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汉城的血与火 吴德烈
汉城,这是一座景色多么美丽的城市啊!登上翠绿的木觅山举目眺望,朝鲜五大江之一的汉江,从汉城南部插入市区,浩浩荡荡向西流入黄海。向西北部望去,那古树苍郁的仁旺山、北岳山和三角山的奇峰栉比林立,构成一幅雄奇伟观的画图。市内还有着朝鲜人民多少年来辛勤建造的德寿宫、崇礼门及塔洞公园等古迹和钟路、明洞大街等繁华的街道。
然而,今天这个美丽的和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古城,在美帝国主义与张勉集团残暴的法西斯血腥统治下,却变成了美国人作威作福的地上“乐园”,而在这里祖祖辈辈定居下来的主人们却在熬受着苦难的岁月!
且让我们来看一看汉城最热闹的明洞大街吧。在这条共有三百四十户、面积只有二平方公里的街道上,就集结了名叫什么“纽约饭店”、“旧金山咖啡馆”、“东方酒吧间”、“勃朗峰”等五十所咖啡馆、六十处酒吧间、五十余个跳舞厅,以及军官俱乐部和军妓院。
在这些酒吧间和军妓院里,美国军人酒后胡作非为。在街上和饭铺里,无线电播送着美国的靡靡之音;从另一些饭铺和酒馆里还传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流行的黄色歌曲。街道大小书报亭内也充斥着美国和日本的荒诞无稽的小说和印着袒胸裸腿的女人的色情画报。在高达八层楼的百货商店里的售货台上,从化妆品、制造咖啡粉末的电机器械、唱片到生活日用品,大多是美国货,也有日本、法国及西德货品,但是却看不到南朝鲜制造的任何东西。
除了明洞大街,在市区的其他地方,也几乎都被美军所盘踞着。座落在汉城中区的“半岛旅馆”、龙山区和永登浦区的主要建筑物里都驻扎着美国高级官员和美军第八军司令部人员。他们在街道上驾驶着军用吉普,横冲直撞,无所不为。位于木觅山山坡风景区的梨泰院洞则到处是美军住宅。在那里美军还立着“不许朝鲜人靠近一步”的木牌。
汉城的固有的民族风貌,被恶浊的“美国生活方式”淹没了。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朝鲜人民,看到恶浊的美国“文明”横流,看到美国军人的霸道,以及那些刺眼的“不许朝鲜人靠近一步”的木牌,怎能不感到万分沉痛和愤慨呢?
但是,在汉城不只是这鬼蜮横行的一面,还有朝鲜人民惨痛生活的另一面。在同那美国人和南朝鲜特权阶层横行霸道的明洞大街相对峙的另一个街头——麻浦区阿岘洞,以及沿着市区中央清溪川河畔的排水干线,人们就可以看到贫苦的朝鲜人民的生活了。在那里是凄凉的街道,萧条的杂货铺以及一排排用香烟箱、罐头箱、草席、洋铁皮及粗糙的包装布等临时架设的茅屋和板房。这些茅舍和板房就有二十一万多户。有些居民连这些板房也盖不起来,只好在古水道的桥孔下安家。据官方报纸透露,有十五万八千多户因无处藏身而流落在街头。这一切与明洞大街形成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在那里,居民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来讲一个故事吧:在傀儡军某师服役的一个上士由于身患重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汉城来了。但是他没有走进自己的屋里,在门槛上看到了心爱的妻子顺玉留给他的一封亲笔信。信上写着:“在我自杀之前的几分钟,我伏在枕边看着我亲手毒死的小女儿玉粉,用血和泪写了这封信。
“……我们的境况已到了这样的地步:家里早已揭不开锅了,患着病的母亲和玉粉,眼看就要饿死了。摆在我面前的,只有走上当‘洋女郎’的一途了。这样我终日陪着那些凶神恶煞的美国兵们‘欢乐’。出卖我的灵魂,我的青春,我的贞操。有一天在光天化日之下,一群醉熏熏的美国兵在崇礼门前当着无数来往行人,剥光了我的衣服,围着我拍手狂舞,还对着我照像。母亲听到这消息后没两天便没有一点力气地睡倒了。可怜她连发一点饥饿的呻吟都没有力气,便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我不能扔下孤苦伶仃的小女儿,让她每日流落在街头,以讨乞、偷窃为生。与其让她在这暗无天日的世上过着悲惨的日子,还不如让她和苦命的妈妈一起死去。我只能用颤抖的手毁灭那条幼小的生命。从今以后,你可以不再牵挂妈妈、妻子和女儿了。”
这封充满了血和泪的信难道只是一封平常的遗书吗?不,这是一封控诉书,是三千万朝鲜人民对美帝国主义的控诉!
汉城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们不愿忍受这种屈辱的生活。他们宁愿用血来换取古城的新生。去年4月,郁积在汉城人民心中的怒火爆发了。在那些日子里,席卷汉城以及整个南朝鲜的风暴,推翻了李承晚傀儡政权的统治。可是,代替了李承晚的张勉集团却依然不过是美国的另一个走狗。在张勉集团的统治下,汉城人民和整个南朝鲜的灾难更加深重了。新的风暴今年又从汉城、大丘、釜山兴起了。3月22日、23日汉城人民和学生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张勉集团的统治举行了强大的示威。汉城人民的怒火又燃烧起来了。
尽管现在汉城依然黑暗沉沉,但是从汉城人民和全体南朝鲜人民一次、再次斗争的烈火中,人们可以看到,黑暗必将过去,这个古老的城市将一定得到新生。


