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闯开了宇宙的大门
·文有仁·
1961年4月12日,苏联公民加加林第一次闯开了宇宙的大门,闯进了森严的宇宙禁地,从而开创了一个人飞入宇宙的新时代。
宇宙航行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当年曾经指出,宇宙不是一位殷勤好客的主人,它设下了种种最凶险的障碍来款待来自地球上的客人。可是由于苏联科学家长期以来顽强的努力,终于做到了化险为夷。世界上第一位宇宙航行员在访问了宇宙之后健康无恙地凯旋归来了。
飞船起飞了。宇宙航行员立即遇到了宇宙设下的第一道障碍。我们知道,汽车猛一开动时,车上乘客会猛地往后倒。飞船起飞时的加速度比汽车开动时大得多了。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飞船速度必须从零增加到每秒八公里。这时就像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人紧紧压向飞船的地板上,人的身体各部分的重量都好像增加了许多倍,全身动弹不得。这时如果人站着或坐着,血液会一下子涌向身体下部,造成致命危险。苏联科学家认为,如果航行员事先经过训练,在起飞过程中采取仰卧姿势,把腿曲起来而把脚放在高处,是可以有助于经受住超重的影响的。
这在过去都是设想,只用动物进行过试验。人在这种环境下到底会有些什么情况呢?加加林的飞行,说明科学家研究出的排除这道障碍的方法是有效的。加加林很好地经受住了超重的考验。他在飞船起飞期间可以通过无线电同地面指挥部交谈。而在刚一着陆之后就可以向着前来迎他的人走去。在飞船下降期间他甚至唱起了歌。应当说,这首歌是人战胜自然的一曲胜利进行曲。
在超重以后,跟着,另一个不寻常的条件向他袭来。这就是“失重”。由于飞船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抵消了地心引力,飞船上一切物体都失去了重量。人刚遇到这种环境可能会动作失调。失重在生理上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对血液在身体各部分的分布发生影响。试验表明,生物可以习惯于这种环境,生物机体也能很快地适应。
人在失重情况下会怎样呢?科学家认为,动物试验结果也适用于人。加加林的亲身体验证明科学家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在失重飞行期间,用无线电向地面报告说,他经受失重状况的情况良好,甚至还感到更加愉快,干一切活都轻松多了。
人必须在一定的空气成分、气压、温度和湿度下才能生存。可是吝啬的宇宙偏不肯拿这些来招待来自地球的客人。宇宙中是没有空气的,当然也就谈不到有必要的气压和湿度。宇宙寒冷莫测,而飞船正对太阳一面又被晒到烫得可怕的程度,飞船降落时同大气急剧摩擦产生的温度更高得惊人。苏联科学家提出,利用密封舱、空气自动还原和气压自动维持系统、控制飞船表面热反射和辐射系数、制造隔热层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宇宙设下的这一道障碍也被排除了。加加林说,他坐在苏联宇宙飞船中就感觉到像在家中一样。
宇宙为人设下的最凶险的障碍就是宇宙辐射了。宇宙辐射是一些以接近光速的巨大速度运动的粒子。它们撞到人身上以后会使人体组织中的原子遭到破坏,造成生命危险,甚至会造成遗传变异。苏联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最详尽的考察。这一次又一次的考察说明,在五百公里以下高空飞行,再加上适当保护措施,它是无法对人肆虐的。
宇宙飞行员在宇宙中看到的景色同地面上的是完全不同的。他第一次真正看到地球是球形的。这个大球,蒙着一层淡蓝色的轻纱。这就是地球的大气层。轻纱上点缀着花朵似的点点白云。大陆、海洋、山脉、大河、森林、城市、田野,清晰可辨。他可以看到太阳在黝黑的天空中发出熊熊的火焰,而星星就出现在太阳身旁。星星也同地面看到的不一样,一下也不眨动。周围一片黝黑,除了仪器工作时发出的轻微声音外,到处笼罩着深沉的寂静。从此,宇宙的奥秘,第一次被苏维埃人加加林揭开了。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说棉
