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第六大洲的秘密 苏联科学院院士 谢尔巴科夫
简单谈谈历史
南极洲,是研究得最不够的一个大陆。目前,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们正对它展开一场顽强的进攻,这一场进攻与人闯入宇宙、潜入世界大洋深处,发现地心的奥秘在许多方面是很相像的。近年来,南极洲所以成为地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注意中心,并不仅仅是由于南极洲上还有一些人迹未到的“空白点”,还有一些山脉和冰原没有名字。人们对地球上这个环境严酷的地区所以如此感到兴趣,原因是深刻得多的。因为,要弄清许多地球物理现象,必须研究受地球各个部分地理位置和受地球自转影响而产生的各种过程。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力场,力场制约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一系列重要现象,而这些力场的中心,正是在两极地区。
因此,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决定用各地同时观测的方法研究全球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的传播规律时,南极地区受到特别重视。南极洲科学考察站的工作计划,包括对宇宙射线、电离层、极光、地电、地震的研究工作,包括重力测量学、地磁学、高空气象学、气象学、冰川学、海洋学、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包括绘制地图。
1956年1月,苏联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鄂毕号”和“勒拿号”来到南极。一个月之后,命名为“和平村”的苏联第一个南极观测站,在南极洲海岸上落成了。
苏联派第一批科学考察队去南极,是为了完成地球物理年的计划。与苏联一起相互配合、同时开始了研究工作的,有澳大利亚、英国、阿根廷、比利时、新西兰、挪威、美国、法国、智利、南非联邦和日本等十一个国家。
苏联建立科学站的情况
到1961年为止,苏联的考察队在南极大陆上已进行了五次冬季工作,在南极一带的海洋中完成了六次考察。参加考察队的总人数在二千人以上,其中有七百零九人参加了南极大陆上的冬季工作。先后参加野外科学考察和科学资料整理工作的,有四十多个科学研究单位和学校,它们分别属于苏联科学院、海运部、苏联部长会议水文气象观测事务总管理局、地质和矿藏保护部、俄罗斯联邦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等系统。考察队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按照苏联科学院南极洲研究联合委员会批准的计划进行的。
由于参加冬季工作的人数不能很多,而南极观测工作的科学价值又很高,所以制订计划时规定的工作相当繁重,要完成计划,观测人员就得进行尽可能紧张的工作,担负尽可能多的任务。
按照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中承担的任务,苏联应在南极洲组织四个科学站。为了满足深入南极洲腹地,更圆满地解决考察队的规定科学题目的需要,实际上先后组织了十二个科学站。在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工作最紧张的时期,最多时有七个站同时工作。其中一个站工作时间不长,其他六个站连续进行了常年观测工作。
研究人员的勇敢精神
