1914年,上海帝国主义文化商人勾通旧书商,潜入“天一阁”中,按帝国主义所指定的书籍,盗去了一千多种。以后不断被偷盗,无法防止。因此藏书一天一天减少,而范氏子孙也无力重整。清初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说:“尝歎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黄宗羲想不到“天一阁”会被皇帝和帝国主义抢劫……。但是,宁波一解放,人民政府立即指定文物管理机构,重点保护“天一阁”,“天一阁”可以说是“绝路逢生”了。一年一年“天一阁”逐渐改换了面貌。1953年为了防止万一失火,政府拨款四千元征购隔壁民房一幢,另拨修理费一千多元。1956年8月台风刮倒“天一阁”围墙,政府又及时抢救,连同藏书楼前假山和“天一池”修好。1959年,政府拨款二万多元,群众自愿投入义务劳动,将一座坟场迁移,美化了四周环境,面积从二千七百平方米扩大到八千八百六十平方米,造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花园。
我们谈着范钦想不到四百年后的今天“天一阁”的重整,他更想不到他苦心搜罗的珍本书,今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58年中国科学院特地派人到“天一阁”拍摄了二百多种珍本书。“天一阁”替江苏、云南、天津、安徽、广东、甘肃等地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复抄古籍,几年来抄了五百多万字。现在从全国各地到“天一阁”访书、抄书的人,每天跟踵不断。
当我和“天一阁”负责人告别时,他告诉我说:“天一阁”藏书增加很多,其中有像《石仓十二代诗选》这样的珍本……现在藏书楼已经太小了!”我说:“黄宗羲所谓藏书‘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这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个痛苦的经验;我们今天,不但藏书‘久而不散’,而且越藏越多……。”