农宣兵
棉花最古老的家乡在印度。据说,棉花的祖先是经过水旱两路迁移到中国来的。一条路是由印度涉洋渡水,传入两广福建一带;另一条路是从阿拉伯经过中亚细亚等地,翻山越岭到了西北诸省。汉代沈怀远的《南越志》里写道:“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毳,核如珠珣,洽其出核,纺如丝棉,染为斑布。”唐李延年撰的《南史高昌国传》中说:“有草如茧,中丝细纑,名曰白迭,取以为帛,甚软白。”历史上的“桂州”,就是现在广西的桂林,“高昌国”就是现在新疆的吐鲁番。这证明,棉花的祖先在汉、唐时期就到中国边疆安家落户了。元、明以后,长江两岸、黄河流域,以至新疆、河西、黑龙江南部,也慢慢都种棉花了。
每年秋后,棉花完成了一个世代。人们把那开得雪白的花球收回来,送进了加工厂,能得到35%的纤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皮棉。籽棉中有60%是棉籽。棉籽里能榨出17%的食用油。残渣油饼,可以做饲料和肥料。把棉籽仁制成粉,含蛋白40%左右,相当于瘦猪肉。就连棉籽上附的短绒,也是制造塑料、炸药、照相软片的重要原料。棉秆皮,能造纸、拧绳、织麻袋,铃壳、棉叶能喂猪。难怪人们赞美说:“棉花浑身无废料,从根到梢都是宝。”
棉花原来是一个大家族,它们并不是一个祖先的后代。追溯起来,大致有四个族系。在很久以前,这几个族系就一直分居着,直到现在仍然是天南海北,各有领域。大堂姐叫“小棉”,住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新疆一带,它特别不怕干旱,成熟又早,就是产量太低,纤维又短,逐渐不受人们欢迎,只被零星种植。二堂姐取名“中棉”,迁居来我国的时间最久,长江黄河流域,都有它们的家,也因为棉桃小,产量低,受人冷待;但它有个长处,就是纤维粗短,弹性大,适作絮棉,因而仍在一定地区被种植着。住在云贵高原的大个子木棉,本名叫海岛棉,身高六尺到一丈,纤维长,品质好,就是不太适宜在内地生长。年纪最小的叫陆地棉。它的亲曾祖到中国连今年才六十三年。但这种棉花身体健壮,结桃又多又大,长的又白又净,因而很快就被人们带往全国各个棉区。特别是小妹妹岱字15号,耐肥耐旱,还能抵抗黄枯病,产量又高,品质又好,一株曾结过一百七十个棉桃。它到中国才十年功夫,就传遍大江南北。它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品种。
冬去春来,植棉姑娘把地整的平坦坦,虚泡泡的,等待棉籽上床。播种前半个月,人们把棉籽搬在太阳下面连续晒三天,帮助它完成后熟,提高生活力,这样它就能早出苗两三天。过罢清明,田地里的温度恒定在摄氏十二度以上,就该送棉下地了。种的过早,温度不够,棉花种子就会长期窝在地里出不了苗,如果体格弱些,还有霉烂死亡的危险;但是,种迟了也不好,等到秋后该吐露银花的时候,它们却老咬着嘴张不开口。有人作过试验,1956年在关中4月15日播种的棉花,比25日种的多收霜前花27.6%,总产量要增加11.4%。由于棉花的皮肤和体内,时常潜伏着立枯、炭疽、角斑等一大群病菌,有的还躲在土壤里准备随时袭击,所以播种前,人们就用干拌闷种法或烫种法给棉花的种子消毒防病。这样,它们就像打了防疫针一样。
一切准备工作都停当后,一亩地里,有七万五一十万个伙伴(合16—20斤棉花种子)被送进土壤。辛勤的植棉姑娘,还给它们盖上一层一寸半左右厚的细土“被子”,它们躺在地里,又舒服、又温暖。不到十天,它们就一行行整整齐齐地站在人们的面前了。


第6版()
专栏:

如临其境
——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实况广播
本报记者 傅军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多次的实况广播,迅速地把许多场精彩的球赛情况和许多动人的场面,真实地、生动地传送到四面八方。这次实况广播是怎样进行的?