由于南极洲是地球上气候条件最严酷的地区,因此,准确而毫无间断地完成科学工作计划,就要求考察队人员具有特殊的忘我劳动的精神、特殊的勇敢和特殊的纪律性。苏联的“东方”、“苏维埃”、“共青团”三个科学站,位于南极洲大陆中部海拔三千五百米的地区。这三个站的工作人员曾经在人类所遇到过的最低的温度下工作。在南极的漫漫长夜里,这些科学站所在地区的严寒达到零下八十度。在“东方”科学站上,曾经记录下来地球表面的绝对最低温度——零下八十七点四度和零下八十八点三度。
在这样低的温度下,燃油、润滑油、金属、橡胶和其他材料都失去了自己通常的性质:航空汽油点不着了,润滑油变浓;建筑材料、橡胶和金属变得特别脆,很容易碎。严寒使房屋的某些部分时常损坏,科学站的设备时常发生故障。
内陆站的人们,要忍受缺氧、空气高度干燥、低气压等艰苦条件。在极地长夜期间,这些站与外界的联系完全断绝,因为这时空中和地面交通工具在极低的温度下无法工作。海岸站的工作也是很艰苦的,这里,狂风一刻不停地吹,卷起漫天的雪“雾”。在“和平村”科学站,冬季每月平均风速是每秒十七—十八米,即每小时六十—六十五公里。有时,十二级飓风以每秒五十六—七十米的速度(每小时二百—二百五十公里)扑向沿岸的科学站。房屋一直是埋在几米深的积雪中。由于大风的高压,雪一降下来,就立刻被压成结实的硬块,用铁锹都铲不动。只有用斧头劈,用铁棍砸,才能把雪弄成碎块。
极地工作者和海员们在冰层很厚、时常塌方的南极洲海岸上卸船时,表现得很勇敢。各考察队的队员们表现出高度自觉、忠于职守、热爱祖国的范例。极地工作者们为祖国的利益工作着,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保持了祖国的传统。1958年5月1日,刚刚建立不久的“苏维埃”科学站的冬季工作人员,在南极洲中部地区举行了五一节的游行。当时,在这个站上是极地的黑夜,温度降到零下七十四度,人们是在毫不熟悉的气象条件下头一次过冬。这里距离海岸基地“和平村”有一千四百公里,与外界完全隔断。但是,这个站的极地工作者们一直保持着勇敢、镇定和信心。
苏联极地工作者利用滑行—履带式列车深入了南极洲内陆,进行了科学研究飞行,对研究这个大陆作出重大的贡献。苏联的滑行—履带式列车在南极洲表面走了一万七千公里以上,在1958年从“和平村”海岸基地开到了大陆中心——“难达之极”,在1959年,开到了南地理极。在苏联作的许多次科学研究飞行中,特别要提出的,是从南极洲印度洋岸穿过南地理极到太平洋岸的不着陆飞行,以及到达“难达之极”的不着陆飞行。
苏联各考察队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辜负一切期望,为祖国带来了新的光荣,博得了举世的公认和一致的赞扬。
复盖着南极洲的冰层
苏联派出的南极综合考察队,是研究地球及其上部各圈层(岩石圈、水圈、冰层、大气层和电离层)的各学科现代化合作最好的范例。
在南极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它们对于研究全球发生的许多自然现象是特别重要的。
复盖着南极洲的大冰层,是一个巨大的寒冷来源。大气一般环流问题,以及与之有关的地球各地区长期天气预报问题,不利用南极的水文气象资料是无法解决的。
地球大气高层中的一系列地球物理现象,在南极洲区域变化得最剧烈,因此要求在这个地区进行长期的详细观测。
现代科学日益迫切地要求查明整个地球的构造,首先是地壳的构造,因此,要研究南极洲地质构造。在东南极洲,苏联地质学家研究了远古的岩石形成的低山脉。在这个地区,曾经发生过规模大得惊人的地质变化。还发现了贵重的矿物,这些矿物将来可能被开采出来。此外,还发现了鲸群游弋的新的捕鲸区。
南极水域鲸的数目锐减,对科学界提出了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研究清楚南极海水的生产效能,寻找利用海中浮游生物为苏联居民取得新的营养品的新途径。
现在,我们可以报告,我们的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不仅研究清楚这块巨大的土地上自然现象的规律,还要研究清楚它的可能的经济潜力,正在顺利执行!
