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社会主义国家农村夏收工作忙
阿尔巴尼亚到六月初已收割一万七千多公顷小麦
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正积极进行夏收准备工作
据新华社地拉那12日电阿尔巴尼亚广大农村正在紧张地进行夏收。根据农业部的统计,到6月5日为止,全国已收割了一万七千多公顷小麦,南部的萨兰达、发罗那等地区净入仓的小麦已达收割量的三分之一多,而地拉那等中部地带也已开镰收割。阿尔巴尼亚1960年冬播和1961年春播小麦的播种面积比1959年冬播和1960年春播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了56%。
为了及时做好收割工作,早在一个多月前,劳动党中央就发出了夏收指示,号召各地农民、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等及早做好准备工作。最近农业部又提出了“不浪费一颗小麦,集中力量割捆收打”的口号。莱希等区并专门成立了夏收指挥部,统一调度力量和集中领导。有的地区利用了开镰前的一两天举办了讲习班,传授和交流收割经验。
在收割中,有的农业社采用了包工制,由生产队分片包干,如“阿苏友好”农业社就组织了一千多人包干收割。
在紧张进行收割的同时,各地农民并及时翻耕整地,抓紧时机复种两季作物。
据新华社布达佩斯12日电 匈牙利全国各地农村正在大力准备夏收,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愉快的景象。据匈牙利农业部估计,今年的收割工作将比去年早开始两星期左右。
为了使夏收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并且做到随熟随收、颗粒不损,目前,各地都在制订周密的夏收计划。许多州、区议会还派遣干部深入各生产合作社,帮助夏收。许多合作社都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划出了机器收割和人力收割的地区,并且根据麦子成熟的程度定出了每块土地收割的日期。有的合作社甚至连收割时机器和人往返的路线也作了规划,以便缩短路程,节省时间。
党和政府以及各个群众团体最近都向农村发出号召,动员广大社员及其家属积极参加夏收工作。广大农民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3日电 目前,罗马尼亚田野中一片片麦田已近黄熟,各地农业劳动者正紧张进行夏收的准备工作。
据这里的报纸报道,罗马尼亚今年的夏收作物将有良好收成。现在各地农业劳动者已经动员起来,抓紧时间检修收割机和农具,准备运粮车辆,整修仓库和道路。有些地方已经订出夏收工作计划,多布鲁查州的内格鲁沃达县已经为每台联合收割机分配了工作地段,决定在十天内完成全部夏收任务。这个县的党委会为加强对夏收的领导工作,组织了一个临时的工作组,各乡也组织了这样的工作组。
目前各州粮食接收站,检修和新建仓库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
据新华社华沙12日电 波兰广大农村正在紧张地进行夏收准备工作。由于今年春天的气候条件良好,夏收将比往年要早。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谷物,特别是秋播谷物将获丰收。
为了使今年的夏收工作顺利地进行,目前波兰各地农民都正在准备农具,抢修农业机器等。今年国家供应农民的收割机比往年有很大增加。国营农场将有二千九百台联合收割机投入麦收工作。农业小组将有一万一千台拖拉机,七千台捆麦机和一千五百台割草机投入夏收工作。国家拖拉机站也将供应农民使用大量农业机器。(附图片)
到6月5日,朝鲜北部的水田已全部插上了稻秧。其中有96,000多町步(一町步约合15市亩)的水田在五月半就插上了冷床苗。图为平安南道文德郡凤东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在插秧
朝鲜中央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澳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闭幕
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 通过关于政治纲领的决议
新华社悉尼12日电 澳大利亚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闭幕。会上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大会讨论了总书记夏基所作的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大会还批准了对党纲和党章的若干点修正和补充,并一致通过了概述党在目前时期的政治纲领的决议。
夏基在大会上致了闭幕词。


第6版()
专栏:

苏联第一届科学工作者会议开幕
苏联党政领导人赫鲁晓夫等出席了会议
据新华社13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全苏第一届科学工作者会议12日上午在大克里姆林宫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代表全国各个科学机关的将近二千名科学家。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党政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科兹洛夫宣读了苏共中央给会议的贺信。
苏联科学院院长凯尔迪什在会上作了关于改组科学机关工作的报告。
这一改组是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更好地协调国内的科学研究工作和改善苏联科学院活动的决定”而进行的。
报告强调指出,苏联目前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改组,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苏联科学占据世界第一的地位。
凯尔迪什在谈到苏联科学的发展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前景方向时指出,中心任务就是国家的全盘电气化。因此,发现新的能源就成了最迫切的问题。
凯尔迪什在报告中还谈到了关于受控热核聚变、机器制造、固体物理学、宇宙和地球的科学等问题。
凯尔迪什在谈到制订统一的全国科学研究工作计划时指出,这一计划应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处在试验设计阶段的重大国民经济问题。第二是旨在解决确定的国民经济问题的远景科学研究,包括建造巨大实验装置,进行初步设计等。第三,进行预期可能带来重要发现的探寻性研究。


第6版()
专栏:

匈议会代表团抵柏林
据新华社柏林13日电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民议会主席罗奈伊·山道尔率领的匈牙利议会代表团于11日下午到达柏林。
代表团将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行两星期的访问。


第6版()
专栏:

美共全国执行委员会声明
美共决不进行登记
新华社12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12日讯:美国共产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发表声明,谴责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就美国最高法院最近关于美国共产党的决定而对美共提出的指责,并且声明美国共产党决不根据最高法院的决定而进行登记。声明说,“司法部长试图在反对共产主义的幌子和陈腐的‘外国代理人’的滥调下,掩盖这样的事实,即强制执行这一法律(即反共的麦卡伦法)意味着取消人权法案和打算镇压美国任何争取和平、社会进步和民主的运动。”
声明说,“至于说美国共产党是外国代理人这种陈腐的叫嚣,美国反动势力在美国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曾经提出过这种指责。从汤马斯·杰斐逊开始,他就因为从事争取在宪法中增添权利法案的斗争而被叫作‘外国代理人’。我们不是,而且从来也不是‘外国代理人’”。


第6版()
专栏:

国际民主妇联执行局举行会议
定今年十月召开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会议
新华社柏林12日电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今天在这里发表一项新闻公报说,国际民主妇联执行局6月6日至9日在柏林召开了会议。
公报说,会议听取了非洲和欧洲妇女问题的报告,并且讨论了国际民主妇联由此而应承担的任务。会上还研究了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举行的各种会议的情况。
会议决定于10月4日至8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下届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会议。
执行局会议就裁军问题向全世界妇女发出了一项呼吁书。
执行局决定建议各国的妇女组织举办一次扫盲行动周,因为文盲在妇女中特别多。
会议还通过了下列文件:声援古巴的呼吁书;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的决议;致希腊王后的一封信,要求大赦希腊政治犯和流放者;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电报,抗议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安哥拉的恐怖行为;声援为反对殖民主义、迫害和镇压而斗争的各国妇女的宣言。


第6版()
专栏:

日中贸易促进会铃木一雄到京
新华社13日讯 日中贸易促进会专务理事铃木一雄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来我国访问,于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到机场迎接的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长萧方洲和有关各界人士杨春松、孙平化、萧向前、吴曙东等。
在北京的日本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也前往迎接。


第6版()
专栏:

达荷美总统宴请中非友协代表团
马加表示愿意加强达荷美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新华社科托努电 达荷美共和国总统余贝尔·马加和马加夫人9日在达荷美首都波多诺伏总统府举行盛大宴会招待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代表团。
出席宴会的还有达荷美副总统苏鲁·米冈·阿皮蒂,国民议会议长瓦朗丹·达米鲍德,达荷美统一党总书记夏贝·马马,以及所有在波多诺伏的部长们:外交部长、国民教育部长、公共卫生部长、司法部长和新闻部长。
马加总统在提议干杯时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同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团进行接触,我们希望这样的接触今后将频繁起来,这是友好的接触,兄弟般的接触。
代表团团长刘长胜在提议干杯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达荷美人民的真诚友谊。
马加总统和阿皮蒂副总统在同刘长胜团长交谈时,都表示愿意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达荷美共和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在两国人民之间互派代表团进行访问。
宴会是在真挚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新华社13日讯 科托努消息:由刘长胜率领的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代表团,结束了对达荷美共和国的七天访问,在11日离开这个西非国家。
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受到达荷美总统和副总统的接见。马加总统曾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中国客人。代表团参观了达荷美故都阿波美和那里的历史博物馆。


第6版()
专栏:

苏联—印度尼西亚联合公报
新华社13日讯 塔斯社莫斯科13日讯:苏联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庄严地声明,它们决心为加强世界和平、为各国人民自由和幸福的理想的胜利而共同斗争。
在莫斯科发表的苏联—印度尼西亚联合公报说,苏加诺总统成功地访问苏联,标志着在加强苏联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道路上的新的重要步骤。
苏加诺总统在访问苏联期间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和其他苏联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会晤和会谈。在真诚友好、充分谅解和互相尊重的气氛下,双方就进一步扩大两国友好联系和合作问题,以及当前国际形势问题交换了意见。
公报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和苏加诺总统就重要的国际问题举行了特别会谈。
公报指出,两国政府认为,促进加强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沿着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道路加速发展是自己崇高的目的。
双方认为,国家领导人的直接接触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重要方式。在这方面,苏加诺总统热烈欢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会晤,并且希望,这次会晤将成为在解决目前仍旧妨碍取得世界持久和平和安宁的所有问题方面的第一个具体步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指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和苏加诺总统本人对争取和平、谅解和扩大国际合作的斗争作出卓越的贡献。
公报说,两国政府一致认为,在严格和有效的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是当代最重要的和最迫切的问题。加强各国人民和平和安全首先取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声明,它支持苏联政府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并且认为,这个建议是广泛的国际谈判的现实基础。苏联政府方面对印度尼西亚旨在就裁军问题达成协议所作的努力给予崇高的评价。
两国领导人坚决谴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一切形式和表现,并且表示确信,在世界一切进步力量的团结下,压迫和剥削制度会被彻底消灭。双方认为,联合国大会第十五届会议所通过的关于赋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应作为这方面的一个具体步骤立即付诸实现。
公报指出,在这方面,苏联政府和人民对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人民争取从自己领土上最后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斗争表示同情,并且重申,完全支持印度尼西亚对其尚在外国占领下的一部分领土——西伊里安的合法要求。
公报接着指出,印度尼西亚政府和苏联政府一致认为,应该成为以全力消除国际紧张局势的最有效的国际机构的联合国不符合目前的世界力量对比,也没有反映出自它成立十五年来在世界上所发生的急剧的变化。
公报强调指出,为了适应最近期间所发生的变化,为了使联合国能够更有效地执行自己的任务,须要使它更有代表性,并进行必要的改组。双方就此重申,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将无疑地会促进这个组织的威信和道义力量的恢复。
两国领导人认为,完全有必要在最短的期间内寻求老挝问题的解决,以利于世界这一地区的和平和安全。他们表示希望,现在正在日内瓦举行的十四国会议的全体参加者将竭尽一切努力来达成协议,以保证老挝全体人民拥护的政府所领导的统一的老挝国家的主权、独立和中立。
公报指出,两国政府表示,非常愿意继续保持彼此间的密切接触,就现代最重要的问题交换意见,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双方对苏联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签订的关于经济、技术合作的两个总协定的执行情况,以及对文化联系的扩大和加强表示满意。印度尼西亚政府表示,它对苏联在发展印度尼西亚民族经济方面所进行的友好帮助给予崇高的评价。
公报还宣布,1961年6月10日,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和纳苏蒂安将军签订了一项补充议定书,充实了以前所签订的协定。


