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关于旱涝的周期性问题 卢鋈
近几十年来,我国各地都先后遭受到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仅1949年到1960年的十二年间,较大范围的灾害就有五次:
1949年夏秋之间雨水过多,长江、淮河、汉水及河北省各河流都发生了水灾。
1954年5、6月间江淮流域的暴雨,形成了长江、淮河流域近百年来未有过的大水,全国受水灾的有十四个省(区)。
1956年6月初淮河流域各省遭受水灾,8月初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又遭受强台风的侵袭。这次台风风力之大,暴风雨波及范围之广,是近五十年来稀有的。同时,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等省也发生了特大洪水。
1959年6月广东东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来没有过的大水,7、8月二十个省(区)又发生了旱灾,与此同时,在华北北部却发生了相当严重的雨涝。这一年台风登陆的次数多、强度大。
1960年是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最重的一年,主要灾情是春夏两季的旱灾,全国除西藏地区外,都先后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干旱。这一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比上一年更强烈、更频繁,共有十一次之多,打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了东北和沿海诸省的洪涝。由于这年3、4月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连续有两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全国气温普遍下降,华中、华南各省作物还受到严重的冻害。
在以上这些年份中,特别是1959、1960两年的自然灾害,使我国农业生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1959年全国受灾农田六亿亩,1960年受灾农田九亿亩,其中受旱农田达六亿多亩。由于许多地方的干旱是在1959年受旱以后继续发生的,因此1960年的旱灾不但受旱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都有六、七个月,有些地方长达一年,而且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危害程度就更为严重。
如果以某一个月里面,有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两个福建省的面积)以上的土地上雨水比常年多50%,作为发生了一次涝灾,雨水比常年少50%,作为发生了一次旱灾,那么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中,我国每年旱涝灾害平均有四次,最多可达十次以上。而最近几年的旱涝次数都在六次以上。尤其自1955年以来,大范围旱涝的总次数都明显地超过常年的平均次数,在1959年和1960年竟分别达到十次和十三次。这个统计数字仅是指旱涝而言,尚未包括由寒潮、霜冻、台风、冰雹等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在内。这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天气气候的反常情况。
根据我国历史文献的记载,自纪元初至十九世纪期间,共出现过一千零一十三次大旱,六百五十八次大水,每世纪平均有水旱灾八十八次。其中旱灾以华北居多,长江流域水旱灾都比较频繁,而华南的水灾和旱灾都比较少。当然,历史上的记载是很不完全的。从二十世纪近六十年的雨量记录来看,大范围的旱涝现象不下三、四十次。从1900年起,出现大范围旱灾的有1900年、1913年、1917年、1920—21年、1928—30年、1934年、1941—42年、1959—60年等(约相当于七—八年一遇),而干旱的程度则以1959—60年为最严重。据不完全的历史资料分析,从十六世纪以来,像1960年这样特大的旱年共只出现过三次,即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1877年(清光绪三年)和1960年。