科学发现常常推翻旧概念,创立新概念。在南极洲,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这里没有任何旧的观测资料,在一系列问题上,有根据的科学概念根本就不曾有过。因此,在从前人迹未到的区域中,每一个观测结果都是一个发现。
巨大的冰层是南极洲地区的主要特点,这个特点规定了南极洲的许多性质,在冰层中隐藏着重大的秘密。这个面积比欧洲或澳洲还大的冰层的性质,它的运动情况和温度,在几年之前我们是一无所知的。现在,虽然仅仅进行了五年的研究工作,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范围就已经起了决定性的变化。从海岸到南地理极和“难达之极”(南极洲大陆的几何中心),已经作过几百次用来测定冰层厚度的地震测量和重力测量。测量结果,冰层的平均厚度约为二千五百米,冰层的体积约为三千万立方公里。冰层最厚处厚度超过四公里。这个厚度从前曾被认为是冰层增厚的理论极限,再增厚,冰就开始浮动了。在冰层的上部平均温度很低,有些地方温度低到零下五十六度。
目前,对冰层下的南极洲地势情况已经了解不少了,它原来是很复杂的。在大陆的中心,冰层下是一片广阔的山地,绵亘一千公里以上,海拔三千米以上。还有一片更加辽阔的平原,与南地理极衔接,它的长度超过二千公里,高度与海平面相近。这样一来,这块在一百多万年之前被冰层埋没的古老大陆,轮廓渐渐显示出来了。通过重力和地震测量,得知这些地区的地壳具有典型大陆性质,平均厚度达到三十五公里左右。
南极洲大陆上复盖着巨大沉重的冰层,使科学家有可能研究理论地质学上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地壳的弹性—塑性问题。研究表明,尽管冰层如此沉重,南极洲的重力异常值是接近于零的。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种看法:在南极洲地壳是凹下去的,目前地壳处于地壳均衡平衡状态。
在南极洲冰层形成期间,冰层重量可能不只一次地发生过变化,这时,就产生了许多次地壳断裂现象,这种断裂现象蔓延在大陆四周的浅滩上。在距大陆海岸五十至一百公里的海底,发现了一条长约三千五百公里既深又窄的海底洼地拉查廖夫海槽,它的深度达一千六百米。
苏联的地质学家在西经四度与东经十五度之间,在“莫德皇后地”成功地勘探了长约七百公里的山区。这大约占山区的三分之一;因为莫德皇后地沿纬度方向的长度达二千公里。由于这个山区有着不少裸露部分,收集了关于东南极洲台地极古老的结晶基底的一系列重要地质资料。
莫德皇后地的矿脉数量之多,体积之大,很使苏联的地质学家惊奇,这种矿脉往往蕴藏着珍贵的矿石。这些天然富源的价值非常高,即使在南极洲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开采也是合算的。
苏联科学家在南极还发现了约三百个新的地理对象,包括巨大的山脉、高原和谷地,海湾和岛屿。在1959年标到地图上的“苏维埃”高原,位于冰雪复盖的南极洲中部,面积约为六十万平方公里。“国际地球物理年”谷地也是在1959年出现在苏联地图上的,它的长度有一千三百公里。
地磁现象上的意外结果
苏联南极综合考察队的地球物理学家们,在东南极洲的广大地区内弄清了产生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现象的主要规律,这些现象包括:地磁场交变部分、地电、极光、电离层和宇宙线。
从这些规律中可以得出结论:地球南部高纬度地区和北部高纬度地区的许多电磁变化过程很不相同。夏季特有的地磁场变化,在南极持续的时间比在北极短,也就是说,从电磁现象来看,南半球的夏季比北半球的短。
看来,南北两半球的不对称是与南北极区域的恒定地磁场分布不同有关的,地磁场决定着两半球为大气层电离输送的微粒的数量有所不同,还规定着大气层的动力变化过程的不同,即电离的垂直和水平漂动情况不同。因此,在向南极内陆进军时,谢尼柯、麦德维捷夫和考察队其他队员所进行的磁力测量工作是很有价值的。这些测量的结果,使东南极洲的地磁图得到很大的校正。
在东南极洲,一连几年在几个点对地磁变化进行了连续记录,测量地磁变化的方法是绝对精确可靠的,这就使得科学家能够相当确实地测定了东南极洲地磁要素长期变化情况。根据对地磁场和极光的观测结果,测定了地磁电离最大扰乱的主要区域和内部区域的位置,测定了极光出现的频率,这对计算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宇宙射线的变化的记录材料为研究低能区宇宙射线的性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助于研究宇宙射线的所谓“太阳成份”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太阳上与地球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气候“工厂”
五年前,南极上空的大气变化过程还是一个不可知的领域。人们只是偶尔在夏季深入过南极大陆的内地,逗留时间也非常短。在南极大陆内地第一个冬季科学工作站,就是在1956年建立的苏联“少先队”站。后来,在远离海岸的冰层上工作的,有两个美国冬季站,一个英国冬季站,一个法国冬季站和五个苏联冬季站。因而,南极上空气象状况的一些主要特点都经过了极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些考察,对于南极地带的天气预报是必要的,目前在南极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捕鲸工作,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开辟飞越南极的洲际航空线。同时,这些考察对于北半球的长期天气预报也是必要的,因为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与南半球的大气环流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大气过程的知识将帮助我们了解,在不久前还复盖在苏联国土上的巨大冰层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消失了。
