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抓紧生产和供应配件 各方协作壮大修配力量
辽宁农业机具检修进度加快
本报沈阳26日电 辽宁省采取切实具体的措施,加快农业机具检修进度。据截至4月20日的统计,全省检修完的拖拉机占应修拖拉机的91.6%,排灌动力机械完成检修计划78.9%,机引配套农具完成检修计划100%。大批经过检修的农业机具,效能良好地投入了春耕春灌。
今年辽宁省需要检修的农业机械数量大,型号繁多。开始时,检修进度相当慢。从去年11月中旬到今年1月上旬,近两个月的时间,拖拉机仅完成检修计划15.7%。排灌动力机械完成检修计划19.6%。中共辽宁省委在1月上旬成立了农业机械修造指挥部,加强了对农业机械修配工作的领导,并组织工作组,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了检修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和加快进度的办法。
在摸清情况以后,省农业机械修造指挥部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解决了配件生产和供应这一主要问题。第一,各级商业部门和农业机械部门密切合作,通过清查库存,清理出拖拉机、内燃机配件四万六千多件。同时,商业部门实行了先付配件后结算的办法,简化了配件供应手续。商业部门还和农业机械部门共同派人驻配件生产厂,采取就地收购、按需分配、直达运输的供应办法,使配件供应得又准又快。这都缩短了配件供应的周转时间。第二,根据先维修后制造的方针,省内各主机厂大力加强了配件的生产供应工作。第一季度内,各主机厂共提供拖拉机、柴油机维修配件八万三千一百多件。第三,为了把配件生产和当前维修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农业机械部门采取按需要“对号入座”的办法,及时编制了急需配件的生产计划,集中优势力量赶制急需的配件。第四,按照“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精神,采取农业机械系统同非农业机械系统结合、专业配件厂同主机生产厂结合的办法。全省共组织了近百个大小企业承担农业机械配件生产任务,第一季度共生产出拖拉机、柴油机配件十八万五千六百多件。通过东北三省调剂余缺,又解决了三千三百多件拖拉机配件。
在配件供应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各地运用大厂带小厂、厂社挂钩等形式,充分发挥工业部门和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作用,解决了修配力量不足的问题。例如,旅大市采取大厂带小厂的办法,使全市农业机具检修力量由三百二十六名增加到一千四百九十一人,提前十天完成了拖拉机修理任务。许多主机生产厂都抽出技术工人到农村公社帮助修理农业机具。安东拖拉机厂就帮助锦西、北镇两县修好了五台难修的拖拉机。各地确实解决不了的一些困难问题,省有关部门就负责解决。例如,多数市、县不能修理拖拉机水箱、缸盖、机油泵等精密件,省农机厅便指定专厂包修。
目前,检修工作尚未结束的地区,正在集中力量突击扫尾。同时,各地正积极准备夏季农业机具检修工作。


第3版()
专栏:

  配合防洪防汛 保护春耕生产
广东机械工业赶制排灌设备
本报广州26日电 为了配合防洪防汛,保护春耕生产,广东省十多个机械厂正在积极赶制排灌设备。从3月初到4月上旬止,全省就制成七百五十至一千一百毫米的大型农业用水泵七十多台,中、小型水泵二百七十台。
江门市红星机械厂的职工积极革新技术,在3月份就赶制出质量良好的七百五十毫米农业用水泵二十七台。广州市公和祥机器厂在制造蝴蝶式闸阀过程中,为了保证铸件的质量,铸造车间主任自己动手浇铸,职工们认真做好铸件配方工作,严格执行冶铸操作规程,使三台阀体表面都没有出现白口、砂眼和裂纹,生产出了最近以来质量最高的一批铸件。佛山水泵厂、汕头农械厂等已经如期完成了大型农业用水泵的生产任务。


第3版()
专栏:

  上海为农村设计出一套检修设备
  一个农业机械修配站有了这套设备,加上常用的机床、工具,就可以担负起两百台拖拉机的维修任务
本报上海26日电 上海机械工业部门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选定和设计出一套轻便、小型、简易、廉价、便于推广的修理拖拉机、汽车的专用设备,支援各地建立农业机械修配网。目前,上海市一面组织力量试制和制造这些机械,一面把设备图纸供给各地参考制造。
这套设备共有十一个品种,主要用来修理拖拉机、汽车的内燃发动机。它们可以修理多种型号内燃机上的汽缸、汽门、汽门座、曲轴、轴瓦以及刹车鼓、制动片等最易磨损的部分,而且修理的效率高,质量好。一个专区或县的农业机械修配站,有了这套设备,再辅之以常用的机床、工具,就可担负起两百台拖拉机的维修任务,作到大修不出专区或者不出县。
上海机械工业部门在选定和设计这套设备的过程中,认真考虑了我国农村的现有条件和实际需要。首先,根据当前农村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力求这套设备品种少而用途广。上海市机械工业局曾经组织所属的汽车修配厂、拖拉机厂和上海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十几个单位,共同研究讨论,从大城市修理汽车一般要用的二十几种机械中,选定了十一种最必需的品种,而且改进设计,扩大加工范围,使它们能够修理多种型号的拖拉机、汽车以至抽水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的内燃机。其次,根据各地修配站技术工人较少,这些设备又常常需要搬到现场就地加工的情况,尽量使这套设备做到结构精简,轻巧耐用,操作方便,性能良好。这套设备中,最重的机器不足二百公斤,最轻的只有五公斤。另外,他们在选型和设计中,还尽量设法便于各地制造。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开“三级干部调度会”突破关键
鞍钢无缝钢管厂今年把过去只一般汇报生产任务的工长汇报会改为厂、车间、班领导干部组成的“三级干部调度会”,并吸收其他有关方面的干部参加,研究解决产品质量、品种等问题。许多关键问题解决了,产品一级品率一月比一月提高。
  依据“生产档案”供应生产资料
吉林省双阳县太平人民公社供销部,今年通过细致的调查,逐队建立了“生产档案”,把每个生产大队的生产队播种面积、耕畜、劳力、生产资料种类、工具使用年限、现有工具、需要增添工具、应修理工具等项目,分别登记下来,依据它组织生产资料供应工作。这便加强了供应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现在,这个供销部已经根据“生产档案”提前供应夏收工具了。
通过对比展览提高质量
湖南省常德市雨伞厂举办质量对比展览会,设立质量展览台,同时建立和健全了质量检验制度,修改了操作工艺规程。今年第一季度纸伞的正品率达到96%以上,4月上半月又上升到99.3%;布伞的正品率近两个多月来都达到100%。
十匠归队开展修理业务
西安市分散在农村和城市的“十大匠”最近纷纷归队,参加钉、焊、补等修理活动,为群众服务。全市归队复业的工匠已有六千六百多人,加上原有人员,共一万四千多人,组成了一个修理服务网。
赶运抓绒剪毛工具
内蒙古一年一度抓绒剪毛的黄金季节就要到来了。自治区各地商业部门在2月底,就已加工出抓绒剪毛工具八万五千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0%。这些工具,正在陆续运往各公社和生产大队。


第3版()
专栏:

  领导动手 专人负责 依靠群众 限期完成 工人“验收”
  高坑矿雷厉风行解决具体问题
  这个被人称为“问题篓子”的煤矿打破被动局面产量步步上升
本报南昌26日电 萍乡矿务局高坑煤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改进工作作风,依靠群众切切实实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扭转了完不成计划的被动局面,原煤产量步步上升。2月份按时完成了月计划,3月份取得了采煤、掘进、安全
“满堂红”的更好的成绩,4月上半月又比3月上半月多产原煤一千五百多吨。
高坑煤矿是萍乡矿务局最大的一个主焦煤生产矿,生产能力、设备条件等都比其他矿好,但是生产中问题很多,长时间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有人说,这个矿是个“问题篓子”,摸不清,解不开。今年以来,这个矿的分党委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决心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以第一书记窦建柏为首的领导干部到井下去寻根究底,调查问题多而且不能彻底解决的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大家认识到:关键在于不少领导干部平时注意听取工人群众的意见不够,对生产中的问题没有抓紧组织力量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很少检查问题解决的深度和质量。分党委于是教育干部认真改进作风,依靠群众雷厉风行地解决问题。
为了把生产中的问题弄清楚,这个矿以分党委书记、矿长为首,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八十多人,分别组成九个调查访问小组,到井下、车间、食堂、工人住宅区了解情况,组织座谈会,或者同工人个别谈心,主动、诚恳地检查指挥生产中的缺点,发动工人揭发问题,虚心征求和听取工人群众的意见。这些干部在一百多次座谈会和个别访问中,接触了一千多名工人,调查出生产中的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具体问题。
在摸清一批问题以后,分党委和区支部就本着边查边改的精神,分别主次缓急、轻重难易,逐条研究,分批解决。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指定有关领导干部和专人负责,依靠群众限期完成,并且解决一批公布一批,使个个问题的处理都有下落。电溜子故障多是这个矿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矿领导干部和工程师以工作面最大、电溜子最多的回采二区为重点,深入现场几次召开会议,针对溜子的链条、链板、括板、头尾和轴等零件损坏多、缺乏配件备品的情况,和基层干部、机电工人、技术人员同谋共议,研究解决办法。他们发动群众收集废旧材料,改制溜子配件。机电科职工赶制出溜子头尾轴二十套,括板一千块,以及链条等一批溜子配件,并且除旧换新及时安装。这个区3月份的溜子故障显著减少,提前完成了产煤计划。全矿电溜子经过大力修整,3月份的故障比2月份减少了33%。加以其他问题陆续解决,全矿日产量步步上升。
为了把问题解决得彻底,高坑矿从各科室抽出十二名干部专门负责检查解决问题的情况,发动各采区工人随时检查,并且选出三十一名职工代表,组成工人验收团,对公布的已经解决的问题,分批、逐个地到现场核对、查验。工人曾提出备用电车上的缓冲具坏了不能用,要求重做两个。机电科职工很快造出两个安到电车上。工人验收团在现场验收时,发现缓冲具上的锣眼同电车上的锣眼不太对口,容易损坏,就向党委汇报了这一情况。第二天,机电科又组织力量重新修整了锣眼,保证了质量。
这个矿的领导干部为了使今后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问题成堆,发动群众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并用适当的规章制度巩固下来。现在,他们已经建立和健全了领导干部每月作一次调查访问的制度,解决问题的验收制度,以及集体领矿灯等制度。


第3版()
专栏:

  恒山煤矿职能部门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科室干部到现场摸问题找办法
本报鸡西26日电 黑龙江省鸡西恒山煤矿加强科室职能部门同生产坑口的联系,使科室工作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
2月份以来,这个矿的矿长等领导干部经常带领机电、运输、建设、技术、计划、材料等主要职能科室的干部,到全矿六个坑口的二十一个采煤掌子和重点掘进掌子,了解情况,就地解决问题。他们发现的有关矿井开拓、生产准备、机电运输和小型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二百七十多项关键问题,在现场解决的占90%以上。
这种作法可以做到解决问题既及时又切合实际。例如,六坑生产长期以来比较被动。最近,矿党委书记带领有关科室干部到占六坑产量一半多的十一层采煤掌子跟班劳动,经过实地观察了解了这个掌子四天走不上一个循环的真正原因。过去了解的机电事故多等,不是主要原因,关键问题是领导力量不足,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他们就设法充实了这个掌子的领导力量,加强了打眼、出煤、机电等各工种的协作,健全了岗位制和机电维护、掌子面管理等各项制度。这个采煤掌子由一个月只走六个循环,上升到一天走一个循环,产量不断提高,3月份超额一千多吨完成月计划。六坑在3月份也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
现在,这个矿科室干部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的风气已经开始形成。在安排4月份作业计划时,计划科和技术科的干部为了使计划订得更加可靠,深入各坑口和重点掌子实地调查。他们在十地青年采煤队的掌子面上,发现地质情况有局部变化,在4月份生产中将遇到困难。他们就在现场研究,采取新的措施,使这个采煤掌子可以保住原有水平。


