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江西为早稻突击积肥送肥
江西各地正加紧为早稻准备优质底肥和追肥。据统计,全省每天投入积肥运动的劳力有一百八十多万人。
各地在积肥、送肥运动中,认真地贯彻执行了有关政策,采取了一手抓集体积肥,一手抓社员家庭积肥的办法,使积肥、送肥进度显著加快。
湖北早稻开始浸种下秧
湖北各地早稻已先后浸种下秧。早稻面积较大的黄冈专区已播下30%的种子,进度快的蕲春县播种已经结束。各地对早稻秧田一般都做到了精整细盘,多犁多耙,田平泥烂,底肥充足。
陕西加强小麦拔节管理
陕西各地小麦已经或开始拔节。各人民公社正在加强拔节期间的田间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已给二百五十三万多亩麦田浇了水,63%的麦田施了肥,90%的麦田进行了中耕锄草。
盐城专区继续鼓劲赶江南
江苏盐城专区各地,发动群众继续鼓劲开展“赶江南”的生产运动。各公社为此层层召开了社员大会进行讨论,使这个运动全面深入展开。现在全区四百五十多万亩三麦有80%左右追了肥,一百多万亩棉田在紧张地耕耖二遍,即将春播;各地还组织近三十万劳力大积肥料,力争有较多的肥料用于春播。
晋北趁墒播种夏收作物
山西晋北地区各人民公社,在整风整社的推动下,趁春早墒好和雨后地湿的好时机,全面开展了夏熟作物的播种活动。截至3月底,全区已种下春小麦、大麦、豌豆、夏莜麦等夏熟作物六十二万亩。为了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各地在春播中还普遍推行了间作套种。
边春灌边整修田间工程
河北大名县各公社,一边加紧春灌,一边赶修用工少、受益快的水利工程。最近全县已修淘旧井一千五百多眼,打机井一百眼,整修田间工程十二万多亩。
深入检查政策执行情况
湖南桑植县最近组织了五百多名干部,紧密结合春耕生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包”和“四固定”落实情况,以及定额管理、评工计分等执行中的各种问题。
通过检查使各项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春耕生产运动。
开展耕牛春配突击运动
江西广丰县认真贯彻耕牛繁殖政策,开展耕牛春季配种突击运动。全县已设立了五个人工授精站,他们采取了驻点或巡回的办法,帮助各生产队进行耕牛配种工作。为了搞好春季配种,许多生产队有效地加强了耕牛饲养管理。


第3版()
专栏:

广东开始收获越冬作物
广西博白县边收春作物边插早稻
本报广州6日电 广东各地的越冬作物大部已经成熟,部分地区已开始收获。江门专区收获了二十三万亩小麦、大麦、甘薯等粮食作物,潮汕平原的越冬作物也收获近半。
广东省在去年秋冬共种下各种作物二千四百万亩。播种后,由于精心管理,绝大部分越冬作物生长良好。从目前有些地区收获的情况来看,今年春收作物的产量一般比去年高一些。
广东各地在春收之前,普遍组织社员对收、管、用问题进行了讨论,力争做到细收细打、管好用好。
在春收工作中,许多地方通过制订分配方案,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潮安县有二百五十八个大队制订了分配方案,并按冬种的“三包”合同,坚决执行奖罚制度。有些地区还把春收分配指标和生产队超产奖励分配指标,具体计算到户。由于贯彻了按劳分配和多超产多奖励的政策,社员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收获中,都认真收打,保证颗粒还家。
本报南宁6日电 广西博白县各人民公社一面抢割春收作物,一面犁田整地抢插早稻。
博白去年冬种作物共四十一万亩(比1959年扩大了十万亩),这些作物大部分生长良好。沙河公社一万六千亩小麦大部植株全壮,生长齐整,穗大粒多。龙潭公社五一生产大队种的甘薯,绝大部分是标心红、蚁苗等良种薯,比往年种的张黄薯提早二十天成熟,产量也高。
今年博白县春收作物长得好,是由于在去年冬季播种以后,各生产队都适时地加强田间管理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去年“大寒”期间,大部分地区出现霜冻,对甘薯生长威胁很大,全县立时开展了防霜冻、保甘薯安全过冬的斗争。那卜公社凤坪大队在霜冻出现前,根据天气预报和老农经验,用稻草、茅草加盖地畦,使甘薯基本上没有遭受霜害。今年小麦抽穗时,沙河公社沙河生产大队发现虫害后,立即出动二百多人,用手捕、药杀等办法突击防治,很快就消灭了七百多亩麦田的虫害。(附图片)
广西僮族自治区博白县沙河公社沙河大队冬种春收的小麦,已开镰收割。博白县一年可以种三季粮食作物,现在收割的小麦是今年第一熟作物。这是沙河大队第九小队的社员在进行小麦脱粒
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摄


