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交通部部长 王首道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确定:1961年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加强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尽最大努力争取农业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在重工业的安排上,应当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这个方针,对于交通运输事业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
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三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1960年水运、公路和民用航空运输完成的货运量,比1957年增长两倍多,货运周转量增长一倍多。三年当中,交通部门新增加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同第一个五年计划比较,轮驳船吨位和载货汽车均为一倍多,民用飞机为三倍多,有路面的公路为一倍多,通轮船的航道为一倍左右。此外,各种运输工具和设备的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运输成本也大为降低。但是,在国民经济建设事业飞跃发展的情况下,运输能力与运输需要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交通运输仍然是国民经济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调整交通事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调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速度,巩固三年大跃进所获得的巨大成果,充实新发展起来的一些事业的内容,进一步提高新事物的质量,从而使整个交通事业在现有的水平上提高一步。
交通运输是“联系工农业的物质基础”,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一切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必须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明确地、牢固地、自觉地树立交通运输为国民经济服务和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当前尤应强调大力支援农业。所谓交通运输支援农业,不是要求从事交通运输的职工都去直接搞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短途运输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更不能采取削弱短途运输力量的办法——这不仅不能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反而会影响农业生产以至农民的生活。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办好交通运输事业来积极地支援农业生产。这就是说,要不误农时地、优先地运送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物资,大力加强航空运输对农业的支援,逐步增加农业飞行小时;要积极地、有计划地帮助农村人民公社进行交通运输的技术改造,加速地方道路网的建设,并改革民间运输工具,推广优良车型、船型,以便节约短途运输和田间运输的劳动力。同时还要帮助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办好交通运输。在短途运输、交通建设和装卸搬运工作中,必须注意爱惜民力,严格控制调用民工,对交通建设用地,必须大力节约,严加控制。
为了解决运输能力和运输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各种社会运输力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社会运输任务。社会运输任务的完成,除了依靠交通部门的专业运输队伍作为主要力量外,还要依靠公社、厂矿和机关企业各方面的运输力量。各种社会运输力量之间,既要有适当的分工,又要相互配合和支援。一般地说,在较大范围内的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运输,主要由交通部门的专业运输力量担任;工矿企业内部(包括同一个工业基地内部和厂矿通往港站的专用线)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应由厂矿企业逐步承担起来;农村人民公社内部和进出公社较小范围内的商品流通运输,应由公社和生产大队的运输力量担任。这只是大体上的分工,而由于当前运输能力不足,各种运输力量之间还必须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互相调剂和支援。各级交通部门,除了管好国营运输企业、事业之外,还要代表国家领导好属于集体所有制的运输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所办的交通工作,并对厂矿企业的运输工作给予技术指导。既要抓好重点,又要有全面安排;既要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又要有协作和配合,才能把各种社会运输力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社会运输的潜力。
交通运输事业点多、线长、面广,既有流动分散的特点,又有调度集中统一的特点。应该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不同情况和特点,改进管理体制。例如,长江、沿海干线运输(包括船舶、大港、船厂、航道等)和民用航空干线运输(包括飞机、机场、工厂、航站等),都是具有全国意义的运输企业,应当实行以中央为主的双重领导。基本上为一个省、(市)自治区服务的交通运输企业和事业,则应实行以地方为主的双重领导。当前许多地方、特别是县以下的交通管理机构还不够健全,而短途运输又是当前最薄弱的环节,亟需加强领导,因此加强县以下的交通管理机构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的县可设交通运输管理局,农村人民公社也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以加强运输组织管理工作和管理公社内的其它交通事宜。
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交通运输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通过整风运动,改进领导作风,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生活福利和工资奖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并在这基础上,逐步地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于生产发展需要的企业管理制度。由于交通运输企业的绝大部分职工,是在分散流动的情况下进行运输生产的,必须针对这个特点具体运用“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也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交通运输企业不能没有制度,特别是不能没有各项责任制度。而各项责任制度的破和立,应该本着边立边破的原则,分期分批地进行,如一时尚无新的制度可以代替,则旧的制度不应轻易废除。当前首先是建立和健全保养维修、整顿运输秩序、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制度,并逐步整顿有关计划、技术、财务、劳动以及生活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既要高速度,又要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但任何事情都不会是直线发展的,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发展速度总会有快有慢,并且常常会出现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作好计划工作,积极进行综合平衡。