第6版()
专栏:访问记

盖叫天的功夫
本报记者 洪和临
“……刚劲有如百炼钢,也可以柔软得像条绸带子;快起来如燕掠波,舒缓之处像春风杨柳;动起来像珠走玉盘,戛然而止就像奇峰迎面。”这是欧阳予倩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武工和身段的几句描述。
盖叫天老先生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六十五年以来,他继承和发扬传统,辛勤努力,在塑造武松、林冲、赵云等正面人物方面独创一格。在演出《武松打店》这出折子戏中,这位老艺术家运用精萃洗练的形体动作和刚劲俊秀富于雕塑美的舞蹈,再现了武松耿直豪爽的英雄性格,威而不猛,确如田汉在他赠给盖叫天的诗中所描述的:“须眉如雪气犹龙”。不论是那龙腾蛟舞的“抢背”(对打时身体凌空翻转,然后再弹地腾起),那惊心动魄的迎头掷刀和英武潇洒的转瞬间脱褶亮相,都达到了举重若轻,出神入化的高度艺术境界。
为了了解这位老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我到寓所拜访了他。晨光刚刚射进卧室,老先生早已经起身练完功了。一谈起勤学苦练,他立刻精神抖擞,边讲边做,完全沉浸在艺术实践的喜悦中。盖叫天说:不受一番冰霜苦,那得梅花放清香。他在譬喻练功必须持之以恒的时候,风趣地说:我们唱戏的人一辈子是脑瓜冲地(指拿大鼎)长大的,多出一道汗,才能多明一层理。
六十多年来,他是怎样坚持练功的呢?概括起来,大体上是苦、勤、学、想几个字。他强调说,一个演员必须有扎实的功底。万丈高楼从地起,只有基本功练好了,到台上才能纵、跳、翻、飞,闪、掸、腾、挪,运用自如。他四十八岁时,有一次演狮子楼,从二丈多高的“楼上”,一个“燕子投水”的跟头翻下去。为了避让别的演员,自己失掉重心,跌得左腿小骨穿靴而出。他想:人躺下可以,但武松绝不能倒下。于是忍痛咬牙用右腿半蹲着亮相,坚持了好几分钟,一直挺到幕闭以后才让人扶下台去。他一边对我作着当时用过的“金鸡独立缕刀式”,一边拍着他那粗壮的右腿说:当时我是有股子“耿”劲,但是假如这条腿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武松”就非躺下不可了。在他几十年的舞台生活中,曾伤过臂,断过腿,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在艺术的道路上锐意精进。为了把功练得扎实,他常常走上四五里路,直到把腿走累,才开始练蹲着跳跃行进的“矮子步”。一谈起这些,他就笑着说,练功就要有这个“笨”劲。台上用一下,你在底下就必须练几百下、几千下。
盖叫天成名以后,仍苦练不懈。六十多年来,几乎没有一天中断练习。他折腿以后卧床两年,仍然不忘“伸筋拔骨”,伤腿不能动,他就躺在床上“意练”,并且把腿用带子吊起来,运动已经僵硬的腰部筋肉。高度的事业心、对艺术的责任感和多年的艺术实践,使练功成了他的第二生命。他严肃地说:如果说练功有秘诀,那就是练得越受不了时越要挺过去。一定要“趁热打铁”,这就叫斗争。他说:过去老师们常常打比喻说,练功要一步步地加紧,汗也要一遍遍地出。这全靠自己苦练,汗出得越多,功夫也就越深。他一边把湿毛巾用力拧出滴水,一边说,反正汗在你的身上,不使劲挤是出不来的。