运动员的朋友
实况广播台设在球赛现场,从这里,十个乒乓球台上同时进行紧张比赛的情况,通过强大的电波发射出去。坐在广播台上的广播员,眼快、口快地一边看,一边说,向听众和观众介绍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各国选手的战略战术特点,并且及时地对比赛情况作出分析和报告出各场比赛的结果,还穿插介绍一些运动员的背景材料。为了做到这一点,实况广播员在这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之前,作了许多准备工作。早在一年以前,他们就开始进行准备。去年,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在天津进行表演赛的时候,他们就和乒乓球的运动员们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时期,和他们交成了朋友,熟悉了他们。匈牙利、罗马尼亚、朝鲜等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过去来我国访问比赛时,他们每次都去观看。通过这些机会熟悉和了解一些外国的优秀选手。他们还通过报刊、杂志上的介绍,来熟悉各国的乒乓球运动和选手。这次,许多国家的选手一到北京,实况广播员就去熟悉他们。通过这些方法,从各方面了解了各国乒乓球运动的历史、运动员的技术特点,熟悉运动员的名字、特征(包括年龄、身高、体形、球龄等)。
有声有色的解说
打开收音机和电视机,传来了球场上运动员击球的劈拍声,观众的欢腾声、掌声和赞叹声……尤其是实况广播员清晰流利,有声有色的解说,使球场以外的人们也能从广播里感染到现场的气氛。为了达到这一点,广播员还通过声调和语气表达出和球赛现场气氛相符合的情感。如当一个选手打出漂亮的球时,广播员就抓住机会,提高了嗓门和场内观众一起同声叫“好”,有时广播员也压低声音为运动员的一球之失而惋惜,或是从语气中表达出和运动员、场内观众一样的兴奋而激动的心情。广播员在紧张的球赛广播中,又常常穿插轻松愉快的现场某些活动的描述,在生动活泼的解说中,又是非常严肃认真。
集体的“声音”
从收音机、电视机里我们只听到了几个广播员的声音。我们从广播员那里知道,实况广播是由许多人集体的辛勤劳动共同完成的。正如广播员所说的,这声音是集体的“声音”。
在实况广播台上坐着五、六个人。除有经验的广播员张之外,还有参加这次广播的广播员黄继辰、宋世雄和曹玉琨。实况广播是采取二人到三人轮流、穿插广播的方法进行。几个广播员分别看几个球台的比赛。一个人广播解说时,另外几个人就作准备。有时分别轮换广播,有时是由一个人从头到尾作连续叙述广播,另外的人抓“精采的镜头”穿插广播。另外,还有人专作比分和比赛结果的统计,和为广播员准备现场的有关材料。实况广播的负责人也坐在旁边,随时对实况广播进行指导。同时,为了完成一场实况广播,还有许多广播和电视台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他们都为这次实况广播的顺利完成付出了劳动。
传出友谊
实况广播员用响亮的声音把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精彩比赛的消息传送到各地,也把五大洲朋友的友谊带给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在球赛期间,电台和电视台收到了上千封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祝贺胜利的电报。这些信和电报,来自上海的工人、人民公社的社员、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内蒙古的牧民、浙江舟山渔港的渔民、奔驰的火车上的列车员、北京的少先队员、福建前线战士,以及海外华侨。他们在电报和来信中,有请广播员转达他们向胜利者表示热烈的祝贺,或是慰问他们所喜爱的运动员,或是描述他们在收听实况广播时候的紧张、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广播员张之说,这些也鼓舞着我们,我们为能把这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实况传播给广大听众,为增进我国人民和五大洲朋友的友谊和团结作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感到非常高兴。今后,还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体育实况广播的质量。(附图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记者当场把紧张的战况传播给千千万万的听众