近几年来的这种气候上的反常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从1955年以来,世界上发生各种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次数逐年增多。但是,像1959年和1960年在我国发生的大范围的持续干旱还没有见过。根据最近几年很不完全的资料来看:从1956年到1959年的四年中,在美洲的美国有一年(1957年)农业自然灾害较重,一年(1956年)较轻,两年(1958年、1959年)天气气候条件基本正常;在西欧的英国,一年(1958年)自然灾害较重,三年(1956年、1957年、1959年)天气气候条件基本正常;在亚洲的日本,两年(1956年、1959年)自然灾害较重,两年(1957年、1958年)天气气候条件基本正常。我国除了1958年天气气候条件基本正常外,其他三年的自然灾害都较重。如1956年全国受灾农田的面积近二亿三千万亩;1957年受灾面积约二亿二千五百万亩;1958年是近四年中自然灾害较轻的一年,但全国受灾面积也达一亿亩。1959年我国天气气候极为反常,全国旱涝面积之广及强度之大是少有的;而1960年我国又遭受了近百年来所未有的大范围特大干旱和其它一些自然灾害。这说明近几年来东亚天气气候条件特别恶劣,不但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份多、受灾面积广,且受灾程度也比较重。
为什么近几年来世界气候这样的反常呢?苏联科学家认为:这种世界性天气反常的发生与太阳活动①有关。当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地球的大气环流②状况也随着产生巨大的变化,冷暖气团交绥作用③强烈。由于各地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并不一致,因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就产生了严寒、酷热、旱、涝和巨大风暴等自然灾害。自1956年以来太阳活动即迅速地增长,1958年突破了二百年来所有十九个周期的最高值。这个最高值的产生可能是太阳活动的各种周期相重合的结果。目前太阳活动已趋减弱,但活动的强度仍较大,根据苏联天文学家估计,至1965年左右太阳活动将达到一个低值,以后又将重新加强。地球大气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天气反常现象将逐渐减少。总之,最近两年我国天气特别反常反映了全世界大范围天气反常的现象,它与太阳活动的强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太阳活动如何影响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变化如何形成地球上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天气反常,由于这些问题比较复杂,直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结论,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人们常说“十年一小旱,二十年一大旱”,这是不是说旱涝灾害有十年和二十年的周期呢?一般地说,所谓“十年一小旱,二十年一大旱”是指某一个地区旱涝现象出现的平均情况。根据近几十年雨量资料的分析,我国各地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涝频率约占5%—10%,也就是说在我国平均十—二十年内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旱年或涝年。一般把出现的这种旱年或涝年叫做十年一遇或二十年一遇。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样的旱年或涝年每隔十年或二十年必然出现一次。
那么,旱涝现象究竟是否有周期性呢?
在地球上,特别是中纬度地带,某些气象要素的周期性变化是比较明显的。除了显然有规则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如气温冬寒夏暖周而复始之外,气象要素逐年之间也有变化。根据历史资料的分析,这些变化有时还近似周期性的变化。我国气象工作者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发现清代的水旱灾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都具有三—四年的周期。在明清两代将近五百多年的水旱灾资料中,还求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水旱灾有七—八年、十—十一年和二十年左右等主要周期,其中以十—十一年的周期比较明显(日本在研究旱涝灾害周期的工作中,也发现日本的旱灾有十年左右的周期)。最近根据二十世纪的雨量资料计算,发现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也有三—四年和十一年左右等周期,这个结果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从我国气象观测年代较长的上海雨量资料分析,发现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本世纪初的头十来年和本世纪的四十年代以后到现在这三段时期中,上海每十年的平均总降水量均在多年平均值以上。而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和本世纪的二十到三十年代的两段时期中,上海每十年的平均总降水量都在多年平均值以下。这说明上海的雨量在近八十多年来具有平均为三十五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由于我国系统的雨量观测资料年代都比较短,因而在寻求更长的雨量变化周期的时候就比较困难。