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球场剪影 江潭诗 徐启雄 苗地画 一
欧洲球坛老将,
桌前稳重如山,
今日宝刀未老,
威风不减当年。 二
山鹰般矫健,
飞燕般轻盈,
鬓云微动处,
球出像流星。 三
西非小将,
浑身是胆,
劲敌当前,
颜色不变。
能攻就攻,
能拦就拦;
初生之犊,
谁敢轻看!

球儿来得凶,
不慌又不忙,
款款儿削,
稳稳儿挡,
起死回生好身手,
赢得春雷阵阵响。

眼要明,
手要快!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谁抓住战机,
谁就是胜者!

柔如春波荡漾,
软如杨柳摆腰,
羡煞观众好眼福,
未看赛球先看舞蹈。

等得好镜头,
累得满身汗,
短短一段纪录片,
得来岂等闲!

一丝不苟看分明,
一分一分记得清。
记分员的成绩,
记在观众的心。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植物的种子 郑光华
种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曾经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种子占世界粮食的80%,而粮食中的75%直接为人类所利用。在农业生产上,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优良种子,就不可能得到高额的产量。
据历史记载,我国古农学专书中就记载了我们祖先从生产实践中累积的丰富的种子工作经验。《齐民要术》曾清楚地记载着我们祖先已经掌握了选种、贮藏和播种的一系列技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种子有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农谚说:“选好种,选好苗,丰衣足食不用愁”;“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这些农谚极其深刻地说明了种子在生产上的巨大作用。
那么,什么是植物的种子呢?从植物学上说,种子就是成熟了的胚珠。在农业生产上种子的范围就广了。它指一切能够用来传种接代的种植材料,不仅包括真正的种子、植物学上的果实,也包括作为无性繁殖用的植物的茎(马铃薯的块茎,甘蔗的茎节,葱类的鳞茎等)、根(甘薯的块根)、叶(落地生根,秋海棠),低等植物(香菇、木耳和白地霉)的菌种等等。从形态上粗略地观察,种子与果实确是不容易区别,比如向日葵的瘦果,稻子的颖果,人们通常把它们都当做种子,这是由于胚珠被包含在子房里,种子成熟后,由子房部分发育成的果实的一部或全部仍与种子结合在一起,成为不易分割的整体。
一粒种子是如何萌发成长为一株植物体的呢?一般从外表来看,种子萌动表现在它的膨胀,种皮破裂和胚根出现,后来是幼芽出现,随后,幼根和幼芽就一天天地发育起来,增加体积。大家知道,在胚生长发育的时候,需要足够的营养,这时,作为“食料仓库”的子叶或胚乳不断地供给养分。可是,当种子成熟以后,仓库里的食物就变为不能被胚所利用的固定状态。这时,就要设法使胚去利用这些积储的物质。实践证明,如果把种子撒在干燥的土壤里,或者是在严寒的冬天播下种子,或者把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在任何一种条件下,都不能使种子萌发。可见,水分、热量和氧气,这是唤醒种子走向生活的三个基本条件。一般种子发芽需水量,如果按它本身的重量比例来说,凡是含淀粉比较多的种子,它的发芽需水量就比较少,如禾谷类作物种子吸水达到种子重的25%—50%就能发芽;凡含蛋白质、脂肪较多的种子,它的吸水量也较多,如大豆发芽时,吸水量达到它的重量的100%—120%。当种子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之后,放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并给以充分的氧气,那么,种子内部的酵素就活跃起来了。它们把贮藏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的物质,供给胚部生长发育。各种植物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各不相同,但对一般作物来说,在摄氏20—25度时,种子都能正常发芽。为了更好地培育幼苗,就要系统地了解各种作物种子发芽对温度的要求特性,掌握它们的发芽温度三基点——最适、最高、最低极限温度,以确定合适的播种期。一旦种子开始萌动,胚细胞的呼吸作用就猛然旺盛起来,因此,必须不断地供给充分的氧气,这样才能使得贮藏在种子内的有机物质继续不断地进行燃烧作用,变化学潜能为幼小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和机械能。因此,我们在播种时,就要根据土壤的性质来考虑播种的深度,在保证种子获得适量水分的同时,也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合适的播种深度对小粒种子尤其重要,如果播种得太深,就会由于使胚芽出土而不断伸长胚轴,以致在发芽期间枉费了过多的养分,造成缺苗,或即使出苗也会影响以后植株的生长发育。
原来种子发芽的最基本的生理过程就是两个:一是呼吸作用,一是物质的转化过程,而二者都必须依靠酵素的活动来完成。因此,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植物的体积虽然增加了,但并不增加重量,相反地还在消耗物质。也就是说,在发芽期间,只发生物质的转化,并不发生物质的吸收(同化作用)。植物生理学家把种子发芽的这一生理过程叫做“没有同化的生长”。这个过程是可以完全不依靠日光能来进行的。当种子发芽进入了后期,胚芽已经出土,当第一条光线降落在幼嫩的第一对真叶上的时候,叶子开始变绿,这株植物从此就开始了它的独立生活。也就是从“没有同化的生长”过渡到“进行同化的生长”了。
有的植物种子发芽除了需要水、热和氧气以外,还要求光的照射,或者至少有短时间的露光,如烟草、莴苣的某些品种和若干牧草种子,都有喜光的特性。也还有一些植物种子,其发芽会受到光的抑制作用,如黑种草和某些葱蒜类的种子,有忌光特性。这两类种子发芽对光线有高度敏感性,在栽培时就要特别注意。对于喜光的种子,就要播种在接近土壤表面,或者在播种前借光照处理以及其他特殊处理后再播种;忌光种子就要播种在一定的深度,避免光线对发芽的有害作用。