第6版()
专栏:

让我唱一支越中友谊之歌
越南 黎红旭
我想唱一支越中友谊之歌。当还剑湖畔的凤凰树开满朝霞似的红花,河内机器厂的马达声像春雷般轰鸣,金黄色的稻浪在广阔无边的原野上迎风起伏的时节,我怎能压得住洋溢的热情,怎能不引吭高歌,赞美春花一样艳丽的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呢!
我站在巴亭广场上,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北望边疆。在蓝天的那方,是我们最友好的兄弟之邦。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高举三面光辉夺目的红旗,迈开阔步,在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只要你翻开古今的越中史籍,你就不难看到,动人肺腑的友谊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传说中许许多多的友谊故事,是那么朴实、美丽。公元前七世纪,越裳氏就曾千里跋涉访问了中国京都。近百年来,越中两国人民的往还愈来愈频繁、亲密。据史书记载,越南古代优秀的工程师阮安,在中国劳动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筑壮丽的北京城廓的伟业中,他也曾献出过点滴的心血。十九世纪中叶,黑旗军和冯子材率领的战士们,把鲜血洒在升龙城郊,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地协助越南军民砍掉竖在城楼上的骷髅旗。近五十年来,两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和抗日的斗争中,共患难,同甘苦,彼此同情,互相支援。我们敬爱的领袖胡志明同志和党的其他领导人,曾经长时期在中国人民细心的掩护下进行了解放祖国的斗争。这种历史深远的传统友谊,是由血肉凝成的,因此它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是任何反动逆流都不能冲毁的。
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他们处在最艰辛的年代,四面八方都插满侵略者的刺刀的时候,中国人民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毛泽东思想、毛主席著名的科学的军事论著、中国人民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帮助越南人民及其军队越过重重障碍,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主席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充满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诗词,成为鼓舞越南军民英勇抗击残暴的法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胜利战歌。
奠边府的炮声击毁了侵略者的幻梦。
越南、中国和苏联三个兄弟国家在日内瓦莱蒙湖畔并肩斗争的胜利,使和平鸽在越南蔚蓝色的晴空下自由飞翔。
越南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敬爱的领袖那种发自内心的恳切言词。胡伯伯在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宴会上说出了越南人民的心愿:
“我们不但是友好的邻邦,同时也是患难的兄弟,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是任何人所不能离间和阻挠的。”
难道还有什么言词比这更亲切动人,更能说出我们两国人民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友谊吗?
越南人民是这种友谊的见证人。在短短七年的和平生活中,我们伟大的中国战友,不论在哪个时期,都以建设自己祖国的热情来帮助越南兄弟。在越南北方社会主义大厦的建设工程中,也浸透着中国同志的汗渍。
陈国平同志为帮助越南早日修复越池铁桥,不惜冒着风浪,抢装桥墩,终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那崇高的国际主义形象,正如屹立在越池桥头的陈国平烈士纪念碑一样,永远烙印在越南人民的心上。
同志,如果你到越池工业区或者太原钢铁基地去,那些宏伟的厂房,庞大的机器,就会紧紧地吸引住你。谁不知道这是中国人民对越南人民无比珍贵的友谊的结晶。这种崇高的友谊绝不是一支短歌所能唱得完的。
红河之水,源远流长,永不干涸。正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给越中友好协会的题词所写的:“越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越中友谊之歌也将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第6版()
专栏:日内瓦通讯