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有人认为华北气候日趋干旱。但根据故宫二百多年来的晴雨记录和钻取北京古树标本,发现古树年轮与降水量有一定关系,并证明华北在十八世纪初大致为湿润时期,至中叶转为干旱时期,十八世纪以来至十九世纪初又为湿润时期。结合最近资料来看,自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致趋于干旱,但其中1871年到1880年以及本世纪的三十年代都曾一度湿润。大致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华北又处在干旱周期。因此华北日趋干旱的说法是不可靠的。
除了上面已找到的这些旱涝周期外,在我国大范围的气候变化上还有更长的近似周期性的振动。如从我国历史资料中对有关水旱记载的分析,发现在第四、六、七与十五世纪期间为雨水较少的时期;在第二、三、八、十、十二、十四诸世纪为雨水较多的时期。也有人找出历史上陕西省的水旱有四百年左右的周期等。这些旱涝分析工作都说明大范围的旱涝现象是具有一定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同时从历史资料的分析中也看出我国的气候具有周期性变迁,证明天气气候的变化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进行的,而是一起一伏波浪式发展的。但从国内外所分析的旱涝周期来看,周期的长短比较复杂,而且彼此重叠,实际表现的结果却并不十分明显。
为什么天气气候的变化带有周期性呢?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在研究天气气候的变化过程中,对于这个问题还不曾弄得很清楚。在已发现的许多周期中,很多周期都和太阳活动的周期近似,或者是太阳活动周期的倍数。根据二百多年来对太阳黑子④的观测,发现太阳活动具有平均为十一年的周期,除了这个明显的周期外,近年来还发现太阳黑子的变化有四点八年、八点三年、三十三点四年以及八十年等周期。由于在许多的研究中已经找到一些事实说明气象要素的变动和太阳黑子数量变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科学家们把许多天气气候周期现象都用太阳活动的周期来解释。至于太阳活动本身为什么会有周期变化,现在还没有完满的解释。当然,除了太阳活动以外可能还有其它一些原因,目前尚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对于地球上某一个局部地区来讲问题就更复杂了。
最后,再谈一下今后我国大范围旱涝的趋势。根据本世纪六十年来的雨量资料统计,我们发现每五年内出现大范围涝次与旱次的比值无论在冬半年(10月到次年3月)还是在夏半年(4月到9月)都有比较明显的周期起伏。在本世纪初的二十年内,夏半年干旱占优势而冬半年则是涝占优势。在本世纪的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冬夏都处于干旱频率占优势的周期,四十年代以后无论冬半年和夏半年我国大范围降水一般偏多,处于涝占优势的周期。自1957年以后,我国大范围降水又逐渐偏少,是处于干旱占优势的范围内。1959、1960年已连续出现了大范围干旱。从近几年的趋势看,未来两、三年内冬半年出现旱的机会比出现涝的机会仍可能要多些;而夏半年则可能是出现旱的机会要逐渐相对地减少,而出现涝的机会要逐渐相对地增多。所以,从旱涝周期演变观点来看,近一两年内对冬半年持续的大范围干旱(特别是我国北方冬季和春季连旱现象)和夏半年局部地区的水涝,仍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上面所谈的是指全国范围(主要是我国中部和华北一带)旱涝周期变化的一般趋势。由于造成旱涝的因素很复杂,所以在个别年份不一定能反映这个趋势或反映得很不明显。特别是我国南北气候悬殊,除了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之外,局部的水旱灾每年都可能发生,而且就是在大范围旱年之中,局部地方也可能出现涝灾。如1960年在我国出现大范围特大干旱的同时,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却受到洪涝灾害。辽宁省东部地区遭遇了当地水文纪录上从来没有过的特大洪水。所以在总的趋势中,某些地区出现相反的趋势则是完全可能的。
我国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复杂,雨量变化多端,旱涝灾害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对历史上旱涝灾害发生的周期规律进行研究,对预防旱涝灾害,因地制宜地提出措施,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在旱涝的研究方面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掌握了旱涝发生的一些规律。但是由于形成旱涝的原因比较复杂,在预报上还不能很准确。因此,在与旱涝灾害的斗争中,应防字当先,两套安排,从最坏的情况作准备,为争取最好的结果而努力。充分利用大跃进以来全国各地兴修的水利工程,根据各地的气象预报随时进行蓄泄调剂,就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的威胁。1959年和1960年,我国广大地区连续两年遭受到的严重自然灾害,如果没有人民公社的巨大的抗灾能力和几年来大兴水利的成就,要战胜它是不可想像的。随着人民公社的不断巩固、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装备的不断改善以及对自然条件的不断改造,我国人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名词解释