种子是有性过程的最终产物,也是新生命的起点,它有最强的可塑性。根据米丘林农业生物学原理,应该认为外界环境条件对种子的影响比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来得深刻。在播种前采取各种处理(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就能使胚细胞本身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其余的细胞都是从这些变化了的种胚分裂的结果,因此,这些变化以后就会传递给成长的植株。植物引种驯化必须通过种子播种,其道理也就在此。根据许多文献和实践证实,正确地应用种子预措的方法能进一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从而保证作物的速生丰产,品质改进,还能通过种子处理来定向培育出符合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这样,种子就能为农业增产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附图片)
图一,小麦颖果纵
剖图
1.种胚。
2.胚乳。
3.丛毛。
4.角质层。
5.6.7.果皮细胞层。
8.9.种皮细胞层。
10.糊粉层。图二,蓖麻种子纵切面(与子叶成直角)
1.种皮。
2.3.子叶。
4.胚乳。
5.胚芽。
6.胚根。
7.种阜图三,菜豆种子的发芽
1.幼芽。
2.子叶。
3.幼根。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翟简卿
李时珍怎能发现“重修本草”这一药物学上的重大问题呢?在得不到明朝政府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他怎能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辉煌巨著呢?这个诀窍,就在于他善于观察事物,随时随地要追根究底;就在于他勤勤恳恳地实现理想,不怕劳苦,数十年如一日。
当时,历代人民积累下来的丰富药物知识,由于统治者不重视不整理,各种旧本草中关于药物分类和药性的记载,出现不少错误和混乱的地方,有把虫类列入木类的,砒素有烈毒,旧本草中却未说明这一点。李时珍穷毕生之力,订正了旧本草中的错误,增加了三百多种新药物,又把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做了科学的分类。这样艰巨的总结工作,不但有助于消除医药事故,还为研究药物学和植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科学方法。解放后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从《本草纲目》中采用的药物和制剂,就有一百种以上。
李时珍的父亲是蕲州的名医。他年幼时,常常跟父亲去采药,和小朋友们一起寻野菜,还向附近的渔翁们探询一些水鸟的知识。幼年养成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奠下他后来研究学问的良好基础。
这位二十几岁的年青医师,一面行医,一面如饥似渴地研究医学。除博览医药书籍外,其他史地和文学名著里有关医药的知识,他也细心推敲。从唐人王维的诗句“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他悟到甘蔗浆是性寒的,熬成了糖,药性就变热了。
在行医和读书的实践过程中,他发现了药物学中这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重修本草,才能推动医药向前发展。
李时珍动手编写《本草纲目》,也走过一段弯路。起初,他把平日从各家本草中摘录下来的材料,按照自己制定的分类法,逐条进行编写,工作还算顺手。但是一千多种药物的形状、药性和生长情况,单靠书本上的材料,怎能弄得清楚呢?各种旧本草中的记载,又有含混和矛盾的地方。工作越深入下去,困难越多了。
究竟怎样突破困难呢?处于壮年的李时珍,终于从过去采药的经验中,领悟了研究问题的正确道路:不仅要
“博览群籍”,而且要“采访四方”。从此,他走遍蕲州一带的原野和山谷;广大的穷苦群众,不论是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都是他的朋友,都是他的老师。他所接触过的人,都直接间接为《本草纲目》搜集过资料。
为了更广泛地调查研究,李时珍抓住各种机会,先后往祖国各地作多次长期旅行。他到过北京,采访过武当山,去过江西庐山,游历过南京、安徽等地。
李时珍的健康一直不好:童年的大半时光,是在药炉旁度过的;青年时,害过严重的“骨蒸”(肺病);壮年时,又闹肠胃病,过度劳累,就要复发。他沿汉水河谷前往武当山时,已是年近五十的人,山川的险阻,丝毫挡不住他的雄心壮志。进入武当山,李时珍兴致勃勃,终日活动在危崖绝壁间。晚上,就寄宿在野居道士的木屋里;木屋搭在半山壁上,上面用几根铁链子吊着,山风吹得木屋摇摇欲坠,真叫人胆寒。他在山中采到很多标本。山中的榔梅,是明朝皇帝列为入贡的仙药,李时珍为了研究药物,他不惜冒着犯罪的危险,私采了一颗榔梅。
从1552年到1578年,李时珍为着编写《本草纲目》,穷年累月,他参看了八百多种书籍,走过几万里路,请教过上万的人。随时随地,他总是手不停挥地记着,写着。经过二十七年的辛勤编写,他把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去粗存精地整理,压缩成一百几十万字的大书,这便是著名的《本草纲目》。在编写过程中,为达到高质量要求,曾经大修改三次,每一次修改,几乎都是推翻原稿,重新写过。书成时,李时珍已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事实上,《本草纲目》的修订工作,到他七十六岁死的那年还一直在下工夫。《本草纲目》这部大书里的一点一滴,是群众智慧的集结,也是李时珍毕生的心血凝成的结晶。
李时珍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为了把问题研究清楚,他不仅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而且广泛采访,坚持调查研究。他了解情况的办法是“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是极为有用的。(附图片)
启雄 插图