第5版()
专栏:

反暴政  阿老


第5版()
专栏:

春天的礼物
在罗马尼亚,春天是从3月开始的。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在这个月份里要给自己亲近的妇女(妻子、女儿、小伙子爱慕中的姑娘)赠送一种小巧玲珑的礼物——“玛尔契索尔”(意译:迎春花)来表示祝福。
从2月底开始,出售“玛尔契索尔”的小摊就出现在城镇的街头,一些文具店、百货公司也用它来装饰橱窗。
“玛尔契索尔”大体有两种:木片制的“玛尔契索尔”,涂上色彩,系上彩色丝线,可以套在脖子上或挂在衣领上;金属制的“玛尔契索尔”则大多是别在胸前。
“玛尔契索尔”的种类繁多,有花瓣形的、蝴蝶形的,有小鸟、小鸭、梅花鹿形的,也有母牛形的。按照迷信的说法,母牛是有魔术的,它可以给人带来所需要的一切。近年来又新添了火箭形的。但更多的还是能够表示爱情的各式各样附有一颗或两颗心形的“玛尔契索尔”。
赠送“玛尔契索尔”的人,要使自己选择的礼物,恰中对方的心愿。所以,没有结婚的小伙子为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挑选“玛尔契索尔”,总是费尽了心机。
每当3月过后,人们就把系在“玛尔契索尔”上面的彩色丝线挂在树枝上,到花开结果的时候,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团聚、幸福,意味着未婚男女间未来生活的美满和欢乐。
(袁长发)


第5版()
专栏:

在战斗中成长越南  新芳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乘飞机到达老挝查尔平原。查尔平原一望无边,平原上是一片焦黄而平坦的草地,飞机起落极为方便。查尔平原拔海一千二百米,是一个“理想”的战略据点,美帝国主义曾经把它变成一个军事基地。他们在这里建设了一个可供喷气式飞机起落的现代化的机场系统,企图以此威胁东南亚各地。现在查尔平原已经回到爱国和爱和平的老挝军民手里。查尔平原和川圹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意义。
踏上查尔平原,我立刻感到我是站在一个正在战斗的民族的国土上。在我的周围,人们的活动异常紧张。我乘坐的飞机刚关上机器,机身上涂着老挝王国王徽的老挝王国军用飞机的马达声随即轰轰地喧响了。在那些石路上,一队队的军用汽车奔驰着,扬起一阵阵红色的尘土。机场上,寮国战斗部队和老挝王国政府军队的战士们正在并肩一起,背着一包包的米、盐、蔬菜等,这些物资将运往前线。寮国战斗部队穿的是深绿色的裤子,衣上挂着肩章,戴的是黑色硬帽沿的军帽。王国政府军队有的穿卡叽军服,有的穿着带有斑纹的降落伞布缝成的制服,上面还缝上几个袋子;他们戴的是布帽、大边帽或红色的船形帽。从万象战斗那一仗起,这两支军队的战士的脖子上或衣肩上、手臂上,都缠着红色的布条,象征着革命战斗的精神,同时也为了区别于佩戴白色的肩章的叛军。
在访问中,我首先遇见了老挝王国政府军队指挥部的坎非少校,他同我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少校说:“您一定想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争取和平中立的斗争情况”。他指着烈日下的一片干枯而美丽壮观的草地,指着美帝国主义走狗富米·诺萨万集团的旧碉堡、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和上十辆倒在路旁的美国军用卡车,说道:“我们进行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他的走狗富米—文翁的战斗,是为了使查尔平原和老挝免遭毁灭,不让它成为战场,而成为一个稻米区,或成为一个放牧的好草原”。贡勒大尉的战友坎非少校的这番话,也正是我在新解放的查尔平原遇到的一些战士们的心底话。
为和平而英勇作战
“我们在万象的战斗以及从万象到川圹和查尔平原胜利的‘长征’,是我们为民族解放和为实现和平中立和民族和睦的理想而斗争的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是当我和老挝青年及战士们亲切交谈时,他们常对我说的话。这些话对老挝爱国军民的英勇战斗作了正确的评价。提到首都万象(老挝语的万象有着光明的含义),我们的老挝朋友就会联想到那个可爱的城市的形象和那一排排倒影在宁静的湄公河面上的椰子树。他们向我讲述了老挝历史上最剧烈的万象战斗的故事,讲述了老挝王国政府军和寮国战斗部队以及各阶层人民和青年的英勇战斗的精神,他们要同以泰国领土为基地,并且装备优良、力量超过一倍的敌人作战。老挝朋友最兴奋的是爱国军队的炮火夷平了万象的美援机关和美国大使馆,埋葬了那里的二十名美国军人。他们说:“敌人开进万象后,很丧气。当他们进入万象以后,人民才疏散,连穿黄衣的僧侣们也成群结队疏散到抗战区去了。美国的武器和美元并不能收买老挝人民的爱国心。”
富米—文翁集团和它的美国主子虽然进入万象,但是它们坐卧不安。寮国战斗部队和老挝王国政府游击队经常进行活动。开到查尔平原的由贡勒大尉领导的第二伞兵营的一名战士告诉我说,他曾经同其他四个战士留在万象,组成一支游击队,在距离万象六公里的一个地方进行活动,他们常在夜间进入万象袭击富米—文翁军队和那里的泰国军队。这支游击队缴获了敌人一部分武器,歼灭了六至二十名敌军。这支游击队经常得到寮国战斗部队控制地区的人民的粮食接济。他们有时断绝了联络,一两天饿着肚皮,但是仍然勇敢地战斗。
在前进的道路上
从万荣到查尔平原的艰巨旅程,标志着老挝政府军队的决心和进步,同时也标志着王国政府军队和寮国战斗部队的团结以及老挝爱国军民的鱼水之情。
一个名叫通麦的王国政府军队的班长,今年二十二岁,家在万象。他把一段日记给我看,这段日记是在军队胜利回到查尔平原之后写下的。他写道:
“1960年12月25日,开始从万荣向沙拉富昆进击。寮国战斗部队的战士同老百姓的关系很好,……。老百姓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可以随便’。战士们回答说:‘乡亲们要我们怎办就怎办’,多令人兴奋呀!”
“1960年12月28日,在沙拉富昆公路交叉点上,双方进行三十分钟的剧烈战斗。我欢呼,我军的大炮已经轰毁了制高点上的敌军碉堡。这一仗胜利以后我军将进攻什么地方呢?”
“11月29日,指挥部决定向查尔平原前进,以便在那里设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以便解放万象和全国,……全军绝对信任贡勒大尉和寮国战斗部队武装力量的路线,决心前进……。”
这几段日记是一个懂得越语的朋友给我翻译的。
我听了以后,通麦微笑着对我说:“日记上写的是我的心事,是我在为和平和民族和睦而战斗的道路上的思想变化。贡勒大尉的军队和寮国战斗部队武装力量里的战友们英勇战斗的榜样鼓舞了我,增强了我的信心。”他接着说:“我的决心也是许多战友们的决心。我们已经解放了川圹和查尔平原,虽然还要面临很多艰难困苦,但是我们相信我们一定战胜美帝国主义、泰国反动分子和富米—文翁叛国集团。”
通麦和他的老挝王国军队中的战友们经历了许多的严峻考验。他们同寮国战斗部队团结在一起,正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正义斗争中成长,而且还要不断壮大。整个老挝民族已经站起来,并在革命的烈火中成长壮大,这是我在老挝解放区访问的初期所获得的最深刻的印象。
(原载2月12日越南《人民报》,译载时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

