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当前天暖草多 有利积肥沤肥
福建山东抓紧时机发动群众开展夏季积肥活动
本报福州16日电 福建省许多地方采取各种措施,积造肥料,为早稻和夏种作物准备追肥和底肥。
福建省去年和今年多次遭受台风和特大洪水的袭击,受灾地区肥料被冲失很多。不久前,许多地区进行了田间检查后,认为大部分早稻栽插适时,禾苗起势很好;但也有少部分早稻,由于基肥不足,禾苗生长较差。针对上述情况,中共福建省委和各地党委认为抓紧当前时机,大力积肥、造肥,多施追肥,是争取今年夏季粮食增产的主要关键。
许多地区的人民公社在积造肥料中,根据各种肥料积造易难、肥源远近、质量好坏等情况,合理制订了劳动定额和计酬标准,并规定了超额奖励办法,因而更加鼓舞了社员积肥的积极性。今年曾遭受台风、洪水袭击的南靖县山城公社南坪大队,目前已整修和扩建四十二个田头肥坑、厕所和八座牛舍。在加强集体积肥的同时,还鼓励社员开展家庭积肥。许多公社采取按质论价、现金收购和多积肥、多得报酬等办法,鼓励社员家庭积肥和交售肥料。龙海县颜厝公社丰村大队洪坑桥生产队社员郑锡,全家五个辅助劳力都参加了积肥。
许多城市和农村还结合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打扫街道,疏通沟渠,清理猪牛栏、厕所,积造土杂肥。龙溪专区先后清理沟渠二万五千多处,厕所、猪牛栏四万多座。福州市一千多名清洁工人,把全市主要水沟逐段进行疏通清理,积运了大量垃圾、粪便、污泥等肥料,支援郊区公社和附近的闽侯、长乐等县农村。
本报济南16日电 山东许多人民公社,抓住天热发酵快的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广开肥源,为秋收作物追肥或施基肥准备肥料。
今年山东不少春播作物遭受过旱、风等灾害侵袭,为了争取秋季好收成,必须增施一些肥料。根据这一情况,许多公社在开展超包产活动中,发动社员算作物需肥账、增产账,千方百计开展积肥活动。曲阜县曲城公社夏家村生产大队社员积肥积极性很高,除大队组织六十人到曲阜城挖运杂土外,社员也结合开展夏季卫生工作,加强了厕所和栏圈管理,入夏以来,已积大量肥料。不少地区还一面增积厩肥,一面准备沤制绿肥。
在开展夏季积肥活动中,许多地区对社员家庭交售的肥料,实行以质论价的办法,给予合理报酬;对集体积肥建立了责任制。临沂专区普遍采用了定积肥任务超额奖励的办法,调动了社员积极性,积肥较多。汶上县由于积肥政策贯彻得好,全县积的肥料中,社员交售的占绝大部分。(附图片)
江西南昌县小兰公社定岗大队赵家生产队合理收买社员家庭肥料,增加了肥料的来源。这是社员正在给三类苗增施肥料。
新华社记者 喻衍华摄


第3版()
专栏:

加强思想教育改进评工制度
中村大队提高农活质量
将口公社作培第二生产队健全责任制度细管稻田
本报南京16日电 江苏江阴县青暘公社中村大队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合理调整工种定额,严格掌握评工记分制度,激发了社员积极性,夏收夏种进度快、质量好。
夏收夏种一开始,这个大队的主要干部就分别到田间、场头,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提高农活质量的教育。大队支部书记王金洪同志在生产队检查工作时,发现场头脱粒工效高,但是脱得不净;在种的方面,也没有坚持群众讨论确定的规格质量;便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农活质量差的原因。经过分析,认为首先是少数生产队评工记分不严格,没有按照劳动质量给予应得工分;其次是有些社员干活时只顾数量多,忽视了规格质量。根据这个情况,帮助生产队干部组织群众讨论,经过算细账,使群众认识到提高农活质量和实现超包产的关系、增加产量与社员增加收入的关系。社员谢加成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全面坚持规格质量,才能搞好生产,才能实现多劳多得。”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大队干部又根据工种易难、活计轻重的具体情况,帮助生产队合理调整各种农活定额。在评工记分方面,也认真注意了质量标准。中村大队各生产队还建立了农活验收制度,根据检查验收的数量多少、质量好坏,田头评议记分。对不符合规格质量的社员,由大家公议,根据情况少记工分。采用这种方法后,促进了社员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由于社员思想认识提高,评工制度合理,全大队提前两天按质按量完成了三麦收割和中稻移栽任务。
本报福州16日电 福建建阳县将口公社东日大队作培第二生产队,进一步健全稻田管理责任制度,稻田管理得很细致。
这个队的队委会经过同社员共同商量,确定把全队二百八十多亩双季早稻和单季稻划分为八片,每片由社员推选一人管理,实行田间管理责任制。管理人员负责看田水、干稻田零星活、预报灾情,同时有责任向队委会提出增产措施的建议。稻田的中耕施肥、抗灾等大宗农活和突击性农活,由队里统一组织劳力集体干,管理人负责检查验收,对不合质量规格的,有权要求重做。与此同时,这个队又把各项田间管理农活的工分定到田,并订出合理的奖励办法,这样,既便于评工记分,又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这个队实行这一办法以来,由于责任制健全,事事有人管,件件农活有检查验收,因而提高了田间管理质量。如社员杨思奴有一次耘田后忘了封住田边的出水口,负责管理这丘田的社员就帮助他封住出水口,并向他提出了意见。这个队有二十九亩水利条件较差的稻田,往年储了水不好中耕,放了水就受旱。今年,负责管理这片田的老农张子松经过研究,向队委会提出“看天中耕,全力突击”的建议。队委会采纳了他的意见,在稻田积水不多时,组织劳力突击两天,适时完成了这片稻田的中耕任务。