第6版()
专栏:游记

李时珍的故乡 罗重璋
从武汉市乘船,沿长江东下三百多里,便到了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这是一座古老的小镇。至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这小镇,面临长江,背依雨湖和缺齿山,景色宜人。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就出生在这里。
出蕲州镇东门不远,有一座古老的牌坊式建筑,叫“太华金阙”门。据说,这是李时珍当年出外行医常过之处。再往东走不远,就是李时珍的故居——红花园。现在,这里早成了药圃,遗迹已不可考。再往东,有一块清光绪乙巳年(1905年)立的石碑,是李时珍父子三代的表坊故址。离石碑不远,便是迈所馆遗址。李时珍曾在这里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了一部辉煌的大书《本草纲目》。这石碑的东面,有一座“元妙观”,是李时珍和他父亲李月池为当地人民看病的诊所。
再往东,过雨湖,便到达李时珍的墓地。现在,李时珍的墓地已经重新修葺。墓前修了纪念碑和牌坊,墓侧修了纪念亭。郭沫若为新修墓地题的词是:“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蒋兆和画的李时珍半身像,也被刻在墓地新竖的石碑上。
秀丽的雨湖在墓地前面。据说,“雨湖渔舫”是蕲州八景之一。湖中荷莲甚多,当夏日荷花盛开时,轻舟荡湖,确是醉人。我们去的那天正值下雨,荷莲早已枯萎,雨中眺望雨湖,条条雨丝挂在湖面,给湖光山色加上一层薄薄的轻帘。透过“雨帘”远远望去,天水朦胧一色,简直像置于山水画中。
雨湖风光也许依旧,可是这里却换了人间。现在,李时珍的故乡蕲州已建成人民公社。这里的医药卫生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李时珍当年常去采药的将军山、仙人台等地,现在已经广种药材;许多野生药材已大量培育成家生药材。这里还有一所“时珍制药厂”,能制出一百二十多种药品。这个药厂制出的代用凡士林、鱼石脂等药品,除供应本县外,还外调支援省内外许多地方。县卫生院在这里设了一所分院,公社还有一个卫生院、三个卫生所和一个地方病防治站,共有医务人员一百多人。为了消灭这里流行的血吸虫病,从1959到1960年,曾对两万多社员进行了一次血吸虫病的普查。在已发现的两千多个血吸虫病人中,已先后治愈了一千六百多人,其余病人也正在治疗中。蕲州公社有个二里湖,湖滨周围原有五十三户住户,解放前因患血吸虫病死亡的有二百多人,解放时,那里只剩下几户人家了。从1958到1960年,公社党委动员四、五千人在二里湖三千六百多亩面积内,反复三次灭螺,现在这个湖,钉螺已基本消灭。所有这些难道是李时珍当年能想像到的吗?