第3版()
专栏:北京通讯

  小事是大事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叶剑韵
3月间,我们访问了京西矿区。
1957年冬,大跃进的前夕,我和首都几个报纸的记者一道访问过这个矿区。那时候,京西煤矿还默默无闻。
仅仅三年的时间,这个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京西矿不仅在产量方面进入了大矿的行列,而且在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如国家计划、原煤成本、全员工效、坑木消耗、劳动出勤率等,也都列入了全国红旗矿的名次。今年来,又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了采煤、掘进和原煤调运计划。
像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矿一跃而居全国先进矿的行列,在领导工作上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解决了多少重大的关键性问题。当我们访问这个矿的时候,另一个重要问题——矿灯问题正在等待他们去解决。
  红灯率
矿灯,是井下作业工人携带的照明用具,通常是戴在头上,因此又名头灯。矿井下面,除了极个别的地方装有电灯以外,大部分的地方是没有光亮的。在漆黑的地方从事生产活动,要保证正常作业,保证安全,在目前条件下,唯一的光源就是矿灯。这样人们又把矿灯叫做矿工的眼睛。
把矿灯评价为矿工的眼睛,矿灯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已经十分清楚了。照理,应该维护得很好。但是,京西矿务局的矿灯问题,从1958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在那一次的企业整改运动中,职工们贴了上万张大字报,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几番起落,灭灯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矿灯问题能不能解决呢?为此,我们访问了矿务局的机电处。
机电处接待我们的是林一麟同志。他是东北工学院学电机的,现在处里分工管理矿灯。他说:“我们2月份矿灯的红灯率平均是12.5%,有的高达45%,最低的也有5%左右。”他解释:红灯率是检验矿灯质量和检查矿灯管理工作的一种标志,一盏灯使用到十一个小时以后,灯光发红或是灭了,就叫红灯。红灯率高,说明矿灯的电容量不足,着不到点。
12.5%的红灯率,这意味着每天有上千名矿工在井下摸黑,有上千名矿工因为矿灯不亮影响采煤、掘进、运输和机电维修。安家滩煤矿回采三组因为经常灭灯,有八、九个人只能干三个小时的活;这个矿尹振林班的赵小龙,有一次连续替班内的工人换过六次灯,从井下到井上,一个半小时来回一趟,整整一个班没有干活。最近门头沟矿的采煤工人张树祥贴了一张大字报:头灯,头灯,你是我的眼睛,井下有了你,是一片光明;井下没有你,寸步都难行。
工人要求解决矿灯问题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两种意见
矿灯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具备不具备呢?
矿灯问题,大体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技术管理方面。现有矿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酸性灯,一类是碱性灯,这两类灯都需要定期充电。充电就要有一定的操作程序,要按照不同的灯种(日本灯、德国灯、苏联灯,国产的抚顺灯、天津灯)操作,还要根据使用期间的长短,决定是正常充电还是加强充电,要分期分批充。有的充电时间要长达八个小时,有的只要六个小时就成了。在充电的同时,还要检修,更换零件。
现在的问题是:充电充不到点;只用不修。
其二、矿灯房工人的思想教育。由于有不少的矿灯经常不亮,井下工人很有意见。这样在领灯交灯的时候,态度就不够好。矿灯房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跟上,管理矿灯的工人不大安心。安家滩矿就有40%的灯房工人不安心工作。不安心,也就难以发挥积极性把这项工作搞好了。
这些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就此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听取了几个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纳起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还不具备,理由是:一、矿灯质量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品种规格繁杂;二、备品配件供应不足,缺少一支维修矿灯的技术队伍;三、灯房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一时还适应不了需要。另一类的意见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矿灯的质量虽然不好,只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加强灯房工人的思想教育和技术教育,使用寿命可以延长。并且列举事例证明,设计寿命六个月的酸性灯,有的已经使用了八个多月。矿灯上的零件很小,加工不太费事,备品配件本矿可以解决;虽然需用的特种原材料来源有困难,但目前有的单位已经找到了代用品,也有解决的可能。至于缺少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这可以用培训,用土洋结合和技术革新的办法来解决。
