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鞭子和“白色文明”
岑桑
殖民主义者在非洲的暴行是罄竹难书的。但是,当他们干过千百万次把非洲的男人、女人和儿童们的右手砍下来,作为“讨伐胜利完成的证据”,用非洲人的头颅排列在花坛周围当作一种装饰,用滚烫的开水浇在光着身子的黑种女人身上之类的兽性行为之后,似乎慢慢变得“温和”起来了。于是他们的继承者辩解道:像这一类并不怎么愉快的事情是有过的,可是,这一切都已成过去;现在他们对于非洲“正在执行着一种神圣的委托,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援助各殖民地人民”。?
他们指的是,“黑色非洲”已经有了移植过去的“白色文明”,那儿的“野蛮人”已经可以看见汽车、火车、飞机这种种现代文明的产物,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政治权利都“提高”了,甚至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可不是么,他们除了“不愿意像狗一样伏在主人脚下”的时候不得不流点血以外,在平时,要把他们打出血来,已经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事情了。例如在怯尼亚,白种雇主对雇工加以打罚,一般就只能用“起步扣”(犀牛或河马鞭子)。
剑桥的海伦·理查德夫人旅行怯尼亚之后,给《新政治家与民族》周刊写过一封信,说到她在怯尼亚时,曾到一位白种移民的名流家里去吃茶点,那位名流教会了她一种在当地流行的打人的方法:让土著雇工头把那个该处罚的家伙剥光,叫他躺下,给他蒙上一条湿被单,然后用“起步扣”打他。名流还兴致勃勃地告诉她:“这个法子能够打人打得更狠,并且保险不至于打出血来……”?
“打得更狠”,而又“不至于打出血来”,这便是“起步扣”的秘密。“打得更狠”,这是目的;“不至于打出血来”,这是由于殖民者在非洲的“文明使命”的“尊严”需要维护(如果有时他们认为需要维护一下的话)。“起步扣”的秘密,正好典型地反映了殖民主义者所谓在非洲建立了“文明的秩序”、树立了“文明的丰碑”之类神话的全部真实。
在提到自己施与非洲的“恩典”的时候,殖民主义者是会这样津津乐道的:“如果我们不在非洲开设厂矿,非洲人挣的钱会有这样多吗?”比方在南非洲的丘陵地带,在1890年,矿工每月的平均工资是六十三先令,可是到了1943年,已经上升到九十八先令了!这数字是很好看的,可是,他们却没有一并说明五十多年来生活费用的上涨,和货币贬值的情况;一张“湿被单”,掩盖了过去的六十三先令比后来的九十八先令要有用得多这一真实。我们难道还看不到这里有着一条打得更狠的鞭子吗!
那么汽车呢?火车呢?飞机呢?当他们说及自己的这些“文明”功绩的时候,就很容易叫人想起,要把非洲的财富从它的腹地运到港口,要把那些财富吞噬得更多些和更快些,他们怎么能不“关心”非洲的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之于非洲殖民地,还不是“文明”的鞭子?!
鞭子成了非洲的“白色文明”最意味深长不过的象征。尽管五百多年来,殖民主义者对非洲人民的屠杀没有一天停止过,而他们后来毕竟懂得用“仁慈”的湿被单和“文明”的鞭子行事了。
在刀枪与“起步扣”之下,度过了好几百年辛酸岁月的非洲人民,已经猛然跃起,奋勇地争取自身解放和民族独立。他们正在用刀枪、戈矛、弓矢和愤怒的拳头,打击着那些头戴白通帽的死敌。让我们等着瞧吧,非洲人民一定要让一切新老殖民主义者在他们肆虐过的地方,把自己埋葬。
?见英国《世界新闻》《英属非洲殖民地人民的贫困情况》一文的引文。
?引自德莱克·卡东《非洲,非洲!一个大陆的人民起来了》一书。


第8版()
专栏:

一张大字报
解放军某部 杨国琛
下班铃响了,治疗室里就还有我一个人在洗手。突然小金一步迈到我面前说:“护士长,快去看吧,敷料室的艾力给你贴了一张大字报呀!”
到俱乐部门口一瞧,可不是,一张顶天立地的大纸伏在墙上,馒头大的标题字摆成了一串:向外科治疗室护士长进一言——
“在你们勤俭办医院的计划上,头一条就是利用废棉球100%,但你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大手大脚的,我常在你们的痰盂、垃圾箱里捡到废棉球,3月份我经心了一个月,又捡回半斤多。护士长同志,我还没忘记1942年反扫荡时的一段经历,那时咱俩在一个治疗小组,经常在地道里接收伤员,当时没有绷带,没有急救包,没有棉花球,怎么办?大家都很着急,可又一时无策,只见你把小棉袄一脱,撕下面作绷带,掏出棉花揉成小球,你的果断、机智,和克服困难精神感动了伤员,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每想起这段不平常的往事,都为你——我的战友骄傲,可是……,亲爱的同志,请好好地想想,不要忘掉过去。
你的战友艾力”
我念着念着,就念不出声了。起初还有两分不服气,几个棉花球值不得大作文章,可是读完这篇言语朴实、态度诚恳的大字报,我的想法就像早上的晨雾,在明光光的太阳下变得无影无踪了。内心的负疚,使我开始明白在生活琐事方面淡薄了勤俭朴素的“老八路”作风,在政治思想上也会变得落后的。自责之余,不禁对眼光敏锐的小艾肃然起敬。
是呀,抗日战争的1942年是最艰难、残酷的一年,日寇对冀中游击区开始了闻所未闻的“五一”大扫荡,和平的村庄成了无人区。当时我们八路军野战外科救护队,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划成了几个治疗小组。小艾、小金和我是一个组,我们装成各式各样的人,走东村串西庄,给安排在老乡地道里的伤病员进行治疗、护理。工作繁重、危险,但同志们都抢着分担风险,决心经受生活的考验,不过有一件事倒是使人最焦心,医药、器械用一点少一点,没有任何来源补充。但是,我们八路军是不怕困难的,白天敌人活动多,我们就钻进地道里治疗护理,到晚上敌人不敢出窝,我们就下地采集草药。
记得这年秋后,我们三个人踏着皎洁的月光,漫步在道旁田间,采集苍耳、车前子、蒲公英……。小金刨了一把毛草根说:“将来打败了日本鬼子,进了大医院我非到药房工作不行,把大堆大堆的贵重药品拿给你们说:用吧,这都是国产的,有的是!”“喝——,那可不行!到了那个时候也得注意节约呀,可不能好了疙瘩忘了疼!”小艾的异议逗的我俩好笑。晚上采了药,白天就在地道里配成方子,一锅一锅的熬起来;等把药熬好,再一碗一碗的端给伤病员。每当有一个战友喝了我们的“草根树皮”汤,健康地回到了前方,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那天我们刚睡下,民兵抬来了一位伤口化脓的战士,看着他那惨白的面孔,时断时续的呼吸,我们的心都为他捏把汗。小金点子多,用温开水轻轻地给这位同志洗伤口,倒也有点作用,但还不能解决问题。正在大家疑虑重重的时候,小艾攥着把香艾说:“刚?来的,房东说砍破碰破的用香艾水一洗就好啦!”打这以后小艾就天天守着个沙吊子煮艾水,还常边看火边把从野地里捡来的半开不开的棉桃剥去皮,取出纤维揉成小球再放进小锅里煮沸,然后用两根竹棍挟起,蘸着艾水一下一下地在伤口上擦洗。这一切,她作得那么细致、认真,我没见过一回伤员的冷脸,也没有在地上发现过一个废棉球。我常半开玩笑半称赞地说:“小艾,将来你就到敷料室工作吧,保险我们搞外科工作用的绷带、救急包和棉球不成问题!”“我要到了敷料室工作,首先订条制度——不准浪费!如果谁要忘掉这条制度,非给他在张大纸上提意见不可!”……
往事的回忆,使我又高兴又惭愧,我边走边想,一个肯定的念头逐渐形成:小艾说的对呀,应当好好地想想,不要忘掉过去!


第8版()
专栏:

枸?辞
劳荣
枸?是一种观赏植物,也好像是一种野生植物。在南方,田头篱边,院前屋后,从春到秋,到处可见。它的生命力很旺盛,不用人去照管,只要生根在那里,就年年在那里自生自长,而且长得蓬蓬勃勃,生气盎然。
北方的乡村是不是像江浙一带到处可见枸?,我囿于见闻,不得而知。但是在公园和私人庭院里还是不断看见。
在江浙一带,枸?的嫩叶是清明前后的时鲜菜,开头上市的几天,市价很高,但是过几天就成了十分便宜的大众菜蔬了。北方人似乎很少把它当蔬菜吃的。其实,枸?嫩叶是非常好吃的一种蔬菜。唐朝的陆龟蒙曾经写过一篇《?菊赋》,说他住的地方,屋前屋后颇多空地,都种上了?菊,春天的嫩叶成了他每天的美味。到旧历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不很好吃了,他还日夜叫孩子们给他采摘,当作饭菜。他不但自己吃,还做了文章推广。宋朝的苏东坡,又做了《后?菊赋》,在序言里说:“天随生(即陆龟蒙——笔者)自言,常食?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常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齧草木则过矣。而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其后张耒、张栻受他的影响,各做了一篇《后?菊赋》,也是说他们吃?菊的。
这里所说的?菊,显然是两种东西,是上海人所说的枸?头和菊花菜,正是上海人在清明前后爱吃的两种时鲜菜。大概是苏轼的影响吧,宋朝很有些士大夫都吃起?菊来了。杨万里的《题张似道寒绿轩》是专门歌颂陆龟蒙吃?菊的故事的。
枸?嫩叶不但好吃,而且还有极大的营养价值。据李时珍说,枸?的嫩叶(苗),叫做天精,俗称甜菜,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湿、消热毒,散疮肿的功效。枸?的根,叫地骨皮,有去下焦肝肾虚热的功效。枸?子,有补肾润肺、生精益气和明目的功效。在祖国医药界,它是以有极大价值的药用植物而著名的。唐宋以来,有许多诗人把枸?说成是能益寿延年、返老还童的圣药。最有名的,当推唐朝刘禹锡的《楚州开元寺北院枸?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了: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歌颂得最热烈的恐怕还得推苏轼,他在《小圃枸?》一诗里歌颂它说:“……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年质,灵尨或夜吠,可见不可索。仙人可许我,借杖扶衰疾!”
这是说,枸?不但能当佳餚请客,吃久了还能使人白发变黑,返老还童。至于朱明洞等等,那是民间流传的有关枸?的一些美丽的神话了。这里的“借杖扶衰疾”大概是指的能不能吃枸?的根来却病延年,因为枸?或枸?的根就是刘禹锡诗里所说的“仙人杖”,也叫“西王母杖”,所以黄庭坚在《显圣寺庭前枸?》一诗中也有“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之句。
说到这些民间传说,牵涉到了它命名的根源了。据李时珍说,枸?本来是两种树木的名称,因为这种植物,它长着像枸树一样的棘刺,它的茎又像?树的枝条,所以合起来叫做“枸?”。我看这是比较有科学根据的说法。另外就是一些道书里的神话了。有的说千载枸?,形状像狗,所以叫枸?。像《续仙传》的一个故事说:有个姓朱的孩子,是道士王元真的小打杂工,他经常到山上去采野果野菜。一天,他在溪边洗菜,看见两只小花狗逗着玩,一忽儿躲到枸?丛下不见了。他回去告诉了王元真。王元真就带他一起去找那两只小花狗。结果在枸?丛下挖到了两只像小花狗一样的枸?根。他们拿回去煮了吃,大概是姓朱的小孩子吃得多一点吧,他忽然感到身子轻轻地飞了起来,就这样成了仙人了。所以我国医书里还说枸?有轻身益气的功效。
总之,枸?是观赏植物,又是极有价值的药用植物,同时还是有很大营养价值的蔬菜。它的吃法也很多,嫩叶可以素炒,加点儿红糖,吃起来有点儿苦味,又有股清香味儿。初次吃,不怎么好吃似的,吃过一二次,就感到有回味了,仿佛橄榄,吃了还想吃。凡是有回味的东西,就是值得称道的。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猫眼睛的变化
浅水
星期天,到一个朋友家串门。一进屋,就见他们正在争论得面红耳赤。争论是从他家里的大狸猫身上引起的。一个人说猫的眼球是尖尖的;另一个人说是圆圆的。于是只好把大狸猫捉来当场验证,可是,却又偏偏让这个机警的狸猫逃掉了。这场争论把在一旁作活的大娘逗乐了。大娘说:“这个事儿你们还争个啥劲儿!没听过老人们念叨过这样的歌么?”于是她就念起歌来:“子午卯酉一条线,辰巳丑未枣核尖,寅申戌亥圆又圆。”
大娘念完了歌又解释说:“要不怎么就说猫的眼睛是一架小活钟呢!看看猫眼睛,就能差不多知道是什么时辰了。”
大娘的一席话,解脱了争执,给大家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
许多事情就和猫的眼睛一样。时间变化了,条件变化了,事情也随着变化。仅凭看到的一点,没有摸清全貌,就推论其余,既不考虑时间上的区别,也没想到条件上的变化,把局部当作全局,把孤立的一点当作整体,把片断当作全过程,那就要犯主观片面的错误。
猫的眼睛的变化是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就像照像机的镜头一样,光线愈强,镜头的光圈愈小;光线愈弱,光圈愈大。
要办好一件事情,从猫的眼睛变化上,是可以得到许多启发的。


第8版()
专栏:

渔汛曲
渝波牛角号声吹起来,嘟嘟嘟嘟应山崖,渔民齐把渔汛追,船儿似箭排对排。桨儿划破水中天,竹篙点水白莲开,张张银网撒下去,密密麻麻围起来。声声响板敲得急,静静悄悄在等待,队长高喊一声拉,小伙姑娘翻江海。千条黄鱼砌金砖,万条鲤鱼叠玉岩,今年渔汛实在好,嗨咗嗨咗拉起来。


第8版()
专栏:

锦绣山村(中国画)  吴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