从日内瓦看西方世界
本报记者
在日内瓦会议进入第五周的时候,这里的人们看着美国人是否要从他们自己挖掘的泥坑中爬出来。在上星期里,从帕东传来老挝爱国军队胜利的消息,美国人7日起拒绝继续日内瓦谈判,华盛顿并且发出“退出”会议、计划新军事干涉的威胁。但是,这阵歇斯底里没有能保持得了多久。肯尼迪8日宣布美国代表将留在日内瓦谈判,美国报纸现在宣传会议的“僵局”即将“打破”。美国表演的这一出外交闹剧,又一次显露出美国进退两难的困境。
无论是在老挝战场上进行重新挣扎,还是在日内瓦谈判中采取拖延和抵制策略,美国都遭到了新的失败。美国政策在老挝的危机,是它目前在世界各个地区所碰到的许多危机之一。肯尼迪从进攻古巴惨败开始他的总统生涯,接着就如最近美国《新闻周刊》所形容的,从世界各地“危机一个接一个地吹来”,“闹事的警铃不断响起”。6月12日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一篇文章,叙述美国如何到处失败,美国“在亚洲节节失败”,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威信日益丧失”,美国政策在欧洲留下了“一个软弱的印象”……。
美国报纸指出,肯尼迪最近的一系列演说,给西方的前景描绘出了一幅“阴森可怕的图景”,肯尼迪宣称,美国今后的“大战场”是在于对付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蓬勃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而他在6日电视演说中承认,美国在这些地区的搏斗“将是这十年内一种继续存在的危机”,美国面对着“持久而艰巨的斗争”。
肯尼迪在8日的讲话中说到了目前美国的根本弱点。他说,“没有一种行动,没有一种新的引人注目的政策本身能够几乎是立即根本改变力量的对比或局势的对比,使之对我们有利,或者使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办法变得顺利得多。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没有轻易和迅速的解决办法”。
美国统治集团今后准备怎么办呢?
在维也纳会谈前夕,肯尼迪的紧急国情咨文提出了增拨款项加紧扩军的纲领。在维也纳会谈后,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7日通过下一年度订购武器开支一百二十五亿美元的法案,超过肯尼迪原先所要求的数额。美国国防部长8日在参院外委会要求下一年度对外军事“援助”拨款二十亿美元以上,超过肯尼迪已经追加了的数额。
华盛顿仍然有许多人认为,美国派出海军陆战队比其他办法“更有效”和“更廉价”。
但是,美国能从此找到出路吗?当美国有些势力这几天又叫嚷必须对老挝进行直接军事干涉,美国参院共和党领袖德克森及其他共和党领导人物鼓吹不要浪费精力去进一步谈判而采取“大刀阔斧的措施”的时候,甚至《纽约时报》9日也发表社论,要这批人冷静一些,如果不进行谈判而采取行动,就要冒“十分大的”“风险”。
肯尼迪和约翰逊最近演说中着重提出的一种办法是,美国出军事顾问或“特种部队”,出钱,出武器,支持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各地的反动势力,训练当地的“反共军队”,来进行“一次有限战争”或“游击战争”。这本是一切老殖民主义者的利用当地人打当地人的老策略,而不是美国这个新殖民主义的新发明。但是,老的已经失败了,新的能如愿以偿吗?美国过去七年在老挝就是做了这一套,而现在也承认这笔“投资”“白白浪费了”。要说到“游击战争”,美国在老挝实现停火后,由美国军事顾问率领叛军空投到老挝爱国军队的后方帕东地区,进行了一次最新的“实验”。这次“实验”的结局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肯尼迪声明,美国将就一些问题继续进行外交谈判。他同时也说得很清楚,在这些谈判中,美国政策的目标绝无改变。《纽约时报》5月29日指出,腊斯克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的国际共管老挝“纲要”,是美国对待许多新兴国家的“新主张和有力的主张”。实际上,像在刚果那样,美国是要通过某种形式的“国际机构”,结合以美国的“援助”、“和平队”等等,继续从各方面控制这些国家。但是,美国能在谈判中达到这样的目标吗?美国应该从日内瓦关于老挝问题的谈判的四周中懂得:在老挝及其他一切人民力量发展的国家里,这条新殖民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据美国报纸报道,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今后采取这种或那种做法的大辩论,仍在继续进行。因此,美国政府在谈判中竭力拖延不决。美国借口帕东事件使日内瓦会议休会还未完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8日又预言“由于种种理由,延期可能不时发生。”但是,美国能一面在日内瓦拖延谈判,一面从拖延中得到好处吗?美国一面在日内瓦拖延谈判,一面在老挝战场上企图利用停火状态扩大叛军占领区,结果既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受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又在军事上自食其果。美国想从拖延中赢得喘息时间,但是,时间却并不在美国方面。