大家知道,地球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气候的寒暖变化幅度很大。一度在北极和南极曾生长着亚热带的植物,以后气候变冷,结果,各大洲广大地区上复盖了厚达几公里的冰层。在最近一百万年中,有过几个冰川期,在冰川期之间又有过气候暖和的间冰期。最后的冰层,只是在一万一千年以前才在欧洲和北美洲融化的。这些地区将来如何呢?现在气候向着哪个方向变化呢?将要到来一个新的冰川期,还是气候在重新逐渐变暖呢?我们研究南极冰层的发展规律的时候,有可能得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冰层的命运,是受大气环流决定的。人们认为,大面积的冰层会造成自己的特殊的环流类型,这种环流类型归根结底将使对冰层的降水停止,同时还会导致冰层的破坏。这种环流就是经常性的强大反气旋的环流,在这种环流中,天气晴朗,无风,温度很低,几乎完全无云无雨。
其实,尽管南极大陆中部年平均气温很低(在零下五十六度左右),但是经常有带有湿气和水分的相当温暖的气团进入。这类气团随着大气高层的气流进入大陆深处,也随着海洋反气旋进入。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变化过程,包括气团的经向交换,比早先估计的要活跃得多。在大陆冰层上的降水积聚也多。
由于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因而在最近两年能够作出南极物质平衡的第一批计算,也就是冰山带走的积冰的数量和大气降水量的比较。在大陆表面每年平均降水一百三十毫米左右,相当于在一千四百一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降下一千八百三十立方公里的水。冰山离开冰层飘走时,带走的冰的数量每年有七百三十立方公里。由此可见,根据最新的计算,南极的冰层每年增长近一千一百立方公里。
南极冰层增长的事实和规模,只有借助于高度测量方法精确地测量冰层的高度才有可能最后地确定。在经常的暴风雪、气候严寒和积雪松散的条件下进行这些工作是异常困难的。这项工作到1959年才开始。南极第四大陆考察队一批队员们在地球物理学家谢格洛夫领导下乘坐特别装备起来的越野车深入南极大陆八百七十公里,沿途进行大地测量,测定了冰层剖面的高度,差误不到二米。这个无比艰辛的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六个半月,引起了其他国家极地考察人员的惊异。再作一次这样的大地测量,就能十分精确地确定冰面高度的变化。
南极严寒的气候,由于气流和洋流向北运动,影响到遥远的北方。南极大陆的沿海地区,是世界大洋深处冷水形成的基本地区。这些水穿过赤道,流向遥远的北方,对气候有着很大的影响。海洋考察队曾经研究过它们的形成和运动,现在根据这些材料绘成了南冰洋海洋环流的详图。
(齐仲、贾青、温溪摘译自6月26日、27日苏联《真理报》)


第7版()
专栏:

共同探讨,互相提高 大可
科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的。在学术领域中除了反映客观真理的真正的科学以外,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反映客观真理的观点和“理论”。这些不反映客观真理的观点和“理论”,是和科学相冲突的。因此,要推动科学发展,就要克服错误的观点和“理论”,发展正确的观点和理论。科学是在正确和错误的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科学中不同的学派,就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要使科学获得不断的前进,就必须克服错误的学派,发展正确的学派。这是一种情况。
在不同学派的关系上,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相反相成的情况。
真正地理解对象,就是理解对象的一切方面以及“中介”的统一和联系。列宁说:“我们从来也不能完全作到这一点,可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科学工作者立足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途径,在探索同一对象的过程中,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会产生不同的学派。它们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而又各只反映了客观现实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这也会引起意见上的分歧,甚至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是,除了某些问题以外,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正确和错误的对立,而是各有所“知”,各有所“蔽”。真理不是在其中的一方,而是在于它们的综合,克服双方的片面性。古语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它们有必要互相合作,互相探讨,以推动科学的发展。
应该认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至今还有同志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干脆地加以否认。例如,有的同志笼统地说:“两个学派的争论必然有一个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另一个是错误或基本上错误的”;“学派是是非之争,流派就不一定是是非问题”(《争鸣与学派》,载《吉林日报》1961年5月5日第三版)。也有的同志说:两个学派的存在,“这种现象不能被认为是正常的”(《遗传学讨论的几个问题》,载《光明日报》1961年6月7日)。无视或轻视不同学派关系上相反相成的情况,必将使这些学派不能很好地互相合作,这是有害于科学的发展的。
