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总理跟大伙在一起
——越南札记
展潮
在越南,常听到有人说起“胡伯伯的作风”、“胡伯伯的方法”,那就是深入群众、平易近人的作风,那就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方法。越南的革命干部、越南的青年一代,在党和胡志明主席这种作风和方法的陶冶下,健康地成长起来;而这种作风和方法,又影响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你要是到越南民主共和国去参观访问,不论是在工厂或农村,往往很难区别开哪是干部、哪是群众,也很难区别开哪是领导干部、哪是普通工作者。在你参观访问的地方,也许就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正在那里劳动,或者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帮助解决某个关键性的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征象,而实际上却仿佛有一股新的、强大的力量注进来,更加有力地把工作推向前进。
给我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无疑是那次抢堵“梅林水闸”的决口工程了。那是1957年秋天的事。当时红河水位迅速上升,竟把位置在河内西北十多公里、红河支流敦河上的“梅林水闸”冲开了个大口子,7月11日清晨四点多钟,汹涌的洪水从八十多米的决口处源源地流进,很快就把河堤北岸低洼的田野、道路、村舍都吞没了,同时又把一条叫做“五县溪”的干渠灌满了,冲毁了它的堤坝,于是浑浊的洪水便向四面八方流溢,在短短的几天里漫没了河内—睦南关铁路西侧的北宁省和永福省三个县、八十八个社,方圆约有三百多公里宽。汛情发展得非常之迅猛,而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也十分及时,“梅林水闸”刚被突破,越南劳动党中央和民主共和国政府就马上发出指示,立即疏散灾区居民,同时组织人力物力抢堵缺口工程。干部们连夜赶到灾区和近灾区去,把那里的群众一船一船地载运到安全的地方去,甚至连耕牛、猪鸡也没有拉下。而在梅林的河堤旁边则布满了帐篷,从四面八方聚集来的越南人民军战士、机关干部、青年学生和民工们,昼夜不停地跟洪水进行搏斗。就在那紧张的日子里,时常都可以看到一个在越南人中间身材比较高大、面容瘦削而显得神采奕奕的人,他穿着一套普通的布制服、登着一双用旧轮胎做成的“抗战鞋”,在工地上东奔西走,有时在抢堵工程指挥部的帐篷里,有时又出现在风咆浪哮的坝头上。“谁?”“范文同总理!”这消息很快地就在工地上传开了,人们以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的心情在谈论着:“总理跟咱们大伙在一起,这小小的决口又算得了什么?”整个工地上洋溢着那种奠边府式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气概,虽然当时正当汛期、洪水还不断地上涨,可是人们却坚信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是能够制服它的。而实际上确也是这样。那时候,胡志明主席正在国外进行友好访问,范文同总理、党和政府其他领导同志的工作都非常繁忙,可是一听说“梅林水闸”决口,关系到许多人民生活问题,党中央政治局和总理府连夜召集会议商量对策,范文同总理很快就赶赴现场去亲自了解情况和进行战斗部署。在以后紧张的抢堵工程的日日夜夜里,范文同总理以及其他领导人几乎每天都抽空到工地上来,这对于及时解决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是大有助益的。至于鼓舞士气,就更不用说了。“梅林水闸”决口的抢堵工程,终于在第二十天胜利地完成了。那是一次极其紧张的决战。那天夜里,梅林工地上依然灯火辉煌,决口还有九米宽,敦河水却在继续上涨。形势十分紧急。分别在决口东、西两边担任直接抢堵任务的突击手们,决定要在天亮之前切断洪水、堵住决口。人们把一个个装满四、五吨重石块的铁丝笼从决口两边滚下去,洪水被挤在愈来愈紧的决口处通过,仿佛是一头负伤的猛兽似的横冲直闯,流速在一分一秒地增长着,最后竟达到了每秒钟五米的高速度,那力量是难于控制的。可是,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在党和胡志明主席教导下成长起来的越南英雄们,也动摇不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毫不松劲地把一个个铁丝笼飞快地投到那咆吼如雷、垂死挣扎的猛兽身上,最后终于把它驯服了,决口堵住了,那是1957年8月1日清晨五点三十五分钟。迎着熹微的晨光,两面金星红旗交叉地插在被堵住的决口处,工地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和“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人们都说:这是“胡伯伯的作风”和“胡伯伯的方法”又一次巨大的胜利。


第8版()
专栏:

丰收(绢画)
〔越南〕阮进忠


第8版()
专栏:

难忘的面影
——纪念高尔基逝世二十五周年
戈宝权
远在1935年的一个3月天,我冒着北国的严寒,穿越过广漠的西伯利亚的雪原,来到了久所向往的红色首都——莫斯科。那时候,我已经读过不少高尔基的作品,也读过邹韬奋编著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不用说,我从照片上和画像上早就熟悉了高尔基的样子。我当时住的地方,离开高尔基的寓所并不很远,我是多么希望有一天能看见他本人,无论是在大街上,戏院里,集会上,或者是在林荫路上。这正像名叫瓦瓦和阿尔卡沙的两个苏联小孩子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所表示出的那种心情:“亲爱的高尔基老爷爷,我们多么想见到你本人呀,但不只是在照片上看看!”
我高兴的是在到达莫斯科之后不久,就真的碰到了这样一个机会。6月30日是个晴朗的日子。蔚蓝色的天空,把大家都笼罩在幸福和快乐的氛围当中。这一天,高尔基陪同刚到苏联来访问的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夫妇,到红场去参加盛大的体育大检阅。当他们在红场上出现走向列宁墓时,是怎样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呀!
高尔基的肩头上披着一件淡灰色的春季大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宽边呢帽,手里还拿着一根细长的烟管。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形象!我看见过他这样的穿着已不只一次了,特别是苏联名画家勃罗茨基所作的那幅画像!高尔基站在蔚蓝色的大海的背景前面,一只勇猛的海燕正在天空里飞翔,他穿的不正是那件淡灰色的大衣吗?戴的不正是那顶宽边的呢帽吗?高尔基的身材高大,背稍微有些驼,他这时候已是六十七岁的高龄,但当他阔步跨过红场那一方一方的大砖石时,你又会感觉到,这是怎样一个充满生命与创作活力的巨人呀!那时候,高尔基在体力上已经衰老了,但是这次充满了青春活力的体育大检阅,却带给了他无限的力量。他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发表了一段关于体育大检阅的印象记,可惜现在手边无原文可引,只记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当你看见那些青年男女走过红场时,你感觉你自己是衰老了。你没有力气能跟着他们一同走过列宁墓前,高呼一声‘乌拉!’但他们会燃起你心中的星星之火,你会看见这些有为的青年男女,迈步走向那光明的远方!……”
这样再过了一年,1936年6月18日的黄昏,当我走回在小勃隆纳亚街的住所时,我看见沿途有很多扫院子的人在墙壁上插起红旗。这不是平常的红旗,在它的四面还镶着一个黑色的边框。这是哀悼谁呢?回答是:
“高尔基在这一天上午十一点多钟长逝了!”
这个不幸的噩耗,立即传遍了全莫斯科,传遍了全苏联,深透进每个人的心!戏院都临时停止演戏,文化休息公园也向游览者关上大门。书店的橱窗里,马上陈列起用黑纱围绕着的高尔基的画像。无线电里停止了一般广播,我们听到的,只是沉痛的哀乐。人们敛起了笑容,每条大街、每条小巷都笼罩在悲哀当中。整个城市都在为这位巨人的逝世悲泣!
第二天我很早起床,一来是尽早去买纪念的报纸,二来是赶到工会大厦去瞻仰高尔基的遗容。报纸都加印了黑边框,刊登着高尔基的巨幅照片,发表了联共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讣告以及各种唁电和悼文。高尔基的灵堂设在工会大厦的圆柱厅里,按国葬典礼的仪式举行,好让全城的人最后一次来向他们敬爱的伟大作家告别。当天下午他的遗体就要举行火葬。整个莫斯科的人,都从四面八方涌到城中心来。从红场起,穿过高尔基大街,一直到普希金广场,再沿着特威尔林荫大路转弯到大德米特罗夫卡街,整整几里长的街道全被人潮挤满了。我因为带着外国记者证,才能尽先走进工会大厦,但那也是当天下午的事情了。
高尔基的遗体停放在圆柱厅的中央,身上盖着红布,四周全摆满了鲜花。在他的近旁,站着荣誉守灵人。稍远一点,是管弦乐队,在不断地奏着贝多芬和萧邦等人的丧礼进行曲。各式各样的人:老爷爷扶着手杖,老太婆领着孙女,手上还带着油污的工人,面孔被太阳晒得通红的集体农庄庄员,年青的将校,文化艺术工作者,还有颈子上扣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成千成万的人,就像一条不断的水流似的,从他的遗体旁边走过,最后向这位宛如生前的伟大文豪表示他们的敬意。
6月20日这一天下午,在红场上举行了高尔基的国葬典礼。当举行体育大检阅的那一天,红场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是愉快的;当五一节和十月革命节时,红场是生动而又庄严的。但在6月20日这一天,在克里姆林宫灰白色墙壁前面的红场,却是悲痛的,肃穆的。我事先领好通行证,到了红场的观礼台。六点钟时,斯大林等许多人,在哀乐声中把高尔基的骨灰罐从工会大厦抬到红场,接着在列宁墓前举行了追悼仪式,然后即由作家阿列克塞·托尔斯泰等人,把高尔基的骨灰罐抬到克里姆林宫墙旁,安放到宫墙里面去。现在每一个瞻仰红场和列宁墓的人,都会看见在克里姆林宫灰白色的墙壁上,嵌着一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用金字写着:“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这个光辉的名字。
高尔基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五周年了,但他还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活在每一个为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而斗争的人的心中!
让我们用他在《鹰之歌》中的话来说:
“让你死了吧!……但是在颂扬精神勇敢而有力的人们的歌曲当中,你永远是自由和光明的活的典范,是高傲的象征!……”