第6版()
专栏:祝你健康

春天健康杂谈 上工
春天来临,当你看到那嫩绿的幼芽,蛰伏的动物苏醒……,你会感觉到万象更新,精神爽朗,但是,又会觉得经常困顿。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冬天,外界气温降低,低级动物蛰伏冬眠,人的生理活动处在“闭藏”的状态,皮肤腠理紧密,汗腺排泄减少,身体内逐渐储藏一些脂肪质,以便抵御寒冷,保持体温。所以,冬季人体总是胖一些,皮肤也干燥一些。……
自然界的春季,是欣欣向荣的。《释名》释天说:“春者,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楚辞》有“春气奋发”的句子;白居易描写春的景象是“草香沙暖水云晴”。而人体呢?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中医叫“天人相应”。这时候,身体的各种感受器,接受春季的各种景色和刺激——眼睛接受那美妙的自然景色,皮肤接受气温的改变。它们一齐向大脑报告:“春天来了”。于是,大脑就命令皮肤腠理逐渐舒松,循环系统功能逐渐加强。这时,皮肤、脑部的血液供给加多了,汗腺分泌加多了,皮肤润泽了。由于脑部血液供给多了一些,于是人们便有昏昏欲睡之感。同时,内分泌腺发生一些相应的改变,为身体从事更多的活动准备了条件。
这时,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设法使人体的“小天地”和自然界相适应。《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看来,利用春天的大好时光,多参加一些体育文娱活动,多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既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又有益于身体。
春季气温变幻无常,气温适宜,病菌也在“蠢蠢欲动”,所以,春季容易发生传染病,有旧病的人,也常老病复发,这就要及早注意保养。俗话说:“春捂秋凉”。棉衣脱得太快太早,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上呼吸道抵抗力变低,栖居在这里的病菌就会蠢动起来。这时感冒、气管炎、喉头炎等疾病也就容易发生。所以,在春季,人们千万不可大意,要多加保重才好。(附图片)
春日(国画) 林晞明作


