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丹竹公社的情况看粮食和经济作物全面发展的几个问题
杨岭
在大办粮食的前提下,能不能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努力发展经济作物,会不会妨碍大办粮食?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基础,从整个农业生产来说,任何时候都要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同时,整个国民经济和整个农业生产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作物的生产(包括工业原料作物和蔬菜、瓜果、药材等)在整体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全局的需要来看,从农业生产的全局来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不是互相排挤的,而是互相为用的。两者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两者只要配置适当,只要主观要求同实际可能的条件相适应,是能够全面发展的。
为什么在一些地方的实际生产活动中,或者在一些人的思想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却成为互相妨碍的呢?这如果不是主观要求脱离了实际,对两者的要求或者对其中之一的要求超过了当地当前的条件许可的程度,就是没有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领导哪一方面的生产的就只强调自己所管的那一个方面,而缺少通盘的考虑、全面的安排;或者是对当地当前已有的条件未能充分地正确地利用,或者是把条件看成了凝固不变的而放弃了创造更好的条件的努力。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人民公社的强大的集体力量,有工农联盟的伟大力量,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是能够不断提高的,即使在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的时期也是如此。只要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政策,采取切实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粮食作物的生产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就能够全面发展。即使在以生产粮食为主的经济作物分散产区,也能够做到在大办粮食的同时增产经济作物。
广西平南县有个丹竹公社,是个自然条件并不很好的地方。过去,常是旱涝交替,不淹就旱。合作化以前,连年轮换丢荒的土地占耕地总面积的十之二三。1958年以前,每年统销粮四、五百万斤,发救济款六、七万元。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以后,大兴农田水利,改革耕作制度,粮食连年增产,达到自给有余。1960年又大抓经济作物,开展多种经营,这方面的收入成倍地增加,粮食生产也继续往上长。1960年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增加了几百万斤。1960年度超额五十万斤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各大队留足口粮、种子、饲料和给生产队的超产奖励粮以后,还有一些粮食储备。国家在这个公社收购的烤烟,1959年只有四万七千斤,1960年达到二十四万斤;梨和枣,1959年收购了三十五万多斤,1960年达到七十万斤以上;荔浦芋,1959年收购了十三万多斤,1960年达到二十三万多斤;这个公社的黄麻的产量,1959年是三十八万斤,1960年达到四十五万斤。1960年全公社的纯收入比1959年增长35.9%,分配给社员的收入比1959年增长31.8%。
他们是怎样把粮食和经济作物都紧紧地抓在手里的呢?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办法,最要紧的还是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在提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增产任务的时候考虑到了实际的可能性,并且按照各种作物的生长规律,比较适当地,也可以说是比较巧妙地,使用了土地、劳动力。他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制定的,当然不一定在别的地区也同样适用,特别是不适宜于北方平原地区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但是,他们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的工作方法,则是其他有相近的具体条件的经济作物分散产区,特别是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较低的地区,都可以参考的。他们的做法,也不一定就是最完善的;这里只是作为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许多公社之中的一个例子来介绍一下。
怎样合理利用土地?
我们先看看他们是怎样利用土地的。
过去,按照这里一向的习惯,黄麻、烤烟等经济作物都种在平地上的水田里。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非占用水田不可。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要大发展,就显得土地不够用了。怎么办?公社党委到群众中作了调查,同各级干部和群众仔细商量。调查和商量的结果,除了力求提高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之外,还有几条路可以走:利用过去没有充分利用的山地、坡地、河滩地,开荒扩种,让适宜种植在旱地的一些经济作物上坡、上山,同时在坡地、山地扩种适宜在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改善水利设施,扩种双季稻,利用冬闲田,增加复种面积;间种、套种、混种,经济作物地和果林里混种间种杂粮、薯类、豆类,杂粮地里间种套种豆类、瓜类、菜类;此外,还有不少“十边”地可以利用。
一部分作物上坡、上山,产量是不是会降低?这问题不能孤立地简单地看,得从全局和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按照因地种植的原则,也还是水稻多占水田更相宜;把水稻和烤烟、黄麻等相比,总不能让水稻上旱地吧?