第3版()
专栏:

站在运动前面 立足群众之中 深入困难地区
云霄县依靠贫农下中农领导生产
社员代表会和队委会中的贫农下中农已占87%
本报福州6日电 福建省云霄县各级干部在整风整社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入第一线,继续依靠贫农下中农,积极领导春耕生产运动。
云霄县经过整风整社运动和贯彻党的政策后,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普遍提高,阶级观念和主人翁思想大大加强。正如东厦公社莆美大队老农张来水所说:“整风整社人心欢畅,干群团结齐心一致,坚定信心战胜困难,夺取丰收形势很好。”在这种形势面前,中共云霄县委及时向全县干部提出“住在群众中间,站在运动前面,带领群众一齐前进,打好春耕战役”的口号,并由县和各公社负责同志带领干部六百多人深入基层。他们住在贫农和下中农家中,领导和帮助各社、队加强和健全以贫农、下中农为主的社员代表会和队委会。目前各公社参加社员代表会和队委会的贫农、下中农社员,占全部社员代表的87%以上。在原来干部力量较弱、生产发展较慢的后进队里,还培养了一批思想好又能干的贫农下中农成份的干部和积极分子。通过他们团结了广大社员,使春耕生产搞得热火朝天。现在全县投入春耕生产的劳动力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一万多人,出勤人数占农村总劳动力的80%以上。已经播种的一万多亩秧苗,大都生长茁壮,十二万亩春种田大部备足基肥,四万多亩冬闲水田绝大部分都翻犁二遍以上,有的已翻犁三遍。
各级干部在春耕生产高潮中,紧紧站在运动前头,深入到困难最多的地方去领导生产。东厦公社吾田大队,去年受灾较重,今年春耕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比较多,部分基层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大队干部分头住到各生产队,和贫农、下中农同吃、同劳动,团结全队社员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生活,使人们树立信心,力争生产尽快赶上先进队。
各级干部在立足贫农中的同时,还注意向老农学习生产经验,以便更好地指挥生产。全县从上到下共组织了县、社、队老农顾问团或小组一百一十四个。县委分别在沿海、平原和山区三种不同地区聘请了以贫农和下中农为主的有经验的老农四十人,分别组成三个老农顾问团,并和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结合,作为指导全县生产的参谋部。东厦公社佳州大队和各生产队干部,还以老农顾问团和小组为骨干,吸收各方面社员参加,采取“总结一条经验,推广一条经验;检查一条教训,制定一条措施”的办法,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制定增产措施。
现在,这个县各类地区都出现干部作风好,群众干劲高,春耕生产热气腾腾的局面。


第3版()
专栏:

搞好生产依靠谁 于陵
依靠贫农(包括过去的雇农)、下中农,团结中农,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根本路线。党在农村进行各项工作,无论是社会改革或是生产斗争,都必须贯彻这条阶级路线。就当前来说,不但在整风整社中要依靠贫农、下中农,在发展生产中也同样要依靠贫农、下中农。
为什么呢?这里,且不谈在政治上必须依靠贫农、下中农的道理,仅从发展生产来说,贫农、下中农也是决定的力量。贫农、下中农是劳动最积极的阶层,并且他们在农村人口中占多数,依靠了这个多数,搞好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多数人行动起来,就可以影响、带动其他人也跟着行动。“人多热气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生产就会热火朝天。
贫农、下中农无论在生产上还是生活上,他们经受的困难都最多。他们迫切地要求改变这种状况,在发展生产中,总是走在最前面。由于他们过去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和困难搏斗,他们养成了不怕困难,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依靠贫农、下中农发展生产,就等于在战争中依靠最坚强、最勇敢的战士,必然是无往而不利。
贫农和下中农,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所决定,他们的主人翁感最强烈,对集体生产也最热情。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深知“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集体生产搞不好,没有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小家庭的日子也是难过的。因此,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加集体生产,关心队里与发展生产有关的一切事情。一句话,在发展生产中依靠贫农下中农,我们的生产就可以多快好省地进行,并不断向前发展。福建云霄县的同志们懂得党的农村的根本路线,处处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处处发挥贫农和下中农的骨干带头作用,春耕生产果然搞得热火朝天,越来越好。