盖叫天不单主张苦练,而且主张练得“有门道”、“有规矩”。他说:我们要做到人练功,不能让功练人。倘若光晓得吃苦,一个劲地蛮练,说不定反而练“傻”了,练“僵”了。这就要老师善于指点门路。他说,练功要讲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要顾到舞台上的“镜头”,要练得合乎生活的“谱”,才能练得美。他做了一个武松打虎的身段,故意装成低头看虎,呲牙瞪眼,气喘吁吁,并且对我说,要演成这般模样,劲也费了,戏也完了。他马上又改成另一副表情说:一定要抬头面向观众,眼睛向下看虎,脸上要英武中带着俊气,气还得匀。这样,观众才能感到美。艺术要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在这里,他特别指出应当练好气功,以配合形体动作。他说:有人奇怪为什么我演戏以后不大喘,汗也出得少,这是多少年的苦功夫“给”我的。一定要“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要练到会运气,会控制出汗。
善于向生活学习,勇于创造,是盖叫天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不仅熟练武功,对京剧中老生、武旦等行以及许多地方戏曲也有深刻的研究。他的家里收藏着各样的字画、雕塑、铜器、瓷器。他喜欢游山玩水、戏鹌鹑、斗蟋蟀,年青时还是骑马、骑自行车、踢足球、溜冰、摔跤的能手。正如盖叫天所说:“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丰富的生活体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和兴趣,是他在艺术上兼容并包并形成“武戏文唱”这一独特风格的基础。当然,关键还在于他经常强调的两个字:学和想。他主张表演一定要有“魂灵”,最反对不结合生活乱耍乱演,反对“千人一面”。谈到这里,他一边表演一边说:演武松应该是武松样,演李逵应该是李逵样,同是武松,在“十字坡”、“快活林”、“蜈蚣岭”里又各有各的样。这就要靠演员细致地观察生活,善于钻研创造。一个演员要有“望空扑影”的本领,要演别人没有的,不创造就没有艺术,不想就不算练功。几十年来,盖叫天不断从“万物”中吸取自己的艺术营养,不断地再创造。他的一招一式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生活根据,都是经过苦心思索、千锤百练才形成的。他看到推独轮车的农民就钻研这种富于动作感的姿态。他从老鹰飞翔的动作中,孕育出著名的舞蹈身段“鹰展翅”,根据国画“墨龙”双爪飞舞的姿式,联想出对打的造型。轻拂的柳林,变幻的云烟,都成为他艺术创造的源泉。三十多年前,他在街上看到一辆人力车被撞翻,一支车轮忽而向前滚动,忽而又折了回来,立刻想起要创造一个新的舞技。他回到家中用一个木圈套在脚腕上练了起来,边想边练,甚至睡着了脚还在划圈。不久,我国京剧舞台上就第一次出现了孙悟空边开打边用脚舞乾坤圈的精采动作。
盖叫天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反对武戏中单纯追求勇猛火炽的倾向。在“一箭仇”中他为了刻划史文恭内心桀骜不驯而表面却文质彬彬,对一个抖袖、一个眼神都做了细致的揣摩,他自如地舞动三绺长须,刻划出这个人物骄矜激动的心情。
盖叫天说:我们要学到老,创造到老。和他同来的一位演员告诉我:盖叫天杭州寓所挂着已故名画家黄宾虹所题的匾额,上写“学到老”三个大字。原来,盖叫天十五岁时在杭州路见九里松亭的牌匾上有“学到老”三字,遂以此作为座右铭,多年来一直信守不渝。
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这位老艺术家还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又兴致勃勃地站起来做了个武松两臂高举的“罗汉式”,然后擦擦汗对我们说:这个身段是我六十多岁时才“悟”出来的,我以前演武松,两手是平的,演来演去,觉得这是武生的一般身段,不能充分表现武松的“耿”性,才又创造出这个新的身段。艺术是人民的。艺术没有个底。六十五岁时觉得五十岁时的不行,七十五岁时又觉得七十岁时的不行,将来我还要练出八十岁、九十岁的身段呢!(附图片)
盖叫天扮演的武松 陈娟美摄