丹竹公社党委在群
众中调查研究之后,弄清楚了:过去把黄麻种在水田里,是因为本地种的土黄麻不耐旱。他们还发现了,有的山上偶然落在那里的黄麻种子长成的黄麻很好。他们同群众一起,仔细计算,反复比较,试种看苗,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一部分作物可以上坡、上山;它们在旱地上的单位面积产量可能会比在水田里种植降低一些,但上坡、上山后种植面积可以扩大,总产量仍然可以增加。
一部分作物上坡、上山,也并不是“赶出水田”了事。它们在坡地、山上怎样布局,丹竹公社的同志们也事先作了调查研究。黄麻和烤烟比较,新换的黄麻品种更耐旱,需要肥料也较少,就安排在较高较远的土地上;烤烟需要水分、肥分较多,就安排在较近较低的土地上。各种杂粮作物和果木,也按照这样的原则妥善安排,如玉米种在较近较低的地方,木薯种在较远较高的地方。坡地上原准备发展梨、枣、香蕉的土地,改变为种植经济作物;这些比较更耐旱的果木,就向山上发展,选择比较适当的地方比较集中地建设几个花果山。花果山的土地,在果木幼小的时候也不白白放过;去年发展花果山五千亩,全部实行林粮间作,收获了不少粮食。
这样做,再加上扩充水利设施以后一季稻大部分改成了双季稻,水稻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了。1957年,早中晚稻合计六万二千亩;1959年,达到八万四千亩;1960年,达到九万八千亩(他们的水田面积总共是五万亩、水稻种植面积九万八千亩,是由于绝大部分水田都改成了双季稻)。旱地粮食作物的总面积和复种指数也增加了,1960年总面积比1959年扩大九千多亩,复种指数提高一倍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60年比1959年共计扩大了将近17%。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60年比1959年扩大了56%,即一万四千多亩。1957年,全公社范围内土地的复种指数是154.7%;1960年,已经提高到252.9%。此外,还有四万五千多亩间种、混种、套种,也都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
就这样,他们把土地利用率大大地提高了。黄麻、烤烟让出了三千多亩水田,旱地、山地却增加了一万四千多亩黄麻、烤烟。1960年,烤烟总产量猛增四倍多,黄麻总产量增加近五分之一。经济作物产量大增的同时,粮食产量并没有减少,而同样是大大增加:总产量增加五分之一以上。
怎样合理安排劳动力?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得有一个最根本的条件:有够用的劳动力,而且善于安排。
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利用劳动力的。
丹竹公社共计有两万二千多个劳动力,其中整劳动力一万八千多个;劳动力经常用在农业(种植业)方面的一万七千多个,用在其他方面的四千多个。男女整半劳动力全年总共能做的劳动日在四百万个左右。
按照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全公社各大队的劳动力大体上是这样支配的:各大队共计种水稻五万亩,早晚两造共需要大约二百万个劳动日;旱地杂粮和薯类四万多亩,共需八十多万个劳动日;经济作物两万多亩,加上蚕桑、果树、蔬菜等,共需五十多万个劳动日;畜牧、渔业、加工、运输和食堂等,共需要大约七十万个劳动日。牧、渔、工等业人员,在农业大忙的时候,还可以抽出一些人力支援农业。
从劳动力人数计算,从劳动日总数计算,用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都是80%左右。这样的比例是合理的。能做的劳动日数与需要的劳动日数相比,大体上相适应,略嫌不足。抗灾、除虫等比较地说是偶发的农事活动没有计算在内;社员病假等等也没有计算在内。这些,在目前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样看,劳动力的确是很紧的。过去,常常是水田、旱地两头忙,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两头忙,不是抓住粮食作物丢了经济作物,就是抓住经济作物丢了粮食作物。
多种经济作物以后,劳动力会不会更加不够用呢?公社党委把这个问题也交给社员群众讨论,同时到群众中作了调查研究。讨论和调查的结果,产生了一致的意见:主要问题不在于劳动力不足,而在于农活安排不适当。这里一般是在清明前后插早稻秧,而旱地杂粮和经济作物也在这时候播种;接着,农活松一阵以后,各种作物的田间管理又挤在一起;到收获的时候,几种作物的收和种又打起架来。如果能把各种农活的时间错开,使它们不“挤疙瘩”,劳动力就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能不能把许多农活的时间错开呢?各级干部同社员群众一起,从季节、茬口、品种、土性、地势、雨情、水源等等方面全面地作了考察,结论是:有办法!