第3版()
专栏:

在国家和公社的积极帮助下
庐江各穷队发愤图强闹春耕
本报合肥6日电 安徽庐江县各穷队的干部和社员,在国家和公社帮助下,发愤图强,力争春耕春种取得全胜。
庐江县一百八十七个生产大队中,有十七个大队因为自然条件较差,长期以来未能摆脱穷队的面貌。为了帮助这些穷队发展生产,县委从去秋以来,先后抽调了一百七十三名干部下放到这些生产队加强领导,并分配了三十六万元资金作为穷队的生产费用。在当前春耕生产中,县委又进一步对这些生产队加以支持。例如对缺乏劳力畜力的圣桥公社万年大队,县委不仅把下放的劳动力调来支援,而且调拨拖拉机帮助翻犁冬闲田;对领导力量较弱、生产资金不足的柯坦公社枣岗大队,除委派得力干部加强领导外,还贷给生产资金一万多元购买农具和耕牛,使这个队及时投入春耕生产。
国家和公社的支持,给予穷队很大的鼓舞。黄屯公社马山大队,今年春天新开了二百七十多亩山坡和荒地,对二千三百亩山田烧了土肥,八百多亩圩田全部上了塘泥以改造土壤;这个大队在春播前,还发动社员砍山草、编竹器等副业生产,用收入的资金添置了大批农具。
在以搞好备耕为中心的“穷赶富”运动中,各个穷队的干部都和社员一起共挖穷根,同找对策,攻克生产上的薄弱环节。泥河公社文孝大队的十名干部在大队党总支书记鲍恩武带领下,一方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方面还到相邻的红旗、黄龙两个富队访问,学习先进经验。(附图片)
学习政策 订出规划  梁洪涛 徐振武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积极护畜安全过春
干部深入牧场加强领导,防疫治疗活动普遍展开
本报呼和浩特6日电 内蒙古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牲畜安全过春。
春天,草原上气候变化大,牲畜疫病也比较多,而这时也正是大规模接产春羔、牛犊、马驹的季节。为了保护牲畜安全过春,各地切实加强领导,继续展开群众性的“百母百仔”和“安全畜群”运动。巴彦淖尔盟各旗(县)、公社的党委书记率领三千多名干部到受风雪侵袭的地区,和牧民一起抗灾保畜。昭乌达盟广大社员不仅战胜了几次暴风雪,减少了牲畜损失,而且在接产保育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到3月上旬,全盟已接产成活二十六万多头仔畜,并有两个公社、二十二个生产大队、二百三十八个生产小队、七百多个畜群达到“百母百仔”。
各地为解决春季饲草饲料不足的困难,牧区的大批牲畜已开始转移到春季牧场放牧;农业区有草场的地方,牲畜也转入草场放牧,没有草场的地方,已经安排劳力打搂黄草。
为了预防春季牲畜的疫病,全区中、西兽医人员和防疫员大部分都已到生产小队和畜群,开展各种防疫治疗活动。


第3版()
专栏:

春耕战线上的人们
钉掌师傅串乡忙
清早,北京市十三陵钉牲口掌的师傅韦德海就背起八十多斤重的掌筐,迎着西北风,直奔长陵生产队去了。饲养员高兴地说:“韦师傅!大伙正要赶着牲口到厂子里去找你,你倒先来了!”说完拉出一头大青驴。韦德海连忙拿出家伙叮当叮当敲打起来。三十一头牲口的掌都钉完了,杜队长要去食堂给他打饭,韦德海说:“别啦,我还得赶紧回去打掌钉。”
半路上,一辆拉草的大车迎面奔来,正巧这头骡子掉了一只掌,韦师傅又放下掌筐,钉起掌来。车把式满意地说:“有人说十三陵公社农具厂钉掌手艺高,服务态度好,真是一点不假!”
多拉快送肥料
天刚破晓,早雾还笼罩着大地。辽宁省抚顺县田千户屯生产队的社员们又开始了一天繁忙的春耕活动了。
一辆胶轮马车,装了满满一车粪,奔驰在田野上。车工王彦清,摇鞭催马,面上流露着兴奋的笑容。
王彦清是田千户屯生产队的社员,有二十来年的赶车经验。去年,他在公社里劳动几乎没耽误一个工。今年备耕一开始,他的干劲更大。生产小队讨论“三包”计划时,他说:今年“三包”是咱们大家订的,大家都得使把劲。咱赶车的保证不耽误工,按时把粪送到地里。第二天早晨,天还未亮,他便赶着车悄悄地出村了。傍晚,王彦清又从村里装了一车粪送到地里。这一天他比别人多送了两车粪。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增添春耕畜力
调好耕畜支援兄弟队
山西省原平县瓦屯人民公社,山上的各生产队以畜力支援山下的队春耕。
这个公社山下的生产队,是全社主要产粮区,然而畜力缺乏,每头耕畜负担耕地多的为四十亩,少的也不下二十亩;可是山上的生产队,每头耕牛平均仅负担十亩地左右,许多耕牛终年牧放,其中不少大牛稍加训练就可使用。为了共同搞好春耕播种,山上各生产队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尽量抽出自己的好耕畜,卖给山下兄弟队。现在全公社从山上七个生产队,调剂出耕畜五十二头,解决了山下五个生产队春耕播种畜力不足的问题。
调剂耕畜也促进了山上生产队的春耕生产。文治生产队支援兄弟队十头牛,收入五千五百元,解决了生产投资的困难,用现款收买了社员二万三千担肥料,农具、种籽也较去年准备得充足。多方挖掘耕畜潜力
江西吉安专区帮助畜力不足的公社和生产队,克服畜力不足的困难。
畜力不足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饲养管理不善,耕作能力减低。针对这个情况,深入第一线的干部和社、队干部一道,发动饲养员改进饲养管理,对部分瘦牛增喂精饲料,促使尽快复膘,提高耕作能力。
再一种情况是:有些社、队有不少小牛已达使役年龄,但不会犁田。据此,即指定有经验的老农训练这些小牛。这种办法解决很大问题。
再次,在一个公社之内,有的生产队畜力有余,有的不足。公社便领导这两种生产队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耕牛使用上开展协作,以余补缺。有的公社还把能够提前做的农活,往前赶了一步,也缓和了春耕期间畜力不足的程度。加紧训练适龄小牛
贵州贵定县城关公社各生产队,组织有教牛经验的老农,加紧训练适龄小牛。
城关公社共有大小耕牛三千多头,其中达到使役年龄而没有教会拉犁的小牛就有五百多头。入春以来,公社党委就把训练适龄小牛的任务,落实到各个生产小队。小队又制定了合理的报酬,采取包养包教包用的办法,将任务分配到人。因此,社员教牛积极性很高。城郊生产队各小队只二十多天功夫,全队三分之二的适龄小牛就都学会犁田,一变过去耕牛不足为耕牛有余。目前,全公社能使役的耕牛即将由原来的一千头左右增到一千五百多头。