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我国每年做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过了一年,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了,这种统一就变化了,平衡成为不平衡,统一成为不统一,又需要作第二年的平衡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事实上,每月每季都在局部地打破这种平衡和统一,需要作出局部的调整。”几年来,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在大发展的过程中,交通事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例如,交通工业修造能力不足,影响对运转工具、机械设备的维修和配件生产;公路失修失养,影响汽车通过能力;港口装卸能力不足,影响船舶周转速度;工程船和港作船等工作船缺乏,影响施工和港口作业;在基本建设中有些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但缺乏相应的配套工程和附属设备,不能全面发挥生产上的效用等等。对这些生产能力上的薄弱环节,需要作较大的调整工作。因此,在制造和保养维修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服从保养维修的需要;在修路和养路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服从养路的需要;在船舶和港口的发展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优先发展港口;在运输船同工作船的发展上有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建设工作船;在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先搞好配套工程。这就是说,在当前交通建设排队上,应该实行先维修、后制造,先养路、后修路,先港口、后船舶,先工作船、后运输船,先配套工程、后主体工程。
在“五先五后”的安排中,应当把保养维修放在首位。这是因为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运输工具和设备有了相当增长,而在大跃进期间,由于运输任务繁重,要求又紧急,当时比较多地注意了多拉快跑,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了对运输工具和设备的保养维修。在多拉快跑繁忙的运输过程中,车、船、飞机和各种设备的磨损也增加了。而且,我们现有的汽车和轮驳船,约有一半左右是老旧的,也需要更多的保养维修。马克思指出:“机器等物的个别部分所受的损伤,……一类是幼小时期的障碍;更多的一类,是中年期以后碰着的障碍。……它越是度过它的中年期,正常的磨损越是增加,它所由以构成的材料越是消耗衰老,要使机器保存气息到它的平均寿命的末期,必要的修理劳动就越是多,越是大。这好比一个老年人,比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必须有更大的医药费,才能防止不到时候的死亡。”(《资本论》第二卷198页)当前交通部门运输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情况,虽然开始好转,但是还没有根本好转,特别是汽车完好率更差,因此,有必要把保养维修工作放在首位。
另外还需要合理安排劳动力,直接或间接加强那些薄弱环节。所谓直接加强,就是要从基本建设战线中抽调劳动力去加强养路、港口、短途运输和装卸搬运等。所谓间接加强,就是劳动力的位置不一定转换,只是在使用安排上去加强那些薄弱环节,例如,制造厂的工人担负一部或全部维修和制造备品配件的任务等。合理安排劳动力,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首先从本企业内部调整,不足时从本系统、本地区调整,再不足时由国家统一从外部外地调整。
总之,调整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是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的工作。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照顾到左邻右舍,瞻前顾后,内外协调。在每一个具体地区和具体单位,又有着不同的需要调整的内容和重点,必须在服从全局安排的原则下,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不同特点,作出具体调整的安排。
巩固三年大跃进所获得的巨大成果,是交通运输战线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巩固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巩固了,才能为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了,才能为巩固提供新的内容。毛泽东同志在谈到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的关系时,曾经指出:“正确的方针是巩固地向前发展,这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好办法。……某一时期,把重心放在发展方面,这就是推广游击区、扩大游击队的工作。另一时期,则把重心放在巩固方面,这就是组织民众、训练部队的工作。……必须依情况分时期有所侧重,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417页)这个原理,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建设也是适用的。没有发展的巩固,是消极的巩固,是故步自封,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同样,没有巩固的发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楼阁,也是不可能持久的。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巩固,在不同时期也应有所侧重。当前我们应当侧重什么呢?经过三年的连续大跃进之后,有必要把重心放在巩固方面。当然,我们所说的巩固,绝不是静止的巩固,不是消极的巩固,而是为了更健康地向前发展,为了给今后更大的发展准备条件。既要不断地巩固,也要不断地向前发展,从发展到巩固,从巩固到发展,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就可以使交通事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破除迷信,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在发展交通建设事业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加强党对交通运输企业、事业的领导方面的党委领导下的行政负责制,在大搞群众运动和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交通企业方面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和职工代表会的制度,在产、供、运、销方面“一条龙”运输大协作的经验,在组织社会运输力量的统一运价、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的“三统”管理,组织机关企业汽车成立地区联合运输公司的经验,以及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创造的成果和经验,等等。所有这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都是应该加以肯定和巩固发展的。但是,在巩固三年大跃进所获得的巨大成果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充实新发展起来的一些事业的内容,进一步提高新事物的质量。这就需要对车、船、飞机、港、站、场、队、基本建设工地等各个环节和各项经验,进行填平补齐、配套成龙的工作。