第6版()
专栏:气象台

话台风
刘彭野
台风是热带海洋上产生的类似水旋涡一样的空气大旋涡,它是一种巨大而猛烈的热带海洋风暴。这种热带气旋除大西洋南部以外,全世界热带海洋的西部都会发生,但以北太平洋的东亚地区发生的次数最多,而且强度最大。这种热带气旋因为发生的地区不同,而有各种名称: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及西印度群岛和墨西哥西海岸叫“飓风”;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叫“风暴”;在菲律宾群岛附近叫“巴加俄斯”;在南印度洋和澳洲西北部海洋上叫“威廉威廉”;在中国和日本沿海一带叫“台风”。
台风主要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北纬六到二十度之间的三个地区:即中国南海的中部和北部;菲律宾群岛的东部海面和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附近(距我国东南沿海约三千公里处)。其中以加罗林群岛一带发生的台风次数最多,菲律宾东部次之,南海较少。这些地区只要有台风发生,就有可能侵入我国大陆或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每年5月到11月是我国台风季节,尤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盛。我国南起广州湾,北到辽东半岛沿岸,都是台风侵袭的范围,一般是5月侵入汕头以南地区,6月侵入汕头与温州之间地区,7月开始侵入温州以北地区,而且7月台风登陆的次数增多,8月最多。8月以后,台风登陆的范围又开始逐渐南移。
夏秋两季,在菲律宾以东的赤道海洋面上,由于阳光直射,海面上的空气烘热极快,所以含有大量热能和极其丰富的水汽的空气,便迅速上腾,湿热空气升高遇冷凝结成雨云又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含热量剧增,空气上升更快,便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时,四周较冷的空气便迅速地向这个低气压区填补,而形成强烈的风旋涡,这种旋涡因在北半球受地球由西向东自转的影响,从南半球吹来的西南信风和靠近赤道北面的东北信风会合的影响,而成反时针方向旋转。这种旋转又帮助了空气上升,这样空气的旋涡便越旋越大,最初它只是长宽几十公里的旋涡,以后便逐渐扩展到长宽一千多公里左右的范围。台风除了旋转以外,还顺着风的去向移动,因为菲律宾海面上昼夜都刮东风,所以台风在这里一形成就向西移动,一路上因风向一点一点的改变,台风移动的方向也跟着改变,先是自东向西,后转向西北,再转向北,最后转向东北。
台风的行速平均每小时约为二十五公里,一般台风从菲律宾海洋面到我国东部需要六天左右时间,但是它旋转的风速每小时却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以上;移动快的台风每小时能走三十到六十公里,行径最快的台风一天左右时间就能到达我国沿海。台风在转弯的时候走的较慢,每小时只能走十几公里,台风走到我国沿海时,差不多正在转弯,所以走的较慢,等它转向日本方向去的时候,就很快了,每小时能走四十到六十公里。
台风的构造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由中及外是“台风眼”、“台风的旋涡部分”,最外一层是“台风的外壳”。台风来临的时候,先是台风的外壳到达,台风外壳到达时,乌云像平地高山一样带着风声雨声直奔头顶而来,马上乌云遮天,雷电并作,暴雨倾盆而下,转眼之间地上积水就能深达数寸,造成灾害。随着便是台风旋涡部分到来,风势更猛,雷电风雨并作得更加剧烈,并能拔树倒屋,毁坏庄稼。在海岸它能把一两丈高的海水拥上岸来。风过之后,它能把岸上的东西卷进海里。进入台风眼区,这时是无风、无云、无雨的晴天,或是微风小雨,有时在白天能看见太阳,在夜间能看见星星或月亮,这是台风中心区。台风眼的直径一般是十到四十公里,最长的能达一百五十多公里,台风眼经过一个地区最短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最长的也不过两个多小时。台风眼过去之后,乌云、雷电、狂风暴雨就又照样来了,这是台风旋涡的另一边到了。台风经过一个地方的时间长短,要看台风的大小和行速而定,短的三四个小时,长的得十到二十多个小时。
台风一般能伸进我国大陆一百公里左右,最远的能达四百多公里。台风登陆以后,因为水汽供给量减少,陆地摩擦力增大,特别是进入山地以后,很快就减弱或消失了。
现在台风还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需要预防。在海上或沿海地带如果发现海面上出现了异常不同的长浪,海水涨落不规则,海潮突然上涨数尺,又很快下降数尺,并且和海岸相击发出嗡嗡的巨响声,海水发热,海鱼翻肚,海水发出腥臭味,虾笼中窜进了鳞鱼,海燕成群的飞来,天空出现了马尾云或飞云,气压较平日急剧地下降等现象,就是台风来临的预兆,应当特别注意气象台的预报,作好预防台风的准备工作。
一般台风在远离我国海岸六百公里以外时(约当一般台风的四十八小时的行程),气象台便发出台风消息,进入六百公里范围以内时,发布台风警报,若离海岸约三百公里时(约当一般台风的二十四小时行程),则发布台风紧急警报,使我们预先知道台风的行踪,以便及早作好码头、仓库、农作物、塘坝堤岸、盐场、船只、建筑物、电讯设备等各方面的防风、防水工作,争取把台风灾害减免到最小程度。台风虽然还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但是,随着世界科学的发展,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台风斗争经验的日益丰富,我们一定能够使台风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6版()
专栏:小常识