科学上充满着这种相反相成的情况,中西医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医和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医疗原则。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应该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学派。能不能简单地说,一方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另一方是错误的或基本错误的,因而应该用一方压倒另一方呢?当然不能这样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许多疾病中西医采用各自的疗法都能治好。有些疾病,西医治不好,中医却能治好;有些疾病,中医治不好,西医却能治好。还有一些疾病,中西医的疗效都不显著,但是二者一结合就使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它们只要亲密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就能为我国医学,以至世界医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种相反相成的情况在科学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可以举出若干事实加以证明。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在物理学中有着两种关于光的现象的理论。一种是微粒说,另一种是波动说。前者根据光现象中非连续性的因素,认为光是运动着的光粒子(微粒)之流;而后者根据光现象中连续性的因素,则认为光是某种物质媒介(“以太”)的波浪式的运动。二者显然是互相对立的。这两种学说的拥护者进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争论,时而这一方获胜,时而另一方获胜。到了后来,量子论的建立(1900—1908年)揭示了光的矛盾性质,量子力学的建立(1924—1927年)又揭示了物体的矛盾性质。这时大家才一致承认,光是一种对立面的统一,即波和微粒、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现代的光学理论就是这样地吸收和综合了这两种理论中的积极因素,克服了其中的片面性,从而把光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在有机化学中也出现了两种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构造的互相否定的理论。一种是有机根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在普通的有机反应中,复杂的实际上不可分割的原子群或根,在有机化学中起着化学上不可分割的原子的作用。构成这种理论的基础的是,一些化学家们把注意力放在有机物的那么一部分分子上,这部分分子的原子是相对巩固和相对稳定地联系着的。另一种是典型说。构成这种理论的基础的是,另一些化学家们发现了根的可变性,并且注意到了那些易变的化学联系。有机物的各种不同的化学变化(反应),就是受这些易变的化学联系所制约的。这些反应
(相应的化学联系的变化)是在化学反应的若干典型的或者最简单的场合出现的。这两种理论是冲突的。但是实际上,在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之间,存在着某种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化学联系。后来,化学的进一步发展(1861年建立了“化学构造”说)揭示了有机物的两个矛盾方面——分子内部化学联系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内在的统一,这就把以上两个极端都克服了。但是,正如同现代的光学理论一样,化学构造说也不是简单地推翻了以上两种理论,而是把它们都丰富和发展了。
这种情况就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是存在的。在我国清代中叶,考证学上也存在着吴派(以惠栋为代表)和皖派(以戴震为代表)。吴派是使用训诂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整理贯通书中字义;皖派是使用校勘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整理书本。这两个派别在考证工作中所采取的途径不同,但是其结果都能够从不同的方面纠正古书中的谬误,有助于学者读懂古书。而到后来,训诂和校勘都成为考证工作中共同使用的方法了。
以上材料表明,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极其曲折的过程。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同的学派,它们从各自的角度,从各自的途径研究同一对象。但是,由于研究的角度和途径不同,所获得的结论也就常不相同。它们各掌握了对象的一个局部,又各有偏畸的地方。经过长期的讨论和反复的实践,它们就逐渐趋于一致。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比较正确的观点,从而就把科学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个新的观点既不是完全地推翻了以前的理论,也不是简单地把以前的理论相加起来,而是在高级综合基础上,把它们作为局部包含在自身之中。这正是科学认识发展的辩证法的一个表现。