第3版()
专栏:小常识

夏季积肥事半功倍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野生植物生长茂盛,这些都是积制肥料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夏季的高温,有利微生物的繁殖,能加速沤肥原料的腐熟(在北方堆肥腐熟时间,夏季比冬季快二、三倍)。抓紧夏季,利用野生植物和部分夏熟作物秸秆等沤制肥料,是一件费力小、收效大的事情。夏季牲畜饲料比较充裕,养分较多的青饲料比重很大;饲料养分多,牲畜粪肥的含氮量就随着提高。因此,夏季也是积攒牲畜粪肥的一个好时机。
但是夏季较高的气温、较多的雨量,对积攒牲畜粪肥也有不利的一面,这就是:牲畜粪肥中的氮素挥发比别的季节快,粪肥受雨水淋浇而使肥分流失的机会较多。根据这些情况,夏季积攒牲畜肥,应该注意保肥——牲畜粪肥不要曝晒、着雨,牲畜的栏圈要勤起勤垫。
有些地区有种植夏季绿肥的习惯,这些地区,还可以在夏季播些绿肥作物。


第3版()
专栏:

检查禾苗生长情况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宁夏青海加强小麦后期管理
本报银川16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许多人民公社,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春麦后期管理。
今年,宁夏春小麦出苗一般良好。因此,有些干部和社员就认为麦田不用再管理了。有人虽然也看到目前有些小麦出现萎苗,有的发生病虫害,但又认为,小麦生长好坏已成“定局”。针对这种情况,不少人民公社通过检查禾苗生长情况,对比分析,使干部和社员认识到加强后期管理对促进小麦穗大、粒饱的重要作用,并且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管理措施。永宁县养和公社王太生产大队,干部、老农深入田间检查了麦苗生长情况,找出了三类田麦苗生长不好的原因后,立即拔草、追肥,加强了春麦管理。吴忠市各人民公社在克服了干部社员的松劲情绪后,五天就给二万四千余亩小麦追了肥,并普浇了水。
在麦田后期管理中,不少公社还组织力量防治了小麦病虫害。隆德县发现部分生产队麦田发生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县商业部门库存的二百九十多件喷药器械和十九万多斤农药,也及时运到各社、队,帮助及时消灭病虫害。
目前,广大社员正在继续加强后期管理。
本报讯 青海省去年冬季播种的十万多亩冬小麦和春小麦已经拔节或孕穗,一般生长良好,社员们正在给这些麦田除草、浇水、追肥。有的生产大队还建立了冬播作物登记卡片,固定专人管理和观察,摸索其生长规律。
青海省的麦类作物原来都在春季播种,近几年来才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冬播一小部分,缓和了春季的劳畜力紧张。由于春麦冬播是一种新的尝试,各地都在注意积累经验。


第3版()
专栏:

热心教 虚心学
江苏灌云县小伊公社千斤大队高小毕业生李永科,拜老农李永朋为师傅,学农业生产技术。师傅热心教,徒弟虚心学,进步很快。
种麦子的时候,永科对摇耧一窍不通。永朋先是表演给他看,耩了几次以后,就让他亲手做。永科接过耩子,手忙脚乱,耩子东一歪,西一倒,掌握不好。永朋就在旁给他谈摇耧要领,说:“会摇耧的人,只用手摇,肩膀不动,只听耩铃响,不见人身晃。”
永科摇了几遭,发现自己耩的地头不整齐,永朋说:“要想地头齐?到地头还有一步远就不要摇了,耩腿里的种子正好管到地头。拐过头来插耩的时候,要先摇三下,耩子一走,种子正好下到土里。”
到了中午,永科看到种子下多了,又请教永朋。永朋说:“早上定闸时,我就想给你讲‘一日三闸’的道理,怕讲了印象不深;等到你亲手摇耧,发现了这个问题再讲,印象就深了!”接着告诉永科:“早上湿气大,种子发潮发湿、耧眼不易下,耩门就要定得大一些。到了中午,种子晒热、干燥了,下得很快,这时耧门就要放小一点。”永科听了,只是点头,心想:庄稼活里的学问确实深着哪!真是做到老,学到老,人学八十不算巧!
在李永朋的帮助下,李永科已成为耩地能手,并带了三个“小徒弟”。
王厚超


第3版()
专栏:

学不会 不放手
在安徽舒城县春秋公社方畈大队方畈生产队里,提起方贤佐学习农业技术的事,没有谁不夸奖。这个十八岁的小青年,学起农业技术来,比谁劲头都大,不学会决不放手。
今年春耕生产开始后,方贤佐刚一投入战斗,发现自己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犁田没有学到手,不能在春耕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打定主意,去拜队里有名的老犁田手方从启为师。方从启满口答应。队长也很支持,当时就对方贤佐说:“从明天起,我把你们派在一起干活。”
第二天一大早,方贤佐就同老农方从启牵着牛下地干活了。到了地里,方贤佐急速地给牛套好犁,只听方从启嘴里“得呶”一声,牛拖着犁,犁翻着土,有条不紊地前进着。方贤佐在旁边聚精会神地仔细地观察。接着,方贤佐便要求方从启道:“大爷,你歇歇,让我来试试看。”
牛,好像有意找方贤佐的岔子,一到他的手,就变得不听话起来,不是犁深了,就是犁浅了,要不就是拖着犁跑。方贤佐急得满头大汗,他赶忙问方从启:“大爷,怎样才能犁的深浅一致呢?”
“眼要看犁铧,犁梢要掌稳。”
按照方从启的话,方贤佐又把犁子拖将回来,重犁刚才没有犁好的一段。一连几次试验,果然有进步。但是,犁沟还是不直,怎么办呢?他还未开口,方从启就主动指点开了……。
就这样,方贤佐终于学会了犁田。
赵学斌 守恒(附图片)
启雄插图


第3版()
专栏:

河南汝阳县三屯公社三屯村明录支部的一些团员和青年在向老农郭长岭学习锄玉米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虞耀福摄


第3版()
专栏:

精收细打 减少抛撒
海南岛收割早稻
新华社广州讯 海南岛夏收已进入大忙,目前每天有十多万劳动力在收割早稻。进度较快的万宁、琼海、陵水三个县,早稻收割已经基本结束。
岛上各人民公社今年都很强调精收细打。万宁县后安公社坡仔大队各个生产队,组织精收细打检查验收小组,每天按操作规程检查验收,开展精收细打评比竞赛,因此收割中掉粒丢穗的现象大为减少。东方县东方公社西方大队往年收割比较粗糙,今年注意了轻割、轻放、轻捆,挑运时用草席铺箩底,脱粒时多翻多打,争取打净拣净。


第3版()
专栏:

人工扑打和飞机喷药相结合
安徽河北蝗区及早防治夏蝗
本报合肥16日电 安徽省发生蝗虫地区的广大群众正紧急行动,配合飞机喷药,进行人工扑打,大力消灭夏蝗。
安徽省蝗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平原和沿淮湖洼草滩地带。由于去冬雨雪少,今春以来天气干燥,蝗虫出土时间比往年提早,而且来势很猛,发展很快。
为了迅速扑灭蝗虫,蝗区各级领导积极发动群众投入灭蝗战斗。阜阳地区每天出动数万人,配合飞机扑灭蝗虫,最近五天时间内,全区就防治夏蝗二十一万多亩,杀虫效率在80%以上。
在防治夏蝗活动中,各地都总结推广了以往灭蝗的成功经验,一般都是先治作物地,后治空闲地;先治密度稠的,后治密度稀的;先打龄期大的,后打龄期小的;对密度高的,采取机械喷药,对密度低的,使用人工扑打;对龄期小的使用毒饵诱杀。同时各地还特别注意在县与县、社与社、队与队交界蝗区进行防治,以堵塞漏洞,防止蝗虫漏网。
蝗区群众在灭蝗中,得到了国家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民航部门派出了六架飞机,到重点蝗区协助防治夏蝗。从5月30日起至6月7日止,六架飞机先后飞行数百架次,喷药防治达三十八万六千多亩,杀虫效率很高。全省各有关部门共拨下了治蝗农药三百四十多万斤和大量的防治工具,并派出了大批技术人员协助治蝗。
本报天津16日电 河北省各主要蝗区,提早除治夏蝗。
河北省由于去年遭受严重旱灾,今春又连续干旱,所以今年蝗虫发生早、发展快。
为了消灭夏蝗,河北省许多地区首先建立和健全了灭蝗组织机构,加强了灭蝗工作的具体领导。高阳县灭蝗指挥部通过侦察,发现城关公社八千多亩春播作物生了蝗虫,便立即组织各生产队六千多名劳力,药杀、扑打,只两天就除治了一千八百多亩。
在治蝗中,河北许多人少地多的蝗区,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援。国家派了十一架飞机参加灭蝗。


第3版()
专栏:

让青年在生产中发挥应有作用
金星、南坝两大队干部和老农积极帮助青年学技术
本报沈阳16日电辽宁省盖平县熊岳人民公社金星生产大队,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帮助青年社员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使青年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金星生产大队主要生产苹果,同时也经营一些蔬菜和部分大田。这个大队二百二十多名劳动力中,男女青年占了一百二十多名。这批青年,多数是高小毕业生,还有二十多名是刚刚回乡参加生产的中学生。
大队的党、团组织,为了帮助青年们学好农业生产技术,经常向青年讲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并进行爱劳动、爱科学等思想教育。这个大队在教育青年方面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一、各个生产队根据每个青年社员的具体情况,分别把他们编入作业组,由组长或老农带领,做什么就学什么,一边学、一边做。二、大队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向青年传授专业技术,包教保学。三、以生产队为单位开办业余学校。
这个大队的老农对青年传授技术非常热心。在去年冬季果树剪枝的时候,天寒地冻,有四名老技术员虽然已经年老力弱不能上树,但仍然在地上指导青年新手操作。青年们也越干越有劲,这个大队的一百二十多名青年社员,有40%左右在超包产竞赛中被评为红旗手。
本报西安16日电 陕西西乡县板桥公社南坝生产大队,在夏收夏插中积极培养新参加农业劳动的工人和学生,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生产技术。
南坝大队的劳动队伍里,今春以来增添了五十四名新手,多半是工人和学生。他们的特点是热情高,干劲足;但由于农业生产实际知识不多,干技术活不行。针对这个情况,大队党支部建议各生产队根据这些工人、学生的不同条件和本人的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进行帮助培养。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愿意参加插秧的,生产队就采取以老带新、兄带弟、父教子和包教保学等办法,帮助他们掌握插秧技术。体力较弱的女学生,队里先分配她们做些轻活或是给插秧的人作辅助活。由于边做边教边学,所学的活又是他们本人最愿意做的,因而很快就使这些新手掌握了技术。十六岁的学生王国俭,在老农王定清的帮助下,学会了拔秧插秧,日插八分九厘田,质量好,相当于一般社员的劳动水平。
南坝大队党支部,还经常教育生产队的干部,在生产劳动中,把培养提高新农民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处处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心情舒畅,愉快地进行生产。


第3版()
专栏:

治蝗用工和费用列入“三包”
菏泽地区广大社员积极防治蝗蝻
本报菏泽16日电 山东菏泽专区许多公社,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精神,积极防治蝗蝻。
蝗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单县、梁山、巨野和菏泽等县市,在中央农业部派治蝗飞机支援下,采取陆、空、配合,飞机撒药,地面发动群众扑打,及时进行防治。许多社、队在发动群众防治虫害中,还认真地贯彻了有关政策。原来没有把防治虫害用工和药械费用开支列入“三包”计划的队,经群众讨论进行了调整,或从生产大队机动工、生产费中解决。参加防治虫害的社员,按照治虫亩数、质量,同干其他农活的社员一样的评工记分,超额奖励,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第3版()
专栏:山东通讯