他们把水田和旱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分成几批,按各自的特性和当地的季节搭配开来。烤烟:立冬前后在收了晚稻的水田里种一批,这一批到清明前后可以收完,收了烤烟的田还可以插早稻。春节以后,又种一批,夏至左右收获。清明节后,再种一批,开始收获的时候刚好在晚稻插秧大忙之后。黄麻:在春分前几天一批种完。虽然种的时间差不多同时,但是收获却可以分批,只用纤维的黄麻在水稻秋收大忙以前可以收获,要用种子的黄麻刚好到水稻秋收大忙以后可以收获。花生:在惊蛰后、春分前播种,采用两种不同的品种同时播种,收获时间也能错开,小花生在水稻夏收前可以收,大花生在水稻 秋收前可以收。有些作物,像荔浦芋、生姜等,种和收的时间更可以机动,大寒节气就可以开始种,到立春再种也不误事;耘完晚稻田的时候要收就可以收一批,如果暂时还不需要出售,也不需用这块地,也可以让它们长得再大些,等到水稻秋收以后再收;如果到这时候仍然没工夫收,在地下埋着什么时候也坏不了。粮食作物,也可以采用不同品种,搭配开来;特别是红薯,在这里四季可种,可以用来穿插调剂。……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在现有人力和技术条件下,既扩大了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又不误各种作物的种植季节,还能把每一种作物都种好、管好、收好。
除了作物种植以外,农田基本建设和种植准备工作,如修理农具、整修渠道、积肥、耕耙等,也可以分批穿插进行。
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同长计划、短安排也有密切关系。除了长计划做得好之外,还要有适当的短安排。他们是按照农事活动情况三、五天或者六、七天安排一次农活。每次都是一套人马、两套安排。例如,在春耕开始前几天是这样安排:如果天下雨,就剥花生种子、积肥制肥、剥已经收获的冬豆等;如果天晴,就收获春收作物,种旱地杂粮等。如果天旱不雨,就先种黄麻、黄粟等比较耐旱的作物;一旦落了雨,就抓紧时机种烤烟、花生等。这样,也能把农活适当地分散开,减少有时忙不过来有时窝工的现象。
他们一直没有放松从工具改革等方面节约劳动力。过去他们用老办法老工具加工大米,每人每天加工的只够供应一百个人,现在利用水力加工大米,工效提高了好几倍。他们还改善了渠道,使95%以上的水田能够自流灌溉;加密了田头粪坑,减少了运肥的劳动。他们对主要劳力、辅助劳力、有技术特长的劳力、一般的劳力作了全面安排,适当分工分组,使大家能互相配合,使每个人能各尽其能。……
从多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这样做,社员的劳动时间延长了吗?劳动强度过分加强了吗?没有。现在他们的劳逸结合比过去做得好多了。过去曾经有一个时期,早晨七点前出工,晚上七点后收工;现在是七点多出工、六点收工,工效同过去一样,有的生产队比过去工效还要高些。群众的生产情绪很好,决心在粮食生产战线上和经济作物生产战线上都取得更好的收成。
要不要组织专业队?
经济作物的生产,是不是非要建成品种比较专一的大型的基地不可?这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作物以比较集中地种植为宜,有的作物以比较分散地种植为宜;在同一种作物中,也要因条件的不同,在有的地方分散,在有的地方集中,目前还不适于集中就分散,到条件许可的时候再集中。过分集中,过分专业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除了棉花等大宗需要而且地区适应性较强的作物外,其它经济作物的生产,除历史上的集中产区以外,还是不要太集中为好。这与人力地力物力能不能合理运用有密切关系,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能不能全面发展也有密切关系。集中和分散都要力求适当。适当集中的好处是:商业部门与生产单位便于联系,便于供应生产资料、进行技术指导,便于收购产品,商品率比较大、比较稳定可靠,便于安排生产计划,便于提高生产技术。
适当分散的好处是:便于综合经营,充分发挥各种作物互相促进的作用,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便于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生产队的生产积极性。更重要的,便于解决粮食、饲料、肥料等自给的问题。
集中的好处正是分散的缺点,分散的好处正是集中的缺点。从平南县的情况、特别是丹竹公社的情况看来,最好的做法是适应现阶段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的根本制度,适应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在生产队的情况,按照因地、因队、因作物制宜的原则,把适当集中和适当分散结合起来。
去年,有些生产大队采取直接组织专业队和必要时从生产队抽劳动力临时突击相结合的办法生产经济作物,向商业部门提供商品。这样做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利于把劳动力、土地等固定在生产队,不便于生产队综合使用人力地力物力,不能充分发挥人力地力物力的作用。今年,经过社员群众讨论,决定不再组织专业队。全公社的十三个大队中,只有两个大队的两个花果山(经济林场),因为距离各个生产队都较远,不适合交给任何一个队单独管理,经过群众讨论决定仍然由大队组织专业队管理(几年内,果树较小,实行林粮间作,以粮为主),其余的大队都不再采取专业队的形式组织生产,经济作物和果木都由一般的生产队综合经营。