三言两语 杨豪
南斯拉夫“战斗报”最近发表文章为美国在老挝的侵略面目涂脂抹粉,说什么美国是“真正关心老挝的和平和中立化”的。它还引了一本儿童连环画中富有教益的诗句:“当点着了的火柴被扔到随便什么地方的时候,可能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也可能什么事都会发生……”
这诗句应该改成为:“当响叮当的美元被扔到随便什么地方的时候,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也可能什么事都会发生……”更“富有教益”。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在他的一篇演说中叫嚷:美国“决心”保卫“自由事业”。他说:“如果把保卫自由叫做进行冷战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进行冷战”。
如果把进行冷战叫做“保卫自由”的话,那么美国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保卫自由”。
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希望于老挝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但是美国所做的却是加紧对老挝的军事干涉,积极援助叛乱集团扩大内战。
肯尼迪在他要求增加军事拨款加紧进行扩军备战的国防预算特别咨文中说:“我们的军备的首要目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
在肯尼迪口中,“和平”就是“战争”,“战争”就是“和平”。看来美国的陆军部(英文原名是“战争部”)也该易名为“和平部”了。


第5版()
专栏:

豪辛格其人其事
西德国防军总监豪辛格4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去华盛顿就任北大西洋集团军事委员会主席了。
据美国报纸介绍,这位北大西洋集团军委会的新主席是一位“富有经验”的(西)德国将领,而且据说还曾参加过第二次大战结束前夜、德国将军集团谋杀希特勒的炸弹事件,有着“光荣的”反希特勒历史。
豪辛格究竟“富有”什么样的“经验”而被北大西洋集团的美国主子看中,这且不说。至于美国报纸特别替他吹嘘的所谓反希特勒的
“光荣的历史”,则完全是颠倒黑白的谎话。谁都知道,参加谋杀希特勒的其他德国将领,在案发后都已被希特勒处死,而只有这个豪辛格却得以幸免。这个谜由于不久前发现的法西斯档案材料所记载的希特勒在所谓谋杀案后同豪辛格的一段对话,而终于被揭开了。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希特勒:“我非常抱歉使你也牵连进这次审查里去。”
豪辛格:“这于我确是一个考验的时刻。”
希特勒:“我也是这样想。我曾经仔细地阅读了你在被捕时写的备忘录。我要为此向你道谢”。
在这里,豪辛格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不是一清二楚吗?所谓反希特勒的英雄实际上是“元首”的最忠实的部下和信徒。
豪辛格的一生可以说是典型的德国军国主义分子的写照。1915年当德国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就自动参加德国帝国军队开赴前线,很快地升任了中尉。第一次大战之后,豪辛格在艾伯特—谢德曼政府血腥镇压德国工人武装起义的暴行中出了很大的力,双手染满了德国工人阶级的鲜血。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当权后,豪辛格的“才能”又受到希特勒的赏识,进了希特勒高级军事司令部——参谋本部,任作战计划处处长。在这期间他帮同希特勒策划了进攻捷克、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英国的“绿色”、“白色”、“黄色”等等的作战计划。其中干得“最出色”的就是制订侵略苏联的“红胡须作战计划”。在苏联战场上,豪辛格曾经下过这样的手令:“元首要求立即对苏联攻击斯拉沃努依进行报复,包括使用最严厉的恐怖措施。”随后,几百名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被赶进货车,德军用机枪把他们集体屠杀了。
第二次大战后,这样一个罪恶难赦的纳粹战犯却被美国占领当局释放了。而且由于他“富有经验”而官运大大亨通:由西德陆军总监而西德海陆空三军总监,而四星上将,直至被任命为北大西洋集团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个曾经替“元首”“效忠”的将军,几年来尽管换了主子,但是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为“元首”“效忠”的那本老经。近年来他极力鼓吹西德必须拥有核武器,以便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担任着对付东方的决定性角色”;叫嚷在未来的战争中,西德军队将要活动于“广阔的大地上”,“正像国防军在上一次大战中活动于俄国辽阔的土地上一样。”
华盛顿的主子,为什么挑选这样一个将军来为北大西洋集团运筹帷幄,这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吗?一家西德报纸就曾经说过:纳粹将军在东方的经验“是美国参谋总部的圣经”。但是,对于北大西洋集团的主子和豪辛格之流来说,纳粹将军们在来自东方的打击下的复灭和他们成为战犯的经验,不是更值得记取的吗?
(林生)