①太阳活动。太阳是一团炽热的气体。它的活动的强弱时有变化,表面的温度因此也有所不同,而发射出来的能量亦随之有所差异。我们从太阳表面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如太阳黑子),就是太阳活动强弱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②大气环流。指地球大气的基本运动状态或者是说是大气的各种主要气流的总合。由于大气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就使得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因而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
③交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空气相遇而发生冲突,因而使部分空气产生上升运动和天气现象,这种作用称为交绥作用。
④太阳黑子。构成太阳表面光辉的炽热气体常发生一种涡漩,使局部的光辉减弱,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叫做太阳黑子。黑子范围时大时小,数目时多时少,它可以表示太阳活动的剧烈程度。


第5版()
专栏:

徐霞客——石灰岩地貌考察的先驱 侯仁之
一个伟大的先驱者
3月24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最近在广西南宁举行第一次全国喀斯特研究会议的报道,并对喀斯特一词作了介绍,从而使广大读者了解到有关喀斯特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系。
正如介绍中所说,“喀斯特”就是石灰岩地貌通用的外文名称。这种石灰岩地貌在我国分布很广,“尤以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最多。由于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殊,往往交织成为奇伟壮丽的风景区,如广西桂林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的石林,早已名闻中外。”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这一广大地区进行生产劳动,不但热爱这里风景的奇丽,而且对于这种地貌特征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至于对整个地区进行了一次普遍考察并且留下了丰富资料的,要以明朝末年的徐霞客为第一人,这比起欧洲最初所进行的同样性质的调查研究,还要早一个多世纪。因此可以说徐霞客对于如此广大地区的石灰岩地貌的实地考察,在全世界来说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先驱者。最近第一次全国喀斯特研究会议,正是在徐霞客逝世三百二十周年的时候举行的①,这也可说是对徐霞客的一个最好的纪念。
关于徐霞客在这方面的贡献,当前我国地理学家已有定论②,但是一般读者对这一情况或许还是生疏的,因此草为此文,略作介绍③。
《徐霞客游记》是以优美的散文和日记的体裁所写成的野外考察的忠实记录
徐霞客名宏祖,明朝末叶人,家住今江苏省江阴县南暘岐。死后葬在南暘岐东北的沈村,据说至今还有他的坟墓。享年五十五岁。
霞客从小就喜欢涉猎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一类书籍,很早就有遍游五岳的志愿,迟到二十二岁他才开始了自己的长途旅行,此后三十多年间,他经常旅行在外,最初还是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北方的如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以至北京附近的盘山,他都曾到过。东南一带如黄山、庐山、天台、雁荡以至海上的洛迦山、福建的武夷山、九鲤湖,更远至广东的罗浮山,也布满了他的游踪。五十一岁以后,一直到逝世前半年为止,他又经过浙江、江西、湖南,远走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到了与缅甸交界的地方。这次出游的时间最久,跋涉的路途最长,遭遇的艰险困苦最多,但是成就也最大、最重要。这时他已不是以探险搜奇为胜,而是更多地注意到了各种地理现象的观察,举凡山脉、河流、岩石、土质、水源、气候以至火山、矿泉、地貌特征,无一不在他观察范围之内,甚至他还采集了岩石和稀见的植物标本,作为研究的参考。