特别要充实与加强技术管理,改善运输工具和设备的技术状况,提高完好率;充实与加强计划管理和包乘、理货、保管等各项责任制度,确保运输安全,提高运输质量,改善运输秩序;充实与加强经济核算制,改进分配制度,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有数量的基础上,充分注意提高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在交通建设方面,大跃进以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交通方式十分落后,许多农村、山区道路不足,河道不通,农业机械不能通过,农业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运不进去,而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又运不出来。不少厂矿、工地和林区,道路少,交通不便。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迅速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针对这种情况,在1958年根据总路线的精神,提出了依靠地方党委、依靠广大群众、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而以普及为主的交通建设方针。三年来,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和“地、群、普”的方针指导下,交通建设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公路已普及到广大农村、山区和边疆,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在航道建设方面,结合全国水利建设的发展,水路运输已经被广泛地利用起来。民用航空的发展也很快,许多中等城市也已开辟了航线。总的说来,在三年大跃进中,交通建设的数量发展很快,除了一部分交通十分不便的地区应该继续以普及为主外,就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说来,应该侧重在已有数量基础上的提高工作。同时,几年来交通建设事业的大普及大发展,也为提高创造了新的条件,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今后两三年内,侧重于提高方面的工作。以公路为例,过去是有路无路的问题,现在主要是好路坏路的问题。当前还有半数左右的公路是晴通雨阻,人民要求有更多的公路能够晴雨畅通,我们就应该根据人民新的要求,着重提高公路的质量。
确保安全生产,提高运输质量,是提高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交通运输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行人的安全和国家人民财产的安全,而且交通运输又是在分散流动和时刻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中进行的,保证将旅客和货物安全而及时地送达目的地,是国家和人民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交通运输工作的基本标志。运的多,又及时,质量好,又经济,这是运输上多快好省的具体要求。确保安全,提高质量,关键在于防患未然,加强预防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为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由于交通运输事业受自然的影响很大,必须注意研究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建立和健全在危险地区和不良气候条件下运输中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对危险品运输必须加以严格科学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商务手续和改进理货制度,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和渡口管理,加强对职工进行确保安全质量的思想教育和技术教育,加强技术保安和劳动保护工作。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项重要任务。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并且为此)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列宁全集》第27卷第235页)交通运输是占用劳动力比较多和劳动强度比较高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和节约劳动力,就必须严格执行劳动计划,积极改进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管理,严格实行定员定额,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从各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年来的大跃进,使交通运输事业在数量发展上有了很大增长,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今后一个时期,要求在继续稳步增长数量的同时,大大地提高质量,使整个交通运输事业在现有水平上提高一步。让我们继续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兴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多快好省地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来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切实解决具体问题
而东
一切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经过主观的努力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因为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同时存在着,发展过程就表现为曲折的。一方面,事业在前进;一方面,总是有许多障碍横在路上。但是,对于代表着人类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说,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一切障碍最后总是要被扫除的。障碍扫除了,事业也就前进了。
实践着的人们能不能把事业迅速推向前进,关键常常就在遭遇障碍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如果领导人不去想办法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一任困难条件拦断道路,事情也就以失败告终了。反之,如果他们能够一个个地切实解决那些问题,事情也就大步前进了。人们应当无保留地相信革命的光明前途,具有不可动摇的胜利信心,不如此,他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但革命的信心必须以实事求是的努力为基础,在任何时候不要放松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否则他就同样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而只是个空想家空谈家。
切实注意具体问题是务实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革命精神的体现。革命精神和务实精神是绝对不可分割的。很难想像,一个人具有革命精神,但他并不注意具体问题,而一任事业被困难扼阻,不能前进,甚至后退。所以,离开务实精神来谈革命精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定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而每一步发展,都会碰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和过去的事情有一定的联系甚至某些类似之点,但又总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事物的特殊性。要发展,要把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认识和把握这种特殊性,具体地分析和解决特殊的问题,即具体问题。因此,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具体解决,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活的灵魂。不解决具体问题,就不可能有发展,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辩证法,抛弃了辩证法。所以,一切真正赞成辩证法的人,就决不能停止在背诵辩证法的词句,而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上,研究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党中央所提倡的一般号召和具体领导相结合,也就是要求在一般号召之外,一定要切实注意解决具体问题。并且要在解决某一地区和某一单位的具体问题中创造经验,用以推动一般。