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摄


第6版()
专栏:长江风物志

灵渠纪行
倪奎正
湘江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中一条雄伟而美丽的河流。它发源于广西僮族自治区兴安县西南海洋山麓的云母山,流经物产丰富、气候温和、水量丰沛的湖南省,经洞庭湖于城陵矶流入长江。湘江上游的灵渠,是两千年前我们祖先为沟通湘江和漓水而开拓的一条人工运河。它不仅标志着我们祖先改造自然、沟通江河的伟大创举,也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方面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几千年来,它在农业史上、水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湘江上游的秦堤,原是古代开挖灵渠时的废土堆积而成,经过解放后的大力整修,渠岸两旁已是桃柳相间、绿树成荫了。每当风和日暖、桃李盛开、一片红霞倒映在碧绿的渠水里时,真有“人在画中行”之感。秦堤的尽头,远远看去,好像是一条土堤横卧在海洋河上。堤的中部像犁一样尖尖地伸向河心,因其形似铧犁,故名“铧咀”。清代树立的“湘漓分派”的金字石碑屹立在咀端。“铧咀”把湘水分成两股,通过两座石砌的陡门进入两条人工运河。紧靠兴安县城一边的是南渠(即灵渠),北边是北渠(即湘江),南北渠之间就是湘江故道。因为有了“铧咀”的分水和石陡门的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湘江全部水量的十分之三流入灵渠,十分之七则汇入北渠的湘江,故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
北渠上口与湘江故道之间有一段用块石堆成的低矮的缺口,叫作“大天平”,南渠和湘江故道间的缺口叫作“小天平”。当湘江水涨,南渠北渠不能容纳时,就经大、小天平流入湘江故道,这样可以保证运河的水位永远不会发生泛滥的祸害。设计的周密和现代水利工程措施完全一样。
灵渠的开拓,反映了古代封建皇帝的穷兵黩武和残酷剥削的本质。民间传说,秦始皇为了南征百粤,便于运转年粮,才命令劈山开渠,但屡修屡塌,负责修渠的刘、李、张三位将军前后惨遭杀害。某夜,忽然狂风暴雨,骤然飞来一块巨石,工人依石筑堤,至今有名的秦堤遂告成功。现在三将军墓和飞来石还依然在渠南供游人赏鉴。秦堤长不到二公里,堤身高度不到十米,傍山开渠只有三公里,整理原河道约二十四公里,但在古代科学知识和仪器工具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工程的艰巨是可以想见的。
自分水咀到兴安城不到二公里长的灵渠,美丽而顺直,清澈见底的渠水终年潺流不断。一过兴安,灵渠就大不如前了,水面只有四到六米宽,而且回肠曲折,深浅不一。在兴安城旁始安桥附近,水面只有二米左右了。始安桥原是湘漓分水岭的最高点,真如所传“兴安高万丈,水把两头分”那样。在始安桥以西的水归流漓水,以东纳入湘江,灵渠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也就是从分水咀到始安桥,完全是傍山劈渠。始安桥以西大都是利用漓水上游六筒河支沟始安河整理和拓宽而成的。始安桥两侧,地面降落很快,如果灵渠保持一定的顺直姿态,水流很快,船舶也就难以航行了。因此在开拓过程做了许多人为的大弯道,和修建了十八座石陡门,这样可以缓和水势,便利船只的通航。但由于几百年来反动统治者不予整治,河岸坍塌不一,乱石纵横,这条运河早就瘫痪,无法通航了。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简话昆曲