西瓜与卫生
棕雨
西瓜含的水分多,含的糖质也很丰富,是夏天的消暑佳品。它的营养价值也很值得注意。据分析,西瓜的含糖量,约在百分之三点五到百分之十四之间,含的胡萝卜素、丙种维生素相当丰富,这些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西瓜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谈到,西瓜能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痺,宽中下气,治血痢,解酒毒。含汁还可以治口疮。有的医家,由于西瓜解暑热作用卓著,甚至称它为“天生白虎汤”。据近代医药学家研究,西瓜里的配糖体,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所含的糖,有利尿的功效,所含的小量盐类对于肾脏炎有显著的疗效,西瓜里还有一种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变为可溶性蛋白质,对于肾脏病人的营养很有意义。所以患高血压和肾脏炎的病人,更适于多吃些西瓜。
吃西瓜要注意清洁。切瓜前,要把瓜和切瓜用的刀洗净,并用开水烫过。切开的西瓜,要防止苍蝇或灰尘,更不能在切开的瓜上洒生水。这样才能减少胃肠传染病传播的机会。西瓜虽然好吃,但不要一次吃得过多。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西瓜性寒,它的别名就叫寒瓜,多吃有“伤脾助温”之害。


第6版()
专栏:

芦沟桥纪游
闻国铨
在这遍地郁葱生意盎然的大好季节里,我访问了芦沟桥。芦沟桥在北京西南十二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居民很多的大村镇,四周有一堵坚固的砖墙围绕着,从北京到周口店的公路,东西横贯其中。在这村镇的西门外不远,有一座十一洞的大石桥,平坦直卧地东西跨在永定河上,这就是芦沟桥。建桥以前,这地方是南北交通必经的一个重要渡口。
到了金代,才在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根据金史记载,桥工开始于1189年,即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完成于公元1192年,即金章宗明昌三年。以开工之年计算,距今年已有七百七十二年了。它是北京最古老的大石桥。这座石桥,在明朝中叶、末叶和清初曾经多次重修,甚至重建,桥名本叫广利,因永定河在宋、辽、金、元、明各朝,叫做芦沟河(公元1698年即清康熙三十七年,才改叫永定河)。到了元朝,就把这座跨在芦沟河上的广利桥,改叫芦沟桥了。芦,是黑的意思,因芦沟桥含泥沙甚多,水色重浊,因此,叫它芦沟河,也有叫它黑河、浑河或小黄河的。
石桥栏杆的顶端,各雕有石狮子一枚,分列桥的两旁,数目很多,当地人有“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明代蒋一葵写的《长安客话》中记载:“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据实地调查,桥南有石狮子一百四十枚,北边有一百四十一枚,南北两个相对,共有一百四十对(北边东端多一枚)。在有的大石狮子的足部或腹部,也有一枚或两枚小石狮子,因此,石狮子的数目,显得更多了。
至于石雕的技术,确如《长安客话》中所说:“形状奇巧”,“情态各异”,足见当时石雕艺术水平的精湛。现存的石狮子,从形制和雕工看来,有一些是比较古老的,也有一些是后来添上去的。
曾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芦沟晓月,也在这里,清朝弘历所写的“芦沟晓月”的石碑,迄今仍屹立在芦沟石桥的东端。
石桥之东,有一巍峨而坚固的砖城。城建于公元1637年即明崇祯十年。城名本叫拱北,清初改为拱柱。这个地方,历来都被看作京畿的重镇,南北交通的咽喉。清朝复灭以后,本来设在北京城内的宛平县治,也迁到了这里。因此,这个城也就叫做宛平县城了。
公元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中国驻军进攻,炮击宛平县城,就在这里。当时人民损失极大,破屋残垣,到处都是。而今芦沟桥,早已成立人民公社。从广安门坐汽车,沿着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向西南奔驰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图案般的菜畦。在一望无垠的整洁的菜畦中间,呈现出一片片繁花如锦的菜花。
芦沟石桥,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古老的桥身加固了;不平的桥面,铺上混凝土;几座乾隆时代的石碑,和1958年北京市文化局立的石碑,也都是灿然一新。这座古老的大石桥,现在变得更雄伟、坚固。解放前,永定河汹涌澎湃的河水,从西北山口出来,挟着大量泥沙,就像野马一般奔向下游,常常泛滥,给人民带来无数次的灾害。解放后,在河的上游,建了一座大水库,又建了一座引河入城的拦河大闸。这样,一部分河水被留在水库里,当作鱼类的宫殿;一部分河水,被引到北京,用它发电,也用它美化城里的风光;剩下的河水,变成了一条细流,平稳地从桥下缓缓流过去。河的东岸,还挖了一条小渠,用它灌溉。古老的芦沟桥,变得格外年轻了。(附图片)
芦沟桥 宣文杰摄


第6版()
专栏:

云锦
苏风
南京云锦是我国丝织工艺品中的珍品,纹样优美,富有民族特色;锦纹色泽绚丽,如天上的彩云一般。
云锦分库缎、库锦、妆花三类。在缎地上起本色花或其它一色花纹的叫库缎。花又分亮花暗花。一部分花纹用金线织的叫“装金库缎”。用金银两种线装饰局部花纹的叫“两色金库缎”。在缎底上全部用金线或银线织花纹的叫库锦或库金。用金、银两种线合织的叫“两色金库锦”。还有一种,除用金银线外,用几种彩绒装饰局部花纹,称为“彩花库锦”。妆花是云锦中最华丽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在缎地上起五彩花纹,纹样多以大花缠枝,最大的花根据门幅的宽度,只排一个单位,统称彻幅纹样。彻幅的妆花凤莲和云龙图案,花纹的每个单位横宽达七十多公分,长达一米以上,金彩夺目,构成豪华奔放的独特风格。金宝地是妆花中的代表,用圆金线织底子,在金底子上织出绚烂的彩色花纹。妆花的配色极为复杂,至少四色,多的十八色,一般为六色至九色。在同一排花纹中,有各不相同的色彩,织造时,用装有各色彩绒的小梭子来局部挖花,称做“过管”织造,也称“扣色”。
云锦图案的题材极为丰富,有花卉、鸟、兽、虫、鱼、瓜、果、八宝、八吉祥、暗八仙、祥云、瑞草等。艺人们创作纹样,从自然中取材,但又不受自然形态的拘束。他们把许多名花的美的特征集中起来,创造一种理想的花——宝相花;把许多名禽的美的特征集中起来,创造一种理想的鸟——凤凰;把自然中的云朵整理变化,创造出理想的如意祥云等。云锦图案所用的形象大都既完整又生动。以花头为例,不管是牡丹、莲花、芙蓉或菊花,艺人们多半采取正面俯视的角度来描绘,因此,花形丰满完整。云锦纹样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一种花的造型变化就有数十百种之多。如“云势”,就有四合云、七巧云、如意云、和合云、蚕茧云、行云、卧云、大小勾云等。每一种云势,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又有许多不同的变化。
党和政府非常珍视祖国这一优秀的工艺遗产。几年来,美术工作者和云锦老艺人亲密合作,搜集整理出传统的云锦纹样八百余幅。其中有一部分是清代“江南织造府”的遗存手稿(又称汉府稿)。这批底稿纹样结构严谨,疏密关系适当,造型优美,线条运用挺秀,变化丰富,确是难得的佳作。云锦的研究工作还开始探索用各种新的题材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新的花色品种。许多新的纹样吸取了国画的传统技法而加以变化,有些则运用刺绣的表现方法。这就使许多传统的纹样更加简练优美。(附图片)
凤戏牡丹妆花靠垫