但是,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是有不同的表现的。在资产阶级学术界中固然也有自由讨论、互相尊重的情况,而更普遍的是存在着门户之见。由于剥削阶级的和宗派集团的狭隘利益,各个学派彼此攻讦,互相倾轧。一个取得统治地位的学派,就把科学垄断在自己的手里——树立了唯我独尊的地位,阻挠着自由讨论的开展。资产阶级学者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方法,也严重地妨碍着各个学派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这就大大地限制了科学的发展。而在我们的国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就是和那种资产阶级学术界中的门户之见迥异的。整个科学工作被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探求科学真理是每个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职责,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科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加强,这就为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前提条件。
人们在研究客观事物时,往往只接触到一个问题的侧面。如果以为掌握到一个侧面就等于掌握到全部,而拒绝从另外的角度和从另外的途径进行研究,那就很难避免片面性的毛病。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钻研。不同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意味着人们尽可能全面地对于客观世界进行艰苦的探索。同时,不同学派的存在就决定着争论的存在。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结论的解决往往是需要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讨论的。这又要求科学工作者本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互相尊重,互相探讨,以便在各自提出的积极贡献的基础上,求得共同的提高。这又是意味着人们自觉地克服片面性和主观性,逐步地加深和扩大自己对于真理的认识。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我国学术界
对李贽的思想和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
李贽(号卓吾,1527—1602)是我国明代后期的一位进步思想家。他的著作在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解放以后,学术界对李贽的思想、著作进行了研究和整理。
在李贽著作的整理方面,先后出版了李贽的主要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四种。《藏书》是一部纪传体的史学著作,包括了从战国到元朝八百多个历史人物的传记。《续藏书》全部是明朝人的传记。这两部书的传文本身大都是李贽从各种史书中抄来的,但李贽加上了许多批语。从这些批语中可以看出,李贽对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与传统的看法以及当时道学家流行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书名的意义就是表示这部书“是非颇谬于圣人”,不会为当世人所了解,要“藏之名山,以待后世”。《焚书》和《续焚书》是诗文集性质,收集了他所写的书信、杂文、史论、诗歌等。书名是表示这部书必然要触犯时忌,遭到焚毁的命运。
对李贽的生平、著作、思想进行考证、研究的书籍和文章,先后有朱谦之写的《李贽——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容肇祖解放后改写的《李贽年谱》、叶国庆的《李贽先世考》、侯外庐、丘汉生的《李贽的进步思想》、在《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也辟有关于李贽的专章。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十编第二章也专论李贽。冯友兰的《从李贽说起——中国哲学史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互相转化的一个例证》的文章也涉及李贽思想的某些方面。下面把这些书籍和文章中分析李贽思想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简单介绍。
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和它的阶级性
朱谦之、容肇祖、侯外庐等都认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他们从这个特殊历史背景去考察李贽思想的阶级性,认为李贽代表了市民阶级的思想意识,如同情商贾,主张自由、平等、个性解放,这些都反映出一种市民阶级的私有心理。但朱谦之认为,李贽还同时代表了小地主的思想,他是站在代表小地主意识形态的王阳明学派的旗帜之下的。侯外庐等则指出,李贽本人的行为和思想中也存在着封建思想和反封建思想的矛盾。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新与旧的斗争,又反映了新旧矛盾中新的为旧的所束缚的痛苦。