时弢
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原名昆山腔。它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十六世纪中叶)由大音乐家魏良辅和一些艺术家们继承了我国民族戏曲的传统创造的。魏良辅住在江苏昆山附近的太仓南关,大家就因此定名,把他唱的曲叫做昆曲。在昆曲形成以前,中国社会上并存着两个大剧种,一个是“北曲”,这是北杂剧的一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曲”。一个是“南戏”,又叫“南曲”,是当时盛行于江南的大剧种。魏良辅原来是唱“北曲”的,后来又学了南戏,他下了十年苦功,在“北曲”声腔和南曲“海盐腔”曲调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南曲的“弋阳”、“余姚”声腔,以及其它剧种的声腔和当时的江南民歌,创造出新的剧种“昆曲”。这个剧种在十七世纪中叶流传到北京,普遍于全国,给各剧种输送着奶汁,现在各大剧种都还有昆曲节目的保留,如晋剧已故名净狮子黑在生前就常演《嫁妹》。京剧和昆曲的关系更为密切,京剧舞台上所用的“牌子”,绝大部分都是昆曲的“牌子”。现在京剧舞台上常演的《游园惊梦》、《春香闹学》、《思凡》、《闹天宫》、《挑滑车》、《金山寺》等,都是昆腔戏。《雅观楼》、《石秀探庄》等则成了京剧演武生和小生演员的打底子的戏了。由于昆曲广泛流传于全国,昆曲本身也形成了各种流派,如四川的“川昆”,湖南的“湘昆”等。在这些流派中,关系十分密切的是“南昆”和“北昆”。
南昆和北昆都是昆曲,主要的共同点是歌舞并重。昆曲由于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广布于河北一带的农村,长期受着当地劳动人民的培育和地方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北昆粗犷豪迈、高亢、朴质、富有燕赵慷慨高歌的风格,这和南昆那种细腻、舒缓的风格各有千秋。而南北昆最明显的差异则在于语言。即便两者的韵白和唱词都是遵照“中州韵”,但是北昆带有很浓厚的河北方言的色彩,南昆却有着“吴音”体系的苏州话的成分。
昆曲的剧目十分丰富,长期积累了元、明、清三代的剧作。昆曲的剧目很少没有本子,并且剧本完整,作家可考。它所演的剧目并不仅限于昆曲,而且有元杂剧,如近年昆曲舞台上所常演的《单刀会》、《激孟良》、《五台会兄》、《北诈》《敬德装疯》、《寄信》等都是。昆曲本身的剧目,在梁辰鱼和魏良辅合作为昆曲写的第一个昆曲剧本《浣纱记》后,接着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直到明末清初李玉的《清忠谱》(即五人义)、《千钟禄》,朱素臣、朱佐朝兄弟的《渔家乐》、《十五贯》,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许多作品。
昆曲的音乐也相当丰富。魏良辅创昆曲,主要做的是音乐革新工作。在昆曲以前,“北曲”和“南曲”各成体系,决不相混。魏良辅把二者融在一起,所以,昆曲剧本中既有“北曲”也有“南曲”,但在每场戏中不相混。自魏良辅以后,有时也出现了“南北合套”的戏,即以北曲为主唱而加入南曲。
在旧社会,昆曲受到摧残,北昆中断将近三十年,北昆艺人大都改了行,最后连一个班社都保持不住,如现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韩世昌这样一个优秀的昆曲演员,也曾摆过烟摊。解放以后,党把这些老艺人集中起来,并在1957年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调来许多青年演员继承发扬古老的昆曲艺术。