经济作物分散在各个综合性的生产队种植,是不是不便于提供商品呢?实际上,既然劳动力、土地更便于充分利用了,劳动积极性更高了,能生产更多的经济作物,也就能继续提高商品量。丹竹公社去年经济作物的商品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今年仍然可以保持这个比例,绝对数比去年还会增加。去年生产了四十多万斤黄麻,今年各大队和生产队已经落实包产计划,订了合同的,就有九十万斤。烤烟,去年生产了二十四万斤,今年已订入包产合同的是十六万斤;可是,各生产队的“十边”地和社员的自留地上习惯种一部分烤烟,是不列入包产计划的,这些土地上的烤烟也能提供一部分商品(过去自留地种的烤烟出售的,一般占其产量的20%—30%),烤烟总产量和商品率实际上不会少于去年。这比1959年以前则要多好几倍,比1958年以前农业社时期更要多得多。
提供商品量的多少,同生产单位的政治、经济情况有关,同商业部门的工作做得如何也有密切的关系。商品生产比较分散,对商业部门来说的确是不如比较集中好。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对商业部门最根本的有利条件是产品总量的增加。怎样对生产最有利,商业部门的工作就应该怎样做。平南县的商业部门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好就好在生产观点明确。他们大中小商品基地一齐抓,特别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量的小基地——也就是一些生产经济作物较多的生产队。他们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生产队参加生产,了解经济作物生产情况,了解生产队和社员群众的需要,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到人力和技术,都能及时地给这些单位以切实有效的帮助。烤烟收获了,烘烤烟叶需用的煤也及时运到了。经济作物收获时天气不好需要抢收,就出动大批商业人员下乡帮助抢收。在参加生产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些生产队采用的烤烟品种不好,每亩只能产几十斤,就主动访求良种,从外地买回来供应生产队使用,使烤烟亩产量大为提高。
各个生产队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经济作物不组织专业队种植,是不是不利于提高种植经济作物的技术呢?这问题实际上也是可以解决的。经济作物的生产虽然不集中在专业场、专业队,但技术性较强的经济作物的分布仍是相对集中的。有的大队里各生产队种植的经济作物以这一两种为主,有的大队里各生产队种植的经济作物以那一两种为主。在丹竹公社,烤烟,主要由廊廖、梅岭、长歧塘三个大队的各个生产队种植,每个大队四百亩到八百亩(其它生产大队只各种一、二百亩)。长歧塘生产大队各个生产队产的烟叶,就占全县烟叶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花生,主要由东山大队的各个生产队种植,共一千二百多亩(其他各大队只各种二、三百亩)。生姜、荔浦芋,主要由罗岑大队的各个生产队种植。水果,主要由丰堂、梅岭、丹竹、廊廖四个大队的各个生产队种植。这样,提高技术的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在各个生产队里,还可以根据农活情况,分别作物组织作业组,一个时期专门负责管理一种经济作物(或者在一种经济作物之外再搭配上一些一般的作物,以便调配劳动时间)。这更有利于提高技术。
有些产品,如有些药材、蔬菜,是有较强的地区性的特产,只适合某些地区生产;有些产品收获后又需要较多的力量就地加工或初步加工,劳动力能够全年不闲;药、菜等又能一年多次栽培,土地也能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生产单位可以以生产经济作物为主。就平南县的情况来看,一般地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生产也只需要集中在某一些生产队,在大队范围内,仍然可以以生产粮食为主。平南县思旺公社的镇西、三江两个大队,年产干葛(中药,清内热用)几十万斤,是当地特产,可供几省用。这个公社的镇东、北二两个大队生产的几种蔬菜,占全县外运蔬菜的70%,长年专门种菜用的土地占全大队土地的五分之一,其余的土地在秋收后还要种一部分菜。但在大队的范围内,仍以生产粮食为主。就某些生产队来说,以经济作物为主则是比较适宜的。在这情况下,在大队范围内,粮食、饲料等仍然可以做到自给。
也有个别地方,如大安公社武林大队,田地不多,每人平均只有三分水稻田,加上经济作物每人才有四分多地,历史上从来以经营蚕桑、鱼苗、黄麻等为主,粮食从来是要靠国家供应的。在这样的地方,为了使商品生产继续发展,仍然可以按照历史习惯,所缺的粮食由国家、公社调剂供应,在经济作物超产多卖的情况下,也要使他们能得到一定的奖励粮。同时也不能忽视,在这些地方,在可能条件下,也要争取增加粮食生产。丹竹公社的丹竹大队,过去也是这样的地区;近两年采用开荒扩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产量、套种间种等办法,加上合理安排作物,合理安排劳力,现在已经做到粮食自给。当然,并不是任何地区任何单位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过,只要有增产粮食的可能,任何单位都不可放松这方面的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