第6版()
专栏:舞台与银幕

立体电影 马守清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漓江游记》,介绍了祖国西南地区的美丽风光。由于这部影片在摄制上较好地运用了立体电影的特点,所以使我们感到银幕上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显得祖国的美丽山河更加雄伟可爱。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山峰此起彼伏,前后层次分明;也可以看到宽广的水面微波荡漾,犹如驾舟江上。在小小的帆船向前驶来时,我们会感到船帆“跳出”了银幕,像是伸手就可以碰着它。在摄影机沿着小河向前移动拍摄时,会感到岸边的树木就像在头上划了过去似的。坐在影院里观看立体电影时,犹如置身在美丽如画的风景当中一样,对观众有很大的感染力。其他几部国产的立体影片,如《杂技艺术表演》、《青春的旋律》、《黄浦江畔》、《欢乐童年》等也具有类似的立体效果。
为什么立体电影会有纵深感和立体感,而普通的电影却没有呢?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两只眼睛看到的景物是有立体感的,而只用一只眼睛来看景物则没有立体感。这是因为我们用左右两只眼一齐看景物时,可以在每只眼的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像,而由于左右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正常人约为65毫米左右),所以它们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位置来看景物的,也就是说,左眼是由左面看景物,右眼是由右面看景物。因此,左右眼所得到的像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像,在人的头脑中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立体的感觉。立体电影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在摄制立体电影的时候,恰像用两只眼睛来看景物一样,是用两台并列的摄影机同时拍摄。这样将会在两台摄影机的胶片上分别得到一个影像,然后再用两台放映机把两条胶片上的影像放映到一块银幕上。放映时在每台放映机的放映镜头前面要放置一片偏光玻璃,每个观众也要戴上用偏光玻璃特制的眼镜。目的是为了使左眼只能看到左边放映机所放映的影像,右眼只能看到右边放映机所放映的影像,这两个不同的影像在头脑中重叠起来,就会觉得放映到银幕上的影像是立体的。普通电影只用一台摄影机拍摄,只用一台放映机放映,因此,银幕上只有一个影像,这就犹如我们只用一只眼看东西一样。这时即使观众用两只眼睛去看银幕上的画面,但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只有一个,所以两只眼睛所看到的影像都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不会有立体感。
国产的宽银幕立体电影,由于在放映时要加偏光玻璃,观众要戴偏光眼镜,所以叫作“偏光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其他方法来制造立体效果的,但其基本原理都是要使左眼和右眼能分别在银幕上看到由不同角度——左边和右边拍摄的影像,从而形成立体的感觉。
我们拍摄的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还可以配上立体声,这样就可以更加增强影片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第6版()
专栏:

渔汛
在这春暖鱼跃的日子里,鱼虾群起,生机勃勃,正是渔业生产上的黄金季节——春季渔汛。
什么叫渔汛?为什么会有渔汛?原来是生活在海洋或江河湖泊中的某些鱼类,由于本身的生理特性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它们有时为了找东西吃,有时为了找个合适的地方产卵,或者度过严冬,而作周期性的有规律的洄游;渔民们根据各种鱼类的活动规律,在鱼群经过或聚集之处,大量地进行捕捞。这样,就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渔汛。
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我国渔民很早就了解某些鱼类的活动规律,并且应用于生产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石首鱼……每岁4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渔人……下网截取之。”又说:“鳓鱼出自东南海中,以4月至,渔人设网候之。”这是有关春季渔汛的记载。
我国的海岸线长达一万二千多公里,海洋辽阔,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各海区气候不一,鱼的种类繁多,洄游的时间也有先后,洄游路线一般是春夏季从南到北,秋冬间从北往南,几乎终年可以捕捞。但就全国来说,渔业生产在一年中主要有春汛、秋汛和冬汛。春汛是最主要的渔汛,鱼产量约占全年海洋捕鱼量的一半左右。
为什么春季渔汛生产规模最大,鱼群特别集中呢?因为春天海洋的水温上升,沿海各河流的上游解冻,流量增大,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河水注入海洋,为鱼虾类带来丰富的饵料。这时候,冬天迁往深海避寒的小黄鱼、大黄鱼、对虾、鳓鱼、墨鱼、虾类,就成群结队游向浅海、沿岸河口附近觅食或产卵繁殖,给人们提供了大量捕捞的好时机。每年从3月开始,到5、6月间,是我国春季海洋渔汛的旺产期。春季也是江河湖泊中鱼类活跃产卵孵化的时期,是捕捞成鱼和采捞鱼苗的重要季节。
有些鱼群集中的渔场,如长江口北的吕泗洋,渔汛期间不但有本地渔民参加捕捞,而且吸引了北自辽宁,南至福建等沿海省市的数万渔民和几千艘渔船,形成一个海上闹市。
(大奴)(附图片)
渔汛时节 启雄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