有人说,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原则。这话并不错。但是不要忘记,所谓掌握原则,就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上掌握原则。离开了具体问题,也就不再有什么原则问题需要掌握了。比如,等价交换是人民公社必须掌握的原则。怎样掌握这条原则呢?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劳力协作、产品交换中的各种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都是具体的,原则问题都体现在具体的问题上。世界上没有抽象的真理,也没有和具体问题无关的原则。一切重大的原则,都必须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来实现。
把注意力集中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也并不等于事务主义。事务主义,是抓不住主要问题,把精力分散使用于琐琐碎碎的杂务,目光短浅,没有前进的方向。但是这里所说的具体问题,却是我们事业前进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当然,具体问题当中也有一些是不太重大的问题。但是,只要它们和事业的进展有一定关系,就应当认真解决。这里要求领导人要在各种问题中分出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一步步解决。
要解决具体问题,就得弄清具体问题是哪些,中心问题是哪个。要了解,就得走到实际中去,在那里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够使人们看到事物现象的复杂性,看到事情往往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容易,因而懂得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能粗心大意。但是调查研究也能帮助人们在繁乱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找出简明清晰的头绪,找出下手的地方,就像在岩石上找到缝隙,使那些远远望去茫然一片、无限困难、似乎完全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变成可以抓住关键而一个个具体解决的问题。这时候,人们的心情会豁然开朗,感到事情原来也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困难。以北京市皮毛厂技术革命的过程(见4月28日本报第七版)为例。去年3、4月间,工人们自己制造了几百台机器代替人工劳动;但是使用了只有一两个月,绝大多数工人都丢开机器,回到手工劳动中去了,坚持使用机器的只剩下十三个人。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对于某些仅仅坐在办公室搞文牍事务的干部,曾经引起严重的思想混乱,甚至对技术革命发生根本动摇,得出所谓皮毛业这一行根本不能使用机器的结论。但是,领导干部真正走到生产的实际中去调查以后,就发现事情并不是漆黑一团,前途并不是那样悲观和毫无希望。工人不愿使用机器,只是因为机架不稳、刀不快等一些具体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把问题一个个摆开来,机架不稳,是加固一下的问题;轴易弯,刀不快,是换一些粗轴快刀的问题;维修赶不上,是增加一些维修力量的问题;一个人使用一个机器顾此失彼,是把个人单独劳动改为小组作业的问题;操作技术方面,则是把大家使用机器的经验,尤其是十三个人的成功经验加以系统化和推广应用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不足以证明以机器代替人工的技术革命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只是证明那些问题需要具体解决。这样,人们就从漆黑中找到光明,从迷惑中找到出路,从被动转入主动,一座无法移动的岩山,现在成为可以一块块搬走的东西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找到了广阔的园地。
不利条件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遭遇一些阻力和挫折,但实践本身也不断产生和创造着克服阻力的新条件,这就是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可能性的源泉,从上面的例子看,制造了许多新机器,这就是新的条件。这些机器都是有缺点的;但是经过改进,它们已经成为很好的机器。现代化的复杂完善的机器,都是从几世纪以前简陋的机械发展来的。我们既能从无到有,就也能从简陋到完善。在这里,具有更大意义的新条件是人的经验的增长。谁已经使用过机器,谁就会或多或少学到使用机器的经验和知识。从消极方面看,机器不好使,工人们老是需要停下车来修理,简直是个“包袱”;从积极方面看,工人们渐渐熟悉了机器,懂得了毛病所在,学会了修理技术。在后来的第二次改革中,工人们提出改进意见五百六十多条,这些意见就是他们在实践中新学到的东西。没有上一段的实践,也就提不出这么些意见,事业也就不可能前进。所以,改革虽然暂时遭受挫折,但时间并没有白过,精力并没有白耗。经过新的努力,机器好使了,效率提高了,维修和操作的问题也解决了。结果是产量大增,质量提高,还节约出七百多工人支援兄弟厂。可以想像,第二次改革之后再实践一个时期,工人们一定会懂得更多,知道什么地方还可以作一些什么样的改进。这些问题的继续解决,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进一步节约原料和人力。
有一段,工人们因为机器不好使而不愿使用机器,这并不是表明工人的知识经验没有增长,而只是表明领导上没有自觉地及时地把工人使用机器中得到的知识经验集中起来,变成系统的东西,用以武装工人,把工人动员和组织到改进机器,调整劳动组织和提高技术的运动中来。生活在生产实践中的群众,都是能够理解、能够创造的人,实践也逼迫他们、启发他们去理解和创造,问题就在于领导人要组织他们。领导者只要是生活在群众中,善于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实践中的新经验,他们就一定能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具体办法。
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实践性。人的实践要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实践的结果则是客观条件的改变。这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改变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这就是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发展。而认识的每一步发展,又必然带给新的实践以更多的自觉性,把实践推向更高的阶段。以前人们考虑的是怎样制造一些简单的机器,后来人们考虑的是怎样把机器搞得更好。将来过了一个时期,他们必然还会考虑用更新式更高级的机器代替现在的机器。时间在推进,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也将不断地推进。推进的速度,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有一定限度的,绝不能随意否定和超越这个限度。但是,在条件允许的限度内,伸缩性是很大的。什么人能够充分运用社会主义这个先进制度所带来的可能性,在前进中走得最快最好呢?那就是那些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意调查研究,因而能够最及时最正确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人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