和上述看法不同,吕振羽认为李贽属于反映农民阶级一些思想情况和要求的“王学左派”——王艮派。他的学说在明末社会剧烈的矛盾斗争中,被地主阶级看作“洪水猛兽”般的邪说,却得到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他从农民阶级的立场上给予了相承数千年的地主阶级学说——儒学以严厉打击。
李贽和王阳明学派、佛
学及其他学派的关系
朱谦之和容肇祖都肯定李贽受了王阳明学派特别是受了王阳明学派的左派——王艮派以及佛学的影响。朱谦之认为,李贽站在代表小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王阳明学派的旗帜之下,与代表大地主阶级意识的朱熹学派对立。王学左派的人物则具有市民性的思想和气概。容肇祖认为,李贽从王阳明和佛教主要是接受了人人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以及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平等思想,而常常能够摆脱王阳明和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
侯外庐等认为,李贽主要是继承王艮所创立的泰州学派的思想传统。泰州学派是一个假王阳明学派。王阳明学派和泰州学派都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但王阳明吸收了佛学的宗教内容,李贽则没有受佛老思想束缚,他和王阳明有根本区别。李贽还批判地继承了诸子百家的古代传统。
冯友兰认为,泰州学派是王阳明学派的一个分支,李贽和这派人有很多来往。李贽的思想只是表面上和王阳明类似,实际上是互相对立的。王阳明的思想是反动的,李贽的思想是进步的。
李贽的社会政治思
想和道德学说
这方面大家的意见大致相同。朱谦之着重指出李贽的自由平等思想带有革命性,指出李贽提出了历史真理的进化观,注重实学实用,对封建专制、封建剥削、封建道德作了批判。容肇祖着重指出李贽能够打破封建伦理道德,有许多接近人民的见解,反对儒者和道学家“刻舟求剑”,不知变通,反对程、朱把“理”和“欲”对立,以自己的主观意见为“理”,有实事求是精神,能用自发的辩证观和唯物主义去讨论社会和历史问题。侯外庐等则着重指出李贽在道德论的范围内充满了平等自由和尊重个性的精神,这种思想具有反对封建等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战斗意义;他的著作打击了儒教和道学家的特权地位,嘲笑了儒家经典和儒学圣贤,对道学家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在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反对了传统的地主阶级偏见。
李贽的哲学思想
朱谦之认为,李贽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企图调和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二元论,在他受传统哲学影响时,基本上是唯心主义,当他承认“气”为天地万物根本时,他的唯心主义之中又包含了唯物主义的方向。
容肇祖认为,李贽早年就有反宗教、反道学的无神论、素朴唯物主义倾向,后来受了王阳明和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把他的素朴唯物主义给掩盖住了,所以表现得有些不大清楚。他的思想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成分都有,但没有清晰地提出二元论。
侯外庐等认为,李贽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积极因素,就隐藏在他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论中。他的世界观的消极方面是受了禅学的影响,幻想着一个玄妙的“彼岸”,以求心理上的超脱或解救。他的著作中的许多神秘主义论点,是禅宗思想的直接抄本。
冯友兰认为,李贽的自然观基本上没有跳出唯心主义体系,没有摆脱王阳明的影响。但他的进步的社会思想影响了他的自然观,使之具有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这是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化的表现。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版刻图录》增订本出版
我国是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最早的国家,历代流传的雕版印刷书籍非常丰富。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在1959年编辑了《中国版刻图录》一书,系统地反映我国雕版印刷事业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唐五代以来至清代的刻版书籍、活字版书籍及版画共五百种。该书以珂?版精印,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最近,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再版增订本。增订本除古代部分更换了少数图版外,清代部分增加了五十种。原来版刻图录所选书籍,截至清道光年间鸦片战争时期为止,增订本改至清代末年,加入了一部分晚清刻本。更主要的是增加了一些代表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典型刻本和地方刻书,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刻本,并且选入一部分通俗文艺读物,如白雪遗音、粤讴、珍珠塔、十五贯等。此外,说明部分也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