这一切都是他在徒步跋涉中进行的。旅途之中,他间或乘船,绝少骑马,有时还要肩负着自己的行李赶路程。他依靠了老农、樵夫、牧童、猎户、以及深山采药的人和逃避红尘的僧道,探寻着人迹罕至的地方,登危岩、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至于人事的挫折,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但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总要把当日经历与观察所得,记述下来。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之下,点起豆大的油灯,进行写作。甚至在露宿山野、寄身草莽的时候,他还是要燃枯木照明,坚持记录。霞客在旅途中以日记体裁所写的这些记录,在他去世的时候,还未及编印成书。其后经过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乱,原稿颇有散佚,诸家传钞,也已残缺不全。所余部分经过后人刊刻成书,这就是现行的《徐霞客游记》。
在这部游记里,霞客以无比的热情歌颂着祖国山河的壮美,用清新超绝的文字描写着大自然的瑰丽多姿。尤其是他明敏的识辨、锐利的观察、确切细致的描述,常常是令人惊奇的。正确地说,这部游记也就是他野外考察的记录,是以清丽新奇的散文所写成的一部科学文献。但这并非说霞客一无错误,事实并不如此,特别是在他所写的专题论文中,如流传至今的《江源考》《盘江考》,就有不少记述欠确和判断失误的地方,然而他毅然决然打破旧传统和开辟新方向的功劳,却是炳耀千古的。
现存《徐霞客游记》的绝大部分,是关于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的描述。实际上这也就是全世界最早的有关如此广大地区的石灰岩地貌特征的最详细、最忠实的考察记录。前人赞叹徐霞客及其游记为“奇人奇书”,今日看来霞客真正之奇,正在于此。
徐霞客关于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特征的描述和研究——举例
明崇祯十年闰四月,霞客从湖南衡阳沿湘江过祁阳,逐渐进入了风景奇丽的石灰岩地貌区。这时他很快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初二日的游记里写道:“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骋。江两岸瞰水之石,出没屡变,但有所遇,靡不霁心缀目。盖入祁阳境,石质奇、石色润;过祁阳,突兀之势,以次渐露,至此随地涌立。及入湘口,则耸突盘亘者,变为峭竖回翔矣。”(《徐霞客游记》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第一册、页129)从此再向前进,霞客就接近了以风景佳丽著称的桂林。二十八日到达桂林的那一天,游记是这样写的:
“……西穿石山峡,则诸峰分峙叠出,离立献奇。石峰下俱水汇不流,深者尺许,浅半之。诸峰倒插于中,直如青莲出水,各欲独上。初两大峰夹道,后又夹以两锐峰。道俱叠水中,取径峰隙,令人赏无专接。但石皆廉利侔刀戟,不免目慰足妒耳。”(第二册、页8)我们知道坚硬的石灰岩对机械侵蚀和物理风化作用,抵抗力很强,但却容易为水所溶解。溶解作用沿着岩石节理进行,就使山岩分裂为无数峻峭的山峰,也叫“峰林”或“石林”。由于风化物质缺乏,因此无论山坡山麓,都缺少土壤复盖,霞客这里所描写的正是这一情况。
桂林附近的峰林区,因为正当桂江槽谷,地貌发育的历史十分复杂,风景也特别清秀宜人。阳朔与桂林同属一区,风景比桂林更加奇丽,所以俗语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霞客到了桂林之后,又乘船赴阳朔。五月二十二日的游记写道:“早起,晓月光流,奇峰合棹④。南三里为螺蛳岩,一峰盘旋上,转峙江右,兴平水口山也。又七里,东南出水绿村,山乃敛锋……南三十里,则龙头山复铮铮骨立,而阳朔四围,又攒出碧莲玉笋世界矣。”(第二册、页24—25)霞客把桂林江上的奇峰比如“青莲出水”,称阳朔周围是“碧莲玉笋世界”,简洁几个字,真是写尽了桂林阳朔附近明媚秀丽的自然风光,令人有无限清新澄澈的感觉。
从湘桂交界的这一带地方起,一直到云南的东部,大都有厚层石灰岩的分布,峰林地貌到处都有很好的发育。当霞客穿过这一带地区而来到云南边境上的罗平附近时,他小结道:“坞中时有土冈,自西界东走,又有石峰自东界西突。路依西界北行,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广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第三册、页59)又说:“罗庄山在(罗平)城东南六十里,其山参差森列,下多卓锥拔笋之岫,粤西石山之发轫也。”(第三册、页61)这里所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参差森列”、“卓锥拔笋之岫”等等,实在就是“峰林”地貌的最好写照。