第5版()
专栏:

南极洲的新发现 苏联南极研究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院士 谢尔巴科夫
自从发现南极洲以来,大约有二百六十个考察队到过南极洲,可是,关于我们星球这一部分的科学资料却十分有限。科学家知道的冰雪大陆腹地的情况比月球可见面还要少!
1955年,苏联根据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计划向南极派遣了一个综合考察队。从那时以来,过去了五年多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长,十二个国家在南极的研究工作者在这段时间里却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苏联科学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们建立了十个科学考察站,其中有七个设在南极的腹地。苏联的五个南极大陆考察队和海洋考察队搜集的许多资料得到了详细的分析。虽然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出最后结论,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对南极的了解在许多方面是更加丰富了。
南极洲第一批发现者之一拉扎雷夫称这块土地为“冰雪大陆”。很难找到能如此正确表达南极特点的其他名称了。南极洲的表面几乎完全被一个厚厚的冰层所复盖。但是,直到不久以前还没有关于这个复盖层厚度的精确资料。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也没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在南极冰盖下面,是大陆呢?还是大小不同的群岛呢?
为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苏联专家们对冰盖的高度进行了测量。飞机和雪橇——牵引车队在南极东部的许多地点进行了观察。结果确定了从“和平村”到“难达之极”、从“共青团站”到“东方站”的冰盖厚度和冰下地面结构。现在可以断定,南极洲不是群岛,而是大陆。在冰盖下面是一个“小国”,其中有山峰、有凹处,也有比较平坦的地面。冰盖本身的厚度在一千到四千米之间。在“少先队站”以南,冰盖最厚,达四千零六十米。根据这一点,可以认为,南极共有二千五百万到三千万立方公里的冰雪,也就是说约占地球冰雪总量的十分之九。
地球历史上最大的谜之一是地球的结冰现象。形成自然界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和规律直到现在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但是必须知道这个问题,因为只有那时才能有把握地预言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第六大陆——巨大的自然冰雪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对此有很大帮助。对南极洲结冰现象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冰河时代的性质,也有可能弄清冰河时代发生的原因。这就是苏联科学家特别重视南极洲的冰盖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这个问题的原因。
苏联第二南极考察队的专家们反复测量了地形,测量了高斯山冰盖边缘地段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五十五年来,这个地方的冰河面几乎下降了八米。就是说,这个地方的冰盖和地球上其他绝大多数冰河一样减少了,尽管它的减少速度比其他冰河,如阿尔卑斯山冰河慢得多。
浮流的冰山是南极洲冰块减小的原因之一。比如,在“和平村”附近对长达六百公里的冰盖地带进行空中摄影的材料证明,每公里的冰盖地带平均每年有五万立方米的冰块流入海中。不过,对南极洲冰盖的起源问题,还很难作出最后的答案。必须详细分析已得到的材料,并且要继续搜集新的材料。
对南极洲表面的详细考察证明,南极洲大约有7%的地方不结冰。这样的“绿洲”对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绿洲”使得有可能搜集关于南极洲原岩地质结构的更详尽的资料,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和性质。