第8版()
专栏:

妈妈我告诉您
越南留学生 阮长妈妈!我成长了!
像个种子播种在富饶的土地上,
这块土地处在我们家乡的北方!
我叫她第二个祖国——可爱的家乡。这里的生活是温暖甜蜜的,
像您所唱的那首“摇篮”曲,
这里的人们是善良、朴素的,
像长在我们花园里的槟榔树一
样!在我前进路上,有老师们亲切的教导,
同我一起走的,还有无数名亲密的战
友!
吃的,睡的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当我病患时,医生时刻坐在我的身旁!妈妈!我就这样长大起来!
在我们家乡北方的这块土地上。
这里的人们正在排山倒海,
建设着自己幸福的天堂!
他们说的话,虽然不像您那样,但听起来却会感到同样的慈祥。妈妈!在我们家乡的北方,
我曾走遍了这块富饶的大地
我去过钢都——鞍山,看了巍然屹立的
高炉!
我到过四季常青的长春古城!
我也看过美丽的大连港,真像那诗句里
描写的一样。那人间的嫦娥——天津的姑娘们
她们热情的劳动着,幸福的歌唱,北京——哺育我的地方,
宏伟的楼房直插青天之上,
清洁,美丽的街道通向远方!妈妈!这就是我的第二个祖国——
可爱的家乡!她是这样的富饶、伟大,
我就是在她的怀抱里成长
这里的人们是勤劳勇敢!发愤图强为了美好的未来!他们不时的想着我们,
用他们双手培育着中越友谊的鲜花,散发出幸福和平的芳香!
这是血液相连亲密的友谊,在共产主义的太阳照耀下共同前进!妈妈!——我告诉您!
用不着担心,
我会很好的成长,
在我第二个祖国的怀抱!妈妈!你要为我的成长而高兴,
你要为我们的友谊而感到自豪!


第8版()
专栏:

会计室的小窗(外一章)
何雪
村里有一座小楼房,夜晚楼房里常常亮着耀眼的灯光,那小小的窗户,变成了一双精神奕奕的眼睛。
小楼上有一个小小的会计室,一个年轻的会计,在这间小楼里工作。那算盘珠的拨动声,总是那么清脆和悦耳。人们走近小窗口,就听见了一连串的算盘声。我们大队的收获,我们大队的生产计划,我们大队里社员们的工分就在这把算盘上流动。
会计室的那小小的窗口,可以望见我们的农田,望见社员们的住屋,望见敬老院和托儿所,望见我们的果园,也望见人们在窗外的路上走过。
我们这个小小的会计室,连结着每一间社员的住屋,连结着每一个生产队,连结着大队的畜牧场、果园,连结着每一个男女社员。
这是我们大队的会计室。白天算盘声不绝,人们在这里研究工作;夜晚灯火不灭,女会计在这里整理着社员们一天的成绩。呵,那小窗,是我们村子的明亮的眼睛!


第8版()
专栏:

一双好亮的眼睛
一双好亮的眼睛呵,如同那山涧里的清泉,又像那最耀眼的明星;比宝石,宝石也没有这样的光采。
这双眼睛流动在车床的旁边,凝视着飞转的机床,凝视着车刀,凝视着从车床上诞生的产品,凝视着师傅熟练的手,凝视着跳出来的点点火花。
在这双眼睛里,集中了一个少女的愿望。理想的火在这双眼睛里燃烧。你看着她的眼睛,就像看到了她那颗火红的心——社会主义时代少女的心。
车床在旋转,产品在诞生,姑娘的眼睛,这样明。
这双眼睛曾经在宁静的教室里,印下了多少知识,如今流动在轰隆的车间里,又将点燃多少盏灯。
年青的女徒工呵,你的愿望实现了。如今,你站在机床旁边了。(为了这你还剪去了一对长辫呢!)你穿起了蓝色的工装,和老师傅一样拿着扳子,此刻你要驾驭一匹烈马和时间赛跑。
你的眼光聚到哪里,哪里就闪出了火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