北方昆曲剧院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昆曲这个古老剧种的优秀传统,更好地培养青年一代,在1960年组织北昆的老艺术家们进行了有系统的边挖、边展、边整、边学、边演的工作。几个月中,共展出二十一个昆曲单折戏,侯永奎和白玉珍的《例旗》、《败金》等,是北昆特有的武戏。那种雄浑粗壮的工架,伴以大钹大锣的打击乐器,以及高亢粗犷的唱腔,独具北昆的特点。尤其像《败金》这些戏,都是几十年没有上演过的好剧目。
《阴告》、《阳告》(王魁负桂英的故事),是白云生在三十年前演正旦时的拿手戏,也是将近三十年没有演过的剧目。他那激昂悲歌的唱腔,和南昆有着鲜明差异,带有很浓厚的北昆特点。韩世昌展出的《盗令杀舟》、《痴梦》,都是在表演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剧目。
南昆原来盛行在江(苏)浙(江)一带,本世纪初已经衰落。解放以后,《十五贯》的整理和演出,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一剧种才又声名大扬。(附图片)
昆曲老艺人韩世昌和白玉珍为青年演员示范演出《胖姑娘》昭 静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西汉女外交家——冯嫽
昭静
冯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家。她虽然不是公主,却曾经和番,并且以汉室正式的使节身份奉使西域。
先谈谈西汉和西域乌孙的关系。
乌孙国在今伊犁河东南源特克斯河畔,人口六十余万,胜兵十八万,是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是随牲畜逐水草而居,与匈奴同俗。但国王和贵族也有城池宫室。汉武帝时,乌孙昆莫(即王,后称昆弥)猎骄靡的父亲难兜靡被匈奴攻杀,因此猎骄靡与匈奴不睦。这时候乌孙渐强大,不肯朝匈奴,想在汉与匈奴之间中立。匈奴出奇兵击之不胜,以后便对乌孙采取羁縻政策,不大进攻。张骞通西域,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劝武帝争取乌孙,砍断匈奴右臂。武帝遣张骞带领三百人的使节团,携带礼物,赴乌孙,劝乌孙王和汉朝结盟,并允许以汉公主为昆莫夫人。这次的交涉是西汉政府和乌孙正式通使的开始。元封中,汉武帝遣江都王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昆莫。昆莫死,孙岑陬(官名)军须靡即位为昆弥。江都公主死后,武帝又遣楚王戊的孙女解忧为公主,嫁岑陬。冯嫽便是解忧公主的随嫁侍者。后嫁乌孙右大将为妻。
冯嫽到乌孙后,不断努力了解西域一些国家的情况,史书称她“内习汉事,外习西域诸国事”。她曾经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西域城郭诸国。在西域,她被尊称为冯夫人。
以后汉和乌孙的关系发生裂痕。当时汉朝还在和匈奴争夺乌孙,如果汉和乌孙发生战争,乌孙大有可能投到匈奴的怀抱里。汉西域都护郑吉对冯嫽的才能和声望很了解,便让冯嫽去说服他们降汉。宣帝对边事比较注意,他想知道乌孙国内事变的原委,便征冯嫽入朝。
冯嫽万里赴召,从伊犁河畔,沿天山北麓,东入玉门,风尘仆仆,回到了阔别四十年的故国首都长安。宣帝对她非常重视,亲自召见,询问乌孙情况,征求了她的意见,便决定派遣使臣,调整汉和乌孙的关系。宣帝便任命冯嫽为正使。冯嫽代表汉皇帝,乘锦车,持汉节,带领副使、随从人员回到乌孙,召乌就屠到乌孙首都赤谷城,谒见汉长罗侯常惠,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与印绶。和解了乌孙内部的纷争,也解决了乌孙和汉室的矛盾。汉破羌将军不出塞而还,一场干戈,烟消冰释。
解忧公主晚年归汉,冯夫人也随公主回来。当时乌孙的政治局势可能有些不稳定,所以冯夫人上书皇帝,愿使乌孙,镇抚星靡。汉朝派了一百人护送她到乌孙。这时冯嫽已经年逾花甲,以这样的高龄,还不辞辛苦,为汉室、乌孙两国奔波,她这种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附图片)
刘继卣 插图


第6版()
专栏:

比赛场外
英韬
花开四月
街头
最忙的售货员
小“种子”


返回顶部