不过从道州到罗平,并非是完全一样的地貌特征,这其间也有不同的类型。例如从桂林到柳州,情况就不相同。后者是柳州台地的孤峰区,往往出现圆锥状的孤峰,疏疏落落地点缀在柳江盆地上,山麓堆积很多,与桂林附近所谓“廉利侔刀戟”的纯粹石灰岩地区,有所不同。对这种地区间地貌类型变化的特点,霞客观察得十分清楚,描写得十分逼真。他在崇祯十年六月二十日的游记里明白指出:“自柳郡西北,两岸山土石间出,土山迤逦间,忽石峰数十,挺立成队,所异阳朔桂林者,彼四顾石峰,不受寸土,此则如锥处囊中,尤觉有脱颖异。”(第二册、页37)此外他还作了一些地区间比较地貌的说明,这里就不一一缕述了。
在石灰岩地区内,由于溶蚀作用的结果,除去突起离立的孤峰之外,还常常分布有下陷的园洼地(又名“斗淋”)和落水洞。霞客也十分注意这一现象,于沿途所见园洼地,都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霞客按园洼地之大小来加以区别,小者为“眢井”,大者为“盘洼”。又把眢井有积水的,别称“天池”。这都是他根据大量事实,进行厘订名称的尝试。伴随园洼地和落水洞的观察,他也逐渐认识到所谓“地穴潜通”的伏流,并且正确地指出:地下伏流的顶棚陷落之后,在地面上就形成了园洼地或峡谷。
最后,再谈谈他对石灰岩溶洞的调查研究。
如上所述,岩洞的发育,是石灰岩地貌的主要特征之一,这都是在高温多雨的地带因地下水的溶蚀所形成。溶解的石灰华从洞顶倒悬的叫做石钟乳,在洞底耸列的叫做石笋。霞客在旅途中对所遇到的岩洞十分注意,并且想尽办法,冒着各种艰险,深入洞穴内部,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游记所载,霞客曾经考察过的洞穴,就有一百多个。在考察中,他不仅对洞的形状而且对洞的大小深浅以及每一部分的高低宽狭,都很注意。有些大规模的岩洞,只要可能,他还不止一次地深入其中,反复进行观测,直到彻底了解到岩洞内部的复杂结构为止。有时他甚至还对洞穴的外部情况,进行观察和描述。现在石灰岩地区溶洞的研究,也已逐渐形成一个专门学科,就叫做“岩洞学”,而《徐霞客游记》正好提供了这一研究的先例。像上述桂林七星岩,就是他详细观察过的一个。七星岩是一个相当巨大而复杂的洞穴体系,霞客曾有两次前来考察,第一次他不但对岩洞的内部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就是对它的外部情况也作了观察。一个月之后,他再度来游,对七星岩的整个山块进行了踏勘,并把十五个洞口的分布情况作了一个综述。有趣的是1953年9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陈述彭同志等对七星岩山块进行了实际勘察和测量之后,证实了霞客当初的观察和描述的正确。陈述彭同志在“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的说明中写道:“现代测绘的七星岩山块平面图和素描图证实了霞客观察与描述的正确性。三百二十年前,霞客踏勘过的那十五个洞口,大部分至今还可以找到,甚至完好无恙。它们标志着这个山块中喀斯特水层下降的残迹,其中极大部分和七星岩洞穴层有着相应的水平层位关系,而且相应的洞穴层有着大致相同的发育阶段的地貌特征。”这一段话无异为《徐霞客游记》的科学性作了一个最有力的论证。他又说:“这在三百二十年前,霞客对这个洞穴所作的精简生动的真实描述,至今还可作为我们研究洞穴时的对照参考,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喀斯特洞穴的宝贵文献。”
徐霞客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超越前人的贡献,并非偶然
由于徐霞客的卓越贡献,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同时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应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成就之取得,并非偶然。
徐霞客生当明朝末叶,那时我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高的发展。当时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我国知识界也更加注意到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要,后日所谓“经世致用”的新学风开始抬头。少数先驱者再不像过去一般读书人那样,专门去谈论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的空道理,而把注意力转向了自然的探索以至生产技术的总结和传布。例如《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之于动植物的考察研究,《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之于生产技术的汇集和制图解说,都是很好的说明。在此以前的所谓“文人”,对这些极有价值的工作,是不屑一顾的,实际上也是他们所作不到的。至于在地理学范围内,最直接最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精神从而冲破了旧传统的桎梏,向着探索大自然的新方向阔步前进的就是徐霞客。