第6版()
专栏:动物园

西双版纳的珍奇动物
咏棠
杜鹃
在西双版纳的山地里,常常可以看到杜鹃鸟。杜鹃的形色很华丽。雄鸟的头上呈灰黑色,雌鸟有淡褐色的斑纹,嘴的尖端略带弯曲,色黑,渐近嘴的下部,稍带黄色。它们口中都有呈血红色的斑点,所以人们说杜鹃“啼血”。
杜鹃通常只产两个卵。它们平日不自营巢,常产卵在黄莺巢中,使莺代其孵育。初孵化出来的雏鹃,性很凶,不愿与黄莺同巢,常在巢中骚扰,把雏莺挤出巢外,以便独享母莺给予的丰富食料。母莺因不知它是杜鹃,也便尽心抚育,一直到雏鹃脱尽雏毛,变换“衣衫”的时候,才晓得它是个异种。
杜鹃吃的食物大都是蚊蚋等小动物,食量很大,所以这种鸟对农家是有益的。
飞猫
飞猫和家养的猫差不多大,只是它的前腿和腹部之间,左右各有一块相连的皮膜,飞猫就靠这皮膜在勐海坝子附近的树林里作短距离的滑翔飞行。飞猫有一条很柔软、光泽的长尾巴,用以保持飞行时身体的平衡。飞猫住的树洞有两个洞口,两端是相通的。傣家人在捕捉飞猫时,在树根的洞口燃点含有辣椒粉的油腊条,在树梢的洞口蒙上网具。飞猫被熏后,急于逃走,便落于预布的网中。
大天鹅
在西双版纳的勐遮坝子里,人们可以看到一对对飞舞的大天鹅。大天鹅的脚和头颈很长,约有一人多高;头顶呈红色,颈色灰白,上身雪白,尾巴像鹅尾,嘴是扁的。雌天鹅每次产卵二到四个。秋天,这里的人们就在天鹅停歇过的草丛中寻觅天鹅卵。一个天鹅卵比家鹅蛋约大四倍。
天鹅是最忠贞于爱情的鸟。如果一只雌天鹅被人打死,那只雄天鹅就日夜四处奔鸣,直到撞死在雌天鹅的“殉难”地为止。因此,傣族人民常用天鹅来比喻爱情。
金丝猴
在西双版纳森林里,潜居着一种很珍贵的猴子。它浑身披着的灰褐色长毛,柔密得像丝绒一般,在阳光下面,金光闪闪。金丝猴的美名由此而得。金丝猴的鼻子是朝天仰着的,每逢下雨,就得用脚或尾巴来掩住鼻孔,不让雨水落进去。金丝猴的尾巴也与一般猴子不同,约有三尺光景长,它身体站起来却不过四尺高。它们常常把尾巴蜷伏起来,保护得好好的。金丝猴的皮加工后做成皮衣或床褥,很暖和;它们的骨可以治风湿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