美国对外侵略政策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尽管战后十五年来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依然死抱着根据十五年前力量对比制订的全球战略目标。肯尼迪在巴黎的讲话里竭力否认美国正在衰退,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看来,肯尼迪并没有从一连串的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他在6日和7日演说里又重申美国想称霸世界的野心,要成为所谓“自由的主要保卫者”,要取得“动荡不安的世界的领导权”。约翰逊9日的演说里坚持美国的“自由前线”决不能只在美国的领土,而要在南越、泰国、巴基斯坦等各地。《纽约时报》5月29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说:美国的“目标正是它从1945年以来所一贯坚持的”,目前只是“达到那个目标的手段正处于重新审查和改变的过程中”。
华尔街的侵略胃口还是那样贪得无厌,而力气却在日益衰退,不管采取这种或那种做法,自然都难于奏效。
过去,肯尼迪在野时曾经指责共和党政府是“从危机走向危机”。现在,新当选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威廉·米勒2日也指出,肯尼迪政府“正在从危机走向危机,从一个挽救办法走向另一个挽救办法。每一个危机产生一个新的挽救办法,而每一个挽救办法又导致新的危机。”
英国和法国那些老殖民主义者带着各自身上的斑斑伤痛,来议论美国今天的遭遇。在美国进攻古巴失败后,英国《卫报》曾说:“美国闭眼不看二十世纪的现实情况,一如当年英国在苏伊士事件和法国在印度支那那样”。关于老挝局势,《星期日泰晤士报》说:在奠边府事件七年以来,美国又把“过去的错误”“完全重复一遍”。法国《世界报》说:美国人在老挝挑起危机,遭到失败,“西方领导人今天只有同意必须放弃某些东西以免失掉全部”。
英国和法国人士也许可以对美国重蹈复辙窃窃欣喜,然而,他们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并不安稳。
人们从日内瓦可以看到,英国虽然在日内瓦会议中有时表现出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但常常在美国强烈影响下畏缩不前,瞧着美国的眼色行事。
肯尼迪欺软怕硬,在欧洲之行中大捧一直同美国闹别扭的戴高乐,而对英国则异常奚落。这在英国政界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7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在英国引起轰动的社论,社论说:“他们伤害了保守党人的感情。保守党人觉得,肯尼迪总统对法国的赞扬是对英国的一记间接耳光”、英美特殊关系可能已只是“英国的一个神话”。通常反映英国有势力集团的意见的这家报纸认为,英国政府“已经失势了”,缺乏“明确的战略”,它“必须说干就干”,使英国“在世界”重新获得“一个高位”。在目前英国处于相当孤立的尖锐危机的时候,这篇社论在英国政界中被认为是要求严格重新检查麦克米伦政府的政策的很有分量的信号。
法国戴高乐政府目前奉行着一定程度的自行其是的政策路线。但它还背着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殖民战争的越来越沉重的包袱,举步艰困。法国在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谈判中,还没有表现出准备真正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权益的意愿。美国抓住法国这个弱点,不时向法国施加影响。在肯尼迪访问巴黎后,法国在这里出面提出了美国商标的国际共管老挝方案,遭到强烈的谴责,而感到为人作嫁衣裳并不是值得羡慕的角色。
美国政策处在深重危机中,追随美国者也只会遭到暗淡的命运——这是人们从日内瓦之窗观察世界所得出的一个结论。
(日内瓦6月11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