第3版()
专栏:江汉纪行

由近及远 湖北日报记者
沿途,每到一个公社,差不多都听到干部和社员们在谈论“算账”的事。
目前,荆州专区各地,都以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特别是粮、棉、油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作动力,以推动春耕生产运动。如何把党的政策,从文件上,从干部的口头上,真正落实到社员群众的心坎上,成为鼓舞大家的生产热情,推动生产发展的强大力量呢?京山永漋人民公社的同志们向我们介绍了解放生产队的作法,概括起来可以名之曰:“三算账”。
先是生产队开社员代表会,在落实全年包产、包工、包成本的“三包”计划的基础上算“大账”: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对国家能有多大贡献,对集体和个人有多少好处,每个劳动工可分多少钱,卖多少棉花(这里是集中产棉区)可供应多少粮食,得多少自留棉、奖励布和食油等,都计算个大谱出来;再是各小队开社员大会算“中账”:除了算能从生产队分得的“大头”外,还算“小头”,超包产能得多少奖金和实物,“见缝插针”多种多收的和小队副业能得多少,等等,“大头”加“小头”,算出个社员分钱得粮的平均数来;最后是社员家家户户算“细账”:全家多少劳动力,能做多少工,可得多少钱、粮、棉、布、油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还能收入多少。社员阮海贵,一家三个劳动力,去年实收入六百多元,算账结果,今年预计可收入一千多元,粮、棉、油、肉等也比去年多了,全家人喜笑颜开,觉得大有奔头,干活、出主意都特别积极。
据亲自领导社员算账的同志说,“算账”,从生产队到小队到户,越往下算,社员的干劲就越往上涨。这个道理在哪里呢?我们琢磨,有这么几条:第一,通过算账,使党的政策具体化了,一直“化”到每家每户,成为社员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在群众心中生根了;第二,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算到了一起,社员们从自己能够得到的切身利益中,更好地懂得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第三,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算到了一起,“眼前利益会说话,才信社会主义力量大”,社员们从自己实际收入的增加中,进一步看到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更信服“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的真理。总之,我们觉得,这种“算账”的办法,好处是由近及远,从社员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引导他们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认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明确目标,鼓舞信心,增添干劲,搞好当前生产。这是领导农业生产的一个好办法。
我们在江陵城的时候,正逢这里放映电影《洪湖赤卫队》。真是盛况空前。影片所反映的洪湖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对江汉平原的人民来说,都是特别熟悉的。“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正是当时许多人自己的悲惨生活。“等全国都插了红旗,到那时候就没有了地主湖霸,庄稼人都扬眉吐气过日子”,这也正是当时许多人自己的革命理想。因此,他们今天看起电影来,比之一般观众,格外觉得影片所反映的生活和斗争真实可信,亲切动人,对自己有特别大的教育意义。从这里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或者说是人的认识发展的一个规律。上面说的那种“算账”的办法,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引导群众认识集体的、国家的、长远的利益,正符合于人的认识的这种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由于农民群众历来受个体经济的“小天地”的束缚,更是养成了一种“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的习惯。记得什么时候读过一位农民写的诗,题名“入社第四年”:“第一年调皮捣蛋,第二年半干半不干,第三年试试看,第四年(1957年)是——谁叫我退社,我的一身骨头散”。这当然是反映一个后进农民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过程,但是也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许多农民从自己的切身经验和切身利益出发,由近及远地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的规律。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什么上面说的那种“算账”的办法,特别适合于农民的“口味”,受到他们的欢迎,成为发动群众的好办法。
从解放队的经验看,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发动群众,这决不止是一个怎样“算账”的方法和形式问题,而是一个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经济政策的问题。党的经济政策,比如粮、棉、油等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人民公社分配中的少扣多分,小队超产的“三七开”、“二八奖”等,都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有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关心农民群众的眼前的切身的利益,使一般的农民逐步地普遍地富足起来,政治上可以鼓舞农民群众更坚定地跟着我们党走,经济上也有利于国家工业建设和其他方面建设的发展,对于全局和长远都是有利的;相反,如果忽视农民群众眼前的切身的利益,使一般农民在经济生活上长期地不能摆脱贫困状态,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全局和长远都是不利的。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给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中指出:“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反对国民党的进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一七八页)1948年,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二七三页)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是把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和对群众的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实现党的领导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来看的,可见其重要。
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这里说的是“出发点”,当然不是“目的地”,否则就局限了群众的眼界。我们回忆旧日的辛酸,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样,让群众看到切身的利益,是为了引导群众奋发地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由近及远,近和远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我们不仅要引导群众从近处看到远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群众从近处走到远处,到了远处原来的远处就变成近处,再引导群众向新的远方走去。我们不仅要引导群众从个人切身利益中懂得“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还要让群众懂得“小河水涨大河宽”的道理,积极将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汇集到集体的事业中去,对国家和集体作出更多的贡献。这样“算账”就全面了,这就叫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相结合。
1928年初,一位驰骋在江汉平原和敌人打游击的共产党员贺锦斋同志,闻毛泽东同志在湘西组织农民起义,喜而不能成寐,寄调“浪淘沙”,写道:“花好正含苞,色胜鲜桃,一遇春风即吐娇。飞遍全球成硕果,自信非遥。”我们引出这阕词来,是想借以形容我们沿途所观察到的广大社员群众今天的心情。他们确实从党的政策,从自己所算的“账”中,看到了“花好正含苞”、“即吐娇”的大好形势,对夺取今年的农业丰收,也是“自信非遥”的。人的生产积极性,不是一杯水,越喝越少;而是像一眼喷泉,源源不断,越涌越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