这两种意见,在座谈会上往往相持不下,实际情况又怎么样呢?
  两百盏试验灯
为了进一步了解矿灯问题,我们来到了城子煤矿。
现在是下午四点半钟,早晨六点班的工人正在升坑(从井下升到地面来)。我们站在矿灯房的门口,逐个点数了从井下上来的一百二十一盏矿灯,灭灯的没有,红灯的只有一只。这就是说,这个班的红灯率还不到1%。什么道理呢?我们推门进去了。
这个灯房有三十四个人,三个人搞维修,一个组长,兼管原材料,其他的人分三班轮流作业。由于女工占80%,产假、事假多(孩子生病,在井下作业的丈夫轮休,她们都需要请事假),每班实出勤只有七个人。灯房经管蓄电池一千三百二十九个,灯头一千七百三十九个。去年11月份以前,这里的工作搞得很不好,主要是缺勤现象严重。人手少,矿灯的维护保养就做得差,红灯率一度达到50%。11月份以后,在矿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怎样保护矿工眼睛”的讨论,有些人还下井参观了矿灯的作用。通过讨论和参观,多数人工作积极了,出勤率显著上升。接着又发动大家寻找矿灯着不到点的原因。充电量不足,是缺少灯架。于是他们就亲自动手做灯架。灯架是陶瓷的,自己不会做。有的工人说,陶瓷灯架的好处是不传电,木头也不传电,于是他们就用废旧木料试做了四副灯架,使用情况很好。缺少零件,起初用废钢铁皮代替,不成。因为矿灯零件大部分是铝合金、镍合金制的,性能不一样;后来他们制成一种药液,把铁皮放在里面浸若干时间,合用了。目前他们已制成了簧片、安全阀、灯锁口等四百多件。这一来,他们的红灯率很快下降到5%以下。
能不能消灭红灯?1月份,他们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先用二百盏酸性灯作试验。酸性灯极容易坏,他们认为从最困难的地方着手,在困难条件下能够把事情办好,取得的经验,在条件较好的场所运用,解决问题要容易得多。现在,这两百盏酸性灯已经试验两个月了,刚才我在井口数的一百二十一盏灯,就是试验灯的成绩。
这里的工人领我们去参观这两百盏试验灯。一进门就发现墙上挂了两块大牌子,牌子上依次编写了号码,就像电影院的席位示意图。这里只有一个女工在操作。她见了我们就半开玩笑地说:“这里是对号入座。”
我问她什么叫对号入座。她不慌不忙地回答:对号入座就是专人专灯专责。原来他们把这两百盏灯包给了一个采煤工段使用,灯房固定管理人员,实行专责制。这种专责制的好处是,使用者和管理者双方都关心矿灯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现异常现象,互相介绍。缺点是还没有制定个评奖制度,如果再加上评奖,就更加完善了。
看了这两百盏试验灯,又听了城子矿灯房管理工作的介绍,降低红灯率有没有可能性的问题,应该说是有结论了。
  抓大不丢小
矿灯问题本来不是一件小事,可是当它和煤矿的主要设备,如绞车、水泵、电钻、风镐摆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把它忽略了。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你忽略它,就难免不出问题。
领导一个上万人的企业是不容易的,工作繁忙,具体事情很多。正因为这样,方法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增产煤炭的群众运动中,京西矿务局的领导人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解决了不少重大问题,对保证原煤产量上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城子矿扩建了二斜井,门头沟矿扩大了提升能力,木城涧改革了采煤方法,房山矿解决了采掘平衡,等等,不下数百件,从而使1960年的产量比1957年增长了二点四倍。集中力量解决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工作方法。关键不破,一系列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但是,如果在解决重大问题的同时,忽略了次要问题的解决,也许在初期还看不大出,日子一久,次要的问题也可能变成主要问题,成为继续前进的障碍。
也有人抱有这样的想法:小问题好解决,现在大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小问题放一放吧。的确,有些小问题解决起来困难是不大的,可是不管问题大小,总要有人去抓它,而且要一抓到底,这样才能求得解决。否则,必然会拖拉迟延。何况,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求得前进的。(附图片)
京西矿务局房山煤矿头灯房的充电女工黄肖琴(左),热情地向矿工介绍使用矿灯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安康摄


第3版()
专栏:

  赶制夏令商品
北京制帽厂为郊区农民生产的草帽 新华社记者 杜海振摄
浙江湖州市羽毛扇厂职工在精心制做妇女们喜用的各式羽毛扇 新华社记者 陈秉祥摄
广东新会葵厂织好大批质量良好的葵荇席。女工们正在作出厂检查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上海汤生皮鞋厂设计出十多种式样美观、经济实惠的童凉鞋。这是老工人凌佛福又在设计新式凉鞋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乌鲁木齐人民棉毛针织厂职工,设计出一种既省料又为少数民族妇女喜爱的套衫。这是女工们在试穿第一批新式套衫新华社记者 岳国芳、徐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