从“十八老传经”谈起
山东大众日报记者
在郯城县褚皿公社廖屯生产大队里,一个学习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热潮正在形成。在这个热潮中,老农们成为最活跃的分子,教徒授艺,大显身手。
在这里,人们绘形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十八老传经”的故事。“十八老”指的是十八位老年农民。在他们中间,有老庄户通、老雇工汉、老天文、老场头(看场的)、老饲养员、老农具手、老互助组长、老队长等等。他们都是富有实际生产知识的庄稼“老把式”,是熟悉当地自然情况和各项农事活动的“土专家”。六十多岁的“老庄户通”廖俊廷,从十二岁就和土地打交道,已经积累了五十多年的经验,各种作物的脾气摸得很清。最近,他表示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全部技术传给后一代。青年人不会扶耩子,他就把着手教他们;妇女社员不会锄高粱,他就边讲边做,教她们拉锄。“老天文”夏广安,善观天时,他教给青年们如何算季节、看风向、知旱涝。“老把式”廖俊立则成了农业技术的义务宣传员。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在街头巷尾人多的地方,向群众讲解各种农业技术。“十八老”老当益壮,各显其能。因此,大家便把他们积极传授农业技术的活动,名之曰“十八老传经”。
自从去年冬天,大队党支部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关于人民公社各项政策之后,大家对改进农业技术,争取今年农业好收成的要求就更加迫切了。老农廖友邦找到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们说:“今年要想种好庄稼,多打粮食,就得注意提高农活质量,好好帮助青年学习农业技术。”党支部热情地接受了群众的意见。他们检查了过去由于领导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同有经验的老农商量不够,老农们在生产上出主意少了;而青年呢,也不虚心向老农学习,结果,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不能适应农业增产的需要。他们还实事求是地首先就党团员、生产队干部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了一次分析排队:全大队二十名党员不懂或不甚懂得农业技术的就有十五人;十八名团员中没有一个全套“把式”;三十多个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真正懂得农业技术,耕耙耩锄都能拿起来的也只不过占40%。这样一排队,就更觉得这是一个矛盾了。于是,当机立断,党支部立即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解决。大队由党支部书记廖俊其挂帅,吸收老农参加,成立农业技术学习委员会;各生产队由队长亲自领导,成立农业技术学习小组;各作业组也都由组长负责,聘请老农为师,提倡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学习技术,提高农活质量,搞好生产。从此,一个群众性的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潮开始形成了。
在廖屯大队,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作法的初步效果。比如,第五生产队队长廖俊起,拜老农廖俊邦为师,带头学习农业技术以后,对领导农业生产工作更扎实了。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全队四名干部、二十七名青年社员,也都虚心向老农学习技术。现在,这个大队的年青女社员,不但能掌握锄头遍高粱的要领,质量也合要求。社员们的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干活质量高,今年播种的七百多亩春田作物苗子都挺旺。高粱锄过头遍,留的是三角苗,扒的是晒根窝,不稀不密,横竖成行;谷子都已全部出齐,肥壮的嫩苗夹在不宽不窄的垅眼里,煞是好看;整齐的地瓜沟上,已经栽上秧子,棵棵成活。
在这里,还出现了新老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局面。青年社员廖际祥和老农廖俊堂,过去虽然住在一个院子里,进出走一个大门,但是因为廖际祥有点傲气,廖俊堂看不惯,两三年从没谈过农活技术问题。今年就不同了,一方面廖际祥认识到学习农业技术的重要,开始向老农请教;另方面老农廖俊堂的心情舒畅,也主动向廖际祥传授技术。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可就密切了,常常在吃饭的时候,他俩还在交谈农活技术,廖际祥从廖俊堂嘴里学到了很多办法。几个生产队由于社员农业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都满有信心地订出了超包产、超措施、超出勤的三超计划,为夺取今年农业生产有一个好收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廖屯大队的访问,我们还进一步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少数领导农业生产的干部,在工作中曾经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挥?看来同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关系的。就当前现状看,在农村工作的同志中间,有不少人并不十分懂得农业生产;就是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他们虽然没有脱离生产,但也并不都是“庄稼把式”。自己不懂生产,如果再不虚心向老农请教,往往就会产生一些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想法和措施,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招致损失。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廖屯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们认为:今后要建立正确的指挥,社、队干部都应该认真地学习农业技术,虚心向老农请教,增强自己领导生产的本领。
后来者居上。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新的代替老的,循环不已。老一辈的农民在旧社会受尽了艰辛,从和自然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把他们的技术经验继承下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放出它的光彩。青出于蓝,胜于蓝。青年一代农民在学习和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方面,有条件、有雄心胜过老一辈的农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