在徐霞客以前,有关我国地理的书籍,多半讲的是疆域沿革、建置风俗、地方物产等等,虽然也有山川一个名目,但是多半讲得很不具体,至于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更是绝少涉及,有的则代之以“祥瑞”和“灾异”一类的敷会故事。至于从事地理写作的人,又常常困守书斋,只是把现成的材料加以排比纂辑。就是这样的工作,真正作得好的也不多见,更谈不上实地的调查研究了。其实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客观要求也不过就是这样。可是到了徐霞客,他却大胆地打翻了旧传统,断然跳出了自己的小书斋,终生摆脱宦途,毅然走向了无比辽阔无比富丽的原野,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他热爱祖国的山河,到处描写,纵情歌颂。在这里,他不啻是一个画家、一个诗人、一个亲炙自然的巨匠、一个伟大的歌手。更其重要的是他在无比瑰丽的自然中,还逐渐觉察到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他早年的出游确实偏重于搜奇访胜,但是到了后来,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很明显的,他已经进入了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新阶段。反复细读他的游记,深深使人感觉到他已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的认识,在搜集大量资料的过程中,好像他已经开始作更加深入的探讨。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他很可能已经在追寻着西南一带奇异地貌的发展规律。只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相关科学(如地质学、水文学、气候学等)的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使他充分理解各种现象并作出更系统、更科学的理论总结,但是他已经在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了。由于他具有揭发自然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坚强意志,因此任何困苦艰难都阻挡不住他前进的道路、挫折不了他前进的锐气。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把从野外携来的标本摆在病床旁边,进行细心的观察和研究。他生前的好友陈函辉在为他所作的墓志铭中就曾这样写道:“既归(指霞客自云南归来),不能肃客,惟置怪石于榻前,摩挲相对,不问家事。”(见《徐霞客游记》第六册、外编、页7—8)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怪石”,这是岩石标本,是当时人所不能理解而下一代人又未能继续发展的一门新学科开始萌芽的象征,徐霞客正是这株幼芽的最初培育者,但是他却怀着未竟之志离开了人间!
《徐霞客游记》的整理校订工作,前人已经作过不少,这是有益的,然而仍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科学文献,也是我们刻苦努力进行调查研究的好榜样。在当前批判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要求下,我们尤其不能把它忽略,这也是纪念徐霞客的一件极有意义、极有价值的工作吧。(附注)徐霞客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卒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586—1641年。忌辰在夏历正月,日子不详。如任美锷:《徐霞客游记选释》,见《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1959年科学出版社。陈述彭:《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见《地理知识》1954年第三期;又《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见《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一期。曾昭璇:《岩石地形学》第二编第五章,1960年地质出版社。熊忠英:《徐霞客》传,见《中国古代科学家》,1960年科学出版社。参考注任美锷文。部分节录拙作《徐霞客》,见《中国历史小丛书》。1961年中华书局。又参看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合编之《中国地理学简史》初稿,北京大学1960年铅印本、第四章第四节,该稿在修订中,将由科学出版社印行。“晓月光流,奇峰合棹”的句子,有些费解,然而简单几个字,画出了一幅极美的图画,其中有静有动,很足见霞客的表现能力,译成白话,大意是:“晓月的光辉落在江面上流动着,停泊在奇峰下的船摇橹启行。”


第5版()
专栏:

云南石林 在云南路南城东三十里,昆明东南二百二十里。这是一带石灰崖的山峰,经过千万年雨水的冲刷,渐渐形成一大片崖石的森林,壮丽奇伟,闻名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