最近获得的许多材料证明,大约在一亿五千万年以前,南极洲曾和南美、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包括在古代网瓦纳大陆以内,后来,由于地壳的强烈变动,网瓦纳大陆便被分成了几个部分。由此,使人认为南美、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同南极洲的地质结构有类似的地方。根据这种类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六大陆应当有许多丰富的矿藏,其中包括铀、钍、金刚石、金、绿柱石。
这种假说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初步证明。在南极许多地方发现有煤,这引起了极大兴趣。例如在南维克托利地山区发现的一个大煤田,其面积大约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一些美国专家预言说,在第六大陆的地下资源中也应当有石油。苏联地质学家在班格尔绿洲和维斯特费尔绿洲的冰河沉积物中发现了磁性石英岩和页岩的碎片,这说明那里很可能有这种矿藏。
许多读者显然已经知道,南极洲是地球的寒极。去年8月24日,苏联南极工作人员在“东方站”记录的温度是零下88.3度。从前,在地球表面,任何人也不曾发现这样低的温度。
南极洲的基本部分都在南极圈以外。冬季,太阳很长时间隐没在地平线以下。这就使得南极洲冰盖表面极为寒冷。同时,夏季,由于南极洲的空气特别干燥和晴朗,阳光辐射到南极的热量比撒哈拉还要多。那么为什么南极洲的冰盖不融化,甚至还极为寒冷呢?这是因为那里有冰盖的原故:南极洲表面像一面镜子一样,几乎把所有的阳光都反射出去了,而撒哈拉则相反,它几乎把所有的阳光都吸收了。
在不久以前,一些专家还认为,既然冰雪大陆特别寒冷,那就意味着在它的上空经常保持着一个高压的“帽子”,这顶“帽子”妨碍比较温暖的气流的流入。因而便认为在南极周围有一个
“风壁”,它把第六大陆的大气同地球其他部分隔离开来。但是,新获得的考察材料证明,在冰雪大陆周围没有任何“风壁”,南极洲的大气层是地球整个大气层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结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结论说明,不考虑南极洲大气层的运动情况,就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即使对北半球的国家也是如此。
所谓飓风是南极洲的特点。在地球旋转的影响下,在大陆沿岸飓风刮得最猛,风向经常是东南方。飓风经常挟带着大量的暴雪,从而促成结冰现象。苏联科学家最先确定,1959年,在“和平村”地区的岸边,每公里刮来的积雪达到二百七十万吨。
在这以前,“南洋”这个名称在地图上从未遇见过。但是,许多专家已经坚决主张把同南极洲毗连的环形大洋命名为“南洋”。
五年来,苏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大量的综合考察工作。“鄂毕号”和“列娜号”科学考察船航行了将近十八万浬,建立了五百多个深水海洋学站。结果确定,南洋洋底的巨大面积为火山喷出物——火山熔岩。一些个别的火山喷口有高原和过去的火山喷出物交替存在。在一般深度不大的洋底沿岸部分的内部,发现了一条狭窄的水下深沟。这条深沟与南极大陆的边缘平行,距边缘三十一六十英里。深沟从戴维斯海到维克托利地延伸达二千英里。它的最大深度达一千六百米,比附近的洋水深三倍。看来,这个巨大的断面是南极洲冰盖巨大静压影响的结果。
根据空中摄影、海洋和水文测量资料,苏联专家们第一次绘制了可靠的地图。其中包括南极洲沿岸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包括南极洲这样大地区的详尽而精确的地图。
现在,苏联第六考察队正在南极洲工作。它将在冰雪大陆和附近的水域里继续进行科学工作。一个新的苏联南极站——新拉扎雷夫站已经建成。从这里将对南极研究得最少的地方——莫德皇后地开始广泛的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十二个国家的科学家的共同研究,科学界对南极洲的了解比过去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多。但是,南极洲还有不少的秘密。为了揭开这些秘密,科学家们必须进一步努力,做更多的工作。
(文兵译自3月4日苏联《红星报》)


第5版()
专栏:

美国的“慈善”事业 方成
我是保姆
我是好心的大叔
我是讲博爱的神甫
我是护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